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1-25题每题2分,26-35题每题3分,共80分)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NaHCC)3与盐酸的反应B.灼热的炭与CO?的反应

C.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D.SOz的催化氧化

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行为不合理或有常识性错误的是

A.用明矶可消除水中Cu?+等重金属离子污染

B.上饶市在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正确响应“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的口号,可把坚果壳放到标有

/、图标的垃圾桶内

C.75%(体积分数)的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均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D.蚕丝和棉纤维灼烧后产生的气味不同

3.实验室制取SO2时,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C.图3:干燥SChD.图4:收集SCh

4.下列物质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CuB.Na2CO3C.CuOD.木炭

5.下列物品使用了硅酸盐的是

A.陶瓷餐具B.光导纤维C.水晶镜片D.硅太阳能电池

6.二氧化硅制品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物品中使用了二氧化硅的是

第1页共19页

A.水晶项链B.电脑芯片C.不锈钢碗D.家用电线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C1O的结构式为H-C1-0B.核内有33个中子的Fe表示为

C.NH20H的电子式为"'W"

H

8.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将少量的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

B.将NaOH溶液保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将少量的白磷保存在冷水中

D.将FeSCU溶液保存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9.《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本

个”的操作是

A.洗涤B.粉碎C.萃取D.蒸发

10.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的说法中,不正刑的是

A.分子式为CH&B.属于烷燃C.含有碳氢键D.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11.化学用语是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书面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350-的离子结构示意图:B.KC1O3的电离方程式:KC1O3=K++C1O;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CaCb的电子式:Ca'「

12.工业上合成氨反应为N,+3H,.2N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高温,高压

A.增大Hz浓度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B.降低温度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达到平衡时,叫的转化率为100%

13.电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下列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第2页共19页

ABCD

A.水力发电厂B.火力发电厂C.潮汐发电厂D.风力发电厂

14.《本草纲目》中介绍煎樟脑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锅煎之,柳木频搅。待汁减半,

柳上有白霜,即滤去滓,倾汁入瓦盆内。经宿,自然结成块也。以上记述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蒸发B.过滤C.结晶D.蒸镭

15.据古代文献记载:“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慈石,色轻紫,石上皴涩,可吸连针铁。”“慈石”

的主要成分是

A.CaCOjB.Si02C.FejO4D.FeaOj

16.某同学选择下列装置制取纯净NH、,其中错误装置是

NHQ、

CafOHb

17.实验室中的药品依据不同的性质,保存在不同的试剂瓶中。以下药品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A.浓硫酸B.浓硝酸C.烧碱溶液D.纯碱溶液

18.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和纯碱均属于碱

B.Na2c溶液与淀粉溶液不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

C.NaHSO,能电离出H+,所以NaHSO,属于酸

D.“熬胆帆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中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3页共19页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Mmol1-氨水溶液:Na\K\OH\NO}

B.O.lmol•广盐酸溶液:Na+、K\SO:、SiO;

C.O.lmol•匚iKMnCU溶液:NH;、Na\NO;,F

D.O.lmolLAgNCh溶液:NH:、Mg2\CI、SO:

20.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2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SO.

滴有K-SCNI的T

Fez(SQM溶叭三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加氯化铁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如图装置中血红色褪去,可以验证SO2的还原性

D.二氧化硫能使澳水、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因其有漂白性

22.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

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塔考的是

第4页共19页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23.“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有:生石灰、铁粉、焦炭粉、氯化钙……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锅盖

食材锅

、发热包

“自热”火锅示意图

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B.使用时须向发热包中加入沸水

C.铁粉发生缓慢氧化,辅助放热

D.氯化钙可以吸收微量的水,减缓发热包失效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能、风能、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

C.同温同压下,4Al(s)+3OKg)=2Aiq3(s)在常温和点燃条件下的AH不同

D.AH越大反应越易进行

25.1969年,我国生物化学家屠呦呦研究小组发现青蒿素具有抗疟疾效果,但用水煎熬青蒿无效,乙醇提

取物药效不高。受到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取方法的启发,屠呦呦创造性地使用沸点更低的乙醛(34.6C)获得了青蒿素的提取物。屠呦呦研究小组获

得青蒿素提取物过程中本涉及的实验操作为

A.溶解B.萃取C.蒸发D.重结晶

26.2021年10月我国发布首次以CO、NH3为原料合成蛋白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B.CO2可以被氧化成CO

C.工业上合成氨反应是化合反应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B.维生素C可用作抗氧化剂

第5页共19页

C.聚乳酸用于制作手术缝合线D.聚乙烘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

2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刚玉B.水玻璃C.天然气D.绿矶

29.下列实验中,锥形瓶内均能产生气体。试管内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选项试齐a试剂b试齐C

