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试试卷PAGEPAGE1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为单选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填涂在答题卡上)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乘组安全返回地球。此次航天员返回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后的首次返回,也是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的首次冬季夜间返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神舟十四号”到达的空间,不属于() A.河外星系 B.地月系 C.太阳系 D.银河系2.飞船在轨飞行时成为人造天体,其对应的天体级别是() A.恒星 B.彗星 C.行星 D.卫星3.下列有关飞船着陆场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B.森林茂密,风景优美 C.地面干燥,大气能见度高 D.无河流、沼泽、湿地〖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析】“神舟十四号”到达的空间是在地球之外建立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没有脱离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又属于银河系,“神舟十四号”到达的空间仍处于其中,BCD不符合题意;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神舟十四号”到达的空间没有超过银河系的范围,不属于河外星系,A符合题意。故选A。【2题详析】飞船在轨飞行时成为人造天体,其绕着地球公转,属于地球的人造卫星,对应天体级别为卫星,D正确;天体级别的关系为:卫星绕着行星转,行星绕着恒星转,彗星也是绕着太阳(恒星)转,ABC错误。故选D。【3题详析】“神舟十四号”是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着陆,内蒙古地区以温带草原植被为主,草原面积广阔,地势相对平坦,视野开阔,A不符合题意;内蒙古地区以温带草原植被为主,森林植被较少,多为人工林,B符合题意;该地区气候较为干旱,空气湿度小,多晴朗天气,大气能见度高,C不符合题意;内蒙古地区降水少,河流、沼泽、湿地不发育,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石成金』】中国空间站,又称天宫空间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位于太空高度400公里的轨道上。4.日常生活中人们肉眼能见的是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答案〗A〖解析〗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平时能用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光基本上都从这一层发出,A正确;色球层和日冕层发出光远远小于光球层,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科学家们要通过单色光色球望远镜才能观测到,BC错误;人们肉眼是无法观测到太阳内部的,D错误。故选A。【『点石成金』】太阳的温度分布从核心向外直到光球层,都是逐渐下降的,但到了色球层,却又反常上升,到色球顶部时已达几万度。5.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B.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耀斑就会减少 C.太阳黑子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周期是11年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答案〗D〖解析〗黑子区域的温度比周围其他地方低,所以显得暗一些,故A排除;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周期一般为11周年。通常,光球层黑子数目多的时期,也是色球层上相对应区域耀斑出现频繁的时期。故B排除;黑子时多时少,从数量众多到下一次数量众多,变化周期约为11年,故C排除;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太阳黑子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D正确;故选D。【『点石成金』】光球层常出现的暗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寿命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个小时,少数长的可超过一年.太阳黑子的面积和数量,在时间上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最明显的周期平均约为11年。6.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③信鸽迷失方向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太阳活动发生时,会导致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会造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得指南针和信鸽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①②③正确;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导致,并非太阳活动,④错误。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石成金』】太阳活动:①太阳黑子:发生在还有光球层,其活动规律大概以11年周期,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②耀斑、日珥:发生在太阳色球层。③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发生在太阳日冕层。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上地幔 B.地壳 C.下地幔 D.地核8.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地震波在该界面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C.该界面的深度在海洋部分较大 D.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答案〗7.A8.B〖解析〗【7题详析】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是内部熔岩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熔岩分布在地幔上部的软流层,A正确。因此排除B、C、D,选择A。【8题详析】熔岩所在圈层为地幔,地幔与地壳的界面为莫霍面,故A排除;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故B正确;由于大陆地壳厚度大,因此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大陆部分更深,故C排除;该界面处地震波横波和纵波都能穿过,故D排除;因此排除A、C、D,选择B。【『点石成金』】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下图示意某种常见的地貌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板块碰撞 C.流水溶蚀 D.火山喷发10.该景观地面上对应的地貌有()①溶沟②石钟乳③石芽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1.该地貌所在地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土壤深厚而肥沃②地表水源丰富③多地质灾害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9.C10.D11.C〖解析〗【9题详析】观察图中信息可知,此处有钟乳石,钟乳石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而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C正确;此天窗的形成过程是图中岩石有裂隙,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不断向下溶蚀,侵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溶洞不断扩大,顶部不断坍塌,最终形成此景观中的天窗。整个形成过程中未涉及到变质作用、板块碰撞、火山喷发,ABD错误。故选C。【10题详析】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地表喀斯特景观主要有石芽、溶沟、石林、溶丘、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洼地、溶蚀平原等,①③属于地表喀斯特景观;地下喀斯特景观有溶洞、地下暗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②④属于地下喀斯特景观。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析】该地貌所在地区为石灰岩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且土壤贫瘠,不合适发展种植业,①错误;石灰岩分布区岩层裂隙发育,多溶洞暗河,地表水容易下渗,因此地表水缺乏,②错误;岩石裸露,由于植被退化,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石碎裂,山体(危岩)崩塌较发育,③正确;受流水溶蚀作用,使得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石成金』】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下图为某种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地貌是() A.