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_第1页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_第2页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_第3页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_第4页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第1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

1.2习题及详解

一.判断题

1.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X)

2.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V)

3.由于CaC0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03的标准摩尔

生成始是负值。(X)

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

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

与反应途径无关。(X)

5.因为物质的绝对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

种化学反应的AS大大增

加。

(X)6.AH,A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AG受温度的影响不

大。(X)

7.凡AGO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X)

8.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AS<0,AG=0o

(V)

9.反应Fe304(s)+4H2(g)-*3Fe(s)+4H20(g)的平衡常数表达

式为

2

2

4

4

(/)

(/)

H0

T

H

PP

K

PP

9

6

9

o

(V)

10.反应2N0+02f2N02的速率方程式是:

)

)

2

20

c

NO

kc

v-

,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X)

二.选择题

1.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

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B)

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AG是否相等

B.AH相等

C.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

D.以上选项均正确

2.已知

CuC12(s)+Cu(s)^2CuCl(s)ArHm@(1)=170KJ・mol-1

Cu(s)+C12(g)fCuC12(s)ArHm©(2)=-206KJ・mol-1

则AfHm®(CuCl.s)应为(D)KJ.mol-1

A.36

B.-36

C.18

D.-18

3.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AfHm®的是(B)

A.Ag(s)+l/2Br2(g)fAgBr(s)

B.Ag(s)+l/2Br2(1)fAgBr(s)

C.2Ag(s)+Br2(1)--2AgBr(s)

D.Ag+(aq)+Br-(aq)-*AgBr(s)

4.298K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Afm®WO,AfGm®=0,Sm0=0

B.AfHm®WO,AfGSmONO

C.AfHm@=0,AfGm®=0,Sm®#=0

D.Afm0=0,AfGm®=0,Sm0=0

5.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其

(B)

A.AH>0,AS<0;

B.AH>0,AS>0

C.AH<0,AS<0;

D.AH<0,AS>0

6.Imol气态化合物AB和lmol气态化合物CD按下式反

应:AB(g)+CD(g)fAD(g)+BC(g),平衡时,每一种反应物AB和CD

都有3/4mol转化为AD和BC,但是体积没有变化,则反应平衡常

数为(B)

A.16

B.9

C.1/9

D.16/9

7.400七时,反应3H2(g)+N2(g)f2NH3(g)的K673®=L66X

10-4o同温同压下,3/2H2(g)+1/2N2(g)->NH3(g)△rGm0^7

(D)KJ.mol-lo

A.-10.57B.10.57C.-24.35D.24.35

8.已知下列反应的标准Gibbs函数和标准平衡常数:

(l)C(s)+O2(g)fC02(g)AG10,K1@

(2)C02(g)-*CO(g)+1/202(g)AG2@,K2@

(3)C(s)+l/202(g)-*CO(g)AG30.K3©

则它的AG®,K®之间的关系分别是(A)

A.AG3®=AG1®+AG2®

B.AG30=AG1@XAG2@

C.K30=K10-K20

D.K30=K10+K20

9.若反应A+BfC对A,B来说都是一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C)

A.该反应是一级反应

B.该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用min-1

C.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物质的浓度增加1倍,都将使反应

速率增加一倍

D.两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时,其反应速率也相应减半.

10.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AG®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B.AH®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C.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11.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的作用是(C)

A.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B.增加反应活化能

C.改变反应途径

D.增加反应平衡常数

1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A.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B.活化病增加

C.活化能增加

D.压力增加

13.某反应298K时,ArG@=130KJ-mol-1,ArH©=150KJ

•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可以求得298K时反应的ArS®

B.可以求得298K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C.可以求得反应的活化能

D.可以近似求得反应达平衡时的温度

14.某基元反应2A(g)+B(g)-C(g),其速率常数为k.当2molA

与ImolB在1L容器中混合时,反应速率是(A)

