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1页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2页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3页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4页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

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狭义)

2、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4、东西方的古代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应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①等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象征性功能

5、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教育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和提供保证。

6、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征: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中国古代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孔子;代表作:《学记》。外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代表人物:柏拉图、苏格拉底;代表作:《理想国》、《雄辩术原理》。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

8、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和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卢梭(法)《爱弥尔》柏拉图(希腊)《理想国》洛克(英)《白班说》凯洛夫(苏联)《教育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和杜威《民本主义教育》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

第二章

当代世界教育

1、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一)政治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峙,形成了持续40年的冷战局面。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时代宣告结束。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艰难的形成。

(二)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危机、萧条和停滞、缓慢发展等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发展壮大,同时经历了动荡、分化和严重的曲折。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

(三)科技革:以蒸汽机、电力为代表的第一、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使人类知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这必将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包括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人口增长:人口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极不平衡。这对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的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

3、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㈠重建时期(20世纪40~50年代)(二)大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其突出标志有三个:教育先行、教育内涵、教育高速发展。

大、中学生人数激增是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显著特征。

(三)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四)新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

4、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规模迅速增大;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内涵逐渐扩大;教育的作用日益重要;不平等严重存在。

5、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6、多样性模式是指由不同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教机构或课程项目,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

7、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

8、教育机会的平等的含义:个体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目标的平等。

9、教育平等:是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别、种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态、社会地位等所导致的对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各用其才各展其长的种种歧视和阻碍。

10、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11、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住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

当代中国教育

1、1953年2月7日,毛泽东提出了三大任务:①要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②要学习苏联③要在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

2、建国后我国学习苏联的主要形式:①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②各院校邀请苏联专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③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④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

3、1978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

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5、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

6、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并满足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入高等学校的一部分以就业青年的学习愿望。

7、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

9、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的教育。

10、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①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②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个人品质等非智力因素。

11、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②让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③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④养成学生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式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12、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美育工作内容: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3、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4、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的成就?

①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提高,辍学力降低,青少年文盲减少

②中学阶段驾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在校生人数增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③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学术教育体系④适龄人口入学率提高,成人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⑤教师培养质量提高,队伍人数增加

⑥教育经费,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财政拨款制度,增加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教育经费有了大幅度增长。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又称之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功能与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2、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3、个体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4、个体发展的特征: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个性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个体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个体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

5、试评述:一亮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答:不正确。①夸大了遗传的作用,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②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遗传(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促进或制约作用)、教育(主导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动力因素)

6、教育主导作用的原因: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个体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④个体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部分也是受到教育影响的结果。

7、教育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地位的不断的提升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②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③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④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

8、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9、素质可分为三类:即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

10、素质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全面发展教育史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二者即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就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

第5章

教师与学生

1、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3、教师职业专业训练的内容:①专业意识②专业态度(鞠躬尽瘁、甘为人梯)③专业知识④专业技能⑤专业品质(广泛的兴趣、乐观精神)

4、教师被有效的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知识,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需要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5、反映教师的职业本质--教书育人。

6、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涵:①专业知识的发展②专业才能的发展③专业情意的发展④专业的成熟

5

7、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逐渐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能够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责任;行为的表现较有弹性,较能容忍压力,具有较强适应性;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

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

9、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

10、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①儿童利益最佳原则②尊重儿童尊严原则③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④无歧视原则

11、试论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P85-88

第七章

当代课程理论

1、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泰勒把课程的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问题:

①学校应努力达到什么教育目的?②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③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成?

