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西务中学高二年级第三次统练(生物部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组织液,c为淋巴B.胰液由小肠黏膜分泌产生,经过b运输至全身C.若注射的是抗利尿激素,则其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D.病人出现低血糖时,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快速缓解病情【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和题意可知:b为血浆;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为淋巴和血浆,所以c表示淋巴;组织细胞直接从a组织液中获取药物。【详解】A、由题图分析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为淋巴和血浆,已知b为血浆,所以c表示淋巴液,故a、c依次为组织液、淋巴,A正确;B、胰液由胰腺产生,B错误;C、若注射的是抗利尿激素,随血浆运输至肾脏,作用于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C正确;D、由题图分析可知,当病人出现低血糖时,静脉注射葡萄糖是将葡萄糖直接注入血浆,迅速送到全身细胞,使病情得到缓解,D正确。故选B。2.某一离体神经纤维的B区受到有效刺激后,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更多优质资源可进入/A.该神经纤维A区的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与K﹢外流有关B.该神经纤维B区膜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的C.图中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一致D.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AC区为未兴奋区,B区为兴奋区。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A、该神经纤维A区为未兴奋区,该处为静息电位,由于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加,使K﹢外流,表现为内负外正,A正确;B、B区为兴奋区,该处为动作电位,由于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使Na﹢内流,表现为内正外负,但Na﹢浓度膜内始终低于膜外,B错误;C、兴奋的传导方向为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C正确;D、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的作用,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D正确;故选A。3.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是排尿反射过程,a、b、c、d表示不同的神经元。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加快排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P处受损,机体仍能完成简单排尿反射,膀胱仍然能够排出尿液B.图中d、c为传入神经元,b为传出神经元C.b受到较强刺激时,神经纤维由于Na+内流使得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在排尿反射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1、题图分析可知:图中为反射弧的一部分,其中脊髓为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反映了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2、根据题意,排尿的过程中,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而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促进排尿过程进一步完成,体现了正反馈调节。【详解】A、若P处受损,脊髓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但是在脊髓的控制下,膀胱仍然可以排出尿液,A正确;B、由图可知,b神经元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元,结合反射弧结构可判断d、c为传出神经元,B错误;C、b受到较强刺激时,神经纤维由于Na+内流使得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从而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了有意识的对排尿过程的控制,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同时,排出尿液时,逼尿肌会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促进排尿过程进一步完成,体现了正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4.如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示意图,图中a~e表示不同种类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四种激素的分泌量均会增加B.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可使相关神经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的功能,同时也能合成、分泌e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题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a是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e是抗利尿激素。【详解】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的分泌均会增加,以增强代谢,提高产热,A正确;B、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可使相关神经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B正确;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但形成冷觉和热觉的场所是大脑皮层,C错误;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也能合成、分泌e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D正确。故选C。5.近年来性早熟患儿比例越来越大,性早熟的发生与性激素含量有关。人体内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功能,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就会导致儿童性早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性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定向运输至靶细胞发挥作用B.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不存在反馈调节C.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D.分泌促性腺激素的细胞,也能分泌性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1、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2、性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详解】A、性激素分泌后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并不是定向运输至靶细胞,A错误;B、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分泌性激素的过程存在分级调节,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调节可维持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故性激素的分泌也存在反馈调节,B错误;C、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激素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其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C正确;D、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D错误。故选C。6.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凭借在S蛋白486、452等位点上的变化,不仅能打开人细胞上的“锁”,还能更好地逃避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截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细胞膜上存在S蛋白的受体B.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可刺激浆细胞分泌抗S蛋白的抗体C.人体之前产生的抗S蛋白的抗体对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已完全失效D.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在S蛋白上的变化是基因重组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为RNA复制病毒。