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2010)民政部社工研究中心制作_第1页
社会工作实务(2010)民政部社工研究中心制作_第2页
社会工作实务(2010)民政部社工研究中心制作_第3页
社会工作实务(2010)民政部社工研究中心制作_第4页
社会工作实务(2010)民政部社工研究中心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民政部社工研究中心

本书内容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复习纲要总体必须把握:社会工作实务是----将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价值观、政策法规具体运用于效劳对象与效劳过程。以《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为运用的根底;可延发。在做具体工作时,“专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视角--“框架〞。社会工作实务的考试特点案例分析:问题,目标,介入策略,方法方案设计:问题,需求,目标,价值观理论,方法,步骤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专业学科的根本要求想问题和答复以下问题价值实践是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效劳的本质价值观与工作原那么价值观效劳社会公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工作原则个别化尊重接纳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依据生命周期〔人生开展阶段—纵向〕社会生态系统〔“环境中的人〞;微观\中观\宏观—横向〕相关法规与政策分析方法需求〔心理-社会视角,需求层次,决定优先顺序、介入方式〕资源非正式资源正式资源群众组织〔单位、专业团体、协会〕社会性资源〔学校、医院、机构〕〔优势视角〕方案设计介入策略1、目标:预防以及功能恢复重建2、实施策略3、执行〔整合资源、处理危机、严格督导、及时跟进〕4、评估〔效果〕〔1〕促成改变〔效劳对象和环境,内外〔2〕给予支持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本章重点:接案预估方案介入评估结案流程任务第一节接案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重点〕(一)接案前的准备1、什么是接案2、了解效劳对象的来源和效劳对象类型效劳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他人转介而来者外展工作接触而成效劳对象类型自愿性效劳对象非自愿性效劳对象现有效劳对象与潜在效劳对象效劳对象求助过程自我解决——自然助人网络——社会工作者3、面谈准备并拟订初次面谈提纲效劳对象资料准备拟订初次面谈的提纲〔二〕面谈1、面谈目的:实现助人目标面谈场所:舒适、安静、不被打搅、感觉自由、舒畅和随意。2、面谈的主要任务:〔1〕界定效劳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鼓励并促进效劳对象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效劳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6〕决定工作进程:终结效劳;转介其他效劳;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3、面谈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3〕倾听〔三〕收集效劳对象的资料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根本资料、生理心理特征、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1〕询问〔2〕咨询〔3〕观察〔4〕利用已有资料〔5〕问卷调查〔四〕做接案会谈记录记叙性记录记录内容:

面谈目的面谈过程对面谈的总体评估对以后面谈的建议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一〕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二〕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三〕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四〕保证效劳对象所要求的效劳符合效劳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节预估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一〕什么是预估: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二〕预估的目的:到达对效劳对象、效劳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方案去解决和消除问题。找到真实问题〔三〕预估的任务〔1〕识别效劳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效劳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效劳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4〕识别效劳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效劳的方式和内容。识别:判定、明确、澄清二、预估的根本步骤〔一〕探究效劳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1〕描述效劳对象的问题和需要;〔2〕描述问题发生的原因;〔3〕描述效劳对象的处境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情况;〔4〕探究效劳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5〕描述效劳对象的开展阶段;成长与环境〔6〕描述并鉴定效劳对象的资源状况。〔二〕分析效劳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1、对效劳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2、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3、决定介入的策略;4、撰写预估摘要:对效劳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对效劳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对效劳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第三节方案一、效劳方案的构成〔结合理解〕〔一〕目的及目标〔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二、制定效劳方案的原那么〔一〕要有效劳对象的参与〔二〕要尊重效劳对象的意愿〔三〕详细和具体〔四〕方案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三、制订效劳方案的方法〔一〕设定目的和目标目标设定的程序和工作:1、确定效劳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向效劳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效劳对象的成长5、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6、与效劳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二〕构建行动方案1、选择介入系统2、选择介入行动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效劳。方案书格式第四节介入一、介入的分类〔一〕介入: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效劳对象系统到达效劳方案目标的过程。〔二〕介入的分类直接介入间接介入综合介入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那么〔一〕以人为本、效劳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效劳对象的开展阶段和特点〔四〕与效劳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效劳目标〔六〕考虑经济效益第五节评估

