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件_第1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_第2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_第3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_第4页
宏观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内容引言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GDP与真实GDP现实GDP与潜在GDPGDP的核算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内容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国民收入核算与总供求分析其它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内容一个现实问题:给人民币升值一个理由*国民收入核算*引言思考微观经济学告诉了我们什么?*国民收入核算*引言问题资源总能得到有效配置而不会出现闲置吗?*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古典经济学家的回答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

——萨伊定律(Say’sLaw)*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如果真是这样,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就是理想的,然而·······*国民收入核算*引言······事实打破了这种完美。*国民收入核算*1929-1933年的大萧条1929年10月29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价格暴跌,引发了一场至今令人难忘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国民收入核算*引言结论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源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得不到充分利用。*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历史将这个使命交给了一个英国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国民收入核算*引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总量的角度对经济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史称凯恩斯革命。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凯恩斯的结论政府不再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守夜人,要主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凯恩斯革命的意义不在于其结论是否正确,而是在于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事实上,凯恩斯最终失败了,但宏观经济学却一直在发展着。*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凯恩斯的重大发现宏观经济行为不是微观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这是一种复杂性的思想*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经济增长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快,而有的国家则比较慢?中国与亚洲“四小龙”为什么一个国家有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快,而有的时期则比较慢?中国改革的前后*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经济周期问题为什么一国经济时而高涨,时而萧条?中国经济曾在1988年和1994年出现高通胀,而随后便是经济增长乏力。*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为什么一国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失业,有时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有时又会出现二者并存的局面?中国经济之谜:低通胀、高增长*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内外均衡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在一定时期会出现很大的政府预算赤字和外贸赤字?中国的贸易顺差*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汇率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的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的交换比率会发生显著的贬值和升值?人民币的稳定与浮动压力*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国民收入核算*引言经济学的根本问题 如何实现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国民收入核算*引言问题 从哪里开始研究宏观经济呢?回答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引言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引言回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刻画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是总量指标因此必须定义和计量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就是定义和计量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是衡量国民财富的主要指标之一,因而也是我们最关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2005年该国的各项产值如下:棉花的总产值15亿美元纱的总产值20亿美元布的总产值30亿美元衣服的总产值45亿美元该国2005年创造的总财富=?*国民收入核算*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两种情况

1) 该国2005年生产的棉花、纱和布 最终都用于衣服的生产

2) 该国2005年生产的棉花、纱和布 的产值中各有5亿美元直接供消 费者使用*国民收入核算*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棉花纱布衣服15亿美元20亿美元30亿美元45亿美元5亿美元10亿美元15亿美元价值增值=15+5+10+15=45亿美元最终产品价值45亿美元情况一*国民收入核算*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棉花纱布衣服15亿美元20亿美元30亿美元45亿美元情况一15155155101515510加工深度*国民收入核算*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情况二产品产值最终消费中间投入价值增值棉花纱布衣服152030455554510152515101520合计6060*国民收入核算*一个小国:只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结论 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等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行各业新创造的价值总和,即价值增值总额。*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或地区(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问题 为什么使用市场价值计算GDP?*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回答 因为不同产品之间的计量单位不一致,无法直接加总,而通过货币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就可以进行加总,进而可以衡量新增国民财富的多少。*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2) GDP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如衣服)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使用的产品(如棉花、纱、布)*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3) GDP是一个生产概念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售出的最终产品价值产出与销售的差定义为库存变动GDP=库存变动+销售额*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问题 甲企业生产100万元最终产品,只卖掉80万元;乙企业也生产100万元最终产品,但却卖掉了120万元。问:两企业计入GDP的价值分别是多少?*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回答 都是100万元。甲企业库存增加20万元,乙企业库存减少20万元。*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4) GDP是一个流量概念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问题 某海归人士2006年通过房屋中介机构花200万元人民币买了一幢古老的四合院,这200万元能否计入2006年的GDP?*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回答 不能,因为这幢四合院已计入其生产当年的GDP。但是,买卖房屋的中介费应当记入2006年的GDP中。*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5) GDP是一个地域概念GDP表示一国范围内的最终产品价值外国公司在中国创造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计入中国的GDP*国民收入核算*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指某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创造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国民收入核算*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GNP外国国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本国国民在外国的要素收入本国国民在本国创造的收入*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问题 使用GDP(或GNP)衡量国民财富有什么缺陷?*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回答