A浓盐酸KC1O3AgNCh溶液

B浓H2s。4少量蔗糖AlCh溶液

C浓氨水CaOMgCk溶液

D稀HC1CaCO3粉末饱和Na2cCh溶液

A.AB.BC.CD.D

3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一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气体溶液

稀盐酸

A.H2S

B.HC1稀氨水

C.NO稀H2s。4

第6页共19页

D.CO2饱和NaHCO3溶液

A.AB.BC.CD.D

31.下列气体(括号中为杂质)的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ABCD

,(水蒸气)

气体CI2(HCI)SO2(HCI)CH2=CH2(SO2)NH

除杂试剂饱和NaHCO?溶液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浓硫酸

A.AB.BC.CD.D

3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127A产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3NA

B.3.9gNa]。?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0.1&

C.0111101肿(凡f4虫%)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0.2心

D.CH2=CH2+H2^CH,CH3,生成1mol乙烷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NA

33.能源与环境是人类今后50年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下列方案不可取的是

A.开发能源集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节能”和“绿色用能”

B.创新制造工艺,大力研发超轻量耐热结构材料

C.研究二氧化碳的固定、新利用途径

D.大力发展铅蓄电池、银镉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研发与使用

34.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图中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

加入的试剂)。利用下列方案可得到干燥、纯净气体的是

第7页共19页

选项制备气体abcd

ACl2浓盐酸MnO2NaOH溶液碱石灰

BNH3浓氨水CaOH2O固体NaOH

CNO稀硝酸CuH2O吵

无水CaC12

DH2稀硝酸ZnNaOH溶液

A.AB.BC.CD.D

35.光合作用可表示为6co2+6凡0^^<:6乩206+602。若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

A.ImolC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

B.ImolH?。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4NA

C.产生90gC6Hla。需消耗H?0的分子数为3NA

D.产生22.4L(标准状况)0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Cu;②液态HC1;③Na2SO4溶液;④CCh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o

(3)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37.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molLi的溶液。在FeCh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

其目的是。

⑵甲组同学取2mLFeCb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b可将Fe?+氧

第8页共19页

化。FeCh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h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

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

(4)丙组同学取10mLO.lmol-L1KI溶液,加入6mLO.lmol-LTeCb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k充分振荡,静置,CC1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F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3,,由

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反应。(填可逆不可逆)。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b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一o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放热,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灼热的炭与CO?的生成一氧化碳,为吸热反应,且为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镁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且为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放热反应,且为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2.A

【详解】A.用明研净水,是因为明矶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可吸附水中的固体悬浮物

并使之沉降,但不能去除去Ci?+等重金属离子污染,故A错误;

B.题干中坚果壳属于干垃圾,图标为干垃圾图标,故B正确;

C.75%(体积分数)的酒精容易渗透病毒的细胞中,从而破坏细胞的蛋白质结构,抑制病毒的复制。含氯消

毒剂、过氧乙酸都能使蛋白质变性,故三种物质均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故C正确:

D.蚕丝灼烧是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是烧纸张的气味,故D正确;

故选A。

3.C

第9页共19页

3A小

【详解】A.铜与浓硫酸加热发生反应:Cu+2也SO式浓)=CuSO4+SO2T+2HQ,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硫,

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常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故B正确;

C.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故C错误;

D.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过量的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

气,故D正确;

故选:Co

4.A

【详解】A.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是酸和金属单质的反应,反应中有化合价的改变,硝酸

既表现氧化性(生成一氧化氮),又表现酸性(生成硝酸铜),A符合题意;

B.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二氧化碳,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只体现硝酸的酸性,B

不符合题意;

C.CuO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只体现硝酸的酸性,C不符合题意;

D.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只体现硝酸的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A

【详解】A.陶瓷餐具使用了硅酸盐,A项选;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项不选;

C.水晶镜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项不选;

D.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硅,D项不选;

答案选A。

6.A

【详解】A.水晶的成分为二氧化硅,故A正确;

B.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电脑芯片是硅单质,故B错误;

C.不锈钢碗是铁合金,不含有二氧化硅,故C错误;

D.Cu是具有导电性且比较廉价,家用电线成分是金属铜,故D错误;

故选:Ao

7.C

【详解】A.HC1O的结构式为H-O-C1,故A错误;

第10页共19页

B.核内有33个中子的Fe原子质量数为:33+26=59,表示为故B错误;

C.NH20H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

H

【详解】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A正确;

B.保存NaOH溶液应该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B错误;

