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1页
小麦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2页
小麦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3页
小麦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4页
小麦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资源,想要保证其产量,就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绿色防控及减药防控技术能够降低种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证土地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以安徽省仁和集镇地区小麦病虫害种植为例,结合当地情况和小麦种植经验,以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蚜虫等当地常见病虫害为例防治工作为例,提出了小麦绿色防控和减药防控有效方法,希望推动当地小麦种植技术发展,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绿色小麦,提高种植人员收益。01小麦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1、小麦纹枯病①田间菌源积累量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以菌核为食,或附着于病株上越夏越冬。目前大部分的秸秆还田机械都是在原有的旋耕机基础上进行改良的,很难进行深翻、深松,大部分深达10cm,而且没有翻土,秸秆粉碎不彻底,表土秸秆含量高,为病原菌越夏越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一些地区,采用了稻套麦技术,由于不能进行深埋,土壤表层的病原菌累积较多,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②科学水肥管理因地制宜,合理施用氮肥,避免对氮肥的过分依赖,增加磷钾肥。在拔节期间,要注意氮、磷、钾的比例,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在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水分,在降雨较少、土壤墒情较差的情况下进行滴灌;雨水多、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避免烂耕烂种。播种后及时开挖沟,每3-4m开挖一条竖沟,距5m处开挖1条沟,长度较大时每50m挖1条水沟,3沟相通、能排能灌。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发展。③化学防治加强对种子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2.4%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80mL,拌种100kg;或200mL的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100kg。④喷药防治从分蘖后期到拔节前期施用药剂,是防治小麦纹枯病发生、防止侵茎、减轻危害的重要措施。要严格控制,在病株率达到10%或部分枝条零星生长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药剂控制,7-10天后再进行一次控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20%噻呋啉悬浮剂、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等。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中、下两个位置,控制时应尽可能地将喷头压得很低,并可添加有机硅助剂,提高药剂的粘附性。2、小麦根腐病①症状根据天气情况,这种疾病的症状是有区别的。在干旱、半干旱的地方,主要表现为茎基腐、根腐;在多雨的地方,除了上述的症状,还会引起叶斑、茎枯和穗颈的干枯。幼苗被侵染后,芽鞘、根系发黄,甚至发生腐烂;在严重的情况下,花蕾无法从地下钻出而死亡。在分蘖期,茎部出现褐斑,叶鞘出现褐色的溃烂,严重的还会导致幼苗的死亡。成株期在叶鞘或叶柄上先有深褐色的梭状病斑,后期扩展为卵形或不规则的褐斑,中心呈灰色到浅褐色,边缘不明显。在潮湿的天气里,这些斑点会长出黑色的霉菌,用手很容易就能擦干净。病斑在叶鞘也会导致茎节的发生。穗部发生病害,一般是单个的小穗。小穗和颖片会变成褐色。在高湿度条件下,病斑表面还会出现黑霉,甚至出现花芽干枯和倒穗现象。在受害的过程中,病粒的尖端是黑色的,严重的则是完全的黑色。根腐病除了发生在胚部之外,还可以出现在胚乳的腹背、腹沟等部位。病斑呈梭状,边缘为褐色,中心为白色。这种种子称为“花斑粒”。②发病规律从小麦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引起此病,在病区则呈点片状发生。病原菌以菌丝寄生在病残的麦秆上,侵染小麦根系或茎基,引起病害。在抽穗之前,轻病株是很难被察觉的,而抽穗后则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以三月底为主要表现,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是发病高峰。病原体寄生在土壤中,主要通过耕作、施肥等农事作业和水流扩散,也可以通过种子的方式进行扩散。③培育壮苗强化田间管理,促进健康绿色种植,促进小麦的健康生长,增强小麦的抗病性。翻耕后要把土面平整、上松下紧。小麦的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左右,行距均匀,播种均匀,不漏播,不重复播。播后镇压,首先是在小麦播种时,随着种子一起压实,之后再用专用压力机压制两次。早春镇压和划锄结合,实现了先压后锄,以根除越冬杂草,使土壤上松下实,提墒保墒,促进秧苗的早熟。小麦越冬水、返青水、孕穗水、灌浆水要根据麦田土壤的不同土壤状况,适时浇水。干旱、涝洼地的麦田容易发生根腐病,或病情恶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灌溉或排水。