【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新冠病毒能凭借S蛋白能打开人细胞上的“锁”,可推测“锁”即为S蛋白的受体,A正确;B、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可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再由浆细胞分泌抗S蛋白的抗体,浆细胞不存在抗原受体,不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B错误;C、由题干信息可知,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能更好地逃避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截获”,说明人体之前产生的抗S蛋白的抗体效果减弱,而非完全失效,C错误;D、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在S蛋白上的变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故选A。7.如图为接种灭活新冠疫苗引发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A~E表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接种疫苗后同种病原体再次侵染时,细胞E只来自细胞D的分化B.灭活新冠病毒保留了抗原特性,一般不会致病C.只有细胞E才有表达相应抗体的基因D.细胞A属于淋巴细胞,细胞A~E均能识别抗原【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a、b分别表示淋巴因子和抗体;A-E分别表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详解】A、接种疫苗和同种病原体再次侵染时,细胞E(浆细胞)的产生来自于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A错误;B、灭活新冠病毒保留了抗原特性,能够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免疫反应,一般不会致病,B正确;C、所有细胞都具有抗体相应的基因,只在浆细胞中的表达,C错误;D、细胞A是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细胞E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B。8.植物根的向水性(即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与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蛋白质B.生长素会由水少的一侧向水多的一侧极性运输C.水多一侧的细胞纵向长度比水少一侧的细胞长D.根的向水性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蚓哚乙酸,它是以色氨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有机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A、生长素是色氨酸经一系列转变形成的吲哚乙酸,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A错误;B、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非题图中的运输方向,B错误;C、植物根的向水性(即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据图可知,水多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故水多一侧细胞的纵向长度比水少的一侧短,C错误;D、由图可知水少一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水多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所以根的向水性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D正确。故选D。9.对处于氮饥饿的玉米幼苗施加硝酸盐,首先引起根中的细胞分裂素水平迅速升高,随后通过木质部转移到茎中。植物体中高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促进茎生长,而低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促进根生长。据此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氮盐充足的环境中,植物优先促进根的生长以加快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B.在氮盐贫的环境中,植物促进茎的生长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C.施用适量的生长素类似物能调节“氮盐贫瘠环境”中植物的形态结构D.环境中的氮盐含量只影响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与分泌【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详解】AB、据题分析,氮盐能够刺激植物产生细胞分裂素。氮盐含量贫瘠的环境中,植物产生的细胞分裂素较少,“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较低,促进根的生长,以加快植物对无机盐吸收,氮盐含量丰富的环境中,植物产生的细胞分裂素较多,“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较高,促进茎的生长,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AB错误;C、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通过调节根、茎的生长,来调节“氮盐贫瘠环境”中植物的形态结构,C正确;D、在氮盐贫瘠的环境中施用适量的生长素类似物能够降低“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例,以促进植物根的生长,即环境中的氮盐含量会影响细胞分裂素等多种含氮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分泌,D错误。故选C。10.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D.d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种群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a为出生率或迁入率,b为死亡率或迁出率,c为性别比例,d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直接决定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可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详解】A、由图可知,a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
B、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
C、d为年龄组成,其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
D、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正确;
故选D。
1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无关D.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和光照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在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空间中的所有种群的集合称为群落。【详解】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但只有一个种群,故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B、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不一定是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也可能两种生物的竞争能力不相上下,B错误;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物分布有关,C错误;D、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强度,D正确。故选D。12.崂山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生长良好,适宜动物栖息繁衍,是同纬度地区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下图反映了一段时期内某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m1-m3B.R点时刻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PQ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该种群数量为“S”型增长,Q点时增长速率最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纵坐标表示的是随时间的变化,初始时P点小于1,以后随时间延长在Q点等于1,PQ之间比值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减少。Q点后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并在m2附近上下波动。【详解】A、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图示纵坐标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m1-m3不能表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错误;B、由曲线可知,R点时前后两年的种群数量的比值大于1,说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正确;C、PQ段该种群前后两年的种群数量的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因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错误;D、Q点等于1,说明种群前后两年的种群数量相等,种群增长率为0,D错误。故选B。13.进展演替指生物群落向结构和成分复杂化的方向进行的演替,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逆行演替则指群落向结构简单化的方向进行的演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终点分别是森林和荒漠B.人类的活动可改变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火灾后的森林和过度放牧的草原上的演替属于逆行演替D.