一、评估的目的〔一〕评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到达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二〕评估的目的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效劳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效劳水平。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三〕评估的类型1、过程评估2、结果评估二、评估的方法〔一〕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2、收集效劳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二〕基线测量评估1、基线测量:介入开始时对效劳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2、应用范围: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工作评估。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2〕进入介入期测量〔3〕分析和比较〔三〕对效劳对象影响的评估1、效劳对象满意度测量:口头、书面形式2、差异影响评分。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关键点〕〔一〕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二〕调动效劳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三〕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四〕要切合实际需要第六节结案一、结案的主要任务〔一〕总结工作〔二〕稳固已有改变1、回忆工作过程2、强化效劳对象已有的改变3、给效劳对象积极支持〔三〕解除专业工作关系〔四〕撰写结案记录二、结案时效劳对象的反响及处理方法〔一〕结案的类型:目标实现结案、效劳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效劳且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不能实现目标而结案、社工或效劳对象身份变化而结案〔二〕效劳对象的正面反响〔三〕效劳对象的负面反响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四〕结案反响的处理方法1、在结案前与效劳对象回忆一下个案、小组、家庭或者社区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2、提前让效劳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3、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效劳对象的接触,提醒效劳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效劳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他们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4、社会工作者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效劳,并为效劳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网络,待稳定了效劳对象的改变成果时,才最后结束专业助人关系。5、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效劳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五〕结案与跟进效劳1、跟进效劳的意义2、跟进效劳的实施方法:跟进个别会面集体会面跟进效劳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本章重点:人在环境,人在开展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一〕儿童的概念1、表述:联合国、中国。2、儿童概念的内涵演化:特点阶段、初始期、需要保护与关爱的阶段〔二〕儿童的界定1、生理年龄2、心智年龄〔三〕儿童的特点1、生理特点:成长性、根底性2、心理特点:开展性、依恋性、可塑性3、行为特点:探索性、模仿性二、儿童的需要1、生存的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的需要

4、游戏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三、儿童的成长与面临的问题特征任务面临问题〔一〕婴儿期〔0-1岁〕〔二〕幼儿期〔1-5岁〕〔三〕学龄期〔6-14岁〕四、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点〔一〕定义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开展的需要,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为根底,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效劳活动。〔二〕特点1、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2、以特定对象的需要和特点为根底。3、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4、是助人及自助的效劳活动。五、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法律根底〔一〕宪法〔二〕儿童权利公约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根底〔一〕儿童生物学〔二〕儿童心理学1、心理分析理论2、心理社会开展论3、行为或学习理论〔三〕儿童教育学1、多元智能理论2、建构主义理论〔四〕儿童社会学1、自我开展理论2、认知理论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二、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一〕宏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参与有关儿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完善2、推动儿童教育事业3、推动儿童卫生保健事业4、参与保障社会面向儿童的信息和资讯提供5、整合资源,推动儿童观点的表达和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二〕微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支持性效劳2、保护性效劳3、补充性效劳4、替代性效劳三、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一〕家庭〔二〕学校〔三〕同辈群体〔四〕群众传媒四、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一〕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二〕社会福利机构〔三〕社区〔四〕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一〕对“效劳对象自决〞的差异化理解〔二〕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三〕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角色:保护者二、“评估〞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一〕评估的定义社会工作者从自身、儿童及儿童监护人的角度去看儿童在自身生活的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情况,并基于此制定出干预和治疗方案的过程即为评估。〔二〕评估的目的和方法1、目的:收集信息,分析儿童需要的效劳类型。2、方法:资料查阅、访谈、问卷测量。〔三〕评估量表1、智力量表2、行为量表3、社会期望量表4、自我意识量表5、儿童受虐量表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一〕儿童辅导1、概念:指专业人员利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学会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运用各种时机促使儿童在生活、学业、感情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全面开展以及潜能发挥的过程。2、儿童辅导的游戏治疗模式想象互动游戏治疗、沙盘游戏治疗〔二〕儿童小组工作1、概念儿童小组工作是指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使小组中的儿童能够获得小组经验、产生行为改变和恢复正常功能,以及与他人和周围环境达成有效的调适,最终促进个人及小组开展的专业效劳活动。2、种类课外兴趣班、少先队小队、课外补习小组、假日效劳小队等

3、要点新颖有趣、平安第一多做示范防止空泛的道理、复杂抽象的问题亲切和蔼平等

