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摘要:为了掌握影响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采取数据分析、定性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如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信息的提升、消费质量提升等。这些新的消费特征的呈现,主要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通货膨胀水平、人口结构及社会保障水平等关联因素的影响,而要提高山西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就必须对症下药,立足山西实际,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消费环境。关键词: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一、引言纵观世界强国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消费水平的提升,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消费水平则决定了发展的上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之路,也离不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2016年国务院批复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这标志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要发展,经济第一位,有了经济基础才能有相应的上层建筑,发展经济也就成为了中部省份崛起的首要任务。但对于向山西省等中部地区省份而言,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成了天然短板,投资和消费也就成为了第一选择,如何刺激居民消费,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源泉成为中部崛起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也是山西省等中部地区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二、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消费水平得到提高随着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中做出的不懈努力,旅游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也不断提升。(受疫情因素影响,2020年全国大多数省份居民消费水平均有所下降,不具备参考性,故在此列举2017年-2019年数据以供参考)2017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04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24元。2018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90元,同比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172元,同比增长8.9%。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59元,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28元,同比增长6%。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对比我们能够发现,近三年来,山西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且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增幅年均超5%。此外,恩格尔系数也有所下降,2015年山西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5.1%和29%,2018年山西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3.1%和27.4%,3年时间内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6个百分点。(二)消费观念有所转变山西省地处我国内陆地区,位于黄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洪涝灾害较轻,但同时降水也相对较少,旱灾多为发生,受地理、自然气候的影响,山西省城乡居民购买大宗货物时喜欢囤积货物,以备不时之需。但近年来,随着物流、保险等配套设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的电子购物的不断发展,山西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一,理性消费成为主流,囤积式消费逐渐淡化。以往每逢逢年过节,白菜论车装、猪肉论头扛的情况较为多见。但近年来随着大型商超的不断发展,新鲜蔬菜即需即买已经成为了现实,逢年过节囤积货物的山西人越来越少。其二,电子购物成为新时尚。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山西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以往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商务的嗤之以鼻,也逐渐被快速、便捷、多样、实惠的网络购物所吸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新风尚。同时,纸质货物的购物时代已经伴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而逐渐淡化,一个手机出门购物已经成为了常态,无论是大型商超,亦或者是街头市场,无论是购买车、房,或者是油盐酱醋,电子支付逐渐成为主流。(三)消费质量不断提升首先,食品消费更加趋于品质化、营养均衡化。近年来,山西省城乡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满足裹腹感,逐渐发展为舌尖上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保健,食品的营养均衡搭配也成为了更多山西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参考指标。其次,生活家电的多样性、普及率不断提升。冰箱、彩电、洗衣机老三样已经成为了家电市场的过气产品,洗碗机、烤箱、空调等家电也开始在家电市场走红,成为山西省城乡居民采购家电时的新宠儿,汽车也成为家庭必备,2019年末山西民用汽车保有量713.9万辆,山西省人口总数为3729万人,以每对夫妻1个孩子,2个老人的家庭标配来计算,山西省约有7.5万家庭,基本实现1户1车。再次,在住房方面,通过政府的不断努力,城乡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不断提高,2010年山西省城镇人口人均住房面积仅28.02㎡,农村人口人均住房面积仅28.69㎡,到了2019年,山西省城镇人口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4.33㎡,农村人口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9.90㎡资料来源:山西省统计局官网资料来源:山西省统计局官网三、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人们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消费需求提高,这充分说明了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对于如何理解生产决定消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予以简单解析。首先,生产决定了消费对象。世界上有了计算机,才有了购买计算机的客户。其次,生产决定了消费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从实体店购买演变为商务平台购买,如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APP。再次,生产决定了消费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车逐渐取代自行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生产决定消费质量的具体表现,没有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商品质量的提升。最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这一点我们可以拿苹果手机来举例,每一代苹果手机的发布,都会刺激一批人去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他,这就是生产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欲望转化为了消费动力。尽管一个国家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但具体到省市地区而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对地方居民的消费水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长足进步,但相较于国内其他省、直辖市、地区而言,经济发展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表1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GDP排名排名省份GDP(单位:亿元)1广东11.08万2江苏10.27万3山东7.31万4浙江6.46万5河南5.50万6四川4.86万7福建4.39万8湖北4.34万9湖南4.18万10上海3.87万11安徽3.87万12河北3.62万13北京3.61万14陕西2.61万15江西2.57万16辽宁2.51万17重庆2.50万18云南2.45万19广西2.21万20贵州1.78万21山西1.77万22内蒙古1.73万23天津1.41万24新疆1.38万25黑龙江1.37万26吉林1.23万27甘肃0.90万28海南0.55万29宁夏0.39万30青海0.30万31西藏0.19万表1数据来自于搜狐网2020年中国各省份GDP排名(最新)。如表1所示,在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GDP总量排名中,山西省以1.77万亿元人民币排名第21位,处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下游省份。