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解析卷含答案_第1页
高中化学 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解析卷含答案_第2页
高中化学 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解析卷含答案_第3页
高中化学 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解析卷含答案_第4页
高中化学 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解析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3分)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IO>HCO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若KI溶液中混有Br"加入足量FeCh溶液,用C04萃取后,取上层中的液体

少许并加入AgN0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②向Feb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I

③向NaCIO溶液中通往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I0

2

+CO2+H2O=2HCIO+CO3'

④海水提澳过程中,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澳,澳歧化为BP和BrO3一,其离子方程

2

为:3Br2+6CO3+3H2O=5Br+BrO3-+6HCO3.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3分)25℃时,浓度均为0.1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1和11.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O.lmol・「iBA溶液中,c(AD+c(H)=c(BOH)+c(OK)

B.若将0.1mol・LiBOH溶液稀释至0.OOlmol・L1则溶液的pH=9

C.若将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则混合液中:c(A)>c(B)

D.若将上述两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则混合液中:c(B*)>c(A)>c(BOH)

>c(OK)>c(H')

3.(3分)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

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D与氧原子形成离子键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

C.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IV族

D.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4.(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任意的酸、碱发生反应

D.碳族元素的单质都有导电性

5.(3分)将一定量Mg、Al合金溶于lmol・L】的HCI溶液中,进而向所得溶液

中滴加l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滴加的NaOH溶液

(mL)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无法给出实验中产生出的物质的量

B.欲给出a的取值范围尚缺少一个条件

C.无法认定Mg、Al合金中n(Mg]的最大值

n(Al)

D.溶解"一定量Mg、Al合金"的HCI溶液的体积为90mL

+

6.(3分)在O.lmol/L的NaHS03溶液中粒子关系为:c(Na)>c(HSO3)>c

2

(SO3)>c(H2so3),向NaHS03溶液中慢慢地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发生的

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A.SO3+H2O-HSO3'+OHB.HSO3+H2O斗2SO3+OH

2

C.HSO3+0H=SO3+H20D.H2SO3+OH=HSO3+H20

7.(3分)某课外探究小组只领取下列玻璃仪器:烧杯、冷凝管、分液漏斗、酒

精灯、玻璃棒、温度计、牛角管、蒸储烧瓶、漏斗.若其它材质实验仪器或实验

用品任选,则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储

8.(3分)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4

A.击

蒸发、浓缩、结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9.(3分)如图所示装置适宜进行的实验是(右接装置未画出)()

A.制取乙烯

B.制取氯气

C.分离乙醇和水

D.分离水和碘的四氯化碳(常压下沸点76.8℃)溶液

10.(3分)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5%的硼

酸溶液

产生气体

。和点燃

c.共

制备氢气并检验H2的可燃性

配制硫酸溶液

11.(3分)某温度下,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KOH溶液蒸发掉mg水后恢复至

原温度,恰好得到质量分数为2a%的KOH饱和溶液Vm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该温度下KOH的溶解度为100a/(100-a)g

B.原溶液的质量为2mg

C.可以求算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保持温度不变,向原溶液中加入2agKOH可达饱和

12.(3分)漂白剂亚氯酸钠(NaCICh)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

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IO2—4。。2个+H'+CI+2H2。(HCIO2为弱

酸).向NaCICh溶液中滴加H2so4,开始时HCIO2分解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

加快,其原因是()

A.溶液中的CI.起催化作用

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CI02逸出,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

D.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钠的氧化性增强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3.(3分)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式是

C6H8。6,人体缺乏这样的维生素能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新

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

500mg/L(即2.84X103mol・L1)左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

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一)测定目的:测定XX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C6H8。6+12-C6H6。6+24+21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

(1)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2)试剂:指示剂(填名称),浓度为7.50X103mol・L】的12标准溶液、

蒸储水等.

(四)实验过程

(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用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

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请在下面设计并画出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表格,不必

填数据).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mL,则此橙汁

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mol/L.

(六)问题讨论:

(1)若滴定结束后读数采用仰视,则所测维生素C的含量_______.

