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_第2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_第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_第4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1

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熟悉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看、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受和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预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以下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爱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答复后作如下小结:依据刚刚同学们的沟通,看来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特地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方法知道它的角度吗?(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熟悉量角器。

1、熟悉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认真观看自己的量角器,仔细地讨论讨论,看看你有什么发觉。

(2)小组合作讨论量角器。

(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留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依据答复作出以下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假如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以下问题启发:依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嬉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争论,得出同学们刚刚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熟悉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以下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争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留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以下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由于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其次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察加以指导。

2、量出以下角的度数(P39、3)。(突出其次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四、比拟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拟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争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开的大小,*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稳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105°120°135°150°180°

六、课堂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熟悉角会推断角的种类的根底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盼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学问向动态的学生探究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根底,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学问制造条件。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学问点。教材把这局部安排在学生初步熟悉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根底上学习本节课的学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许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学问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拟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肯定的进展,但依旧以形象详细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力量较弱,有待进一步培育。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熟悉”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熟悉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推断直角、画直角。其次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熟悉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推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根底,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一局部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它的熟悉是生疏的。因此在熟悉量角器时要留意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要充分估量学生学习的起点,赐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力图采纳直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发觉“简易量角器”测量方法的缺乏,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根底上猎取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体验。

三、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度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在观看、沟通的根底上,熟悉量角器的构成,以及一度角的由来,通过探究、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把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加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1、熟悉量角器的构造,会使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2、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知道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量角器

顶点重合中心点

一条边重合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读指向的刻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醒课题隐蔽内容

(1)视频引入

①播放《生气的小鸟》视频

②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嬉戏吗?喜爱玩吗?

③出示3张弹弓图片,哪个弹弓更好玩呢?为什么?

(2)复习角的学问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假如要制作一个2号弹弓,我们需要知道角的什么信息?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师:看到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角怎么度量,用什么量呢?

(3)复习长度的测量

播放微课视频

长度的测量是由直尺上的小线段去量长的的”线段,那我们可不行以用小角去量大角呢?

(二)探究新知隐蔽内容

1.活动一:弹弓2角的大小

(1)用教师给的小角量一量、比一比,教师给的小角是10度

①小组合作:用给定的小角量大角

②汇报沟通:说一说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用小角量大角,当角度不够时怎么办?进一步把角细化成1度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也不能精确地知道角2究竟有多大,怎么办?

生:测量出角的大小,角2有5个小角那么大,准时上传学生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对于正确和错误的进展点评,用班级授课大师分组给学生加分。

(2)介绍1度角

①谈话:对,要精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适宜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半圆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10度,是一个小角,再将小角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度。

③直观感受1度角有多大。

2.创作量角器

(1)熟悉量角器: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度到180度;,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度,有两条0度刻度线等。

(2)指名读给定角的度数,学生辨析。

(3)猜一猜,让学生猜出给定角的度数,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例如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沟通量角方法。

(3)教师展现学生量角的过程,学生辨析。(用101教育PPT拍视频展现在屏幕上)

(4)小组长汇报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小结量角的方法

(三)稳固深化

完成活动三,量出给定角的度数,教师巡察拍照,将图片和量角视频传到屏幕上。

(1)学生独立完成(3分钟)

(2)教师评价量角的方法。

(3)教师揭晓:为什么2号角最适合做弹弓。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个角熟识吗?在哪里见过啊?弹弓2的角的度数是50度,教师向学生讲解弹弓原理。

(四)总结与课后拓展

(1)出示拓展题,让孩子上台操作量角器量角,布置课后拓展作业,画一个五角星。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小组评价: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受量角器产生的过程,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意识.

2.熟悉1度的角,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展角的度量.

3.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体验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探究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把握用量角器量角这一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受量角器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量角器进展角的度量。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三个滑梯)玩过吗?

生:玩过

师:大家都玩过!想玩哪个?

生1:第三个,这样可以滑的快一些

生2:第一个,我想滑的慢一些,我会可怕

师:观看一下,这三个滑梯有什么不同?