进展演替提高了物种丰富度但不影响物种生态位的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终点不一定分别是森林和荒漠,而是与环境有关,A错误;B、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类的行为可加速或减慢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B正确;C、火灾后的森林和过度放牧的草原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而次生演替不一定属于逆行演替,也可能为进展演替,C错误;D、进展演替群落结构复杂化,提高了物种丰富度,同时也会改变物种的空间位置、食物来源和种间关系,因此可能会改变物种的生态位,D错误。故选B。14.玉龙雪山是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布区域。随海拔从低到高分布有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山地硬叶栎类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高山流石滩疏生草甸等植被类型。森林由下而上主要为云南松林、丽江云杉林、大果红杉林和冷杉林。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雪豹、藏马鸡、白腹锦鸡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随海拔升高出现不同的群落主要受光照和水分的影响B.山地落叶阔叶林中的地衣和苔藓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物种丰富度大,植物分层更复杂D.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例如,某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虽然大多数鸟类可同时利用几个不同的层次,但每一种鸟都有一个自己经常活动的层次:林冠层栖息着鹰、黄鹂、杜鹃等;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鹟、莺等;林下层则生活着画眉、八色鸫等。【详解】A、随海拔升高出现不同的群落主要受温度影响,A错误;B、地衣和苔藓可竞争阳光、水分等资源,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水分充足,物种丰富度大,植物分层更加明显,C正确;D、动物的垂直分层与植物有关,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正确。故选A。15.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进行采集B.装置①中的金属筛网能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C.装置②主要用于采集体型较大小动物D.装置②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置于70%的酒精中【答案】D【解析】【分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由于其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详解】A、装置①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光)、趋湿的习性采集土壤小动物,A错误;B、金属筛网不能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装置②主要用于采集体型较小的小动物,C错误;D、用装置②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杀死小动物并能保存标本,D正确。故选D。16.草地贪夜蛾俗称秋黏虫,外号“行军虫”,成虫借助风力可以在一夜之间飞行100公里,是世界十人植物害虫之一。草地贪夜蛾取食范围广,但明显嗜好禾本科,其低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最弱。我国云南本地的某种寄生蜂是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寄生蜂可将卵产在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依靠幼虫的营养来生长发育,最后破“虫”而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信息素对草地贪夜蛾进行诱杀属于化学防治B.利用黑光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常规监测利用了物理信息C.杀灭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时期是其幼虫期D.选择寄生蜂进行防治,利用的种间关系是寄生【答案】A【解析】【分析】信息传递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物防治常见方法为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其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效果稳定且持久。【详解】A、用信息素对草地贪夜蛾进行诱杀属于生物防治,A错误;B、黑光灯诱捕某些昆虫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属于生物防治措施,即利用黑光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常规监测利用了草地贪夜蛾的趋光性,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C、草地贪夜蛾取食范围广,但明显嗜好禾本科,其低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最弱,因此,杀灭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时期是其幼虫期,C正确;D、题意可知,寄生蜂和草地贪夜蛾是寄生关系,选择寄生蜂进行防治,利用的种间关系是寄生,D正确。故选A。17.鲸落是鲸鱼死亡后沉入深海形成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其演化分为四个阶段:鲨鱼、螃蟹等取食鲸鱼的柔软组织→海蜗牛、蠕虫等无脊椎动物以残余鲸尸为食→鲸骨腐烂产生硫化氢,硫细菌等从硫化氢中获取能量→鲸骨的矿物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鲸落中的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上述特殊生态系统B.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硫细菌属于分解者C.鲸落的形成演化会改变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D.鲸骨礁岩上演化出充满生机的珊瑚礁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2、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并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B、特殊生态系统鲸落中的硫细菌属于生产者,B错误;C、鲸落属于特殊的生态系统,鲸落的形成演化会改变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C正确;D、因为鲸骨的矿物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的聚居地,故礁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C。18.某湖泊由于废水污染严重,出现了大量浮游生物。有关部门进行了水体治理,水质逐步改善,湖泊中出现了比较稳定的生物群落,如图是该湖泊中存在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杂食性鱼类既属于初级消费者,又属于次级消费者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该湖泊的生物群落C.猛禽处于最高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最多D.水体治理后该湖泊中生物种类越来越多,恢复力稳定性增强【答案】A【解析】【分析】1、种间关系:(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2、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详解】A、图中从水草→杂食性鱼类看,杂食性鱼类属于初级消费者,从水草→昆虫→杂食性鱼类看,杂食性鱼类属于次级消费者,A正确;B、图中的生物缺少分解者,故不能构成该湖泊的生物群落,B错误;C、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猛禽处于最高营养级,故所含的能量最少,C错误;D、水体治理后该湖泊中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抗干扰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D错误。故选A。1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N1、N2、N3表示同化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1B.图中A表示“未利用”,指未被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人为输入的条件下,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0%D.将动物粪便作为肥料还田,植物可从中吸收有机物,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详解】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1+N3,A错误;B、图中“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利用,也未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B错误;C、人为输入的条件下,N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N2是流入从生产者流入到消费者的能量,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0%,C正确;D、植物不能吸收有机物,土壤微生物可以利用这些有机物,将动物粪便作为肥料还田,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不能提高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20.