A.4k

B.2k

C.l/4k

D.l/2k

15.某反应在370K时反应速率常数是300K时的4倍,则这个反

应的活化能近似值是(A)KJ-mol-l

A.18.3

B.-9.3

C.9.3

D.数值不够,不能计算

三.填空题

1.对于一封闭系统,定温定容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

热力学能的变化,数值上等于恒容反应热;定温定压且不做非体

积功的条件下,系统的焰变,数值上等于恒压反应热。

2.一种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其炳值减小,纯碳与氧气反应

生成CO,其炳值增加。

3.定温定压下,AG可以作为过程自发性的判据。

4.当AH<0,ASCO时,低温下反应可能是自发进行,高温下反应

可能是非自发进行。

5.U、S、H、G是状杰函数,其改变量只取决于系统的始态和终

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它们都是容量性质,其数值大小与参

与变化的物质的量有关。

6.在300K,101.3KPa条件下,100cm3煤气中C0的体积百分数为

60%,此时CO的分压为60.78KPa,C0的物质的量是2.437X10-3

molo

7.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放置一定量的NH4C1,发生反应

NH4C1(s)-NH3(g)+HCl(g),

ArH®=177KJ・mol-1,360℃达平衡时测得P(NH3)=1.50KPa.则

该反应在36(TC时的K®=2.25X10-4,当温度不变时,加压使体

积缩小到原来的1/2,K®值不变,平衡向左移动;温度不变时,

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的氮气,K®值不变,平衡不移动;升高温

度,K®值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8.反应A(g)+B(g)-AB(g),根据下列每一种情况的反应速率数

据,写出反应速率方程式:(1)当A浓度为原来的2倍时,反应速

率也为原来的2倍;B浓度为原来的2倍时,反应速率为原来的4

倍.贝!!V=kCACB2o

(2)当A浓度为原来的2倍时,反应速率也为原来的2倍;B浓度

为原来的2倍时,反应速率为原来的1/2倍.则V=kCACB-lo

(3)反应速率与A的浓度成正比,而与B浓度无关.则V=kCAo

9.非基元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质量作用定律不适合

非基元反应(复杂反应)。

10.指出下列过程的AS®大于零还是小于零:(1)NH4N03爆炸

△S0>0;

(2)KN03从溶液中结晶AS®<0;(3)水煤气转化为CO2及

H2AS@>0;

(4)臭氧的生成:303(g)-203(g)AS0<0;(5)向硝酸银

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

AS@<0;(6)打开啤酒瓶盖的过程AS®>0o

四.计算题

1.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D2C2H2(g)+502(g)f4c02(g)+2H20(l)AH1=-26O2KJ

(2)2C2H6(g)+702(g)—4C02(g)+6H20(l)AH2=-3123KJ

(3)H2(g)+1/202(g)fH20(l)AH3=-286KJ

根据以上反应焰变,计算乙族(C2H2)氢化反应:C2H2(g)+2H2(g)

fC2H6(g)的焰变。

(AH=-312KJ)

2.在100℃,101.3KPa时,2.00molH2(g)与1.00mol02(g)反应生

成2.00molH20(g),反应中释放出484.5KJ热量。计算生成每mol

H20(g)时的焰变AH和热力学能的变化AU。

(AH=-242.3KJ・mol-1AU=-240.7KJ・mol-1)

3.已知下列物质的生成焰:

NH3(g)NO(g)H20(g)

AHf(KJ/mol)-46.1190.25-241.818

试计算在25℃标态时,5molNH3(g)氧化为NO(g)及H20(g)的反

应热效应。

(5molNH3(g)的热效应为:AH=(-226.376X5)KJ=-1131.85KJ)

4.计算说明用以下反应合成乙醇的条件(标准状态下):

4C02(g)+6H2O(1)-2C2H50H(1)+602(g)

(如此高的温度,无实际意义。)

5由锡石(Sn02)冶炼制金属锡(Sn)有以下三种方法,请从

热力学原理讨论应推荐哪一种方法。实际上应用什么方法更好?

为什么?

(1)SnO2(s)-*Sn(s)+O2(g)

(2)SnO2(s)+C(s)—Sn(s)+CO2(g)

(3)SnO2(s)+2H2(g)-Sn(s)+2H20(g)

6.Ag20遇热分解:2Ag20(s)f4Ag(s)+02(g),已知在298K

时,Ag20的AfH0=-31.1

KJ•mol-1,AfGm@=-11.2KJ-mol-1,试求在298K时

P(02)的压力是多少(Pa)?Ag20的最

低分解温度?

