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模块综合检测(3) 中国现代文明 含解析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模块综合检测(3) 中国现代文明 含解析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模块综合检测(3) 中国现代文明 含解析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模块综合检测(3) 中国现代文明 含解析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限时集训 模块综合检测(3) 中国现代文明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模块综合检测(三)(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泰安期末)“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解析:选B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政治制度。题干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2013·洛阳模拟)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七十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D.都表明民族地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解析:选C新中国的宪法无法体现民主与专制斗争,排除A;B项与《临时约法》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题干材料中的五部宪法性法律文献都体现了近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故C项符合题意。3.(2013·乌鲁木齐测验)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中写道:“在中国,对外政策重新回到周恩来1954年所倡导的路线上来,即把外交政策同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目标联系起来,而不是过多地同意识形态的目标联系起来,是7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与“周恩来1954年所倡导的路线”直接相关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建国后外交方针变化的理解能力.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有助于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表明中国对外政策更多的是谋求国家利益,而不是过多地强调意识形态的对立。故选C.4.起初台湾当局和美国很震惊,美国劝说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但蒋介石却下令炮兵坚决回击。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1978年底。这表明()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B.美国放弃“两个中国”的图谋C.国共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解析:选C美国劝说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实质上是企图通过“划峡而治",双方停止军事行动,进而分裂中国。蒋介石下令坚守金马反映了他反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可见他是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故C项符合题意。5.(2013·潍坊期末)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拨乱反正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 D.继往开来解析:选A根据所学史实从恢复高考,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再到刘少奇追悼大会,反映的是要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拨乱反正。故选A。6.(2013·南昌测试)在一篇文章中描述说,“一家一口人,一个劳力每天供应1斤粮食;如果一家五口人,也是一个劳力,同样也供应1斤粮食,不够吃,就得挨饿,谁也顾不上谁".下列选项中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的是()A.分地喜洋洋 B.跃进大炼钢C.土地要承包 D.建设新农村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1958年人民公社实行集体大食堂的情况,当时还进行了“大跃进"运动。故选B。7.(2013·佛山质检)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额:“社会主义好!"。“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合作化运动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关键信息:中共十二大(1982年),三十年前,三十年后,耕者有其责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后推广的一项土地政策,它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打破了过去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8.(2013·淄博一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虽然在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实际上是要求人们()A.注意不同时期的差异性B.研究不同时期的共同性C.发展地联系地看待历史D.以改革开放来研究历史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体现了C项。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9.(2013·广州一模)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账",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B.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C.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解析:选D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迁移运用能力。这本长达37年之久的百姓家庭“豆腐账",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其实记录的是百姓衣食住行的进步和变迁。它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故D项正确。10.(2013·揭阳二模)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篇文章()A.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B.是反右斗争中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批判C.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红学”研究的领导地位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注意时间信息“1954年”,此时处于三大改造时期,从时间安排上排除A、B两项;材料批评“新红学”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排除D项.故选C。11.(2013·洛阳模拟)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双百”方针 B.抵制“左"倾错误C.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D.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解析:选B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A、C两项是新时期,D项是197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12.(2013·韶关调研)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19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解析:选B本题用排除法最简易。A、D两项是20世纪末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反映了文革时期的情形。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生服从分配,听党指挥,故B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3·安庆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据[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材料二下表所列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冰岛1971年12月8日英国1972年3月13日荷兰1972年5月18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72年10月11日澳大利亚1972年12月21日新西兰1972年12月22日西班牙1973年3月9日(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4分)(3)你认为19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解析:第(1)问,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显著特点是美苏“冷战"对峙,西方国家对华采取遏制、孤立政策,从这一背景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作用。第(2)问,“特色”较易解答,“策略"要结合中苏关系的状况分析.第(3)问,“原因”注意从中国、苏联、美国、世界等角度分析;“影响”可以从外交、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答案:(1)背景: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作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抗苏(或“一条线、一大片”战略)。(3)原因: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14.(2013·济宁模拟)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当代中国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l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三(“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8分)(2)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2分)解析:第(1)问,考查百家争鸣的背景与影响。第一小问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可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思想等方面归纳,但材料一仅是分析了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因素,应抓住关键信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呼唤建立新的社会;第二小问百家争鸣的“影响”,可从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分析归纳,需注意的是一定要史论结合。第(2)问,综合比较分析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意义。第一小问关键信息:呼唤建立新的社会、成为1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第二小问考查文艺复兴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其推动近代化的意义方面进行阐述。第(3)问,考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和影响。“背景”主要是结合文革结束后中国徘徊中前进的阶段特征分析,特别是“两个凡是”;“影响”主要是围绕思想解放的意义来阐述.第(4)问,考查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本题涉及的思想解放的相关史实都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运用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回答.答案:(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影响:百家争鸣为封建政治的构建和封建国家的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秦建立后采纳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把由董仲舒糅合后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武帝把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