2、英国-斯宾塞认为在学校课程中自然科学知识应占最重要的位置。

3、美国-布鲁纳--结构化思想。

4、法国-卢梭把人的成长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

5、英国-洛克--“白板说”。

6、美国-多尔--后现代课程观。

7、当代课程从实质上突破了非此即彼的单一性形式,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与综合、必修与选修、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界限正在淡化。

8、布鲁姆认为潜在课程的功能就在于使学生爱学习过程中发生强烈动机,养成适当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实施掌握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9、夸美纽斯--以泛智主义的课程思想设置课程。

10、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①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②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③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⑥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学生的需要。

6

第八章

当代教学理论

1、

教学: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2、

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3、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拉特克和捷克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写了一本著名的《大教学论》(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书籍)。

4、赫尔巴特提出著名的四个教学阶段: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的理论。

5、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

6、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是教学史上最古老的和教学实践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最大特点:①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②利于学生接受③既经济又系统的传授人类文化遗产④耗费课时最少。局限性:①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②易束缚学生的思维③课堂气氛沉闷④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机会较少⑤难以顾及学生的兴趣及需要上的个别差异

7、苏联-斯卡特金--图例讲解法

8、布鲁纳极力提倡发现法,其特征是:A、强调学习过程,B、强调直觉思维,C、强调内在动机,D、强调信息提取。

9、发现法:是指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10、论述意义学习:(一)罗杰斯按照某种意义的连续,把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只与心有关,它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感情或个人的意义参加,它与全人无关。意义学习不是那种仅仅涉及实施积累的学习,而是一种是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二)包括四个要素: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②学习是自我发起的③学习是渗透性的④学习室有学生自我评价的(三)意义学习是一种全人参与、自我发起、自我评价并使个体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11、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12、教学环境四要素/属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第九章

当代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的特征:①指向性②可操作性③综合性④灵活性

2、根据教学活动过程,将教学策略分为:教学设计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反思策略

3、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4、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提前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5、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全班组织形式(现行最基本)、小组组织形式、个别组织形式(史上最早)6、教学组织设计: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增进师生互动频率,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方面因地因时采取的积极尝试。

7、教学导入的作用:①集中学生注意力②引发学生兴趣③明确学习目标④铺垫后继学习⑤沟通师生心理

8、教学导入的原则:①导入要合情入理②导入要因课制宜③导入要简洁明快④导入要灵活多变

9、讲解法是古今中外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仍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最普遍的教学方法。

10、教学讲解原则:①启发性原则②精讲原则③生动易懂原则④针对学生原则

11、教学提问原则:①激发兴趣原则②启发性原则③难度适宜的原则④面向全体的原则

12、教学提问的策略:①发问策略②候答策略③叫答策略④理答策略

13、教学指导的作用:①发挥教师主导作用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④促进学生认知发展⑤教会学生学习

14、开展教学指导时应遵循的原则:①启发思维原则②因势利导原则③循循善诱原则④过程互动原则

15、杜威是第一个把教师看做反思型实践者。

16、教学反思的内容:①对教学目标的反思②对教学内容的反思③对教学方式的反思④对教学评价的反思

17、教学反思的形式:①教学日记②案例分析③听课观摩④相互交流

18、教学反思:是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主要反思对象,理性省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行为,发现不足,采取改进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活动过程。

第十章

当代学校德育

1、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2、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3、德育:包括私德、功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4、德育包含理想、原则、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

5、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

6、道德课的优点?①在学科教学日益智育化、且未寻找到有效的办法通过学科教学实施德育的形势下,单独设立道德课,至少可以使学校德育的实施在课程和时间上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证。②有利于系统地全面地想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③如果教学得法,道德课还可以迅速地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

7、间接的道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8、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

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9、体谅模式由英国麦克费尔首创。

10、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第十一章

当代教育评价

1、泰勒被誉为“教育评价之父”。

2、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3、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1)诊断功能(2)改进与形成性功能(3)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

4、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①评价的指导思想从筛选转向多样化;②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突破了学习结果评定的单一范畴,扩大到整个教育领域;③在方法和技术上从单纯的定量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④教育评价日益重视被评价者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⑤教育评价将更加重视对评价的再评价。

5、信度:是一个测验测量其所要测的东西前后一致的程度。

6、我国的高中会考和教师自编测验就属于标准参照测验。

7、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确定其成绩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

8、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1、学生评价;2、同行评价;3、领导评价;4、自我评价;5、学生成绩分析

9、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基本内容。1、办学方向。2、学校管理。3、办学条件。

第十三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

1、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

2、西奥多·W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

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

4、筛选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