4、亲职教育效劳概念:指专业人员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向家长提供诸如沟通、孩子教育、家庭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专业效劳活动。内容:沟通技巧、环境设计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家长训练、家庭改变技巧等。〔三〕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1、受虐儿童的相关概念受虐儿童:五种行为指标儿童疏忽2、儿童身体虐待指标:瘀伤、烫伤、撕裂伤、骨折、头颅伤、内伤、其他3、儿童性虐待指标:感染性病、生殖器官明显受到生理性伤害、攻击行为、怀孕、超出儿童期应懂的性知识等4、对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辅导辅导主题:受害经验分享、对暴力责任的看法、自我保护方案、解决冲突、自尊心重建等辅导功能:协助儿童学习新的价值观及行为5、对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确保平安、整合资源、积极介入、注意保密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本章重点:青少年的特点和需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一〕青少年的界定生理观点、心理观点、社会观点〔二〕青少年的特点与需要1、青少年的特点生理发展角度体型迅速变化、身体内部机能迅速健全、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性成熟。心理发展角度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动荡与稳定的结合、突变与渐变的统一文化角度正直青年;问题青年;文化叛逆青年;政治偏激青年。青少年的开展性特点:兼具质与量的改变。兼具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特质。兼具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状态。具有共通性与变异性的性质。兼有分化与统整的功能。兼有正常开展与易受伤害的可能。2、青少年的需要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标准之性别角色期望。个体与同伴开展适当的人际关系。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自谋其立,寻求经济独立。对未来的生涯作准备。开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机能和概念。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和抱负。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效劳对象,通过运用青少年成长和开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开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开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效劳原那么〔一〕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二〕接纳与关爱青少年〔三〕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四〕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开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一〕定义:指能够开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少年的生活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二〕主要内容:1、提供青少年闲暇场所。知识增长、身体锻炼和精神陶冶。2、设计并举办各种活动,使青少年学习并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做事负责任的态度、培养领导及创造能力。

3、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的效劳,使青少年了解世界开展的趋势,并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4、提供青少年开展中的生理、心理、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辅导效劳,增进人际关系、法律常识、性教育、生理保健的知识与能力。5、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辅导效劳,以拓展青少年的就业能力。二、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一〕定义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效劳,对一些潜在的、阻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景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的过程。〔二〕主要内容1、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环境,为青少年家庭提供效劳,提供青少年父母亲职教育时机,以提高父母教导青少年的技巧。2、改善青少年学校生活环境,加强学校对不适应学业的学生的学业辅导、技艺训练、开展补充性科成及相应活动。3、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各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青少年开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效劳模式。5、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效劳和开展政策等。三、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一〕定义:指运用各类专业方法,协助青少年恢复处于崩溃边缘的社会功能。〔二〕治疗性青少年效劳的主要内容1、提供就学或生活补助,以帮助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正常成长。2、为被忽略或虐待的青少年提供保护效劳。3、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平安保护、收容效劳及安置效劳。4、为在身体、情绪、精神等方面功能失调以及社会人际适应不良的青少年提供的治疗性效劳。5、为犯罪青少年及过失青少年提供矫正效劳,尤其注重社区层面的效劳提供。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效劳中的运用〔一〕个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专业判断—理论指导:成长需要,实际问题〕没有得到满足需要,就是问题〔二〕家庭层面社会工作方法〔家庭/系统,结构家庭〕〔三〕群体层面社会工作方法〔四〕社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社区青年的支持性工程〕〔五〕社会工作行政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六〕社会工作研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二、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效劳中的运用〔一〕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二〕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三〕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效劳方案设计〔一〕方案设计的根本含义青少年效劳方案设计,是社会工作者为到达一定的效劳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设计。包括方案的过程、方案的结果。〔二〕方案设计的类型社会问题取向个人需求取向〔三〕影响方案设计的主要因素机构宗旨效劳对象的需要资源条件理论根底效劳对象的参与〔四〕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1、评估需要2、确定目的及目标3、制定活动方案4、评估5、撰写方案书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本章重点: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根本概念:老年人社会工作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述一、老年的界定〔一〕老年的年龄界定1、生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2、心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3、社会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4、生理、心理、社会年龄对开展社会工作的意义〔二〕老年期的划分低龄老年人60-69岁中龄老年人70-79岁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二、老年人的特点〔一〕生理的老化〔二〕心理的老化〔三〕社会的老化

