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检测和可靠性评估_第1页
建筑结构的检测和可靠性评估_第2页
建筑结构的检测和可靠性评估_第3页
建筑结构的检测和可靠性评估_第4页
建筑结构的检测和可靠性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建筑结构的检测和可靠性评估2.1混凝土结构的检测2.1.1混凝土的外观和变形、位移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外观特征能大致反映出结构本身的使用状态。对于准确分析作用效应和构件抗力具有指导意义。1.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和缺陷外观质量与缺陷的检测分为蜂窝、麻面、孔洞、夹渣、露筋、裂缝、疏松区等工程。外观质量的严重缺陷通常会影响到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1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蜂窝是指混凝土外表无水泥浆,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用钢尺或百格网量取蜂窝的面积。

孔洞是指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检查时凿去孔洞周围松动石子,用钢尺量取孔洞的面积及深度。

2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32.结构构件的外形尺寸过大的尺寸偏差会影响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使用功能,也能影响设备在根底上的安装、使用。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43.结构构件的挠度和垂直度

竖向变形大小可用钢丝拉线和钢尺量测;垂直度通常用线锤、钢尺或经纬仪量测。构件侧向弯曲允许偏差

52.1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2.1.2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

内部缺陷的存在会使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下降,必须探明缺陷的部位、大小和性质,采取切实的修补措施,排除工程隐患。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脉冲法、脉冲回波法、雷达扫描法、声发射法等。

1.超声脉冲法通过测量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首波幅度和接收信号主频率等声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及其相对变化,判定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6具有触摸屏界面功能的OmniScanMX2相控阵探伤仪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具有强大的软件功能。使用这款仪器可以快速进行设置,缩短检测周期,并快速创立报告,从而保证了超水平的手动和高级AUT应用的特性。它与当前所有的相控阵模块都兼容。订购号码:UP022

7

超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检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对混凝土的检测,尤其适合对大体积混凝土如大坝、桥墩、承台及混凝土灌注桩的检测。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用于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使检测精度大为提高。

82.脉波法用钢珠冲击混凝土外表,在混凝土内产生应力波,当该应力波在混凝土内遇到波阻抗差异界面〔即混凝土内部缺陷或混凝土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接收并处理反射波得到其频谱图,频谱图上突出的峰值就是应力波在混凝土内部缺陷或混凝土底面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其峰值频率可计算出混凝土缺陷的位置或混凝土的厚度。接触式超声脉冲回波法测厚方法《国际标准》GB/T11344-2023因采用单面测试,适合于只有一个测试面如路面、护坡、底板、跑道等混凝土的检测。9超声波测厚仪/时代超声波测厚仪/TT100E10

TUD280超声波探伤仪

113.雷达法向混凝土发射电磁波,当遇到电磁性质不同的缺陷或钢筋时,将产生反射电磁波,接收此反射电磁波可得到一波形图,据此波形图可得知混凝土内部缺陷的状况及钢筋的位置等。混凝土探测雷达124.红外成像法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热量及热流来判断其质量的一种方法。当混凝土内部存在某种缺陷时,将改变混凝土的热传导,使混凝土外表的温度场分布产生异常,用红外成像仪测出表示这种异常的热像图,由热像图中异常的特征可判断出混凝土缺陷的类型及位置特征等。用于检测混凝土遭受冻害或火灾等损伤的程度以及建筑物墙体的剥离、渗漏等。13HY-S280红外线成像仪14笔记本声发射发检测仪器152.1混凝土结构的检测2.1.3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测试方法有:非破损法、半破损法和综合法。非破损法:以混凝土强度与某些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为根底,检测时在不影响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测试这些物理量,然后根据相关关系推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外表和内部的质量应一致。对于外表受冻害、火灾以及外表被腐蚀的混凝土,不应采用这类检测方法。非破损法有回弹法、超声脉冲法、雷达法、射线吸收与散射法等。16半破损法:

以不影响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为前提,在结构或构件上直接进行局部破坏性试验,或直接钻取芯样进行破坏性试验,然后根据试验值与结构混凝土标准强度的相关关系,换算成标准强度。如:钻芯法、拔出法、射击法等。