产业结构中依然以煤炭产业为经济支柱产业,非煤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短板,而煤炭产业主要服务于工业发展,对城乡居民的日常需求可提供服务有限,由此导致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难以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于《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实现自给自足,通过内部生产来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刺激城乡居民消费欲望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数据来源:数据来自于《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总体来看,山西省借助中部崛起的东风经济社会取得了迅速发展,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也有所提升,但纵向比较、横向分析来看,山西省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幅相对偏低,且可支配收入总额在全国各省份可支配收入排名中总体靠后。表2山西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表年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元)20152582894542016273521008220172913210788201831035117502019332621290220203479313878表2的2015-2020年数据来自于《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表3河南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表年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元)201525576108532016272331169720172955812719201831874138312019342011516420203475016108表3的2015-2020年数据来自于《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如表2及表3所示,2015至2020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8965元和4424元,增幅分别为34.71%和46.8%,而同为中部地区的河南省,2015至2020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9174元和5255元,增幅分别为35.87%和48.42%,无论是增加额度,亦或者同比增幅,山西省与河南省都有一定差距。至2020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和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持平,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河南省少了2230元。数据来源:人口结构情况数据来自中国统计信息网。数据来源:人口结构情况数据来自中国统计信息网。表42020年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排名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1上海市722322北京市694343浙江省523974天津市438545江苏省433906广东省410297福建省372028山东省328869辽宁省3273810内蒙古自治区3149711重庆市3082412湖南省2938013安徽省2810314江西省2801715海南省2790416湖北省2788117河北省2713618四川省2652219陕西省2622620吉林省2575121宁夏回族自治区2573522山西省2521423黑龙江省2490224河南省2521425广西壮族自治区2573526青海省25214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490228云南省2481029贵州省2456230西藏自治区2403731甘肃省23845表4数据来自于新浪财经31省份2020年居民收入榜。我们通过对2020年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分析来看,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十位,仅高于甘肃、西藏、贵州、云南、青海及广西等偏远贫困地区及河南、黑龙江等人口大省。且2020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而山西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5214元,山西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足足比全国平均可支配收入低了6975元,少了约21.67个百分点。同时,如表2所示,从2015年至2020年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15年该数据仅为16374元,但到了2020年该数据已经增长到了20915元,年均增长超900元,这说明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在进一步扩大,财富向城镇居民手中进一步集中。但从消费的边际效应来看,富人低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而穷人消费倾向高但无钱消费,这也导致山西省消费水平难以进一步提升。(三)人口结构情况山西省城乡居民人口结构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集中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农村人口依然占据较大比重。根据山西省2020年统计年鉴,2012年山西省农村人口首次跌破全省人口的50%,尽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变化为城镇人口,但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仍有1508万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40%。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偏低,消费水平不高,总体拉低了山西省全省的居民消费水平。如2018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9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仅1.1万元,全省人均消费性支出被拉低至2.0万元;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按照联合国老龄化标准,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末,全省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386.7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0.40%,比2017年提高0.45个百分点。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全省有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占家庭户总数的21.58%,即平均每5户的家庭就有1户有老年人生活。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中,单身老人户和有两个老人户占到了47.22%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局官网。老龄人群节俭意识强,储蓄观念强,但消费意识低。同时,独生子女为主流的家庭社会模式,一户家庭、双方老人,养老压力大,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被拉低;三是受教育水平偏低。因农村人口基数较大,老一代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可从事数据来源:山西省统计局官网四、提高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策略前面我们对影响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当前制约山西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三种因素,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及人口结构的不合理。而要提高山西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发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突出作用,就必须对问题进行对症下药,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及调整人口结构为重点,全面发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既包括对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又包括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推动:首先是推动煤炭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传统经济发挥新热量。一方面,要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制约煤炭行业复苏的原因所在,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控制煤炭行业的产能,可以通过严格审批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取缔露天开采及无证开采等手段,降低煤炭产能,调整煤炭市场的供需结构。另一方面,要走清洁煤炭发展道路。要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高标准要求,在发展煤炭经济的过程中,本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煤炭经济发展之路,不断革新煤炭行业的开采技术、运输技术、保管制度等,实现煤炭产业的绿色开采、绿色运输、绿色保管,走有技术、有安全、消耗低、效益高的高效煤炭产业发展之路。