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4页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第一页第二页,共75页。绪论一、关于文化的概念“文”本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文”、“化”连用,始见于《易·贲(bì

)卦·彖传(tuànchuán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为一词,常作文治教化之义。大多当代学者认为,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第二页第三页,共75页。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意见并不一致。教材主张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1、意识形态,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识能力等。2、生活方式,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等形式。3、精神的物化产品。三者之间,不是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的整体。第三页第四页,共75页。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关于文化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A物质文化层;B制度文化层;C行为文化层;D心态文化层。第四页第五页,共75页。三、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与方法意义: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及当前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继承传统、开创未来。方法:1、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第五页第六页,共75页。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文化是“自然的人化”?“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存在于人类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二是指人类的本能及人身体的自然属性。文化是人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草虫鱼,只有渗透人审美的价值或观念,才具有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完善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也是文化的产物。第六页第七页,共75页。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二者的区别,主要是范围大小之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但是,二者又有密切联系:物质创造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的基础,精神创造活动也反作用于物质创造活动,二者不应割裂开来。第七页第八页,共75页。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疆域:如果将私有制产生、国家建立作为文明的标志,那么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应从夏朝开始。而清王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政区: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二级政区制,直至唐代前期。唐代安史之乱后至明清时期,基本上实行道(路、省)州县三级政区制。第八页第九页,共75页。民族和人口: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由各民族共同缔造。数千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保持在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分布呈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格局。气候: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1、季风气候明显;2、大陆性气候强;3、气候类型多样。第九页第十页,共75页。地形地貌: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台阶。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三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为第二级,再往东是最低的第一级。历史上,地形地貌“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级阶梯内。第十页第十一页,共75页。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中国历史上,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物质保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要辩证地分析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地理条件过于优越。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75页。本章思考问题:1、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1)易于耕种及居住的环境,使黄河中下游成为中国上古文化的中心,奠定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基础。(2)自然条件的稳定性,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物质保证。(3)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在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4)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免受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保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但同时,也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75页。2、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到不同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75页。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的南移中国大陆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自古至今的农耕经济。(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农耕的特点是安居重土,游牧的特点是流动快捷。农耕适宜安居乐业,游牧适宜迁徙,农耕较之游牧,更适于生存。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75页。(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诗经·氓》中“氓之蚩(chī)蚩,抱布贸丝”,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前提下,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就已经产生和存在。再如《战国策·冯谖(xuān)客孟尝君》,孟尝君拥有薛地,可以收租放债,冯谖客命焚券,收买人心,可以看到租赁关系。(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中国的地理环境三面为大陆,一面临海,对外交往更多的是通过陆路,对海洋有一种天生的恐惧之情。海洋贸易是农耕自然经济的补充,贸易的目的不是获取利润,而是显示王朝的天威和富足,如郑和下西洋,满载而出,空船而归。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75页。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在农业国,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标志。《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西周以前,土地完全“国有”,高度集中。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75页。东周以后,公田变私田的现象多了起来,“爰田”的出现,表示土地私有成为可能。土地私有之后,一夫一妻的家庭个体生产形式开始普及,土地成为社会各阶层竞相获取的目标。中国商品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缺乏独立发展。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随之繁荣;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也随之受到破坏。[注释]爰(yuán)田,谓变更旧时田土所有制,以公田赏赐众人,也称“辕田”。《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于是乎作爰田。”孔颖达疏:“服虔、孔晁皆云:‘爰,易也。赏众以田,易其疆畔。’”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75页。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一)农耕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早熟的经济发展,使人们迷恋现有的成就,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传统农耕具有保守性和坚固性,同时又具有稳定性和现实性。成为“地主”是中国农民心中的理想。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75页。(二)恶性经济循环1.封建政策对经济的人为破坏2.人口控制对经济的阻碍自给自足经济的长期存在,排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3.战乱对经济发展的毁灭破坏《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元末明初,黄河流域大量耕地荒芜。没有一定量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从产生。