缺点是会造成结构物的局部破坏,需进行修补,因而不宜用于大面积的全面检测。

综合法: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无损检测方法,获取多种物理参量,并建立强度与多项参量的综合相关关系,以便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混凝土的强度。

采用的综合法有:超声回弹综合法;回弹钻芯综合法;超声钻芯综合法等。

172.1.3混凝土强度的检测1.回弹法通过测定混凝土外表硬度来推算抗压强度的一种结构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1〕特点:仪器构造简单、测试方法易于掌握、检测效率高、费用低廉,影响因素较少。适用于施工现场对结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随机的、大量的检验。18数显回弹仪19〔2〕根本原理: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外表,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由于测量是在混凝土外表进行,所以属于外表硬度法的一种。回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的弹性性能和塑性性能,和混凝土强度有必然的联系;据此可以建立回弹值与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关系方程式,即测强曲线。碳化深度不同对回弹值有影响。20〔3〕回弹仪的技术要求:《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规定:回弹仪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和鉴定合格证。在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力应为2.207J;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弹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对应于指针刻度尺上“0〞处。回弹仪的率定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进行,钢砧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为80±2。21〔3〕回弹仪的操作:回弹仪的轴线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测点布置: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布置,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弹击一次。每一测区面积0.04m2。碳化深度测量: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不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测量碳化深度值,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22回弹值测定23〔4〕数据处理: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取余下的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按回弹值和该区的碳化深度可确定该区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值的修正:〔1〕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应按下式修正:Rm=Rma+RaaRaa—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见表2-4。

24回弹值的修正:〔2〕非混凝土侧面,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式修正:Rm=Rtm+RtaRm=Rbm+RbaRtm、Rbm—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外表、底面的回弹值,精确至0.1;Rta、Rba—混凝土浇筑外表、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见表2-5。

25〔5〕回弹法检测砼强度技术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规定混凝土强度应按专用测强曲线、地区测强曲线、统一测强曲线的次序选用测强曲线。统一测强曲线不适用粗集料最大粒径大于60mm、特种成型工艺制作、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250mm和潮湿或浸水混凝土。地区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262.钻芯法〔1〕根本原理:采用专用钻机,从结构混凝土中钻取芯样,以检测混凝土强度并观察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方法。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无需进行某种物理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换算,是一种直观、可靠和准确的方法。但对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损伤,而且本钱较高。《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27砼钻芯机28〔2〕检测方法:高度和直径均为100mm或150mm的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测试值,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强度换算值;高径比为1~2之间的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值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可得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此换算值相当于测试龄期的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值。换算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等级是不同的。

293.回弹钻芯综合法〔1〕特点:钻芯法和回弹法结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回弹法对工程结构不产生损伤的特点,对构件大量测试以测定其匀质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钻芯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精度高的优点,推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到达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目的。

30〔2〕检测步骤:◆根据回弹法的要求,检测并计算不同构件中各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同时记录件受力最小部位上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选择3~5个已经回弹的构件(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在不同构件的受力最小部位(所在的测区范围内),钻取芯样,加工、试验并计算出芯样强度值;◆求出修正系数η;◆求出各构件中不同测区混凝土强度的修正换算值;◆将求出的各测区强度修正换算值替换其强度换算值,并代入回弹法规程相应条文计算求得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312.1.4混凝土中钢筋的检测1.电磁感应法钢筋的检测可分为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直径、数量等工程。原理:探头内的线圈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场。当探头沿混凝土外表搜索时,如果电磁场中存在着钢筋或其他磁性物质,磁力线将发生扭曲。这一变化由探头监测并由量表显示出来。据此可以确定钢筋的位置和方向。32钢筋探测仪332.雷达法原理:由置于结构物外表的发射天线送入高频电磁波脉冲,当其在结构物内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目标体样,可对各测点进行快速连续的检测,并根据反射波组的波形与强度特征,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探地雷达剖面图像,从而得到钢筋参数及其变化情况。342.1.5钢筋锈蚀的检测钢筋锈蚀程度的检测方法:直接观测法和自然电位法。1.直接观测法根据构件外表上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可以判断钢筋的锈蚀状况。也可以凿开保护层观察。352.1.5钢筋锈蚀的检测