生1:有高有矮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它们的角度不同?原来角也有大小啊?生活中我们一般以2号滑梯为标准,今日这节课我们以2号滑梯所形成的角∠1为例一起讨论:角的度量(板书)

二、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1.明确测量标准要统一,为“度”的消失作预备

师:∠1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学具来表示它的大小,教师为大家预备了∠1和一些学具,在1号学具袋中,请小组长翻开,小组合作,借助学具表示出∠1的大小。

学生动手测量

师:量完了吗?谁能到前面来介绍你是怎样量的?

生边操作边讲解: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们这个方法特别好,教师帮你把它记录下来(板书:角顶点边)

师:得到是结果是:3个(板书)

师:还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吗?

生:2个。

师:还有吗?

生:1个

师:我们测量的都是∠1,但测量结果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把你们的小角举起来看一下

生:我们用来测量的角大小不一样

师:也就是标准不统一,所以测量同一个角的结果不一样,要想获得统一的测量结果应当怎么办?

生:用同样大的角来量

2、引出半圆

师:好办法!下面我们采纳统一的标准角在小组内再来测量∠1的大小,这个统一的标准角就放在2号学具袋里,请小组长翻开

生操作测量

师:哪个小组沟通一下?说说你们小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测量的?能边操作边讲解吗?

生:角的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哦,你在测量的过程中也留意到了(指板书)角的顶点与量角工具的顶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一边对齐!感谢你的沟通!

师:教师这里还有一个钝角,你能量出它包含了几个这样的标准角吗?谁到台上量一量?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我刚刚留意到这个同学在测量这个角时,把这个半圆又绽开了一局部,(问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三个小角不够了

师:你真聪慧!

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个角,大家看这是个什么角?(生:平角)谁来测量一下这个平角?

生边操作: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你把这个半圆全绽开了!数数你的测量结果

生:8个

师:操作特别标准,请回

师:我们刚刚用统一的标准角测量了几个角的大小,想一想,这几位同学在测量每一个角的操作过程中,留意了些什么?

生:顶点对齐,一边对齐

师展现:这些同学都把角的顶点对齐了半圆的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做中心点(板书),我们刚刚说了,测量时角的哪一局部和中心点对齐?(生:顶点)

师:看来这个量角工具真是便利啊,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晰,教师把这个工具搬到课件上,再用它来量一个角(课件展现,一锐角不能量)教师也留意到了角的顶点和量角工具的中心点对齐,角的一边与量角工具的这条线对齐。用这个测量工具测量这个角,同学们觉得适宜吗?(不适宜)怎么办?小组争论一下

生:把半圆多折几次

师:你的意思是说把半圆平均分的份数再多一些,对吗?

3、引出并熟悉量角器

师:你的想法真好,已经特别接近科学家们的思想了!其实早在许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创造了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都是1度,记作1°(板书)我们来看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就是一个1°的角(课件演示)你还能再找一个1°的角吗?

生1:1刻度线到2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生2:100刻度线到101刻度线之间就是1°的角

师:你能找一个3°的角吗?

生:0刻度线到3刻度线之间就是3°的角

师:谁到黑板上来写一个3°?

生写

师:你写的真标准,请回

师:我们把0刻度所对应的这条线叫做0°刻度线,假如用量角器来测量角时猜想一下0°刻度线与角的哪一局部对齐?

生:角的一边(板书)

师:我们来读一下刚刚那个角的度数。

生:39°

师:你是怎么读的?依据角的哪一局部读出的39°

生:角的另外一条边

师:好方法!教师帮你记录下来(板书:另一边度数)

师:再来尝试一下(课件出示两个角)

生读数

师:在3号学具袋中就有一个量角器,请同学们翻开,认真观看手中的量角器与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还有一圈数

师:哦,也就是量角器有两圈数字,观看手中量角器这两圈数字有什么区分?(屏幕给出内刻度线)

生:内外圈数字相反

师:也就是说:外圈从左向右顺时针数内圈从右向左逆时针数

师:多了一圈数字,也就多了一条0°刻度线,为了区分,我们把中心点左边外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外0°刻度线,把中心点右边内圈所对应的这条0°刻度线叫做内0°刻度线。

师:大家对量角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借助量角器读出下面这几个角的度数呢?请看大屏幕

(30°的角)

生:30°

师:你是怎样读数的?读的是哪一圈刻度?

