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课程内容_第1页
传统文化课程内容_第2页
传统文化课程内容_第3页
传统文化课程内容_第4页
传统文化课程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第一节赫赫始祖的业绩传说时代:原始社会末期—氏族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私有财产,贫富分化,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剧烈变化。黄土高原地区的部落领袖:炎帝、黄帝。一、炎帝贡献发展原始农业,发明最早农具耒耜,培育最早谷物粟;创立“日市”;发明医药;发明五弦琴等。二、黄帝部落贡献文字,仓颉等;衣冠,胡曹、黄帝;财产制度;设官治民。三、华夏民族主体的形成炎黄部落由南、北二线东迁中原。与九黎部落的军事冲突,东夷部落加盟。炎帝、黄帝部落冲突,黄帝部落成为中原盟主。四、人文精神的起源积极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天人合一。炎帝的“文”、“智”→人禽之辨、文野之分。第二节北粟南稻的农业采集、渔猎,攫取性经济生活→农业、畜牧业,生产性经济生活。中国生产性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异同:一、相同处,时间—新石器时代早期:7000年前。二、相同处,驯养捕获动物为家畜→畜牧业,培育野生植物→农业。不同处,畜牧业为副业。三、原始农业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生荒耕作制→熟荒耕作制—与耒耜农业相配自然条件:生活资料的天然财富、劳动手段的天然财富。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主要谷物品种:秦岭、淮河以北,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种粟农业,仰韶文化各氏族部落为发明者与推广者。秦岭、淮河以南,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为全世界种稻最早的地区,种稻农业。史前主要农具:耕作,铲、耒、锄;收割,刀镰;加工,磨盘、磨棒。质料有石、蚌、陶、木。家畜饲养业依附于种植农业,猪为六畜之首。新石器时代末期,猪、狗、鸡(早期三种)、牛、羊。定居与农业的关系密切,既是前提,又促进大规模聚落的形成。聚落状况成为反映农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水源、土地、交通是选择聚落地点的三条件。聚落类型有沿水阶地聚落(水旁台地)和岗丘聚落(高地)。聚落规模发展趋势:小—大—小。世界古代文明均建立在农业基础上,但中国数千年未曾中断。西周农具种类增多,耕作制度为三田制,礼乐文明强调各等级的和睦相处;战国铁制农具普遍使用,秦代水利工程建设,强调国家统一,两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第四节从刻画符号到文字发明“结绳为治”→“初造书契”,过程漫长。文字的直接渊源:八卦说无可靠证据。刻画符号有一定意义和相对固定的形状,可能是直接来源之一,但无读音无法与语言连结,只能是文字的前驱。史前刻画符号多在陶器上,以及骨器、玉器上。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姜寨遗址最多)、马家窑文化(青海乐都柳弯墓地最多)陶器的刻画符号最多,但都是单个出现,尚未连缀成为书面语言,释读极难。张光直认为是族徽,但相距遥远者之同一符号或一个遗址中出现数十种乃至上百种符号,很难自圆其说。陶器刻画符号基本是用于记事的,有些符号已在较大范围内流行,具有共同承认的含义,具备了文字的因素。但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器等刻画符号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风格不同,更接近实物形象。是文字,抑或是图形标记,尚有争论。商周青铜器上的许多族徽图形转变成了文字,或许能说明其为文字的前驱。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文字诞生的可靠证据:陶器“共”、丁公村陶片11个刻字(笔画流畅、独立成字、排列规则)。文字的诞生为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史前末期两次宗教改革(黄帝孙颛顼、五代孙尧),内容“绝天地通”,由巫师垄断神权(文字可能是手段)→商周巫史集团。文字发明的评价:道家抨击,儒墨则着眼于文化的传授积累予以肯定。文字发明后,打破时空间限制,巫师权威提高,文权、神权、政权三位一体结合发展,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特点。从此,中国的历史再未中断过。第五节龙—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中国文化—龙文化龙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同时诞生。距今4000–6000年,出现了含有龙形象的玉器、陶器、蚌壳摆砌图案。文化层,龙东(墓主人)虎西,头北尾南。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形象最生动的龙造型,被誉为“中华第一龙”〔龙形象来源:猪为其一,史前驯养最早最普遍的家畜,表明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的密切关系;身如蟒蛇。文献材料时间观念不清,文献流传有诸多变化,从文献角度研究龙形象的起源很困难。因时、地不同,材质、工艺不同,龙形象差异甚大。龙的起源与原始农业有密切关系,其形象为杂糅多种熟悉动物所创作的艺术形象,最初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包含中国文化重视自然的科学精神的萌芽,反映先民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付出。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第一节天人之学司马迁“究天人之际(关系)”,内容涉及“天”的性质和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天人关系的中心问题,是把“天”视为有意志的至上神,还是把“天”视为无意志、无目的的大自然。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肇始于夏、商。从西周起,“天”的概念有相反二义:1.有意志的天神、天命、天道;2.自然界的天体。《周易》中前者为多,《尚书》中亦以前者普遍,天命观念是三代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天人关系是天命决定人事的关系。此后思想家对天神、天命观提出挑战,提出的观点主要有几种:一、重人事轻天道西周末,开始“疑天”,至春秋时期,形成一股重人事、轻天道的社会思潮。“吉凶由人”(周内史叔兴对宋襄公),“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子产处置火灾)。重人事、轻天道,意味着一方面否定天道迷信,另一方面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孙武第一次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孙膑继之。范蠡的对策“持盈、定倾、节事”。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表明人的主体意识觉醒。二、“天道自然”孔子提出“天何言哉”,探索天的自然属性。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为老子,他视天、地、人为统一于“道”的自然物,为“吉凶由人”提供了本体论依据,“人”作为独立因素从“天”的束缚中分离出来(哲学化的民族标志)。庄子将“天”与“气”相连,其所谓“天”几乎均指的是自然或自然的境界,主张顺应自然以行事(庖丁解牛)。但庄子视人为为对自然界的破坏力量,主张“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天与人不相胜”,实现人向自然的回归和人与自然的同一。他否定有意识的天,却宣传无可奈何的“命”。三、“天人相分”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认为人既有自然物的一般属性,而且有“义”,因而“最为天下贵”。主张事在人为,在天人关系中,人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天行有常”,“错(置)人而思天”违反常性。四、“天人交相胜”先唐论证天人关系时,常局限于天人合一与天道自然、天人相分的争论。刘禹锡《天论》提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从天与人之区别与联系两方面探讨两者的关系。“天人交相胜”,认为两者均为物质存在,各有所长。1.“能”不同,天为有限物质与无限物质相统一的自然界,人最有智慧,能创造“法制”。2.“道”不同,“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天人“还相用”,即两者的相互作用。主张“用天之利,立人之纪”,应“当其(自然)数,乘其势”。