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现代史复习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现代史复习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现代史复习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现代史复习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现代史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线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大战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1914——19181918——19391939——19451945——19911991——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全面爆发扩大进一步扩大转折胜利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两极对峙民族解放一超多强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一讲:二战前的社会主义建立巩固斯大林模式形成历史线索社会主义:建立

巩固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资本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繁荣

危机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扩张苏联的建立及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十月革命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十月革命背景时间二月革命后,建立两个政权,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时的内外政策,列宁秘密回国1917年11月,俄历十月。建立与巩固建立政权—人民委员会

巩固措施:银行等收归国有、《土地法令》、退出战争、迁都莫斯科。历史意义两个第一:第一次——第一个打击了——推动了——鼓舞了——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1、工业方面,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2、农业方面,实行集体化。3、实行公有制。4、1936年新宪法通过苏联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评价:积极方面,适应当时国际国内环境,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消极方面,重工业与轻工业失去平衡;数量与质量不均衡;经济发展粗放;农民没有积极性。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内容: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实行商品经济,恢复自由贸易。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奠定基础。重点解读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背景、对象、主力、结果等方面进行。注意沙俄、苏俄、苏联的区别:沙俄—二月革命前,苏俄—十月革命后,苏联—1922年以后第二讲:二战前的资本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基础知识梳理名称时间目的内容形成影响巴黎和会1919宰割战败国,确立新秩序《凡尔赛和约》领土、军事、政治、殖民地、赔款,其它国家和约凡尔赛体系确立欧洲地区战后新秩序华盛顿会议1922调整亚太地区的矛盾冲突《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确立亚太地区的新秩序评价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重点解读一、《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不超过10万,莱茵河东50千米不设防。政治: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赔款:由“赔款委员会”决定。殖民地:由英、法、日等爪分。二、体系中与中国有关的问题1、《凡尔赛和约》虽然也是战胜国,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殖民地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2、华盛顿会议中的《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领土独立与完整”,各国“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易错辨析一、《凡尔赛和约》与凡尔赛体系1、《凡尔赛和约》只是对德国的,凡尔赛体系是针对整个战败国的。2、《凡尔赛和约》只是凡尔赛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二、两次会议的操纵国不同巴黎和会为:英、法、美华盛顿会议为:英、美、日经济大危机原因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表现贸易减少、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等。影响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最终导致二战爆发应对一是罗斯福新政,一是法西斯扩张。罗斯福新政目的调整生产关系,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主要内容《国家工业复兴法》、整顿银行、兴建公共工程、调整农业生产作用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矛盾缓和,资产阶级统治得以巩固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局限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经济危机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执政1933年,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执政1936年,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统治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转嫁危机二战爆发法西斯德国的暴行:1、建立独裁统治。2、“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3、解散工会,取缔其它政党。4、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占士。5、迫害犹太人。第三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线索爆发背景全面爆发1939年突袭波兰1941年偷袭珍珠港进一步扩大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转折1945年德国日本投降胜利基础知识梳理——主要历史事件项目爆发背景全面爆发扩大转折胜利时间1938、91939、91941、619431945、8标志性事件慕尼黑会议德军突袭波兰德军突袭苏联、日军偷袭珍珠港进一步扩大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5月德国投降8日本投降影响加快了二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空前的灾难改变了世界面貌客观上刺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基础知识梳理——其它历史事件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影响反法联盟1942、1华盛顿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诺曼底登陆1944、6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1945、2苏联雅尔塔美、苏、英三国首脑讨论对德、成立联合国、对日作战问题战后世界格局奠定基础中途岛战役1942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意大利投降1943法西斯开始败亡重点解读——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与绥靖政策:1938、9,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被称为慕尼黑阴谋。对法西斯的侵略不是加以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易混辨析两次重要会议——华盛顿会议与雅尔塔会议时间:1942年1945年地点:华盛顿雅尔塔参加国家:26国美、苏、英内容《联合国家宣言》占领德国、联合国、对日作战影响:反法西斯联盟