三、老年人的需要〔一〕健康维护〔二〕经济保障〔三〕就业休闲〔四〕社会参与〔五〕婚姻家庭〔六〕居家平安〔七〕身后事宜安排〔八〕一条龙照顾效劳四、老年社会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一〕价值观问题〔二〕自我意识与督导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效劳〔一〕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效劳〔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效劳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三、精神问题的解决老年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找到往事的意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接受生活中好的与不好的方面,寻求和解与宽恕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正式支持非正式支持家庭思维社会融合五、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一〕虐待和疏于照参谋题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提供救助性效劳构建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改变和调整环境〔二〕丧亲问题提供情感支持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提供相关资讯作丧亲辅导〔三〕临终关心效劳内容:控制疼痛和病症协助解决医疗费用的问题通过丧亲后续效劳效劳原那么:主要照顾对象是病人及其家人照顾团队由多学科人员组成控制疼痛和病症是第一位的通过丧亲后续效劳支持丧亲的家人〔四〕自杀自杀评估干预措施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老年人个案工作的方法〔一〕老年人个案工作的独特之处1、在接案阶段注意跟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2、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3、制订方案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即便是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尽量掌控自己的事情。4、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5、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价。〔二〕老年人个案工作的本卷须知1、营造适宜于跟老人沟通的环境2、对有沟通障碍的老人应尽量多方求证老人的问题。3、受文化传统影响,老年效劳对象特别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尊重。4、给老人自决权,尊重老人的选择。5、要有耐心,做好花较长时间处理个案的准备。〔三〕老年个案管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个案管理员社会工作者的任务:链接资源、协调工作二、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一〕独特之处1、老年人有各种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开办小组时要相应调整。2、带着者可能自始至终都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3、老年人可能在小组中表现比较被动,问题比较多,小组工作节奏要慢一些。〔二〕老年人小组工作的本卷须知1、尊重自决权2、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3、尊重保密权4、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三、老年社区工作〔一〕老年社区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1、独居老人2、高龄老人3、伤残老人4、困难老人〔二〕老年社区工作方案1、目标2、类型居家效劳、社区中心效劳、社区入住设施效劳3、工作内容4、工作原那么优势视角、充权、统筹规划、资源链接与整合四、老年社区照顾〔一〕特点1、由效劳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2、涉及宏观层面的需求评估。3、通常是综合性的,兼顾社区中不同状况的老年人的需要。〔二〕老年社区照顾的效劳内容咨询与转介、志愿者与代际融合工程、教育工程、老年中心与娱乐、就业工程、收入工程、营养与餐饮工程、健康照顾与生活安康、心理健康效劳、法律效劳、交通效劳、住房效劳、个案管理、居家照顾、照顾人缓解效劳、长期照顾效劳。五、养老机构照顾〔一〕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1、养老机构的类型2、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1〕生活、娱乐都在同一个地方,交往的都是同一群人,所有日常活动都有日程安排。〔2〕容易丧失自己的身份和对日常生活的控制。〔3〕受到非个人化的对待,因为他们在入院时被剥夺了个人财物。〔4〕老人与外界间又设置的障碍,使他们丧失了通常在外界扮演的角色。〔5〕老人依赖工作人员来得到身体照顾和情绪支持。〔6〕失去自身的角色和与他人的交往,加上大的生活变化,使老人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7〕老人可能会由于缺少隐私和在机构中社会关系有限,而在他人面前掩饰自己对一些想法和行为的感受。〔8〕为了适应养老机构和机构中的社会关系,老人可能会推出一些活动,或远离一些场合。〔9〕为了适应养老机构中的社会关系,老人可能会有意向工作人员挑衅,或不与他们合作。〔10〕老人可能接纳养老机构建立的稳定的、令人满意的环境,他们即使有时有心要返回社区,也没有信心适应外面社区生活的挑战。〔二〕照顾质量1、不同照顾模式及其特点2、提高老人照顾质量的措施〔1〕成认和尊重老人的隐私。〔2〕应该通过让老人自己安排日常生活来增强他们资助生活的感受。〔3〕鼓励老人参与社区的活动,与朋友和亲属保持接触。〔4〕工作人员和老人,以及老人和老人之间应该建立起积极的关系,使老人能始终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第五章妇女社会工作本章重点:妇女的特点和需要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展快、自尊心强、自卑感强、性别角色开始开展、注重同伴的友谊〔二〕青年和中年期工作与家庭压力、职业成就动机弱、〔三〕更年期生理病症、心理病症〔四〕妇女“四期〞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二、妇女的需要〔一〕生殖健康的需要〔二〕权益和开展得到保障的需要〔三〕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三、妇女社会工作的概念〔一〕妇女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产生和开展〔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内涵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妇女为对象,一方面运用社会性别视角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在总结和提炼外乡的妇女工作实践经验的根底上,着力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开展问题,满足妇女的需要,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的社会福利与妇女开展,推动妇女工作向专业化开展;另一方面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4、“个人的即政治的〞5、注重外乡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四、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那么〔一〕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1、直接目标缓解压力、宣泄情绪重塑自信、提升自我认识解决实际困难与需要2、中间目标认识“个人的即政治的〞,重新界定妇女问题提升性别意识建立支持小组3、最终目标重构权力关系、建立网络连接、倡导性别公平与公正〔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原那么1、妇女工作视角多样性2、尊重妇女是独立的个体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生存选择4、认识到妇女本身也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5、妇女是开展的主体,不是客体6、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7、联结个体和群体,促进妇女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之间的互助8、社会工作者与效劳对象之间关系的平等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妇女的婚姻家庭问题〔一〕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教育问题等〔二〕单亲母亲家庭的问题界定单亲母亲家庭单亲母亲家庭是现实存在的正常的家庭形式〔三〕与家庭一起工作的原那么性别视角家庭为本、妇女为本二、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指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伤害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包括威胁进行伤害的行为;强迫或任意剥夺自由,而不管其发生在公共的生活中还是私人的生活中。〔一〕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指配偶或者亲密关系一方通过暴力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四种形式,造成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二〕拐卖妇女〔三〕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那么和策略1、干预原那么接纳而非责怪;尊重人格、提升自信;关注平安;建立专业关系2、干预策略促进立法、完善法律,进行倡导宣传,开展多方合作,完善救助机制,开展宣传教育,创立良好社会气氛;为受暴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效劳;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唤醒社会理解与关注;开展反对妇女暴力的综合干预行动,倡导立法综合干预模式。