4.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民间工商业发展的束缚重农,能促进农业发展,但人为的割裂农业和商业之间的联系,不利经济发展。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75页。(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1.官僚体系对自然经济的压制和剥削官本位社会,权力寻租。2.“瞻后”思维对经济主体的束缚和限制言必三代,行必周孔,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定式。依照圣人的榜样安身立命,却不知社会日益复杂,旧的思维模式往往阻碍新的社会发展。

3.区域经济被压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往往钳制地方经济势力,削高补低,迫使经济发展缓慢。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75页。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农耕经济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形成中国文化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如春秋战国、魏晋、隋唐等时期,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吸收和创新。(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中国农耕经济的坚韧性,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保守性格。宋元以后,乃至明清,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75页。本章思考题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二者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相互促进。1、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前提。只有在人们的最低物质需求获得满足时,才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或消费文化。2、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强大动力。当前,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振兴,对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75页。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

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第二,专制时间长,且日益强化。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75页。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中国先民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始终没有冲破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血缘家族的社会形式,被长期保留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化为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75页。(二)宗法制度的确立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等。1、嫡长子继承制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康丁以后的最后五个王,康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纣)则以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自周成王始,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春秋公羊传》:“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事先确定了权力的归属,避免了兄弟之间的猜忌残杀。周天子,从君统看,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是天下的大宗。

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75页。2、封邦建国制即分封制,由周人创立。分封制旨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具体内容:“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左传》桓公二年)3、宗庙祭祀制度宗庙祭祀制度,旨在尊祖敬宗,维护宗族团结。其内容是,周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这对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发挥过重要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发展。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75页。二、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春秋以后,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行郡县,对血缘宗法制度和观念产生较大的冲击。继秦而起的汉代,否定了秦的做法。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由于小农经济生活方式的客观存在,宗法制度始终影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其特征是: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75页。(一)家天下的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最高统治者把国家权力掌握在自己家族的手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封国制度不断秦汉以后,郡县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但皇帝难以割舍血缘宗法亲情,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地或以不同方式为历朝历代所保留。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75页。(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制度,相当稳固。战国至汉代,至魏晋,家族制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豪门与寒门的区分。家族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族权是政权的补充,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四)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即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75页。三、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欧洲与中国政体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不同。欧洲君主专制政体出现在封建社会晚期,阶级基础是僧侣、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一进入文明社会,即已形成,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75页。(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2.经济基础稳固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总的趋势是日益强化。由皇帝和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决策的格局,由于皇帝专制的本性决定,不断发生变化。

4.人身控制严密中国是最早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的国家,农民被牢牢固定在土地上,形成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风俗。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75页。(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宗法色彩浓厚、君主专制度高度发达的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宗法制特征,其正面影响,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注重道德修养等;反面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盲目排外等心理。专制性特征,其正面影响,是整体观念及文化认同,以及经世致用等思想等;负面,则是国人存在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迷信,个人自信心的缺乏等。宗法与专制的结合,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则是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代替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大于法律,法律意识及观念难以立足。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75页。本章思考题1.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国同构。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

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第二,经济基础稳固;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第四,人身控制严密。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75页。3.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为何能够长期延续?第一,中国大陆相对较为封闭,很难受到外来势力的冲击。第二,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延续了与其相对应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三,君主的能力与拥有的无限权力之间的矛盾,要求对君主进行严格培养。另外诸如神权制约、言谏制度、官僚制度等,对君权具有一定的补充及调节机制,减缓了政治动荡的频率与政治衰败的进度。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75页。4.论述历史上儒法合流的影响?以礼代法,使得礼的伦理纲常,常常具有法律效力;同时,法律也反过来维护着礼教的存在与权威。儒家化的法律中,个人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往往取决其先天或后天所具有的身份,从而使中国古代社会成为独具特色的身份社会。儒法合流,导致治国大计向道德问题的转化。儒家相信人性是善的,下民可教、可化,相信社会秩序可以建立在统治者道德人格的感召。政治道德化的结果,政治的清明、官吏的廉正,不能也无须依靠外在的规范;相反,倒是个人内在的品行、修养,决定着政治的现状和前途。“圣君贤相”,成为千百年来的理想。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75页。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一)中国人的起源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有了人就有了文化,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二)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物质文化表现为石器、木器、火等工具的使用,如磁山、裴李岗等遗址发现的石斧、石镰;北京猿人文化遗址发现的灰烬、木炭等。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75页。(三)原始观念文化为原始宗教,包括自然、生殖、图腾三大崇拜。自然崇拜,是先民的崇拜形式之一。如仰韶、屈家岭等文化遗址发现的太阳文饰。生殖崇拜,表现了先民对自身繁衍的关注。图腾崇拜为高级的崇拜。(四)原始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组织形式为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社会形式经历了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发展过程,父系氏族铜、石并用,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私有制开始萌芽。传说中的五帝就生活在这个时代。原始制度文化为禅让制度,尧让位给舜,舜又让位给禹。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75页。(五)上古文化分布神话传说、民族学及民俗学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华夏文化发源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东夷文化分布在山东、河南东南、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苗蛮文化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状态。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共75页。

