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6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
答案)
2015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
答案)
2014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第二部分厦门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
2004年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2004年厦门大学世界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2003年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2003年厦门大学世界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2002年厦门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2002年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2002年厦门大学世界现代史考研真题
2002年厦门大学世界近代史考研真题
2001年厦门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2001年厦门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1年厦门大学世界近代史考研真题
2000年厦门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2000年厦门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1999年厦门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第一部分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
题
2016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回
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二里头文化
答:二里头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典型遗址位
于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于1959年,另外相同文化类型的遗址在豫
西、晋南又有多处发现。二里头文化晚于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同地区
的先商文化,在年代上大体处于夏朝纪年之内,极有可能为夏文化遗
存。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
的“东下冯类型”;二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据测定,
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前2395年到前1625年之间。
2.均输平准
答:均输平准是汉武帝时期为解决贡物运输和物价管理而颁布的政
策。均输是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
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
安。平准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
贱买以营利。实行均输和平准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
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也无利可图。
3.王与马共天下
答:王与马共天下是当时百姓对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
力量势均力敌的说法。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南方的官僚和南逃的北
方士族的首领们于次年拥立司马睿为晋王,又次年立为帝,是为元帝,
建都建康,史称东晋。王导属琅琊王氏,是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司马
睿称帝,王导和其族兄王敦的功劳最大。他以王导任丞相,掌大权;以
王敦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几乎包括当时东晋全境)
诸军事、江州刺史,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4.《大云经》
答:《大云经》是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流行的一部重要的佛教经
典。武则天统治初年沙门怀义、法明进献《大云经》,言“当今圣母
者,弥勒下生也,当作阎浮提主”。武则天借《大云经》符命之说,正
式称帝,改国号周,并颁《大云经》于天下,诏东西两都及各州建大云
寺,以贮《大云经》,度僧尼千人。同时,封僧人怀义、法明等为县
公,赐紫袈裟银龟袋,并且令天下各州均建大云寺,各寺均须得藏《大
云经》一部,寺内诸人需高坐其上,向世人讲解经内内容。于是,天下
共学《大云经》,凡事文章法度皆惯以引用其经,太学,府学诸生,皆
用以成文章;各府州,皆组织官员乡绅学习。一时学习《大云经》蔚然
成风,国内风气为之一振。《大云经》可以说为武则天称帝,代唐立周
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舆论基础。对于巩固武则天的统治地位影响巨大。
5.钦察汗国
答: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长子拔都西征后建立起的汗
国。1236年蒙古进行第二次西征,由拔都率领“长子军”西征,到1240年
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保加尔、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
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成为拔都的
兀鲁思,从1242年以后称为“钦察汗国”。汗国的疆界大致包括:东自额
尔齐斯河西部,西至第聂伯河,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包括北
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锡尔河下游地区,向北临近北极圈。
6.芬兰化
答:芬兰化是指一个弱小的国家近乎无底线的听命于强大邻国的政
策和决定的现象。冷战时期,芬兰威慑于苏联的强大,为了求生存,只
好用实际的臣服换取名义上的独立。1948年芬兰和苏联政府达成协议,
赫尔辛基答应不会参加针对莫斯科的国际联盟,或作为任何反苏行动的
基地,换取苏联承认芬兰的自治及尊重其民主制度。芬兰保持中立的外
交路线,维持独立及议会民主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但事实上在国际事务
上芬兰经常站在苏联一侧。后来西德总理勃兰特称这一现象为芬兰化,