三、妇女的生存和开展问题〔一〕妇女的就业问题两类人群:城市妇女、外出务工的流动妇女对策: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扩大就业岗位;呼吁政策和立法加强对就业妇女在报酬、职业健康和福利等方面的保障。〔二〕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1、妇女生殖健康概念2、妇女生殖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3、问题的成因4、干预策略〔三〕妇女参政的问题权利参与:妇女进入国家及社会事务的各个管理阶层,开展决策和公共管理;民主参与:妇女作为主体行使民主选举、建议等权利。〔四〕妇女贫困问题贫困表现:健康状况差、不识字、文化教育水平低、收入低、社会不安定、心理不平安等。贫困根源:结构性原因,即妇女在活动权利、教育、培训、生产等资源方面的时机有限。对策:政府政策和措施支持;妇联与民间组织共同努力。四、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工作的社会现象〔一〕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1、妇女受压迫式人类一定历史阶段2、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3、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4、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5、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开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二〕宣传男女平等的根本国策〔三〕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1、社会性别: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有关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等。2、社会性别主流化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容第三节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性别分析的方法〔一〕性别角色分工分析低收入的妇女承担生育、生产和社区管理三种角色〔二〕性别需求分析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妇女就其社会成认的角色而确定的需要,如对健康、就业的需要。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由妇女在社会中的附属地位而产生的需要。二、妇女赋权的方法赋权:指使一个人感觉有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尊重自己、充满自信,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的过程。〔一〕干预目标1、意识提升2、增强能力、开展技能3、参与并开展在家庭、社区和社会方面的支配和决策的力量4、行动〔二〕干预方法1、透明化2、鼓励和肯定3、权力分析4、意识觉醒5、倡导政策改变三、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一〕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1、具有性别敏感性的倾听、反映感受和表达同感2、接纳妇女的防卫和否认行为以及带来的问题,而不是责怪3、鼓励表达个人化的故事和经验4、肯定妇女在家庭中所承担责任的价值5、尊重妇女的语言表达逻辑6、社会工作者是促进者而非指导者,鼓励妇女以“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的经验〔二〕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1、防止问题个人化,减低妇女的自责2、分析问题的成因3、协助妇女重新认识女人及女人承担的角色,关注生育健康权利4、寻找问题处理的个人能力与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协助认清个人无力感的具体形成过程〔三〕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面对的问题1、协助妇女认清自己的性格、特长和优势2、肯定妇女为解决问题而做过的努力,从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3、协助妇女认清问题本身可能带来的时机和挑战4、协助妇女从自己的生命故事的回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契机5、协助妇女联络周围的资源,建立支持小组〔四〕协助妇女建立支持小组1、建立小组要兼顾妇女的两种需求实用性性别需求、战略性性别需求2、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3、社会工作者和妇女的平等关系四、宣传教育、倡导和资源的连接〔一〕宣传与教育的方法1、利用各种政策出台和修改的时机进行宣传和教育2、利用各种节假日作为推动和宣传的契机3、利用突发性事件进行宣传和教育4、利用各种培训时机将性别意识纳入各种培训活动中〔二〕倡导:为了确保社会公正,站在效劳对象或者受助团体的立场上,直接从事代表、保卫、支持受助个人或团体的利益的活动过程。〔三〕资源连接个人身边资源、个人所在社区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本章重点:残疾人的特点及需要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一〕残疾人定义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局部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二〕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与宗旨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一〕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1、残疾的病人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2、康复效劳应有多部门的参与3、康复依赖于许多专业人员的努力4、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残疾人及家属的积极参与5、残疾人一般不需要广泛使用抢救及支持生命的技术6、康复对象难以确定治疗的终点7、残疾病人关心的是外观形象、残存功能和在社会及职业方面的角色〔二〕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三〕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四〕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五〕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第二节残疾人存在的问题与需求一、残疾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城镇残疾人主要困难1、经济困难2、住房困难3、婚姻难4、就医难5、社会交往难6、心理障碍〔二〕农村残疾人的主要问题1、交通不便2、体力劳动困难3、求医治病困难4、社会效劳难二、残疾人的需要〔一〕社会福利政策〔二〕家庭扶助:最低保障制度〔三〕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四〕就业政策〔五〕康复与医疗救助〔六〕伤残抚恤〔七〕社会保险〔八〕特殊教育〔九〕文化生活照顾〔十〕改善社会环境1、建设无障碍环境2、社会理解与互助3、助残日第三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一、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一〕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1、学习《残疾人保障法》2、了解残疾人组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其他社会组织〔二〕开展政策咨询工作1、掌握有关政策:意外伤害赔偿问题;劳动就业问题;求学问题2、如何接待咨询〔三〕支持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1、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2、如何提供法律援助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一〕建设无障碍环境1、什么是无障碍环境2、残疾人家庭环境改造〔二〕残疾人特殊用具的配置1、残疾人辅助器具供给网络2、建立个案工作机制〔三〕组织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1、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2、发挥残疾人的创造性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社区康复模式〔二〕社会康复方法〔三〕职业康复方法〔四〕教育康复方法〔一〕社区康复模式1、社区康复的文化背景2、开展社区康复的有利条件3、开展社区康复的方法社区康复的六项原那么社区康复的内容:残疾预防、康复评定、全面康复夫妇〔二〕社会康复方法1、社会康复的内容社会康复社会康复工作目标社会康复方案2、社会康复的措施〔三〕职业康复方法1、咨询2、评估:身体、心理、职业适应性3、培训:就业前培训、上岗前培训4、就业指导〔四〕教育康复方法1、特殊教育2、如何配合特殊教育工作〔1〕对残疾人〔2〕对残疾儿童父母、家属〔3〕对社会组织、效劳机构和其他残疾人康复工作者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本章重点:效劳对象的特点及需要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功能〔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1、矫正:国家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犯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正常人员的过程。