(2)若锥形瓶用待测橙汁润洗过,则所测维生素C的含量_______.

(3)若取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则所测维生素C的含

量_______.

(4)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填"是"或"不

是"或"可能是")

14.(3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

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0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

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有6mol的

HCI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3)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D:.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0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

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02和0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

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

15.(3分)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一处未画出,它是(填仪器名称).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

(3)如果用0.50mol»Li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

和热"数值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16.(3分)Imol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反应后生成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

体积为多少升?

17.(3分)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

物;

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和能形成组成为的化合物;

@WXWX2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是;Z元素是.

化合物和的化学式分别是和.

(2)WYWX2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和.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3分)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通过量CQ

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

乙,T.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将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的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

则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9.(3分)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为单质,

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

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G是

(2)反应①〜⑤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空气中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0.(3分)正常情况下,大气中含有约78%的N2,21%的。2,还含有少量的82、

水蒸气以及稀有气体和杂质.如果大气中CO2的含量明显增加,就会引起“温室

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1)CO2是共价化合物,它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2)实验室中检验CO2气体最方便的方法是将CO2气体通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

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3)在宇宙飞船和太空站上工作的宇航员,在密闭的工作舱内需要吸入。2,呼

出CO2,飞船内可以使用一种物质,它能吸收CO2并产生。2,该物质是,

其反应方程式为.

21.(3分)在标准状况下,4g某气体的体积为2.8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______.

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L(3分)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IO>HCO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若KI溶液中混有Br,加入足量FeCb溶液,用C04萃取后,取上层中的液体

少许并加入AgN0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2+3

②向Feb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I2=2Fe+2Cr

③向NaCIO溶液中通往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I0

2

+CO2+H2O=2HCIO+CO3

④海水提澳过程中,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澳,澳歧化为Br和BrO3\其离子方程

2

为:3Br2+6CO3+3H2O=5Br+BrO3-+6HCO3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3r

【分析】①还原性I>Fe2>Br\2l+2Fe=2Fe+l2,溶液加入加入足量FeCb溶

液后,碘离子完全被氧化生成碘,漠离子不反应,用CCL,萃取后,取上层中的液

体含有澳离子,滨离子和银离子生成澳化银沉淀;

②还原性I>Fe2*>Br\向Feb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氯气先氧化1一、后氧化Fe2;

③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IO>HCO3',所以酸性H2c03>HCI0>HC03,则Cl。

■和H2c。3反应生成HCIO和HCO3;

④澳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守恒的角度判断.

【解答】解:①还原性「>Fe2+>Bd,若KI溶液中混有Bd,加入足量FeCb溶

液,只氧化1一,发生反应2「+2Fe3=2Fe2+l2,加入硝酸银,生成AgBr沉淀,故

正确;

②还原性I>Fe2*>Br\向Feb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只氧化I"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2I+CI2—l2+2Cr,故错误;

③向NaCI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HCIO和HCCV,离子方程式为CIO

+CO2+H2O=HCIO+HCO3,,故错误;

④澳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3Br2+6CO3'+3H2O=5Br'+BrO3

故正确。

+6HCO3',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弱电解质的

电离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物质性质即可解答,注意氧化

性、还原性强弱顺序,题目难度不大.

2.(3分)25°(:时,浓度均为0.1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是1和11.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O.lmol・「iBA溶液中,c(A-)+c(H)=c(BOH)+c(OH)

B.若将0.1mol・L〔BOH溶液稀释至0.OOlmol・L」1则溶液的pH=9

C.若将一定量的上述两溶液混合后pH=7,则混合液中:c(A)>c(B)

D.若将上述两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则混合液中:c(B+)>c(A)>c(BOH)

>c(OK)>c(H1)

【分析】O.lmol/LHA溶液的PH=1,说明HA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0.1mol/L

的BOH溶液的pH=ll,说明碱不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

A.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结合物料守恒分析;

B.弱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电离;

C.混合溶液pH=7,则溶液中c(OK)=c(H),再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D.将上述两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则两种溶液中溶质为BA和BOH,BOH的

电离程度大于B'水解程度,再结合电荷守恒分析.