国际上描述此类现象开始使用芬兰化一词。
7.科学革命
答:科学革命是指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
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历史上总共经历了四次科学革
命,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第二
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以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重大理论突破为
内容。第三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有机化学、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微电子与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标志
着科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第四次科学革命是系统科学、新老三论与
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技术集成与方法整
合。每一次科学革命都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深深影响
着世界朝向未来的走向。
8.赫梯
答:赫梯是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在小亚细亚建立的奴隶制
王国。赫梯初为小国,巴比伦后期开始强大,公元前16世纪后半叶,国
王铁列平进行改革,确立了长子继承制,发展到公元前15世纪末到公元
前13世纪中期,赫梯进入极强盛时期,不但灭亡了米坦尼王国,而且还
与埃及争霸,争霸使赫梯元气大伤。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腓力
斯丁人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被肢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
梯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值得一提的是赫梯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铁术和
使用铁器的国家。
9.律令制国家
答:律令制国家指东亚各国仿照唐朝法律体系建立起自己的律令法
制体系的国家。律令制国家以日本为例,日本以“法制完备”的唐代集权
制国家为典范,进行大化改新,之后改革者仿照唐朝法律体制颁布了第
一部律令法典《大宝律令》,确立了律令制国家法的基础。718年在
《大宝律令》的基础上,修订完成为《养老律令》。这些律令的颁布,
标志着日本建立起了天皇中心主义的律令制国家。
10.坊市制
答: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从西周
到唐代,坊市一般是分开设立,市内不住家,坊内不设店铺。市的四周
以围墙围之,四面设门,市门朝开夕闭,交易聚散有时。市内商品按品
类排列在规定地点。政府设有管理市场的专有官吏,市内的交易与税收
都由市官官吏管辖。北宋年间,坊市之间的严格规定被打破,而且交易
的时间也逐渐不受限制。政府设立严格的坊市制度,是适应统治阶级为
维持封建秩序的稳定而服务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
低。
二、材料分析题
1.一个是福建的经济情况和清末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交流的看法
(1)根据材料说福建的经济特点。
(2)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清末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联系。
2.英文内容是种姓制度
这则神话故事反映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状况。
三、论述题
1.结合研究成果论述清朝的历史地位。
答:清朝的历史地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看法,不同人也有不同
的看法,总之,可以从两方面给这些看法观点进行分类,一类是认为清
的历史地位比较大,为中华民族是做出一定贡献的;另一类认为清朝在
历史上毫无地位,是一个腐败屈辱的王朝,下面就从这两类观点进行论
述。
(1)正面评价
①领土方面:清朝不但保存住了以往王朝开拓的领土,而且还积极
开拓边疆,为当代中国的领土版图奠定了基础。在清代之前,西藏、新
疆地带虽然归中央政府管辖,但实际控制力很有限,要么是藩属朝贡体
系,要么实施羁縻政策,即使实际控制也是很有限的几十年。但到了清
代,不但将新疆、西藏、蒙古地区归入版图内,而且经过几代君王的经
营,实现了清政府对上述地区的强有力管辖,而且康熙年间还收复了台
湾,实现了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②民族方面:清朝统治者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在民族政策上相对元
朝的民族等级政策,是有一定的进步空间的,而且在大一统的版图内促
进了民族融合与交流。而且在整个清朝统治期间,不止一次的镇压了边
疆少数民族的叛乱,既稳定了地方,又巩固了政权。
③文化方面:清朝的文化发展还是比较繁盛的,除了政府主导编纂
的《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丛书外,还涌现
了《红楼梦》《儒林外史》、四大谴责小说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学作
品,当然,在绘画、诗词、戏曲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④赋税政策: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减低了赋
税,使农民能够休养生息,增加了人口,使清朝人口达到了我国历史上
的顶峰。
⑤奠定了近代中国工业基础:晚清时期,清政府在西方的坚船利炮
轰击下,被迫打开了大门,看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于是为了维
护自身统治,向西方学习,期望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最后洋
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我国近代工业基础却在那时候建立起来,如汉
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
厂。
持积极看法的人认为,清朝虽然在很多方面落后封闭腐败,也没有
赶上工业革命,更是在西方的压力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但
是从当时的情况看,清朝还是做了一定的政绩,不能以偏概全,将清朝
前期做得政绩全部抹灭掉。
(2)负面评价
①华夷之辨:清朝以少数民族的身份进入中原,统治全国,无论是
当时的汉人,还是清末的革命家们,都认为清朝统治者以蛮夷入主中
原,是对中原的一种入侵。如孙中山先生早期就以“驱逐鞑虏,恢复中
华”为口号进行革命。史学家萧一山给清朝的定位就是“夷酋入主,擅兵
专制”。当然,因为华夷之辨给清朝这样的历史定位是有时代特征的。
建国后,将清朝视为夷狄之思想逐渐转化过来。