(p(02)=11.9PaT>465.6K)

7.反应CaCO3(s)-CaO(s)+CO2(g)在973K时K0=2.92X

10-2,900℃时K9=1.04,试由此计

算该反应的9731173,rrGG08AA及rmrmHS9。A

△,O

(rmHOA=169.5KJ•mol-ArSm®=144.8J•mol-1-K

-lArG9730=28.6KJ-mol-1ArG1173®=-0.382KJ•mol

-1

)

8.金属钙极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

Ca(s)+1/202(g)fCaO(s)AfG@=-604KJ-mol

-1欲使钙不被氧化,在298K空气中氧气的分压不能超过多少

Pa?

(p<1.2X10-207Pa)

9.气体混合物中的氢气,可以让它在2001下与氧化铜反应而

较好的除去:

CuO(s)+H2(g)->Cu(s)+H20(g)

在298K时,查表计算反应的AG0,AHAS。,和K@o

(rmG0△=-98.87KJ・mol-IK@=2.14X1017rmS9△

==48.7J-K-1-mol-lrraHGTS00OA=A+A=-84.36KJ«mol

-1)10.在300K时,反应2N0C1(g)f2N0+C12的NOCI浓

度和反应速率的数据如下:

N0C1的起始浓度/mol・dm-3起始速率/mol-dm-3-s-10.30

3.60X10

-9

0.601.44X10

-80.903.24X10-8(1)写出反应速率方程式.

(2)求出反应速率常数.

⑶如果N0C1的起始浓度从0.30mol・dm-3增大到0.45

mol・dm-3,反应速率将增大多少倍?

[(1)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2()kcNOCIv=(2)1

1829

100.4)30.0(1060.3-----x=x=smoldmk

(3)速率增大2.25倍.]

11.根据实验测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2N0+C12-2N0C1为基

元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2)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

倍,反应速率将如何变化?

(3)如果体积不变,将N0的浓度增大到原来的3倍,反应速

率将如何变化?

[(1)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22()()kcNOcClv=-(2)反应速率是原来的1/8倍。

(3)反应速率是原来的9倍。]

12.将0.Imol・L的Na3AsO3和0.Imol-LNa2S03溶液

与过量稀H2S04混合均匀,反应:

2H3AsO3+9H2s03—As203(s)+3S02+9H20+3H

2S406

(黄色)

实验测得在171时,从溶液混合开始至刚出现黄色沉淀As203

所需时间为25分15秒.若将上述溶液升温至279,重复上述实

验,测得所需时间为8分20秒.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1

2.8050015151g290--=xxmolKJssK

K

第2章溶液与离子平衡

一.是非题

1.高分子溶液与溶胶都是多相不稳定系统。(X)2.在一定

温度下,液体蒸气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X)3.溶

质是强电解质或其浓度较大时,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不符合拉乌尔

定律的定量关系。

(V)4.液体的凝固点就是液体蒸发和凝聚速率相等时的温

度。(X)5.质量相等的丁二胺(H2N(CH2)4NH2)和尿素

(C0(NH2)2)分别溶于1000g水中,所得

两溶液的凝固点相同。(X)6.常利用稀溶液的渗透压来测

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J)7.在100g水中溶解5.2g某

非电解质,该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为60,此溶液在标准压力下

的沸点为373.60K。(V)

8.弱酸或弱碱的浓度越小,其解离度也越小,酸性或碱性越弱。

(X)

9.在一定温度下,某两种酸的浓度相等,其水溶液的pH值也必

然相等。(X)

10.当弱电解质解离达平衡时,离子浓度越小,解离常数越小,

弱电解质的解离越弱。

(X)

11.在缓冲溶液中,只是每次加少量强酸或强碱,无论添加多少

次,缓冲溶液始终具有缓冲能力。(X)