天的神秘性来源于人,“由人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而人的认识水平有“理明”、“理昧”两种,后者信天命。刘氏观点的理论价值:人在认识与改造自然中的主导地位、有神论与无神论的根源。第二节变易(“有对”)之学变易之学的主要内容: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观点从变化的个性中总结变化的共性。老子、孔子、《易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看法多一致。但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则有分歧。玄学、道教夸大静止的作用,佛教则夸大运动的作用,运动与静止无界限。宋明思想家才较全面,如张载对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等。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认识亦有分歧。道家、道教、佛教中学者多有割裂两者关系的观点。自汉代起受到元气论者的反复辨证。二、关于“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的观点此为变易之学的核心与最精彩的部分。最早提出有对观的可能是《周易》(卜筮),即以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真正从哲学意义上探讨有对的是《老子》《孙子兵法》《易传》等。老子提出许多对立范畴,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事物转化发展。其弱点在于视转化为无条件的,因而对事物发展前景无法预测。《孙子兵法》发展其有对思想,指出了转化的条件,其中人最重要。指挥者、战士的主观能动性。操练宫女例。《易传》指出对立面的性质相反,相推相摩,导致事物转化发展。为后世“动非自外”思想的萌芽。宋、明时期是先秦以后“有对”之学的又一高峰。“有对”作为哲学范畴为王安石、朱熹提出。朱熹认为“有对”就是邵雍所说的“一分为二”,并认为它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因方面,宋、明时期亦有进展,张载提出“动非自外”,运动变化的内因是对立面(“两端”)发展的不平衡性(“不齐”)以及由之产生的相互感应(相吸相斥)构成的。三、关于对立双方必有一方占主导地位的观点2000多年前,已抽象出柔弱、刚强的两方:以老子为代表的一派,强调柔弱为主导方面,提出以贵柔、守雌为特点的辩证思想。禾苗、水例。以《易传》为代表的一派,强调刚强的作用,提出以自强不息为特点的辩证思想,着力研究如何保持刚强一方主导地位的问题:适度,刚强为主,柔弱为辅。变易之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运用,而非纯哲学理论:1.思想方法上,反对片面性,主张全面性;2.运用于社会实际生活领域,如《孙子兵法》对主客观条件的论述,不同领域相互联系的观点,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论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的论述等。第三节会通之学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之所以保持连续性与逻辑性,在于其特有的自我创新之路:以开放姿态,取各家之长,加以会通(融会贯通),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会通之学的具体表现:一、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道家批评儒家的仁义道德,但秦汉之际的道家调和自然天道观与儒家道德教化的矛盾。荀子批评庄子的“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儒家心性之学的天道依据则来自道家。同一学派内部亦然。庄子批评宋鈃、尹文派,彭蒙、慎到派等,荀子批评子思、孟等。佛教内部辩论是其义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答不返难”(对讲解者的要求)、无遮大会(讨论论题)玄学与佛学、佛学与理学之间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从未间断。南朝慧琳的《白黑论》。佛性论与儒家的“心性”关系。二、善于融会、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儒学的天道观、道德观的形成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有关。天文学、医学、化学等的发展,使儒家认识到人的理性能力与道德能力,重视人的地位、人的使命(缺点是漠视人的权利)。道家、佛教亦然。三、善于融会外来文化。古代情况见第四章。近代李善兰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完整介绍了新的演绎推理方式。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维新变法者、革命者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其政治主张,并与古代变易思想结合起来。魏源、洪仁玕、梁启超、章太炎等都是“会通”精神的代表,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第三章伦理道德与人文文化第一节传统美德有关伦理道德的学说理论与道德规范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并且成为史学与文学的主要内容。孔子是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伦理道德理论的思想家与教育家。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人们需要精神支柱和指导。孔子将“仁”作为指导做人的准则(君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结合(即“忠恕之道”)。“仁”是道德的总称(“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德品格被置于重要位置。他认为义利统一是可取的,并不反对国家、百姓之富,但重视教化。有时他称“仁”为“道”,强调人作为认识、弘扬真理的主体的作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永恒性),“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道义的价值)。孔子开创了我国的道德教育,孟子讲“浩然之气”。民族气节(岳飞、文天祥等)、尊师重教(程门立雪)、敬老养老、移风易俗(胡服骑射、松赞干布和亲)、大同理想(《礼运》)等。儒家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人的社会义务,非常务实,道家以“出世”为手段而达成“入世”目的,佛教中国化,出世成分减少。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第二节中国史学的特色史书中渗透着如何做人、如何治国的道德教化。黄帝设立专门的史官,商代有巫史的职官,西周史官分工细密。周人重视以历史为鉴(学习治国、为人的思想意识),是史书中人文精神成熟的标志。道德教化的历史意识促进史学发达。孔子作《春秋》,标志中国古代史学的正式开端。此后的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定型期:战国—秦汉。战国时期,史学著作日益繁富。《史记》《汉书》标志中国史学的成型。黄金期:魏晋南北朝—明末。史学成为宣传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独立学术门类。1.北齐开始官修史书;2.著作门类更多,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典章制度史、地理史、学术文化史等)、人物传记;3.史学体例更完备,纪传体、编年体(通史、纪事本末体等);4.史学评论更发达,刘知几的《史通》。总结嬗变期:明末清初—鸦片战争前期。对现实政治的批评、对理学传统的反思深化了对历史演变的认识,民主思想有所萌芽,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乾嘉史学“无征不信”的求实学风;章学诚《文史通义》等。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学术的百科全书,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古代史学特别擅长表现历史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史记》为杰出代表,表彰与自然界恶劣环境、社会丑恶势力斗争的人物(大禹、荆轲等);探讨了政治道德,主张政治应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重视历史人物的自我道德修养(游侠、程婴等)。《资治通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信义”为立国之本。评价历史人物的道义原则,体现了人文精神。史学应该探讨历史演变规律:横的方面,力求从整体上认识历史。《史记·货殖列传》等对经济与政治、道德的关系的探究。