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恐对策研究_第1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恐对策研究_第2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恐对策研究_第3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恐对策研究_第4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恐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化背景下的反恐对策研究

一、安全形势的影响自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进入了全球挑战时代。恐怖袭击的威胁已成为世界安全形势的主要挑战,并将恐怖袭击的影响传播到国际社会。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表现为新旧矛盾叠加、交织、加剧,面临的恐怖威胁也进一步复杂化,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发展目标带来严峻挑战。(一)年中国恐怖主义事件频发的诱发因素目前,中国面临的或未来可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是置身于国际环境这个大背景之下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动关系。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兰德公司(RDWTI)以及美国反恐中心数据库(NCTC)三大权威机构有关中国境内恐怖主义袭击的数据统计结果(见图2),基本反映了我国恐怖主义威胁的基本特征。从该统计结果结合中国有关恐怖主义袭击状况的报道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恐怖主义威胁是相对有限的,与国际社会相比,基本处于水涨船高的态势。2001年恐怖袭击数量达到一个高峰,这与国际上恐怖主义袭击的高峰期保持一致,“9·11”事件是这一高峰期国际社会所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典型代表;2001年之后,随着国际社会反恐力度的加大,结合国内对恐怖主义威胁的防范,中国的恐怖主义袭击数量出现大幅度回落,无论是袭击数量上还是袭击所造成的伤亡后果上基本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2008年我国恐怖袭击数量出现第二次高峰,既与2007年国际恐怖风暴向世界各地扩散有关,同时也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存在着直接关联。基于上述分析,由21世纪的头十年总结出的恐怖主义事态发展规律,可以预测已经进入的第二个十年的中国恐怖主义事件高发的诱发因素:一是国际恐怖袭击的高峰期;二是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事件,二者都是易于导致中国境内恐怖主义事态高发的主要因素。(二)第二,美国对中国的反恐政策9·11事件发生后,特别是近年来,美国收缩反恐战线,收敛反恐锋芒,大力向国际社会分摊反恐责任,以转嫁矛盾,规避风险,更多地将反恐重心转向本土安全,把反恐作为谋求地缘利益的“工具”。与此同时,中国的相对实力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且成为当今世界几个大国中实力持续上升的国家。在美国实力还是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中国作为美国欲削弱的敌手,必然面对较为严重的安全困境,恐怖主义很有可能成为有利于美国削弱中国的手段之一。在考虑中国和美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非零和博弈的结果使得双方都将选择在结合本国综合实力基础上,通过制定一系列反恐策略来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实际上这种反恐政策不仅包括中国的反恐,更包括美国对恐怖主义的纵容和支持,比如具有美国国会背景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对东突分支“世维会”进行财力支持,就是对这一结果的一个具体例证。上述分析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安全困境的影响下,中国遭受的恐怖主义威胁必将长期化且越来越多的呈现全球性特征的原因。(三)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向内地渗透,渗透着中国内在的国际社会在国际反恐的大趋势以及自身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的双重作用下,恐怖主义威胁在更广的范围内与更深的层面上影响中国公众的安全感,并连带产生其他的社会问题,全方位反恐成为平安中国建设必须认真思考与应对的问题。平安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安全。社会公众的安全感越高,说明平安建设越有成效。推进平安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明显影响平安建设的不安定因素主要有三:一是“三股势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当前,我国面临的最主要恐怖威胁是以民族分裂为目的,以宗教极端为基础,与历史上的“东突厥”思潮一脉相承,企图建立“东突厥斯坦”国家,以暴力恐怖为主要活动方式的“东突”恐怖势力。该势力多方获取外援,企图以暴力恐怖手段谋求“独立”的活动出现回潮迹象。“7·5”事件就是例证。在西方列强新干涉主义的支持下,以“三股势力”为主导的恐怖主义极易发展成为诱发中国境内恐怖主义的主导因素。同时,随着境外多家非政府组织借助境内草根组织向境内敏感地带渗透,借助互联网以“关注民生”、帮助“维权”为幌子,采取歪曲事实、编造谣言等手段,大肆炒作一些敏感问题和热点事件,恶意诋毁和丑化中国形象等事件的不断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对外联系的增多与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国际恐怖组织向内地渗透实施恐怖活动的威胁将有增长趋势。