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研究目录TOC\o"1-3"\h\u37391高空抛物损害概述 1251511.1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概念 1115191.2高空抛物侵权与高空坠物侵权的区别 1272412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现行法律研究 2197342.1立法过程 2144632.2《民法典》第1254条的进步 3203302.2.1明析高空抛物为违法行为 312552.2.2明析侵权人责任 393782.2.3明析使用人责任 3143452.2.4明析担责主体的追偿权 3195832.2.5明析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与义务 3286182.2.6明析公安等机关职责 4158262.3《民法典》第1254条的缺陷 4241182.3.1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责任未作区分 417982.3.2考虑情形不周全 4128772.3.3补偿责任主体界定难 4133762.3.4相关范围不明确 510902.3.5担责原则未规定 5120572.3.6受害人受偿难 5186112.3.7没有给予加害人应有的惩罚 6116403完善高空抛物损害责任制度建议 6109143.1完善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相关规定 6123283.1.1对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责任进行明确规定 6271923.1.2对物业担责情形作出明确规定 6222893.1.3对补偿责任主体进行明确规定 737353.1.4对相关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7164483.1.5对适用比例原则作出明确规定 7274643.1.6对惩罚加害人进行明确规定 841253.2完善高空抛物损害责任救济途径 8158763.2.1政府加强城市综合治理 8298363.2.2公安机关加强调查力度 840793.2.3保险部门设立高空抛物新险种 8168363.2.4国家建立社会救助专项基金 97549结束语 932540参考文献 10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关注路面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头顶上的安全。我们无法预测高空坠物的发生,但是可以限制高空抛物行为的实施。这就要求立法者完善相关法律从根本上杜绝高空抛物行为。于是规范高空抛物行为的法条诞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由于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早期颁布的第87条已经不适用于法治建设,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54条应运而生。第1254条虽然已经对第87条进行了修改,但是仍有很多地方没有规定模糊,这就可能导致法条在实践中不能真正解决高空抛物所引发的矛盾。本文写作目的正是找出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希望对解决纠纷有所帮助。1高空抛物损害概述1.1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概念高空抛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近些年更是频繁出现在微博热搜上。高空抛物的人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人一样被认为素质低下,但是只有高空抛物对社会公共秩序与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威胁巨大。只对行为人进行道德谴责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用更为严厉的法律法规来进行限制,同时实施有效救济手段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补偿。所谓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从高处抛出物体从而对他人的人身安全,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行为[1]。本文中的高空抛物特指从建筑物抛出物体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从高空抛下的物品五花八门,小到瓶盖、果皮,大到石头、菜板,被抛落的物品越大造成的损害越大。构成高空抛物侵权行为要求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第一,该行为违法。所谓违法是指某一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从高层建筑物中抛出物体会对路面行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风险,而且高空抛物行为违背公序良俗,该行为当然违法。第二,有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对受害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后果。在这里只要损害与高空抛物行为有直接关系,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失与财产损失均为损害事实[1]。第三,存在因果关系。地面行人人身财产受损是行为人从高层建筑抛出物体导致的。第四,存在主观故意。行为人在高空抛物时应当知道该行为可能会损害路面行人利益仍实施了该行为,放任损害发生,属于间接故意或者重大过失。1.2高空抛物侵权与高空坠物侵权的区别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同为城市中的不安定因素,很容易被混淆,而本文主要研究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为此,作者将对二者进行区分。