纵的方面,注意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政治生活的复杂关系。《史记》八书、杜佑《通典》等,揭示典章的来龙去脉,探其得失。注意记载自然变化与社会人事(尤其是农业生产与天象)的关系,天文、地理始终是重要记叙对象(P85)。先秦即有地理的专门记载;西汉时地理的人文色彩更加浓厚,《汉书·地理志》开创了全国性区域志的体例与规模;魏晋南北朝,地理的记叙更丰富。隋朝—明末,撰写疆域志与地方志,成为各级史官与学者的重要职责。明清之际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些辩证关系,认为应将自然历史与人类历史加以区别。中国古代史学的体例与方法:重视史学家的道德修养、技能训练。章学诚提出“史德”(著书之心术)说,防止歪曲或片面。董狐的“直笔”精神。中国古代史学的体例有多种,影响最大的是纪传体与编年体纪传体横向整体反映给力,编年体纵向线索清楚,应结合两者的长处。具体历史研究方法—知人论世,而知人论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无征不信,应有科学的考据意识,通过内考证与外考证等方法,辨别史料真伪。王夫之等人还探讨了历史经验的借鉴问题,一方面应从实际出发,斟酌吸取,同时应反对主观片面性。第三节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与艺术魅力以诗歌与戏曲为例,分析其蕴含的道德人文精神。一、诗歌蕴含的道德人文精神1.“诗心”诗人的灵魂:阅历、学养、胸襟等。李绅《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农夫犹饿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仁民),《瘦马行》(爱物)等。孟浩然《春晓》“花落知多少”(惜花之心)。陆游吟咏梅花的七绝诗“烂漫却愁零落尽,叮咛且莫十分开”,《示儿》诗的家国情怀,对待唐琬的诗句(80岁)“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2.“诗眼”此处非指画龙点睛之字眼,而是诗人的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特征与细节、选择过滤等)。严羽《沧浪诗话》“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材首先是最能抒发情感的题材(《诗品序》);诗也可以说理(叶燮,常人难言之理),唐代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材特点除了本身可挖掘的内容质量外,还在于以其独特的意象说话,而非遵循普通的逻辑推理方式。诗也可以叙事,但是事件的组织服从于情感需要。《长恨歌》的详略处理。诗也可以用来议论。陆游的《追感往事》“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直斥)、元张鸣善《水仙子·讥时》(反讽)。3.“诗情”陆机“诗缘情而绮靡”。诗人感情的特点是强烈的、真诚的,有典型性的,个性化的。事物激发了感情,决定感情的性质,李清照《声声慢》;诗人将情感寄托于事物,使其着上感情色彩(变质、变形),杜甫《春望》、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清吴乔: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强烈性。岳飞《满江红》、辛弃疾《丑奴儿》(而今识尽愁滋味)、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典型性。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以个性表现共性。注意诗中人物之情不等于作者之情,柳永《定风波》遭鄙薄,不妥。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的独特性,李白《赠汪伦》,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真诚。杜诗的感人,奉命应制诗价值不高。4.诗才丰富的想象力。刘勰“神思”,“窥意象而运斤”。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诗语的能力。刘禹锡“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欧阳修“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唐代张祜《赠内人(歌舞宫女)》“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炼句,杜甫“勋业频看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陆游“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二、戏曲蕴含的道德人文精神元杂剧→明南戏,徽剧四喜、三庆等四个地方剧团进京,糅合湖北汉剧、昆曲、秦腔等,形成京剧,成为戏曲主流。戏曲语言最具特色,包含唱曲和说白,要求具有诗意,曲词可以叙事、抒情、歌唱、配舞,与说白相辅相成。戏曲语言有三个问题:本色、文采和当行,王季思认为大体相当于现实性、艺术性和舞台性。本色的语言,即适应观众要求,简明易懂,属“当行”的要求之一。明清传奇戏多出毛病。李渔从演出实践区别其与传统诗文语言的不同:典雅—粗俗,蕴藉—分明。戏曲语言还有社会性,戏曲语言的文采要求,王骥德“曲禁”提出反对太文语、太晦语、经史语、学究语、书生语、堆积学问等。《西厢记》性格化、动作化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例子分析。当行,指适合舞台演出需要。性格化、动作性、富有诗意等属于戏曲语言的普遍要求,而其明快性、富于生活气息等又属于本色要求,关于当行的要求指的是易唱、好懂、美听,即符合曲调,念准字音、字调(阴阳、平仄等),即字正腔圆。第四章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教第一节佛教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中国古代宗教流传时间最长、地域最广、最具有思想文化意义的当属佛教与道教。佛教,以四大为空,以人生为苦,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看破红尘之“觉悟”)。创始于印度,西汉哀帝时传入,汉明帝时建白马寺,为中国正式建寺院、造佛像、译佛经、有僧尼的开始。两汉之际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与西部边疆地区,开始了以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为中心的中外文化融合。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一、历时最久两汉之际—明清。个人出国求法、传法热潮。东晋法显14年,律藏首次传入中国,撰写《佛国记》。玄奘5(那烂陀寺学习)+4(印度各地游学)+8(往返),后在弘福寺、慈恩寺译经,弟子辩机撰《大唐西域记》。鉴真六次东渡,历时12年,将律宗传入日本。朝鲜、日本学问僧来华学习时间一般长达10年左右。二、影响最深大规模的文化输入活动和大规模的文化输出活动。中国佛教学者译介印度佛教文化力求做到准确、系统与全面。南北朝,“南义北禅”,隋统一后,地域差异归于泯灭。玄奘虽属于大乘有宗,但能消融瑜伽(有宗)与中观(空宗)之别。13世纪初,印度佛教衰竭,在中国仍可找到许多教派、经典的源头。在输入佛教的同时,输入了印度其他文化产品:声明学、因明学、艺术、医学、天文学、数学等。印度佛教造像、开凿石窟之风传入中国,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房山石经等。瞿昙悉达翻译《九执历》,成为开元《大衍历》一部分。唐代吕才对因明学的新解释,引发与僧侣的争论,将印度胜论“极微”说与《易传》结合,说明一(元气)与多(万物)的关系,为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中国成为佛教的再传基地,影响及于东亚、东南亚。越南通行的是汉文佛典,7世纪中期为中国佛教传入越南的高潮期,越南的禅学后派为唐代僧人无言通开创,流行机锋式体认方法,直至现代,越南禅学大多是无言通派。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佛教交流,始于其三国时代(4世纪)。唐代的佛教主要宗派在朝鲜半岛都有传承。中国佛教大约在6世纪传入日本,最早的僧尼为中国人,最早的草堂为中国人所建。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大规模传入日本。学问僧随遣唐使而来,日本古代最宏伟的寺院奈良的大安寺仿长安西明寺,鉴真创建律宗。日本佛教史“入唐八家”为平安时期的空海(真言宗)、最澄(天台宗)及其法裔。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宗派的联系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伴随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国的语言学、文艺、经学、史学、医学、工艺制造等传入了越南、朝鲜、日本。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与窗口。三、化得最好佛教的中国化: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2.