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全套ISO16949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全套ISO16949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量采购综合部生产部销售部质量部技术部采购部财务部转子车间部件车间装配车间实验室库管房 1.颁布令1.1《质量手册》颁布令本《质量手册》是依据ISO16949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手册》阐述了XXX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描述了X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是XXX公司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依据,是全体员工应遵循的质量法规和行为准则,是向顾客或第二方、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审核我厂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现批准ISO16949《质量手册》(A版)从2018年03月1日起正式实施,各部门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总经理:日期:1.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ISO16949规范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特任命XXXX为XXX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是:a.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业绩和改进的需求;c.确保在企业内部组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满足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d.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事宜对外联络。总经理:日期:1.3《质量手册》说明1.3.1覆盖范围《质量手册》覆盖范围如下:1.3.1.1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管理层、综合部、技术部、质量部、采购部、销售部、生产部、财务部、转子车间、部件车间、总装车间,及其所属的实验室、库房等。1.3.1.2产品汽车电机总成、风机总成的设计和制造。1.3.2应用说明1.3.2.1本手册依据ISO16949的技术规范,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本手册除下述(aa.本组织只接受顾客的技术图纸作为参考,不具有知识产权纠纷,同时不接受任何生产用的硬件财产,故对7.5.4.1顾客所拥有生产工装予以删减。1.3.2.2本组织采用了QS-9000标准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测量系统分析》(MSA)和《统计过程控制》(SPC)等工具手册。1.3.2.3本组织采用了ISO9004:2000标准中(附录B)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1.3.3术语本手册采用ISO9000:2000标准及ISO16949技术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1.3.4《质量手册》的管理1.3.4.1本《手册》由质量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1.3.4.2本《手册》的更改由质量部汇总更改信息,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进行。更改可采取换页或划改,并标明修改标识。1.3.4.3当组织结构、内外部环境、有关质量的法规、质量要求等发生较大变化时,《手册》将换版。由管理者代表提出换版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换版。1.3.4.4本《手册》由综合部负责印刷、发放、登记、回收、销毁、正本存档。1.3.4.5本《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受控版本加盖红色“受控”印章,非受控版本不加盖印章。受控版本是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第三方审核的依据,受更改控制。非受控版本更改不通知,作废不收回。1.3.4.6本《手册》不得擅自涂改,未经批准不得外借。调离岗位时交回综合部注销。1.3.4.7本《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解释。2.质量方针与目标2.1本组织的质量方针为:全员参与不断创新持续改进顾客满意。全员参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成本的降低,需要全体部门及员工加入进来,通过切实遵守公司质量体系,合理化的建议,相互的讨论才能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方针、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不断创新: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必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同时需要全体员工发挥创造能力,才能向顾客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持续改进:认真分析、总结各类指标,不断促进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才能持续满足顾客的要求,从而培养忠诚的顾客。顾客满意:充分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达到或超越顾客需求和期望,最终赢得顾客满意和信任。2.2质量目标一次交检合格率:98.5%,五年内每年递增0.2%;质量损失不超过上年销售额的2%,并在五年内逐年递减至1%;三包期索赔不超过质量损失的50%;产品准时交货率100%;零公里退/换货率:750PPM,五年内每年递减50PPM;顾客满意度80%,五年内每年递增1%。2.3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本组织采用国际确认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对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和业绩改进。“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全面地理解顾客对于产品、价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谋求在顾客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员工、供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传达至整个组织。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管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使得整个组织都能理解顾客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对于目标的设定
能够保证将目标直接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关联。对于运作管理
能够改进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业绩。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保证员工具有满足组织的顾客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原则2—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努力进取,起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了解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响应。考虑到包括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和社会等所有受益者的需求。明确地提出组织未来的前景。向员工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在履行其职责和义务方面的自由度。鼓舞、激励和承认员工的贡献。进行开放式的和真诚的相互交流。教育、培训并指导员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推行组织的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组织的未来有明确的前景。对于目标的设定
将组织未来的前景转化为可测量的目标。对于运作管理
通过授权和员工的参与,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具有一支经充分授权、充满激情、信息灵通和稳定的劳动力队伍。原则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的根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受益。
实施本原则员工要开展的活动:主动地寻求机会进行改进。主动地寻求机会来加强他们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在团队中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对组织的目标不断创新。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员工能够有效地对改进组织的方针和战略目标作出贡献。对于目标的设定
员工承担起对组织目标的责任。对于运作管理
员工参与适当的决策活动和对过程的改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岗位更加满意,积极地参与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活动,符合组织的利益。原则4—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对过程给予界定,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评价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果关系以及内部过程与顾客、供方和其他受益者的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冲突。明确地规定对过程进行管理的职责、权限和义务。识别过程内部和外部的顾客、供方和其他受益者。在设计过程时,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培训需求、设备、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整个组织利用确定的过程,能够增强结果的可预见性、更好地使用资源、缩短循环时间、降低成本。对于目标的设定