资料显示,二是个体暴力恐怖威胁。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相当数量的流动人员因为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不高、法律观念淡薄,较低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使他们沦落为城市中的边缘人群,遗忘感、冷漠感和挫折感上升,生活态度消极焦躁,易于引发一系列新型个体暴力犯罪。现代化引发的社会危机深化,包括腐败、滥用职权、拆迁、环保、分配不公、利益纠纷等原因引发的矛盾与不满等,导致整个社会具有日益多元分散的社会离心力倾向,少数个体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容易将这种负面感觉转嫁为对党、政府和社会制度的不满,一些个人或团体就有可能仿效恐怖分子以实施暴力恐怖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愤慨,成为平安建设的不利因素。如“2011.5.26”江西抚州连环爆炸案犯罪嫌疑人,就是在多次讨要拆迁补偿款受挫的情况下,选择以爆炸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恨;还有近年来发生的系列砍杀幼儿、伤害医生等事件。虽然此类威胁往往不具有政治动机,但具有广泛的社会背景,成为人们相当关注的隐忧,并且其造成的社会恐慌不亚于恐怖组织的恐怖行为。可以预见,这类“非传统”的恐怖事件发生的几率将有增加趋势。三是中国目标在境外受到的恐怖威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大和对外联系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各种机构等到国外旅游、学习、工作和投资等,他们在境外遭遇到恐怖袭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2007年至今,已发生我境外公民遭武装分子绑架、袭击以及我船舶船员遭海盗劫持事件30多起,涉及我公民近千人。二、俄罗斯受到恐怖袭击和中国的澄清(一)反恐战争的目标俄罗斯遭受的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所选择的袭击目标类型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政府、社会的各个层面,所造成的恐慌也是前所未有的。俄罗斯恐怖主义犯罪一般包括三种:一是单纯的恐怖活动,主要是指实施了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行为,侵害不特定人的人身安全及其财产安全,制造恐慌,意在对政府机关的决定施加影响。二是恐怖主义倾向的犯罪,主要是指劫持人质、故意虚假举报恐怖信息、组织或者参加非法武装、侵害国务和社会活动家生命、袭击被国际保护的人员或者组织等方面的犯罪行为。三是具有恐怖主义特点的犯罪,指的是除上述列举之外的其他恐怖主义犯罪,这些犯罪的实施是具有恐怖主义目的的。俄罗斯将恐怖袭击的目标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强制性机构、政府性目标、民用性目标、能引起社会重大恐慌的目标以及其他目标。其中强制性机构主要是指恐怖袭击目标中的警察、军队机构;政府性目标主要是政府性机构,包含俄罗斯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外国政府驻俄机构;民用性目标主要包括教育机构、媒体、非政府组织、通讯设施以及公共设施等;能引起社会重大恐慌的目标主要包括商业性目标、机场及航班、食物、水源、公民自身、宗教设施、游客和除飞机以外的运输工具。(二)反恐目标的潜在影响全球恐怖主义事件数据库统计了1991年以来在俄境内发生的所有恐怖袭击,选用其中信息详细的1519件恐怖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参见表1、图3),可以发现俄罗斯恐怖分子在选择袭击目标类型时具有以下规律:第一,强制性机构、政府性目标和能引起社会重大恐慌的目标是恐怖分子选择袭击目标的重点。如果把恐怖分子实施一次恐怖袭击看成一次风险投资,那么恐怖分子必然会考虑该恐怖袭击的投资风险和投资回报两个方面。恐怖袭击成功后借助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有时甚至是夸大的描述,给社会制造的恐怖氛围、紧张气氛,并且带给政府的巨大压力。而这三类目标遭受恐怖袭击后所产生的影响,正好能符合这个特点。第二,警察、军队成为俄罗斯恐怖分子袭击的主要目标,并且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作为国家的强制性机构及其人员,警察、军队成为俄罗斯恐怖分子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不仅直接挑战了俄罗斯安全力量,也在极大程度上打击了民众信心,降低了民众对于政府信任感,给政府施加了极大压力。第三,能引起社会恐慌的目标被选为袭击对象的概率在增大。这类目标鲜明的特点是一旦遭受恐怖分子袭击,必然会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这对于恐怖分子来说是极想得到的效果。第四,恐怖分子在选择袭击目标类型时具有惯性特征。研究发现,某类目标在某个连续三年的时间段中,如果前一阶段发生恐怖袭击的数量有较快增长,则在后一阶段即使该类目标得到重点防范,但其发生恐怖袭击的数量依然较高,这就体现出恐怖分子选择袭击目标时具有明显的惯性特征。(三)加强反恐应急预案的研究与分析,形成融合的反恐行动思想通过对俄罗斯1991-2010年发生的恐怖袭击次数统计和目标类型分析发现的恐怖分子选择袭击目标的一些规律,不但有利于科学判断俄罗斯安全形势变化趋势,也能对我国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提供一些有益启示。首先,必须加强重点目标安全防护措施。