C.白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故保存在冷水中,C正确;

D.FeSCU中二价铁容易被氧化,所以保存时需加入少量铁粉防氧化,D正确;

故答案选B。

9.C

【详解】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细研水飞是指将固体

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及的

操作方法是倾倒;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量水剩余,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因此未涉及

的操作方法是萃取,答案选C。

10.D

【详解】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A正确:

B.甲烷属于最简单的烷烧,B正确;

C.甲烷中仅含有碳氢键,不含其他化学键,C正确;

D.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则不能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5个原子中最多3个原子共平面,D错误;

故答案为D。

11.B

【详解】A.氯原子变成氯离子时,原子核不会改变,故原子核内质子数仍然为17,A错误;

B.KC1O3电离产生K+和CIO;,B正确;

C.乙烯的结构筒式为CH2=CFh,碳碳双键不能省略,C错误;

D.氯化钙的电子式中两个位于Ca2+两侧,D错误;

第11页共19页

故答案选B。

12.C

【详解】A.增大反应物浓度、生成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增大氢气浓度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

错误;

B.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能减缓化学反应速率,B错误;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正确;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氮气的转化率小于100%,D错误;

答案选C。

13.B

【详解】A.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势能带动发电机里的转子转动而发电的,是势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选;

B.火力发电厂靠燃烧燃料,将燃料的化学能先转化成燃气的内能,然后再转化成电能,所以是将化学能转

化为电能,故B选;

C.潮汐发电是利用潮汐能转化为电能,故C不选;

D.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选;

故选:Bo

14.D

【详解】待汁减半即蒸发过程,柳上有白霜,即滤去滓,则为过滤过程,倾汁入瓦盆内。经宿,自然结成

块也即结晶过程。因此以上记述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蒸储,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15.C

【详解】由“慈石,色轻紫,可吸连针铁”可知慈石具有磁性,则其主要成分为Fe3CU,故选C。

16.D

【详解】A.用氯化铁和熟石灰加热可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上CaCb+2NH3T+2H20,

A正确;

B.氨气是碱性气体,可通过碱石灰干燥,B正确;

C.氨气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气体通过导管短进长出,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将氨气直接用导管通入水中会造成倒吸,为防倒吸应用倒扣的漏斗来吸收氨气,D错

误;

故选:D。

第12页共19页

17.B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应该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密封保存,不需要棕色试剂瓶,故A错误;

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保存浓硝酸时需要避光保存,通常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B正确;

C.烧碱即NaOH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密封保存即可,不需要棕色试剂瓶,故C错误;

D.纯碱即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打不开,应用

橡胶塞,不需要棕色试剂瓶,故D错误;

故选:Bo

18.D

【详解】A.烧碱是NaOH,属于碱,纯碱是Na2c0?属于盐,A项错误;

B.淀粉溶液是胶体,Na2c03溶液是溶液,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两者,B项错误;

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NaHSO4能电离出氢离子和钠离子,属于盐,C项错误;

D.该反应是铁置换铜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19.A

【详解】A.在O.lmol/L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选;

B.在O.lmol/L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四种离子中硅酸根可以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不能共存,

B不选;

C.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故不能共存,C不选;

D.在O.lmol/L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硫酸银沉淀,不能共

存,D不选;

故选Ao

20.C

【详解】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通过分液分离,A错误;

B.二氧化镭与浓盐酸的反应需在加热下才可以产生氯气,B错误;

C.二氧化碳和饱和碳酸氢钠不反应,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正确;

D.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

答案选C。

21.C

【详解】A.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镂,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A错误;

第13页共19页

B.加氯化锹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可能有SOj,也可能有Ag+,故B错误;

C.如图装置中血红色褪去,说明二氧化硫和铁离子反应,铁离子变为子,化合价降低,则S02化合价升高,

因此得出SO2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

D.二氧化硫能使滨水、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都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2.D

【详解】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助于发火和燃烧,A正确;

B.发烛具有可燃性,“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B正确;

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C正确;

D.硫磺也燃烧,不是催化剂,D错误;

选D。

23.B

【详解】A.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

B.反应本身放热,无需加入沸水,故B错误;

C.铁粉缓慢氧化的过程也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生石灰吸水会使发热包失效,氯化钙有吸水干燥作用,减缓发热包失效,故D正确;

故选B。

24.B

【详解】A.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在自然界可以

循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等,A错误;

B.相同质量的冰转化为水需要吸热,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B正确;

C.对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而言,反应条件与反应热无关,同温同压下4Al3)+302信)=2私06)在常温和

点燃条件下的AH相同,C错误;