了解过程能力有助于确立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运作管理
采用过程的方法,能够以降低成本、避免失误、控制偏差、缩短循环时间、增强对输出的可预见性的方式得到运作的结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可降低在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员的租用、教育与培训等)过程的成本,能够把这些过程与组织的需要相结合,并造就一支有能力的劳动力队伍。原则5—系统管理
针对制订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通过识别或展开影响既定目标的过程来定义体系。以最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方式建立体系。理解体系的各个过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测量和评价持续地改进体系。在采取行动之前确立关于资源的约束条件。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制订出与组织的作用和过程的输入相关联的全面的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目标的设定
将各个过程的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相关联。对于运作管理
对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广泛的评审,可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适时地进行改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加深对于在实现共同目标方面所起作用和职责的理解,能够减少相互交叉职能间的障碍,改进团队工作。原则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永恒的目标。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将持续地对产品、过程和体系进行改进作为组织每一名员工的目标。应用有关改进的理论进行渐进式的改进和突破性的改进。周期性地按照“卓越”的准则进行评价,以识别具有改进的潜力的区域。持续地改进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鼓励预防性的活动。向组织的每一位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方面教育和培训,如:PDCA循环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重组过程创新制订措施和目标,以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对任何改进给予承认。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通过对战略和商务策划的持续改进,制订并实现更具竞争力的商务计划。对于目标的设定
设定实际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改进目标,并提供资源加以实现。对于运作管理
对过程的持续改进涉及组织的员工的参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向组织的全体员工提供工具、机会和激励,以改进产品、过程和体系。原则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基础上。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对相关的目标值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和信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可靠性和可获取性。使用有效的方法分析数据和信息。理解适宜的统计技术的价值。根据逻辑分析的结果以及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根据数据和信息设定的战略方针更加实际、更可能实现。对于目标的设定
利用可比较的数据和信息,可制订出实际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运作管理
由过程和体系的业绩所得出的数据和信息可导致改进和防止问题的再发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对从员工监督、建议等来源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可指导人力资源方针的制订。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
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识别并选择主要的供方。把与供方的关系建立在兼顾组织和社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的基础之上。清楚地、开放式地进行交流。共同开发和改进产品和过程。共同理解顾客的需求。分享信息和对未来的计划。承认供方的改进和成就。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通过发展与供方的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赢得竞争的优势。对于目标的设定
通过供方早期的参与,可设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对于运作管理
建立和管理与供方的关系,以确保供方能够按时提供可靠的、无缺陷的产品。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对供方的培训和共同改进,发展和增强供方的能力。3.企业概况3.1自然状况单位全称:XXXXXX有限公司地址:XXXXX成立日期:1994年5月15日。面积状况:厂房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人员状况:在岗人数(截止2004年末):总人数230人,其中:专业技术与专业管理人员40人;生产操作与辅助工人190人,平均年龄31.2岁,具有专科以上学历58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26人。3.2设备、工艺及产能XXXXXX有限公司现有设备156台,完好率达到95%,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台。3.3产品情况主要产品:车用电机、风机、鼓风机。市场占有率:14.39%(2002年~2004年同类型产品)。产品主要直接为上汽通用五菱、哈飞、奇瑞、长安等汽车厂配套,另外还有部分社会配套及出口产品。3.4质量管理 XXXXX有限公司长期坚持坚持宣传和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1999年通过ISO9002标准认证,2003年通过QS-9000认证,在此其间,制订和完善了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了管理作业文件和记录,建立和完善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通过了质量认证机构的认证,并予以保持,为质量的持续改进和稳定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3.5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量采购综合部生产部销售部质量部技术部采购部财务部转子车间部件车间装配车间实验室库房 3.6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序号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主管部门(○)配合部门总经理管代综合部技术部质量部财务部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库房车间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2质量手册○○★4.2.3文件的控制★★○○○○○○4.2.3.1工程规范★○○○○○○○4.2.4记录控制★○○○○○○○4.2.4.1记录保存★○○○○○○○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1.1过程效率★○○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4.1质量目标★○○○○○○○○○○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业务计划○○★○○○○○○○○5.4.4质量成本○○★○○○○○5.5职责、权限和沟通5.5.1职责和权限★○5.5.1.1质量职责★○○○○○○○○○○5.5.2管理者代表★5.5.2.1顾客代表★5.5.3内部沟通★○5.6管理评审★○○○○○○○○○○5.6.1总则★5.6.1.1质量管理体系业绩○★5.6.2评审输入★○○○○○○○○5.6.3评审输出★○○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2.1总则★○○○○○○○○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2.2.1产品设计技能★6.2.2.2培训★○○○○○○○○6.2.2.3在职培训★○○○○○○○○6.2.2.4员工激励★○○○○○○○○○○6.3基础设施★○○○6.3.1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6.3.2应急计划○○○★○○○○6.4工作环境○★○○6.4.1人员安全○○★○○○6.4.2生产现场的清洁○★○○○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1产品实现的策划—补充★○7.1.2接收准则★○7.1.3机密性★○7.1.4更改控制★○○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1.1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补充★7.2.2.2组织制造可行性★○○○7.2.3顾客沟通○○★7.3设计和开发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1.1多方论证方法★○7.3.2设计和开发输入★7.3.2.1产品设计输入★7.3.2.2制造过程设计输入★7.3.2.3特殊特性★○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3.1产品设计输出—补充★7.3.3.