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包身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包身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包身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包身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身工【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文学家、电影艺术家,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夏衍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话剧创作方面。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曾产生较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作品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和《法西斯细菌》等。

二、背景回眸中外恶势力勾结,压榨包身工血汗“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迅速扩大,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许多农村女孩因家庭生活困难,被迫卖身给带工老板,被带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作。她们受到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的双重剥削,悲惨的生活一直不为人知。为了揭露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血汗的罪行,唤醒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夏衍深入东洋纱厂采访调查。他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次,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他在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上。

三、文体知识文学创作的“轻骑兵”——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是一种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所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具有典型性,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文学艺术的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特征是写真纪实,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论性三个特点。【初读任务】1.下列对《包身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加强了批判的力度。B.课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时,作者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并没有具体地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绘出人物的群像,描写她们的生活,通过一个个个体的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C.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辑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真实地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E.《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通过描写当时的实际状况,曲折地反映社会黑暗,表现了作者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解析】选B、E。B项,“通过一个个个体的速写”分析不当,应为“通过整体速写”。E项,“曲折地反映社会黑暗”分析不当,应为“直面社会黑暗”。2.《包身工》中作者几次提到“芦柴棒”,分别是哪几次?为什么多次提到她?【明确】文中三次提到“芦柴棒”这个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作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决不放她回去。

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里,作者虽然写的只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这样安排选材,使文章点面结合,增添了文章的内涵。

【语言建构】一、音形识记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相称(chèn)施与(yǔ)

着力(zhuó) 横七竖八(hènɡ)B.游说(shuō) 福分(fen)

懒散(sǎn) 三差二错(chā)﹒﹒﹒﹒﹒﹒﹒﹒C.排场(chǎnɡ) 差人(chāi)

盛饭(chénɡ) 生杀予夺(yù)D.大抵(dǐ) 淌汗(tǎnɡ)

揩油(kāi) 美味佳肴(yáo)【解析】选D。A项,“横”应读hénɡ;B项,“说”应读shuì;C项,“予”应读y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迟钝裸体蠕动咳漱B.褴褛 惺忪 怜悯 荤腥C.契据 嘈杂 焦酌 欧打D.骷髅 嗑睡 难堪 贿赂【解析】选B。A项,咳嗽;C项,焦灼,殴打;D项,瞌睡。【词语积累】1.易混辨析(1)生杀予夺·草菅人命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2)横七竖八·杂乱无章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可形容人和物。杂乱无章:形容又多又乱,没有条理。只形容物。2.易错识记(1)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2)三差二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3)一听天命:全听凭命运的安排。二、词语应用(判断加点词语正误)1.好些考生往往不假思索地拿起笔就写,即兴发挥。结果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

)2.有很多同学审题很细致,一张试卷做完总是成绩很好,最多也就三差二错。(

)3.余先生赶着去上班,突然发现停在消防通道外的3辆轿车的车窗玻璃被砸了,车内被翻得横七竖八。()4.必须对凌驾于法律之上而随意生杀予夺者予以惩处,不管他是出于多么正义而崇高的目的。 (

)﹒﹒﹒﹒﹒﹒﹒﹒﹒﹒﹒﹒﹒﹒﹒﹒√×。三差二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不合语境。×。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不合语境,可改用“乱七八糟”。√课堂探究•素养培优【审美鉴赏】鉴赏点一:赏析文章中的艺术手法1.请体会《包身工》中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明确】(1)运用反语。句中的“慈祥”“佳肴”本是褒义词,这里褒词贬用,老板提供的这些菜叶,对包身工而言已是难得的美食,反衬包身工的饮食条件之恶劣;对老板而言,却能从包身工身上榨取到更多的利润。这样就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老板残酷剥削包身工的愤慨。

(2)“饲养”,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做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鉴赏点二:赏析句子,探究内涵主旨2.阅读《包身工》一文,赏析下面的句子,体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2)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3)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明确】(1)这段句子整散结合,通过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寄予的关切与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间。(2)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