对我国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与俄罗斯的恐怖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思维方式、行动模式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俄罗斯国内容易遭受恐怖袭击的目标,也是恐怖分子袭击我国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也必须加强对强制性机构、政府性目标和能引起社会重大恐慌的目标等重点目标的防范力度,强化安全保卫措施,做好反恐应急预案,确保这类目标的安全。其次,要关注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选择目标的最新动态。近年来,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世界其他地方,能够引起社会重大恐慌的目标越来越成为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选择目标时的首选。由于这类目标众多、防范难度大,且一旦袭击成功就能造成巨大的社会混乱,因此可以预料,今后受到恐怖袭击的概率还会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预防工作,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最后,要研究和分析恐怖分子作案规律。在分析有关数据过程中,发现恐怖分子在选择袭击目标时,在不同情况下,会表现出惯性特征。这表明,至少在部分情况下,对恐怖活动的发生情况是可以进行预测的。因此,我们应在建立信息健全的恐怖袭击数据库基础上,对恐怖分子在选择目标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决策部门制定反恐策略提供依据和借鉴。三、对反恐试验设施的研究和实践(一)重要目标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城市反恐怖安全防范工作的特点,在公共供水、燃气、电力、轨道交通、寄递物流、商贸会展、传媒通信、宾馆饭店、旅游娱乐、医疗卫生、公共汽车(电车)、长途客运、核、生、化等关系城市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点行业,党政军首脑机关,筛选、确定重要目标。重要目标单位应当设置或确定承担与反恐怖防范任务相适应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并将反恐怖防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报属地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重要目标反恐怖防范工作要求有适应涉恐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急预案,有适应反恐怖等级防范的工作方案,有适应反恐怖防范的工作制度,有符合反恐怖防范需要的人员配置和工作措施,有符合反恐怖防范规范(标准)的技防、物防设施,重点目标范围内的反恐怖防范隐患与问题及时得到发现和处理,发生涉恐突发事件及时得到有效应对。(二)第二,制定专门的反恐废解放运动规划,规范试点工作流程,明确目标责任,为加强反恐思想防范工作奠定基础。在思A省级试点单位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域面积广,实有人口多,重点部位聚集,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特殊的区位状况使得反恐怖防范工作显得尤其的重要。该地反恐怖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反恐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恐怖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反恐怖防范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紧紧依照上级反恐办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本地反恐怖防范试点工作。一是建立工作班子。2009年底,该地召开了反恐怖防范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发动各镇街、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反恐怖防范试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试点工作班子,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各成员单位、各镇街也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为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二是开展调查摸底。对与反恐怖防范工作相关的涉恐人员、重要目标、重要场所以及危化物品研究、生产、经营、运输、使用、检测、贮藏、废置等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梳理排模,明确分布范围和底数。同时,对现有的涉恐重点人、重要目标、重要场所及危化物品的分类分级问题进行商讨,重新确定管控等级。在查清底数的同时,对重点人、物、部位落实严密管控,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明确管控要求,落实管控责任。三是建制度出成果。立足实际,围绕涉恐重点人员的管控、危化物品的管控、重要目标的管理、反恐怖防范工作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反恐怖专项工作、防范工作责任制的建立、防范督导检查机制的建立和反恐怖防范宣传教育等八个方面进行探索,制定反恐怖防范工作规范及试点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在反恐怖防范重要目标试点单位――省广电集团蹲点工作,开展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还专门邀请反恐、经文保部门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提高试点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防范建设规范落地转化为具体防范措施,为全省相关行业树立工作标杆。