高空坠物侵权是指附属、悬挂或摆放在高层建筑物外的物体突然脱落或坠落坠落对他人人身权益、财产权益造成不利后果的行为[2]。从行为发生的角度分析,高空抛物受到行为人直接控制,而高空坠物不受;高空抛物会损害后果可以被预见,而高空坠物不能。从民事侵权角度分析,首先,二者产生原因不同,高空抛物是由于侵权人的作为产生的,侵权人有主观故意,造成损害的缘由是抛掷行为;高空坠物是由于侵权人不作为产生的,侵权人不存在主观故意,造成损害的缘由是坠落物。其次,二者担责主体不同,高空抛物是实施高空抛物的行为人的个人行为,责任应该由行为人承担,若找不到行为人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高空坠物侵权责任由坠落物所有权人或者无法证明自己无责的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承担。再次,二者归责原则不同,高空抛物侵权在可以找到侵权人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找不到时与高空坠物侵权相同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最后,二者要承担的责任不同,高空抛物侵权一般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但是如果侵权人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以及侵权人怀有极大的主观恶意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高空坠物侵权多是需要承但民事责任,但是涉及过失致人重伤或死亡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2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现行法律研究高空抛物进入大众视野时间尚短,至今为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54条对其进行了规定,但是仍在适用的只有第1254条。2.1立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6条是首次对“头顶上方的安全”进行保护的法条,不过第126条规定的是高空坠物侵权行为,并未提及高空抛物。引起立法者们对高空抛物高度关注的原因是法官在判决侵权人不明的高空抛物侵权案件时没有统一的判案标准。重庆渝中区法院以共同危险行为的法理判决2000年发生的“烟灰缸”案;济南市人民法院以侵权人不明为由裁定驳回2001年发生的“天降菜板”案;重庆九龙坡区法院依据建筑物责任规定判决2008年的“天降叉衣棍”案[4]。针对上述案件不仅是法律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社会各界人士也是众说纷纭。因此,立法者订立了《侵权责任法》第87条,为弥补高空抛物侵权的法律空白。虽然第87条为法官判案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但是第87条并不被大众接受。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在第87条实施后,2011年至2020年高空抛物案件发生频率逐年增加,这也就意味着,第87条并未对高空抛物行为起到约束作用。故学者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针对第87条的废除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决定保留87条并对其进行修改。但是立法者们对87条的修改极为草率,只有在民法典三审稿中作了调整,并且正式实施的《民法典》第1254条仅在个别词汇上对三审稿进行了修改。2.2《民法典》第1254条的进步与《侵权责任法》第87条相比,《民法典》第1254条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一从法律的角度遏制高空抛物,二强调侵权人依法承担责任,三规定了补偿责任承担主体的追偿权,四引入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安保义务与侵权责任,五使公安机关调查职责成为法定职责。2.2.1明析高空抛物为违法行为相比于《侵权责任法》第87条,《民法典》第1254条第一句就将高空抛物规定为禁止性行为。这一点不仅规定了高空抛物行为是违法行为,也对违法行为产生的不利后果起到预防作用。这一条文在我国国民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对公民的行为作了强制的、最低限度的规定,极大程度地约束了公民的行为。2.2.2明析侵权人责任《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只说明了侵权人不确定的情形,只有依据侵权责任法基本原则才能得出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结果,而《民法典》第1254条给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5]。2.2.3明析使用人责任《民法典》第1254条要求在判决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前必须要经过调查和举证。相比于第87条,调查成为判决的必经程序,这里的调查是指司法机关的调查,举证是指建筑物使用人的举证。因为司法机关在调查中获取的证据在数量、证明力均高于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所出示的证据。所以作者认为相比于87条,1254条降低了可能侵权人的举证难度。2.2.4明析担责主体的追偿权《侵权责任法》第87条没有对补偿责任主体确认追偿权,而《民法典》第1254条明确规定了补偿责任主体有权在判决执行后且找到真正的侵权人时向侵权人追偿。如果是在判决执行前的任意一个阶段找到了真正侵权人,都应该停止执行判决,由法院重审,由真正的侵权人担责。补偿责任主体的追偿权可以使可能侵权人的损失得到填补,降低其怨气,消除判决执行时的阻碍从而提升司法公信力。到2021年5月4日为止,在适用第1254条的11例案件中,已经有9例案件得以追偿。