2.自然电位法

混凝土中的钢筋,在呈碱性的混凝土作用下,处于钝化状态,并建立一个稳定的电位,称作自然电位。当钢筋钝化状态破坏后,钢筋的自然电位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通过测量混凝土中钢筋的电位及其变化规律,可以判断钢筋的锈蚀程度。

36自然电位法钢筋锈蚀仪37

自然电位法的检测简单迅速,测量过程是非破损性的。但自然电位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会出现的误差。因此,可用作初步判断的参考,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把自然电位法与直接观测法相结合,以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382.1.6混凝土的其他检测工程尚需检测的工程:钢筋的搭接、锚固,预埋件及焊缝的腐蚀情况等。检测方法:根据竣工图、隐蔽工程记录,分析构件的搭接和锚固是否存在问题,如对其有疑心,可进行局部凿开查看实际情况。寻找钢筋搭接接头位置时,可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定仪进行辅助性测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测定仪392.2砌体结构的检测砌体结构的检测包括砌筑块材、砌筑砂浆、砌体强度、砌筑质量与构造以及损伤与变形等工程。现场检测方法:◆砌体抗压强度:原位轴压法、扁顶法;◆砌体工作应力、弹性模量:扁顶法;◆砌体抗剪强度: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砌筑砂浆强度: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402.2.1砖砌体结构的破坏机理砖砌体的特点: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弯曲和抗剪的强度较低,破坏为脆性破坏。砖柱、砖墙体开裂的原因:砌体局部承载力缺乏、温度变化导致结构热胀冷缩变形较大;根底不均匀沉降;地震作用等。1.荷载引起的裂缝〔1〕轴压和偏压破坏;〔2〕局部承压破坏;〔3〕拉应力破坏;41〔4〕弯曲抗拉破坏〔5〕剪切破坏

422.其他裂缝〔1〕温度裂缝;〔2〕沉降裂缝;〔3〕地震裂缝;

432.2.2砌体原位检测技术的开展

传统方法:墙体上取样,试验室进行试验。原位检测方法:在现场对砌体进行检测。原位检测的特点:直接快速,准确程度高。《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

442.2.3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方法

1.贯入法

通过贯入仪压缩工作弹簧加荷,把一特制测钉贯入砂浆中,根据测钉的贯入深度来检测砂浆的抗压强度。

用于装修抹灰、砌体砂浆的强度检测。属原位无损检测,检测强度范围0.4~16.0MPa。

452.2.3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方法

2.点荷法从砌体内取出砂浆试件,在砂浆片上施加点荷载,以此推定砌筑砂浆抗压强度。属取样检测,取样部位灵活,但取样部位砌体局部受到损伤。用于检测烧结普通砖墙体中的砂浆强度。砂浆强度不应低于2MPa。

点荷仪构造示意图

462.2.3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方法

3.推出法用推出仪从墙体上水平推出单块丁砖,测得水平推力及测出砖下砂浆饱满度,以此推定砌筑砂浆抗压强度。属原位检测,取样部位局部损伤,当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低于65%时,不宜选用。

推出仪安装示意图

472.2.3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方法

4.筒压法

从墙体取水平灰缝砂浆块,破碎成一定粒径的颗粒,放入承压筒中,根据不同品种砂浆施加规定荷载后,经过不同筛余计算,得到筒压比,最后换算出砌体砂浆强度的方法。

属取样检测,取样部位灵活,但砌体局部受到损伤。测点数量不宜太多。

482.2.4砌体强度检测方法1.砌体切割法从非承重墙体部位,切割下一块厚为墙体厚度,高为厚度的3倍左右、宽0.5m左右的砌体,在其上下两面用砂浆找平,到达一定强度后,在压力机上进行抗压试验。属取样检测,检测结果较准确;但切割工作量大,运输应小心;检测部位地代表性不强;砌体受到损坏。一般只能在门窗孔洞周围取样;具备试验设备。当砖砌体截面尺寸不符合标准试件尺寸(240mm×370mm×720mm)时,抗压强度应按试验结果乘以修正系数。

