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选择题1.200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有关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C.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D.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在自然界中能够以单质形式存在B.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不与任何酸反应C.可用Na2SiO3溶液和CO2反应来制备H2SiO3D.NaOH溶液可以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3.美国“9·11”恐怖袭击给纽约带来了一场严重的环境灾害-石棉污染,易使吸入石棉纤维者患肺癌。已知石棉是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2MgxSiyO22(OH)2,x、y的值可能分别为()A.8、3B.5、8C.3、8D.9、64.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4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5.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液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退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④⑤均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6.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7.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①无水CuSO4②澄清石灰水③红热CuO④生石灰⑤品红溶液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测时香烟烟雾通入药品的正确顺序是()A.①——⑤——②——⑥——④——③ B.①——⑤——⑥——②——④——③C.③——④——②——⑥——⑤——①D.②——⑤——①——④——③——⑥8.为了防止储存氯气的钢瓶被腐蚀,钢瓶在装入氯气前必须()A.在钢瓶中充入稀有气体B.彻底干燥钢瓶内壁C.用盐酸彻底清洁钢瓶 D.除去钢瓶表层的铁锈9.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 ①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②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④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⑤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10.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以给自来水消毒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11.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不可用铁制容器贮存 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增重减轻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12.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13.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已部分被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是BaSO4和BaSO3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14.1.28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是() A.504mL B.168mL C.336mL D.224mL二、填空题溶于水后生成H2SO3,C错;SO2容易造成酸雨,D对。5.D解析: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错;HCl等酸性气体也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②错;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③错;二氧化碳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1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也能溶解于稀盐酸,④错。6.C解析:本题考查SO2的漂白性和还原性等。SO2通入酚酞试液,由于溶液显酸性故紫色石蕊试液变红;SO2通入品红溶液,由于SO2具有漂白性,故品红褪色;SO2通入HNO3和BaCl2的混合溶液,2HNO3+3H2SO3=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有白色沉淀产生;SO2通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7.B解析:首先利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由于SO2对CO2的检验产生干扰,因此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SO2,然后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再利用生石灰除去剩余CO2,最后利用红热CuO检验CO。8.B解析:如果钢瓶内壁潮湿,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能够与铁反应,容易使钢铁腐蚀,造成氯气泄露。9.D解析: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向上风口或地势较高处转移,①对、⑤错;烧碱能与Cl2反应,但具有腐蚀性,②错;喷洒稀碱液可以降低空气中Cl2含量,③对;稀纯碱溶液显碱性,可以吸收Cl2,防止中毒,④对。10.C解析:液氯的主要成分为Cl2,氯水的主要成为Cl2、HClO、HCl,因此液氯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A错,B错;液氯中加入锌粒没有气泡产生,D错。11.D解析:浓HNO3与浓H2SO4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A错;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B错;浓硝酸由于挥发,浓度减小,质量减轻,浓硫酸由于吸收空气中水蒸气,浓度减小,质量增大,C错,D对。12.D解析: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遇O2转化为NO2,即氮气与氧气不能一步转化为NO2。13.D解析:BaSO3沉淀加入稀硝酸,仍然能产生白色沉淀,因为:3BaSO3+2HNO3=3BaSO4↓+2NO+H2O,因此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至少含有BaSO3、BaSO4中的一种,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是BaSO4。14.D解析:根据发生的反应过程,可以推断出铜失电子总数等于氧气得电子总数,故×2=×4,解得V=0.224L。15.(1)H2SO4(2)N2+3H22NH3(3)C、N、S解析:根据图示的转化关系,为连续氧化,主要有CCOCO2H2CO3、N2(或NH3)NONO2HNO3、S(H2S)SO2SO3H2SO4等。(1)A、D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变红,则其水溶液具有酸性,故A为H2S、D为H2SO4。(2)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则其水溶液具有碱性,故A为NH3。(3)A为非金属单质,可能为C、N2、S。16.(1)①③因为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可以在铁、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所以隔绝了浓硝酸与铁、铝的进一步反应。(2)②③④稀释和消耗地面的酸不可以因为铁粉与稀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造成二次污染(3)硝酸液滴二氧化氮Al+4HNO3=Al(NO3)3+NO↑+2H2O(或Fe+4HNO3=Fe(NO3)3+NO↑+2H2O),2NO+O2=2NO2解析:(1)浓硝酸常温下可以使铁、铝钝化,可以用铁罐或铝罐贮运。(2)熟石灰、生石灰、石灰石粉末均可与浓硝酸反应,可以用于消耗硝酸。不能用铁粉,容易造成二次污染。(3)硝酸容易挥发,挥发的HNO3遇空气中水蒸气结合成硝酸液滴,形成白雾。17.实验一:(1)变黑,脱水(2)变白,吸水实验二:(1)品红溶液褪色(2)(3)NaNO3、Fe2O3、FeCl3(其它合理答案均可)(4)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2OH-+SO2=SO32-+H2O解析:实验一:浓硫酸能够按照水的组成脱去纸片中氢氧元素,为脱水性;浓硫酸能够吸收胆矾中的结晶水,为吸水性。实验二: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反应停止,可以加入NaNO3、Fe2O3、FeCl3等使铜粉溶解:3Cu+8H++2NO3-=3Cu2++2NO↑+4H2O、2Fe3++Cu=2Fe2++Cu2+。18.(1)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2)①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③取一小段KI-淀粉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3)②溶液的红色褪去;④溶液中有气泡冒出。(4)氯气与NaOH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5)溶液不再出现红色,溶液变为红色。解析:(1)氯水中含有HClO,见光容易分解,因此要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2)氯水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氯水性质的多重性。含有Cl-,滴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含有HClO,能漂白有色物质;含有Cl2,滴入到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含有H+,滴入到Na2CO3溶液中,有气泡冒出。(3)实验(2)中红色褪去可能由于次氯酸漂白所致,也可能由于氯气与NaOH反应使溶液不再呈碱性所致。可以通过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进行验证。19.(1)3mol/L(2)392mL解析:(1)n(BaSO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