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莆田市第十三中学尹丽锋【考情分析】
1、从考查内容上看,是苏(俄)联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和国家福利制度。
2.从命题形式上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对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内容、特点、影响的理解;注重把苏联经济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模式、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模式联系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评价能力。【复习导航】1、复习时把握两条主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经验;两类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比较;三种模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2、以全球史观角度掌握各种经济模式之间的借鉴。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十月革命---建立政权战策---巩固政权新策---恢复经济斯大林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赫改、勃改没有突破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国社主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及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主题剖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991年1917年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以及挫折
线索梳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考点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1.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一
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材料二
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材料三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列强干涉,国内叛乱政治、经济形势严峻A.背景B.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企业全面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实物配给制材料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C.目的战争需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D.评价……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进步性: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局限性: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理论上的错误: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②它具有经济权力高度集中和物质利益平均主义的特点,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上的后果:①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②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的过死,并且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到反革命一边;③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了正常供应。④经济上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造成了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不同:实施的条件错误:超越苏俄国情,违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2.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A.背景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材料一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翻了一番,而农民获得的代价仅是一些贬值99.5%的“彩色纸片”。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材料二
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40亿卢布,比1917年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钢和生铁的产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总产量比1913年减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材料三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列宁论新经济政策》B.内容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关系国家命脉的大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私人经营,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经营管理商业: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按劳分配C.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材料一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选集》卷四材料二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由商品交换退到私人买卖。根本目的是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耶戈列夫斯克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材料一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3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种植业(%)10064107107畜牧业(%)10072121121粮食(万吨)7.6504.5197.24794.7牛(万头)6.0605.2506.210102.5猪(万头)2.0901.7502.180104.3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材料三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材料四俄国是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如何建立起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出于当时抵御国内外敌人的需要,同时也包含着列宁的一个愿望,即用强制手段废除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但实践证明,这条直接过渡之路在俄国走不通。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采取间接迂回的或“改良主义”的方法,实现从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即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作用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E.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判断某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思维启迪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原因:①直接原因: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②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种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了失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重新思考。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特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扩大生产。实质:该政策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其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发展生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评价:①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最早的、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②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③这一政策受到了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由于列宁逝世等因素而中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实行工资制内容政策(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平均主义)(按劳取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各有何不同?(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新经济政策时期税款变化主要发生在俄国新经济政策时期。信息解读:可以判定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手段,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由于当时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条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解题关键: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关键信息:说明该领导人赞成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定时空关键信息:依据时间信息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体制形成时期苏联的社会状况。两个钾矿矿井有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关键信息:可见斯大林指出的是当时苏联农业生产关系,为满足苏联工业化对粮食、资金、原料等的需求,1928年,苏联在农业方面开始实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定时空抓关键: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3.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A.确立: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表现:经济体制①单一的公有制;②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经济建设方针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五年计划③实行农业集体化背景材料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苏联基本上还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认为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是布尔什维克党迫切任务,他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C.影响:材料一
《大国崛起》中描述:“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材料二
