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政治史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计54分)1.周武王灭商以后将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古老氏族的后裔进行“褒封”,甚至连商纣王的儿子也被封为“三监”之一,“以续殷祀”,而分封制度的真正实施则始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这反映出西周初期的制度构建A.旨在重构国家治理体系B.摒弃了武力威慑的方式C.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D.确立了周王的专制权力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是基本的行政单位,历代没有什么变化。秦朝这一举措A.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B.确立了华夏认同观念C.巩固了奴隶社会统一D.促进了官僚政治形成3.汉初,为相者都是追随刘邦的开国元勋;到了惠帝(高祖之子)时,所任丞相曹参、王陵、陈平既是勋旧又是皇帝的长辈,每遇大议,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这一现象说明,汉初A.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完备B.君主至尊局面改变C.丞相掌握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D.臣僚弄权现象凸显4.曹魏时期,尚书陈群创设九品中正制,“此制大体,就当时在中央任职、德名俱高者,由各州郡分别公推大中正一人,由大中正下再产生小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写出评语,吏部据此考核授官。据此可知,该制度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门阀势力C.重建儒家正统D.扩大选官范围5.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原来只在边疆地区设置的藩镇在内地大量设立。按照与唐中央的关系,这些藩镇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所示)。唐朝在内地设置藩镇地区与中央关系河北地区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东南地区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中原、西南、西北地区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A.使中央集权制名存实亡B.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C.彻底地解决了边患问题D.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6.宋开宝元年(968年),开国功臣、户部尚书陶谷的儿子陶邴高中第六名。考试后,太祖令参知政事薛居正对其进行复试,合格后乃赐及第,并下诏规定,凡是官二代考科举必须在中进士后进行复试。宋太祖此举A.防范权贵对皇权的威胁B.促进北宋社会阶层固化C.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实现了科举的公平公正7.元朝中央设置御史台,御史台又在地方上建立了两个行台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和西南地区的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北部和中原地区不另置行台;元朝还在路以上设置肃政廉访司,定期检查各种案件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这可以用来说明元代A.地方官员职权被削弱B.御史台行政权力的加强C.监察体系系统严密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8.1842年10月,道光皇帝听闻广东仿造了一艘西式战舰,颇为欣赏,命大臣将图样交闽、浙、苏三省官员参考。然而,造西式战舰有材料、技术、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各地官员假辞推托,道光皇帝也没有追究。这反映出晚清政府A.意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B.权威受到地方严重挑战C.仍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D.囿于实际困难改革受阻9.梁启超在论及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时说:“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为……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这反映了清政府A.内部满汉矛盾日益激化B.已成为“洋人的朝廷”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隐患D.避战求和政策的失败10.辛亥革命之后,通过议会选举参与国家政治的势力多是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过去被排斥在政治体系之外的民众也参与了这个体系,人民群众参与政治体系的范围和深度大大扩展了。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推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助推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C.改变了半殖民地社会性质D.使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发生变化11.“汉阳兵工厂工人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此时实有断绝供给吴贼枪械的必要。自今日起,宣布总罢工,再不要为吴贼造枪械攻打我们革命的战士。我们的口号:武汉工人大联合!”这反映出A.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B.人民群众对北伐战争的支援C.武昌起义得到民众的支持D.国民革命已取得了基本胜利12.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初期,“没有走路之权”的知识分子怀抱革命理想,风尘仆仆地走在通往延安的道路上,一时之间“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这说明,当时A.民族危机激发知识分子革命热情B.国民党统治区实施一党专政独裁C.敌后根据地的建设迫切需要人才D.日本侵略迫使民众向大后方迁移13.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农村维持“三三制”的政治形态;1946年夏,解放区农村成立了由农民组成的贫雇农团;1947年7月开始,各解放区相继建立了村级农民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了农民协会。由此可知A.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因为农民的支援B.土地改革使全国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C.各解放区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共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基层政权建设14.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权采取措施,惩治反革命,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些举措A.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针C.巩固了民主革命成果D.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15.1971年,在评价某重要事件时,国际社会有如下说法,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在处理我们所面临的重大国际问题时能有更大的权威”。这些评价针对的是中国A.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成功研制“两弹一星”C.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16.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围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1953年11月26日)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建立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覆盖面广C.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法治化D.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17.邓小平曾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香港回归之际,阿根廷总统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表明“一国两制”A.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B.在解决澳门问题上运用C.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D.