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4.1监视★○○○○○○7.3.5设计和开发验证★○○○○○○7.3.6设计和开发确认★○○○○○○7.3.6.1设计和开发确认—补充★○7.3.6.2样件计划★○7.3.6.3产品批准过程○○★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4采购7.4.1采购过程○○★7.4.1.1法规的符合性○○★7.4.1.2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开发○○★7.4.1.3顾客批准的供货来源○○★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4.3.1入厂产品的质量★○7.4.3.2对供方的监视○○○★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1控制计划★○○○○○7.5.1.2作业指导书★○○○7.5.1.3作业准备的验证★○○○○7.5.1.4预防性和预见性维护○★○7.5.1.5生产工装的管理★○○○○7.5.1.6生产计划★○7.5.1.7服务信息反馈★7.5.1.8与顾客的服务协议○○○★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2.1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补充○○★○○○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4.1顾客所拥有的生产工装★7.5.5产品防护○○★○○7.5.5.1贮存和库存○★○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1测量系统分析★○7.6.2校准/验证记录★○○7.6.3实验室要求7.6.3.1内部实验室○★7.6.3.2外部实验室○★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1.1统计工具的确定★○8.1.2基本统计概念知识★○○○○○○○○○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8.2.1.1顾客满意度—补充○★8.2.2内部审核★○○○○○○○○○8.2.2.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8.2.2.2过程审核○○★○○○○○8.2.2.3产品审核★8.2.2.4内部审核计划★8.2.2.5内部审核员资格★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3.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1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8.2.4.2外观项目★8.3不合格品控制★8.3.1不合格品控制—补充★8.3.2返工产品的控制○★○8.3.3顾客通知○★8.3.4顾客特许○○★8.4数据分析○★○○8.4.1数据的分析和使用○○★○○○○○○8.5改进8.5.1持续改进★○○○○○○○○○○8.5.1.1组织的持续改进★○○○○○○○○○○8.5.1.2制造过程改进★○○○○○○8.5.2纠正措施★○○○○○○8.5.2.1解决问题★○○○○○○8.5.2.2防错★8.5.2.3纠正措施影响★8.5.2.4拒收产品的试验/分析○★○○8.5.3预防措施★○○○○○○3.7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见附录)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本组织按ISO16949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应用了QS-9000标准的APQP、FMEA、PPAP、MSA和SPC等五本工具手册,制定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有关质量管理的作业指导书,包括各部门质量职责、设备操作规程、质量管理制度等文件。根据体系的要求加以实施运行和保持,并结合公司的实际而不断改进,使之持续有效。a)通过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的识别,本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为汽车电机、风机及鼓风机的设计、生产和服务。b)其产品实现过程包括产品策划过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并对这些过程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为了使产品顺利实现,对其过程的顺序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顾客导向过程(COP)包括:市场分析/顾客要求、投标、订单/要求、产品和过程的设计、产品和过程的验证/确认、产品生产、产品支付、担保/服务、售后/顾客反馈等;支持过程(SOP)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工装设备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纠正/预防措施控制、进货检验、过程检验、产品最终检验、实验室管理、仪器检定/校准管理、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仓库管理、采购管理、控制计划管理等;管理过程(MOP)包括业务计划、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均进行了识别和控制。c)本公司生产的系列产品,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制造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其中从原材料的进货检验、生产过程的过程检验到成品最终检验都制定了中对设备及加工工艺编制了工艺文件、控制计划、返工作业指导书,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和人力资源,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从而生产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d)公司建立了组织机构,落实了职责和权限,制定了规章制度,健全了销售服务体系,定期对生产产品质量合格率及其特性和趋势进行分析;为了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及时对市场调研和定期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随时倾听顾客的声音,以不断改进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满足顾客需求。e)为了控制产品质量,首先从源头抓起,建立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考核评价体系,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进行统计,不仅将供货情况及时反馈给供方,而且对供方生产能力、供货能力、检测能力、信用体系进行考核,根据供货质量的重要性决定开发其先后顺序,并提出其符合ISO9001:2000或通过第三方认证来选择符合要求的合格供方。f)外包过程为产品的外表面喷涂、电镀,将外包方列入本公司供应A类产品(重要产品)的供方加以控制,方法为对其生产、质保等能力进行业绩调查及评价,满足要求者列入合格供方名录中,并与其签定《质量保证协议书》,适当时应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包方验证,若需现场验证时,应将验证的内容与时间等有关信息与该方沟通。对不符合条件的外包方要求及时整改,整改无效者取消其外包资格。4.1.1公司应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不应免除组织对符合所有顾客要求的责任,即公司应对产品负最终责任。4.2文件要求4.2.1总则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ISO16949标准所要求的程序文件、表格;d.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如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控制计划、规范等。e.ISO16949标准及体系运行所要求的记录。4.24.2.2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对标准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及手册的管理。b.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的引用,程序文件目录和职能分配。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以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和确保过程实现所需资源的表述。4.2.2.2《质量手册》编制遵循的原则:a.系统性:按照标准要求,从组织的整体和实际出发,策划、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b.协调性:《质量手册》与质量管理体系各文件之间、与组织其他管理文件之间保持相互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c.先进性: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体现先进的管理理念,如八项质量管理原则、PDCA循环、精益生产原则,体现持续改进的思想。d.可操作性:《质量手册》思路清晰、职责分明、描述正确、便于理解和操作,实效性强。e.经济性:文件规定的详略程度,取决于过程及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视需要而定。f.充分性:《质量手册》应充分覆盖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各过程,并达到适宜的程度。质量计划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质量计划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第一级文件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各体系要素的原则性要求和职责分配第二级文件实施某项活动或过程的规定的途径的描述第三级文件规定某项作业如何做的文件补充性文件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按原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对于由谁、何时应用程序和相关资源进行实施做出规定的文件见证性文件显示管理体系运作情况 4.2.2a.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二层次文件)。b.程序文件的编制应遵循质量活动的5W1H,以使过程得到控制。c.本组织程序文件由业务主管部门编制,质量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详见《文件控制程序》。d.本组织编制的程序文件目录见附录。4.2.2a.管理/作业操作文件是为保证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的第三层文件,它是《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b.本组织管理文件由业务主管部门编制,质量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作业操作性文件由相关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编制,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审核批准,详见《技术文件管理规定》。4.2.3文件控制本组织制定和保持《文件控制程序》,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如管理性文件、技术性文件、外来文件、记录、法律法规、相关标准、资料进行控制。a.文件发布前必须得到授权人的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包括:编制、标识、适用范围、实施日期等。