(三)省广播集团日常安全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自2010年6月由所在地市反恐部门列为反恐怖防范工作试点单位以来,省广电集团认真按照反恐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试点工作,突出加强省广电中心反恐怖防范能力建设,探索和积累了一些有效做法,并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全集团的安全保卫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了集团的稳定和谐局面,反恐怖防范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省广播电视集团是省委、省政府直属的新闻宣传单位,是省、市反恐怖重要目标单位和市级“治安消防”重点管理单位。在省广电中心的重要部位有30余处,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各类机房和发射台站,机要档案室和计算机房,消监控和水电机房,以及其他重要设施和部位,其日常安全保卫和反恐怖防范难度高责任大。为强化广电中心的安全保卫工作,集团党委因时制宜,顺势而为,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挂帅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安全投入,设置门禁管理系统,完善“三防”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责任制,惩戒危害安全的不良行为,全面加强安全保卫特别是反恐怖防范工作。1.开展反恐宣传教育和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反恐能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反恐怖防范和安全保卫工作,树立“安全发展是最大的科学发展”的理念。教育和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认清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和治安环境,尽量把问题考虑得严重一些,情况设想得复杂些,不断提高集团上下做好反恐防范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集团将反恐怖防范安全教育纳入员工宣传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之一,以板报、会议、橱窗、图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反恐怖防范安全基本知识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反恐怖防范意识。多次举办具有针对性的实战演练,提升安保人员反恐处突的技能水平。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集团安全部自制反恐防范宣传图在广电中心各大楼大厅和员工食堂主入口进行巡回展览;组织物业保安和驻院武警进行可疑人员翻墙入院应急处置实战演习;对新招的100名大学生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举办安全管理员培训会,重点是如何提高反恐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日常治安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组织观看由国安、消防等部门提供的安全教育警示片;邀请公安部门有关负责人对物业保安和驻院武警官兵进行安全业务培训;组织主楼物业有关人员进行高楼疏散实战演习。2.“常备军”、“战斗队”型企业在“人防”方面,集团建立反恐怖防范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安全领导小组。集团日常安全保卫工作主要由4支队伍承担:一是集团安全保卫部工作人员;二是各广播电视频道和直属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三是驻警中队官兵;四是集团物业公司保安。这四支基本队伍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是集团安全保卫工作的“常备军”、“战斗队”。在“技防”方面,通过集团几年来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强安”成效十分显著。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广电中心周界红外线报警系统、门卫访客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建筑消防设施系统、IG-541气体灭火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治安动态监控网络等安防系统。在“物防”方面,按照相关要求,设立观众存包间,配置一批防爆毯、防爆围栏、阻车钉、空气呼吸器、消防服和防刺服等安防物品。3.加强省广播中心反恐反恐防范试点工作动员会议后,集团安全保卫部根据会议精神和集团领导批示,组成方案制订小组,多次组织学习和讨论“反恐怖防范系统建设管理规范”有关条款,并提出合理化修改建议,使“规范”更加合理、实用,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积极与市、区反恐和公安部门沟通,取得支持与指导。按照反恐办的要求,结合省广电中心的实际,反复推敲“省广播电视中心反恐怖防范工作方案”,不断修改和充实方案的内容,完善“省广电中心门卫管理规定”等十项反恐怖防范制度和相关工作台账,细化反恐安全防范措施,使之与原有的“省广播电视中心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等若干预案相配套。此外,集团安全保卫部还参照“规范”要求,研究讨论广电中心反恐怖防范工作中常态与非常态三个不同等级下的工作措施以及各个岗位安保力量,严格按照部署方案,实际检验其效果,及时优化措施方案和调整人员安排。4.