(3)这段文字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要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强烈的愿望。同时运用类比,向肆无忌惮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露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思维锤炼】1.《包身工》在组织行文时双线推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点拨】主线——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分别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副线——文章在记叙和描写的过程中穿插了精辟的议论和说明,介绍了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庞大的状况,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双重线索推进的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叙述、说明和议论相结合,深化文章主旨,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2.在旧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黑暗势力的压迫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请探究《包身工》这篇纪实性的文章带给了新时代的我们怎样的启发和思考?【点拨】①在旧中国,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的正义和良知从未缺失。《包身工》中渗透了作者浓郁的情感,体现着正义和良知。既有对包身工及其家庭的深切同情。又有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带工老板及其走狗的憎恨。唤醒人们对旧制度的反抗。②对中国革命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革命的意义正在于打碎这旧制度,解放被剥削、被压迫的中国人民,让人民翻身得解放。革命的意义正在于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抵御帝国主义侵略,为赢得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斗争。③继承革命传统,珍惜现在美好生活。④铭记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综合素养实践】《包身工》中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面”上的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描写了包身工的起床、早餐、上工、收工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点”上的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生病”、被“抄身”等“点”上的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悲惨命运。请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一段上课的场面。150字左右。答案(示例):今天是我们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上课了,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漏掉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次最平常不过的停顿,没有一个人关注窗外的鸟,没有一个人去关心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笔和橡皮,每一个人都用心聆听着老师的话语。坐在最前面靠近窗子的李娜,偷偷地打开了从家里带来的录像机录起来,想把这一切都变成永恒的记忆。拓展阅读•文化传承【主题阅读】正义与良知世界上有两样东西都一样为人所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另一个是人内心的道德准则。

1970年12月那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在波兰,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军杀戮了600多万人的土地上,在数以千万计的烈士墓和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德国总理勃兰特跪下了!带着忏悔,带着良知,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波兰,也感动了世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待过失和罪恶的态度,折射的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良知价值水平。被誉为“20世纪的良心”的巴金,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写了《随想录》,写出了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良知!日本人东史郎,在他的《东史郎日记》中,字字透出他对日本社会对侵华战争的集体精神反省的良心与良知的呼唤!

人若丧失了良知,那他的人生之路不会长远;而一个民族,若丧失了良知,那就失去了它的脊梁。【品·国学】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赏析:首联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但这里仍有战争。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颔联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颈联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国家处于危急之中。但朝廷却无人请缨。表达了诗人的失望、愤怒和舍身报国的意愿。尾联写诗人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这首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字字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对庸懦无能的文武百官的失望和谴责,也抒发了他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撷·素材】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时代楷模张富清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特等功一次,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转业退役,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对党忠诚、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高贵品质。【延伸阅读】夏衍:提炼到最后的精粹王蒙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乃至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个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我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敏捷、条理、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九十多岁的人。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据说他从来没有达到过五十公斤,在他的生命晚期,他大概只有三十公斤重。然而,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而且像青年人一样的幽默,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动不已。对各种问题他常有独具慧眼的卓识,例如他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搞计划生育。你听了会一怔,再一想实在是深刻:甚至连“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骇人听闻的错误也是可以事后在某种程度上予以弥补和纠正的,人一下子多出来了好几亿,谁有本事予以“纠正”呢?从此,世世代代,后人们就得永久地背起这多出的几亿人口的包袱——后果了。

华艺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了一个《当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起来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颇有见地而又清澈见底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可能是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提起文艺界某些小圈子现象,夏公不火不怒地笑着说:“我看他们一个是‘鲁太愚’,一个是‘全都换’。”他用了韩国两位政治家的名字的谐音,令人忍俊不禁。当然,请韩国朋友们原谅,这里绝对没有对韩国政治家不敬的意思。然后他又俏皮地说:“有些人现在是分田分地真忙了,但是谁知道分了地后长不长庄稼?”他莞尔一笑,觉得有趣。他的话传出去了,其实挺厉害。

但我从没有看到过他为了小人得志的事儿发怒,他也从来不向我抱怨诉苦,哪怕是老年人的生理上的病痛。他也从不炫耀自夸什么,从无得意扬扬之态,从无怨天尤人之语。他从不谈个人,也不说任何人的坏话。对于个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恩怨,他一贯认为是小问题,这样我也就不好意思向他抱怨任何人,包括被抱怨了绝对不会冤枉的人。同样,我也从不与他谈我个人处境上的风波,不管风波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在我们的频繁接触中,从来没有为个人的事互相关照或者求助。“稀粥事件”他也略表关心,他当然有他的倾向,但是他坚持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上述的“夏味幽默”中的讥讽意味,对于他来说,也就算是到了顶了。他自己还是高高兴兴地过日子。每天他细细地看书、看报、听广播,只关心大事。

小事当然也有,例如养猫与观看世界杯足球比赛实况转播。七十年代初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球并如数家珍地有所评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