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对不适宜的文件进行修改和更新,并再次批准。c.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必须明确标识。d.文件要确保发至相关的使用场所,与质量管理的相关部门应发放文件的受控版本。e.文件必须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f.对外来文件,必须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发放。g.为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作废文件必须加盖“作废”标识;若因任何原因需保留作废文件时,必须加盖“作废保留”标识隔离存放。h.文件的存在形式文件可以采用任何形式的媒体存在,本组织文件以纸质书面形式存在为主。4.2.3.1工程规范a.工程规范是组织针对顾客更改要求所建立的实施过程。b.工程规范应实行受控管理,保证按照顾客要求的时间及时评审、发放和实施。c.工程规范的更改或更新必须及时,所涉及的相关文件的更改及实施必须在两周之内完成,以保证文件和实施的一致性。d.工程规范的更改必须记录每项更改在生产实施中的日期,更改在生产实施前必须保证所有相关文件已更改完毕,包括对影响生产件批准程序的文件更改或更新。本组织工程规范的管理具体执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4.2.本组织制订和保持《记录控制程序》,对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记录进行控制。a.记录是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b.记录既是提供验证和追溯的依据,也是组织进行分析作为纠正/预防措施及持续改进的依据。记录由各使用部门填写,保存。c.记录必须保持及时、真实、完整和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记录不允许涂改,篡改,必须有记录日期,记录人。d.记录必须规定保存期和处置的规定,以满足法规或顾客的最短期要求。e.记录的控制也包括顾客指定的记录。f.本组织记录文件由派生记录的部门编制,部门领导审核并批准。g.综合部负责建立并保存全厂记录文件的样册,各相关部门负责建立并保持本部门的记录文件的样册。h.记录的标识、编目、贮存、保管、检索、处置等详见《记录控制程序》。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开展以下活动,并提供有关证据。5.1.1确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通过多种形式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5.1.2制定质量方针。5.1.3确定质量目标,建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把质量目标按时间和层次分解到相关部门,形成目标体系,通过适宜的过程达到要求。5.1.4以人为本,发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全面运行和保持。5.1.5主持管理评审,实施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要求;5.1.6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资源保证。5.1.7过程效率最高管理者应定期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效率,其产品实现过程包括:产品策划过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过程、生产过程、服务过程;支持过程包括:培训、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工装管理、设备管理、仓储、采购过程、检验、试验、不合格品控制、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等。评审必须包括:a.过程目标的优化-持续改进。b.产品实现过程的识别及影响效率的支持过程的识别。c.过程更改的验证及其功能所需资源的提供和沟通。d.要以有效和有效率的形式对过程进行验证,特别对关键过程的成本趋势进行评估—采取和标竿对比分析。ISO/TS16949:2002标准清楚表明产品和服务主要是满足顾客要求,及追求有效性,又追求卓越业绩,既要有效,又要高效。各部门经理确保《质量手册》的内容在本部门得以坚决贯彻执行。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得到不断改进。注:有效性:是指一项工作做好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的百分比。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1组织依存于顾客,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5.2.2本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主要体现如下;a.识别、理解顾客当前的需求和了解未来的期望,满足并力争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b.在关注外部顾客同时关注内部顾客,视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的顾客,上道工序同样应满足下道工序的需求。c.明确产品质量有关的责任和义务,执行国家的标准、法律、法规,确保这些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d.有效配置资源。e.与顾客保持良好的关系,确保在组织内有畅通的渠道与顾客沟通,定期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f.通过信息识别,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组织的要求,通过持续改进使顾客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5.3质量方针5.3.1质量方针是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制定并正式发布的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5.3.2本组织质量方针与组织总的宗旨相适应,并为质量目标的制定提供框架。5.3.3本组织质量方针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基础。5.3.4本组织通过宣传、培训、监督及采取措施等多种形式,使质量方针、目标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理解、贯彻和实施。5.3.5本组织的质量方针在管理评审会议上,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对其在持续适宜性方面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5.4策划5.4.1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定和发布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源自业务计划(经营计划),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a.质量目标应在组织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层次上得到分解,形成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并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中。b.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所需的内容。c.质量目标应反映顾客的期望和用于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的依据,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达到的,如因客观原因不能预期实现,应进行评审,修改和批准并报质量部备案。d.本组织确定三年质量目标为中长期质量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年度质量目标,本组织的质量目标包含在业务计划(即中长期经营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e.本组织的质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授权,质量部组织策划,经批准后负责管理和考核,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f.质量目标的考核年度质量目标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对质量目标偏离较大的,要制定8D改进计划并有效实施;对中长期质量目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考核,必要时进行调整、再批准;要保留质量目标评审、考核的记录。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2.1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ISO/TS16949:2002技术规范4.1的要求及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5.4.2.2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公司按照ISO/TS16949:2002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结果,形成本质量手册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对于出现新的情况,如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生产情况的变动等,公司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并形成文件。对于特殊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要求,需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见本《质量手册》7.1章节条款内容),这些策划不仅要符合本条款要求,而且必须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其他要求一致。5.4.2.3策划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1)顾客的需要和期望;2)产品的性能;3)运作过程和相关实践的绩效;4)风险识别和分析;5)过程的经验;6)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5.4.2.4策划过程的结果策划结果一般应形成相关的文件。其结果是下列情况之一或几项:1)执行改进计划的职责和权限;2)需要的技能和知识;3)改进途径、方法和工具;4)所需资源;5)成果的等级指标;6)所需的记录。5.4.3业务计划本组织制定并保持《业务计划控制程序》,对业务计划制定、实施、考核、评价进行控制。