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特殊翻译_第1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特殊翻译_第2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特殊翻译_第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特殊翻译_第4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特殊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群丐过其门,见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麇集于户限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愤火交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竟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汝曹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而畅饮焉。”群丐登堂醊,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赐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①,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第一页第二页,共23页。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视之。然越数日将之官,群丐请从之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方踌躇间,有黠者似已久窥其意曰:“先生之作官,自作官;某等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马处,则吾等愿藉之以毕馀生。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②,且自浼也。请勿作再三之虑,先生以为何如?”第二页第三页,共23页。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时潜一入署问安而已。先生亦随时资给之,然往往不受。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至颁发赏格时,悬牌累月,迄无来领者。而先生以政声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之烦,又淡于利禄,遂以亲老乞终养。解组③后,欲为各丐谋治生业,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为人言之,辄欷歔泣下,引为憾事。然而丐则侠矣。(选自《虞初广志》卷八,有删改)【注】

①南宫:指“礼部”。②浼:玷污。③解组:解下挂印的带子,指辞官。第三页第四页,共23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页第五页,共23页。解析做此类题,要找出重要实词、虚词、活用现象、特殊句式等,注意落实,以直译为主,译句要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词达句顺,不能出现病句。(1)句中有固定句式“与其……孰若”,关键词“虽然”“馁”等。答案(1)既然这样,与其让鱼肉败坏,不如大家一起吃个饱。(2)(3)见“现场采样”。第五页第六页,共23页。思维盘点1.联系教材内容,进一步复习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梳理一轮复习中易错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2.明确解题方法技巧,尤其对句式方面的翻译作进一步巩固。翻译时具体分析该句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文言句式,逐个排查、核对。确定某种文言句式,把意思翻译出后,再回到原文去检验,看是否正确。第六页第七页,共23页。【题目1】

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4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2)题]现场失分答案得分失分探源1分最后一句译文意思对,前半部分未翻译出来,整体不够准确。2分意思整体正确,只是个别关键词未能翻译出来,比如“是”“侪”等。第七页第八页,共23页。3分能把握关键词“区区”“吾侪”等,意思翻译基本正确。只有“是”未能准确翻译。现场满分答案4分满分领悟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两个句式,三个词语“是”“区区”“吾侪”等,然后根据前后文意思加以翻译。完善你的答案

第八页第九页,共23页。得分点句中有判断句(是区区者)、宾语前置句(何难之有)等特殊句式,有“区区”“侪”等实词,这些都是在翻译中所应注意的。答案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难的?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题目2】

甫抵里閈,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4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3)题]现场失分答案得分失分探源1分仅中间一句译文意思对,前后两句都没翻译出来。2分意思整体正确,只是个别关键地方未能翻译出来,比如倒装句式和“甫”等。第九页第十页,共23页。3分能把握关键词“甫”“踵”等,意思翻译基本正确。只有倒装句式未能调整。现场满分答案4分满分领悟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定语后置句式,三个词语“甫”“问寒温”“肩摩踵接”等,然后根据前后文意思加以翻译。完善你的答案

第十页第十一页,共23页。得分点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句中有定语后置现象,虚词“甫”,实词“摩”“接”等,都要注意落实。答案(来先生)刚到达乡里,(前来)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亲朋好友(很多),肩挨肩,脚跟脚。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23页。【参考译文】