【解答】解:O.lmol/LHA溶液的PH=1,说明HA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0.1mol/L

的BOH溶液的pH=ll,说明碱不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

A.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B)+c(H+)=c(A)

+c(OH),根据物料守恒得c(BOH)+c(B+)=c(A)则c(H+)=c(BOH)+c

(OH),故A错误;

B.弱电解质BOH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BOH电离,所以将

0.1mol・L】BOH溶液稀释至0.OOlmol・L】则溶液的pH>9,故B错误;

C.混合溶液pH=7,则溶液中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B)

+c(H+)=c(A)+c(OH),所以得c(A)=c(B+),故C错误;

D.将上述两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则两种溶液中溶质为BA和BOH,BOH的

电离程度大于夕水解程度,所以溶液呈碱性,则c(OH)>c(H)、c(B,)>c

(A),溶液中BOH浓度大于c(OH),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BD>c(A

')>c(BOH)>c(OH)>c(H),故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正确判断电解质强弱是解本题关键,

先根据酸碱浓度及溶液pH确定酸碱强弱,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来分析解

答,难度中等.

3.(3分)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

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D与氧原子形成离子键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

C.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IV族

D.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分析】A与C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

子数,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若B为第二周期元素,则2x=2,x=l,则A为

H,B与D同主族,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为10,B为C,C为Na,D为Si,它们的核电荷数1+6+11+14=32,符

合题意;若B为第三周元素,则2x=8,x=4,A为碳,C为硅,B和D找不出符

合题意的元素,

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中都只存在共价键;

B、利用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在减小来分析;

C、根据D为硅,利用电子排布来分析其位置;

D、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硅能发生反应,常温下钠与水反应.

【解答】解:A与C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

层电子数,设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若B为第二周期元素,则2x=2,x=l,则

A为H,B与D同主族,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B为C,C为Na,D为Si,它们的核电荷数1+6+11+14=32,

符合题意;

A、B为C,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碳,D为Si,其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都存在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在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半径关

系为:C>D>B>A,故B错误;

C、D为Si元素,因硅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在周期表中的第三

周期第IVA族,故C错误;

古*日

D、根据反应C+SQ皿Si+2co个、2Na+2H2。-2NaOH+H2个可知,即B单质

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故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利用物质的结

构和性质来分析解答问题,推断元素是解答本题的难点,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假设

和验证的方法来解答.

4.(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任意的酸、碱发生反应

D.碳族元素的单质都有导电性

【分析】A、碳族元素部分是金属元素;

B、硅石是单质硅;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而只能与氢氟酸反应;

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硅能导电,错、Sn、Pb都是金属能导电;

【解答】解:A、碳族元素部分是金属元素,如Sn、Pb,故A错误;

B、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硅石是单质硅,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能与氢氟酸反应,并不是所有的酸,故

C错误;

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硅能导电,错、Sn、Pb都是金属能导电,所以碳族

元素的单质都有导电性,故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碳的几种单质,了解碳单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

前提条件.

5.(3分)将一定量Mg、Al合金溶于的HCI溶液中,进而向所得溶液

中滴加l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滴加的NaOH溶液

(mL)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无法给出实验中产生%的物质的量

B.欲给出a的取值范围尚缺少一个条件

C.无法认定Mg、Al合金中吧”的最大值

n(Al)

D.溶解"一定量Mg、Al合金"的HCI溶液的体积为90mL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在滴加NaOH溶液到体积amL过程中,没有沉淀生成,

说明盐酸有剩余,滴加的NaOH用于中和剩余盐酸,在amL时,剩余的HCI与滴

加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是MgCb、AICI3和NaCI混合液;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生成Mg(OH)2、Al(OH)3沉淀,当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80ml时,沉淀量最大,说明氯化铝、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