12.已知Ks0(Ag2CrO4)=1.11X10-12,Ks0(AgCl)=l.76

X10-10,在0.OlOOmol・kg-lK2CrO4和

0.lOOOmol・kg-lK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03溶液,则

CrO

2

4先沉淀。

(X)

13.用EDTA做重金属的解毒剂是因为其可以降低金属离子的浓

度。(♦)

14.由于Ka(HAc)>Ka(HCN),故相同浓度的NaAc溶液的pH比

NaCN溶液的pH大。(X)

二.选择题

1.在质量摩尔浓度为1.OOmol•kg-1的NaCl

水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xB和质量分数为

(C)

A.1.00,18.09%B.0.055,17.0%

C.0.0177,5.53%D.0.180,5.85%

2.30%的盐酸溶液,密度为1.15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CB

和质量摩尔浓度bB分别为

(A)

A.9.452mol,dm-3,11.74mol•kg-1B.94.52mol,dm-3,

27.39mol,kg-1C.31.51mol,dm-3,1.74mol,kg-1

D.0.945mol,dm-3,2.739mol,kg-1

3.下面稀溶液的浓度相同,其蒸气压最高的是(C)

A.NaCl溶液B.H3P04溶液C.C6H1206溶液D.NH3-H20溶液

4.下列物质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C)

A.0.2mol•kg-1C12H22011B.0.2mol-kg-1HAc

C.0.2mol,kg-1NaClD.0.Imol,kg-1HAc

5.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C)

A.葡萄糖B.NaClC.CaC12D.[Cu(NH3)4]S04

6.0.Imol・kg-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B)

A.HAcB.H2C204C.NH4AcD.H2S

7.下列混合溶液,属于缓冲溶液的是(A)

A.50g0.2mol,kg-1HAc与50g0,Imol,kg-1NaOH

B.50g0.Imol,kg-1HAc与50g0.Imo1-kg-1NaOH

C.50g0.Imol,kg-1HAc与50g0.2mol,kg-1NaOH

D.50g0.2mol・kg-1HC1与50g0.Imol•kg-1NH3-H

20

8.若用HAc和NaAc溶液配制pH=4.5的缓冲溶液,则二者浓

度之比为(C)A.8.11B.362

.3C.18.1D.98

9.配制pHx7的缓冲溶液,应选择(D)

A.K0(HAc)=1.8X10-5

B.K0(HC00H)=1.77X10-4

C.K0(H2C03)=4.3X10-7

D.K6(H2P04-)=6.23X10-8

10.AgCl在下列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

A.纯水

B.6mol•kg-1NH3•H20

C.0.Imol,kg-1NaCl

D.0.Imol,kg-1BaCl2

11.在Pbl2沉淀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使沉淀溶解的原因是

(B)

A.同离子效应

B.生成配位化合物

C.氧化还原作用

D.溶液碱性增强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在H2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u2+,溶液的pH值将变小。

B.分步沉淀的结果总能使两种溶度积不同的离子通过沉淀反应

完全分离开。

C.所谓沉淀完全是指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除净了。

D.若某系统的溶液中离子积等于溶度积,则该系统必然存在固

相。

13.下列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相同浓度的水溶液

导电能力最强的是(D)

A.K2[MnF6]

B.[Co(NH3)6]Cl3

C.[Cr(NH3)4]Cl3

D.K4[Fe(CN)6]

三.填空题

1.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溶液的—蒸气压下降_、—沸点升高

、—凝固点下降—和—渗

透压一。它们的数值只与溶质的一粒子数目(一定量溶剂中溶质

的物质的量)一成正比。

2.下列水溶液,按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

D>C>A>Bo

A.lmol•kg-1KC1

B.lmol•kg-1Na2S04

C.lmol-kg-1蔗糖

D.0.lmol-kg-1蔗糖

3.HAc溶液中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显_红_色,若再

加入少量NaAc(s),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其原因

是一同离子效应

4.Ag2CrO4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900bCrObAgbKs-+•=242,其溶解度S与0

sK的关系为:

436sKS=

6.试确定下列反应向一右—方进行:

ZnCO3(s)+4CN-[Zn(CN)4]2-+C032-

7.形成配位键时,中心原子必须具有_空轨道,配位体

必须具有—孤对电子

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2P0-

4;H2[PtC16];HSO

4;[Fe(H20)6]3+的共朝碱的

化学式分别是

2

4

HPO-

,H[PtC16]-,-

2

4

SO-和[Fe(H

20)50H]

2+o

9.已知NH3的Ke

b为1.76X10-5,NH

+

4离子的K

e

a值为5.68X10-10o

10.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NH+

4、H3P04、H2S是酸;P0

-3

4、CO

2

3、一、CN—、

OH-、NO-

2是碱;[Fe(H20)50H]2+、HSO

3、HS-、H2P0

4、HPO

2

4、H20是两性物质。

四.问答题

1.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与溶液的组成有何关系?

2.怎样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大小?

3.试讨论怎样才能使难溶沉淀溶解。

4.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将产生什么现象。

(1)向含有Ag2C03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c03。

(2)向含有Ag2C03沉淀的溶液中加入氯水。

(3)向含有Ag2C03沉淀的溶液中加入HN03

5.试说明什么叫螯合物。

6.酸碱质子理论与电离理论有哪些区别?

五.计算

1.在100cm3水(密度为1.0g・cm-3)中溶解17.1g蔗糖

(C12H22011),溶液的密度为

1.0638g,cm-3,

试计算:

(1)溶液的质量分数;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4)蔗糖和水的摩尔分数。

解:(1)溶液的质量分数:

%

6.

14

%

100

1.

117

1.

17

x

g

g

w

B

(2)已知蔗糖摩尔质量为:342g-mol-l,则:

物质的量浓度:cB=0.454mol,dm-3

(3)质量摩尔浓度:1

331

5.010000.1100342/1.17---=x-x•=kgmolgcmgcmmol

ggbB

(4)摩尔分数:H20的物质的量33

11001.05.5618cmgcmnmolgmol—x-==-

蔗糖的物质的量molmolggn05.03421.171

-.—

31091.8)05.056.5(05.0-x=+=

molmolx糖991.0)05.056.5(56.52=+=molmolx0H

2.将0.450g某电解质溶于30.0g水中,使溶液凝固点降到一

0.150℃o计算该非电解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M=186g,mol-1

3.某浓度的蔗糖溶液在一0.250(时结冰。此溶液在2(TC时的

蒸气压为多大?渗透压为多

大?

蔗糖的蒸气压为:P(蔗糖)=2327.53Pa

11(蔗糖)=326.4kPa

4.计算下列溶液中的b(H+)、b(Ac-)和(1)、(2)的解

离度a:

(1)0.050mol・kg-1HAc溶液;

(2)0.lOmol-kg-1HAc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0.050mol・kg

-1KAc溶液;

(3)0.10mol•kg-1HAc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0.05mol,kg

-1HC1溶液;

(4)0.10mol,kg-1HAc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0.05mol,kg

-1NaOH溶液。

(1)%88.l%10005.0104.94=xx=-a

(2)a=0.07%

(3)b(Ac-)=3.52X10-5mol-kg-1

(4)b(H+)=1.76X10-5mol•kg-1b(Ac—)=0.025mol•kg

-1

5.O.OlOmol-kg-1的某一弱酸溶液,在298K时,测定其pH值

为5.0,

求:(1)该酸的9aK和a。(2)加入1倍水稀释后溶液的

pH值、0aK和a。

解:⑴

()2

-58101.0100.010aK0-==x

%10.0%10001.0105=x=-a

(2)

()862

6100.110071.7005.010071.7——x=x-x=0aK

%14.0%100005.010071.76=xx=-a)

6.计算2(TC时,在0.10mol•kg-1氢硫酸饱和溶液中:

(1)b(H+)、b(S2-)和pH;

(2)如用HC1调节溶液的酸度为pH=2.00时,溶液中的S2-

浓度是多少?计算结果说明

什么问题?