1) GDP(或GNP)一般仅指市场活 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交易活动 得不到反映。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地下经济(非法经济、未申报经济和未登记经济)*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2) 即使GDP(或GNP)反映了所有 交易活动,也不能正确反映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毒品、色情、赌博交易的盛行*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3) GDP(或GNP)难以反映那些严 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 的内容闲暇的多少环境污染*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4) GDP(或GNP)难于比较两国的 物质生产水平一国只生产粮食,一国只生产歌曲,但却拥有同样的GDP(或GNP)。*国民收入核算*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5) GDP(或GNP)难于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对于拥有同样GDP(或GNP)的两个国家来说,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其福利水平也要低一些。*国民收入核算*名义GDP与真实GDP观察

GDP是以货币量表示的,而衡量国民财富是否增加,不能只看货币量的变化,还要看最终产品的真实数量。*国民收入核算*名义GDP与真实GDP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真实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国民收入核算*名义GDP与真实GDP最终产品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美元)数量价格(美元)书本(本)面包(条)菜豆(克)1002005001010.5110200450101.51名义GDP1450美元1850美元真实GDP以1998年为基期1450美元1525美元以1999年为基期1800美元1850美元*国民收入核算*名义GDP与真实GDP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以1998年为基期以1999年为基期(1525-1450)÷1450=5.3%(1850-1800)÷1800=2.8%结论: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为衡量真实GDP的基期价格。*国民收入核算*名义GDP与真实GDP1999年与1998年的价格水平比较结论:1999年的价格水平比1998年上涨了21.3%。GDP缩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指数。*国民收入核算*现实GDP与潜在GDP现实GDP是指实际发生的GDP潜在GDP是指当整个资源在正常使用强度下得到充分利用时,一国能够生产的总产值,即当一国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GDP。*国民收入核算*现实GDP与潜在GDP潜在GDP可以用来刻画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现实GDP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潜在GDP

GDP缺口=潜在GDP-现实GDP

产出缺口=潜在产出-现实产出*国民收入核算*现实GDP与潜在GDP现实GDP围绕着潜在GDP波动,这种波动就是经济周期——围绕增长趋势线进行的多少具有规律性的扩张(高涨)与收缩(萧条)形式的经济活动。*国民收入核算*现实GDP与潜在GDP现实GDPGDP0时间潜在GDP峰峰谷复苏衰退谷峰复苏衰退*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思考 如何核算GDP?*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观察

1) 价值增值总额=总产出回忆:生产棉花及其制成品的小国例子*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观察

2) 总产出=总支出如果最终产品全部售出,总产出一定等于总支出。即使存在没有卖出的最终产品,总产出仍然等于总支出,因为库存可以被视为企业购买自己的产品。*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观察

3) 总产出=总收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阶段产生的价值增值部分都等于生产要素的报酬所以,价值增值总额=总收入进而,总产出=价值增值总额=总收入*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结论 我们可以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核算GDP*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注意 最终产品的购买者,除了本国居民(个人、企业、政府)外,还包括外国居民。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四方面支出的总和。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1) 消费(C)个人的购买行为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劳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不包括购买住宅的支出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2) 投资(I)能够形成物质资本的私人支出,不包括对金融资产的购买,也不包括人力资本投资。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投资与资本资本是存量,投资是流量资本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物品总量投资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国民收入核算*资本物品与中间物品生产能力的差别中间物品在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生产能力在生产过后即告消失。资本物品具有持久的生产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这就是为什么将投资计入GDP的原因*国民收入核算*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核算*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思考 为什么将库存变动视为一种投资?*国民收入核算*重置投资与净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对旧资本消耗的补偿净投资(Netinvestment)指的是新增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支出*国民收入核算*重置投资与净投资最初的资本年初年末磨损后的剩余资本总投资*国民收入核算*重置投资与净投资最初的资本年初年末磨损后的剩余资本净投资重置投资*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3) 政府购买(G)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计入GDP因为没有相应的物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4) 净出口(X-M)出口(X)减去进口(M)的差额出口是外国居民购买本国最终产品的支出进口是本国居民购买外国最终产品的支出,已包含在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中,所以应当减去。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思考 个人消费支出增加200亿元,GDP增加多少呢?支出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收入法就是用产出带来的收入来核算GDP注意 产出除了给要素所有者带来直接收入之外,还通过间接税和资本折旧给要素所有者带来间接收入。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1) 要素所有者的税前收入工资工人赚到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1) 要素所有者的税前收入净利息人们为企业提供货币资金而获得的利息收入减去支付给企业的消费信贷利息政府公债利息不包括在内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1) 要素所有者的税前收入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2) 公司税前利润公司支付工资、净利息和租金后的收入公司所得税股东红利公司未分配利润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3) 非公司企业主的税前收入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等的收入这些人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4) 间接税可以转嫁的税收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5) 资本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被称为折旧折旧=物质磨损+精神磨损这里指的是为补偿资本折旧而提取的费用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 GDP=工资+净利息+租金+公司 税前利润+非公司企业主的 税前收入+间接税+资本折 旧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GDP的核算观察

