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起眼的重地:没招牌正师级“会场之冠”:新闻联播上的很多场景都在这里沧桑历史见证者:国家命运与诸多人物命运在此转折京西宾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指令性计划:由中央或地方计划综合机关或有关的经济管理综合部门下达的、带有行政强制性和硬约束的计划我国的计划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经济下各种票证城市居民粮油供应标准登记表姓名粮食定量标准(斤)于剑辉32关敬庚27.5于松斌32.5卞建海31于方32于肖宇8每人年货供应量种类供应量瓜子3两花生6两麻酱1两布14尺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背景:
①文革结束(1976)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呈什么趋势?“一个新的跃进形势正在形成。”“中国人民有一种不干则已,一干就干到底的英雄气概。”“只有一年、两年的高速度不行,一定要年年保持高速度;只有一个部门、两个部门的高速度不行,一定要各个部门都保持高速度!”——1977、1978年《人民日报》社论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什么问题?继续推进冒进方针,不顾国情国力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两个凡是”的主张,摒弃教条主义,解放思想个人崇拜,思想僵化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背景:
①文革结束(1976)
②解放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内容(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改革开放)P54
3.意义:P541978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邓小平发起的改革,正在使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在短短一年内发生重大变化。”
——《时代》周刊驻北京分社社长里查德·霍尔尼克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农村中挖野菜的小孩和妇女“到1978年,全国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发展滞后,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前行的重大障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好年景差年景附注:人均口粮9两/天2.8两/天人均收入0.11元/天0.09元/天全村有20户人,常年外出讨饭的有19户。凤阳花鼓: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66-1976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生活概况表
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库干涸,河水断流,农田龟裂,人畜缺水。为了抗旱救灾,安徽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978年小岗村农民签下的契约小岗村农户要干什么?队长严宏昌小岗村的做法,在当时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既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宪法上有人民公社;又不符合党的决议,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1979年秋,小岗大丰收,全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6万公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约1.2万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约1.2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凤阳花鼓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76年产粮0.77亿公斤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是什么?公社社员吃公共食堂公社社员集体劳动场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业大丰收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人民公社家庭承包责任制集体集体土地所有制公社或生产队农民自主经营生产单位产品分配上缴国家下达的计划,剩余由生产队按工分分配上缴固定粮食税后剩余农民自己支配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作用: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队(1983)生产力劳动者积极性生产关系调动调整
1983年9月26日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
1983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83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有点“耸人听闻”的消息,标题叫《在国家经委和江西省委支持下卢火根冲破阻力承包办厂》:
卢火根原是国营丰城硫酸磷肥厂的一个中层干部,小厂500多名职工,因为长期“吃大锅饭”,人浮于事,连年亏损。卢火根家住农村,他看到原先出工懒洋洋的农民,在联产承包后精气神全被激活了,庄稼越种越好。承包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凡事爱琢磨的卢火根在家里做起了试验,把鱼烧好后,平均分给了四个孩子。吃饭前,跟孩子们交代清楚,中午就这些菜,晚上也没有菜,必须计划着吃。这一次果然与平常的“大锅饭”很不相同,每个孩子不仅都吃饱了,而且还都剩了鱼,留着晚上吃。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都知道鱼“包干”后就要自己精打细算了。
卢火根从1982年开始先后9次写信给《人民日报》等重要报纸,询问国营企业能不能像承包土地一样搞承包,都被一一否定。最后他又把信写给原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袁打电话给省委第一书记白栋材,两人一致表示支持。卢火根承包后将“责”和“利”统一起来,把全厂干部职工进行分流重组。许多人的铁饭碗被端掉了,有人上门吵闹,有人出言威胁,有人散布他迫害工人的政治谣言。但是,承包一年后,企业实现了大幅度的营利,各种谣言不攻自破。请思考:⒈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全面展开,1983年初卢火根就开始搞承包,他承包经营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自主权)。“企业不管他们的业绩如何都得到国家的支持,职工不管他们工作的质量如何也都得到他们的基本工资。有这样的说法:每个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每个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企业:国家:生产积极性差财政负担大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P55①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②改革内容: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产权制度
③意义P56
1984年4月30日,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1979年2月5日邓来了
1984年4月30日,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1986年和1978年相比,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24元,城市人均生活费收入从316元增加到828元。消费质量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促进了城乡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中国现代史》1985年邓小平再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你看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隐喻什么?“社会主义现代化”“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1991国内:国外:“1990年,东欧开始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局势也陷入动荡,到年底也解体了。美国一些战略家认为中国也挺不了多久。一时间,‘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
——《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记实》1992年邓小平以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南方谈话”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二、经济体制改革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背景: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建立过程:P56-66时间重大事件或会议理论发展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中共十四大1993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中共十五大21C初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基本框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979年2月5日邓来了邓小平:“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访问邓小平访美参观美国太空总署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乘敞篷汽车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目的: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动国家经
济发展2.第一批经济特区:邓小平:“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4月,邓小平与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的谈话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1980年1988年这些地区有哪些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条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海南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目的: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动国家经济发展2.第一批经济特区:昔日的老深圳(1982年)今天的深圳“深圳速度”“一夜崛起的城市”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海南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目的: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式
带动国家经济发展2.第一批经济特区:
3.作用:P59一、经济特区的创办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4月《人民日报》关于进一步开放的报道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的创办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1985年以后—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92年—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984年当年,14个城市工业总产值合计为15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签订利用外资合同数目及协议金额相当于1983年前5年的总和。”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深圳汕头厦门珠海海南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重庆万县宜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媒介社会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生工作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课题申报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瓶颈研究
- 课题申报书:二十世纪中国画市场发展史研究
- 课题申报书:多模态数据驱动的城市夜间旅游活动规律及其与空间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 上海杉达学院《建筑工程信息建模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学会借鉴灵活应变”导写及范文
-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原理(机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纽约大学《自然资源管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花的学校》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教育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 透析出现房颤的护理
- 2024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工业园区物流服务调研报告
- 安宁疗护个案护理汇报
- 有机硅皮革行业报告
- 电冰箱发泡作业指导书
- MOOC Python数据爬取与可视化-南华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量利运用分析
- 调解中心成立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