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较多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净化作用过程可以体现出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A~B区域,细菌分解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气C.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离子可被藻类吸收利用D.A~B区域不仅产生较多的无机盐离子,还会产生较多的CO2【答案】A【解析】【分析】1、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由题图可知,污水排放进入河流,在该河的AB段,藻类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详解】A、由于该污染属于轻度污染,该河流生态系统没有遭到破坏,因此不能体现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而是体现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B、A~B区域含碳有机物大量降低,溶氧量迅速降低,其原因是细菌通过有氧呼吸分解了有机物并消耗氧气,B正确;C、在A~B区域有机物被大量分解,产生的无机盐离子被藻类吸收利用,从而导致随后的B~C区域无机盐离子含量降低,藻类大量繁殖,C正确;D、有机物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氧化分解,所以在A~B区域还会产生较多的CO2,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50分)21.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免疫,物质Ⅱ为____(2)细胞B、C、D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____。(填字母)(3)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____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____免疫。【答案】21.①.体液②.抗体22.BC##CB23.①.细胞毒性T细胞②.细胞【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甲: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C为B淋巴细胞,D为浆细胞,物质Ⅰ为细胞因子,物质Ⅱ为抗体。2、分析题图乙:图示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的受体识别并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免疫效应。【小问1详解】由题图甲可知,抗原(病菌)最终的免疫过程在细胞外,故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其中细胞D为浆细胞,由细胞D分泌的物质Ⅱ为抗体。【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甲可知,细胞B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细胞C为B淋巴细胞,D为浆细胞,其中浆细胞没有抗原受体,不具有识别功能,故细胞B、C、D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BC。【小问3详解】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能精确杀伤肿瘤细胞;最终的免疫对象为细胞,故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22.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型,此曲线____(填“有”或“无”)K值。(2)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种群密度实际值。【答案】(1)①.J②.无(2)①.480②.大于【解析】【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小问1详解】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此曲线无K值,即表现为指数增长。【小问2详解】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72×60÷9=480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会导致重捕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目偏小,根据计算公式,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的标记个体数,则动物B的种群数量将偏大,故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会大于种群密度实际值。23.“退耕还林”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是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群落的物种数变化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1)题图是采用____法调查三类植物的物种数而构建的数学模型。(2)发生在退耕地上演替为____。(3)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将____(填“不发生变化”“提前”或“推后”),这说明人类活动____。(4)该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____。【答案】(1)样方法
(2)次生演替(3)①.提前②.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4)空间结构【解析】【分析】群落的结构有(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意义: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小问1详解】调查植物的数量常用样方法进行调查,题图是采用样方法调查三类植物的物种数而构建的数学模型。【小问2详解】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发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小问3详解】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因为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提前。【小问4详解】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24.如图为某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问题。(1)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2)图中最短的食物链是________,该食物链有________个营养级,鹰在此食物链中是________级消费者。(3)此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4)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5)由上述简图可知,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答案】①.3②.草→鼠→鹰③.3④.二(次)⑤.草⑥.鹰⑦.捕食和竞争【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草是生产者,其余动物为消费者,还缺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即草→鼠→鹰、草→鼠→蛇→鹰、草→蝗虫→食虫鸟→鹰。【详解】(1)此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
(2)图中最短的食物链是草→鼠→鹰,该食物链有3个营养级,鹰在此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3)此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草。(4)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鹰(第三或四营养级)。(5)由上述简图可知,鹰与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25.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如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a)]图2为该地区恢复后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委托借款合同范本
- 2024年双方关于量子计算机技术研发合同
- 出租门面合同范本2024年
- 房地产项目联营开发合同样本
- 广告位合作合同模板
- 2024自建房购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报价合同格式范本质押合同格式范本2
- 2024生鲜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4购销合同范本(手机美容保护膜系统购销)范文
- 房产中介合同样本
- (完整版)病例演讲比赛PPT模板
- 直播合作协议
- 社科类课题申报工作辅导报告课件
- 头痛的诊治策略讲课课件
- 沙利文-内窥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蓝皮书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建筑测量》实验报告1-5题库
- 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自查表
-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法规》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精益工厂布局及精益物流规划课件
- 注射液无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方案
- 2023年口腔医学期末复习-牙周病学(口腔医学)考试历年真题荟萃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