②腐败无能:清朝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屡屡受西人侵略,不是忍气
吞声,就是以战败签订丧权辱国而终。尤其是甲午战败,让千年来以华
为师的岛国日本打败,更使清政府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八国联军侵
华,清政府任人宰割,还发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声音,
使得读此段历史之人心痛悲愤,更叹清政府之腐败无能。
③残酷统治:从满清入关开始,先是“剃头令”,然后是“圈地”,强
迫汉人“投充”和严申“逃人法”。到清朝统一全国后,为了禁锢世人思
想,就大力实施“文字狱”等。清朝在统治中国二百多年间,对统治下的
人民严加禁锢。
④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清朝统治者将之前历代王朝的的重农抑
商,闭关锁国政策发挥的淋漓尽致,严格限制商人的经商活动。此外,
还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初期皇帝实施海禁,将沿海的人民内迁30
里,还严禁人民出海,后来曾一度开放海禁,但时间较短,港口也只有
广州几个,而后,直接缩减至广州一口,实行商行制度,即广州十三
行。后来马嘎尔尼访华提出互通贸易,但当时的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
诩,丝毫不为所动,使中国失去了一次重要的与国际接通的机遇。
总之,持消极看法的人认为清朝是一个前期统治残酷,后期腐败无
能的王朝,在历史上是最无能的朝廷,应该为近代中国的落后负责任。
综合评价:清朝在历史上的地位要具体而论,涉及到奠定现代领土
版图、促进民族融合、减免赋税促进人口增长、为近代工业发展奠定基
础等方面,学界基本上都对清朝予以正面肯定的评价;涉及到清朝入关
之后的残暴政策及文化禁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对待外来侵略不能
予以痛击,屡次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等方面时,学界基本上对清朝的评价
一落千丈,没有褒词只有贬词。
2.根据义和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论述当今史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
不同看法。
答:义和团运动从产生到结束,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
焰。后来,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当今学界
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经历过几个时期的转变,也有了新的研究视角,下
面从义和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义和团运动的产生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产生原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
下几种观点:①列强的侵略,特别是甲午战后,对华北(包括山东、直
隶)的侵略;②清政府的残暴统治;③基督教在内地传教,欺凌民
众,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冲突;④广泛的水旱灾害;⑤社会经济的波
动。例如严昌洪认为,义和团运动的产生,既包含了反侵略的出发点,
也包含了中西文化、中西风俗冲突的重要原因;而郑权则侧重于宗教冲
突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关于义和团运动产生的时间,学界也有争议。普遍的一种观点是,
1895年10月25日赵三多在山东冠县蒋家庄马场里树立“扶清灭洋”旗帜,
起义体现了“扶清灭洋”口号与直、鲁地区群众性反帝斗争的结合,客观
上成为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分界,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具体标
志。但是也有异议,有的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4年,证据是
《光绪年奏稿》中有一反对甲午议和奏折说“外患不除,内忧恐起,近
闻山东曹濮、颖亳各地,伏莽欲动,假兴华灭洋为名”,时间明确指出
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九月”。英国学者狄德满则认为,义和团运动
兴起于1899年山东西北的神拳,它与各种拳会组织结合逐渐形成了声势
浩大的义和团运动。
总之,学界对义和团运动产生的原因和时间都有异议,有待进一步
的研究。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但是怎样划
分,学界还有争议。
①有学者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以1900年6月21日慈
禧颁布“宣战”上谕为限。前一阶段以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性
与盲目排外等愚昧落后性对立统一为特点;后一阶段义和团运动的行动
基本听从清政府的指挥,甚至以封建统治者的臣民自居,带上了浓厚的
封建色彩。
②还有的学者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分为三段,第一阶段从1898年义
和团运动兴起到1900年夏天清廷发布宣战上谕前,这一时期清政府对义
和团从查禁到剿抚不定、剿抚兼顾,义和团以“灭洋”为主旨,取得广泛
认同,义和团与清政府处于若即若离状态;第二阶段从1900年6月21日
到同年9月慈禧西逃途中决心剿杀义和团止,这是清政府全面利用义和
团,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高潮阶段;第三阶段从1900年9月7日到1902年7
月景廷宾起义失败为止,义和团斗争将反帝与反封建相联系,打起
了“扫清灭洋,官逼民反”的旗帜。
(3)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问题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主要围绕着是否具有反封建性和是否具有革
命性这两方面展开。
①首先关于义和团是否具有反封建的性质的问题,一部分学者认为
义和团运动不具有反封建性质,如王承仁等认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纲领
是“扶清灭洋”,“扶清”与“灭洋”并行,两者都是斗争的目的。从主流
看,义和团对清政府并不是持反对态度。范大章认为,义和团运动
的“扶清灭洋”不是农民阶级的自主口号,而是地主阶级固守封建道统、
盲目排外的观念在农民阶级中的投射反映,给义和团运动加上了封建主
义的深刻印记,使得这一运动未能超越封建主义。一部分学者认为义和
团具有反封建性,孙祚民认为义和团运动反抗的矛头虽然主要指向帝国
主义,也必然打击清政府。路遥认为义和团运动沿袭传统的农民斗争形
式,这体现在组织形式上和思想意识中。而自始至终其组织形式只是因
反侵略斗争队伍的扩大而复杂,反封建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②其次关于义和团是否具有革命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也存在不同的
