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价值功能的再探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郝志微信)1159060621@主要议题一、五育融合的理据与构架二、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三、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建议一、学校五育融合的理据与架构、理据1:培养完整生命主体(全面发展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生命主体(凝聚着身体、认知、情感、审美的聚合元素。)自然生命社会生命文化生命精神生命理据2:落实时代新人培养目标有理想:体现立德树人的发展导向,为党育人——实现“成人”;有本领:体现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为国育才——实现“成才;有担当:体现服务社会的职责使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成物、成事”。理据3:体现知识融会贯通
世界知识的融通,将是一种完整的知识图景:知识的关联与转化、学科之间的融合、课程的综合导引着课程的深度变革。实际上,人接受教育,就是在完整的知识文化中熏陶滋养,而不是仅仅学习或灌输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
知识的融通,一方面是对时代知识融通的发展趋势的回应;另一方面,以整全知识来培养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方式,以积极应对不确定的、复杂的世界和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情境。——参见爱德华∙威尔逊《知识大融通》
理据4:深化育人方式的课程改革
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精神——
人本立场生活本位中国底色关系思维
(整全
丰盈
厚重
复杂)
学校五育融合的课程结构框架:“知识-社会-活动”一体化
遵循“五育融合”的实施理念,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强化学校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跨学科融合课程:以概念、任务、主题(话题)和项目为抓手,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内容、知识、思想、经验,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进行有机融合,打造“学科+”的融合课程体系,形成“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社会”的课程融合形态。
——开展基于学科的主题实践教学;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化教学;开展任务性、项目化的劳动实践。
劳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化它们在全面育人体系中的基础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育人价值。劳动教学、学科渗透、项目实践和校园劳动文化建设,既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也是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的基本方式。
“劳(功)=智(真)+德(善)+美+体(健)”
全面发展人的“活动-知识-社会”课程融合结构图二、劳动教育的价值功能再认识1.劳动教育是指向主体完整生命的教育
人的生命的完整性首先是生命构成要素的完整性,其次是生命周期顺序的完整性。劳动教育是造就人完整生命质量的基本方式。
人生命的长(自然生命)、宽(社会生命)、高(文化与精神生命)。自然生命需要物资滋养、适宜环境;社会生命需要社会财富与公共资源;文化生命需要科学人文精神。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充分地揭示了劳动对于人类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创生性意义。人是自己和社会历史的主体,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方式,主体的自我生产和社会生产的双重对象化方式,生成和发展了社会历史,也成全了人的主体生命。劳动教育是指向主体完整生命的教育“奋斗是人生的代名词,是万物之父”——陶行知;“我们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我们也不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给人下定义。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卡西尔:《人伦》。2.劳动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教育无论是人类的日常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现实生活还是可能生活,都离不开劳动,都替代不了劳动,而且随着劳动形态的深化和迭代,人类的生活走向更加理想、幸福的状态。显而易见的是,人类今日之生活比过往社会形态之生活会好些,未来理想之生活也会在劳动实践中到来。“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语)。劳动就是生活本身,劳动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勤劳奉献是一种生活,是值得赞誉的生活;好逸恶劳也是一种生活,只不过是令人不齿的生活。你对待劳动咋样,你的生活就咋样。(如保尔言,总书记的“三牛”精神)。劳动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爱生活,必然爱劳动;爱劳动,才能更加爱生活。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理解和懂得生活的平凡而伟大、简单而复杂、艰辛而喜悦、痛楚而美好,等等。多样的劳动场景就是多彩的生活画卷。“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梁启超:《敬业与乐业》)。所以,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要开展好劳动教育。3.劳动教育是发展人心智思维(思想)的教育坚持价值引导、发展认识思维:不能盲目劳动,要注重规划设计、知识运用;讲求规范规则,学会总结反思,从而提高认识,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思想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就是这个意思。不能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技能训练和职业培训,提高对劳动本身和劳动者的思想认识和真挚感情最为重要。陶行知:“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的真理”。《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也,习矣而不察也,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劳动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之源。毛泽东同志《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手脑、心智在劳动过程中得到统一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劳动,通过动手操作、训练锻炼、项目实践、现场体验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知、做中获,使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和精神“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马克思体力劳动在任何时代都不只是铲子和犁,而是一种思维和对思维的有效训练。引导学生亲身劳动,并从劳动经验中去理解认识事物、发展思维,是极为重要的教育环节。
——邱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4.劳动教育是价值创造的教育从无到有是创造,从有到优是创造,从旧到新更是创造,创造的意义就是价值的生成与转化,这一切都须臾不离劳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中庸)。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中以人们最常见的“商品”为例,分析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即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互动关系。价值是凝聚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成为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可以说,人类的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是价值创造之源。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以“新时代劳动”为载体的教育,其核心要旨始终应关注新时代劳动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以及由互动生成的创造劳动价值与全面教育价值,兼顾劳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的劳动价值(宁本涛)。劳动教育是价值创造的教育劳动创造价值的教育意蕴关键是“能为与有为”,“能为”而“不为”,一切创造都是妄谈。这当然需要价值观指引的“善为”。孟子形象地区分了“不能”与“不为”的差异。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是故,天下非有难易之事,重在“为之”。5.劳动教育是一种导向精神境界的教育这里的精神境界可以理解为“愉悦之境”“向善之境”“幸福之境”,体现主体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劳动教育是现实的实践活动使人走向可能的理想境界。劳动成果分享之喜悦,收获之快乐,自不必言喻,而劳动过程也有美好的经历和体验,产生愉悦感,如“劳动号子”“歌以咏志”。总书记经常说的让人民群众得到“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就是在奋斗奉献的过程和结果中才能具有的。“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爱之,能勿劳乎?”(《论语·宪问》)“境界”体现在对日常、自我和社会实践的多个方面的主观体验,体现在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多个方面的洞察感悟。境界基于劳动实践又超越实践,是主体对世界万物的“大容”“觉解”。如孟子、王夫之、王国维、冯友兰等人。劳动教育是一种导向精神境界的教育
冯友兰看来,由于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不同,其境界亦往往各异:“人对字宙人生的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劳动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揭示劳动之原理、导引劳动之意义、挖掘劳动之价值、体悟劳动之甘甜、培养劳动之品格、形成劳动之精神,以达到理想之境界。劳动教育的使命就是,使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使学生——
养成生存生活自食其力的人(能力、本领、习惯);养成故土家国同情感恩的人(情感、价值观);养成大众社会主动担当的人(奉献、服务精神);养成风险遭遇不忘逐梦的人(奋斗、进取)。三、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建议1.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全面发展的育人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拆迁合同范本
- 2024年期建筑行业合伙协议模板
- 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应用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年烟台市各级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真题
- 达州市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真题
- 利息种地合同范本
- 2024简易无抵押私人借款协议范例
- 2024年固定总价建筑施工协议模板
- 2024年教育技术下的《剪窗花》教学课件
- 仓储用地年租协议2024专业
-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课后练习题
-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 2022年《江苏省机动车维修费用结算清单》格式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 机械毕业设计(PLC的恒温箱控制系统设计)
- 简述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课件
- 砷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06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底稿(试行)
- 化验室化学试剂分类清单(参考模板)
- 三教”统一、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
- 材料成型概论 第四章 挤压成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