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B/33/wKhkGWWmkWiABUstAAKTOaRWMVc090.jpg)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B/33/wKhkGWWmkWiABUstAAKTOaRWMVc0902.jpg)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B/33/wKhkGWWmkWiABUstAAKTOaRWMVc0903.jpg)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B/33/wKhkGWWmkWiABUstAAKTOaRWMVc0904.jpg)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B/33/wKhkGWWmkWiABUstAAKTOaRWMVc0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第Ⅰ卷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iè) 熨帖(yùn) 潭柘寺(zhè) 苍桑 冠冕堂皇B.笨拙(zhuó) 忸怩(ní) 廿四桥(niàn) 国粹 渐臻佳境C.坍圮(pǐ) 隽永(juàn) 窸窸窣窣(suō) 安详 卷轶浩繁D.罅隙(xià) 嘈杂(cáo) 乍暖还(huán)寒 张皇 云蒸霞蔚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在于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相对较松,县以下的广大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主要依靠乡绅发挥作用。传统乡贤文化________,还有另关键原因,这就是古代官场的“告老还乡”制度,保证了乡贤人才的________,代不乏人。经过1000多年的延续传承,“落叶归根”、“告老还乡”不仅作为种人生理念深入人心,还________出“乡愁”、“郡望”、“世家”等文化景观,更有许多辞官回乡的动人故事,如陶渊明回归田园、张季鹰莼鲈之思等,开拓了别样的人生境界,给后人无限启迪和________。A.蔚为壮观 生生不息 衍生 畅想B.叹为观止 绵绵瓜瓞 派生 遐想C.蔚为壮观 绵绵瓜瓞 衍生 遐想D.叹为观止 生生不息 派生 畅想3.下面所列文学常识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登泰山记》姚鼐清代“桐城派”铺陈排比骈散结合B《拿来主义》鲁迅现代杂文先破后立比喻论证C《琵琶行》白居易唐代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致云雀》雪莱英国浪漫主义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二、(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谓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篆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材料二】讨论意象问题的一个误区,是常见有人将诗歌意象混同于诗中名物,甚至拿一个名词来对应一个意象,其实是不妥当的。名词有抽象与具体之分,用作名物之词的,大多是具体名词,它在形成概念的同时,亦常能在人们心目中引发某种表象,如提及河流、道路、树木、花朵以及牛、羊、鸽子、老鹰等词时,我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相应的图像来,虽带有类型化的倾向,亦还有一定的具象性存在。词语的具象性在人们心目中所能引发的只是表象,而非意象。表象和意象有什么区别呢?表象来自直观经验的积累,当我们将感知活动中所获得的印象储存于大脑,而又在某种境遇的刺激下让它重新浮现出来时,这就成了表象。一般说来,表象较之原初的印象,在鲜明、生动的程度上要略低一些,尤其是由概念化的语词所引发的表象,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类型化的烙印。更为根本的是,表象充当感知印象的留影,通常只涉及事物的外观,未必能揭示其内在的意蕴。意象则不然。作为“表意之象”,它本身便是诗性生命体验的产物,内里包孕着诗人对生活的各种活生生的感受。这正是意象之为意象,而不能等同于诗中名物之象(表象)的重要原因。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熟悉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诗中的这一名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试问:这里包含了几个意象?我想,恐怕不少人会回答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个意象,这其实就是将名物(表象)混同于意象的结果。不妨推敲一下,诗句中的“漠”指沙漠,可以形成表象,加上“大”字构成“大漠”,其具象性当更见充分。但单独一个“大漠”,传达了什么样的意蕴呢?谁也说不清楚。“孤烟”也是一样,它能产生表象,甚至可以从多方面生发联想,而孤零零的“孤烟”亦是难以把握其内在情意体验的。只有将“大漠”与“孤烟直”联为一体,构成单一的画面——在广阔无垠的漠野上空直直地升起一缕狼烟,始能将诗人行经塞上时所感受到的那种空廓、荒凉、寂静、干燥无风以至带有边防示警意味的若干紧张气氛贴切地传达出来,这才称得上诗的意象。所以,依我之见,若是将“意象”理解为表达诗意的基本单元,则这联诗句中虽然用了四个表名物的词语,能产生多重表象,而其所建构的诗歌意象至多只有两个。换言之,意象作为“表意之象”,绝不能将其降格为表象。表象所提供的具象性,只能用为构建意象的原材料,而众多具象性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始足以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体验藉此传送出来,于是这组表象便转化成独立的意象。这样看来,单一的表象通常是难以构成意象的,意象须由表象之间的张力而引发,这也是诗中名物之不能等同于意象的缘由。从这里会引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平时惯常用名物来标示诗歌意象,如谈论马的意象、流水的意象,这究竟是否科学?应该说,按照上面对“表意之象”的解说,意象只能是特定的“这一个”,它在诗歌文本的特定语境中生成,承载着表达诗人特定情意体验的职能,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语境,孤立的名物便不复成其为意象了。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中举了这么个例子:“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他所着眼的,是同一个物象(蝉)上面可以寓托不同的比兴含义,而实际上表明了同类名物在不同诗人的不同情思驱策下,生成了意蕴各不相同的意象。这不正证明了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不容许有任何假借吗?(摘编自陈伯海《为“意象”正名》)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物象经过诗人审美经验或思想感情的加工,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形成了意象。B.意象是“意”和“象”的联结,是一种形象化的说理,一种间接的抒情,是对物象的再创造。C.表象来自人的感知活动,是直观经验的积累,它与原初的印象相比,不够鲜明、生动。D.同一物象,由于加工名物的诗人不同,所以最终形成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意也不相同。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和材料二中“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B.