1937年,苏联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国内需求的0.9%,基本上停止了外国设备的进口,工业发展呈现出高度的自主性特点。到1940年,苏联年产钢1800万吨,煤炭1.6亿吨……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从1913年的2.6%上升到10%,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苏联在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下,以难以置信的努力,取得了工业化的大步前进,并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苏联实力的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片面发展的经济》材料二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材料一材料三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重大的缺陷和失误。在经济上,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地位,对农业和轻工业的重视严重不足,造成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采取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片面强调产值、产量,过度夸大行政命令手段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忽视了市场规律和人民的实际需要……在政治上,领导人权力过度集中,个人崇拜之风泛滥,党内权力斗争扩大化,给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些问题其危害之深远和后果之严重是令许多人始料不及的。消极后果:①畸形的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②畸形的经济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和高速度,长期指令性计划,阻碍可持续发展;③畸形的社会系统----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僵化模式,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该图反映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农业集体化中苏农业改造比较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影响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但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有人认为,前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这一论断主要着眼于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苏联工业化建设中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东西太多D启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评价: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和教训:经验:①通过政府的力量、利用计划手段,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教训: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执行计划指令,挫伤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⑤应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直接过渡逐步过渡完全确立社会主义体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政策的调整:“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思维拓展: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影响特点:①经济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除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政治特点: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历史影响:①积极: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适应于战争和革命的战备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中曾有效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消极:僵化的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铁轨到了尽头,火车无法继续前进……苏联“无法继续前进”的原因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农业的相对落后;
③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19531964198519911958年度人物
赫鲁晓夫1973年度人物
勃列日涅夫1988年度人物
戈尔巴乔夫信心满怀的后继者
举步维艰的改革路1982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揭露由此造成的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有助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开启了赫鲁晓夫的改革之路。
赫鲁晓夫(1953-1964)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光荣与混乱并行
赫鲁晓夫黑白参半的墓碑暗喻了他毁誉参半的一生,毁誉参半的改革。阴谋家、改革家、策略家、蛮干家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斯大林体制弊端暴露;农业问题严重。农业:①收购制,一定的自留地、牲畜;
②开荒增产;③种植玉米运动;
④农机卖给农庄。工业:①权力下放;②物质利益原则成就;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结果:但造成经济混乱。①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②脱离实际;③盲目性;④赫氏的个人作风。1、背景:2、内容:3、评价:侧重点在农业4、失败原因:(根本原因)1957年5月,赫鲁晓夫还提出苏联的人均牛奶、肉类和黄油产量三四年要赶上美国,这对于缺少饲料和现代化畜牧机械及优越自然条件的苏联来说,无疑是一厢情愿的事。1953年全苏玉米面积仅350万公顷,赫鲁晓夫竟要求到1960年增加到2800万公顷,由于它不适合苏联各地的实情,从而造成大幅度减产。冲动的赫鲁晓夫目标脱离实际,盲目性,赫氏的个人作风以上材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中存在什么问题?“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怎样理解?提示:(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勃列日涅夫为人谨慎,秉性保守,习惯于因循守旧,按陈规办事,最怕重大的变革和转折。他在开会或讨论问题时,总是先听大家发表看法,然后尽量照顾各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加以折中,采取中间路线。所以,有人称他为“妥协能手”。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执政)1、内容:2、评价:3、失败原因:侧重点在工业农业:①扩大自主权;
②提高农产品价格;
③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④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成就:前期军事和综合国力增强。结果:后期经济全面滑坡,以失败告终。①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过大,经济滑坡。②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③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根本原因)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GDP平均增长率对比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状况怎样?经济状况:横向低于世界水平,纵向也是苏联经济发展的最低谷。1953195819631968197319781983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执政)
这时,一个年轻的面孔浮出水面。莫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
戈尔巴乔夫(1985~1991)改革指导思想:苏联必须进行根本上的变革和改造,才能挽救危机。改革的侧重点:经济体制改革,而且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经济体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共产党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面混乱,最终苏联解体。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政治体制改革加速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重工业,加剧经济结构畸形;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失败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用经济的方法管理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结果措施思考:苏联经济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斯大林模式,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打破了斯大林模式,其改革却仍然遭到了失败?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指导思想改革性质政治前提结果
邓小平理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良的资本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削弱、放弃党领导成就辉煌失败、解体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四、苏联解体(一)时间:1991年12月21日(二)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签署铁轨到了尽头,火车无法继续前进……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戈尔巴乔夫▲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苏联改革的结果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弄“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苏联弄“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弄“垮”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改革前期主要在经济方面,后期在政治方面所有制形式未突破未突破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手段(是否采用市场规律)管理权部分下放,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综合平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推行新农业的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重点在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比例更失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推行新经济体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使经济继续滑坡,国内局势逐渐失控,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局限性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脱离了实际,具有盲目性;反复无常,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没有突破原有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比较相同都是为了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都在工业方面进行了调整;都脱离了苏联实际;改革成效都不显著;不同①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②前两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改革未见成效的情况下专项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次改革失败是因为没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对细节的修修补补;戈尔巴乔夫改革虽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认识①应该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②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会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完善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探索极其后来的改革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呢?