生: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我读的是内圈刻度

师:再来读一个角

生:130°

师:这个钝角是多少度?

生:150°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小组争论一下。

师:大局部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哪个小组来沟通一下

生:角的一边对齐外0°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角的一边对齐内0°刻度线就读内0°刻度线

师:同学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借助量角器读出角的度数!

5、用量角器测量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吧!同学们认真观看,教师在量角时留意到了什么?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生边说,课件边出示)

师:想不想亲自量一量?(想)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量角器测量这张练习纸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并做好记录(练习卡上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开口不同,边长不同)开头!

学生开头测量

师:都测量好了?谁来沟通一下测量结果?

生:这个直角是90°,这个钝角是130°,这个锐角是60°这个平角是180°,这个周角是360°

师:你能不能演示一下这个钝角的测量过程

生:把量角器转一下,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所以是130°

师:你能再演示一下这个周角的测量过程吗?

生:转半圈是180°,它转了一圈就是两个180°,也就是360°

师: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周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觉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等于四个直角(师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

师:感谢你聪慧的小伙子

师:回忆一下刚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中,经受了怎样的步骤?

生:顶点与中心点对齐,一边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边读度数(师补充板书)

师总结:这位同学总结的真好!在用量角器测量角时,就应当留意到这几点(指板书),也就是: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他边看度数,内外要辨别

7、画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量角器除了量角还可以画角呢!想试一下吗?(想)请尝试着用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

生尝试画角

师:谁上台来沟通一下?你能把你的画角过程演示一遍,画一个40°角吗?

生:我先画一个点,再画一条线,在40°的地方点一个点,在连起来

师:操作特别标准

师:我们一起回忆刚刚的画角的过程(课件)

首先确定角的顶点,它与谁对齐?

接着确定角的其中一条边,它与谁对齐?

然后确定角的另一条边

最终把顶点与这一点相连,我们画的这个角就是一个40°的角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踊跃发言,精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训练

师:最终有几个问题需要在课下仔细讨论一下用这个坏掉的量角器能否量出角的度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并获得胜利的体验,能运用角的学问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试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具预备:

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入: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局部名称。

(1)说出角的各局部名称。(教师小黑板出示)

(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使它和其次个角一样,并和第一个角比拟大小。

提问:哪个角大?怎样比拟出来的?(把其次个角与第三个角比拟)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详细说出每个角有多大吗?

3.要想知道角究竟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日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熟悉量角器。

(1)出示并介绍这是我们通常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让学生拿出事先预备好的量角器,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教师讲解。

①量角器是什么外形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就记作1°。(板书:度)

②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跟量角器的中心对齐。

③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它们都是从0°~180°。

教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按方向从0°~180°。

④观看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10°、90°、135°、180°的刻度线。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10°、90°、135°、180°刻度线;从左边起找0°、10°、90°、135°、180°刻度线。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书第19页,依据刚刚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由于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边。在量角时:①两重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②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提问: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书上这个角的一条边既对着50°,同时也对着130°,这时我们应当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

(3)指出,在量角时,如右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内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假如左边的0度刻地线与角的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度数。

(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都应留意什么?

三、完成练一练

1、第1题。

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在书上量一量。

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量的。

2.第2题。

(1)同学们量好后,将结果填在括号里。

(2)小组内沟通。

(3)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说明什么?

3.第3题。

(1)先估量一下,这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动手量一量。

(3)说说自己的发觉,师总结。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5

教学目标:

1、明确角的大小同边的长短、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

2、使学生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比拟角的大小。

3、使学生经过观看、操作、比拟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实践力量和抽象力量,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胜利的阅历,建立自信念。通过生活的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把握角的正确度量

教学预备:实物投影仪、量角器等,人手一个量角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角。(生画角)

师:好,同桌之间比拟一下,谁的角比拟大?