业务计划是企业战略性的经营计划,由综合部组织制定,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业务计划包括中长期业务计划和年度业务计划。综合部负责对各部门编制的中长期业务计划进行汇总、综合整理,编制成组织的中长期业务计划。同时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和分解年度业务计划。业务计划的制定以经营方针为目标,以市场调研和预测的结果为依据,充分反映顾客(内部、外部)的需求,在对组织经营数据分析并与竞争对手的状况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制定业务计划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沟通。业务计划至少包括:财务策划及成本、增长预测及预期销售、人员计划、产品开发、过程质量、健康安全及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目标。必须采用客观的过程来确定信息范围和收集,包括收集的频率和方法,以及跟踪、更新、修改、评审、实施和沟通,并形成文件。业务计划不提供外部审核。业务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具体执行《业务计划控制程序》。5.4.4质量成本本组织制定并保持《质量成本控制程序》,用经济性指标来度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绩效。财务部负责制定具体质量成本计划,并指导各部门实施和管理。财务部具体制定质量成本核算及考核办法,并对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不良质量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改进,跟踪其有效性。5.5职责、权限和沟通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本组织的岗位职责与权限见《职务说明书》,各部门职责如下:总经理职责:负责组织贯彻国家、行业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和法令,主持制定、批准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和发布质量体系文件,并督促各职能部门实现其质量目标;确定组织机构,明确规定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沟通;为企业的管理、执行和验证活动确定并提供充分的资源;任命管理者代表,指定顾客代表;授权负责质量的管理人员,如需要纠正质量问题,有权停止生产,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授权具有资格的质量审核人员开展内审;定期主持管理评审,保持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批准发布本企业的业务计划,推动企业持续改进的有效进行,确认改进成果;对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性负领导责任;负责对企业各部门重大事项的决策与指挥;直接领导财务工作(包括质量成本)。管理者代表详见1.1管理者代表任命书顾客代表最高管理者授权销售部经理为顾客代表,在组织内代表顾客利益:参与多方论证小组的活动,包括选择特殊特性,建立质量目标和提出相关培训需求,纠正预防措施跟踪验证,产品设计与开发进度跟踪等活动。从顾客利益出发,对产品提出相应的品质要求。参与生产件放行,工程更改放行与联络顾客要求的相关活动。综合部职责贯彻公司下达的企业管理计划,编制本公司企业管理规划和业务计划,并负责组织协调、平衡和实施,对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负责管理性文件和记录的控制及持续改进,并监督、检查各部门贯彻执行情况。负责制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组织建立岗位入职要求、上岗机制,制定和实施员工动态管理考核细则,建立员工考核档案,对员工的招聘、聘用、调整提出建议。根据企业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制定和实施各类员工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协助并指导和督促各单位开展岗位技术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每年组织一次由各部门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评审。负责办公室、办公用品(设备、桌椅、卷柜等)的调配,负责办公费、管理杂品、低值易耗品费的预算、指标分解及使用控制。财务部职责认真组织贯彻国家关于财经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财经制度和相关法规,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有效运用各项资金,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和持续改进所需资源配置的资金组织和保障工作。负责综合统计工作,定期对厂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不良质量成本统计、核算和分析),负责制定企业的质量成本及考核办法,并指导各部门实施,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参与合同评审,以适宜的成本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负责组织全厂财产、物资的定期清点及废旧积压物资处理的定价管理工作,对财产、物资的定期清点进行核算,提出盘点分析报告,对清查发现的盈、亏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技术部职责负责编制和落实技术发展规划及费用计划、产品及过程设计成本控制,协调平衡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试制(含)负责技术资料等文件的管理。负责工艺方案可行性分析、过程设计和开发、工艺调试等生产准备工作。负责工装、非标设备、工位器具的规划设计,并监督制造和验证。负责现生产过程工艺、工序过程控制、工艺纪律贯彻,统计技术应用,解决和处理现生产中的工艺问题。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质量改进、升级计划和质量攻关计划。负责外协件工艺技术、样件试验、试装及验证,对外协件合格供方的选择提出重要意见。负责本部门下一年度业务计划的编制,经公司评审确定后严格执行,并对本部门的业务计划的完成情况统计,交质量部进行分析,落实改进措施。生产部职责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负责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备品计划、新产品试制、试装计划,并组织协调和平衡。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均衡生产,制定应急计划,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措施并及时排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组织对轿车公司要货计划的合同评审,满足对顾客100%的交付要求。负责制定和分解在制品储备定额,监督、检查在制品控制与管理,制订优先减少库存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制品储备资金占用。负责制定和贯彻现场管理标准,推行“5S”管理,检查、现场文明生产落实情况,保持现场清洁。负责正常产品所需物料的采购,负责生产物流管理,保证及时供货;制订优先减少库存措施,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做好物资的入库、储存、发放(出库)管理,保证帐、卡、物相符。负责对生产现场的管理,配备生产作业所需的资源(技术标准、作业计划、控制计划等),严格按照生产作业标准生产,SPC的运用。负责生产过程的产品防护,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确保产品质量。负责对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的处置和标识。负责全厂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并制订和贯彻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检查,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及三级安全教育制度。负责设备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负责编制和实施年、季、月的设备预修计划,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停歇台时,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负责监督、检查、考核生产单位的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清擦及润滑情况;与车间配合搞好日常检修、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掌握备件、工具消耗情况,制定并分解下达备件、工具消耗定额指标;对工具的使用(包括强制更换)进行监督、指导,对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配合技术部搞好新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和交接;配合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换型搞好工装、设备的改进、改造工作,负责设备操作规程及设备维护制度的编制和发放。负责设备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制定应急处理措施,保证生产和按时交付。负责制定和落实设备、工装、能源管理等有关的管理文件,并验证其有效性。组织维修、技术管理人员学习技术业务,开展技术革新,提高维修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技术业务及设备维护保养水平。负责设备、夹具、备件等图纸资料的管理、复制、归档工作。负责本部门下一年度业务计划的编制,经公司评审确定后严格执行,并对本部门的业务计划的完成情况统计,交质量部进行分析,落实改进措施。采购部职责负责采购目标成本的控制,制定和实施降低采购成本计划和措施。负责做好市场调研和开发工作,搜集供方资料,建立和管理合格供方档案;定期组织开展供方绩效评价。负责组织外协件新供方的选择认定及质量体系评审和产品验证,对外协件供方定期进行质量能力评审;对不合格外协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向供方要求索赔。负责组织新的合格供方选择认定、采购项目的商务谈判,会同有关部门签定价格协议、采购合同,负责合同的履行,监督考核供方100%供货,及供方绩效考核评价。负责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参与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负责对不合格物资的退货,对所造成的损失协助主管部门与供方办理索赔手续。负责本部门下一年度业务计划的编制,经公司评审确定后严格执行,并对本部门的业务计划的完成情况统计,交质量部进行分析,落实改进措施。