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词,实现教学目的。2、强化诗词的诵读,感受诗词意境。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4、鼓励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3、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唐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多少年后,有位诗人在长沙奏出了同样的一首秋之壮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部世界,领悟他对秋的所思、所想,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毛泽东诗词体现了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气魄,在他笔下的自然之景均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初中读过的《沁园春·雪》是这样,现在这篇《沁园春·长沙》也是如此。我们要注意作品中写了怎样的景,抒了怎样的情,景与情又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二、文体知识词词这种文学样式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又名“长短句”、“诗余”,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等,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由于格式是固定的,因此写词叫“填词”。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据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字数≦58,中调59~90字,长调≧91字。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古典诗词中,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诗人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三、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20世纪中国独领一代风骚的诗人、书法家,他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抒写现代精神,评说当代中国。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气势宏伟的中国革命的营销史诗。四、背景介绍1911年,毛泽东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他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到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这一年的2月,毛泽东在韶山领导农民运动,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1925年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求学、革命斗争生活,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五、基础把握1、注音沁园春(qìn)
百舸(gě)峥嵘(zhēngróng)寥廓(liáokuò)挥斥方遒(qiú)浪遏飞舟(è)2、词语[寒秋]:即深秋,秋深已有寒意。[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长817公里,流经长沙,向北流入洞庭湖。[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湘江中。[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万,表示很多。[红遍]: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漫江]满江。[百舸]:许多船。舸,大船。[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争流]:争着行驶。[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长空]:广阔的天空。[翔]:本指鸟盘旋地飞,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浅底]:水清澈见底,显得浅,不是真的浅。[万类]:万物。[霜天]:秋天。[竞]:争着。[怅]:原意是失意,这时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廖廊]:指宇宙的广阔。[苍茫]:旷远迷茫。[主]:主宰。[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携来]:携,同。来,助词。[百侣]:很多的伴侣。这里指战友。[峥嵘]:原是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多。[恰]:正当,正值。[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意气]:①意志和气概;意气风发,文中即此意。②志趣和性格: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或偏激而产生的情绪:意气用事。[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指点]:这里是评论的意思。[江山]:一般代称国家,这里指国家大事。[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粪土]:用作动词,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万户,指诸侯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为他们服劳役。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中流]:江心水深急流的地方。[击水]:游泳。[遏]:阻止。[飞舟]:飞快前进的船只。六、整体感知:1、上阕:即景抒情谁主沉浮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地枫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间天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万端:广阔无垠地大地呀,谁才能主宰你的命运?2、下阕:同学少年情中显志回忆往昔,曾经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时侯,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同学们意气奔放,正显得遒劲有力,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七、阅读鉴赏(一)简析上阕第一层(第一个整句)1、本整句为了填词的需要,变动了词序。据词义,其正确的词序应怎样?明确: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深秋时节,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只见)湘江水滚滚向北流去。诗歌为了押韵,或者为了强化语言的启示性、传神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2、从上阕看,这个整句的作用有哪几条?明确:其一,点明时令;其二,交代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其三,引出作者;其四,作出铺垫(A、为下文描写“湘江秋色图”作铺垫;B、为下文“万类……”的哲理作铺垫)。短短十二个字,把诗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还要注意:“独立”、“寒秋”二词的巧妙:“独”字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应,说明作者形独而心不独。“寒秋”,秋深有寒意,因为深秋,所以枫叶才会“红遍”;因为深秋,江水才有“碧透”之状;因为深秋,才觉“长空”,才能赏雄鹰搏击。可见,好些匠心独运的字词,要从宏观来把握,方悟其妙。“独立寒秋”,表面是切合时令特点和作者处境,实际上读罢全篇会发现,诗人是“反弹琵琶”,“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寒秋季节望着日夜不息的江水,诗人陷入了沉思,表达了对祖国和民族前途的忧思之情。第二层(第二、三个整句)中间七句的“铺叙”中意象赏析【串解】远望许多的山上,重重叠叠的枫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般;近看碧绿至极的湘江上,无数的船只在争着行驶。雄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地高飞,鱼儿在清澄的江水里自由轻快地游动,宇宙间的万物,都在这深秋时节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3、诗人是如何描绘出一幅“湘江秋色图”的?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明确:抓住典型,点面结合。多种角度,铺层描画。作者选取了山林、行船、雄鹰、游鱼等最能体现秋色的典型各作为一个点,再用万类概括面,从视觉的不同角度:远望——近看——仰视——俯视;不同色彩:“红遍”,“碧透”;不同形态:“层林”、“漫江”、“争流”、“击”、“翔”等,描写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构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哲理图画。此段描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遍”写枫色之广,“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浓,“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湘水之清,“争”写行船之奋,“击”写雄鹰之健,“翔”写鱼儿之乐。锤炼精妙,令人拍案叫绝。(古诗词的欣赏,捕捉关键性的词语作分析,是一种重要方法,其技艺往往体现在用词上,而用词的技巧又往往体现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锤炼上。)意象的组合,使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境高远,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高度融合。“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掌握的一个概念,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4、作者如何借意象表达思想内涵的呢?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看”字统领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①山红水绿的静景的色彩美万:山之多
