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在朝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写下这首怀古之作,慨叹六朝之兴亡,显然是寓有引古鉴今的现实意义的。第一页第二页,共42页。作者与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晚年曾任太子宾客,后世称刘宾客。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地位。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四海统一,《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
第二页第三页,共42页。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敛。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第三页第四页,共42页。二读诗歌
评品赏析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第四页第五页,共42页。①
“下”和“收”字用得好。
②
“下”,既符合地理形势,从上游向下游进军;又符合历史事实,西晋军队攻下了东吴都城。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
“收”字,写出了东吴王朝望风披靡、彻底覆灭的结局。
③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一“收”,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第五页第六页,共42页。①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看,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第六页第七页,共42页。上面两联都是咏史诗的叙述部分,首联是总叙,声势逼人;次联是具体描绘,形象生动。
下面就是核心内容了:感与论。
第七页第八页,共42页。3、颈联中“人世几回伤往事”包含哪几层意思?答案见哪里?诗人将“人世”与“山形”对照,意在强调什么?
以人事的变迁与自然景物的亘古不变对比,以终古常在的“依旧枕寒流”的“山形”作为匆匆交替的王朝历史的无情见证,强调山川地形固然重要,人事的治乱才起决定性作用,即“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蕴含着对前朝历史教训的终结。第八页第九页,共42页。4、体悟尾联的表层和深层含义。诗人生活的年代四海一家,天下统一了。所以西塞山的故垒,就已废止不用,如今长满芦苇,在秋风中飒飒作响。这里是赞颂,是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哪天会变成战争的前沿。警惕藩镇割据。第九页第十页,共42页。三读诗歌
把握寓意
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其间虽然在唐宪宗时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但至刘禹锡写作此诗时的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河北三镇又恢复到了割据状态。金陵(今南京)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
第十页第十一页,共42页。三读诗歌
把握寓意
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海为家,江山一统是诗人所极力赞扬的。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42页。四读诗歌谈谈手法
怀古感今
借古喻今
借古讽今凭吊古迹,议论往事,借古喻今,给人以启示,是这首怀古诗的鲜明特点。描写传神,对比强烈。
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42页。探究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特征: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内容上有四个特征:借古人之针砭,刺现实之痼疾,征前代之兴亡,示不远之殷鉴;慕前哲之高风,抒不屈之气节;赞先贤之伟业,言济世之雄心。形式上也有四个特点:气力雄健,气盖今古;因意遣词,即小见大;即景骋情,妙造意境;章法多变,摇曳生姿。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42页。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42页。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42页。咏史怀古诗鉴赏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42页。咏史诗
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
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这类作品思想大都比较严肃沉重,感情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42页。一咏史怀古诗的主题:1、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42页。
与诸子登岘山(P12)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思考:1、这首诗最后诗人似乎一直在描写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2、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感慨?是如何表达出来的?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42页。1。答:不仅仅在叙事,是在吊古伤今。2。答:吊古伤今,感慨人生短暂,暗示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悲哀。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具体是将尚在的“羊公碑”与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现实进行对比,令人伤感。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42页。咏怀古迹五首·其三(P30)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思考:1、请找出诗歌中点明主旨的词语。2、尾联写昭君的琵琶声中充满怨恨,那么她怨恨什么呢?3、如何理解“空归”的“空”?4、作者写昭君“怨恨”的目的何在?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42页。2、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对事物由盛而衰的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作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42页。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是“故国”、“空城”,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42页。3、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42页。西塞山怀古(P38)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补注背景:时值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天下暂时一统。但是,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思考:1.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2.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①或是借古讽今,劝诫世人: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42页。结尾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统治者和藩镇割据者。“故垒萧萧芦荻秋”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心叹喟。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42页。九日齐山登高杜牧(P46)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1、首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42页。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江南秋色图》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快豪放;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42页。②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亡,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42页。咏史怀古诗的主题:1感慨身世,关照自我2抒发感慨,感伤兴衰3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①或是借古讽今,劝诫世人②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42页。二鉴赏方法指要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果不是常识,诗下注释会有)。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解蕴涵其中的诗意。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42页。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之家;今昔对比,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令人叹惋再三。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42页。其次,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做到(知人然后论诗)。诗家怀古咏史,抓往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如果是感慨个人的身世一类的,感情成分较浓。此时,我们只要知道一些作者的情况(在诗下注释中一般会有),然后与诗歌所用典故比对,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42页。再次,分析技巧,体察诗旨。
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越中揽古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思考:诗歌借助于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主旨?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42页。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充分地表达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这一主题思想,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42页。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42页。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42页。过华清宫①绝句杜牧
[甲]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贷款延期补充协议书范本
- 2024居间合同样的合同
- 工程测量设计合同
- 培训机构合作合同样本
- 技术许可与知识产权保护
-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与失业保险“并轨”协议书
- 2024配方转让协议标准文本
- 工程合同签订方法
- 房屋租赁合同提前解除的策略与建议
- 园林绿化承包经营合同样本
- GB/T 26358-202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 YS/T 337-2009硫精矿
- 跆拳道课堂教学计划表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GB/T 12239-2008工业阀门金属隔膜阀
- GB/T 10822-2003一般用途织物芯阻燃输送带
-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含
- 手机摄影PPT学习课件(摄影的七大要素)
- 换药,拆线课件
- 生物武器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