看法。
(4)关于义和团运动的革命属性问题
近年来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革命属性基本上趋于肯定,但从不同的
角度出发,也出现了多种论证理由。李宏生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附属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是从属于无产阶级推翻帝国主义的社会主义革
命范畴,义和团运动参加了反帝斗争的行列,便可以称之为革命。孙祚
民认为义和团运动是社会形态内部固有的矛盾尖锐化所引起的革命。王
承仁等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它是农
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中国的暴动和
起义,具有民族起义的性质,在实际上经历了民族自卫战争的过程,属
于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5)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和地位影响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和地位影响,学界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进行评价。
①积极方面:张守常认为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纪
转换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人民进行的前所未有的、伟大的民族自卫救
亡运动,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民族救亡运动战争的最高峰,标志着
整个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预示着新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并且为后来抗
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特别是亿万农民的大发动准备了思想基础。孙占
先认为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迫使其改变了侵华
手段。张洪岳认为义和团运动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②消极方面:有观点认为,义和团的盲目排外行为与封建顽固派的
国粹主义思潮相呼应,使中国还在发展的机器大生产和与之联系的人、
物成为被抵制、被消灭的对象,从社会进化的特定意义上看,这严重阻
碍了中国近代化和民族自卫的过程。阮芳纪认为,义和团运动的落后
性、破坏性十分明显,缺少知识分子的参加,成员多为破产者、流氓无
产者、散兵游勇。其文化层次是由广大民众所决定,也没有产生自己的
思想家,这极大地限制了义和团运动的水平。雷颐认为,义和团运动的
反侵略斗争是正义的,但其社会政治诉求却非常落后,是反对社会发
展,阻挡历史进步的。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阶段划分、性质、革
命属性、作用和地位影响等方面作了深一步的研究,相对于民国和建国
初期受政治化影响的研究,有了层次上的提升,但是,对待义和团运动
的研究,还有待于学者提出更为新颖的观点。
3.论述美国在越南战争时期的政策转变和美国失败原因。
答:(1)美国在越南战争时期的政策转变
美国在越南战争时期的政策转变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5~1960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庭艳担任
总理,建立亲美独裁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集团发动“控
共”、“灭共”战役,屠杀南越爱国者。
第二阶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
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的反动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战”对付人民的
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
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庭艳,随后杨文
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1965~1968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
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并直接派军队参
战。
第四阶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
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
1973年1月27日,美国被迫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为时12年的
侵越战争到此结束。
(2)美国失败原因
①美国战略判断失误
二战后,美苏争霸,世界进入两极化阶段,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
越南被看作是遏制红色势力扩张、显示美国势力的试验场。美国在世界
防范共产主义扩张,害怕越南共产主义的胜利会成为东南亚成为共产主
义阵营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甚至共产主义会扩散到夏威夷乃至
美洲大陆,所以美国要对越南进行干涉,将其拉入资本主义阵营。
②中苏对北越的援助
越战是一场复杂历史背景下的局部战争,不仅仅是美国、北越和南
越三方的直面较量。更是延伸到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
由于中苏两国对北越的直接和间接支持援助,给困境中的北越提供了不
可替代的战略支撑,为北越赢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媒体影响了战争的转变
在越南战场上,美军随军记者享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新闻自由。由于
没有正式宣战,美国人无法建立新闻检查制度,战地记者得以自由出入
战区。它们可以要求军方的直升机把他们送到指定的地点。当战地记者
将战争情景用摄像机或文字图片的形式传回到国内,国内民众看到的不
是多姿多彩的美国大兵英勇的作战,而是屠杀与血淋淋的画面,尤其是
1968年北越发动的“春季攻势”,美军在此役中本是取得了一场重大胜
利,但是当现场惨烈无比的画面传回国内,对美国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影
响。到1968年底,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反战运动的兴起,极
大地影响了美国的越南政策。
④不义战争
美国侵略越南战争是一场不义的战争,美国士兵和美国人民都很清
楚这一事实,所以美国士兵在作战时心理是会受到影响的,美国士兵在