解:(1)b(H+)=b(HS-)=9.5X10-5mol-kg-1

b(S2-)2

e

2

K=1.IX10-12mol•kg-1

pH=-lg9,5X10-5=4.02

(2)b(S2-)=1.0X10-16mol•kg-1

7.在18℃时,PbS04的溶度积为1.82X10-8,试求在这个温度

PbS04在0.lmol-kg-1K2S04溶液中的溶解度。

b(Pb2+)=1.82X10-7mol-kg-1

8.在18℃时,AgBr的溶度积为5.35X10-13,在纯水中AgBr

的溶解度是多少?在

0.10mol-kg-1的NaBr溶液中AgBr的溶解度是多少?

解:(1)在纯水中AgBr的溶解度是7.31X10-7mol・kg-1。

(2)即在0.lmol-kg-1的NaBr中,AgBr的溶解度为5.35X

10-12mol,kg-19.通过计算说明:

(1)在100g0.15mol•kg-1的K[Ag(CN)2]溶液中加入50g

0.10mol-kg-1的KI溶液,是否有Agl沉淀产生?

(2)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50g0.20mol•kg-1的KCN溶液,

是否有Agl产生?

解:(1)有Agl沉淀析出。

(2)无Agl沉淀析出。

10.某溶液中含有Pb2+和Ba2+,其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0.01

mol,kg-1和0.lOmol•kg-1。

若向此溶液逐滴加入K2CrO4溶液,问哪种金属离子先沉淀?此两

种离子有无分离的可能?

已知K0

s(PbCrO4)=1.77X10-14,K

6

s(BaCrO4)=1.2X10-10。

解:从计算结果可知:沉淀Pb2+比沉淀Ba2+所需的CrO

2

4少得多,所以,将

首先析出PbCrO4沉淀。

当BaCrO4开始沉淀时,Pb2+已沉淀完全了。此两种离子可以分

离。

第3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一.判断题

1.在251及标准状态下测定氢的电极电势为零。(X)

2.已知某电池反应为

,21212BABA+—+++而当反应式改为BABA+-+++222时,

则此反应的E。不变,而ArGm。改变。(V)

3.在电池反应中,电动势越大的反应速率越快。(X)

4.在原电池中,增加氧化态物质的浓度,必使原电池的电动势增

加。(X)

5.标准电极电势中。E值较小的电对中的氧化态物质,都不可

能氧化。

E值较大的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X)

6.若将马口铁(镀锡)和白铁(镀锌)的断面放入稀盐酸中,则其

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阳极反应

是相同的。(X)

7.电解反应一定是0,0<A>AGGrr。的反应。(X)8.超

电势会导致析出电势高于平衡电势。(X)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氧化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氧化数是指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表观电荷数

B.氧化数在数值上与化合价相同

C.氧化数均为整数

D.氢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皆为+1

2.若已知下列电对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E@(F2/F-)>E®

(Fe3+/Fe2+)>E@(Mg2+/Mg)>

E@(Na+/Na),则下列离子中最强的还原剂是(B)

A.F-

B.Fe2+

C.Na+

D.Mg2+

3.已知电极反应CueCuf+-+22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342V,

则电极反应

+-f-2242CueCu的标准电极电势应为(C)

A.0.684V

B.-0.684V

C.0.342V

D.-0.342V

4.已知E@(Ni2+/Ni)=-0.257V,测得镁电极的E(Ni2+

/Ni)=-0.210V,说明在该系统中必有

(A)

A.121)(-+->kgmolNim

B.121)(-+•<=""p='M,style="margin:Opx;padding:Opx;">

C.121)(-+,=kgmolNim

D.)(2+Nim无法确定

5.下列溶液中,不断增加H+的浓度,氧化能力不增强的是(D)

A.MnO4-

B.NO3-

C.H202

D.Cu2+

6.将下列反应中的有关离子浓度均增加一倍,使对应的E值减

少的是(C)

A.CueCuf+-+22

B.+—*—22ZneZn

C.-->+CleCl222

D.+-+—+242SneSn

7.某电池的电池符号为(-)Pt|A3+,A2+::B4+,B3+

|Pt(+),则此电池反应的产物应为(B)

A.A3+,B4+

B.A3+,B3+

C.A2+,B4+

D.A2+,B3+

8.在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是(D)

