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社会新农村,实现林业生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建设为契机,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绿化美化为重点,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围村林、景观路、林业“三网”建设,实现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为建设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秀美宜居的做出新的贡献。二、建设目标通过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起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初步建成山川秀美、符合生态文明社会要求的人居环境。2021-2021年三年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建成林业生态文明村。2021年第一批在县、唐庄镇、孟庄镇、冀屯乡、市四个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范围内的所有村和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县(市)县城规划区、重点镇规划区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产业聚集区内的村、8条快速路两侧、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的村级规划中心村开展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建成林业生态文明村1361个,其中样板示范村166个;2021年建成林业生态文明村1335个,75以上的村庄达到林业生态文明村标准;2021年创建林业生态文明村875个,全部完成林业生态文明村创建任务。第一批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要确保4月底完成,6月底基本结束。三、 建设布局和建设重点 按照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在建设布局上要以主城区规划区、县城、重点镇为中心,以环城(县、市、区所在地)、沿线(国、省交通主干线)、区内(产业聚集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村的建设,在全市形成“四级区域、六区环城、八路沿线”的建设格局。“四级区域”即县城规划区内的村、重点镇规划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聚集区内的村、“一县一镇百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结合各自实际,突出特色进行建设。“六区环城”即红旗区、卫滨区、牧野区、凤泉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南工业园,发动其所在地的村开展建设。“八路沿线”即组织发动新辉、新延、新原、新获、新长北线、小冀、凤泉、卫辉八条快速通道沿线的村搞好建设。围绕总体目标,重点抓好入村口主干道两侧绿化、村内主次干道绿化、公共活动场所和农户庭院内外绿化、围村林营造、农田林网化,提高村镇绿化覆盖率。四、创建标准(一)总体要求。入村有绿化景观路,围村有绿化带,村内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花草,每两平方米空地至少有一棵树,消除空闲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0-45以上。田林路相结合,形成农田林网。树木以果树、用材经济林为主,乔灌结合,形成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瓜果飘香的良好生态环境。(二) 入村口主干道两侧绿化带宽度在20米以上(或植树10行以上),实现多树种配置、乔灌花结合。(三) 村内主次干道实现多树种配置、乔灌花相结合,形成一路一树,一街一景。提倡营造“葡萄路”、“女贞路”、“樱桃路”、“杜仲路”、“樱花路”、“玉兰路”、“银杏路”等特色道路。(四) 公共活动场所和农户庭院内外,适宜种树的两平方米以上空地全部绿化。(五) 营造围村林。植树宽度在20米以上(或植树10行以上),用材林、经济林均可。(六) “三网”(林网、路网、水网)建设绿化率达到95以上。村庄周围向外辐射1公里,实现农田林网化,林网控制面积不超过300亩。(七) 村镇绿化覆盖率30-45以上。(八) 建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1处以上、生态文化宣传专栏3处以上或生态文化纪念馆1处以上。(九) 在中、小学教学中,每周开设生态文化科普教育课2节以上。五、技术要求 (一)造林标准 同创建标准。(二)树种选择 1.围村林、“三网”绿化:以107、108、中林46等优质、干性通直的速生欧美杨为主; 2.村镇、庭院绿化:以杨、柳、榆、槐树、合欢、栾树、垂柳、金丝垂柳、木槿、红叶李、葡萄、女贞、樱桃、杜仲、樱花、玉兰、银杏等树种为主。(三) 苗木规格 选用II级以上苗木,植株健壮,苗干通直圆满,无机械损失,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四) 成保率 成活率达到90,保存率85以上。六、检查验收 (一)自查验收。每年4月下旬,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市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进行自查,分别一、二、三类村,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市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查报告包括基本情况、组织情况、检查情况、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等。(二)抽查复查。市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4月下旬到5月上旬,按照30的比例,对县级林业部门上报的林业生态文明村进行抽查复查,形成检查验收报告,上报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林业部门要把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列人重要工作议程,将各项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任务。一是建立市、县领导干部包县、包乡、包村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目标。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例会,汇报所包县(市)、区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督促查制度。市林业局成立督导组,分工负责,对12个县(市、区)、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进行督导。(二)实行目标管理。将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任务与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进行检查验收和考核。(三)加大投入和建立激励机制。要高度重视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切实加大投人。结合实施市林业生态市建设提供项目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资金适当向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倾斜。一是建立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二是积极协调市直各结对帮建单位,发挥自身资金、项目、技术等优势,扶持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三是市场化运作,多途径筹资、筹劳与合作。(四)推进林改,确保成效。各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