质量部职责贯彻国家和公司有关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有关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厂产品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组织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并持续改进;负责建立管理信息网络,以保证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或过程能迅速通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负责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监测、检验、控制及管理和考核;组织测量系统分析;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负责企业质量目标的制定、分解和落实,对产品质量目标的完成趋势进行跟踪监视、检查、统计和分析,定期提出产品质量趋势分析报告,及时向主管总经理反馈产品质量信息。按照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组织检查和验收产品,负责零件和最终产品的最终检验及问题的处理。负责产品例行质量评审、功能性能试验,提出评审和试验分析报告及纠正措施。负责对入厂外协外购件的检测、验收。参与制定和修订工艺规程及有关质量文件,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评审会签。负责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废品及质量问题的处理,组织对重大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提出分析报告及处理意见,包括为纠正质量问题有权停止生产。负责对顾客退货的管理;负责对顾客的抱怨和投诉的管理,根据顾客现场的远近采取顾客现场的产品确认和处理、不良样件的分析和处理;负责三包件的产品投诉处理。编制的《产品审核年度计划》负责组织产品审核活动,成立审核组,并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负责组织外部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及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和问题的处理;负责内部顾客在生产过程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收集和处理。参与新产品的试制鉴定,及时提出检验报告。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计量器具、检验量、夹具)的检定、维护与管理,对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及测量系统分析。负责厂内外的产品质量信息、顾客反馈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统计、分析处理及反馈;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协助销售部做好交付后的服务工作。负责本部门下一年度业务计划的编制,经公司评审确定后严格执行,并对本部门的业务计划的完成情况统计,并进行分析,落实改进措施。销售部职责负责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和市场开发工作,提出并参与经营销售目标的制定,完成销售计划。编制销售计划,与生产部协调好外销产品的生产、交付计划的综合平衡。根据顾客需求,会同技术部组织产品市场开发、试验及订货、供货工作。负责组织、参加商务洽谈、产品定货会议及有关产品促销活动,签定定货合同或定货协议,组织合同评审。负责建立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协调与各服务站的关系,处理售后质量问题,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及顾客抱怨的分析,建立顾客满意度自我监控体系,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负责对售后服务质量索赔的协作配套件供方的追溯索赔工作。建立销售服务信息反馈系统及顾客档案,负责收集、汇总、统计市场及售后顾客信息;分析、研究市场动态,及时向主管总经理和有关部门传递和提供有关信息,定期提交产品市场趋势分析报告。组织员工学习法律法规,进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营销专业知识和产品技术知识,提高营销和服务水平,使顾客满意。生产车间职责组织贯彻落实厂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车间内部管理制度,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组织员工分解和落实公司下达的生产、质量、成本等工作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组织员工正确贯彻工艺,搞好工序质量控制,保证加工(装配)的产品质量合格。组织推行精益管理,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行二级核算,开展节约挖潜,降耗、降成本工作。组织员工贯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活动。抓好现场管理,落实现场“5S”管理要求,保持现场清洁。组织搞好设备、工装、量检具的维护、保养和管理,配合主管部门搞好检修,保证设备、工装和量检具处于完好状态。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岗位技术业务水平,满足岗位任职要求。对所有生产班次的生产操作指定负责人,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5.5.1.1质量职责应在四小时之内把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过程通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负有产品质量控制的责任人在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有权停止生产,以纠正质量问题;所有班次的生产作业都应安排负责保证产品质量人员或指定其代理人员。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任命,本组织管理者代表的任命和职责详见《管理者代表任命书》(1.1)。管理者代表应具有以下职权:a.在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下,组织贯彻执行工厂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c.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协调和监控。d.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工作业绩及改进需求。e.确保在整个组织内以顾客为焦点、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得到建立和提高。f.负责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沟通和协调。5.5.2.1顾客代表最高管理者应指定顾客代表(可以是人员或部门),赋予其职责和权限,以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体现包括特殊特性的选择,制定质量目标和相关的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和开发。5.5.3内部沟通组织应确保在不同层次和职能部门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沟通,可采用小组简报、各种会议、布告栏、内部刊物及各种媒体等形式,确保不同层次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有效性沟通。5.6管理评审5.6.1总则本组织制定和保持《管理评审程序》,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主持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本组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特殊情况由最高管理者决定增加评审次数。管理评审采取多方论证的方式,就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以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改进和变更的需要。评审范围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及其绩效趋势。当组织内外部环境或产品发生较大变化时或连续出现顾客投诉时应及时进行评审。评审包括对质量目标的监视、不良质量成本的定期报告和评估;保持管理评审的结果记录,为业务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目标和顾客对提供的产品不满意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及为持续改进提供证据和依据。本组织管理评审执行《管理评审程序》。5.6.2评审输入本组织管理评审输入包括以下方面信息:内部或外部的质量审核结果,(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方审核结果)。顾客的反馈,顾客满意度调查及自我监控结果(包括企业本部和代销机构)、重大的顾客抱怨(包括退货)和建议等。产品质量状况的信息。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以及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职能、资源、方法的符合性)。重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以往评审跟踪措施的效果;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因素。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内、外环境、要求的变化及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的信息。5.6.2.1管理评审输入还包括以下内容:实际的现场失效分析报告;潜在的现场失效分析报告;质量成本分析报告;这些现场失效对质量、安全或环境影响的分析。评审输入信息由质量部在下发的通知中做出明确规定,信息要以文字、图表、数据表述,明确、精练,既有对问题的分析,又有建议方案。管理者代表将各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交的以上方面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后提交给管理评审。5.6.3评审输出本组织管理评审输出包括以下方面信息:a.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给出改进建议;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及落实措施;d.评审中提出问题的纠正、预防措施及实施决定;本组织管理评审由综合部依据最高管理者授权,负责按规定的时间进行策划和组织,管理评审会议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会议的相关记录和材料由综合部负责整理归档。