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基础达标卷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基础达标卷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基础达标卷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基础达标卷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基础达标卷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A卷·高中名校好题基础达标卷1.[2023长沙市明德中学模拟]1949年成立的首届中央人民政府中,副主席6人中,党外人士3人;委员56人中,党外人士27人;4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会、院、署、行中,担任正职的党外人士14人。这说明新中国政府(

)A.使人民当家作主

B.得到民众广泛拥护C.是民主联合政府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单项选择题答案1.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政府的特点。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中有相当一部分党外人士,体现了新中国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C项符合题意;A、B、D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2.[2023南宁二中高一期末]1949年10月1日,河南郏县的25岁农民曹铁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他在回忆当天的经历时难掩激动的心情感慨道:“那是翻身的日子。”曹铁发出这一感慨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D.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单项选择题答案2.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的举办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故C项正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排除A项;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排除B项;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是在1953年,排除D项。3.[2023大连二十三中期末]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这是因为新中国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银元之战”C.“米棉之战” D.三大改造单项选择题答案3.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1950年,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为了稳定物价,党和政府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与“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无关,排除B、C项;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排除D项。4.[2023成都七中高一期末]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上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打了一场经济领域的“淮海战役”——“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一胜利(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打破了国际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C.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财经管理体制D.提高人民对中共执政能力的信心单项选择题答案4.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权的巩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手段稳定经济,维护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材料中经济领域的胜利提高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信心,故D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打破了国际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集中统一的财经管理体制的建立,排除C项。5.[2023日照一中高一期末]如图为魏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封面。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此文。该报告文学讴歌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和新四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单项选择题答案5.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D项符合题意。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与题干中的“最可爱的人”的说法无关,排除A、B、C项。6.(情境创设)彭德怀在自述中回忆:“1950年10月1日国庆节后,四日午,北京突然派来飞机,令我立即上飞机去北京开会,一分钟也不准停留。当日午后四点左右到达北京中南海,中央正在开会,讨论出兵问题。”此次出兵(

)A.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 B.标志美国亚洲霸权的失败C.肃清了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 D.造成了朝鲜半岛分裂局面单项选择题答案6.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彭德怀”“1950年10月”“出兵”等可以判断,此次“出兵”是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胜利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A项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表明美国亚洲霸权受挫,但不是“失败”,排除B项;抗美援朝不属于国内战争,排除C项;朝鲜半岛分裂是二战后美苏冷战的结果,排除D项。7.[2023郑州一中期中]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部部长章乃器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只有1950年进口了少数的外国米……从1951年开始,我们不但不要进口,而且还有五十多万吨粮食运到印度去……我们扭转了过去五十多年依靠外粮的可耻现象。”这表明当时(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取得成效B.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斐然D.中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单项选择题答案7.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进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中国粮食产量增加,材料体现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取得成效,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粮食产量的增加,与外交工作无关,排除B项;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是指1956~196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新中国初期的史实,排除。8.[2023武威一中高一期末]1949年2月,毛泽东同苏联代表米高扬谈话时曾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子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这实际上是哪一外交方针的萌芽(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项选择题答案8.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材料“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子打扫清洁干净……再请客人进来”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中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项符合题意。“另起炉灶”指的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A项;“一边倒”指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出于1953年,排除D项。9.[2023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A.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B.发展了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单项选择题答案9.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D项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是因为该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主张和平共处,排除A项;该原则不仅发展了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还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B项;C项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排除。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

1.革命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看,外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主要表现为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决定的。

3.平等性: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平等与和平的外交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他国建交的重要原则。10.[2022广东卷]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单项选择题答案10.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根据材料“日内瓦会议”“走出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主张通过支持东南亚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来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一边倒”政策需要调整,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1961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1.[2023山东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如图是1953年济南市铁业工人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邵芳亭的股票,上面写着邵芳亭入社时按社章规定缴纳股金,特发给股票。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辉煌成就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济南掀起手工业合作化的高潮 D.手工业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单项选择题答案11.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可知,材料“1953年济南市铁业工人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邵芳亭的股票”体现的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手工业合作社的性质是集体所有制性质,D项正确。1953年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刚刚开始,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工商业,B项排除;C项结论材料依据不足,排除。12.(以图证史)[2023沙市中学高一期末]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发行的《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宣传画。该画反映了(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B.社会主义改造蓬勃发展C.新生政权得以巩固D.土地改革运动顺利进行单项选择题答案12.B

批注解析·精准读史料本题考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恢复、土地改革运动完成于1952年,A、D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生政权巩固后的社会主义改造,C项排除。解题技巧本题属于图片类选择题。解答这类选择题,对图片要“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本题设定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关键信息是“农业合作化”,抓住这一点就可以排除A、C、D项。13.[2023鞍山一中高一期末]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有权监督并依法撤换不称职的人民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本级政府,政府必须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这些规定(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B.推动了基层群众自治发展C.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 D.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单项选择题答案13.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1954年宪法的特点。材料中的“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有权监督并依法撤换不称职的人民代表”突出的是人民的主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A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基层群众自治和社会主义原则无关,排除B、C项;1954年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刚刚建立,D项错在“完善”,排除。14.[2023天一中学高一期末]有学者评价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新中国的这一“创造”(

)A.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单项选择题答案14.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材料“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新中国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故B项正确。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A项;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项;材料中说的是地方制度,不是基层民主制度,排除D项。15.[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表所示为中国1952~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情况统计数据。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B.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单项选择题答案15.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根据材料可知,钢、煤炭等重工业相关的产品产量增幅很大,而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相对较慢,这说明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这正是“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目标的实现,故C项符合题意。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外交政策,B项排除;“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491300095.5棉纺物/亿米38.2950.532谷物/万吨16392195051916.[2023安阳一中调研]中共八大提出管理体制应当给予企业自主权、分配体制应当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流通体制应当适当放宽、计划体制应当允许个体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中适度经营和生产等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