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一)殷商神本文化殷商以尊神重巫为特色,按鬼神意旨办事,以卜筮来决定自己的行动。《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商朝出现了以象形、会意、形声为原则的甲骨文,标志着中国文字发展到成熟阶段。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共75页。(二)西周人本文化西周之际,人们实践经验日益丰富,智力、体力水平不断增进,对神的力量的崇拜逐渐淡薄,西周神本文化开始向人本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商周之际的文化维新。文化维新内容:1、宗法制度建立,强调伦常秩序;2、确定尊卑等级礼制。礼的内容为“亲亲”、“尊尊”,后为儒家继承、发展。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共75页。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云合雾集,竞相争霸。私学兴起,著书立说,议论政治,“百家争鸣”。(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春秋时期文化突出特征为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墨翟创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老庄创立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法家代表人物早期为李悝,后期为韩非等,主张变法。经由诸子百家的追述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实和升华,中国文化走向大致确定,故称春秋战国文化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二页,共75页。四、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秦汉文化处于开拓、创新的亢奋状态,宏阔的追求、开拓进取,是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一)文化的统一国家的统一,促使文化的统一和思想的统一,表现为:1、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2、统一文字;3、统一车轨;4、统一文化心理;5、统一法律制度等。文化和思想的统一,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75页。(二)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汉统治者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定于一尊”的显学。自上而下,“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出现了传经之学与注经之学的热潮。另外,由于经学内部因学术派别不一,又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第四十三页第四十四页,共75页。五、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秦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长期分裂、动荡的魏晋南北朝(220-589),打破了秦汉帝国以经学为核心的一元文化格局,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多元局面。(一)玄学的崛起《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玄,谓之深者也”。魏晋时期的名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周易》合称“三玄”。主要探讨有无、本末、动静、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阮籍等。第四十四页第四十五页,共75页。(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玄学兴盛成为道教和佛教发展的土壤,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酝酿于东汉,发展于南北朝,定型于魏晋。道教关注于长生及养生的困惑,符合普通民众长生不老的文化心理。佛教来源于南亚次大陆,专注于死后如何的问题,很快融入中国文化。(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玄学出现了向儒学靠拢的修正派。道教也极力调和儒学,将儒学中的伦理精义纳入教义教规。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互相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及整合,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动荡。第四十五页第四十六页,共75页。六、隋唐:隆盛时代(一)文化背景隋唐推行均田制”及科举制,门阀世族衰落。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步入仕途,这些庶族寒士登上历史舞台,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和热情。唐代文化具备明朗、高昂、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隋唐不仅继承了南北朝汉族传统文化,采撷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又以博大的胸襟吸收了外来文化,如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等,体现出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造就了一个辉煌灿烂时代。第四十六页第四十七页,共75页。(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政治上的强盛、宽容、摄取,造就一个丰富热烈的艺术世界。唐代诗歌创作热情高涨,出现了“行人南北尽歌谣”,“人来人去唱歌行”的景象。唐诗“无体不备,无体不善”,其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相当精湛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达到高峰,以颜真卿与柳公权为代表。散文自由质朴。由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一扫六朝绮丽的文风,注重自由、质朴、实用及内容,造就一批散文大家。第四十七页第四十八页,共75页。七、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一)理学建构作为宋文化的标志,理学以儒学为主体,以伦理为本位,融合道、释思想的哲学体系,其特征为:1、强调儒家的纲常伦理;2、格物穷理的认识论;3、性即理的人性论。第四十八页第四十九页,共75页。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等。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以天理遏制人欲,对解放自我及追求个性,具有极大的阻碍。但同时,理学追求“内圣外王”的经世路线,重义轻利,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影响深远。第四十九页第五十页,共75页。一则有关“二程”的小笑话:▲两夫丈夫欲娶妾,妻曰:“一夫配一妇耳,娶妾见于何典?”夫曰:“孟子云:‘齐人有一妻一妾。’又曰:‘妾妇之道。’妾自古有之矣。”妻曰:“若这等说,我亦当再招一夫。”夫曰:“何故?”妻曰:“岂不闻《大学》上云:‘河南程氏两夫’。《孟子》中亦有‘大丈夫’、‘小丈夫’。”