强化同业务工作,落实安全责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集团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区反恐部门和公安机关的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广电中心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严格门卫管理。外来人员在省广电中心大门传达室登记并经接待人员确认后方可入内,严防不明身份人员入内。二是实行值班双岗制度。在反恐重要节点,要求物管单位在大院主要出入口、大楼和重点部位实行双岗制,值班人员严格落实值班、交接等安全管理事项,把安全责任部署到每一个环节、分解到每一个岗位、落实到每一个人,严格执行24小时巡查和值班制度。三是实行明查暗访制度。在做好日常治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门卫和保安日常监管措施,采取日常巡查、重点抽查和随机暗访等措施,明查暗访相结合,监控与现场联动配合。四是加强节目和活动的现场安全管理。从严控制和管理在广电中心举行的有外来人员参与的广播电视节目和活动,严禁非邀请人员和无有效票证人员进入。五是加大内部监督检查和隐患查处整改力度。实行“全员、全域、全程、全息”安全管理,做到有效管理、和谐管理。督促各单位、部门把反恐防范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安排、同布置落实、同检查督办、同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底到边。试点工作开始以来,集团在先后组织开展重点对象大排查、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省广电中心大院安全秩序整治月、冬季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同时,更加经常性地对大院门卫、监控值班、传输发射等重要部位和安防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各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随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六是建立物业安保工作例会和动态周报制度。在履行每月召开一次物管安保工作例会的基础上,建立物业安保工作动态周报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广电中心治安、消防和车辆停放秩序等方面工作动态,对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协商解决安全管理中出现各类问题,纠正物业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扎实的反恐怖防范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试点工作期间,仅院内节目制作有1300多场次,参与节目观众达10万多人次,接待的求助、来访人员7200多人次,外来车辆登记28000多车次。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和艰巨的安全挑战,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公安部门的统一部署,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把握重点、落实措施,在第一时间查获了多起外来人员翻墙入院、多次妥善处理了社会人员闹访滋事等事件,查缴了多起外来车辆伪造大院车辆通行证和10多起伪造演播厅观众入场券,确保了广电集团的安全与稳定。通过试点工作,集团在反恐怖防范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说来:一是组织建设,初步形成统一领导的防范工作格局。2010年4月,结合当时安防形势,集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反恐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省广电中心反恐怖防范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在集团层面,还分别组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现场处置、人防工程平战转换等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基本形成了统一领导的防范工作格局。二是制度建设,将成功经验和试点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着眼于机制的建立完善,注重发挥制度的整体功效。2010年10月,集团印发“反恐怖防范工作方案”,要求有关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在“方案”的指导下,制定反恐怖防范工作实施方案。集团还会同物业管理部门和驻警中队,对各岗位的安保人员力量进行周密部署,制定了“反恐怖防范工作安保力量部署方案”。方案制订小组还对集团现有的一系列治安消防安全等有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通过试点工作,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被不断总结提炼,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三是体系建设,构建覆盖较为全面的“三防”安全体系。集团在体系建设,特别是在“三防”安全体系建设中,投入安防资金近900万,每年不少于50万元安保经费,用于设施设备的更新。仅2010年试点工作期间,就投入150余万元对门卫访客系统进行设备更新和软件升级,新购办公大楼增设门禁系统,还按照省、市公安部门检查指导反恐防范工作时提出的要求,增设观众存包间和保安个人防护器材。