1) 从根本上来讲,一个经济社会的 收入都是属于私人的。

2) 收入与产出永远相等,因为产出 形成之时,也是获得收入之时。收入法*国民收入核算*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 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后的净值*国民收入核算*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2) 国民收入(NI)一国境内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国民收入核算*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3)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核算*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4)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人们可直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观察 如果不存在统计误差,那么……

利用支出法和收入法得到的GDP应该相等。*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两部门经济:家庭+企业从支出角度看:GDP=C+I从收入角度看:GDP=C+S因此,I=S。投资=私人储蓄=个人储蓄+企业储蓄*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在总支出中,增加了政府购买。在私人创造的总收入中,一部分交纳了政府税收(T),但也获得了政府转移支付(Tr)。

GDP-T

+Tr=C+S*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从支出角度看:GDP=C+I+G从收入角度看:GDP=C+S+T

-Tr因此,I=S+(T-G-Tr)。投资=国民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四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在总支出中增加了净出口*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四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从支出角度看:GDP=C+I+G+ (X-M)从收入角度看:GDP=C+S+T

-Tr因此,I=S+(T

-G-Tr)+(M-X)投资=国民储蓄+外国储蓄*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结论投资来源于储蓄*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问题 私人部门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处理其储蓄?*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回答

1) 借给政府

2) 借给外国人

3) 借给企业用于投资

S=I+(G+Tr-T)+(X-M)*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与总供求分析核算恒等式就是均衡条件从事后的角度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永远成立从事前的角度看如果计划的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经济将处于一种均衡状态。*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与总供求分析定义计划总支出=总需求计划总产出=计划总收入=总供给*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与总供求分析结论 宏观经济也分别存在着一条总需求曲线和一条总供给曲线,当总供求相等时,经济将处于均衡。*国民收入核算*其他总量指标价格总水平是经济中所有价格的平均值λ1+λ2+……+λn=1价格总水平及其衡量*国民收入核算*其他总量指标

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指数是同一组商品和劳务在各年的价格总量同它在某一基期年的价格总量相除得到的比率基期年的选取商品和劳务的选取价格总水平及其衡量*国民收入核算*消费价格指数(CPI)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与消费密切相关的一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国民收入核算*生产价格指数(PPI)生产价格指数反映了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一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国民收入核算*其他总量指标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总水平的增长率价格总水平及其衡量*国民收入核算*其他总量指标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就业者——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工作超过一定时间的人失业者——当期没有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非劳动力——不属于前两种类型的人失业及其衡量*国民收入核算*其他总量指标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劳动力=

就业者+失业者一个具有劳动能力但自愿放弃工作的人也不属于劳动力失业及其衡量*国民收入核算*劳动力与非劳动力就业者自愿放弃工作者失业者未成年人退休者=非劳动力年龄分布*国民收入核算*其他总量指标就业率与失业率就业率=就业人数/总劳动力失业率=失业人数/总劳动力失业及其衡量*国民收入核算*第二讲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0主要内容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论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1主要内容一个现实问题:中国的高储蓄原因?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2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回忆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是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总需求=计划总支出总供给=计划总收入=计划总产出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3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思考如果计划总支出不等于计划总收入,会出现什么情况?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4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比较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5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研究和讨论社会经济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6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7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总收入-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IS-LM曲线模型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8什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国际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学)——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29均衡产出凯恩斯定律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意味着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同时,这还意味着分析将着重于短期。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0均衡产出推论