越战时士气越低落,相反越南战士士气则越来越高昂,而且越南是人民
战争、解放战争,多数越南人民支持游击队,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东
西,相反美国方面,不但要遭受妇女和儿童的攻击,而且还要受到国际
的舆论谴责,军事行动受限制。
⑤其他原因
美国越战失败是由很复杂的原因造成的,除上述原因外,还有这些
原因,如越南地形独特,山地与森林密布,不适用于美军飞机和大型装
甲集群作战;越南士兵先后与日本、法国、美国作战,早就成了作战经
验丰富的老兵,而美国一年一轮换的兵制,使得美军刚熟悉战场就要离
开了;美国严重低估了越南人民的民族主义精神力量,过度高估了自己
用现代化武器对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等。
总之,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根据自身的判断,先后做出了几次政策
调整,最后以至于出动大规模兵力直接参战,但其最终目的并未达到,
以撤出越南,宣告失败而告终。总结美国越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美国越战的失利。
4.论述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
答: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法国的封建
专制统治,而且也鼓舞了全世界进行革命,当然这场革命是有着深刻的
背景,复杂的过程以及深远的意义的。
(1)背景
①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启蒙运动以封建制度及其
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批判对象,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它们进行了猛烈
的抨击,而且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博
爱思想在法国迅速传播,对法国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②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法国大革命前,阶级关系对立非常尖
锐,法国社会当时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
族,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
任何纳税义务。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它封建义
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
改变生活状况。
③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
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
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
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
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对此,资产阶级十
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
治。
④财政危机的加剧。18世纪后期法国的专制王朝已经非常腐朽。对
外战争屡遭败绩,统治者挥霍无度,使得法国的财政赤字逐年增加,负
债累累。
(2)过程
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已经停止
了160年的三级会议进行筹款,会议期间,第三等级代表不愿顺从国
王,国王企图派兵将他们逮捕,巴黎人民闻讯发动了起义,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法国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监狱。8月26日,制宪会议
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人权宣言》),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
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斐扬派)取得政权。后来大资产
阶级企图与第一第二等级取得妥协,但和占法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城
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没有缓和。1792年8月12日,巴黎人民再次发动起
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十六国王,9月21日召开国民公
会,次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巴黎人民起义后,掌握政权的是吉伦
特派,吉伦特派控制不了当时的局势,无奈巴黎人民举行了第三次起
义,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但不幸的是,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
导致了热月政变。热月党人成立了新的政府——督政府,至此,法国大
革命结束。
(3)意义
①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
民攻占巴士底监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
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
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结束了法
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②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
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
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
具有世界意义。
2015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古史“累层”说
2.海关税务司
答:海关税务司是近代中国丧失海关行政权以后外国主持中国海关
行政的首脑的名称。名为中国海关监督雇佣之人,实际上是中国海关的
主宰。1854年,英国、法国和美国三国驻上海领事馆联合与苏松太道吴
健彰谈判,决定由三国各派税务司一人协助清政府征集关税。1859年,
英国税务司李泰国被清朝两江总督何桂清任命为总税务司,成为了中国
海关的最高领导。1861年,这个职位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确认。1863年
赫德继任,至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四十余年。
3.发展委员会
4.荷马史诗