第五十页第五十一页,共75页。(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宋词精致细微,词坛上出现了“豪放”、“婉约”两大派别,豪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两宋绘画,潇洒高迈,幽雅细密、温柔恬静。(三)市民文化之勃兴市民文化野俗生动,在勾栏瓦舍里发展起来,如傀儡戏、参军戏、杂说、讲史、说书、鼓词等。第五十一页第五十二页,共75页。(四)教育和科技成就两宋教育发达,学校教育制度,等级差别不断缩小;重视发展地方学校。教育的发展促使科技的发展,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是宋代科技成就。陈寅恪先生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陈寅恪先生《金明馆丛稿二编》P24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五十二页第五十三页,共75页。

八、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双重效应宋代政治软弱,自立国之始,长期与北方辽、夏、金对峙,造成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北宋因被动挨打产生忧患,南宋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忧患,对文化各个层面的渗透;另一方面,因游牧民族南下,汉文化被少数民族吸收。(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元蒙统治时期,凶猛剽悍的蒙古人把汉族士人文化践踏得支离破碎,科举中止,文人仕进之路堵塞,于是一部分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出现一批著名作家和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第五十三页第五十四页,共75页。(三)规模宏大的中外文化交流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打开了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大门,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同时为东西方旅行家远游提供了便利。1275年至1291年,中国大地留下马可·波罗的足迹。同时,西方人的涌入,也带来了异邦的先进文化。元代郭守敬在传统天文学的基础上,吸收阿拉伯天文学成果,制度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授时历》,比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四大发明、历法、茶叶、瓷器等中国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入欧洲。第五十四页第五十五页,共75页。九、明清:沉暮与开新明清是中国社会的重大转折时期,旧的制度日趋衰微,新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天崩地裂”、“海徙山移”的巨大变革。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文字狱盛行。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贺万寿表》“作则垂宪”之语,常州府学训导蒋镇《贺正旦表》中有“睿性生智”之语,朱元璋均以“则”为“贼”,以“生”为“僧”,认为是讥讽他参加过红巾军,当过和尚,从而大开杀戒。清代更是制造了诸多轰动全国的文字狱大案,造成文化界一片死寂。第五十五页第五十六页,共75页。(二)早期的启蒙思想明清之际从理学分化出的阳明心学,把“心”作为万物之主,天地鬼神的主宰,从“心外无理”出发,认为学贵得之于心,不以孔孟之是非为是非,否定圣贤经典的绝对权威。把玄妙不可及的天理,拉回到人们的“心”里,认为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即可致“良知”即天理,简捷明快,否定了繁琐哲学。将圣人的概念通俗化,认为只要将自己内心固有的良知体认明白,即可达到圣贤气象;愚夫愚妇与圣人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对晚明思潮启蒙,意义巨大。早期代表人物还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启蒙思潮打破了程朱理学,反叛了正统思想,高扬了人的主体性。第五十六页第五十七页,共75页。(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化大总结时期。在图书典籍方面编纂了《永乐大典》、《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等著述,出版《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科学著作。明清文学最大成就是小说,如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等。第五十七页第五十八页,共75页。(四)“西学东渐”中断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将近代的世界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成就广泛传播。到了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土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中断,中国对外大门日渐关闭。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到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第五十八页第五十九页,共75页。本章思考题1、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注重血亲人伦及现世事功,注重实践理性及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在正在消逝的分封制度,与方兴的郡县制度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几经变变,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第五十九页第六十页,共75页。

2、如何理解玄学的历史功过?