5.6.4评审措施的实施a.评审中提出的改进措施,由综合部负责组织责任部门制定具体措施计划。措施计划报综合部备案。b.综合部组织主管部门对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措施,组织评审跟踪、验证、总结、报告,并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1.1组织必须提供为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及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所需的资源。6.1.2资源的提供包括办公和生产所需的场所、设备、设施、人力资源、工作环境、运输和通讯设备、办公设备和软件、财务资源、供方以及应急计划等所需资源。6.1.3本组织的资源需求由技术部、综合部、质量部、生产部共同策划,经多方论证小组评审后,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6.2人力资源6.2.1总则本组织制订《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基于通过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确保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具有胜任工作能力。6.2.2能力、意识和培训公司建立并保持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程序》以便:识别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工作能力的需求;综合部和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共同策划,制定“岗位入职要求”,明确岗位任务、职责和能力,综合部负责合格人员的配置。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提出人员培训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培训计划必须包括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培训需求。包括:各级管理层、在职员工、转岗员工、新入厂员工、合同工、国家劳动部门规定的特殊工种,如电工、司机、计量员等;生产中的特殊过程人员,如焊接等均要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次培训(包括外派培训)。对培训及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应在公司内树立公平竞争、爱岗敬业、协同合作的内部环境,使员工意识到他们工作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他们如何为达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管理部负责保存员工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的适当记录。6.2.2.1产品设计技能组织应确保负责产品设计人员具备实现设计要求的能力,且熟练掌握适用的工具和技术;设计开发人员应选用以下适用的工具和技术:几何的尺寸和公差、质量功能展开(QFD)、制造/装配设计、DFMEA/PFMEA、CAD/CAE等。6.2.2.2培训处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程序》,识别培训需求并使所有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活动人员具备能力;对从事特种任务的人员应具备要求的资格,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上要求适用于组织内所有层次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员工;6.2.2.3岗位培训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组织应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合同工或临时工和代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应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给顾客带来的后果告知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应特别关注顾客的特殊要求。6.2.2.4员工激励和授权组织应通过晋升与降级、物质奖惩、末位淘汰、评选优秀员工等方法来激励员工实现质量目标、开展持续改进和建立促进创新环境的过程,包括在整个组织内提高质量、技术、顾客和法律法规意识;组织应有一个测量考评过程,对员工关于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的认识程度进行测量。组织应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和促进创新的环境,促进和调动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综合部负责建立员工激励的衡量过程,衡量员工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活动对如何达到质量目标所做贡献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本企业将通过培训提高意识,通过实例治理增进对质量的了解,通过奖励促进对技术的认知,通过员工调查,推动持续改进的有效性。6.3基础设施为确保产品符合要求,组织明确了确定提供并维护所需基础设施的过程,本组织基础设施包括以下方面: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b.过程设备、工艺装备(包括软件和硬件);c.水、电、气、运输、交通和通讯等支持性服务;d.其它必要的设施。6.3.1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a.本组织采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对工厂、设施及设备(包括工装)进行策划,工厂平面布局必须尽量减少材料的搬运,以及对场地空间的增值利用,促进材料的同步流动,必须制定和实施评价现有操作和过程有效性的方法,并体现精益制造原则和体系的有效性相联系。b.技术部负责组织对现有操作和过程有效性的方法进行评价和监视,以便采取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c.由于本组织的隶属关系特点,在工厂、设施和设备大的规划性策划时,与一汽集团公司、轿车公司整体规划、同步进行,对现生产的技术措施,纳入当年计划组织实施。6.3.2应急计划a.组织制定应急计划,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如公用设施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市场退货等)能及时向顾客提供合格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b.本组织应急计划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制定,其它相关部门协助配合实施,具体执行《偶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6.4工作环境组织必须识别所需的工作环境,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并加以维护和持续改进。6.4.1与实现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安全a.对所有影响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重要生产操作和检测场所,均应通过有关文件(如工艺文件、实验室规范、管理制度)对如温度、湿度、噪音、振动、采光、清洁等作出明确规定。在产品/过程开发设计时应采用FMEA分析,防错技术,对可能造成不安全的潜在因素最小化,并体现在相应的文件中加以控制。b.生产部负责生产环境和安全工作的归口管理,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法令、法规,负责制定有关安全、环保的规章制度,并指导、监督生产现场执行。详见《产品安全与风险控制程序》、《安全管理手册》。6.4.2生产现场的清洁本组织持续开展现场“5S”管理(整顿、整理、清扫、清洁、素养),确保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有序、清洁的状态。本组织生产现场的管理由生产部负责,具体执行《“5S”管理规定》。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本组织必须对产品实现所需的制造过程质量进行先期策划和开发,并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相一致,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本组织产品实现制造过程策划,执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程序》。7.1.1本组织对产品实现所需的制造过程进行策划,必须包括满足顾客的要求和对技术规范的参考。7.1.1.1本组织对产品实现所需的制造过程进行策划时,必须确定以下内容: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制造所需的过程文件和资源;制造过程所需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策划的输出必须适于组织的运作方式;进度计划、质量计划。7.1.1.27.1.1.37.1.2本组织根据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目标,分析和确定过程及过程顺序,以及所需文件和资源,确定验收方法,接收准则,所需记录均通过文件予以规定。质量计划制定的方法,通过多方讨论小组依据顾客产品目标,现有过程、新增过程确定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可以是整体质量计划,也可以是某个单个过程的质量计划(如采购过程质量计划)。质量计划,需要时要经顾客批准。质量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质量计划由技术部组织制定,并保持记录。7.1.3本组织在产品过程质量先期策划过程中,规定接收准则,并在必要时由顾客批准;对于计数型数据抽样,接收水平必须是零缺陷,Ac=0、Re=1。7.1.4公司应确保顾客采购的产品,正在开发的项目和有关产品信息不予泄露给第三方。7.1.在产品实现制造过程设计中,对产品实现有影响的任何过程更改(包括由供方引起的更改),组织应进行控制和建立反应过程,技术部组织制定控制和反应计划。技术部负责组织对任何更改的影响进行评定、验证,并通知顾客,必要时经顾客批准,以确保符合顾客要求,更改应在实施之前进行确认。7.1.6产品安全与风险7.1.6.1本组织制定并保持《产品安全与风险控制程序》,加强对产品安全与风险控制,避免造成产品和人身伤害。在过程设计和开发,生产过程控制中应考虑适当的安全防护或防错技术的采用。7.1.6.2技术部应根据识别的产品特性值对产品的功能,安全性的影响和顾客规定有关安全的特性,在相关技术文件上(如图纸、工艺/操作规程、FMEA、控制计划、过程流程图、检验规程等)加以标识,并实施控制。7.1.6.3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应认识风险及其导致本组织的质量、安全职责,为此,必须确定能从原材料到工艺过程的可追溯过程。