为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18.下表所示为新中国对外援助概况(部分)。据表可知,对外援助的变化反映了我国时间援助国家(地区)援助方式1960-1969年越南、巴基斯坦、古巴、非洲国家等以政治援助为主,辅以经济、技术、军事援助1979-2010年第三世界、最不发达地区、重债穷国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A.消除了意识形态限制B.推动了区域交流与合作C.赢得了欧美广泛赞誉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6分)19.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件大事,不同史书有不同的记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摘编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材料二(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关)羽、(张)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摘编自《三国志·裴松之注》材料三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孙权)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1)根据上述材料,确定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事实。(3分)(2)指出三则材料对刘备在赤壁之战中作用的叙述有何不同。据此说明运用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9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明初地方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凡遇重大政事须报决于中央。这当然便于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统治,但地方权力的分散与弱化同样会削弱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与统治者所追求的整体目标相悖。尤其是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权力分散且弱化的地方机构就更会显露其弊端,督抚体制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的。督抚是总督与巡抚的合称,最早出现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命皇太子未标巡抚陕西,这个时候巡抚也还只是临时性派遣工作。此后,经常出现督抚成为摆设的情况。督抚尽管屡有罢设,但由于其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中央衔接地方的行政职能,最终在嘉靖年间成为一种常设职务。——摘编自林乾《论明代的总督巡抚制度》材料二作为地方最高官员的总督,辖一省或两三省军民要政,凡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都由其奏请升调免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专务总督有漕运、河道等名目,清代巡抚职权与总督略同,地位低于总督。清制,除四川、直隶不设巡抚外,每省一员。巡抚是实际上的省级最高长官,无总督的身份,但独当一面。清代在省一级虽然确定了以总督和巡抚为军政首长的制度,可是中央朝廷对督抚们在工作活动中的控制极严,一切较为重大的政务都必须奏报皇帝,等候批示。如果督抚们偶有越轨行为和不顺意之处,立予法办。——摘编自王跃生《清代督抚体制特征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督抚制度设立的目的及其发展趋势。(4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明代,清代督抚体制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影响。(8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1948年8月7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有工人、农民、革命军人、妇女、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新式农民、社会贤达、开明绅士、民主同盟盟员、少数民族人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团体代表共542人。董必武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大会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中划时代的一次会议,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重要文件。1948年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各部门负责人正式就职。华北人民政府从1948年9月26日成立到1949年10月31日撤销仅仅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华北区的统一和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任务,还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摸索、积累了经验,为新中国民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了有力的尝试和奠基,成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摘编自翟会盘《华北人民政府的政权建设及其历史意义》等(1)根据材料,概括华北人民政府政权建设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北人民政府政权建设的意义。(6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从1872年至1949年前后历时77年,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1912年史量才接手《申报》后,以“独立之精神、无偏无党、服务社会”为办报思想核心,《申报》深受百姓欢迎。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由之前的中立立场转为倾向民主进步,批评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和内战政策,发表宋庆龄“国民党不再是一个革命集团"的重要宣言。1932年,为反对国民党“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申报》力主抗日救亡,连续发表3篇《剿匪与造匪》的重要评论,激烈抨击国民党的相关政策,引发国民党当局的不满,被“禁止邮递”,史量才被特务暗杀。——摘编自代安娜《<申报>教育新闻的内容、特点与作用研究(1927.4-1937.6)》请根据材料和中国近代1912-1949年的相关知识,以《申报》记者身份,任选一则时事要闻,自拟标题撰稿并加以评论。(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充分,评论需有理有据。)参考答案1.A[解析]材料反映了周武王灭商之后初次分封的概况,周武王对先帝等古老氏族后裔和商纣王儿子进行分封,旨在安抚先王后代并进行武装监督,这对重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故选A项。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实际上仍采取了武力威慑的方式,排除B项。西周初期的首次分封属于“褒封”,并未推动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周代并未实现君主专制权力的集中,排除D项。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中央任免,不再是世袭的,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D项;秦朝推广郡县制,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排除B项;秦朝推广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防止割据分裂,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排除C项。3.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与材料“每遇大议,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相符,故选C项;材料只提及相权、君权关系,未涉及“决策和行政体系”,排除A项;汉初,承相权力虽然较大,但是君主至尊局面不曾改变,排除B项;皇帝亲自到相府议政,是因为丞相是“勋旧又是皇帝的长辈",排除D项。4.A[解析]根据材料“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写出评语,吏部据此考核授官”可知,九品中正制下,中央掌握着官员的选拔权,这是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故选A项;加强门阀势力属于中正制度起到的客观作用,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儒家在这一时期仍然处于正统地位,并不需要重建,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正制度缩小了选官范围,排除D项。