49

2.原位轴压法用原位压力机在墙体上进行抗压试验,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属原位检测,检测结果反映了砖、砂浆和施工质量;直观性、可比性强;检测部位砌体局部损伤。检测部位距墙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50原位压力机测试工作状况

扁式千斤顶51

3.原位单砖双剪法用原位剪切仪在墙体上对单块顺砖进行双面受剪试验,检测砌体抗剪强度。属原位检测,检测结果综合反映了砂浆质量和施工质量;直观性较强;用于检测普通砖墙的抗剪强度,其他墙体应根据试验确定换算系数。检测部位砌体局部破损。当砂浆强度低于5MPa时,误差较大。52原位剪切仪和双剪试验

532.2.5砖砌体的外观检测砖柱、砖墙的截面尺寸检测:铲除砌体外表的抹灰层,然后用钢尺量取。砖砌体垂直度测量:去除砌体外表抹灰层,然后用经纬仪或吊线和钢尺量取。《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02〕规定,多层砖砌体建筑,每层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5mm;砖砌体全高≤10m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砖砌体全高大于10m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mm。有明显偏斜或截面积缺损的砖柱、砖墙应作重点检测,其余局部为随机抽查。542.3建筑物沉降的观测建筑物沉降超过某一限度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平安。一般表现为沉降不均匀、沉降速率过快和累计沉降量过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和最初的使用阶段,要定期观测其沉降变化。建筑物主体结构差异沉降过大时,还要对其进行倾斜观测和挠度观测。552.3.1对沉降观测的要求1.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设在建筑物四角,或沿外墙间隔10∽15m布设,或在柱上布点,每隔2∽3根柱设一点。烟囱、水塔、电视塔等高耸构筑物可在根底轴线对称部位设点,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在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裂缝或沉降缝、伸缩缝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的交接处以及大型设备根底等也应设观测点。◆观测点应埋设稳固,不易被破坏,能长期保存。点的高度、朝向等要便于立尺和观测。墙体上或柱子上的观测点,可用直径20∽22mm的钢筋预埋设置。562.对观测设备的要求为保证观测精度,要求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望远镜放大倍数不得小于24倍。水准尺应使用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或钢尺;水准仪及水准尺必须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校定。3.对水准点的要求◆水准点必须巩固稳定。为了相互校核,观测水准点应该有三个以上,并且距建筑物20米以上;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应超过100米;离开公路5米以上。◆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永久水准基点引测。572.3.2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布局特点、现场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建立水准控制网的要求:①一般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②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③水准点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583.沉降观测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置稳固后进行。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根底,其精度要求高,施测时用精密水准仪。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观测一次,直至竣工。4.数据处理将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595.列表汇总①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表汇总。②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建立下沉曲线坐标,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③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沉降情况及时的反响到有关部门,正确指导施工。606.观测中的本卷须知①严格按测量标准的要求施测。②各次观测应该做到四定: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③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④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⑤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⑥随时观测,随时校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⑦防止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根本一致。612.3.3沉降观测实例北京某建筑群由五栋不同高度的塔楼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0m2,建筑群分为南北两个区,分别采用箱形根底和筏式根底,埋深12.16m,三层地下室为综合用房,两区之间预留沉降缝。南区为剪力墙结构,地上局部22层;北区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局部为18层,另有局部裙房。62沉降曲线

63南区各点累积沉降量柱状图

64南区沉降趋势表

652.4结构的可靠度的评判依据和原那么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在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在规定的基准使用期内,如果其平安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能得到满足,就意味着这个结构是可靠的。1.单一平安系数的评判方法