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两汉之际开始,至隋唐臻于成熟,经历“格义”、“玄化”、“儒化”三阶段。“格义”:两汉之际—三国,竺法雅首创,多牵强附会。“玄化”:南北朝,佛玄时期,“六家七宗”与玄学派别相应。“儒化”:隋唐时期佛学中国化,形式与内容佛儒一体化,用儒家心性说改造印度佛教的佛性说,禅宗(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为代表的中国佛教突出个体意识,从佛向人的转移,佛教中国化成熟的标志。禅宗的方法是“顿悟顿修”,“见性成佛”,与儒家的“默而识之”的内省体验方法相通,不同于印度的“十地”(阶梯)成佛。在价值观上,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政治色彩浓厚。中国佛教不断地从出世间求解脱向不离世间求解脱的方向发展。道安“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三论宗吉藏将践行纲常名教列为解脱的必要条件。华严宗宗密奉《盂兰盆经》(如来佛弟子目连)为佛教孝经。禅宗拆除世间与出世间的樊篱,将《佛遗教经》佛关于不应参与世事的遗训完全遗忘。艺术观点上。中国佛教艺术“善塑性,不善佛性”。龙门石窟早期塑像秀骨傲然,六朝名士风采。隋唐佛教艺术完成民族化过程,儒者气象,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安详典雅,美善统一,文质彬彬;壁画则体现《易传》的阳刚之美。2.佛教内部各宗派之间的融合。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精神,即佛教的“判教”总的趋势是佛教各宗派与禅宗的融合。教理上,“教(天台、华严)禅一致”(一味法,贯通顿悟与渐修,华严禅唐宋流行)、“净(净土,称名念佛与不立文字相近)禅一致”(念佛禅)。方法上均崇尚禅宗的简单易行的方便法门,唐宋以来的僧人多被称为禅僧。适应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外来文化方可立足;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不可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第二节道教的兴起与多种文化的融合东汉中叶产生。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神化老子为教主,教义主张经过修炼人可以精神、肉体永存—成为神仙。早期道教的两个重要派别: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和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道教之名始见于东汉的《老子想尔注》。道教的“杂”家面貌:在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经学、墨家等的某些观点、方法而形成。一、道教的文化渊源1.与经学的文化渊源关系。杨向奎认为,经学对道教形成的影响贯穿于两汉的始终,经学各派对道教的形成都有影响。今文经学的董仲舒开儒生宣传方术之先河,古文经学的刘歆长于术数方伎。两汉之际,谶纬之学盛行,其中的图箓、谶语以及其他的一些宗教预言和说教也为早期道教所吸收。谶纬之书倡导禅让和“革命”的传统,也被接受。2.与墨家的文化渊源关系。最早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含有墨家思想,葛洪将墨子视为地仙。墨家尊天信鬼的思想被吸收(章太炎),还有主张劳动、互助、兼相爱、交相利等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思想亦被继承。二、道教的文化结构门类众多:思想、建筑、美术、音乐、文学、医学等。1.道教建筑。2.道教美术。3.道教文学。4.道教音乐道教的文化结构不仅是多门类、多学科的统一,而且在每一学科中又是多层次的统一。三、道教的文化内容1.吸取道家思想,建立道教的宗教世界观,此为其思想主体部分。继承道家以“道”为世界本原的思想,更强调“道”的神秘性,将其人格化,“道”因而具有神仙创造世界的意义;发挥老子关于“德”的思想,着重阐述如何“得道”的问题。关于得道方法,分为内修外炼,即内丹(吐故纳新,坐忘、存思、主静等)、外丹(铅、汞等矿物)。唐宋时内丹术逐渐与方术结合,扩展到导引、行气、辟谷、房中等方面。2.吸取儒家思想,建立道教的宗教伦理学,此为其思想的入世部分。道教为世俗化的宗教。道教的伦理制度,主要是把想象中的神仙世界和现实中的教职制度等级化,《真灵位业图》、道士阶次、职务等。其伦理思想是把儒家的忠孝思想和性命学说写入条文,尤其是内丹学派提出性(忠臣孝子良民的伦理规范)命(精气神修炼,以合于天命)双修理论。3.吸取佛教思想,健全道教的宗教体系。争论,去异求同,道佛互补是其发展主流。道教初创期,吸收佛教教义编造道书(轮回转生,控制心灵,抑制丑恶),仿其戒规制订道教科仪,如“老君五戒”等。禅宗兴起后,道教中出现一股道、禅合流的思潮,在心性问题上,道、佛、儒同归。第三节佛教、道教与传统文化一、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文化影响最大。丰富了中国哲学范畴,如“识”“相”“能”“所”等;从本体论、认识论、时空论等方面阐述了主体意识的作用,将中国哲学中的主体意识论推进到新高度;真与妄、顿与渐、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等关于对立面的思想资料引发了宋明理学等新的思想流派。二、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关系最密切。外丹术与中医实践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两晋后膏剂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医外科的主药。“服食”导致草木药加入烧炼,推动了本草学的发展。陶弘景《本草经注》、孙思邈《千金翼方》等。内丹理论,探讨了人体的“气、气化、气血、经络”等变化规律,丰富了传统医学理论和医疗手段。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引入导引疗法。道教的内修摄养术(返本还元、调理阴阳、行气活血),多效法自然,为中医吸收。道教建筑为世俗建筑积累了设计、布局、工艺等经验。三、佛教、道教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象文化的发展。1.在传统国画中出现了文人佛、道画的新品种。世俗文人创作,题材为佛、道故事,风格则是佛、道的意境、技法。顾恺之开创,佛画以人物为主,道画以云龙为主。北齐曹仲达移植印度健陀罗式的雕塑艺术于绘画,“曹衣出水”。吴道子将印度的凹凸法渗入画中,“吴带当风”。宋元以后,文人佛、道画与传统山水花鸟画技法结合。2.在传统文学中出现一批以佛、道为题材的著名作品。李白的诗,佛经故事与晋、唐小说创作,佛教俗讲、变文对通俗文学形成的影响,禅宗语录影响民间文学。新意境、新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法。宗教的颠倒认识与合理因素第五章绚丽多彩的文物殿堂第一节玉器的文化特征中国古代玉器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和装饰。以质坚、润泽享誉,被赋予许多美好品格,成为道德的象征,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玉器最初作为装饰品。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小型玉饰被大型玉器取代,大型玉器具有一定政治意义(社会等级观念、原始宗教观念),中国玉文化礼制时代开始到来。商代重祭祀,琢制大量玉礼器。西周建立了宗法制相应的祭祀制度,对祭祀天、地、四方神祇的礼玉种类和不同社会等级的礼玉种类进行了严格区分,玉礼器成为天国与人间的等级标志。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轻神重民思想在发展。玉礼器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开始在朝觐、盟誓、婚聘、敛葬等方面产生作用。玉器更多地用来比拟君子的德性,《礼记》载孔子语。秦汉之际,除圭具有一点礼仪性质外,其他玉器明显具有装饰意义。汉代玉器摆脱礼制观念的束缚,向艺术品转化。三国两晋,道教将其视为延年益寿的药物,出现“食玉”之风。自然物→玉不琢,不成器。玉器的演进反映了中国哲学由神本位向人本位的变化。第三节金银器的文化内涵(第二节)金银器的发展,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一、崇拜和信仰。四川三星堆金面罩可能为祭祀所用。从北魏开始,佛塔地宫内以金银器供奉佛舍利。唐代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金筐宝钿珍珠装宝函”等。越到后来,反映的宗教内容越少。二、等级观念。三星堆金杖等(商),东汉的“汉诸侯王金印”。宋以后,多为占有者财富的象征。随着社会的演进,实用性、艺术性受到重视。三、民风民俗。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尤为明显,动物纹饰为游牧生活的写照。辽代贵族葬俗的面具。四、艺术水准。早期小巧简单,汉唐造型奇特,宋元素雅,明清金玉合体器物增多,器形端庄雄健,如“嵌珠金天球仪”。第四节青铜器、陶器、瓷器与中国古代文化一、青铜器折射出的的文化现象:1、宗教崇拜、祖先崇拜特色摆放于宗庙,用于祭祀、礼拜;陪葬。