5.D[解析]根据材料“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原来只在边疆地区设置的藩镇在内地大量设立”可知,唐政府基于安史之乱的教训,不得不普遍在内地设置节度使,增加内地的兵力,唐朝在内地设置藩镇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故选D项;内地广泛设置节度使导致唐政府中央集权衰弱,但中央集权制并未名存实亡,排除A项;安史之乱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项;“彻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6.A[解析]根据材料“凡是官二代考科举必须在中进士后进行复试”可知,宋太祖要求官二代复试,以防止官员结党营私,威胁皇权,故选A项;官二代考科举必须在中进士后进行复试是防范贵族政治,有利于北宋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虽然对官二代中进士者进行复试,但朝廷对官二代还实行荫补制度(恩泽而得官),并不会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排除C项;单纯针对官二代的复试有利于科举的公平公正,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监察机构,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严密的监察体系,故选C项;材料与地方官员职权被削弱无关,排除A项;御史台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并不掌握行政权力,故不存在行政权力的加强一说,排除B项;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排除D项。8.C[解析]根据材料“假辞推托”“也没有追究”可知,当时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并未真正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和强大,也并未真正意识到危机,这反映出他们仍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故选C项;晚清政府意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并付诸行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晚清政府的权力下移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排除B项;材料中道光皇帝仅是“颇为欣赏”并未实行改革,这说明从皇帝到官员对西方技术都是轻视的,没有意识到要学习西方,也就不存在改革的问题,排除D项。9.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各省官员“徒知画疆自守”,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势力上升,中央权威式微,故选C项;材料强调甲午中日战争中地方官员的态度,与满汉矛盾关系不大,排除A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B项;避战求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的策略,材料强调的是地方官员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态度,排除D项。10.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国家政治权力不再由专制王权掌握,推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选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排除B项;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1919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排除D项。11.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受北伐战争的影响,汉阳兵工厂工人积极支援北伐战争,并表示断绝供给吴贼枪械,这说明的是人民群众对北伐战争的支援,故选B项;仅从汉阳兵工厂的工人态度来看,无法得出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与北伐战争有关,与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昌起义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国民革命的进展情况,排除D项。12.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民族立场,高举全民族抗日旗帜,吸引了大量怀抱革命理想的知识分子前往延安,这体现了知识分子满腔的救国热情,故选A项。1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乡村基层政权建设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故选D项;“农民的支援"是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材料并未强调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共在解放区的基层政权建设的变化,没有涉及土地改革,十地改革使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项。14.C[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巩固了民主革命成果,故选C项;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A项;“依法治国"方针在1997年确立,排除B项;“一五”计划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排除D项。15.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获得了第三世界的支持,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故选C项;1945年我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两弹一星”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但不能体现出“在处理我们所面临的重大国际问题时能有更大的权威”,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排除D项。16.D[解析]材料“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选D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于1954年,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与法治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1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国两制”对其他国家的统一问题起到了借鉴作用,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故选A项;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排除D项。18.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从以政治援助为主,改革开放后转变为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这反映了我国更务实,更有远见的援外特点,有利于受援国的长远发展及其与世界经济的接轨,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故选D项。19.(1)历史事实: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曹操讨伐刘备,刘备与孙权联合,双方在赤壁交战。曹军大败。(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学习动机提升策略
- 2024年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芜湖安徽芜湖弋江区应急管理局招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专职技术检查员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八下期末时事+考前模拟(解析版)
- 秦皇岛2024年河北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招聘专任教师3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4茶叶配送合同:茶叶物流配送服务协议
- 2024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特岗教师招聘与聘用及培训与考核服务合同3篇
- 2024香菇种植基地托管服务购销合同3篇
- 英语答辩问题万能模板
- 混凝土小路施工方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试卷
- 石碑施工方案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讲座课件
- 配电网技术标准(施工验收分册)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
- IQC进料检验报表
- 《零基础学前端(HTML+CSS+JS)课件》
- 纪检监察知识题库―案例分析(2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