2.2.5明析建筑物管理人的责任与义务《侵权责任法》第87条没有规定建筑物管理人的义务,但是《民法典》第1254条明确规定了建筑物管理人有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抛物侵权损害发生的义务。因为在建筑物管理人中物业服务企业所占比重最大,所以法条将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建筑物管理人代表。而物业服务企业应该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物业管理条例中的安全保障义务采取措施[5]。当今世界,监控技术越来越进步,安装监控,加强安全防范,保留监控记录也成为了每一物业管理企业的必要手段。除却不断修建的高楼大厦,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部分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企业,这就需要有其他建筑物管理人承担起完善安全措施的义务。有义务就有责任,如果建筑物管理人没有尽到必要的安全保障义务,那就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侵权责任,而不是合同规定的违约责任,这一责任由《民法典》第1254条明确规定,不受合同约定的限制。2.2.6明析公安等机关职责《民法典》第1254条明确规定公安负有调查职责。草案原本规定的是有关机关应该对高空抛物侵权案件依法及时调查明确责任人。但是因为受到重力加速度影响,高空抛物极有可能造成受害人轻伤及以上的损伤,达到立案标准。在我国有调查、侦查案件权力的国家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所以有关机关被明确为公安机关。这一规定对高空抛物侵权是一个重大突破,通过立法督促公安机关积极履行职责,依法侦查,提高办案效率,早日找出侵权人,降低无辜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的可能以及缩小承担补偿责任主体的范围。2.3《民法典》第1254条的缺陷虽然《民法典》第1254条已经对第87条进行了修改,但是立法者与司法者在订立法条时协调不足,所以第1254条仍然存在缺陷。2.3.1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责任未作区分《民法典》第1254条中用“或者”将抛掷物与坠落物相连接,要求二者的侵权人承担相同的责任。但是正如上文所述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不是同类侵权,二者责任不应该一概而论。2.3.2考虑情形不周全《民法典》第1254条的适用前提是侵权行为发生在建筑物内,是建筑物使用人所为。但是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没有被立法者考虑到。如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是侵权人在建筑物顶端所为,那么找不到真正侵权人时,是否应该由建筑物使用人与物业服务企业担责。又如高空抛物行为是非法进入的外来人员所为,又或者侵权行为发生在监控死角,是否应该视为物业服务企业未尽到安保义务[6]。若遇到上述列举的情形,法院应该怎样适用第1254条。2.3.3补偿责任主体界定难首先,补偿责任主体难以确认。《民法典》第1254条要求由建筑物的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但是在实践中建筑物的使用人多种多样,以是否合法划分,建筑物合法使用者包括建筑物内一户户主,多户户主,借住者,房客;建筑物非法使用者包括对房屋无权处分者,擅自占用者。这些建筑物使用人在侵权发生时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怎样承担责任。其次,法官对可能侵权人出示的证据没有统一判断标准。可能侵权的建筑物使用人为了免除补偿责任出示的证据五花八门,可能是不在场证明,也可能是做防护措施的证明。同一证据对不同的法官有不同的证明力,各个法官在判案时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使得补偿责任主体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十分艰难。综上,在实践中确认补偿责任主体资格以及其是否应该免责非常困难。2.3.4相关范围不明确(1)损害范围不明确我们不可否认,《民法典》的规定对找到真正的侵权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不能确认真正侵权人时法官仍需要适用补偿责任。《民法典》对于已经实施的第1254条中规定的“损害”没有进行限制,如果不给受害人的损失进行限制,要求可能加害人承担与被害人损失相同的责任,那么要求可能加害人承担补偿责任的目的就会由对受害人进行救济变为对可能加害人的惩罚。补偿范围与标准不明确首先,法律规定了补偿责任,没有规定补偿标准。这就使得受害人获得补偿的标准并不统一。有些受害人会像“叉衣棍”案一样只获得部分补偿,有些受害人得到的补偿数额却与赔偿相同。法院是否应该对可能加害人的担责能力加以考虑,以此降低责任主体对受害人的补偿标准,各个法官也有不同的看法。其次,法律对补偿范围也没有规定。补偿责任的设置是为了对受害人真正的损害进行补偿。这个损害包括侵权行为对受害人人身、财产甚至包括精神造成的不利后果。在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受害人的损失可以小到几十,也可以大到上万,有些受害人的诉讼标的都达不到诉讼成本,却要求法院受理,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司法资源白白浪费掉了。针对精神损失费是否应该算在补偿范围内作者提出以下观点。精神损失费是带有惩治性质的赔偿责任,承担补偿责任的可能加害人不应承担。但是受害人可以证明侵权行为确实对其造成了精神损害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应当对精神损失费的范围进行规定[7]。综上,法律法规应当对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进行明确规定。