深度思考1.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改革3.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4.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5.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究1】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方针提出: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㈠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㈡原因: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②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③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④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不同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1.实事求是2.科学发展观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5.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探究2】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①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均不成熟;②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基础薄弱;③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巩固比任何革命都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④资本主义势力从敌视、遏制到颠覆,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重困难;⑤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适合本国国情,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应拘泥于苏联模式;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⑦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从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挫折中吸取了教训,表明社会主义正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明考点:赫鲁晓夫改革
关键信息:1953年至1964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抓关键: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地解决谷物问题,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定时空: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定时空:正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抓关键:勃列日涅夫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关键信息: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明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关键信息:根据评论内容可知,该时期苏联与西方关系改善,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和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的执政理念和影响。
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十月革命确立政权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阶段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课堂小结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2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A.调整的背景---经济危机1929年到1932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040亿美元降到410亿美元,国民收入下降50%;工业下降46%,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危机使14万家企业倒闭,失业人数达1700万人,在业职工的工资也下降35~40%;农业收入下降60%,100多万农户破产;5500多家银行倒闭,至1932年6月,32个州的银行全部倒闭,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风潮。28%的城市人口和1000多万农民没有收入,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还有千百万人象牲畜一样勉强维持生存。请根据材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剧增,银行倒闭,人民生活困难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是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首先从美国爆发,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持续时间长达4年之久,生产下降幅度达,失业人数多,波及范围广,工业危机、农业危机和金融危机同时并发,给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①来势凶猛②范围广③持续时间长④破坏力巨大材料一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根本原因是经过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生产关系等方面没有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极度扩大。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化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以及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些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定期发生经济危机。材料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大量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领域,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科技革命指导下的技术进步,确实带来了无限扩大的前景,但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生产力发展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绝大部分流入到垄断资本手中,工人收入的增加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贫富差距更加悬殊,结果,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材料三工业革命以来,流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这种理论和政策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是最完美的,即使发生经济危机也可以自行恢复,政府不必插手经济,以便资本家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其实,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经济规模急剧扩大,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初期,经济危机的破坏力也不可同日而语,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但是,各国政府基本上恪守自由放任政策,尤其在1929年经济危机来临之后,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反危机措施,任经济危机蔓延。材料四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供需矛盾得不到缓解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材料一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36%,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材料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社会动荡。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无数失业者和劳动群众挣扎在死亡线上,政府没有拿出有效措施而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罢工、示威游行不断,资本主义体制发生动摇。失去殖民地的德国和殖民地较少的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和侵略扩张的道路,把世界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材料三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关税的法案……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2年的4月有76个以上的国家采取了报复措施。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政治危机: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国际关系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使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1929年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史论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史论2材料一胡佛总统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政府的惟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胡佛总统救济农民。艰难时期被比喻成鸟,救济方案是竖一个稻草人吓跑它们。材料二材料四
1932年,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胡佛总统想竞选连任,结果发现不论走到哪里,他的名字都是失败的代名词.人们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叫“胡佛屋”,失业者手里提着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着取暖叫做“胡佛毯子”,还有的人把衣袋翻过来,一分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胡佛总统本人被称为“饥饿总统”。材料三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无力应对危机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大萧条与新政期间言论: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一致同意让国家继续存在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义务。我国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们将调整我国经济,使之尽快结束现有失业,然后采取英明措施使失业现象不再出现。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我们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中的平衡——即工农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工资收入者、雇主与消费者之间的平衡。一个自力更生和善自尊重的民主国家没有理由容许童工存在,也没有一条经济理由容许削减工人工资或延长工人工时……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PK?
胡佛:我坚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由放任好!