2、矫正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效劳,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效劳活动。〔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1、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监管功能矫正功能效劳功能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开展二、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一〕福利性:社会福利效劳〔二〕特殊性: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效劳〔三〕系统性:贯穿司法矫正全过程的社会福利效劳〔四〕专业性: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效劳三、矫正对象的需要及问题〔一〕矫正对象的需要1、根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的效劳需要〔二〕矫正对象的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四、矫正社会改造的起源与开展〔一〕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1、“感化社会工作之父〞——奥古斯特斯的业绩2、矫正社会工作制度在美国建立〔二〕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矫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开展1、美国矫正社会工作制度2、日本矫正社会工作制度3、我国港台地区矫正社会工作制度〔三〕中国内地的社区矫正制度1、何谓社区矫正与在监狱执行的“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2、社区矫正制度在中国内地的试点推行3、中国内地社区矫正制度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矫正任务国家各机关、部门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分工工作制度第二节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一〕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的介入〔二〕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的介入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四、行刑期满后的社会工作第三节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根底和价值理念〔一〕人道主义〔二〕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于视角1、行为主义理论2、认知理论3、标签理论4、优势视角5、“社会——心理〞视角〔三〕矫正社会工作的根本价值理念1、接纳2、可塑性3、个别化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1、行为治疗法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二〕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方法1、社区工作方法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2、社会工作行政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宏观上,把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社区矫正的效劳活动微观上,通过加强对社区矫正效劳机构内部管理的途径,以提高社区矫正的实施效果。3、社会工作研究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三〕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效劳提供模式1、个案管理的缘起及含义个案管理指专业人员为一个或一群效劳对象协调整合一切助益性活动的一种程序。2、个案管理运作于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重视和蔼于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有重点分步骤制订矫正工作方案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效劳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开掘和自决第八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本章重点:效劳对象的特点及需要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一〕什么是优抚安置工作优待、抚恤、安置〔二〕什么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1、界定2、分类优抚医院社会工作荣耀院社会工作烈士表扬社会工作军供社会工作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军休社会工作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一〕政治性1、效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效劳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奉献的功臣3、直接关系部队和社会的稳定4、直接促进社会的公平〔二〕政策性:政策性强〔三〕协调性:部门多、任务重〔四〕特殊性:身份特殊、需求多样、保障复杂〔五〕矛盾性:政治与市场、方案与市场、主体与边缘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特点〔一〕覆盖范围广〔二〕军队情结深〔三〕需要层次多〔四〕问题压力重四、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需要和问题〔一〕效劳对象的需要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需要治疗康复需要根本生存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社会尊重需要2、荣耀院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需要健康维护需要婚姻家庭需要社会参与需要社会尊重需要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需要就业权益保障需要社会再适应的心理需要4、军休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需要军队情结社会尊重健康维护居家养老社会参与〔二〕效劳对象的问题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问题生活适应困难心理障碍严重生活保障问题家庭婚姻障碍社会隔离2、荣耀院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问题老化问题老年慢性病增加、生活质量受损心理失衡社会地位下降社会隔离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问题就业难隐性失业延迟上岗4、军休社会工作效劳对象的问题角色失调地位下移心理失衡第二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一〕总体内容1、协助处置效劳对象及家庭的问题2、协助增强效劳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3、协助处理效劳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4、出院及跟进效劳5、其他方面〔二〕特别内容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