其次是需要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力发展陆港经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山西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山西省必须有敢于接受挑战的勇气,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之中,享受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红利,积极发展陆港经济,加快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建设等,做好东西方商贸网来的中转站,抢占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让陆港经济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二,立足山西省独特的经济社会省情,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相关的配套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山西省要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自动化、信息化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依托,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其三,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发展绿色经济,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旅游业无疑是绿色经济中的优选。山西省拥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景观,有九朝古都太原市、云冈石窟、乔家大院等人文景观资源,也有北岳恒山、壶口瀑布等自然景观,山西省必须立足自杀式丰富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业带、延伸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多措并举齐发力,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首先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要改善农产品产业结构,鼓励农民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等。要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让机械代替手工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削减时间成本。要推进高新技术农业,如推广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立体农业等,提高单位空间的农产品附加值。四是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粮食深加工,突进农业深加工的招商引资,把农业生产初级模式向农业生产深加工的高级模式推进。五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经济,让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形式入股集体经济、合作社经济,以规模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增加农民分红收益。通过一系列现代农业措施的落地生根,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其次是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动力增值。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我国已经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逐渐弱化,服务业和科技产业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但相较于科技产业而言,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吸收社会闲散劳动力,提高劳动力价值有重要意义,因此,山西省必须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步伐,建立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导、帮助、扶持服务业发展。二是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体系。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机制,明确市、县、乡三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体制机制,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闲时能够持续产生收益。最后是政府适当行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是大力推进减税降费。我国目前的税费主要针对企业个高收入群体,但就企业生存和发展而言,是为了实现利益,为了实现利益,自然会将税费通过降低工资等手段转嫁到劳动者身上,所以山西省要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减收营业税和增值税,以提高劳动者收入。二是建立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落实地方最低工资标准,鼓励和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工资增长机制,按工作年限等方式,实现劳动者收入的逐年稳步增加,减少物价上涨带给城乡居民的消费压力,刺激消费欲望。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持续扩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参保人群,降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支出,同时消除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顾虑,以解放更多资金投入到消费行为中去。加强社会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口结构情况首先是加快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实现城镇居民人口的持续增加。要以乡村振兴工作为契机,推进农村地区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管网建设、村容村貌建设,为产业振兴打下基础。同时,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打造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旅游,让一部分农村向走上绿色发展道路。此外,也要不断改进农村地区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服务城镇化进程。当然,结合地方实际,推动工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经济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通过一系列城镇化措施的落实,实现农村地区的城镇化,逐步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其次是加快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其一,要鼓励生育,实现新增人口的不断增加。不但要在全省鼓励二孩,还要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试点先行,鼓励生育三胎,通过逐年积累,逐步消化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其二,要适当延迟退休,实现人生增值。改革退休制度,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让老年人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社会保障压力。要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综合养老体系建设,让社会养老成为未来养老体系的重要方式,减轻青年人群支付老年人养老资金的负担。最后是实施教育兴省战略,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特别是子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村地区,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广州华商学院《数据库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学院《算法设计与分析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项目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学院《葡萄牙语视听说(I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1年电力工程围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 亚朵酒店前台述职报告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数据安全重要数据风险评估报告
- 孝悌课件教学课件
- 《期末总结》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专题培训
- 母婴护工培训完整方案
- 第17讲 新高考新结构命题下的导数解答题综合训练(教师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 01-卫生法学与卫生法概述课件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与应用组”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家长会安全保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