师:觉得自己画的角比拟大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发觉有些学生比拟迟疑)同学们都知道,量线段的长短我们可以用尺子;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称;那么量角我们可以用什么呢?

(有学生会说量角器,教师直接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观看量角器,熟悉量角器

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量角器,它是什么外形的?(生:半圆)

师:在量角器上面,你还观看到了一些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观看的结果,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依据答复作出以下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假如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以下问题启发:依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这2个角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生1:一样点是都是50°,不同点是它们开口的”方向不同。

生2:它们边对应的内外刻度不同。

师:其实啊,我们主要看的是0刻度线,0刻度在内圈,我们就读内圈刻度,0刻度在外圈,我们就读外圈刻度。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个角的度数。

3、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试着量一量题纸上题二的角1吧。(生尝试量角,师巡察)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量出了角1的度数,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量角的吧!

生:……(生边说量角方法,师利用投影仪展现量法,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量角)

师:同学们都说的特别好,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其次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为了便利记忆,教师把你们的方法归纳成了一首儿歌:“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辨别。”

让学生解释对这首儿歌的理解

学生量题纸上的角2,深化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看下大屏幕上的两个角,你们发觉了什么?

生:边的长短不一样。但是他们大小相等。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啊?

从学生答复中归纳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量一量上课开头我们自己画的角,同桌之间再比拟下,究竟谁画的角大,大多少?

2、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看下书本38页做一做的其次题,先来看看这面少先队队旗。谁来估量一下,角1也许有几度?角2呢?角3呢?

(学生量角,沟通)

师:我们再来量量,五角星上的角4和角5分别是几度。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延长:找一找、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6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学问的其次节课。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熟悉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局部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进展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根底上熟悉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准确的角的根底,也是学生进展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根底。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把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根本概念有比拟清晰的熟悉。本节课内容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拟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拟,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展间接比拟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其次局部,熟悉量角器。让学生观看,初步熟悉量角器上的各局部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局部,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熟悉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根底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终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坚固把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根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观看,相互介绍来熟悉量角器各局部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

2、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展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3、通过观看、比拟、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

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沟通的力量。同时在沟通汇报时,学会倾听。

教学重点:

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展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熟悉。

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量角器上面的内圈与外圈两个刻度线学生很难区分开来。读度数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内圈还是外圈,因此我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预备:

为较好的完本钱节教学任务,必需仔细作好课前预备工作,要求学生带好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师预备好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1和角2)。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详细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洁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估算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力量。动手操作的力量。

教学重点:

1、探究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沟通法讲练结合法。主动探究法

教学预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拟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忙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养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推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熟悉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养分加起来进展推断的。

二、探究计算方法

1、依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究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舞学生用竖式计算,并争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争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一样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讨论问题2,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当堂训练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二)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五、作业布置

一、复习预备

1、口算

2.5+1.5=7.8-1.8=3.5+2.5=6.4-1.4=100-84=

3.3+6.7=85+15=45+35=4.5+2.6=0.49-0.27=

2计算

3.54+5.26368-26918.32+27.57

二、目标实施

出示挂图

1、在歌手大赛的情境中,抽象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学们,在电视里看到过歌手大赛吧?出示挂图:这是一次歌手大赛的竞赛现场,来看看选手们的得分状况吧,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估量谁的总分会比拟高呢?

小组沟通。

3、高多少分呢?我们还需要来算一算。能用算式说明你的想法吗?

4、怎样列式?

(1)8.65-8.55=0.10.88-0.40=0.480.48大于0.1

(2)9.43-(8.65+0.40)8.65+0.40=9.059.43-9.05

(3)9.43-8.65-0.40

这样的小数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试算一下。

组内沟通

刚刚在与同学们沟通的过程中,你觉得谁做得比拟好,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或者,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留意什么,也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5、练习

试一试1

6、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挨次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异同吗?