66

2.直接加载试验评定方法

3.按房屋可靠性评定标准检定

672.4.1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的分类、方法和标准1.鉴定方法◆传统经验法由专家进行现场观感检查,辅以简单计算,凭借知识和经验对结构的可靠性作出宏观的评价。结论有时会因人而异。◆实用鉴定法应用现代测试技术及电算手段获取必要的结构功能参数指标,并以此指标进行比照分析,评定出结构的可靠性等级。◆概率法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理论对结构实际可靠性进行直接评价和鉴定。682.鉴定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适用于已有的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即建筑物的平安鉴定(包括危房鉴定及其它应急鉴定)和建筑物使用功能鉴定。◆《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适用于已有的工业建筑的可靠性鉴定。。◆《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适用于既有房屋危险性鉴定。692.4.2可靠性鉴定的程序及其工作内容鉴定程序可靠性鉴定的程序如以下图。70委托初步调查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内容成立鉴定委员会详细调查补充调查安全性、使用性鉴定评级可靠性评级适修性评估鉴定报告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的程序及其工作内容712.初步调查图纸及根本资料;建筑物历史;现场考察;填写初步调查表。3.详细调查结构及构造情况;结构使用条件核实;地基根底〔包括桩根底〕检查;材料性能检测分析;承重结构检查;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管道系统检查。724.可靠性鉴定评级层次、等级划分〔1〕层次的划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规定:平安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等级,应按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各分三个层次,对平安性和可靠性鉴定划分为四个等级;正常使用性鉴定划分为三个等级,见表1-10。◆根据各构件各检查工程评定结构,确定单个构件等级;◆根据子单元各检查工程及各种构件的评定结果,确定子单元等级;◆根据各子单元的评定结果,确定鉴定单元等级。734.可靠性鉴定评级层次、等级划分〔2〕可靠性鉴定评级各层次可靠性鉴定评级,应以该层次平安性和正常使用性的评定结果为依据综合确定。〔3〕某层次可靠性鉴定评级当仅要求鉴定某层次的平安性或正常使用性时,检查和评定工作可只进行到该层次相应程序规定的步骤。745.鉴定报告鉴定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建筑物概括〔2〕鉴定的目的、范围和内容〔3〕检查、分析、鉴定的结果〔4〕结论与建议〔5〕附件752.4.3建筑物可靠性鉴定评级标准1.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的概念〔1〕构件子单元中可以进一步细分的根本鉴定单位。构件的评定等级是结构构件能否满足单项功能要求的评定根底,以a、b、c、d表示。〔2〕子单元一般可按地基根底、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子单元的评定等级是结构构件或结构体系能否满足各项功能要求的综合评定结果,以A、B、C、D表示。76〔3〕鉴定单元根据被鉴定建筑物的构造特点和承重体系的种类,将该建筑物划分成一个或假设干个可以独立进行鉴定的区段,每一区段为一鉴定单元。鉴定单元的评定等级是对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总的评定结果,以Ⅰ、Ⅱ、Ⅲ、Ⅳ表示。772.鉴定评级标准〔1〕评定为a、A及Ⅰ级,即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不必采取措施。〔2〕评定为b、B及Ⅱ级,即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要求,但不影响正常使用,可不必采取措施。鉴定单元和子单元中可有极个别构件严重不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应采取适当措施。〔3〕评定为c、C及Ⅲ级,即不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影响正常使用,但不致于随时发生事故,应采取措施。鉴定单元和子单元中可有极个别构件严重不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应立即采取措施。78〔4〕评定为d、D及Ⅳ级,即严重不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上述的措施,对于评为b、B及Ⅱ级的,一般是指维护,个别为加固;对于评为c、C、及Ⅲ级的,是指加固、补强,或个别更换等措施;对于评为d、D、及Ⅳ级的,是指应急、加固、更换或报废等措施。792.4.4构件鉴定评级1.构件平安性鉴定评级〔1〕混凝土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和裂缝等四个检查工程,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平安性等级。〔2〕钢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等三个检查工程,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等级;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轻钢结构、钢桩以及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区,或高湿、临海地区的钢结构,尚应以不适于继续承载的锈蚀作为检查工程评定其等级;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平安性等级。80〔3〕砌体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和裂缝等四个检查工程,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平安性等级。812.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1〕混凝土结构构件按位移和裂缝两个检查工程,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使用性等级。〔2〕钢结构构件按位移和锈蚀两个检查工程,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以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使用性等级。