1) 经济社会的产出或者说国民收入 决定于总需求(即计划总支出)

2) 所有变量都可以看作是真实的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1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即计划总支出)相等的产出Y、E、C、I、G、X-M分别代表计划的总产出、总支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2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总产出小于计划总支出会出现……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3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总产出小于计划总支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减少,企业部门将扩大生产,增加产出,直至与计划总支出相等。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4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总产出大于计划总支出会出现……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5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总产出大于计划总支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增加,企业部门将缩减生产,减少产出,直至与计划总支出相等。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6均衡产出的形成结论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非计划的库存投资=计划总产出-计划总支出但是,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的库存投资不一定为0。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7均衡产出观察 收入总是等于产出,因此均衡产出的决定也是均衡收入的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8均衡产出总结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一)计划总产出=计划总收入=计划总支出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39均衡产出总结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二)计划投资=计划储蓄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0均衡产出思考 如果计划投资不等于计划储蓄,经济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1均衡产出既然均衡产出决定于计划总支出,因此确定了计划总支出就能确定均衡产出。我们首先从消费支出分析开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影响消费的因素1、可支配收入水平2、商品价格水平3、利率水平4、收入分配状况5、消费者偏好6、家庭财产状况7、消费信贷状况8、消费者年龄构成9、制度、风俗习惯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消费函数的简单形式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Yd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简单的消费函数反映了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6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刻画消费函数的变量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7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8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49个人可支配收入回忆PDI= PI-个人所得税PI= 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红 利+利息调整+政府转移支付NI=NDP-间接税NDP=GDP-资本折旧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0个人可支配收入我们将政府变量和企业储蓄简化为常量0那么,PDI=PI=NI=NDP=GDP亦即Yd=Y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1某家庭的消费函数可支配收入Yd=Y消费C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消费倾向APC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0.890.850.750.640.590.531.011.000.990.970.940.920.89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2C=c(Y)某家庭的消费函数Y011C1399131115ABCDEFGMPC是消费曲线切线的斜率;APC是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15AB10.89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3C=c(Y)某家庭的消费函数01145°1399131115ABCDEFG15观察1)0<MPC<1;2)MPC递减;3)APC>1、=1或<1;4)APC递减;5)MPC<APC。B点为收支平衡点。在B点左侧,消费支出高于收入;在B点右侧,消费支出低于收入。YC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关于消费的基本心理定律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深信不疑。一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参见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4-85页。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关于消费的基本心理定律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这种关系被称为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这是凯恩斯的第一基本心理定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6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问题

边际消费倾向为什么递减?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7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回答在获得收入后,人们往往先维持其习惯的生活标准,然后再储蓄;而人们习惯的生活标准是不易改变的。因此,当收入变化后,消费变化不大,即在收入增加的过程中,收入增量中用于储蓄的份额会越来越大。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8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注意消费总是大于0的,即使收入为0。这意味着消费曲线不仅与纵轴(消费轴)相交,而且与45°线相交。Y0C45°B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59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推论一APC可以大于1、等于1和小于1。0ADYC45°B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0YC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推论二根据MPC递减可得,APC>MPC且递减0AD45°B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推论二根据MPC递减可得,APC>MPC且递减反证如果MPC递增,那么最终会出现:APC<MPCAPC递增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反证如果MPC递增,那么最终会出现:APC<MPCAPC递增Y0CBD随着收入增加,在B点左侧,APC呈递减;在B点右侧,APC呈递增。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线性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