形制、纹样的宗教崇拜特征:饕餮纹的神秘性,夔龙、夔凤等体现超世间的权威观念。西周早期祭祀神灵有完整的礼仪制度,规定严格,晚期宗教色彩大大减少。2、礼制特征商代主要以酒器多少表示地位。西周中期开始,礼器中炊食器比重逐渐增加,鼎成为身份的主要标志,形成严格的用鼎制度,“天子九鼎”,并以相应数量的簋相配。某些礼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尊卑秩序。3、艺术价值(1)、造型形式的精致化。形象构成细腻,比例匀整、精到,整体感强。(2)、气魄雄伟。司母戊大方鼎875千克,西周大盂鼎等。纹样奇特生动,不仅有神秘的美感,还有富有生活情趣的纹饰,尤其是战国以后的。青铜器铭文,又称“金文”,是“线的艺术”。商代形体丰腴,用笔有力。西周中期的长篇铭文,讲究章法,笔势圆润,字体、布局变化较多。对后世雕刻、书法艺术影响很大。二、瓷器的文化内涵:1、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精神。造型与纹饰,生活情趣与自然情韵,永乐青花带盖梅瓶。2、人物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形象优美,康熙“五彩耕织图纹瓶”。3、对历史的尊重。历史故事,历史感,康熙“单彩人物故事图纹瓶”(刘备东吴娶妻)。第六章文化的摇篮—中国古代学校第一节中国古代学校的源流和特点学校不是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但它是最基本的途径。学校对于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传播、弘扬、发展、更新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学校,先后出现官学和私学两种办学形式,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一、原始社会与学校的萌芽70万—20万年前的“北京人”已能制作简单的石器工具,学会使用火烧熟食物。制造石器、运用火种(燧人氏)、农业(神农氏)、狩猎(伏羲氏)知识的传授是最初形式的教育活动。场所、对象不固定,内容有很大的随意性。属于简单的生产或生活教育。原始社会后期—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会,集体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氏族公社的某些集体意识和风俗道德习惯等思想教育渗入教育内容中,但此时尚无正式的教育机构。1.畜牧业与农业的大分工→2.农业与手工业的大分工→3.产品有相当剩余,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某些专门知识和经验,学校产生。二、夏商西周时期官学盛衰《孟子》《礼记》等提到夏朝有了学校,但无实物证明。商朝已具备了正式学校的基本形态(名称有多种),不仅有文献记载,而且有甲骨文佐证。殷人教育内容有基本书写、算数、宗教、军事、礼、乐等,尤其重视乐的教育。西周时期,学校制度初具规模。学校有国学(中央官学,王城〔称辟雍、学宫等〕、诸侯国都〔泮宫〕)和乡学(地方官学,郊外的乡、州、党、闾等地方行政区域)两个系统。西周开创了“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办学传统,“学在官府”,教师由官吏担任,学校不仅是教学场所,也是祭祀、军事、议政等场所。后世地方官“亦政亦教”即受其影响。西周时期,教学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核心。“六艺”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商朝有初步发展,西周已较完备,礼、乐分别相当于政治伦理课、综合艺术课,为“六艺”教育的基石;射、御相当于军事训练课;书、数相当于基础文化课。西周建立了初步的教学管理制度。国学中的大学隔年一次考核,包含学业和德行两方面,合格者授予官爵。天子一年四次“视学”。西周末,官学趋于衰废,出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新格局。春秋中后期,私学次第兴起,很快呈现初步繁荣景象。三、春秋以降多样化的学校网络不仅有源远流长的官学系统,丰富多彩的私人办学基本保持了相对连续性,私人书院办学尤有独特性。(一)官学齐国的稷下学宫吸取了私人自由办学的某些优点加以创新,对历代官学影响深远。秦始皇“以法为教”,排斥官学与私学。从汉武帝兴学始,春秋以降官学制度从初步形成,历代不断完善。春秋以降的官学有社会性、等级性、学校种类增多等特点。1、多种教学方式汉代太学盛行的是经师大班授课(大都授)与学生课外进修(居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宋代官学出现分科教学—胡瑗创立,“苏湖教法”,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宋代专科学校教学有特色,医学已初步运用模型教学(王惟一铜人针灸)、实物教学(药园)和实践锻炼(印历制,走访诊病)等形式。明代国子监的“历事制”(政府部门实习)。2、严格的学校考试制度汉代太学考试的基本形式是“设科射策”,考试结果与出路关联。唐代官学考试频率高。宋代王安石首创太学“三舍法”(外舍、内舍、上舍),后扩展到专科学校与地方学校。“三舍升贡法”第一次将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紧密连接,构成初步的学制系统。明代官学的升格考试:附学生员→增广生员→廪膳生员→科学生员(可参与科举考试)。3、学校行政管理体制秦汉以降官学有一个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它由中央政府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官与地方政府官员兼管。隋唐时期,中央官学由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寺和国子监掌管,但地方官学则无。宋代设有诸路学官和提举学事司专管地方官学。设专官管理地方学校渐成定制。宋以后,学校有学田等较为稳定的经费保障。学校内部行政管理方面,常有严格的学校规训和相应的师生管理办法,汉代太学的“师法”、“家法”,宋代太学有惩罚学生的“五等罚”等,体现了专制性。经验如:汉代选择太学教师—博士,德才两方面考察;宋神宗时,建立教师资格考试“教官试”。(二)私学西周末,官学衰落,私学兴起,不仅繁荣了学术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历代王朝虽致力于官学建设,但对私学基本不予禁绝,因此私学得以绵延和发展,形成不同的办学特色。其特色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相对自由的办学方针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推动我国古代社会学术思想与科技文教事业的综合发展。官学在教育目的、对象和内容有统一的规定性,以体现其阶级性和等级性,私学则在办学方针、内容和方式上常常有相对的灵活性和自由独立性。先秦诸子尤为突出,面向社会开放教育,孔子的“有教无类”、墨子的“主动往教”的流动教育方式。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官学、私学均不同程度地承担传播儒学教育的任务,但私学较少政治干预和思想控制,相对自由,在传播儒学思想时更能注重学理或学术的的探讨研究。汉代古文经学致力于训诂与考证,与太学中政治色彩浓厚的经文经学争鸣。宋代儒家学派林立,与私人讲学兴盛有关,王安石以《三经新义》统一太学教学内容,二程退居洛阳,创立洛学,张载在陕西眉县创立关学。私人讲学活动促进了宋代学术教育思想的繁荣。教学方式上,私学在长期实践中也有所创新。汉代经师的“高徒相授”的形式,如董仲舒、马融等,有助于缓解师资缺乏的困难。宋代理学大师适应儒学哲理化的需要,更注重启发诱导和相互讨论的形式,如二程、朱熹等。私学相对自由的办学方针不仅体现在对儒学思想的创造性传播上,更体现在私学内容的多样化上,同时兼容了儒、佛、道诸学。如魏晋南北朝的私学,宋纤、张忠等传播道学,支遁、慧远等传播佛学。私学在传播古代科技、文艺等方面也起过重要作用(官学数量、规模有限)。如家学中的父子相传在此类私学中占比最大。2、私学承担了当时社会的启蒙教育任务,弥补了官学不足,并取得了一些实践成绩和经验。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学种类、规模逐渐扩大,但因小农经济实力有限,官学不可能给予如县以下的社学(元代出现)以相应的人员、经费配备,相当于特殊的私学。隋唐以降,县以下的初级启蒙教育官方很难顾及,主要由私学承担,统称蒙学。蒙学作为传统教育的基础,历代教育家非常重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整套融知识性、伦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启蒙读物,并在教学和管理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启蒙读物必须适应少儿本身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特点。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可分为两大类:综合性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等;专门性读物,如《千家诗》《十七史蒙求》等。