答: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最受欢迎、最
有影响力的文学著作。《荷马史诗》包括两部作品《伊利亚特》和《奥
德赛》,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两诗题材都和特洛伊战争有
关。《伊利亚特》集中讲述了特洛伊战争时,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参战击
毙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的经过。《奥德赛》则介绍英雄奥德修斯战后回国
时漂泊十年、历经艰险的故事。《荷马史诗》为希腊文明奠定了一块最
重要的基石。
5.托克维尔
答: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他
最知名的著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这两本书
里他探讨了西方社会中民主、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并检视平等观
念的崛起在个人与社会之间产生的摩擦。他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
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
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
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
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因反对他称帝而被
捕,获释后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之后主要从事历
史研究,直至1859年病逝。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
度与大革命》。
6.凯末尔革命
答:凯末尔革命是1919~1923年土耳其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民族
民主革命。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l920年8月,苏丹政
府签署了亡国的《色佛尔条约》。l920年4月23日,凯末尔组成了以他
为首的政府,同年打败苏丹哈里发军,1922年战胜英国支持的希腊侵略
军。同年,废除苏丹制度,推翻奥斯曼帝国。l923年签订《洛桑条
约》,迫使列强承认土耳其独立,成立土耳其共和国。此后,土耳其政
府进一步废除哈里发制,在政治、经济、文化、司法等领域实行了一系
列资产阶级改革。
7.杜鲁门主义
答: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
的对外政策纲领。主要内容: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美国负有
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要求国会拨款四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
府,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
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
扩张政策的基础。
8.圣像破坏运动
答:圣像破坏运动是8世纪上半期,拜占庭皇帝立奥三世发动的反
对圣像崇拜的社会运动。利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曾下令禁止偶像崇
拜,强迫教士还俗,没收教会土地。这场运动的实质是军事贵族与教会
之间土地与财产再分配的斗争,持续到9世纪中期。圣像破坏运动打击
了教会势力,加强了军事贵族的力量,促进了拜占庭帝国封建化过程。
二、简答
1.试述《读史方舆纪要》《文史通鉴》的作者、内容及历史意
义。
三、论述
1.秦以后历史上有很多南北分裂局面,选一个时期分析其形成、
原因及历史意义。
答:(1)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两部分,南朝经历了宋、齐、
梁、陈,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2)①形成
西晋后期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大为削弱,北方少数民族乘机侵入
内地,灭掉了西晋王朝,史称“五胡乱华”,这一时期北方进入十六国时
期,而司马睿则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
五胡之中的鲜卑逐渐强盛起来,经过不断发展,逐步统一了北方,
建立了北魏政权。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宋,由此进入南北朝
时期,至589年,隋灭南陈为止。
②原因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而南方自然条件适宜,经
济发展较快,各朝的统治者都较为关注农业的发展,因而使得南北双方
实力相当,于是出现了南北相互对峙的局面。
③历史意义
南朝的建立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加速了同南方少数民族的融
合;北朝在经历了孝文帝改革之后,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北方的民
族大融合,此外由于北方统治者关注农业发展,使得经历常年战乱的北
方地区农业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为隋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物质
基础。
2.抗战时期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措施、表现、作用及教
训。
答:抗战时期,为最大程度的保证物质供应以支持抗战,国民政府
在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
(1)理论来源
统制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
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
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它是一种高度专断集权的资本主
义战时经济模式。统制经济的全面实行是战时经济体制确立的表现。
(2)措施
国民政府的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式,经
济统制的范围有棉花、棉纱、面部、煤、石油、纸张、机器、钢铁、水
泥、烧碱、盐酸、漂白粉、染料等工业制品、设备和原材料。对钨、
锡、汞、桐油、生丝、茶叶、药材等出口物资实行统销,对盐、糖、卷
烟、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专卖。
(3)作用
①实行“统制”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唯一选择,战时经济统制政策是
保证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是“统制”,从工业建设