D.AHVO为放热反应,会更易发生,AH〉。为吸热反应,不会更易发生,故与AH数值有关,D错误;

答案选B。

25.D

【详解】A.用水煎熬青蒿,涉及溶解,A不符合;

第14页共19页

B.水煎熬青蒿后、使用沸点更低的乙醛(34.6℃)获得了青蒿素的提取物,把青蒿素转移到乙醛中,涉及萃

取,B不符合;

C.对乙醛和青蒿素的混合物,通过蒸发分离出低沸点的乙酸,即可获得青蒿素,故涉及蒸发,C不符合;

D.从水溶液中获取可性固体的过程是结晶,重结晶就是再结晶,结合上面选项可知,该实验中没有涉及重

结晶,D符合;

答案选D。

26.B

【详解】A.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A正确;

B.CCh中C的化合价为+4价,CO中C的化合价为+2价,CO2可以被还原成CO,故B错误;

C.工业上合成氨反应为N/3H2=2NH2,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D正确;

故选Bo

27.A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具有除异味的作用,但不具备杀菌作用,故A错误;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故B正确;

C.聚乳酸属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用于制作手术缝合线,后期不需要拆线,故C正确;

D.聚乙焕用L进行掺杂后,可以导电,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选Ao

28.D

【分析】只由一种物质构成的为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构成的为混合物,据此分析。

【详解】A.刚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是混合物,故A不符合;

B.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是混合物,故B不符合;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混合物,故C不符合;

D.绿矶即FeSO«7H2。,只由一种物质构成,故为纯净物,故D符合。

故选D。

29.B

【详解】A.浓盐酸与KCICh反应生成氯气,氯气通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符合题干要求,

选项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够使蔗糖炭化,同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气体,两种气体通入氯

第15页共19页

化铝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选项B正确;

C.浓氨水滴到氧化钙生成氨气,氨气通入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符合题干要求,选项C错误;

D.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饱和Na2cC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试管内产

生沉淀,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0.B

【分析】能够发生喷泉实验,需要烧瓶内外产生明显的压强差;产生压强差可以通过气体溶于水的方法,

也可以通过发生反应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据此分析。

【详解】A.由于硫化氢气体和盐酸不发生反应且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烧瓶内外压强差变化不大,

不会出现喷泉现象,A错误;

B.氯化氢可以和稀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发生反应,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能够出现喷泉实验,B正确;

C.一氧化氮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且不溶于水,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现象,C错误;

D.二氧化碳不会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烧瓶内外不会产生压强差,不能发生喷泉实验,D错误;

故选B。

31.C

【详解】A.Cl二HC1的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钠和HC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气中

会引入新杂质,用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氯化氢都溶于饱和食盐水,用饱和NaHSCh溶液除二氧化硫中的氯化氢,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乙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用氢氧化钠除乙烯中的二氧

化硫杂质,故C正确;

D.氨气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一般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D错误;

选C。

32.C

【详解】A.1个27Al3+的电子数为10,故O.lmo127Al"中含有的电子数为I.ONA,故A错误;

B.Na2O2的电子式为Na•[:6:6:]2-Na♦,含有1个共价键,3.9gNa。的物质的量为右半、

=0.05mol,故3.98脂。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0.05以,故B错误;

C.朋(HA-NH?)中每个N原子上各有1个孤电子对,故0.1molJj#(H2N-NH2)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0.2NA,

故C正确;

第16页共19页

D.发生CH广CHz+H2fCH3cH3反应时,C=C中的一个键和H-H键都断裂,故生成1mol乙烷时断裂的共

价键总数为2NA,故D错误;

故选C。

33.D

【详解】A.开发能源集成管理系统,优化能源结构,合理使用能源,实现“管理节能''和“绿色用能”,故A

正确;

B.创新制造工艺,大力研发超轻量耐热结构材料,减少能源的损失,故B正确;

C.研究二氧化碳的固定、新利用途径,实现碳中和,故C正确;

D.大力发展铅蓄电池、银镉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研发与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它有能量转换效率低,

能量利用率低,应开发能量转换效率更高的电池,故D错误;

故选D。

34.C

【详解】

A.浓盐酸与MnO2共热可制备Cl?,但NaOH溶液会与Cl?反应,应选用饱和食盐水除杂,故A错误;

B.NH:极易溶于水,不能通入水中,故B错误;

C.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NO难溶于水,且不与P2O5反应,故可以用水除杂,用巳。5干燥,故C正确;

D.稀硝酸与Zn反应生成NO,不生成H°,故D错误;

故选C。

35.C

【详解】A.ImolC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6+8+8)NA=22NA,A错误;

B.1分子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