蒙学教育存在严重的体罚现象,但也有真正教学内行的教育家非但不主张体罚学生,还能根据少儿特点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二程强调教学的意趣,编顺口溜;朱熹善用故事、格言;王守仁主张顺应儿童的“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但古代教育家同时强调不能完全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而放弃严格的做人规则和基本功训练,如朱熹的《童蒙须知》涉及各种事项,强调读书“(心、眼、口)三到”,清王筠《教童子法》重基本训练。(三)书院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教育机构。初为官方藏书、校书场所,后来私人常把自己的书房、书楼等别称为书院。因官学不修,书院逐渐由学者读书的场所发展为私人主持的聚徒讲学之地。五代末期,真正具有讲学性质的书院才基本形成。北宋初步发展,南宋突飞猛进,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等脱颖而出。早期书院多数自由办学的私人性质,办出成绩后常受到政府嘉奖和帮助;元以后书院多走向官学化,为官府所操纵。中国书院既不同于官学,又与一般私学有所区别,是私学发展的高级形态,有独到的办学特色。1、注重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形成学术研究的自由争鸣的风气。书院虽也以儒学教育为主线,但更强调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其学术研究的成果又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播和深化。一时一地的学术带头人常是书院主讲人。宋代的福建武夷山、江西庐山等地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清代一批训诂书院,汉学家是实际主持人。书院基本形成了学术研究的自由争鸣的风气,如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支离、空虚之评),后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邀请其讲学,并刻其讲义。顾宪成、高攀龙也注重学术讲会活动,切磋道义,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明吕柟“不同乃所以讲学,既同矣,又安用讲耶?”2、注重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的结合,着眼于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渊源于先秦诸子的私学实践,书院在实践上加以广泛运用。朱熹认为教师就是“引路”、“证明”、“有疑难处同商量”,强调学生质疑问难,并带着学生野外漫游、考察。学生总结其读书法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等六条。3、注重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的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如沧州精舍、竹林精舍等在武夷山中,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等,宁静高远的山水环境。官学过多渗入世俗成分,师生关系较为淡漠,而孔子的“诲人不倦”的人师楷模,在切磋道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师生情谊,私学继承较多,以学问为重,坦诚相待,如朱熹与蔡元定(党禁遭贬)的关系。春秋以降的学校制度基本上是由官学、私学以及私学的高级形态—书院所组成。虽互有消长,但更多的时候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承担培育人才的神圣使命。第二节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一、孔子最先在教学上倡导伦理本位的课程论思想。政治上主张“复礼”,改革西周末期以来出现的礼乐教育形式化趋势,目的是举贤才—“学而优则仕”。人才标准是道德完美的仁人,因此注重德育。整理六经,灌注其思想。《诗经》的核心思想内容是合乎“礼”伦理道德精神—“思无邪”。“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用世精神。《尚书》,把握先王如何以伦理精神治理国家,如“孝悌(t)”之道。《礼》,即“三礼”。从周礼,并注入仁的精神,反对礼的表面化与虚伪化,“人而不仁,如礼何?”《乐》,重视尽善尽美的雅乐,批评“郑声淫”。秦后失传。《易》,孔子及其弟子陆续撰写的传注—《易传》,阐明儒家的伦理、政治、哲学思想。《春秋》,“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正名分”、“寓褒贬”、“明善恶”。“五经”虽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注释和理解,但作为基本教材,一以贯之。宋以后又加入“四书”。私学经师和书院学者更注重儒家经典的学术性。从总体而言,伦理本位的课程结构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主要特点。中国传统教育也容纳了一定程度的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内容,儒家经书包含部分自然科学知识,某些时代出现鸿都门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不少儒学教育家能因时制宜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改革建议(王安石对“为天下国家之用”的强调,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颜元等提倡实用科技教育,等等。当然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民间的传播或家学、私学的形式来进行。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构和形式与2000多年的宗法社会结构的稳定状况相符合,近代受到西学的挑战,显得落后了。二、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明确后,在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以及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教育也积累了许多经验。1、尊师爱生孔门师生相处的融洽:有教无类;愿意上进,不追究以往过失;看望帮助学生;弟子尊敬—守丧等。(人格力量和献身学术教育的精神的魅力)尊师爱生成为传统。《荀子·大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程颢,弟子“如坐春风”;程颐,程门立雪典故。2、启发诱导孔子:“举一反三”(《述而》)“叩其两端”(《子罕》),类似于苏格拉底以反诘方式使其陷于自相矛盾的“产婆术”。孔子善于创造自由活泼的气氛,提供平等对话的机会,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等,启发学生的心智。《八佾》评子夏“礼后乎?”(形象思维方式)。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跃跃欲试)也。”《学记》“道(引导)”、“强(激励)”、“开(启发)”,反对“牵(牵掣)”、“抑(强制)”、“达(明白灌输)”。3、因材施教孔子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有针对性。“视其所以(为),观其所由(从),察其所安(心里寄托)。”(为政)“闻斯行诸?”(《先进》)“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孟子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教亦多术矣”。程颐:“强猛者当抑之,畏缩者当充养之。”王守仁教学注意学生(如童子)的年龄特点等。4、循序渐进在教学理论上,必须考虑到教材难易程度、编排逻辑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一致性,在教学方式上注意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层层推进的原则。颜渊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孟子:“其进锐者,其退速”《尽心上》。《学记》论“进学之道”,“不陵节(逾越阶段)而施(教)”、“学不躐等”。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程颐等人不仅视其为教学原则,而且认为是修养方法。5、学思结合学与思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害)”。孟子:“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朱熹强调读书致疑的重要性,防止迷信圣贤、书本。王夫之:“学愈博而思愈远”、“思之困则学必勤”。