:0<

<1

为自主性消费

Y为引致性消费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1) 线性消费函数 曲线上每一点 的斜率都是一 样的,并且大 于0、小于1。Y0CΔY1ΔC1ΔY2ΔC2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2) 自主性消费显 示为消费曲线 在纵轴(消费 轴)上的截距0αYC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6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3)APC>MPCAPC由大于1递减且趋近于MPC0A45°BDB点是收支相抵点YC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7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储蓄函数反映了储蓄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8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ing,MPS)增加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69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Saving,APS)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0某家庭的储蓄函数可支配收入Yd=Y消费C储蓄S边际储蓄倾向MPS平均储蓄倾向APS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110015040076011701640-0.110.150.250.360.410.47-0.010.000.010.030.060.080.11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1S=s(Y)某家庭的储蓄函数Y01S1410-1212ABCDEFGMPS是储蓄曲线切线的斜率;APS是储蓄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AB10.11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2S=s(Y)某家庭的储蓄函数Y01S1410-1212观察1)0<MPS<1;2)MPS递增;3)APS>0、=0或<0;4)APS递增;5)MPS>APS。B点为收支平衡点;B点左侧为负储蓄;B点右侧为正储蓄。ABCDEFG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储蓄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第一步: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关于可支配收入互补,这是由于储蓄是消费后的剩余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第二步: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由0<MPC<1,必有0<MPS<1。由MPC递减,必有MPS递增。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6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第三步: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由APC递减,必有APS递增。由APC>1、=1和<1,必有APS<0、=0和>0。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7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对储蓄函数特征的证明第四步:APS<MPS由APC>MPC,必有APS<MPS。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8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如果消费函数是线性的C=

+

Y那么储蓄函数也是线性的S=Y-C=Y-(

+

Y)=-

+(1-

)YSY0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79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1) 线性储蓄函数 曲线上每一点 的斜率都一 样的,并且大 于0、小于1。YSΔY1ΔS1ΔY2ΔS20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0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2) 自主性消费需 要通过负储蓄 来完成,是储 蓄曲线在纵轴 上的截距。Y0S-

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3) APS<MPSAPS由负到正递增且趋近于MPSY0SB点是收支相抵点BAD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4) 收支差额对应 着储蓄消费支出高于可支配收入时,储蓄为负;反之,储蓄为正。S同样颜色的面积是相等的45°Y0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表示的是总消费和总可支配收入的关系令:CS=全社会的总消费

YS=全社会的总可支配收入则:社会消费函数就是CS=f(YS)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4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家庭消费函数ABCDEC=1.00YC=10+0.9YC=10+0.8YC=5+0.85YC=0.95Y求:社会消费函数=?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5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假设YA:YB:YC:

YD:

YE=1:2

:2

:1

:1

则有YS=YA+YB+YC+YD+YE=7YA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6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7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结论

1) 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 的简单加总,要关注每个个体在 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社会消费函数与家庭消费函数具 有相似的特征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8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个现实问题 为什么有时边际消费倾向小于0或者大于1?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89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走势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0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解释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0或者大于1的原因是,影响消费的还有可支配收入之外的因素。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 利率利率对消费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储蓄的影响上而利率对储蓄的影响主要在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储蓄是未来消费,因此,人们关于消费和储蓄的决策实际上是一种长期消费决策,即如何使一生效用最大化的问题。长期消费决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假设

1) 一个人只有两个时期:挣钱时期 和退休时期

2) 个人可以自由借入或借出

3) 生命结束时,没有负债和遗产。长期消费决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令:Y=一生收入r=利息率

C0=当前消费S0=当前储蓄

C1=未来消费长期消费决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则一生的预算约束为:长期消费决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6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再令个人的一生效用函数为:长期消费决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7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则长期消费决策问题就是: 在预算约束Y=C0+C1/(1+r)条件下,实现u(C0,C1)最大化。长期消费决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8长期消费决策C1O无差异曲线:U0=u(C0,C1)预算线方程为:预算线的斜率是:-(1+r)预算线DF在E点,个人能够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此时,总收入为OD;当前消费为OA;当前储蓄为AD;未来消费为AE=(1+r)AD。EBAC0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199A

s(r)长期消费决策C1OC0Ar0S0rOS随着利率的下降,当前消费依次为OA、OA

和OA

。U0r2S2r1S1DU1U2A

随着利率的下降,个人储蓄曲线呈后折弯型。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0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问题 为什么个人储蓄曲线是后折弯的?回答 在于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比较。长期消费决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当前消费的价格可以看作1未来消费的价格就是1/(1+r)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利率上涨的效应1)替代效应利率上涨意味着未来消费的价格降低了,相对于当前消费便宜了,因此消费者将减少当前消费,增加当前储蓄。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利率上涨的效应2) 收入效应利率上涨意味着利息收入进而一生总收入增加,消费者将增加所有时期的消费,进而增加了当前消费,减少了当前储蓄。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相反的