〔3〕砌体结构构件按位移、非受力裂缝和风化等三个检查工程,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的一级作为该构件使用性等级。822.4.5子单元鉴定评级1.子单元平安性鉴定评级〔1〕一般规定按地基根底〔含桩基和桩,以下同〕、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承重局部划分为三个子单元。〔2〕地基根底地基根底的平安性鉴定,包括地基、桩基和斜坡三个检查工程,以及根底和桩两种主要构件。83〔3〕上部承重结构上部承重结构的平安性评级,根据其所含构件的平安性等级、结构的整体性等级,以及结构侧向位移等级进行确定。〔4〕围护系统的承重结构根据该系统专设的和参与该系统工作的各种构件的平安性等级,以及该局部结构整体性的平安性等级进行评定。842.子单元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1〕一般规定按地基根底〔含桩基和桩,以下同〕、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承重局部划分为三个子单元。〔2〕地基根底根据其上部承重结构或围护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假设平安性鉴定中已开挖根底〔或桩〕或鉴定人员认为有必要开挖时,也可按开挖结果评定单个根底〔或单桩、基桩〕及每种根底〔或桩〕的使用性等级。85〔3〕上部承重结构根据其所含各种构件的使用性等级的结果和侧向位移等级进行鉴定。当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对振动有限制时,还应评估振动〔颤抖〕的影响。〔4〕围护系统根据该系统的使用功能等级及其承重局部的使用性等级进行评定。862.4.6鉴定单元鉴定评级1.鉴定单元平安性评级根据其地基根底、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承重局部等的平安性等级,以及与整幢建筑有关的其它平安问题进行评定。2.鉴定单元正常使用性评级根据地基根底、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的使用性等级,以及与整幢建筑有关的其它使用功能问题进行评定。872.4.7构件平安性鉴定1.混凝土构件平安性鉴定内容: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和裂缝。◆承载能力承载能力的评定按表1-11进行,分别评定每一验算工程〔如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等〕的等级,然后取最低一级作为该工程的评定等级。88表1-11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评定89◆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位移〕〔1〕对桁架〔屋架、托架〕的挠度,当实测值大于其计算跨度的1/400,验算其承载能力时考虑由位移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假设验算结果不低于bu级,定为bu级,但附加观察使用一段时间的限制;假设验算结构低于bu级,根据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2〕对其他受弯构件的挠度或施工偏差造成的侧向弯曲,按表1-10的规定评级。90表1-12混凝土受弯构件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评定级或>>>>912.砌体结构构件平安性鉴定内容: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和裂缝。◆承载能力承载能力的评定按表1-13进行,分别评定每一验算工程〔如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等〕的等级,然后取最低一级作为该工程的评定等级。92表1-13砌体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等级的评定93◆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1〕对墙、柱的水平位移〔或倾斜〕,当实测值大于表1-14所列的限值时,假设该位移与整个结构有关,取与上部承重结构相同的级别作为该墙、柱的水平位移等级;假设该位移是孤立事件,那么应在承载能力验算中考虑此附加位移的影响。假设验算结果不低于bu级,定为bu级,但附加观察使用一段时间的限制;假设验算结构低于bu级,根据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94表1-14各类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评定>>>>>>>>>>>>>>95◆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2〕对偏差或其他使用原因造成的柱〔不包括带壁柱〕的弯曲,当矢高实测值大于柱的自由长度的1/500时,应在其承载能力验算中计入附加弯距的影响,按照〔1〕所述的原那么评级。〔3〕对拱或壳体结构构件,出现以下位移或变形,可根据其实测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拱脚或壳体结构构件,出现以下位移或变形:拱脚或壳的边梁出现水平位移;拱轴线或筒拱、扁壳的曲面发生变形,可根据其实测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963.钢结构构件平安性鉴定内容: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但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轻钢结构、钢桩以及地处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区,或高湿、临海地区的钢结构,尚应以不适于继续承载的锈蚀作为检查工程。◆承载能力承载能力的评定按表1-13进行。97表1-15钢结构构件〔含连接〕承载能力等级的评定98◆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1〕对桁架〔屋架、托架〕的挠度,当实测值大于其计算跨度的1/400,验算其承载能力时,考虑由位移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影响。假设验算结果不低于bu级,定为bu级,但附加观察使用一段时间的限制;假设验算结果低于bu级,根据实际严重程度定cu为级或du级。〔2〕对桁架顶点的侧向位移,当其实测值大于桁架高度的1/200,且有可能开展时,应定为cu级。〔3〕对其他受弯构件的挠度或施工偏差造成的侧向弯曲,按表1-14的规定评级。99表1-16钢结构受弯构件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评定

