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调查报告 论文_第1页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调查报告 论文_第2页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调查报告 论文_第3页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调查报告 论文_第4页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调查报告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调一、调查目的近年来,劳动教育这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备受关注,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很多教育部门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不少学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不同的内容与形式掀起劳动教育的热潮,构建全面育人体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由此可知,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为其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这一终极目标与劳动教育不谋而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否意识到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能否自觉挖掘语文教材的劳动教育资源,能否利用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劳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落地,提升当代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二、调查方法此次以发布线上问卷的形式面向我校及区域内的语文教师展开调查,题型以单选、多选和填空题为主,从思想意识、教学行为、困惑建议等方面了解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的现状,从而为研究提供第一手翔实的资料。三、调查结果通过对问卷的回收,本人发现此次参与线上调查的84位语文教师中,低、中、高段分别有33、31、20位,有效填写率为100%。具体数据如下所示:1.劳动教育与学科的关系82.14%的语文教师认可学生参与劳动与学科学习有关,但认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语文学科主要目标的只占3.57(图1)。图1劳动教育与学科的关系,图2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2.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有76.19%的语文教师认为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且有100%的教师已经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图2)。3.语文教材中的劳育资源75%的教师觉得总结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有点难度,认为教材中劳动教育素材丰富的只占17.86%(图3)。图3语文教材中的劳育资源4.劳育渗透过程中的问题不同的教师在渗透劳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各不相同,需要从多方面予以改进,以便更好地指导劳动教育的渗透工作(图4)。图4劳育渗透中的问题四、对策建通过对以上数据及结果的分析,不难发现,对于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语文教师在意识观念上普遍有非常明确的方向,他们缺乏的主要是方法层面的引领、指导与帮助。撇开家庭、学校、社会这些主体不谈,就教师个体而言,本人认为可以从潜心研读语文教材着手,深度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凸显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实现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高度关联。1.研读教材,挖掘文本中的劳育资源。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劳育元素,包含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学习劳动技能、了解劳动常识等几个方面,笔者将各年级劳育资源梳理统从所列文本资源看,有的劳育元素是显而易见的,从题目便可见一斑,如《悯农》《清平乐村居》《四时田园杂兴》《农家四季歌》这文认识一些劳动工具,了解简单的劳动常识。但更多的是隐含在文本内容之中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研读教材时独具慧眼,悉心品味,从文本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是一幅插图中捕捉适切的劳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千人糕》中爸爸的一句: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告诉孩子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也揭示劳动中合作精神的可贵;学习《纸的发明》懂得尊重劳动人民,感受劳动的创造性;品读《海滨小城》“人们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这句话,感受劳动创造美好《手指》的各有所长及各有所短,体会合作的意义,懂得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是最伟大的创造者……伴随着对这些劳育资源敏锐度的不断增强,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需要予以强调的是,语文教师在钻研文本,开发劳育资源时,务必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视为首要任务,切不可将语文课解读成劳技课。2.立足课堂,遵循年段特征渗透劳育。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将挖掘出的劳育资源随风潜入、润物无声地渗透在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就能有效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文本中的劳育资源,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本人认为可以分年段,有目标、有侧重点地推进劳动内容,循序渐进落实劳动目标,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1)低年级:激发兴趣,培养爱劳动的情感。一二年级孩子年龄小,在家庭中深受家长宠溺,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的不在少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导致他们根本不知“劳动”为何物。但他们听老师话,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因此我们要结合文本,抓住低幼学生具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图画、歌曲、故事等)激发其兴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以一上入学教育《上学歌》为例,简要说说低段劳育渗透策略。首先导入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接着播放歌曲《上生逐句跟读。结合前两句的学习创设情境:小同学是怎样回答小鸟的?他说成为小学生后怎样做?引出后两句,聚焦“”“爱学习”“爱劳动”。为帮助学生理解“爱”这个抽象概念,教师可先出示擦桌子、扫地、洗袜子、收拾书包等图片,问学生:这些劳动你们都会吗?还会哪些呢?学生受到图片启发,用“我会”的句式表达。教师适时表扬,同时教育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在家中帮助家长做家务,在学校帮老师和同学做力所能的事情,做一个爱劳动的小学生。最后出示钟南山和袁隆平图片,教师讲述其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故事,激励学生从现在开始爱学习、爱劳动,长大为祖国立功劳。(2)中年级:参与体验,学习会劳动的技能。进入中年级,学生自由创造的欲望比较强烈,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有所提高但不够稳定。针对这种现象,在课堂上根据所学内容的需要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些操作培养其手脑并用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水平。例如,三下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就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设了一次极好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前,布置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上课伊始就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随后请学生交流实验方法,分享实验心得,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运用交流中学到的新技能改进自己的实验过程。在这“做——说(听)——做”的过程中,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不仅对实验过程了然于胸,还掌握了劳动技能。为突破教学重点,教师可以某个小实验为例,亲自示范实验过程,并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予以讲解,对学生细致观察和有序表达提供很好的借鉴。通过开展这些动手又动脑的体验活动,可以将劳动技能的提升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既让劳动真实发生,又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言之有序、言之无物。(3)高年级:知行合一,塑造懂劳动的品格。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感知、注意、言语、想象、记忆等方面的发展都显现出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处于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最快的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大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文本中的劳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出对劳动的理解。如《祖父的园子》一文中对“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场面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给童年的萧红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描述类似的劳动情景,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呼兰河传》,从中体悟在文学作进学生个性化劳动观念的形成。再如《三黑和土地》这首现代诗描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三黑对待土地和劳作的态度,以及翻身农民三黑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表达出他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以及拥有土地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学生在学完后可以用朗诵或写话的方式传达对劳动者的歌颂,也可以观察身边的劳动者。去参与体验他们如此,既深入挖掘了文章的中心,让学生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又体悟到劳动能创造财富,创造幸福生活,巧妙无痕地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借助读、说、写、做这些与劳动有关的多元化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唤起情感的共鸣,塑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3.放眼课外,多方联动开展劳育实践。课外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结合文本特点,我们可适当增设“拓展延伸”环节,通过多渠道拓宽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扩展课堂学习的容量,达到对劳动教育的深层理解。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文以寻找雷锋叔叔为线索,讲述了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事迹。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雷锋的名字不陌生,但是对其人及事迹知之甚少。如果没有这样真实的例子在他们身边发生,很难想象雷锋精神得以在他们身上传承。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课后可以开展“我是小雷锋”劳动实践活动,由家委会牵头,争取社区的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