2.3.5担责原则未规定《民法典》第1254条规定了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与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但是并没有规定可能加害人之间的责任分配,也没有规定可能加害人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担责比例,所以要求法官在作出判决时自己衡量。在实践中,不同的法官对同一案件有不同的观点,对补偿责任的分配有不同的判决,这就可能导致责任承担主体对司法的不信任。法官可以要求可能侵权的建筑物使用人平均承担,但是平均承担对侵权可能极小的责任人并不公平。法官也可以按照比例对补偿责任进行分配,但是要使责任分配比例兼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十分困难。2.3.6受害人受偿难判决执行一直是司法道路上的一道难关,高空抛物侵权案件的补偿问题更是一块巨石。在实践中,即使经过调查,举证仍然会存在大量的可能侵权人,而法条要求所有可能侵权人共同担责,这种担责方式与古代“连坐”极为相似,会使担责主体产生怨艾[7]。因此可能侵权人会怠于履行判决,受害者就会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在同一建筑物中,各家各户的经济情况不同,让无辜邻里的生活“雪上加霜”一定会引起不满引发矛盾,这就使得受害人得到救济更加困难。而且补偿责任承担主体众多,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就繁琐异常,程序通过后在执行上也会阻碍重重。种种迹象均使得第1254条不能发挥其救济受害人的价值。2.3.7没有给予加害人应有的惩罚《民法典》第1254条规定了侵权人责任,但是在找不到真正侵权人时就使得所有可能侵权人承担补偿责任。这一规定明显有利于受害人。将自己比作受害人,侵权人出现与否都不会使自己的损失得不到救济,与能力不明的侵权人相比,已经明了的可能加害人更能弥补自己的损失[8]。这就使得受害人在有证据的情况下会隐藏或者不主动提供证据致力于将侵权人明确的案件变为侵权人不明的案件,更何况承担举证责任对受害人来说本就艰难。受害人消极举证就使得无辜者分担加害人的责任,使加害人得不到与侵权行为相当的惩罚。3完善高空抛物损害责任制度建议针对《民法典》第1254条的缺陷,本文提出关于完善高空抛物损害责任规定与多元救济途径的建议。3.1完善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相关规定3.1.1对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责任进行明确规定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受到人为因素干预。对此可将二者责任进行划分。以二者造成的损害相同为前提,在可以找到真正侵权人时,高空抛物侵权人所承担的责任应当高于高空坠物所承担的责任;在找不到真正侵权人时,从公平原则考虑,不应加重可能侵权人的补偿责任。3.1.2对物业担责情形作出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企业不仅承担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责任,也要承担安全保障责任,在《民法典》正式实施后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成了物业服务企业的法定义务,比如竖立警示牌来提醒行人远离危险区域,以不影响业主隐私权为前提安装摄像头,或者安排安保人员定时巡逻,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安保设施进行检修。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要求物业服务企业担责的前提是其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比如物业没有按时检查、维修导致侵权人越过防护措施,实施高空抛物行为。但是作者认为物业故意破坏或拒不提交监控视频时也应担责[9]。除此之外法律也应保护物业的合法权益,比如,侵权行为发生在安保设备维修期间,且安保设施的损坏不能被物业所考虑到时物业可以不担责任。对物业担责情形进行规定后,可能侵权人要承担的补偿责任也会进一步缩小,法院判决也更容易执行。3.1.3对补偿责任主体进行明确规定法律要求可能侵权的建筑物使用人对其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但并未对建筑物使用人以及其免责条件进行规定。作者认为这里的建筑物使用人是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可以对建筑物直接进行支配的实际控制或占有人,无论使用人对建筑物的直接支配行为是否合法,都有做出高空抛物行为的可能。因为法官对免责证据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作者建议做如下规定:一可以证明自己在侵权发生时不在建筑物中,如监控视频,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或者已将房屋出租,不能直接控制对建筑物的证明;二可以证明居住位置不具备造成损害发生的客观条件,如是低层住户,或者窗户已经被封死;三可以证明抛掷物并非自己所有,如尚未入住房屋,房屋空置等。只要可以满足其中之一,使用人就可以提出免责抗辩。3.1.4对相关范围进行明确规定(1)对损害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将损害分门别类,区分开来进行保护,让补偿更具正当性。补偿机制应该在受害人的损害极为严重时才能启动,比如,在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受到严重损害时,出于尊重生命的想法,才可以要求可能加害人承担补偿责任。如果受害人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只是轻度人身损害和轻度的财产损害,那对受害人的救济就没有那么紧急,损害由受害人自己承担。为了降低受害人对判决的抵触,也为了方便实践,防止将给予补偿理解为全部补偿,应当将条文中的“给予补偿”改为“给予适当补偿”[10]。(2)对补偿责任的范围和标准作出明确规定考虑受害人的损害与可能加害人的情况,平衡双方的利益,对于补偿责任的限制,建议在司法解释中对补偿设置上限和下限。