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目标素养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知识概览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商业贸易的起源(1)时间:原始社会后期。(2)背景: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
私有制
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
(3)影响:人们通过商业贸易,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2.古代中国的商业贸易
时期表现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3.古代世界的商业贸易(1)古埃及:商业的历史十分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2)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
海外贸易
十分活跃。
(3)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4)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
中国丝绸
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5)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4.古代的贸易通道(1)丝绸之路。①内涵: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②地位: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2)海上贸易兴盛。①路线: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
南洋
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
②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③管理机构: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
市舶司
,掌管对外贸易。
(3)
朝贡
贸易。
①地位: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②管理: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4)清朝对外贸易: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5.商业贸易的作用(1)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
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
(2)对中国: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3)对世界: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微思考1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与汉唐时期的开放截然不同。清朝为什么严格控制对外贸易?提示:原因: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清朝从维护统治的立场出发,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背景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代表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金属铸币作用货币的诞生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货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2.信贷(1)两河流域: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
社会救济
性质的免息借贷。(2)古埃及:公元前16—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3)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商业迅速发展,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
汇票
的雏形。(2)中国信贷。时期概况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唐朝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宋朝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清朝除传统借贷关系外,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3.商业契约(1)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2)两河流域: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古巴比伦时期,
订立契约
是普遍现象。
(3)中国。①商周时期出现了契约。②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
财产关系
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③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微思考2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唐朝出现的柜坊和飞钱有何影响?提示:影响: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一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材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一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李林甫等《唐六典》材料二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三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朝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朝达316个,清朝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问题探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指出唐朝坊市制度、宋朝商品经济和明清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特点。提示:特点:唐朝坊市布局规整,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坊市有严格的时间管理规定。宋朝打破了坊市界限;商品交易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明清的江南市镇以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核心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影响(1)规律。①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最初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最初是固定时间、场所,后来打破时空界限。②交易内容的变化:最初以贩卖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后发展为以一般百姓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③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为媒介,再发展为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④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⑤商人地位的变化:宋、元、明、清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中国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⑥生产关系的变化:明清时期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者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2)影响。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②促进了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③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学以致用1.在福建南安丰州镇九日山上,有宋至清石刻75方,其中有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有关海外交通及祈风石刻13方,记载了当时泉州地方长官偕市舶官员一年两度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A.突破了闭关自守的藩篱B.内河航运严重不畅C.重农抑商观念开始动摇D.商贸环境较为宽松答案:D解析:宋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题干材料所述宋朝官员多次为“番船”祈风,说明当时商业贸易环境比较宽松,贸易繁荣,故选D项;宋朝时并未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故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泉州”“番船”可以判断涉及的是宋朝的海外贸易,不能说明内河航运的情况,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提及农业政策的变动,故排除C项。2.研究表明,明朝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朝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朝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对比了明清大商人的资本状况,说明清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高,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统治阶级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B两项均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清大商人的资本状况,与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无关,故D项错误。二
古代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材料
时期基本描述春秋战国青铜货币大量出现且货币样式繁多,其中赵国铲币、齐国刀币、秦国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较著名秦汉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圆形方孔钱;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唐朝621年,唐高祖下令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定名的钱币体系,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时期基本描述宋朝1023
年,宋仁宗下令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朝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钞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管理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宋朝货币演变趋势的理解。提示:理解: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与商业贸易的繁荣、铸币技术的提高、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和政府的强力推行,货币演变呈现形制渐趋统一、兑换规范化、便于携带和铸币权由国家主导的趋势。货币的演变有利于稳定金融和市场秩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和维护社会稳定。
素养阐释不同时期的货币呈现不同的形制,货币的演变趋势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也能够反映国家的政治生态。本题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核心归纳1.古代中国货币的演变趋势(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统一)形状演变。(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演变。(6)由纸币宝钞向白银流通演变。(7)由手工铸造向机器制造演变。2.古代中国货币、信贷、商业契约产生的影响(1)货币。①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具体来说,作为交换媒介,货币降低了产品交换成本,提高了交换效率;降低了价值衡量和比较的成本,为实现产品交换提供了便利;作为价值贮藏形式,货币提供了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形式,丰富了贮藏手段。②货币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突破了狭小的天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力量。③货币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手段之一,货币的调整有利于稳定国家的金融和财政,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之一。(2)信贷。①信贷业务在维持农业生产、发展商业资本、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缓解了官方融资的压力。②货币借贷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③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一部分人的破产,客观上有利于阶级关系的新变化。④由于借贷多属私人交易行为,容易产生借贷纠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高利息的借贷,带来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破坏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3)商业契约。①商业契约有利于调节商业贸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缓和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②契约制度反映着一国民事活动的基本情况、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达程度,对于社会经济乃至政治形态有着强烈的反向作用。学以致用1.战国时期,赵国铸造了大量多种样式的青铜货币,其中铲币是主要的货币样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的圜钱。这说明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发达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铸造了多种样式的青铜货币,说明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选D项;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2.庄票是清朝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发行兑换券性质的庄票是钱庄的首要业务,钱庄按寄存户存钱(银)数填发存款收据,不记名,不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可以代替现金流通。庄票的出现表明清朝(
)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金属货币的流通量不足C.资本性借贷有所发展D.借贷纠纷得以和平解决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发行兑换券性质的庄票是钱庄的首要业务,钱庄按寄存户存钱(银)数填发存款收据,不记名,不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可以代替现金流通”,可知庄票作为资本性借贷凭证可以流通转让,较为灵活,体现了借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故选C项;庄票的出现不能反映商人社会地位的高低,也不能说明借贷纠纷得以和平解决,排除A、D两项;题干材料未涉及金属货币的流通量,不能得出金属货币流通量不足的结论,排除B项。一、选择题1.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店铺设置于主要道路两侧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这表明(
)A.长途贸易开始兴起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城市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D.重农抑商政策消亡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店铺设置于主要道路两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城市坊市分区制度被打破,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长途贸易开始兴起,故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政策,在北宋时并未消亡,故D项错误。2.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市舶使”“十三行”等信息,该小论文的研究主题可能是(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需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市舶使”“十三行”
,由此可以判断答案为A项。3.《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希腊(
)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B.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D.近海、多山、少平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古希腊人可以享用多地的食物,故B项正确。4.古代货币的形成与发展与商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由图1到图2的变化,本质上说明了(
)图1
圆形方孔钱
图2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A.古代抑商政策的结束B.商帮对商业的垄断C.商品经济的繁荣D.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答案:C解析: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货币的发展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纸币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金属货币,到了明清时期,主要流通货币是白银,排除D项。5.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借贷业务。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商人从事放贷业务
B.借贷有相同的利息规定C.免息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
D.商人们创立了银行答案:C解析: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排除A项;不同形式的借贷有不同的利息规定,甚至还包括具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屋子交易合同样本
- 中介佣金合同样本简约样本
- 个人电机转让合同样本
- 【高三】【下学期期中】(高考前的“加速度”)家长会逐字稿
- 公司注销合同样本
- 出租房屋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乙方工地材料合同样本
- 养鸭子合同样本
- 买卖沙居间合同标准文本
- 提升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工作思路计划
- 2024山西三支一扶真题及答案
-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真题2024
- 农庄合作协议书范本
- 幕墙UHPC施工专项方案 (评审版)
- 2025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医院安保服务投标方案医院保安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测试题库
- 现代智慧物流园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字词积累 练习题(含答案)
- DB33 1036-202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DB51T 1511-2022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