)A.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理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D.践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八字”方针单项选择题答案16.B

列表解析·逐项解疑惑本题考查中共八大。A中共八大召开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秋,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的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给予企业自主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允许个体劳动者适度经营和生产等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理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任务×D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八字”方针直到1960年才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17.[2023济南一中高一期末]1956年5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提出:自然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例如说什么‘米丘林的(生物)学说是社会主义的’‘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是资本主义的’之类,就是错误的”。这一言论提出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B.“双百方针”的提出C.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D.中苏关系走向破裂单项选择题答案17.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双百方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陆定一主张不要用政治观念对自然科学进行限制正是“双百方针”的反映,B项符合题意。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新中国外交政策,排除C项;当时中苏关系尚未破裂,排除D项。18.[2023阜宁中学高一期末]1959年9月,由郭沫若、周扬主编的《红旗歌谣》出版。其中有一首描写当时粮食丰收的民歌这样唱道:“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这首民歌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斐然B.经济发展促进诗歌的繁荣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景象D.“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单项选择题答案18.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依据材料“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可知,此时存在夸大粮食产量的现象,再结合时间“1959年”可知,该现象与“大跃进”运动中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导致“浮夸风”盛行有关,故D项正确。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不是诗歌的繁荣,而是通过民歌折射出当时“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现象,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粮食丰收的现象,与人民公社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19.[2023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下图为中国1955~1965年农业总产值指数变化柱状图。以下解读中,正确的是(

)①总体:这一时期农业虽然经历曲折但总体仍有发展②1955~1958年:土地改革陆续完成推动了农业发展③1958~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④1961~1965年: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成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单项选择题答案19.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通过观察我国1955~1965年农业总产值指数变化柱状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我国农业虽然经历曲折,但总体上看是有所发展的,故①正确。1958~1961年农业总产值下降是因为受“左”倾错误影响,如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正确。1961~1965年农业总产值上升主要是因为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成效,④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1955~1958年间推动农业发展的是农村合作化运动,不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②错误,A、B、D三项排除。20.[2023仙桃中学月考]下表展示了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单项选择题答案20.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的整顿。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75年上半年江苏省工业生产情况好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我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势头,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排除;B项是1960年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时提出的,排除;D项发生在1972年林彪反革命集团政变失败到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之前,排除。

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原油(万吨)100160180210发电量(亿千瓦)8.715.317.520.8铁路货运量(万吨)25041047448121.[2023大连一中高一期末]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日常用品名称之前往往冠以“洋”字,比如洋蜡、洋车、洋油、洋钉等,但新中国成立后,它们逐渐被蜡烛、自行车、煤油、钉子等代替。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

)A.人民的爱国思想得到强化

B.把服务民生作为首要任务C.工业化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D.产品较外来商品质量更优单项选择题答案21.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洋蜡、洋车、洋油、洋钉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物资匮乏,许多日常用品需要从国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洋”字被逐渐取代,这说明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很大进步,已经能够生产这些日常用品,C项符合题意。A、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新中国成立后“洋”字逐渐被取代,无法说明中国产品比外来商品质量更优,排除D项。22.[2023徐州一中期末]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长达20余年的三线建设及其调整改造取得伟大成就,我国尖端武器、核工业、宇宙飞船、电子装备生产、发射卫星和研究导弹等基地,大都在三线地区。这反映了三线建设的着眼点是(

)A.积极备战服务国防 B.充分利用西部资源C.调整布局均衡发展 D.开发西部贫困地区单项选择题答案22.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三线建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恶劣,为了积极防备外来侵略,国家在三线地区兴办了大量军事、国防工业,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线地区兴办这些国防工业的着眼点不是充分利用西部资源、调整布局均衡发展、开发西部贫困地区,排除B、C、D三项。23.(立德树人)[2023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月考]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时代楷模。他们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独立自主、实事求是C.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单项选择题答案23.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体现了探索时期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故D项正确。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指红船精神,排除A项;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长征精神的特色,排除B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新时期的丝路精神,排除C项。24.[2023衡阳八中期末]下表所示为1968~1971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提案的表决情况。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票数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C.中美关系趋向和解D.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项选择题答案24.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在北京和周恩来举行会谈,并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交换了意见。这些史实说明中美关系正在逐步解冻,有了缓和的迹象,促使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票数发生重大变化,故C项正确。较早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大部分是以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1968年至197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投赞成票的国家数量平稳中有所上升,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票数已经逐渐饱和,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并非1971年票数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一个稳健的过程,并不会导致1971年票数的剧烈变化,排除B项;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理念的成熟,并非票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会议时间大会通过反对弃权1968年第23届4458231969年第24届4856211970年第25届5149251971年第26届76351725.(20分)[2023德州一中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非选择题材料二1952~1978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52年1978年原煤产量(亿吨)0.666.18钢产量(万吨)1353178粮食产量(万吨)1639230477在校学生数(万人)544421351医院、卫生院数(个)35406442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8分)(2)分析上表中1952年至1978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12分)答案25.【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就。第(1)问,根据材料一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改变落后面貌和提供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及理论准备等方面回答。【参考答案】

(1)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一五”计划与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8分)(2)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外交环境的改善。(8分,任答4点即可)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4分)26.(20分)[2023襄阳五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0年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