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采用夸张、移情或者联想等方法,赋予意象新的特点,甚至凭空创造新的意象,体现诗人的创造才华。C.“长河落日圆”中,“长河”和“落日圆”若拆分开来,只是构建意象的原材料,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太阳徐徐沉落在横贯大漠的黄河的画面,以广阔的自然景观消解着孤寂的情绪,才使其转化成意象。D.李清照《鹧鸪天》“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和《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菊花意象,因语境不同而意象各别,亦可证明意象必须是特定的“这一个”。6.下列诗句中“柳”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B.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C.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D.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选文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选文二】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①学半。”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②,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③,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注】①敩xiāo,教导,使觉悟。后作“教”。②孙:通“逊”,符合程序,循序渐进。③尸,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B.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C.严师为难 严:严格,严厉 D.师逸而功倍 逸:闲适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皆出于此乎 其此之谓乎B.句读之不知 人之学也C.吾未见其明也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D.则群聚而笑之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文一用三组对比分层论述,通过“嗟乎”“呜呼”的点染,加之感叹、反问的语气,直接而鲜明地批判了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B.选文二开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观点,然后强调学与教的关系,最后归纳出教和学互相促进的结论,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给人一气呵成之感。C.选文二提到的“相观而善之谓摩”的学习方法,与选文一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相师”的做法其实是一致的。D.两段选文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老师的作用,都表达了尊师重教的观点,并且对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第Ⅱ卷四、(18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①适当引用原文,注意书写的正确性;②分条作答,标明序号;③不少于200字。(6分)【第一题】结合下面文言语段的信息,鉴赏评价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行十里,望见天姥峰大丹①郁起,至则野佛无家,化为废地,荒烟迷草,断碣难扪。农僧见人辄缩,不识李太白为何物,安可在痴人前说梦乎?山是桐柏门户,所谓“半壁见海”,“空中闻鸡”,疑意其巅。上至石扇洞天,青崖白鹿,葛洪丹丘,俱在明昧之际,不知供奉②何以神往?天台如天姥者,仅当儿孙内一魁父,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山灵有力,夤③缘入供奉之梦,一梦而吟,一吟而天姥与天台遂争伯仲席。嗟呼!山哉!人哉!——【明】王思任《天姥》[注]①丹:指代寺庙。②供奉,指李白,李白曾任翰林供奉。③夤(yín):翠附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题】孙绍振在《论苏轼赤壁的豪杰风流之梦》中说:“在苏轼的心中,有两个赤壁,两种‘风流’。一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壮丽的、豪杰的赤壁:一个是前《赤壁赋》中婉约的、智者的赤壁。”试结合苏轼的一词一赋,从景、情、事、理等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句,共6分)(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5)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6)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给儿子陈村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①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我喜欢见他们光看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②你会爱的。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③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④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病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1984.8.5(有删改)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C.父亲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幼儿园体育课的结合
- 运动场地设计与维护的可持续性解决方案
- 个人房屋担保合同细则
- 个人借款还款合同书样本
- 专业商品保管合同样本全新修订版
- 个人消费借款合同模板
- 个体商家合作合同范本权威版
- 临时用工分包合同
-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合同样本
- 个人房屋抵押借款正式合同书
- 安全生产网格员培训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活动设计
- 降低顺产产妇产后2小时失血率PDCA成果汇报书
- 小学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带答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苜蓿青贮料质量分级DB41-T 1906-2019
- 新鲜牛肉购销合同模板
-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文科综合试题卷(含答案)
- 大型商场招商招租方案(2篇)
- 会阴擦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