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导学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蜀相》(导学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蜀相》(导学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蜀相》(导学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蜀相》(导学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相》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研读诗作,涵咏字句,品味持情。2.体悟艺术特色:情景交融,借古抒怀。3.感悟人文精神:歌颂丰功伟绩,惋惜壮志未酬。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重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难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任务检测:1.文体知识近体诗又名,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诗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两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律诗要求诗句,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依次为。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每句中用字。2.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其主要作品有“”等,诗风。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3.写作背景《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此时的杜甫,刚刚来到成都不久,暂住于城西的浣花溪畔。在此之前的五年,他颠沛流离,一度身陷安史叛军中,逃脱后做过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之类的小官,之后又弃官而去。这五年里,他目睹了安史之乱中兵火连天、生灵涂炭、田园荒芜的景况;加之唐肃宗昏庸糊涂,宠信宦官,排斥功臣,而杜甫本人亦因上书救宰相房琯而遭疏远、贬斥,这使得早年间一心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他倍感失落,对时局的忧虑也始终徘徊在心头。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杜甫游览了成都城外的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蜀相》一诗。(背景:国乱、君昏、民困、己穷)4.解题(1)交代写作对象: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封为武乡侯。(2)表达敬佩缅怀之情: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说明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3)点明题材:咏史怀古诗补充:咏史怀古诗: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志艺术手法:(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二、课中学习任务一:诵读诗歌,理解诗意1.涵泳诗韵朗诵指导:(1)七律句式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诵读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做停顿,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2)律诗中的对仗有的对的工整,有的半对半不对,仔细分析此诗对仗的特点。(3)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叹惋。所以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请大家自由朗诵,并根据课本注释和,尝试翻译全诗。三、课中学习任务二:赏析诗句,探究主题1、分析首联、颔联,诗人笔下的武侯祠是怎样的景色?2.分析颈联、尾联,诗人笔下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诗人泣下沾襟究竟是为什么?四、课中学习任务三:比较鉴赏,浪漫与现实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李白是一个潇洒的负剑游子,杜甫则是一个苦吟的草堂诗人。两人都以他们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两个人各有所长,又同样伟大。将《蜀道难》和《蜀相》进行对比阅读,尝试分析李杜诗歌的不同特点,完成表格。《蜀道难》《蜀相》诗体句式韵律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诗歌风格五、课堂总结推荐学习资源:1.张忠纲《说“诗圣”》2.余秋雨《唐诗几男子》3.冯至《杜甫传》学后反思自我测评答案:一、课前预习任务检测:1.文体知识今体诗绝句、律诗字数整齐划一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对仗押韵平仄相间。2.作者简介现实主义诗史”“三吏”“三别”沉郁顿挫诗圣二、课中学习任务一:诵读诗歌,理解诗意2.请大家自由朗诵,并根据课本注释和,尝试翻译全诗。明确: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三、课中学习任务二:赏析诗句,探究主题1、分析首联、颔联,诗人笔下的武侯祠是怎样的景色?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柏森森”突出了什么情感?①设问。从“丞相祠堂”写起,而题为“蜀相”,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因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寻访其庙。②情感:“柏森森”一词,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适合表达追奉先人时的崇敬之感。同时,“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有忠贞、高洁的意味,可视为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明确:①“自”是“兀自”、“徒自”的意思,“空”是“空有”的意思,这两个字是全诗的诗眼②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说明这里的景色没人欣赏,进一步表明到这里的人很少,武侯呕心沥血的功业已被人遗忘,写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③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④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惋惜。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2.分析颈联、尾联,诗人笔下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诗人泣下沾襟究竟是为什么?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明确:①诗人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位“英雄”。“三顾频烦”运用“三顾茅庐”的典故,写诸葛亮得遇明主;“天下计”表现诸葛亮雄才大略;“两朝开济老臣心”写诸葛亮忠心报国,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出师未捷身先死”写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②诗中的“英雄”既指诸葛亮,也指所有心系天下却壮志难酬之人,更是杜甫自己。早年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壮志却困守长安十年,而后遭遇“安史之乱”,《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尽了他的漂泊流亡。然而一生坎坷的他,却忧国忧民,在茅屋被狂风刮破时,他仍心念天下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尾联之所以感人肺腑,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因为这两句饱含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为国为民肝脑涂地的忠心、殚精竭虑功业未成的遗恨。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敬仰、赞美,也表现了对其功业未就的痛惜之心,也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与报国无门的惆怅。所以在这里,诗人为诸葛而流泪,实际上也是为自己而流泪。正如《唐诗钞》中所言“公之为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