6、由博返约博与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孔子:“吾道一以贯之”。《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孟子:“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荀子·大略》“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朱熹主张博求万物而返于人伦日用,反对游骑无归。不足之处在于伦理本位精神是其思考博与约关系的立足点。7、温故知新温故与知新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政》“温(寻绎)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实际是一种务实创新的教风与学风。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身体力行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为本位,儒家倡导的教育思想必须落实到人生的日用伦理实践中。孔子反对“巧言令色”,“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读书为学与身体力行结合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9、教学相长师生在求知方面是平等的,都有再学习的需要。《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孔子:“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述而》)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中国古代私学,尤其是书院教学,师生常相互质疑问难,探讨学术问题。第七章艺术精品—中国书法、绘画第一节中国书法概说与书法精品在中国艺术殿堂中,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独特:汉字书写、毛笔性能、点线变化→表现审美观念、思想情感、个性气质、学问修养。三、书法品评虽为简单点线结合,但具有传播信息的实用功能、宣泄情绪的表情功能和耐人寻味的审美功能。它愈简单而愈丰富,愈抽象而愈含蓄。需要品评者具有丰富深厚的学养和高明卓越的鉴赏能力。1.书法5000年的历史积淀。2.华夏民族的第二度的伟大文化创造(金学智),“代表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熊秉明),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与哲学意识、文学修养密切相关,集音乐韵律、舞蹈姿致、绘画形式感等于一体,熔形、质、态、势、意、理于一炉。四、书法精品1.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书法:兼善隶、正、行、草,注重技法,风格妍美流便。“天下第一行书”,353年“修禊”,鼠须笔。七世孙智永禅师→辨才→萧翼→唐太宗→陪葬。冯承素摹本,双钩填廓,中宗神龙年号,宋高宗内府、明杨士奇、项元汴、乾隆内府均曾收藏。介于行楷之间,纵有行,横无列,结字变化多姿,点画映带而生,线条遒丽,体态圆融。王献之改变古拙书风,“破体”,英俊豪迈,饶有气势。2.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虞、禇、薛。《雁塔圣教序》,又名《慈恩寺圣教序》:一为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李世民为玄奘所译佛经所作的总序《大唐三藏圣教序》,一为唐高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为叙述太宗敕立总序的记文。书体为径寸楷书,渗入隶、行笔意;结体中宫收缩,四方散开;笔法方圆兼备,中锋侧锋交替;点画纤劲秀逸;章法疏朗,整齐而不板滞。明盛时泰认为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权舆。3.颜真卿《颜勤礼碑》张旭弟子。范文澜称其为“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体”雄强浑厚、端庄凝重、筋肉饱满—盛唐气象书法领域的代表者。《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等石碑。最能代表其楷书成熟期风格的为《颜勤礼碑》。颜勤礼为其曾祖父,墓碑现存西安碑林。71岁时所书,为学颜入手的最好范本。结体内松外紧,上松下紧,笔势开张,雍容大度;中锋运笔,逆入平出,藏头护尾,笔力深沉;转折处多为内方外圆,长撇、长捺、长竖写法典型。风格高古苍劲,大气磅礴。4.柳公权《玄秘塔碑》柳氏吸收欧阳询的结构紧密和颜真卿的笔势开张而自成面目。“柳体”风格骨力遒健,间架挺拔,结构观念强烈。颜筋柳骨代表唐代两大楷书类型的基本特征。《神策军碑》《李晟碑》等。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是《玄秘塔碑》。该碑记述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朝受皇帝恩遇的情形,裴休撰文。用笔多中锋,方圆并施,提按分明;结体峻整,内紧外松。落笔锐利,字画瘦硬,骨格外显。柳体“太露”的评价问题。5.怀素《自叙帖》书僧,蕉叶练字。草法传承:张旭→颜真卿→怀素,完成狂草的创造,“颠张狂素”。狂草笔画简省连绵,重在表情达意。怀素狂草较张旭笔法变化丰富,不违传统,可识性强。《自叙帖》有数本,北宋尚存三本,苏舜钦本最有代表性。首六行为苏氏补书。该贴为41岁时所书,自叙学书经历与创作经验,以及时人的赞语、赞诗。与张旭引隶入草不同,怀素引篆入草,用笔多用中锋,藏锋内转,多用圆笔,圆转活脱;笔画尚瘦,刚劲遒健;结体狂纵,变化随心;布白参差错落,大小悬殊,于动态中达到平衡。王献之草法对其影响较大。6.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宋四家之一,长于行书、楷书,取法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用笔丰腴跌宕,得天真烂漫之趣,为宋元尚意书风的代表。《答谢民师论文帖》《苦雨帖》等书迹以及《墨妙亭记》等石刻。最能代表其行书成就的是《黄州寒食诗帖》。1079年“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黄州,该贴为1082年所书,内容为黄州生活苦况与压抑情绪。手卷形式,;字体真行相间;以侧锋为主,坚利凝重;笔画粗壮饱满;用笔跳宕突变;布局疏密有度。节奏缓起渐快,字形由小到大,笔姿由细变粗,墨趣始淡终浓,随心境而变化,有浓烈而沉郁的悲情色彩。“书无意于佳乃佳”。7.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宋四家之一。草学怀素,楷学颜真卿,长于行书、草书。名帖有行书《经伏波神祠诗》等,草书《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传》等。《松风阁诗帖》最能体现其行书成就。57岁游湖北鄂城樊山时所书,内容为表达对贬谪生活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和不屈气概。字如小拳,笔画如长枪大戟,为典型的辐射式书体;结体取斜势,揖让有序;用笔生涩。8.赵构《草书洛神赋》徽宗第九子。书法较乃父继承传统更力,由黄庭坚→米芾→钟、王,书论有《翰墨志》。55岁时让位孝宗,该帖为是年所书,表现其羡慕爱情、逸乐的情愫。笔画稍瘦,用笔多含章草笔意。9.赵孟頫《胆巴碑》宋宗室,善绘画,尤长于书法。书学李邕而以二宋徽宗瘦金体书法王为宗,技巧娴熟,圆转遒丽,以善于继承著名。行书、楷书、小楷均精,存帖较多。行书有《洛神赋卷》《赤壁二赋帖》等,小楷有《汲黯传》等。《胆巴碑》(帝师哲卜尊胆巴)为其楷书代表作之一,元仁宗时奉勅所书。法度谨严;结体略取横势,重心安稳,撇捺舒展,儒雅安详;笔画挺健厚重,线条滋润秀美。风格婀娜含刚健。10.明清时期的书法概况书法高峰已过,但各种风格仍有发展。有几个特点:帖学衰落,碑学兴起;篆、隶复兴;行草创新发展;书家众多,流派纷呈,但没有形成作为时代特征的主流风格;与诗、文、画、印进一步结合,使书法成为表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完美的艺术形式。明前期,“台阁体”,多用于公文,楷法精熟,实用性强,缺个性。中期“吴门书派”清雅醇和,祝允明长于草书,文征明诸体兼善,董其昌虚和之美。晚明草书高潮,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明清之际的王铎、傅山等力反传统。以乾隆为界,前期沿袭明代书风,帖学盛行。刘墉成就较高。郑燮、金农等另辟蹊径,转攻篆、隶。后期碑学兴起,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鼓吹,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康有为等有代表性。熔碑帖于一炉,为书法开新路的,有翁同和、曾熙、李瑞清等。第二节国画与传统文化一、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艺术特色:1.表现物象的美学法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表现方法:“目识心记,以形写神”。3.构图:散点透视(或“以大观小”)。4.表现手段:以线造型的技法。人物画的“十八描”、马远创造20多种水纹线描。