在盐碱地麦田或高盐度地下水中,浇井水会加剧病害,应采取地表水进行灌溉。④土壤药剂处理对一些根基腐病严重的地块,采用低毒性、广谱、杀菌性的化学药剂,配合深耕整地,彻底清除了土壤中的病原菌。⑤小麦种子处理小麦茎基腐病感病发生的关键时期是小麦从播种到过冬。麦种播种前处理技术是防止茎基腐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可以使用含咯菌腈、戊唑醇、烯唑醇、多菌灵、木霉菌等的药物进行涂布或拌种。提出了采用先进的包衣设备,采用高效低毒的种衣剂配方包衣,包衣质量好,成本低,对壮苗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对个别自留或购入未包衣种子的农户,应在播种前施以药剂或拌种。采用药剂或拌种方法,可使小麦出苗均匀,苗齐,苗壮,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旱性强,蚜虫量低,茎基腐病症状较轻。⑥返青期药剂防治在返青阶段,茎基腐病原菌又一次进入了侵染高峰,而返青是控制病害的最后一个关键阶段。控制的适宜时期是春季小麦的返青初期到春分之前,应尽早进行。药剂选择有效、低毒性的农药,配合杀菌剂、叶面肥,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选择合适的喷药设备,按照说明书上所列的比例,适量增加水二次稀释,喷枪对着麦秆根部均匀喷洒,保证不漏、不重喷。建议1公顷用30%苯醚甲环唑·异环唑或43%戊唑醇悬浮液225-300mL+3%的恶霉灵·甲霜灵或70%的恶霉灵225mL+750mL的氨基酸叶面肥,兑水450kg喷洒。3、小麦赤霉病①传播途径病原菌除了在病株上越夏以外,还寄生在多种农作物病残体内越冬,如水稻、玉米、棉花等。第二年,病虫体内的子囊壳是感染的主要来源。子囊孢子在小麦的扬花期成熟。通过空气和雨水的扩散,在花药上萌发,先是营腐生存,接着侵染小穗,几天后,出现了一层粉色的霉菌。在开花到盛花期,其侵染率最高;穗腐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对原位小麦的再侵染效果不明显,但对相邻的晚麦影响更大。此外,本菌还可在病种中以菌丝的形式越夏越冬。②合理用药注意气象预报,如果在抽穗过程中不下雨,则在开花5%-10%的时候进行药剂防治。在抽穗期遇连阴雨、有发生赤霉病的可能时,要抢在雨前、雨后多次喷洒药剂。如果采用具有良好内吸性和持效期的药剂,可以将控制期提前至抽穗前期。同时,对赤霉病的高敏感品种,也要适当提早第一次施用。在轻度发病年份,可选用多粘杆菌KN-03、枯草芽孢杆菌、罗嗪霉素、四霉素等生物杀虫剂;在中等发生年份,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农药:丙唑·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咪铜·氟环唑;在中度偏重的年份,可以选用一次生物农药,每5-7天一次,选用其他具有协同效应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严重发病年份,选用兼治化学药剂进行二次防治。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使用农药、含钾的叶面肥,进行一次喷洒三次防治。在严重发生年份,20%氟唑菌酰羟胺SC、40%丙唑·戊唑醇、40%戊唑醇·咪鲜胺、氰烯·戊唑醇480g/L的保效期均较好。02小麦虫害①主要虫害种类小麦生产中的害虫是危害小麦的重要因素。一是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一般指的是地老虎、金针虫等,它们会在耕作的土地上聚集,如果它们频繁地活动,会对小麦的根系造成很大的伤害。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能使小麦幼苗根系受到损伤,并逐步枯死。二是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集中在小麦叶片、茎秆等部位,吸食麦汁,对小麦的健康状况产生危害,导致小麦的产量降低。三是麦蜘蛛。这类害虫一般都是以小麦的汁液为食,在叶片上会出现一些黄色和白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会对小麦的光合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小麦的枯死。四是麦秆蝇。这类害虫经常侵入小麦的茎干,对小麦幼苗的心叶和穗节进行破坏,若不及时防治,容易引起枯心、白穗。五是吸浆虫。这种害虫一般发生在小麦的灌浆期,会吸收麦浆中的麦汁,从而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甚至有可能导致小麦绝收。这些害虫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小麦的高密度种植,或是由于小麦在田间施用过量的氮肥,导致了小麦田间水分过剩。②合理种植正确的种植方式首先要做好种植区域的精细管理。秋季收割后,要对农田进行翻耕,尤其是经过2-3年的旋耕,要加大翻地的力度,在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害虫、虫卵和病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其次,要按均匀的方法进行播种,实行轮茬法。播种密度要按照种植面积和土壤肥力来确定,不能在同一区域长期种植,可以与马铃薯、油茶等作物轮作。③生物防治在麦田的建设和管理上,可以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引入相应的天敌。其主要天敌有鸟和虫,以鸟治虫,以虫治虫。比如,红蜘蛛的天敌是食螨瓢虫和中华草蛉,它们可以被引进到小麦田。生物特性是生物防治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是利用病毒、真菌等来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可以将害虫完全消灭,甚至不能繁殖,从而达到以菌治虫的效果。④物理防治虫害的物理防治是比较传统的防治方法,目前最常用的防治方法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黄性,通过光源(安装太阳能诱虫灯或者黑光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