垫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基础第四讲: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特点: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础知识梳理国家美国西欧日本发展概况三个阶段:五六十年代,繁荣阶段。七八十年代,危机及调整阶段,九十年代,新经济时代。恢复迅速,并持久繁荣。经济迅速恢复并进一步发展,六十年代末,成为第二号经济强国,七十年代以来,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主要原因相同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适当的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不同二战后最富强、占据广泛的国际市场。知识经济的到来。美国的援助,欧盟的成立。非军事化政策、美国的扶植.重点解读——欧盟一、欧盟:欧洲联盟的简称,它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是一个国家联盟。二、过程:60年代,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在其基础上成立了欧盟。三、主要表现:使用单一货币——欧元,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并力求外交和国家安全上步调一致。四、作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重点解读——新经济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比例逐步上升,从而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被人们称为新经济,其特点是信息化与全球化。第五讲:战后的社会主义特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历史线索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照搬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出现困难东欧剧变赫鲁晓夫改革时间:1953年开始内容: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对过去全盘否定;经济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评价: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催化剂斯大林模式八一九事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1985年开始。内容:先是经济,后转到政治领域。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导致苏联解体。匈牙利改革背景: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建设,走了不少弯路,1956年发生“匈牙利事件”。内容: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局。经济上,优先农业和轻工业,用税收、价格等手段进行调整。影响:使匈牙利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东欧剧变原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未能突破旧体制。外部原因:苏联放松控制,西方和平演变。现象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实现统一。实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重点解读——东欧剧变的原因东欧剧变历史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外部原因苏联放松,西方演变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照搬工苏联模式,经济倒退。受苏联控制,没有独立自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依法治国。3、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4、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6、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六讲: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特点: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不到半个世界的时间里,欧洲殖民者建立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历史线索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亚洲:印度独立、印巴分治、韩国、新加坡非洲:埃及、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拉丁美洲:古巴、巴拿马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基础知识梳理国家名称独立时间领导人独立后的发展遗留问题其它埃及1952纳赛尔56年收回运河主权印度1947尼赫鲁经济较大发展印巴分治古巴1959卡斯特罗社会主义国家巴拿马199999年收回运河主权纳米比亚1990最后一个重点解读非洲独立年:1960年,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中东乱局中东动荡的现实中东动荡的原因中东和平历程基础知识动荡的中东矛盾的焦点:巴以冲突表现:四次中东战争原因:宗教、领土、历史、种族、大国、资源等和平进程:20世纪90年代,动荡的原因历史原因种族因素: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宗教冲突:三教圣地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地理位置:三大洲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交通有苏伊士运河、石油资源大国干涉:大国的争夺一战后英国委任统治权二战后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其它:领土争端、水资源的争夺、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问题第七讲:战后世界格局两极一超多强多极化

历史线索:一战后二战后冷战后当今凡—华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两极格局【背景】1、二战后,法西斯被打倒,美苏战时同盟已经没有存在的需要。2、美国经济实力成为全球霸主,统治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政治军事力量可与之相抗衡的苏联。【形成】信号——邱吉尔的”铁幕演说”

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表现】经济——马歇尔计划与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阶段及时间双方领导人表现及原因特点标志性事件第一阶段——50—60年代赫鲁晓夫肯尼迪赫对外开始与美国争取平等地位,美苏争霸开始美强苏弱古巴导弹危机第二阶段——70年代勃列日涅夫尼克松争霸达到高潮,美国战略收缩,苏联战略扩张苏强美弱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从越南撤军。第三阶段——80年代戈尔巴乔夫里根双方都精疲力竭,戈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美同意有限缓和。互有攻守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1.“一超多强”:(1)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内容:“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国家和国家联盟。(3)决定因素:__________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2.科索沃战争:(1)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2)概况:______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对_________进行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影响:是美国对世界________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原因具体表现影响中国应如何应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生产的社会化、各国都在寻求国际合作、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世贸组织。积极: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竞争。消极:拉大了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的污染加重,经济风险进一步加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潮流,防范风险。引进资金、技术,促进发展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重点解读一、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二、如何认识“科索沃”战争?1、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2、说明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3、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易混易错辨析全球化与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经济格局决定政治格局。第八讲:现代科技与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文学和美术第三次科技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