1)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当前消费随利率上升而减少,从 而当前储蓄随利率上涨而增加。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相反的

2) 如果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

当前消费随利率上升而增加,从 而当前储蓄随利率上涨而减少。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6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对一般商品而言,收入效应总是小于替代效应的。思考:原因是什么?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7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然而,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可以大于替代效应。原因 当利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利息收入构成消费者收入的主要部分。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8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第一阶段:利率较低此时储蓄较少,利率上涨引起的收入增量并不大,所以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不能抵消、更不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储蓄将随利率上涨而增加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09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比较第二阶段:利率较高此时储蓄较多,因此利率上涨引起的收入增量将是很大的,从而利率变化的收入效应可以超过替代效应。储蓄将随利率上涨而减少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0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Sr0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储蓄曲线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对低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的替代效应较大,导致当前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对高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的收入效应较大,导致当前消费增加,储蓄减少。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结论

全社会的消费变化是由全体消费者的消费增减之和确定的,这取决于利率对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影响的净效应对比。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2) 价格水平货币收入的上升速度低于物价的上升速度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下降,为了维持习惯的生活水准,消费者将提高平均消费倾向。思考:如果消费者看不到物价上涨呢?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2) 价格水平货币收入的上升速度高于物价的上升速度真实收入上升,但消费者不会轻易改变习惯的生活水准,因此平均消费倾向将降低。思考:如果消费者感觉物价上涨过快呢?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2) 价格水平货币收入与物价同比例上升真实收入不变,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思考:如果消费者并不认为自己的真实收入不变呢?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6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3) 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均,社会平均消费倾向越小。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7收入再分配与消费、储蓄假设一个社会由甲、乙两人构成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8收入再分配与消费、储蓄初始分配再分配甲乙社会甲乙社会收入2100400250020005002500消费1470400187014404801920储蓄630063056020580平均消费倾向0.701.000.7480.720.960.768平均储蓄倾向0.300.000.2520.280.040.232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19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4) 政府税收政策政府可从富人那里征得更多的税收,通过支出,将这部分本来不能进入消费领域的收入部分或全部地转化为消费,从而提高了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实际上是一种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0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5)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 例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根本上属于公司股东,相当于公司替个人进行的一种储蓄。可见,如果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公司利润中所占比例过大,消费就会减少,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1国民收入的决定假定

1) 企业储蓄为常量0 2) 除消费以外的其他支出均为自主 性的,与收入无关。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2国民收入的决定回忆 均衡条件(一)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3国民收入的决定在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根据假定2,我们更为关注消费(c)。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4国民收入的决定由于没有政府,根据假定1,Y

=Yd。设消费函数为: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5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6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消费函数为:C=1000+0.8Y收入(Y)消费(C)投资(I)支出(E=C+I)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340042005000580066007400820090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40004800560064007200800088009600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745°EY0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C=1000+0.8Y1000E=C+I=1600+0.8Y1600I在A点,计划总支出等于计划总收入,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8000A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845°Y0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E=C+I=1600+0.8Y16008000在A点右侧,计划总支出小于计划总收入,非计划库存投资大于0,经济将出现收缩;在A点左侧,经济则会出现扩张。120005000结论:经济会自动从不均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EA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29E

=(C+I)

45°Y0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Y0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消费或(和)投资增加,那么由二者构成的总支出曲线将向上移动,这必然导致均衡收入的增加。Y1A

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EAE=C+I=(

+I)+

Y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0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验证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消费或(和)投资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和I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1国民收入的决定政策意义 要想改变均衡收入水平,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改变自主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来实现。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2国民收入的决定观察

1) 在凯恩斯定律下,我们希望资源 能够被充分利用,即实现充分就 业。

2) 消费函数是制定消费计划的依据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3国民收入的决定回忆 均衡条件(二)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4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假定2,我们将关注储蓄(S)。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5国民收入的决定由消费函数,得储蓄函数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6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7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储蓄函数为:S=-1000+0.2Y收入(Y)消费(C)储蓄(S)投资(I)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34004200500058006600740082009000-400-200020040060080010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8Y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S=-1000+0.2Y-1000I600在A点,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8000A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I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39Y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S=-1000+0.2Y-1000I6008000A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投资将增加均衡收入。I