书画同源异流,国画与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又一艺术特征。绘画渗透到建筑、陈设、服装、插图等各方面。二、国画发展脉络史前绘画萌芽。晚周—六朝,人物画渐趋成熟。隋唐,山水、花鸟成为独立画科。唐,文人画兴起;宋,文人画在发展;元代大兴,趋向于写意;明清—近代,日益侧重达意畅神。魏晋以后,先后受到佛教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影响。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徽宗朝,供职翰林图画院。擅画界画,喜画城市、宫室景物,尤其擅长舟车、市街、桥梁,惟妙惟肖。《清明上河图》长卷:12世纪的一个清明节,首都汴京东角楼部分街区和郊外汴河沿岸一角的景象,从郊外起首,渐近闹市,拱桥为高潮处。500多个人物,楼台、农舍、店铺30余栋…。散点透视,画面宏阔,内容丰富,技巧纯熟,代表中国风俗画的最高成就,集中体现北宋市民艺术的审美趣味。第八章传统文化的珍品—中国医药学与养生学第一节中医学的分科和理论及药物学的发展一、基础医学理论二、内科学理论晋、唐时期无内科学命名,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有不少论述。宋代政府组织编写《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论述系统简洁,有临床实用价值。明代薛己《内科摘要》,为我国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医书。明清时代内科的特点,主要是围绕医学理论与古代医家学说及其医疗经验开展不同学术流派的论争。三、外科学与骨科学理论东汉末,外科祖师华佗,麻沸散做麻醉剂,首创。晋朝,《刘涓子鬼遗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主要是治疗金疮、痈疽的医术。元代,危京林《世医效方》是现存记述骨科最详细的医书。第一次应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明代,汪机《外科理例》,为外科理论继往开来的巨著。四、妇产科学理论成为独立专科始于宋代,国家太医局专设产科。杨子建的产科专著《十产论》,总结十种胎儿分娩方式,其记载的转胎手法,是产科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等。五、儿科学理论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学生阎孝忠整理)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儿科专著,总结出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创制多种新方。董汲《小儿斑疹备急良方》,为我国第一部论述小儿痘疹证治的专著。六、针灸学理论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保存以前的针灸学知识,并将针灸理论系统化、具体化,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元,王惟一创针灸铜人,著《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为明朝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七、药物学1.先秦方士的炼丹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为世界炼丹史上现存最古的文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记载了不少烧丹炼汞的实践、设备和丹方。唐代炼出了轻粉、红升丹、白降丹等皮科、疮科药。2.制剂方法药物炮炙为中药学的一大特色,《内经》已有有关记载。南朝宋雷斅总结整理有《雷公炮炙论》,为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书(后世17种炮炙法由此发展),雷斅成为我国制药学鼻祖。3.本草学《神农本草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新修本草》(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北宋,国家多次组织本草修订工作,有《开宝本草》等。《本草图经》为我国第一部刻板印刷的药物图谱,发展了药用植物形态学。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性味、产地、形态、采集方法、炮制过程、药理研究和方剂配合等。第二节中医学派与中医养生学派北宋以后,医学界流行按证索方、不求病因病机的不良风气,有识之士开始重视理论研究,反对拘泥于“局方”的风气,主张临床治疗必须强调疾病的具体病因和病理的分析研究,由此提出各种学说。一、《四库提要》谓“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医学学派争鸣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刘完素:“火热论”病因说,治疗原则是“降心火,益肾水”。被称为“寒凉派”。张从正:病因为邪气,治疗原则是攻病除邪。“养生当论食补,治病专论药攻”。被称为“攻下派”。李杲:“内伤学说”,胃气为本,主张治疗多采用补益脾胃,升举中气之法。被称为“补上派”。朱震亨:“相火论”,相火妄动,耗人阴精。擅长滋阴降火。被称为“养阴派”。二、温补学派的形成刘完素“火热论”和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影响明代医生很深。医生过用寒凉药的弊病暴露。明中叶以后出现主张用温热药滋补的温补学派。首倡者为薛铠、薛己父子,认为风科杂症多属脾、肾虚损之证,用药多温补。张介宾为中坚,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抗衡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赵献可继承薛己学说,其突出贡献在发挥中医学的命门学说。三、温病学派的形成明末,吴有性著《瘟疫论》,记载鼠疫、天花等传染病,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基础。清中叶后,温病学派日趋成熟。叶桂、吴瑭最有代表性。叶桂为该派奠基人物,《温热论》等著作。吴瑭发挥叶桂“河间温热须究三焦”的观点,提出温病三焦辨证理治的理论,根据叶氏经验,总结出清修、清营、育阴等治法原则,完善了温病学说。四、医家养生派中国传统养生学是医家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在儒佛道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养生学。中医养生理论分为两阶段:1.秦—唐,养生方法主要是服饵金石法、吐纳导引术、房中术;2.宋以后,服饵金石法渐被抛弃,代之以动植物养生药的兴起和老年养生保健理论的确立。1.(1)服饵金石法秦皇汉武,方士、炼丹→葛洪《抱朴子》推动炼丹术和服丹风气盛行→唐服饵金石愈演愈烈。与服丹同时流行的服石由药物治疗手段发展为士大夫风气。服丹、服石流弊多,唐以后衰落。(2)吐纳导引术民间早已有之→战国时方士兴起,将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糅合其中→东汉张仲景阐述导引的养生防病意义,华佗创立“五禽戏”→魏晋六朝,嵇康《养生论》阐述“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之理;葛洪强调人与气的关系,认为气功作用在“内以养生,外以祛邪”,提倡导引术应动静结合,不拘形式,有助于导引术形式多样化;晋许逊最早记载“气功”概念;南朝陶弘景第一个把导引资料辑录为专集,《养生延命录》记载的12种调气法、六字诀吐纳法等至今仍在广泛应用→隋唐,朝廷正式承认导引术为养生医疗手段,导引术发展到高峰,隋巢元方《养生方导引法》、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等书有许多有关内容。(3)房中术春秋时期,注意到性生活对人体的影响。房中术的形成与道家学说的兴起有关,房中术又名“玄素”之术,为当时道家修炼的内容之一,道家认为节制性生活有益身心健康。房中术发展很快,唐代崇尚道教,前期社会稳定,纵欲成风,疾病继起,需要性医学知识,房中术达到鼎盛。2.宋以后,药物、食物养生成为养生主流,到明清时代,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年养生学体系。(1)药物养生历史悠久。《诗经》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是对西汉以前药物养生的总结。宋代崇尚草木养生,明代李时珍推崇动植物药养生,辩证施治以抗衰延年。(2)食物养生。《内经》有阐述,东汉王充《养性书》。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第26卷为现存最早的食养专篇,其《补养方》被门人增补为《食疗本草》,为我国第一本食养食疗专著。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收集大量食养方剂,对食养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突破食养书籍多注重治病的框架,从健康人的饮食保健之路给中医食养学注入新内容。明《本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