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培训_第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培训_第2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培训_第3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培训_第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师

根底知识2024年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内容第一单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就业与失业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劳动力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劳动力资源稀缺性三个属性:相对性、绝对性、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

二、效用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劳动力市场的根本功能: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主要是实证研究和标准研究。实证研究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标准研究方法:说明经济现象及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效劳的工具。1、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100%总人口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响程度。2、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3、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雇用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的关系: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负值。三、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五、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2、人口年龄结构3、人口城乡结构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理论: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二、工资形式1、根本工资2、福利三、福利的支付方式:实物支付、延期支付第四节就业与失业1、就业的概念: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二、失业及其类型摩擦性失业:是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是正常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才所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供求结构失衡造成的失业。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有规律的变化所导致的失业四、失业的影响

反映失业的程度指标: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失业的负面影响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一〕政府支出:分为政府购置和转移支付〔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3、收入政策〔1〕收入政策的作用〔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3〕收入政策措施1〕控制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2〕收入平等化措施练习-单项选择劳动参与率是衡量〔〕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C练习-单项选择由于经济结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给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C练习-单项选择收入差距衡量的指标是〔〕。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D、需求弹性B练习-多项选择失业类型分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ABCD练习-多项选择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A、平均劳动时间B、失业率C、就业人数D、失业人数E、失业持续期BE练习-多项选择影响就业总量的主要宏观调控政策有〔〕。A、财政政策B、就业政策C、货币政策D、金融政策E、收入政策ACE第二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二、劳动法根本原那么的内容: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那么(首要原那么)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那么3、物质帮助权的原那么三、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7点〕四、劳动法的体系〔8点〕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标准。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的区别:劳动法律关系表达了国家意志。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效劳法律关系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雇主和雇员,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事物。三、劳动法律关系事实劳动法律行为。合法行为才能产生劳动法律关系;违法行为可使劳动关系变更或消灭。劳动法律事件练习-单项选择劳动法的首要原那么是〔〕。A、报酬权B、休息休假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物质帮助权C练习-单项选择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A练习-单项选择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最主要区别是:劳动法律关系表达了〔〕。A、劳动权利B、法律渊源C、国家意志D、法律原那么C练习-单项选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这说明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A、劳动关系B、法律关系C、劳动关系D、双务关系D练习-单项选择劳动法律关系的〔〕是指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A、原那么B、客体C、内容D、事实B练习-多项选择劳动法根本原那么的内容是〔〕。A、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那么B、平等就业权原那么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那么D、自由择业权原那么E、物质帮助权原那么ACE练习-多项选择以下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E、劳动争议处理制度ABCDE练习-多项选择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是〔〕。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效劳法律关系D、存在现实劳动关系E、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范畴DE练习-多项选择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A、主体B、内容C、客体D、出发点E、归宿ABC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1、企业战略的概念2、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3、企业经营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4、经济结构的内容: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二、企业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包括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企业利用其资源的能力分析、竞争优势分析。3、SWOT分析方法。