氯化钠溶液,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CI)=n(NaOH)=0.08mlX

lmol/L=0.08mol.再继续滴加氢氧化钠,在加入90moi时,沉淀物质的量最小,

是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此时溶液为氯化

钠、偏铝酸钠溶液,根据铝元素、钠元素守恒可知n(NaAIO2)=n[Al(OH)31=0.01L

Xlmol/L=0.01mol.所以沉淀量最大时,根据铝元素守恒,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

为O.Olmol;

A.确定了金属镁和金属铝的量就可以确定生成氢气的量;

B.合金的组成可以采用极限假设法,当金属全部是金属铝时剩余的酸最多,a

的值最大来判断a得取值范围;

C.若假设盐酸不剩,即a=0,加入的80ml氢氧化钠溶液用于沉淀Mg?'、Al3;

所以沉淀量最大时,合金中镁元素的物质的量最大,结合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

进而确定该合金中两元素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

D.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80ml时,沉淀量最大,说明氯化铝、氯化镁恰好完全

反应,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CI)=n(NaOH),根

据氯元素守恒,所以n(HCI)=n(NaCI),据此计算判断.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在滴加NaOH溶液到体积amL过程中,没有沉淀生

成,说明盐酸有剩余,滴加的NaOH用于中和剩余盐酸,在amL时,剩余的HCI

与滴加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是MgCL、AICI3和NaCI混合液。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生成Mg(OH)2、Al(OH)3沉淀,当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80ml时,沉淀量最大,说明氯化铝、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

氯化钠溶液,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CI)=n(NaOH)=0.08mlXlmol/L=0.08molo

再继续滴加氢氧化钠,在加入90moi时,沉淀物质的量最小,是氢氧化镁沉淀,

所以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此时溶液为氯化钠、偏铝酸钠溶液,

根据铝元素、钠元素守恒可知n(NaAl02)=n[Al(OH)3]=0.01LXlmol/L=0.01mol。

所以沉淀量最大时,根据铝元素守恒,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OQlmol。

A.由上述分析可知,金属镁的量不确定,无法判断生成氢气的量的多少,故A

正确;

B.假设盐酸溶解金属后不剩,这种情况下,酸恰好与合金反应完全,即a=0.通

过极值法,当合金中完全是铝时,因为沉淀AF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

从图可知,中和过量的酸所消耗的碱液体积最大为50mL,所以的取值范围为0

Wa<50,故B错误;

C.若假设盐酸不剩,即a=0,加入的80ml氢氧化钠溶液用于沉淀Mg》、Al*

所以沉淀量最大时,合金中镁元素的物质的量最大,根据铝元素守恒,氢氧化铝

的物质的量为O.Olmol,根据氢氧根守恒可知沉淀中含有氢氧根n(OH-)=n

(NaOH)=0.08mlXlmol/L=0.08mol,所以氢氧化镁沉淀为:

0.OSmoI-O.01moIX3=0025mo|,所以该合金中盛丝的最大值为2.5,故C错误;

2n(Al)

D.由分析可知溶液中,n(NaCI)=n(NaOH)=0.08mlXlmol/L=0.08mol,根据

氯元素守恒,所以n(HCI)=n(NaCI)=0.08moL所以溶解金属的盐酸的体积为

。08moi=008L=8Oml,故D错误;

lmol/L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镁、铝化合物混合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过程

是解题关键,根据图象分析,明确每一段图象发生的化学反应、知道拐点代表的

含义及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结合方程式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注意守恒思想的运

用,使计算简化.

6.(3分)在O.lmol/L的NaHSCh溶液中粒子关系为:c(Na*)>c(HSO3)>c

2-

(SO3)>c(H2so3),向NaHSCh溶液中慢慢地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发生的

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A.SO3+H2O-HSO3+0HB.HSO3+H2O^H2SO3+OH

2

C.HSO3+OH=SO3+H20D.H2SO3+OH=HSO3+H2O

+2

【分析】NaHSCh溶液中粒子关系为:c(Na)>c(HSO3')>c(SO3')>c(H2SO3),

则HS03一电离大于其水解,溶液显酸性,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以此来解答.