协助适应、协助融合、出院效劳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协助增能、提高适应3、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心理调适、个案管理二、荣耀院社会工作主要内容1、入院评估与准备2、协助适应3、个案心理辅导4、筹划活动,增加互助5、协助提升能力6、协助参与院舍活动7、死亡教育8、整合社区或社会资源9、推动志愿效劳10、促进效劳质量提升11、影响环境及决策三、烈士表扬社会工作的内容1、引导观众,强化群体心理辅导2、筹划宣传纪念活动3、协助烈士遗物史料收集4、协助解决处理纠纷5、协助烈属精神抚慰6、协助宣传教育7、推动志愿效劳8、推动政策改善四、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1、筛查军人问题,协助预防解决2、整合资源做好军供保障3、协助支持工作人员4、研究改进政策五、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1、协助适应新工作和新生活2、协助利用社会支持网络3、协助安置新格局的形成4、协助舒缓情绪和压力5、协助信息咨询6、推进社会政策改进六、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1、协助转变角色2、协助适应新生活3、协助适应老年生活4、协助发挥优势,效劳社会5、协助改进效劳质量6、协助维护军休人员合法权益7、协助政策改进8、协助工作人员效劳9、促进专业开展与质量提升10、推动志愿效劳第三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掌握的共性方法〔一〕认知情绪问题处理方法〔二〕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法〔三〕危机干预方法〔四〕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的处理方法二、优抚医院和荣耀院的介入重点和方法〔一〕处理死亡与濒临死亡问题的方法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二〕对体恤性与亲密关系需要的处理方法举办社交联谊活动、肢体语言鼓励〔三〕失禁问题的处理方法表8-1〔四〕对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五〕处理疏于照参谋题的方法三种隐蔽性的疏于照顾〔六〕建立专门小组的工作方法1、根本原那么2、具体方法3、专门小组的类型和方法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和方法〔一〕压力预防与减压的方法增权与倡导、优势视角、社会再适应、社会支持〔二〕构建支持网络的方法四、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技巧〔一〕接收安置前〔二〕接收安置中〔三〕接收安置后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本章重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主要内容:以根本生活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灾害救助社会工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社会工作主要方法:根本生活救助社会工作方法专项救助社会工作方法灾害救助社会工作方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社会工作方法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第一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一〕概念〔二〕社会救助体系1、根本生活救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2、专项社会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3、灾害救助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二、社会救助根本程序〔一〕测算和公布社会救助标准〔二〕救助申请受理〔三〕审查申请人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四〕救助审批〔五〕救助款物发放〔六〕动态管理和日常效劳〔七〕申诉三、社会救助的根本特征〔一〕权力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二〕救助对象的有限性〔三〕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四〕救助手段的多样性〔五〕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与特点〔一〕定义〔二〕主要特点1、效劳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2、工作过程的持续性3、工作模式的融合性4、工作方法的政策性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一〕协助效劳对象申请适宜的救助工程〔二〕协助效劳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三〕促进效劳对象的社会融合〔四〕发现和解决效劳对象的心理困扰六、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根底〔一〕增能理论〔二〕优势视角第二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以根本生活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一〕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1、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2、政策实施与评估〔二〕以社区为根底推动生活救助各项政策的实施1、物质救助与能力开展并重2、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邻里支持、社区资源、社会组织力量二、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一〕教育救助1、参与政策制定,促进政府加大对教育救助的投入2、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整合社会资源3、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开展分层分类救助4、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网络〔二〕医疗救助1、寻找社会工作与医疗救助的结合点2、参与救助政策制定,改进医疗救助程序〔三〕住房救助1、帮助困难家庭申请住房救助2、参与住房救助的管理和监督,帮助建立有效地推出机制三、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灾害紧急救援1、紧急救援,减少财产损失2、为受灾群众提供根本的生活保障3、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辅导〔二〕灾后社区重建1、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参与社区恢复重建2、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参与救助政策的修订〔二〕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三〕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效劳1、主动救助2、机构救助〔四〕流浪儿童1、发动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2、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救助体系物质到教育、机构到家庭、跟踪效劳第三节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根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一〕针对个人开展的个案工作1、接案:接触效劳对象,了解问题和需求2、预估:确定需要,研究提供效劳的方式3、规划:考虑工作方法,制订工作方案4、评估:分析工作过程和效果5、结案:总结并结束工作〔二〕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1、小组工作原那么:个别化、接纳、合作、参与、适时评估2、小组工作过程:6时期初期、聚集期、形成期、冲突期、维持期、结束期3、小组活动方案的设计〔三〕社区工作1、在社区开展反贫困救助工作的根本原那么个人开展、制定目标、对象参与2、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模式地区开展、社会筹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3、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改善环境、构建网络、提升能力二、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1、了解问题和需求2、基于政策提供救助3、心理咨询与个案效劳4、开展小组活动三、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一〕灾害预防普及知识、风险分析〔二〕灾害救助保护生命、安置灾民、调适心理〔三〕灾后重建重建人居环境,恢复生活秩序,复苏社区经济