来懋斋先生,家境极为贫困,(但是)他为人性情豪爽有过人的节操。乡试后,考中举人。(他)打算上京城参加礼部的进士考试,可是盘缠不足。乡里人的风俗,照旧例凡是临时缺乏资金的,可以招集亲朋好友七八人各拿出一份钱来给发起人,由发起人立下文书签字(后众人)把钱交给他,事情结束后再一个个地把钱还给他们,叫做打会(或起会)。不久(来先生)说:“不如起一个会来筹集盘缠。”于是接连几天奔走于亲朋好友家,才得到七个人的同意。然而(这些人)都是因为情面上不能推辞,(表面上)勉强答应他可是心里实际上没有答应他。到了那一天,先生天一亮就起床,打扫院子台阶,备好美酒佳肴,来恭候他们(的到来)。哪里料到(直到)天色已晚,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来到他家里(立约)。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23页。(这时)有一群乞丐经过他的家门,看见先生家里摆列杯盘,(心想)一定有所说的喜事。就聚集在门外,等着想得到吃剩的酒饭。这时,先生饥饿与愤恨交织,于是出门对乞丐们说:“我摆下酒宴,实在是因为礼部考试日期临近,进京没有盘缠,打算借亲朋好友的聚会筹集资金,以应对燃眉之急罢了。无奈亲朋好友背弃了我,今天都食言了,以致我的酒菜成了摆设。既然这样,与其让鱼肉败坏,不如大家一起吃个饱。你们都来就座,我将做东道主来(请大家)痛快地喝酒。”乞丐们进屋饮酒,酒足饭饱后对先生说:“我们是小人,承蒙先生把酒食赐给我们,本来属于非分的恩宠。现在借问一句,从这里到京城需要多少银两?”先生说:“只要让我路上没有饥渴,稳稳当当地到达京城就足够了。”乞丐们应声站起来说:“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难的?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一路上)各地的旅店主人赞叹他们的义举并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惊异,并多有馈赠。到达京城以后,乞丐们各自分头乞讨,拿讨来的钱作为先生应试的费用。考试结束后,(来先生)果然中了进士,得以出京担任某地县令,按照惯例回乡探望父母。乞丐们也催他回乡。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23页。刚到达乡里,(前来)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亲朋好友(很多),肩挨肩,脚跟脚。先生也(只是)平淡地对待他们。然而过几天将上任,乞丐们请求跟着他前往任所。先生担心有什么不合适的,又担心背弃以前的情分。正犹豫着,有一个精明的(乞丐)好像早已看透了先生的心思,说:“先生做官,自做你的官;我们乞讨,自行乞讨。只要有让我们效犬马之劳的地方,那么我们愿意借此来过完我们的余生。至于其他生活方面的事情,决不敢做玷污先生(的事),况且那也是玷污我们自己(的名声)。请不要多虑,先生认为怎么样?”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23页。(乞丐们随先生)到达任所后,各自到四方乞讨,只在天黑时偷偷地来县署问安罢了。先生也随时资助他们,然而(他们)常常不接受。当时县里多盗贼,乞丐们暗中打探,因此(先生)屡次破获重要案件。到发赏银时,牌榜悬挂几个月,最终(也)没有来领赏的。而先生因为政绩卓著,由上级保荐升任郡守了。先生本来是个读书人,不能忍受官场应酬的烦扰,又淡泊名利,于是以父母年老的理由请求(回家为他们)养老送终。辞官后,(先生)想为每个乞丐谋划生计,(乞丐们)竟然都躲开他去了别的地方。先生每每给人讲到这些,就唏嘘落泪,把这作为自己的遗憾。这样的乞丐可以说是“侠丐”了。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23页。句式规律(标志、结构)例句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主语+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忌不自信/古之人不余欺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主语+代词宾语+动词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主语+代词宾语+介语+动词不然,籍何以至此?用“之”“是”作标志主语+宾语+之(是)+动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陈言之务去/夫晋,何厌之有?/孜孜焉唯进修是急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前置宾语+以+动词不然,籍何以至此?/一言以蔽之/吾谁与归?注意:代词“自”作宾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相”“见”表示偏指一方时,也往往是宾语前置。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亚父南向坐/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此外,还有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的,如: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几种常见的倒装句式规律探究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23页。定语后置用“之……者”“而……者”“……者”表示中心词+之+定语+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四方之士来者中心词+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中心词+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用“之”表示中心语+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数量词作定语时中心语+数量定语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23页。主谓倒置为强调谓语而倒置谓语+主语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状语后置用“于”“乎”“以”表示动词+于(乎、以)+宾语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得双石于潭上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23页。二、

文言固定句式一览表语气形式译义示例表推测语气得无……乎(耶)该不会……吧/莫非……吧/能不……吗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蒲松龄《促织》)无乃……(乎)(恐怕)……吧/莫不是……吧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23页。表疑问语气如……何/……何/奈……何把……怎么样/拿……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何(胡)以……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表反问语气不亦……乎不也……吗/难道不也……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何……为/何以……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哪里用得着……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何……之有哉有什么……呢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