+2

【解答】解:NaHSCh溶液中粒子关系为:c(Na)>c(HSO3)>c(SO3')>

c(H2so3),则HSO3一电离大于其水解,溶液显酸性,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发

2

生中和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SO3+OH—SO3+H20,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信息判断溶液显酸性为

解答的关键,注意区分水解与电离,注意选项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7.(3分)某课外探究小组只领取下列玻璃仪器:烧杯、冷凝管、分液漏斗、酒

精灯、玻璃棒、温度计、牛角管、蒸储烧瓶、漏斗.若其它材质实验仪器或实验

用品任选,则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储

【分析】根据蒸发、萃取、过滤、蒸储等操作所需要的仪器来回答.

【解答】解:A、蒸发必须使用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等玻璃仪器,这些仪

器没有蒸发皿,不能进行实验,故A选;

B、萃取必须使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这些仪器都有,能进行实验,故B不选;

C、过滤必须使用的漏斗、玻璃棒、烧杯及滤纸等,这些玻璃仪器都有,能进行

实验,故C不选;

D、蒸储必须使用酒精灯、蒸储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或是烧杯等,其

中的玻璃仪器都有,能进行实验,故D不选。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有关物质分离的操作,只有正确掌握各种基本操

作和使用的仪器,才能对操作过程中所必须选用的仪器有准确的认识.

8.(3分)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A.&

蒸发、浓缩、结晶

A止水央

B.二一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道清石

c.灰水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分析】A、实验室常用蒸发皿对液体进行蒸发、浓缩和结晶,珀烟用来加热固

体;

B、利用密闭容器,内外气压不相通,即压差法检验气密性;

C、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要蒸储装置,温度计测量的储分的温

度,应放在支管口处.

【解答】解:A、实验室常用蒸发皿对液体进行蒸发、浓缩和结晶,珀烟用来加

热固体,故A错误;

B、利用密闭容器,内外气压不相通,即压差法检验气密性,故B正确;

C、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液体回流,炸裂试管,故C

错误;

D、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要蒸储装置,温度计测量的镭分的温

度,应放在支管口处,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实验操作以及仪器的选择,涉及密闭容

器气密性检查,难度不大.

9.(3分)如图所示装置适宜进行的实验是(右接装置未画出)()

/温度计

A.制取乙烯

B.制取氯气

C.分离乙醇和水

D.分离水和碘的四氯化碳(常压下沸点76.8℃)溶液

【分析】A.制取乙烯,测定反应液的温度170℃;

B.二氧化镐与浓盐酸反应,且加热可制备氯气;

C.乙醇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

D.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层.

【解答】解:A.制取乙烯,测定反应液的温度170℃,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

液面下,故A错误;

B.二氧化镭与浓盐酸反应,且加热可制备氯气,不需要温度计,故B错误;

C.乙醇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可利用图中蒸镭装置分离,故C正确;

D.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层,应选分液漏斗分液,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

制备实验、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

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10.(3分)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5%的硼

制备氢气并检验出的可燃性

配制硫酸溶液

【分析】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发生爆炸;

B、浓碱溅到皮肤上,应先水冲,然后用弱酸中和;

C、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解答】解: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发生酒精的洒出而引

起爆炸,故A错误;

B、浓碱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弱酸中和残留的碱,故B正

确;

C、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否则会引起爆炸,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否则会导致浓硫酸的溅出,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安全知识,难度不大,注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化学实

验,理解记忆化学实验时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是关键.

11.(3分)某温度下,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KOH溶液蒸发掉mg水后恢复至

原温度,恰好得到质量分数为2a%的KOH饱和溶液Vm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该温度下KOH的溶解度为100a/(100-a)g

B.原溶液的质量为2mg

C.可以求算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保持温度不变,向原溶液中加入2agKOH可达饱和

【分析】A、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溶饕注;

100+溶解度

B、根据质量分数的变化求出原来的质量;

C、c=2,V=旦,根据公式分析;

VP

D、根据原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以及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求算.