1000A′10000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I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0Y0节俭的悖论SIY0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全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增加储蓄,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人均收入会下降,最初为增加财富而进行储蓄的目标难以实现。S

Y1A

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I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1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验证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储蓄的减少或(和)投资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

和I的增加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2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家庭企业产品支出收入要素储蓄投资金融市场注入漏出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3国民收入的决定政策意义 通过政策手段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4国民收入的决定政府行为的影响总支出中增加了政府购买支出(G)

E=C+I+G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5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均衡条件(一),在三部门经济中,实现均衡收入的条件是: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6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假定2,均衡收入决定于消费: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7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8可支配收入的确定回忆 在三部门经济中,私人总收入中有一部分交纳了政府税收(T),但也获得了政府转移支付(Tr)。

GDP-T

+Tr=C+S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49可支配收入的确定根据假定1,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Y-T

+Tr=Yd=C+S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0可支配收入的确定在定量税下T=T0Yd=Y-T0+Tr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1可支配收入的确定在比例税下T=T0+tY,t为税率Yd=Y-T0–tY+Tr =(1-t)Y-T0+Tr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2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3定量税下的消费函数观察 定量税下的消费曲线是两部门的消费曲线的平移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4C=

+

Y(两部门)定量税下的消费函数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EY0C=(

-

T0+

Tr)+

Y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5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6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7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比例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8比例税下的消费函数观察 比例税下的消费曲线比两部门和定量税下的消费曲线更平缓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比例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59比例税下的消费函数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EY0C=

+

Y(两部门)比例税下的均衡收入C=(

-

T0+

Tr)+

Y定量税C=(

-

T0+Tr)+

(1-t)Y比例税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0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比例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1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比例税下的均衡收入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2C=

+

Yd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5°EY0在A点,计划总支出等于计划总收入,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C+IIE=C+I+GGY*A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3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45°EY0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政府减税;②提高消费;③增加投资;④增加政府支出,都将增加均衡收入。E=C+I+GY*AE

=(C+I+G)

Y

A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4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验证:定量税下的情况政府减税、提高消费、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都将增加均衡收入。

、I、G、Tr增加和T0减少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5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验证:比例税下的情况

、I、G、Tr增加和t、T0减少将导致均衡收入增加政府减税、提高消费、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都将增加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6国民收入的决定政策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即通过改变税收和支出,来影响均衡收入水平。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7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的另一个条件回忆:Y–

T+Tr=Yd=C+S因此,Y

=C+S+

T-Tr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8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条件可以改写为: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69国民收入的决定根据假定2,均衡收入决定于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0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由消费函数,得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1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2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3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4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5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6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7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S+T-G-TrI在A点,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经济处于均衡状态。Y*A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T-G-TrIY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8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Y*A(S+T-G-Tr)

Y

A

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降低储蓄,或②增加投资,都会导致均衡收入增加。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T-G-TrIIYS+T-G-Tr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79Y0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IY*AI′Y

A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S+T-G-TrS+T-G-TrI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降低储蓄,或②增加投资,都会导致均衡收入增加。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0国民收入的决定注意:税收变化对均衡收入的影响在定量税条件下增加(减少)税收将使S+T–G-Tr曲线上(下)移,导致均衡收入下降(上升)。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1国民收入的决定注意:税收变化对均衡收入的影响在比例税条件下提高(降低)税率将使S+T-G-Tr曲线以纵轴截距为轴向左(右)转动,导致均衡收入下降(上升)。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2S+T-G-TrS+T-G-TrIIS+T

-G-TrS+T

-G-TrA

Y

S+T-G-TrY0定量税的情况Y0比例税的情况税收变化对均衡收入的影响AY*AY*Y

A

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IS+T-G-TrI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3国民收入的决定思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决定的均衡收入多少的角度看,是采用定量税好呢?还是采用比例税更好?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4国民收入的决定总支出中增加了净出口出口(X)是一个决定于外国居民需求的外生变量进口(M)是收入的函数M=M0+mY,M0是自主性进口,m是边际进口倾向。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5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收入决定于下列联立方程组的解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6国民收入的决定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7国民收入的决定定量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2024/1/8总收入-总支出模型288国民收入的决定比例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