到财政金融,从物资管理到外贸出口,正是利用和依靠这些统制政策,
才成功的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③由于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改变了抗战伊始的被动局面,保
证了战争的需求。也是中国人民完成神圣的抗战大业、运转国民经济的
客观需要;
④利用工业统制建成了后方工业基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摧毁沿海
工业基地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放弃抗战的企图。利用粮食统制政策,
维系了抗战军民的温饱。粮食统制政策维持了抗战军民生存的基本需
要,稳定了军心民心,使国民政府的各级机关照常运转;
⑤战时财政金融统制政策集中了财力,保证了军费支出和工农业生
产建设的需要。此外,外贸统制政策在进出口方面起到了保证供需,增
加外汇的作用,对抗日有重要贡献;
(4)教训
①国民政府的“统制”政策是建立在牺牲人民利益、对全民的普遍掠
夺的基础上的。
例如工业统制和限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私人资本企业的发
展,促使官僚资本主义迅速升级;田赋征实、征购、征借的“三征”政
策,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萎缩,并进一步导致农村
经济破产;物价管制、物资管制政策与专卖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
②对经济发展危害最大、对人民掠夺最为残酷的一种掠夺方式就是
与实行财政金融统制相关联的通货膨胀政策。此种掠夺以全民为对象,
比之实行经济统制的掠夺,在范围上更为广泛,在程度上更为深刻。它
给人民造成极大伤害,而国民政府则借此壮大了国家资本,政府官僚们
借机大发横财,因而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3.为什么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能持续存在。
4.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
答: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期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
预。经济干预不是表现在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
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干预。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西部和南
部的新财团骤然兴起,在经济上乃至在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
激烈的竞争。
(3)战后,现代跨国集团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
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像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曾经也
经历了5次经济大衰退。
2014年厦门大学642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
版)
一、名词解释(100分)
1.元祐更化
2.《论衡》
3.更名田
4.八王之乱
5.京师同文馆
6.尼安德特人
7.查理马特
8.三十年战争
9.道威斯计划
10.欧洲共同体
二、材料分析题(40分,两题)
1.中国古代史的,首先是古文断句,然后是问材料体现那个学派
谁的思想主要内容有哪些还有哪些统治者采纳过类似的(考的是阴阳学
派的五德终始说内容)
2.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材料内容大概是:如果一个人打断了另一
个人胳膊或弄瞎了另一个人的眼睛,那么另一个人也可以弄它的
三、论述题(160分)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论述中国近代官僚资本。
3.日本哪个时代相当于欧洲封建时代?从社会,经济等方面比
较。
4.论述世界现当代改革发展潮流。
第二部分厦门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
2004年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资政新篇
2.同文馆
3.皇族内阁
4.府院之争
5.国联调查团
6.裁厘改税
二、问答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1.以义和团运动、反洋教运动的史实,试析“文化冲突论”。
2.史论结合,评价三民主义。
3.评述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经济政策
2004年厦门大学世界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考迪罗
2.斯托雷平改革
3.宅地法
4.《租借法案》
5.霍尔-赖伐尔协定
6.尼赫鲁主义
二、问答题(4选3,每题40分,共12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房屋买卖合同中的税费分担约定3篇
- 二零二五版电力工程监理劳务分包合同范本2篇
- 基于2025年度预算的网络营销与电商平台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行业特色农产品配送与扶贫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定金交易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环保净化设备销售与排放监测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制造车间通风除尘系统合同3篇
- 物业管理委托合同2025年度版18篇
- 二零二五年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整改服务合同规范文本283篇
- 全新2025年度体育用品生产加工合同:体育用品设计公司与制造商之间的生产加工协议3篇
- 历史-广东省大湾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和答案
- 2024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 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考级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讲核心(原卷版)
- DB32T 1590-2010 钢管塑料大棚(单体)通 用技术要求
- 安全行车知识培训
- 2024年安徽省高校分类对口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真题
- 第12讲 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原卷版)
- 2024年采购员年终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