【解答】解:A、设该温度下KOH的溶解度为Sg,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嬴x1。。%-,解得3=船故A错误;

B、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KOH溶液蒸发掉mg水后恢复至原温度,恰好得到质

量分数为2a%的KOH饱和溶液,蒸发过程中只减少溶剂水,设原溶液的质量为

xg,由溶质的质量守恒得:xXa%=(x-m)X2a%,解得x=2m,即原溶液的质

量为2mg,故B正确;

C、求算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公式c=Z可知,需要知道溶液的体积,而V=旦,

VP

则需要知道溶液的密度,而原溶液的密度不知,故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故C

错误;

D、由B项可知原溶液的质量为2mg,设原溶液的中再加入xg氢氧化钾时变为饱

和溶液,则2mXa%+xxioo=2a%,解得x=^L,故D错误。

2/xl-a%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

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公式的应用能力.

12.(3分)漂白剂亚氯酸钠(NaCIOz)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

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IO2—4CIO2t+H+CI+2H2O(HCIO2为弱

酸).向NaCI5溶液中滴加H2s。4,开始时HCIO2分解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

加快,其原因是()

A.溶液中的CI起催化作用

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CI02逸出,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

D.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钠的氧化性增强

【分析】A.开始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很小,随着反应进行,氯离子浓度逐渐增

大;

B.开始时溶液中就有氢离子,反应速率很慢;

C.CIC)2逸出,反应正向移动;

D.若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开始时反应速率应该就很快,而开始反应缓慢.

【解答】解: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很小,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

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可见氯离子起催化作用,故A正确;

B.由于开始时溶液中就有氢离子,分解反应却非常慢,可见氢离子不起催化作

用,故B错误;

C.逸出的CI02,反应正向移动,则反应的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故c错误;

D.若是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应该开始时反应速率应该就很快,与信息不

符,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以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把握习题中的信

息及知识迁移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催化剂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3.(3分)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式是

C6H8。6,人体缺乏这样的维生素能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新

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

500mg/L(即2.84X103mol・L—左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软包

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一)测定目的:测定XX牌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C6H8。6+12-c6H6。6+22+2「

(三)实验用品及试剂

(1)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2)试剂:指示剂淀粉溶液(填名称),浓度为7.50X103mol・L的12标

准溶液、蒸储水等.

(四)实验过程

(1)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2)用酸式滴定管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滴入

2滴指示剂.

(3)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填部位),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溶液颜色,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最后一滴标准液滴

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请在下面设计并画出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表格,不必

填数据).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15.00mL,则此橙汁

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990m是/L.

(六)问题讨论:

(1)若滴定结束后读数采用仰视,则所测维生素C的含量偏大.

(2)若锥形瓶用待测橙汁润洗过,则所测维生素C的含量偏大.

(3)若取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则所测维生素C的含量_偏

(4)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不是(填"是"或"不

是"或呵能是")

【分析】(三)(2)根据碘能使淀粉变蓝色选择试剂;

(四)(2)橙汁呈酸性,用酸式滴定管取用;

(3)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根据反应的原理,当出现溶液变蓝色且半分钟内不

褪色时,维生素C已全部参加了反应;

(五)数值记录和处理可以记录每次实验数据,起始、终了、变化的体积,根据

反应原理及题中有关数据,可以计算出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六)(1)至(3)根据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反之偏小;

(4)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分析判断.