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集团反恐怖防范工作立足“人防”,保证足够的安保力量处置各类问题,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能够机动、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种突发事件;重视“物防”,对省广电中心内重要部位采取加强、加固等物防措施,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强化“技防”,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技防手段的使用效率。四、健全完善反恐防范机制从调研情况看,开展反恐防范工作要以国家反恐办下发的规范性文件为指导,按照“反恐怖防范工作实施方案”,以实现“机制顺畅,基础扎实,标准健全,措施到位,责任明确”为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分阶段、有计划地健全、完善、细化各地反恐防范工作体制、机制、措施和标准,全力推进城市反恐重要目标安全防范工作。(一)机构之间的配合不足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突出反恐办的指导协调作用,为整合力量、形成合力搭建平台。一是要注意摒弃“公安包办”的传统思维模式。虽然,公安反恐怖部门是“一身二任”,既是公安机关的反恐怖机构,也是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的办事机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项任务一肩挑。但反恐防范工作毕竟不是光靠某一家就能够做成的事情,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通力合作,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二是要注意克服和扭转相关部门“动力不足”的问题。反恐防范要求高,社会成本也高;威胁不是特别大时,反恐防范的内部需求动力不足;加上工作运行缺乏制度保障,工作措施没有明确标准,检查监督尚无得力抓手。为此,迫切需要加强领导,加强宣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建章立制,细化标准,强化督导,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防范工作的长效机制。(二)增强民众的反恐意识在预防恐怖犯罪上,首先应该加强防范,提高公众的反恐意识,加强全民反恐宣传教育和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民众的反恐能力。要加强公众安全文化教育,让民众知道,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也面临境内外恐怖主义的威胁。恐怖主义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的公害,恐怖袭击不仅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与财产损失,引起社会的广泛恐慌,进而破坏经济发展,阻碍社会稳定与进步。一旦遇到危险事件,民众要对政府采取的反恐措施抱有信心,树立纪律意识。在2005年7月7日发生的伦敦地铁恐怖爆炸袭击中,在新闻里看不到英国人情绪的激动,没有不堪入目的血腥画面,更没有责难与愤怒,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纪律素养。根据城市反恐重要目标安全防范工作的需要,对相关行业、单位的民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使之具有识别、防范恐怖分子和恐怖袭击的能力,发动街道、企业、公司等民众,参与防范恐怖袭击的工作,同心协力,切实提高公众对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的警惕,发现可疑人员或物品立即向有关方面汇报,确保公共安全、公众安全不受恐怖主义破坏和威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让民众了解应对恐怖袭击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公民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抵御恐怖袭击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恐怖活动带来的恐慌程度。(三)第二,做好反恐研究工作,提高反恐宣在反恐斗争中,谁提前掌握了情报信息,谁就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掌握第一手可靠的、全面的情报资料,是有效打击恐怖分子的先决条件。要把“知己知彼”作为反恐情报信息工作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所谓“知己”,就是反恐工作的研究者、决策者、指挥者以及执行者必须明了参加反恐工作的各机构及其人员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知己”的同时,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强化对反恐研究成果和反恐对策及预案的保密措施,对安保执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加强资格审查和保密教育。所谓“知彼”,就是要切实掌握恐怖分子的动态和恐怖活动的情况。通过加强对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的社会背景、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行为模式、理论(或宗教)信仰以及恐怖分子的心理动机等等的调查和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各个恐怖主义组织和有暴力化倾向的犯罪分子的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情报的处理和情报等级的划分,根据各种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危险性、紧迫性划分危险等级,明确防范目标,加强预防措施。(四)建立健全反恐不能再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