7.1.6.4对产品风险,在正式签定合同前就要进行识别,事先根据风险大小制定应急方案,也可直接采用顾客的规范。7.1.6.5本组织把安全防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有关产品、过程故障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以引起员工对产品安全性的重视。7.1.6.6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7.1.6.6.1本组织制定并执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在设计开发时,对可能出现的缺陷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优先减少高风险顺序数(RPN值),将缺陷消灭在萌发之前。7.1.6.6.2新产品、新项目的FMEA随同PPAP要求经顾客批准,除非顾客放弃批准。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本组织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至少包括以下方面: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的服务活动的要求;以及特殊特性的选择,文件化和控制方面证明遵守与顾客的要求相一致。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在合同评审时要予以确定。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适用的政府、安全和环境法规,包括材料的获得、存储、搬运、废品回收再利用、销毁或最终废弃。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技术部负责将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转化为产品规范和服务要求。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本组织制订和执行《合同评审程序》,在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承诺之前,评审所有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口头合同的确认),用以证实组织有能力满足顾客的要求。若放弃正式评审必须得到顾客授权。销售部负责组织对接收的任何形式的合同/订单,及其更改进行评审,明确顾客的所有需求,评审的结果所引起的措施必须形成记录并予以保持。评审应确保产品要求得到确定,组织应在接收顾客的要求前对顾客的要求得到确认,以确保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在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的承诺前,应确保合同或订单的所有要求均已规定清楚,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要求已给予解决。在进行预期产品的合同评审时必须研究,确认并文件化该产品制造的可行性,包括产品风险分析。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必须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订,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变更的要求。合同评审具体执行《合同评审程序》。7.2.3顾客沟通本组织特别关注顾客对产品、管理、服务活动方面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作为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管理质量的依据。为此,组织必须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a.销售部在组织合同评审时,要针对顾客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以及合同执行、更改情况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b.组织对产品信息、顾客的问询、合同或订单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顾客反馈(包括顾客的抱怨)等与顾客沟通做出有效的安排。c.各相关部门要逐步建成具有用顾客要求的语言、文字或方式与顾客沟通的能力(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电子数据交换等)。d.各相关部门与顾客沟通的记录应予以保存,必要时传递到组织内有关部门予以处理。7.3设计和开发本组织设计开发过程,并采用了APQP原则进行,详见《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程序》、《设计和开发程序》。7.3.1设计和开发策划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多方论证小组,对顾客要求进行识别,明确划分设计开发阶段;明确规定每个阶段开展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规定参加活动的人员各阶段职责、权限和接口,保持工作衔接和信息及时准确传递。7.3.1.1多方论证方法本组织采取多方论证的方法,进行产品实现的准备工作,包括:a.特殊特性的开发、最终确定和监视;b.FMEA的开发和评审,包括采用降低潜在风险的反应计划和措施;c.控制计划的开发和评审。7.3.2设计和开发输入技术部应确定以下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必须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与适宜性。要求必须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7.3.2.1产品设计输入组织必须对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顾客要求(合同评审、技术协议、开发协议),例如:特殊特性、标识、可追溯性和包装;使用的信息:现在或将来的相似项目展开从以前的设计项目、竞争者分析、供方反馈、内部输入、现场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源中获得的信息;产品质量、寿命、可靠性、耐久性、可维护性、时间安排和成本目标。7.3.2.2制造过程设计输入本组织对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和确定,多方论证小组要对输入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以保证输入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要求必须完整、清楚且不能相互矛盾。包括:产品设计输出数据的完整性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及产品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生产率、过程能力及成本目标;顾客的特殊要求以及本组织的附加要求;以往的开发经验;防错方法的使用。防错方法的使用按问题的大小和所遭遇的风险程度适当进行。7.3.2.3特殊特性组织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必须对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文件化。在控制计划中必须包括所有特殊特性;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特性和过程参数;顾客规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必须在组织的作业指导书、PFMEA、控制计划文件中相一致的标识,也包括组织自行识别的特殊特性,若顾客没标识时,组织可规定记号以警示有影响过程的步骤。对上述特殊特性要形成文件和评审,确保充分、完整和清楚。要保持输入的记录。7.3.3(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必须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必须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输出必须:工程图纸;试验规范;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7.3.3.1产品设计输出-补充产品设计输出必须对应于产品设计输入的要求,并以能被验证和确认的形式来表达,产品设计输出必须包括:设计FMEA、可靠性结果;产品特殊特性、规范;产品防错(适当时);产品定义(包括图样、数学数据);产品设计评审结果;7.3.3.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本组织制造过程的设计输出,多方论证小组必须以能够对照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来表示,并形成文件,由主管总经理或授权人员予以审核批准。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必须包括:规范或图纸;制造过程流程图/场地平面布置图及新的生产设施、工具、工装、检测设备、仪器的要求;控制计划;制造过程FMEA(PFMEA);作业指导书(加工、检验、试验);过程批准接收准则,也包括过程能力,测量系统,验收,包装的接收准则;有关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及可测量性的数据;适当时,防错活动的结果;产品/制造过程不合格的及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币资金报表范例
- 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项目教程(Windows Server 2022)(微课版)10.3 任务2 DNS中继代理
- 大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修改版1)
- 煤化工艺学煤低温干馏
-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18篇
- 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高三烃含氧衍生物归纳
- 全省小学数学教师赛课一等奖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10的认识 》课件
- 生命在你手中主题班会
- 病历书写规范
-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课件讲义
- 大众标准目录(中文)
- 善于休息增进健康
-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试高三初评英语试题
-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 自己设计的花键跨棒距的计算-2
- 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 年金险专项早会理念篇之养老专业知识专家讲座
-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高教版)教案:Unit4 Volunteer Work(全6课时)
- 冻干制剂工艺研究
-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