罗斯福:我要实行新政,政府应全面而积极干预经济!1575万票—2280万票B.调整的开端---罗斯福新政(实践)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价格猛跌工人失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实现复兴经济,克服经济危机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救济以工代赈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内容具体措施结果与影响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着眼点)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中心措施)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税制;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成立农业调查局;减耕;减产;公布《农业调整法》等克服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发起“蓝鹰运动”规范了工业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消除生产过剩,缓和社会矛盾通过《社会保障法》;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建成了一批造福后代的重大工程;客观上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并以立法的形式解决问题(利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的经济顾问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是政府大规模兴建工程的方式?你要如何说服罗斯福采纳你的意见?大规模兴建工程能达到的效果有:(1)提供就业机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2)有长远而广泛的社会效益。(3)“以工代赈”这种方式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自食其力,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4)在劳动过程中,磨炼了人的意志,使其精神不至于颓废,还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以上效果是单纯发放救济款所达不到的。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局限性:没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根除经济危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罗斯福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2.“旧民主秩序”是指-----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在罗斯福新政中,有一些政策是对工人有利的,例如允许工人组织工会与资本家进行谈判、缩短工人劳动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工人工资等。因此有人认为,新政具有社会主义的色彩。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它不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材料一
1933年夏和1934年春,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到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已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材料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信心,人民生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没有了市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仅没有被破坏,且得到了巩固。材料三在罗斯福新政期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承认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认为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主张运用国家权力扩大需求。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达到了同一结论,有异曲同工之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凯恩斯主义。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维持资本主义现代化类型的同时,使传统的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变为当代资本主义,推动了现代化向前发展。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直接影响:经济方面)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间接影响:政治方面)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深远影响:制度方面)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发展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之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90知识链接罗斯福新政的“新”特点①新的理论和政策: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②新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④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⑤新的生活:《社会保障法》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①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②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③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④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⑤美国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是新政能够成功的有利国际条件⑥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⑦罗斯福的个人因素。综合探究2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罗斯福新政对我们的启示综合探究3罗斯福新政对我们的启示①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②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适时调整经济的运行机制;③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重视农业,强本固基。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④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工代赈,启动市场。注重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⑤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建立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时政链接国家干预(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应对本次危机的措施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本质上有哪些共性?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横向联系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以上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20世纪20和30年代,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请问是哪两个国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请对照着两个大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思考各有什么本质特征?在维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市场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发展计划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发展计划经济,两者可以相互借鉴抓关键明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关键信息: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取很少。定时空抓关键:罗斯福设立工程振兴局,目的是通过兴建工程以增加就业,也就是新政中的“以工代赈”。明考点:罗斯福新政
抓关键抓关键:考查罗斯福新政。成立全国复兴管理局是新政中复兴工业的措施,目的是为了调整劳资关系。B.调整的开端---凯恩斯主义(理论)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的影响;②自由放任的政策无法摆脱危机;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2.基本思想: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变化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创始人及代表作亚当.斯密《国富论》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观点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职能充当社会“守夜人”对市场运行进行干预解决危机方式自由放任政府干预,扩大需求,充分就业3.评价:积极: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局限:20C70年代以后,其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取代C.调整的扩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应用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②历史教训: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呼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③实践基础: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示范④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⑤现实需要:二战后初期各国面临战后的重建任务2.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a.经济体制变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措施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德)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日本)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美国)2)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经济危机缓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仍有波动,且国企普遍经营不善,效益较低。b.资本结构变化:人民资本主义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1)背景: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2)含义:股票分散化3)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4)影响:(即:股票分散化的作用)缓和社会矛盾,大量吸收社会资金;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C.经营结构变化: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3)评价: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增加,形成“新中间阶层”。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d.社会减震器:福利制度
1).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的提高2).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3).福利制度的特点:①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险和养老保险等;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福利制度的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5).福利制度的评价
①积极影响: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也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②消极影响: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了社会道德危机;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竞争力。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1)黄金时期(20世纪50—60年代)思考:①两次“黄金时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②两个“黄金时期”各奉行怎样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自由主义(自由放任)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2)“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滞胀状况继续调整:减少国家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思考:针对经济滞胀问题资本主义各国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力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发展2、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国家政策、企业调整、社会分配)3、阶级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足的物质条件改善各个阶层关系(中间阶层、工人与资本家)
4、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5、经济全球化加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综合探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比较1.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在资本主义的相同点①所有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②管理方式:市场和计划(行政干预)手段都有;③分配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分配等同在;2.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区别①根本目的:前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社会主义;后者是发展完善资本主义;②前提:前者是坚持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原则;后者是坚持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制度;③所有制:前者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者是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④管理方式:前者以计划和干预为主,以市场为辅;后者以市场为主,以计划为辅;⑤结果:前者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工农联盟,是有利于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发展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综合探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比较3.启发与认识①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都是实现现代化的途径;②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③国有和私有制都是经济形式,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社会主义也有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哪种经济形式占主导。④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化是为缓和国内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直接受益者是民众,最大受益者是政府和垄断资本家;⑤“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但真正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控制在少数股东手中;⑥现代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是一种历史的进步。1.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