级或>>>>>>>100◆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4〕对柱顶的水平位移〔或倾斜〕,当其实测值大于表2-12所列的限制时,假设该位移与整个结构有关,取与上部承重结构相同的级别作为该柱的水平位移等级;假设该位移是孤立事件,那么在承载能力验算中考虑此附加位移的影响,根据验算结果按〔1〕所述的原那么评级;假设该位移尚在开展,直接定为du级。〔5〕对偏差或其他使用原因引起的柱的弯曲,当弯曲矢高实测值大于柱的自由长度的1/660时,应在承载能力的验算中考虑其所引起的附加弯距的影响,并按〔1〕所述的原那么评级。101◆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当需要按不适于继续承载的锈蚀进行评级时,除应按剩余的完好截面验算其承载能力外,按表1-15进行评级。表1-17钢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锈蚀的评定1022.4.8构件使用性鉴定1.混凝土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性鉴定包括位移和裂缝两个检查工程。其中位移包括受弯构件挠度和柱顶水平位移两项。◆位移〔1〕挠度:检测值小于计算值及现行设计标准限值时,评为as级;假设检测值大于或等于计算值,但不大于现行设计标准限值时,评为bs级;假设检测值大与现行标准限值时,应评为cs级。对一般构件,当检测值小于标准限值时可不作验算,直接根据其完好程度定为as级或bs级。103〔2〕柱的水平位移:根据检测结果按以下规定评级:假设该位移的出现与整个结构有关,按表1-16的评定结果,取与上部承重结构相同的级别作为该柱的水平位移等级;假设该位移的出现是孤立事件,按表1-16所列的层间数值乘以1.1的系数,根据检测结果直接评级。104表1-18结构侧向〔水平〕位移等级的评定105◆裂缝宽度〔1〕假设检测工程小于计算值及现行设计标准限值时,可评为级as级;〔2〕假设检测值大于或等于计算值,但不大于现行设计标准限值时,可评为bs级;〔3〕假设检测值大于现行设计标准限值时,应评为cs。〔4〕假设计算有困难或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时,按表2-17的规定评级。106表1-19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等级的评定〔5〕对沿主筋方向出现的锈蚀裂缝,应直接评为cs级。〔6〕假设一根构件同时出现两种裂缝应分别评级,并取其中较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裂缝等级。1072.4.8构件使用性鉴定2.砌体结构构件鉴定内容:位移、非受力裂缝和风化〔或粉化〕。◆位移〔1〕墙、柱的顶点水平位移〔或倾斜〕根据检测结果按以下规定评级:假设该位移的出现与整个结构有关,按表2-16的评定结果,取与上部承重结构相同的级别作为该构件的水平位移等级;假设该位移的出现是孤立事件,按表2-16所列的层间数值乘以1.1系数,根据检测结果直接评级。108〔2〕非受力裂缝:根据检测结果按表1-20评级。〔3〕风化〔或粉化〕根据检测结果按表1-21进行评级。1092.4.8构件使用性鉴定3.钢结构构件鉴定内容:位移和腐蚀。对钢结构受拉构件,尚应以长细比作为检查工程参与上述评级。位移工程包括受弯构件挠度和柱顶水平位移两项内容。◆位移〔1〕桁架或其他受弯构件的挠度根据检测结果按以下规定评级:检测值小于计算值及标准限值时,评为as级;假设检测值大于或等于计算值,但不大于标准限值,评为bs级;假设检测值大于标准限值时,应评为cs级。对一般构件,当检测值小于标准限值时可不作验算,直接根据其完好程度定为cs级或ds级。110钢结构构件◆位移〔2〕钢柱的水平位移假设该位移的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