A.AgCl/Ag

B.AgBr/Ag

C.[Ag(NH3)2]+/Ag

D.Ag+/Ag

9.A、B、C、D四种金属,将A、B用导线连接,浸在稀硫

酸中,在A表面上有氢气放出,B逐渐溶解;将含有A、C两

种金属的阳离子溶液进行电解时,阴极上先析出C;把D置于

B的盐溶液中有B析出。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

序是(C)

A.A>B>OD

B.C>D>A>B

C.D>B>A>C

D.B>C>D>A

10.已知标准氯电极的电势为1.358V,当氯离子浓度减少到

11.0--kgmol,氯气分压减少到kPa1001.Ox时,该电极的电

极电势应为(C)

A.1.358V

B.1.3284V

C.1.3876V

D.1.4172V

11.电解NiSO4溶液,阳极用镇,阴极用铁,则阳极和阴极的产物

分别是(A)

A.Ni2+,Ni

B.Ni2+,H2

C.Fe2+,Ni

D.Fe2+

,H2

12.在腐蚀电极中(C)

A.阴极必将发生析氢反应

B.阴极必将发生吸氧反应

C.阴极的实际析出电势必高于阳极的实际析出电势

D.极化作用使得腐蚀作用加快

三.填空题

1.在一定条件下,以下反应均可向右进行,

0HFeCrHFe0Cr2332272762146++^++++++-(1)

+++++-+422322SnFeSnFe(2)

上述物质中最强的氧化剂应为Cr2072-,最强的还原剂应为Sn

2+o

2.原电池是由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组成的.在这种反应中,

必伴随着电子迁移

的过程。

3.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若以电对的电极电势作为判断的依据时,

其自发的条件必为

E+>E-o

4.某原电池的一个电极反应为-

+++feH00H44222,则这个反应一定发生在负

极。

5.若某原电池的一个电极发生的反应是一--+C1eCl222,而另

一个电极发生的反应为

+—+——32FeeFe,已测得)/()/(232++->FeFeEClClE,则

该原电池的电池符号应为(-)Pt|Fe3+,Fe2+;;Cl-|C12|

Pt(+)o

6.已知反应VE1HgaqHaqHggH79

7.0),(2)(2)()(222=+f+++

0,则

))(/(21HgHgE+9=0.797V。7.在Cu-Zn原电池中,

若)/()/(22ZnZnECuCuE++》,在Cu电极和Zn电极中分别

注入氨水,则可能分别导致该原电池的电动势先降低和后升

高。

8.25七时,若电极反应

22)(2DeaqD-+-+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0034V,则在相同温度

及标准状态下反应

)()(2)()(222gHaqDgDaqH+f+++的0E=0.0034V,9

Gr△=-6.56X102J•mol-1,0K=1.3o

9.电解CuSO4溶液时,若两极都用铜,则阳极反应为+-f-22Cu

eCu,阴极反应为

CueCu-+-+22;若阴极使用铜做电极而阳极使用箱做电极,

则阳极反应为,阴极反应为CueCu-+-+22;若阴极使用箱做

电极而阳极使用铜做电极,则阳极反应

为+-f-22CueCu,阴极反应为CueCu-+-+22。

(四)问答题

1.试从电子运动方向,离子运动方向,电极反应,化学变化与

电转换作用本质,反应自发

性五个方面列表比较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异同。

2.半电池(A)是由镁片浸在l.Omol*kg-l的Ni2+溶液中组成

的,半电池⑻是由锌片浸在

1.Omobkg-1的Zn2+溶液中组成的。当将半电池(A)和(B)分

别与标准氢电极连接组成原电池,测得原电池的电动势分别为V

HBEVHAE76

2.0)(,257.0)(22=-=-.试回答下面问题:

(1)当半电池(A)和(B)分别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时,发现金

属电极溶解.试确定各半电池的电极电势符号是正还是负。

(2)Ni、Ni2+、Zn、Zn2+中,哪一种物质是最强的氧化剂?

(3)当将金属镁放入1.0mol・kg-1的Zn2+溶液中,能否发生

反应?将金属锌浸入kg-1的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