三、重点探究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在进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应当尽量选择比拟简便的方法运算。

完成19页2

四、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出示购物清单----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西部超市购物清单

20xx.10.1415:41

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小计

面包1(个)5.40元5.40元

酱油1(瓶)4.5元4.5元

醋1(代)1.5元1.5元

应收:11.4元

客付额:20元

找零:8.6元

请你任意提三个问题和同学一起解决一下。

2、完成18页2,19页134

五、总结:今日我们一起探究了小数连加、连减和家建好后计算,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在

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时,我们要留意些什么呢?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8

教学目标:

1、经受从详细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熟悉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肯定标准分类。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到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引发学问冲突,引出度

第一次情境引入

小丸子和花轮同学各画了一个角,争辩谁画的”角大?你们能帮着想个方法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识并宠爱的人物,吸引、调动学生的留意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学问阅历(如重叠、剪、利用三角板或活动角等)直观比拟出两个角的大小。

其次次情境引入

出示挖掘机工作时的情境。

谈话:挖掘机的长臂组成的角都不一样,挖掘机的高度和长臂的的长度都可以用尺量,用米等长度单位来表示,那么用什么度量角?用什么单位表示角的大小呢?

【设计意图】挖掘机工作时的情境,通过上节课学习学生已经熟识,但对想知道角的详细大小,如何测量,学生无从说出,这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并感觉到度量的必要性,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究未知的心理倾向,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的根底上,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熟悉度量单位

分小组争论、汇报。

谈话:大家说得对不对?下面听小电脑博士的介绍。

(听介绍,课件演示)

熟悉10角:(多媒体)出示一个圆,分成360份,然后分为二个半圆,把这样的一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在不同位置着色闪动。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用10表示1度。

(媒体展现10100200900角。问:100由几个10组成?假如一个角由90个10组成是几度的角)

为了便利,又从左边开头标数字。演示10100200900角。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9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熟悉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熟悉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方法

观看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学习法。

教具、学具预备:

课件、每人预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拟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看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B的大小。

4、想一想熟悉量角器的必要性,熟悉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自主学习,合作沟通

1、认一认

(1)观看量角器你发觉了什么先自己看,再小组沟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刚没发觉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熟悉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争论,再全班沟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其次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头,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其次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稳固提升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推断对还是错呢?

可先估量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3、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嬉戏

1、读懂嬉戏规。

2、同桌竞赛。

五、总结测量方法: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六、作业:练一练2、3。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测量角的单位:度

测量角的方法: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其次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头,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教学反思

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1、在一个圆中标出不同度数的角,概念不清,所标度数与所画弧线不对应。

2、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不同的角,只要明白时针与分针形成的一大格的角是多少度,就可以明白其它整时时多少度的角。

3、排练角的大小时,只写数字符号忘写角的符号,与题意相差甚远。

改良之处:

1、标准孩子们的做题习惯,不管是画什么,要清楚可见。

2、多加练习,积存做题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10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熟悉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把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分。

2、熟悉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

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比拟方法。

四、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学生已有学问阅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程的生成性,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根底上,师生共同生成新学问。

五、教具和学具预备:

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动角。

学具:学生三角板一副、活动角。

六、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运用了线。例如:木工师傅、建筑工程师、缝纫工人、我们的课间嬉戏活动跳皮筋等。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已见到过线。现在就请孩子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板书:线)

生:操作。(期望:学生能够画出:直线、曲线、线段)

(补救方案一:假如学生都画出直线,教师出示曲线凸现直线的直)

师:你两(生1画的是直线,生2画的是曲线)画的线有什么区分吗?

生:(始终,一曲。)(板书:直)

师:我们把这种线叫做什么?(直线)

师问生1:你画的这条直线还可以像这样始终画下去吗?(可以)

师:那么,我们能量出直线的长度吗?(不能)为什么?(没有终点,无法量)

师: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直线有什么特点?(无限长、没有端点。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