对较小的损失如果低于下限就不适用补偿机制,由受害人自己担责。对经济困难的可能加害人应该有适当的放宽,减轻其经济负担,以及杜绝“无厘头”的精神损害赔偿。3.1.5对适用比例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对可能侵权人的补偿责任按比例进行分配需要有科学的划分,而科学的划分需要考虑每个可能侵权人作出损害结果的可能性的大小。举例说明,高空抛物损害发生在20层高的A建筑物与B建筑物之间的空地上,根据物降落的地点可知抛掷物所归属的建筑物,另一方的建筑物使用人就可以判断为无侵权行为,免除补偿责任。根据物理学中的重力作用可以知道该物是从高层抛出的可能性大还是从低层抛出的可能性大,以及高层抛物的损害肯定比低层抛物造成的损害大,这就可以对高层使用者和低层使用者的担责比例进行划分。因为垂直抛物的损害大于倾斜抛物,所以根据各个可能侵权人与损害地之间的角度是垂直还是倾斜,就可再次划分担责比例[11]。以及上文提到的防护措施也可以降低可能侵权人的担责比例。可以确定担责比例的因素多之又多,各位立法者应该集思广益。3.1.6对惩罚加害人进行明确规定在法律体系中,刑法规制的成本大于民法,刑法也比民法更为严厉,所以在民法未使侵权人受到惩戒时,就需要刑法对其规制。《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严重的高空抛物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该规定只对刑罚作出了说明,并未对高空抛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严重是指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还是对人身造成伤害,又或者指即使没有造成损失但是在极有可能造成损失的地点实施了该行为,希望将要出台的刑法司法解释可以作明确规定。3.2完善高空抛物损害责任救济途径法律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也不可能使受害人的损失得到全部赔偿。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多元救济途径,以其他方式防范违法,找出真凶,救济受害人,降低“无辜者”责任。3.2.1政府加强城市综合治理针对高空抛物,作者认为政府不仅应该培养公众道德意识,从根本上杜绝危险行为,也应该加强城市监查措施,以防万一。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课堂等平台加强法治宣传,使法治深入人心,提高公众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也可以打造“智慧城市”增设城市电子眼,使监控覆盖全城,对危险行为进行预防,降低高空抛物发生频率。一旦高空抛物发生,可以立刻找到抛掷物的来源甚至可以快速确定侵权人。随着司法的完善,城市增添电子眼势在必行,骤然增设肯定会加大政府对社会管理的投入,但是将目光放远,全城覆盖监控,不仅对高空抛物的侵权人是种警慑对其他犯罪行为也有威慑作用[12]。3.2.2公安机关加强调查力度在高空抛物侵权发生时公安机关不仅是要介入调查而且在涉及犯罪时应该立案侦查,尽可能地找出真正侵权人[13]。利用物品上的指纹,物品掉落的角度,现场勘查,或者对案发现场进行模拟,尽可能缩小可能侵权人范围,为法官确定不同的可能侵权人所应承担的责任提供依据。3.2.3保险部门设立高空抛物新险种在司法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判决执行问题,法官判决可能加害人承担补偿责任,无辜担责者心中一定会有怨气,这就会使受害者的损失得不到充分、及时地救济,这时利用保险制度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发生高空抛物损害时,可以首先由保险公司在规定范围内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剩余部分由可能侵权人补偿,在找到真正侵权人时,保险公司和补偿责任承担主体可以向其追偿。这样不仅可以使受害人得到及时地救济,也能减低可能侵权人的经济负担[14]。考虑到一部分业主认为自己不会有高空抛物的行为,或者有即使作为也不会造成损害的侥幸心理,所以高空抛物险应该规定为强制险。为了减少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题报告:中等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策略与政策供给研究
- 开题报告:新质生产力赋能应用型高校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行业特色大学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研究
- 2024年11月快手直播电商营销月报
- 2024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班务计划书
- 物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研活动计划报告
- 中心小学2024年秋教研工作计划
- 美术学校工作计划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和教学计划
- JJF 2165-2024实验室振动式液体密度仪校准规范
- 钢结构试题(附答案)
- 2024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中医虚症辨证用药
- 课桌舞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食品药品检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工企业开车方案
-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原电池 化学电源(第一课时)课件
- 镇固定资产移交管护协议书范文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二)客观题试题及解答参考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创新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