遍:红之广层:树林的重重叠叠
染:山林红叶的斑斓绚丽,红得深透漫:江水溢满之状
透:强调水的碧绿清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②事物动态的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透出猛、劲,飞鹰雄姿,矫健有力,更觉天空秋高气爽;“翔”突出轻、快,更显游鱼在江水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在水中从容、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击”、“翔”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总的说来,这些意象,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气势磅礴,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以壮景抒豪情!“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胸怀博大的看景人也便成了“风景”,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第三层(第四个整句)【串解】面对这勃勃生机的一派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联系时代背景,深悟“问……浮”句的含义。这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该由谁主宰,这世界,这国家的命运该由谁来掌握?透过这一非同寻常的询问,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虽问而不答,但答案可悟,下阕结尾,予以呼应,显章法之谨严。5、上阕最后三句以“大地”为意象,写出其“苍茫”、“寥廓”、“沉浮”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人发出了谁来主宰这沉浮未定的寥廓大地(即世界)的追问,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改造旧中国的豪情。(二)简析下阕1、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突出了什么人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2、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叙事、抒情完善地结合起来的?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以“独立”开篇,以江、洲为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动出词人激荡的思潮,为下面的“怅”“问”“忆”蓄势。接着用一“看”字承首句“立”,领起以下七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奠定了全词壮怀激越的感情基调。“万类”句小结并引出发问。“怅”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词人不禁激情澎湃,慷慨发问。下片叙事,却有画面形象,是上片的感情发展与延续。用“百侣”呼应“独立”,再用一“忆”字直贯以下七句,追叙当年词人就学期间战斗生活,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表现出革命者的豪情壮志。末三句更进一层,展现革命者不畏惊涛骇浪、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只有我们革命者,才是主宰天下的主人。至此,诗情得到了酣畅的表达。3、纵观全词,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A、写壮景,抒豪情。B、对比突出。“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于明处对比,“万类霜天竞自由”有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C、语言富有表现力。(“阅读鉴赏”时讲解)八、内容探究1、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这一组典型的画面塑造了词人什么样的形象?明确: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这一组典型画面刻画了词人高大的光辉形象,体现了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性。2、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立、看、怅、问、忆3、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一个“领”字,各领起几句?主要写什么?(1)上阕“看”字;领起七句。看:山、林、江、舸、鹰、鱼、万类。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各种并置景物)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夸张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色彩缤纷
对仗天空:鹰击长空(仰视)水底:鱼翔浅底(鸟瞰)(2)下阕“忆”字;领起八句。(“恰”领起4句。)忆:指点、激扬、击水、浪遏飞舟(各种活动并置)下阕——抒情: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战斗风月:携来百侣曾游年龄气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战斗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4、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5、下阕回忆往事和上阕有什么联系?下阕的两幅画面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高度概括了词人的战斗生涯,展现了主人公昂扬的革命斗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力挽狂澜的革命气魄;另一方面,塑造了革命英雄群体形象,揭示了领袖成长的社会基础,也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6、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叙事、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的?上片写景抒情,以“独立”开篇,以江、洲为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激荡的思绪,为“怅”“问”“忆”蓄势。接着用“看”领起湘江秋景,奠定壮怀激烈的感情基调,引出发问。“怅”由自然想到人类社会,词人激情澎湃、慷慨发问。下片叙事,是上片的感情发展和延续。以“忆”字直贯“峥嵘岁月”图,追叙往昔战斗生活,描绘早期革命者群体英雄形象,表现豪情壮志。“中流击水”图,展现了革命者不畏惊涛骇浪、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艺术回答了上片的发问。至此,诗情得到了酣畅的表达。九、主题作品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思,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精神。十、对比鉴赏1、毛泽东的“独立寒秋”vs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秋”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2、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vs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3、比较阅读:《沁园春·长沙》与《天净沙·秋思》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意象
写景顺序
思想感情
写作手法)《沁园春·长沙》物大、量多,色彩绚丽由远而近,由静而动,由仰视到俯视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热爱自然,赞美生命,寄托了革命豪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对比、对仗。《天净沙·秋思》物小、量少、色彩黯淡由近及远,侧重静态清冷凄凉、孤独无依,对亲人的无尽思念情景交融、排句。4、对于秋天,不同诗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5、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请帖 写作课件
- 爱莲说精简课件
-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9章 第3节 大气压强含答案
- 第三单元(复习)-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地理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西京学院《运营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质量专题教学模板
- 中班语言我想
- 西京学院《程序设计基础》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厌食病护理课件
- 2024届宜宾市普通高中2021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招投标评分标准表
- 灭火器充装检修方案范本
- 新文科建设视角下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的实现路径
-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考核测试卷及答案
- 教培机构如何玩转新媒体
- (完整版)四宫格数独题目204道(可直接打印)及空表(一年级数独题练习)
- 移动机器人SLAM技术 课件 【ch04】移动机器人定位
- JIT、QR与供应链管理课件
- 车辆采购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