积极影响:玄学兴起,文人之间通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探求真理、弘扬智慧,激发了人们的思辨潜能,唤起士人探求真理的热情。不仅如此,义理高妙的玄学导向,让人在审美情趣中获得理趣的美感。永嘉之后,玄学文理更加诗意化,辩难的双方更加重视表达技巧和辞采,影响到后来的文学艺术。消极影响:玄学的蔚然成风,使世风发生改变,达官贵人生活穷奢极欲,通过享乐、摆阔、逞奇,玩味人生。如太尉何曾一餐万钱,还说无可口的饭菜;侍中和峤(jiào)用人乳喂养小猪,烘出味道奇美的乳猪;王凯与石崇斗富,击碎价值千金的玉树等。他们颓废避世的情绪,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败坏了社会风气,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因素。第六十页第六十一页,共75页。3、魏晋风度有何表现?魏晋风度是一个畸形的时代产物。魏晋时期是一个动乱而迷惘的时代,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全性命于乱世,心态发生了畸形的裂变,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无形约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无效了,对天下、对自己陷入了绝望,对人生、对未来丧失了信心,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成了当时的流行风尚。魏晋风度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怪异的装扮。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正,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或者过分地讲究化妆,使男人女性化,或者不修边幅,放浪形骸,走了两个极端。当时的人们称他们是疯子、狂人,其实他们的内心十分清醒又极其痛苦,以怪诞的言行,宣泄不愿同流合污的心情。第六十一页第六十二页,共75页。第二,饮酒与服药。饮酒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曹孟德《短歌行》中唱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世说新语》中说:“名士不必须奇才,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魏晋的饮酒风气有避祸的目的,如阮籍大醉六十日,为女拒婚司马昭之子,使文帝欲杀不能。服药也是一种麻醉,当时名士们盛行服五石散,名士们如此做法,无非是暂时忘却社会的烦恼和精神的痛苦。第三,隐居山林。魏晋名士们向往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向往庄子“织而衣,耕而食”的生活和无君无臣、无忧无虑、衣食温饱的理想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反映了这种倾向。社会的动乱不定,改朝换代的频繁进行,令人无所适从,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便是名士们的普遍追求。总之,魏晋风度的种种怪诞外表掩盖着明士们内心深处对现实的不满。第六十二页第六十三页,共75页。4、试述科举意义?第一,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想变成了现实。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教育内容和考试内容从制度上确立了儒家至尊的地位,大一统的政治形态,与儒家独尊的大一统的意识形态紧密结合。第二,以平民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无疑是政治的进步。第三,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第四,使一些读书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学业只为博取功名,不为获得真才实学,甚至不惜扭曲自己的人格。应试教育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带来了社会性的重文轻理的失衡现象。尽管如此,科举制的实施,特别是在隋唐等早期是利大于弊,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发展,作用巨大。第六十三页第六十四页,共75页。再补充两个问题:一、《坛经》的基本思想?1、“即心即佛”的佛性论在成佛的根据和可能性上,《坛经》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平等,心性本净。众生与佛的差别,仅在于自心迷悟的不同。所以《坛经》说:“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即心即佛的佛性论,缩短了众生与佛、人格与神格的距离,把追求个性自由、追求完善的人格,渗透到宗教理论与实践中。第六十四页第六十五页,共75页。2、“顿悟见性”的修行观在《坛经》看来,“佛”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于个人的心中。“自心”不觉悟,即便整天念经、拜佛、坐禅、行善,都是无用功。因此,“识心见性”、“明心见性”、“自心”的觉悟,是成佛的根本条件,而“顿悟”,则是见性成佛的根本方法。《坛经》说:“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众生与佛之间,转换的关键,在迷和悟,而迷悟之间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刹那之间。慧能倡导的顿教法门,是南宗禅法的灵魂所在,也是慧能南宗最具特色的革新思想。第六十五页第六十六页,共75页。3、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教外别传,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