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工作方法〔一〕外展效劳〔二〕机构效劳思想转化、行为矫治、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本章重点: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主要内容:改善亲子关系的效劳改善夫妻关系的效劳主要方法: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家庭结构图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观察、聚焦、例子使用、再标签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第一节家庭社会工作概述一、定义〔一〕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涵1、根本涵义〔1〕运用社工理论方法开展〔2〕有助于发挥家庭功能〔3〕关注整个家庭的需要2、家庭社会工作的共同特征〔1〕针对家庭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困扰家庭的环境因素〔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支持和帮助3、家庭社会工作的功能〔二〕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1、区别:起源不同、关注焦点不同、工作理念不同、专业关系不同2、联系:效劳领域相互影响、效劳模式相互影响、工作人员相互影响〔三〕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1、家庭的概念2、家庭的结构类型二、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假设〔一〕提供以家庭为根底的支持〔二〕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三〕采取危机介入的策略〔四〕运用生态视角第二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一〕家庭系统理论1、根本观点〔1〕家庭问题源于家庭不良沟通交流方式〔2〕家庭危机中时机与挑战并存〔3〕家庭功能失调可以有效解决〔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组成阶段、学前子女阶段、学龄子女阶段、青少年家庭阶段、子女独立家庭阶段、家庭调整阶段、中年夫妇家庭阶段、老年家庭阶段〔三〕家庭生态系统理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二、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内容〔一〕改善亲子关系的效劳家庭行为学习、家庭照顾技巧、家庭心理健康〔二〕改善夫妻关系的效劳婚姻辅导、家庭暴力干预三、我国开展的家庭效劳〔一〕家庭的救助和帮扶〔二〕改善亲子关系的效劳家庭生活教育、家庭主题活动〔三〕改善夫妻关系的效劳婚姻调节、婚姻效劳第三节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家庭社会工作的根本原那么〔一〕家庭处境化原那么〔二〕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那么〔三〕家庭个别化原那么〔四〕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原那么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一〕接触阶段:评估需求、初建信任〔二〕开始阶段:建立关系、评估需求、明确目标〔三〕介入阶段:制定方案、作出行动〔四〕结束阶段:总结成效、结束效劳三、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一〕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家庭结构图〔二〕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观察、聚焦、例子使用、再标签第十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本章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主要内容:针对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针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方法:抗逆力方法个案管理团体辅导

第十一章学校社会工作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概述一、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一〕专业性〔二〕科学性〔三〕艺术性〔四〕实践性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一〕与德育的关系〔二〕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三〕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四〕与生活管理的关系三、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素与功能〔一〕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素1、学校社会工作的属性:在学校开展的社工2、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学生3、学校社会工作者4、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协助学生成长5、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教育〔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1、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时机均等2、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根底3、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开展需要4、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5、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针对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一〕学业开展与生涯规划的需要生涯目标、培养能力、结合学习、提升方法〔二〕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自我觉察、提高品质、促进养成技能、协助学生成长〔三〕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的需要悦纳自我、肯定自我、开掘潜能、规划未来〔四〕情绪觉察与情绪管理的需要认知、区分、掌控、处理情绪二、针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一〕针对学业困境的学生学业困境出现的原因辅导方法〔二〕针对人际关系困境的学生人际关系困境的类型辅导方法〔三〕针对生活困境的学生生活困境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效劳方法〔四〕针对心理困境的学生常见的心理困境效劳方法〔五〕针对特殊行为群体学生暴力倾向学生网络成瘾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抗逆力的理论与方法〔一〕抗逆力方法的理论来源赋权模式优势视角〔二〕抗逆力方法的根本内容1、表现形式:常规形式、非常规形式2、抗逆力的构成要素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效能因素3、抗逆力的运作机制抗逆力是激发的结果保护因素对生命历程具有决定作用功能失调不是逆境的唯一结果抗逆力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三〕抗逆力方法的根本步骤1、促进亲社会联结2、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3、教授生活技能4、提供关心与支持5、建立和表达高的期望6、提供时机,促进参与二、个案管理方法的组织与运用〔一〕定义〔二〕适用对象〔三〕根本过程1、识别效劳对象2、评估案主生态系统3、评定案主社会支持网络4、完成资源、社会支持网络与案主的对接5、监管效劳的运输6、评估〔四〕个案管理的根本原那么1、接纳尊重,唤醒自尊2、真诚信任,良性互动3、维护自决,灌注希望〔五〕个案管理本卷须知1、防止学校个案工作的“德育化〞2、防止学校个案工作“心理化〞三、团体辅导方法的组织与运用〔一〕团体辅导方法的地位与价值〔二〕团体辅导方法的理念与原那么1、自愿原那么2、按需开展3、小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平衡4、关注共性需要5、突出活动主题6、学生为主,教师推动7、联系课程,有所突破8、方案设计表达动感9、富有真情,触动情感10、循循善诱,减少说教〔三〕团体辅导方法的根本程序1、确定选题2、招募组员3、组员甄选4、活动实施5、效果评估6、效劳跟踪〔四〕团体辅导方法的本卷须知1、小组工作本身2、小组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第十二章社区社会工作本章重点: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