4、企业的总体战略:进入战略、开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5、一般竞争战略:包括低本钱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6、战略控制的方法: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第二节企业方案与决策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1、决策的概念2、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3、风险型决策方法: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性分析。二、企业经营方案编制企业方案的方法:滚动方案法、PDCA循环法、综合平衡法。第三节市场营销1、市场营销的概念。是关于构思、货物和效劳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和实施过程。2、市场的概念。是指某种产品现实购置者和潜在购置者需求的总和。3、影响消费者购置行为的主要因素:文化、社会、个人、心理。4、组织市场的三种类型: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政府市场。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管理的步骤:分析市场时机、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营销组合、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方案。三、市场营销策略1、产品包括: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三个层次。2、产品组合的策略:扩大产品组合、缩减产品组合、产品线延伸。3、投入期企业的营销策略:快速掠取策略、缓慢掠取策略、快速渗透策略。4、产品成长期的营销重点:扩大市场占有率、稳固市场地位。5、定价策略。最高价取决于产品的市场需求;最低价取决于本钱费用。价格上下取决于竞争对手同种产品的价格水平。6、定价方法:本钱导向、需求导向、竞争导向三、市场营销策略1、新产品定价策略:撇油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满意定价策略。2、心理定价策略:整数、尾数、声望、招徕3、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产品因素、市场因素、企业因素。4、促销的主要方式: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练习-单项选择选择行业内一局部或某些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这种竞争战略是〔〕。A、低本钱战略B、差异化战略C、重点战略D、稳定战略C练习-单项选择PDCA循环法的四个阶段的正确顺序是:1方案、2处理、3检查、4执行〔〕。A、1234B、3214C、1432D、4132C练习-单项选择市场是〔〕购置者的总和。A、城市和农村B、显性和隐性C、男性和女性D、现实和潜在D练习-多项选择影响消费者购置行为的主要因素有〔〕。A、文化因素B、社会因素C、个人因素D、心理因素E、经济因素ABCD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一、个体差异1、能力。其一指实际能力〔成就〕;其二指潜在能力〔性向〕。实际能力又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大五人格特质包括:情绪稳定性、外向、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和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一、个体差异1、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2、导致知觉失真的原因:首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比照效应、刻板印象。3、归因。就是利用有关信息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二、工作动机的理论与应用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3、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分配公平程度公平互动公平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一、工作团队的动力1、团队的含义。2、团队有效性的四个要素:绩效、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外人的满意度3、团队过程的主要范畴是:沟通、影响、任务和维护的职能、决策、冲突、气氛和情绪问题。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1、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群体的多样性群体的熟悉度群体的认知能力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参与决策的平等性群体规模群体决策规那么二、群体决策与人际沟通1、周哈理窗P1202、个体的沟通风格四种类型:自我克制型自我保护型自我暴露型自我实现型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有领导魅力的管理者的特征:1、自信2、远见3、有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4、对目标的坚决信念5、行为不循规蹈矩6、是变革的代言人7、对环境敏感1、对领导行为的早期研究显现出两个维度:关心维度、结构维度。2、费德勒和权变模型。领导风格关键是它是否适合特定的领导环境。3、领导的情境理论。三、领导理论中的新观点1、情商与领导效果2、领导替代论3、领导技能和职业开展方案第四节心理测量技术一、心理测量的原理二、心理测验的类型1、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2、按测验的方式: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情境测验3、按同时施测人数:个别测验、团体测验4、按测验目的: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5、按测验领域: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一、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信度、效度、难度、标准化和常模。二、使用心理测验评价应聘者时,有三种策略:择优策略、淘汰策略、轮廓匹配策略。练习-单项选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是〔〕。A、工作成就B、工作绩效C、工作满意度D、工作态度C练习-单项选择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的是〔〕。A、关心维度B、认可维度C、结构维度D、尊重维度A练习-单项选择心理测验的内容分为两大类:能力测验和〔〕。A、人格测验B、成就测验C、性向测验D、情商测验A练习-多项选择社会知觉失真的主要原因有〔〕。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投射效应D、比照效应E、刻板效应ABCDE练习-多项选择团队的有效性要素构成有〔〕。A、绩效B、成员满意度C、团队学习D、外人的满意度E、薪酬ABCD练习-多项选择心理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分为〔〕。A、情商测验B、纸笔测验C、操作测验D、口头测验E、情境测验BCDE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根本理论一、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1、以人为本的含义。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3、人本管理的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压力机制保障机制环境优化机制选择机制二、人力资本理论1、人力资本的含义。2、人力资本的特征:存在于人体中,与人体不可别离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存在具有收益性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具有累积性具有个体差异性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1、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2、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促进人的开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能是根本目标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1、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2、鼓励理论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要的四个途径:需要鼓励目标鼓励行为鼓励综合鼓励3、影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因素天赋知识和技能个人努力文化经济条件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人力资源开发的四大环节: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组织开发的三步模式:解冻、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