【解答】解:(三)(2)利用12氧化维生素C,根据碘使淀粉显蓝色的性质,应

选择淀粉作指示剂,

故答案为:淀粉;

(四)(2)橙汁呈酸性,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测橙汁,

滴入2滴指示剂;

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

(3)在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

变化直到滴定终点;根据反应的原理,当出现溶液变蓝色时,维生素C已全部参

加了反应,滴定终点现象为: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

分钟不褪色,

故答案为:活塞,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溶液由无色

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5)数值记录和处理可以记录每次实验数据,起始、终了、变化的体积

瓦........_________

组别起始/*a籍点/mW△vu

33

2333o

3。333

15ml标准碘溶液含有碘的质量为:254g/mol义0.015LX7,5X103moi・|_

1=28.575mg

设20.0mL待测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为X

C6H8O6+l2^C6H6O6+2H'+2l

176254

X28.575mg

及=————,解得:X=19.8mg

25428.575mg

则1L中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19.8mgX1000ml/20ml=990mg,

(六)(1)读数时,滴定后仰视,导致消耗的标准液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2)若锥形瓶用待测橙汁润洗过,则需要标准液的偏大,浓度偏大;

(3)若取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溶液变稀,导致消耗的标准

液偏大,测定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偏答,偏大;

(4)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分析判断,从分析数据看此橙

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990mg/L,此软包装橙汁不是纯天然橙汁,

故答案为:不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属于综合实验题,完成本题时要注

意题中数据的处理,合理进行误差的分析等,本题难度中等.

14.(3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

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0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

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b,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C)2+4H'+2cl.

△Mn2'+2H2O+Cl2个;若有6mol的HCI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

X6.02X1023

(3)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D: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

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5和CL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

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O2+Cl2+2H2O=H2so4+2HCI.

【分析】A用于制备SO2,可用Na2s03与硫酸反应制取,B用于检验二氧化硫的

生成,E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镐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D用于检验气体的漂白性,

C用于吸收尾气.

(1)使用分液漏斗时应取下塞子,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保证液

体顺利流出;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2,为二氧化锦和浓盐酸的反应生成氯气;根据化合

价的变化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

(3)S02的漂白具有可逆性,次氯酸的漂白不可逆;

(4)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与氯气等

物质的量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盐酸和硫酸都不具有漂白性.

【解答】解:(1)塞子没有取下来,打开活塞时,空气无法进入分液漏斗内部,

造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液体无法流出,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b,需加热,为二氧化镒和浓盐酸的反应生成氯气,

化学反应为MnO2+4HCI(浓)△MnCL+CL个+2h0,离子反应为:

2,

MnO2+4H'+2CI匕Mn+2H2O+CI2t,在MnO2+4HCI(浓)

△MnCb+Cb个+2出0中每有4molHCI参与反应,被氧化的氯化氢是2mol,

即被氧化的氯化氢占参与反应的50%,6molHCI参加反应被氧化的氯化氢是

3mol,转移的电子数为3NA=3X6.02X1023,

故答案为:MnO2+4H'+2C「^^=Mn2*+2H2O+Cl2个;3X6.02X1023;

(3)次氯酸的漂白性是永久性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暂时的.加热时,次氯

酸漂白过的溶液无变化,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时会

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4)二氧化硫与氯气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盐酸和硫酸都不具有漂

白性,化学方程式为:SC)2+Cl2+2H2O=H2so4+2HCI;

故答案为:SO2+CI2+2H2OH2so4+2HCI.

【点评】本题考查氯气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氯气和

二氧化硫性质,明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次氯酸的漂白性根本区别.

15.(3分)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一处未画出,它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填仪器名称).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提高装置的保温

效果.

(3)如果用0.50mol・「i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

和热"数值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

水放热.

湿度计

【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2)根据在中和反应中,必须确保热量不散失;

(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

【解答】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在中和反应中,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确保热量不散失;

故答案为: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偏高,所以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

大;

故答案为:偏大;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中和热测定、误差分析,保温工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难

度不大.

16.(3分)lmol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反应后生成的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

体积为多少升?

【分析】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个,根据方程式中对比关系计算生成氢

气的物质的量,根据V=nVm计算氢气的体积.

【解答】解:令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则:

Zn+H2sO4=ZnSO4+H2个

11

lmoln

n__liTiul"k.=lmol

1

标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lmolX22.4L/mol=22.4L

答:标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2.4L.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17.(3分)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①W的阳离子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

物;

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是钙;Z元素是氧.

(2)化合物WY和WX2的化学式分别是CaS和CaC?.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