缓坡为背风坡 B.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C.陡坡为迎风坡 D.流水沉积作用形成13.下列地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答案〗12.B13.A〖解析〗【12题详析】图示地貌为新月型沙丘景观,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受风向影响,沙丘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析】新月型沙丘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由风力搬运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在沙漠地区分布广泛。内蒙古高原有沙漠分布,是由于地处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土壤植被稀疏,风沙活动频繁,有沙丘地貌分布,A正确;黄土高原地貌特点主要为千沟万壑、沟壑纵横,由流水侵蚀所形成,B错误;东北平原植被覆盖率较高,无沙丘地貌,C错误;四川盆地没有沙丘分布,D错误。故选A。【『点石成金』】新月形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是平面如新月的沙丘,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C层大气的特点是() A.有臭氧层 B.对流运动强烈 C.天气复杂多变 D.下冷上热15.图中b层适合飞机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A.氧气含量高 B.对流强烈利于航行 C.大气稳定 D.有电离层利于通讯〖答案〗14.B15.C〖解析〗【14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对流层,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上冷下热,对流旺盛;b为平流层,离地表10千米~50千米的高度,上热下冷;c是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对流旺盛;d为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及散逸层之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上热下冷。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不在中间层,A错误;中间层由于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上冷下热,B正确,D错误;中间层虽然对流旺盛,但由于该层空气稀薄,空气的对流运动不能与对流层相比,几乎没有水汽和杂质,没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C错误。故选B。【15题详析】由上题分析,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上热下冷,大气较为稳定,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天气比较晴朗,光线比较好,能见度很高,便于高空飞行。C正确;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平流层含氧量并不高,A错误;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对流运动强烈会影响飞机飞行安全,B错误;电离层位于热层(d层),D错误。故选C。【『点石成金』】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在低纬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地区平均为8~9千米。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雷雨、浓雾、风切变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3:00和15:00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周围的气温 D.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周围的气温17.该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为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答案〗16.B17.C〖解析〗【16题详析】由图可知,水库中心区的夜晚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白天相反,故C、D排除;由图可知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故A排除。因此排除A、C、D,故〖答案〗为B。【17题详析】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气流下沉,夜晚水库气温高气压低,气流上升,故A、B不符合题意;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故C正确;晚上水库气温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水库,故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选择C。【『点石成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水平运动,形成风。由于地面状况不同,热量环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下左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下右图为某河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影响左图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盛行风向 D.洋流因素19.左图甲地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 B.河流水注入 C.水温异常高 D.冷海水上泛20.有关N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大小的描述及原因是() A.较小,大量陆地淡水注入 B.较小,有寒流流经水温低 C.较大,晴天多、蒸发量大 D.较大,纬度低水温高〖答案〗18.A19.D20.A〖解析〗【18题详析】据图可知,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该海域位于南半球,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多,所以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A正确;图示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与海陆位置、盛行风向、洋流因素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19题详析】结合图中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判断,甲地洋流为秘鲁寒流,受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被吹拂,导致深层冷海水上泛,把深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D正确;该处没有寒暖流交汇,A错误;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少有河流注入,B错误;甲地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不是水温异常升高造成的,C错误。故选D。【20题详析】据图可知,N海域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亚马孙河为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淡水注入量大,盐度低,A正确,CD错误;N海域附近没有寒流流经,B错误。故选A。【『点石成金』】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较低;2.有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高,有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较低;3.有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4海区形状越封闭,盐度就会越趋向于更高或更低。下图为某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导致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不同 B.水分条件不同 C.光照条件不同 D.土壤肥力不同22.骆驼刺生长的亚洲地区环境特征的是() A.植被稀疏 B.土质肥沃 C.地表水丰富 D.植物叶面肥厚〖答案〗21.B22.A〖解析〗【21题详析】“草原巨人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为了减少干季水分蒸发,形成图示植被外形特点,将水分储存在植物体内;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植物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吸收水分、养分、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作用;骆驼刺根系发达,主要是该地区气候干旱,地下水埋藏较深。因此三种植物形态差异最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B正确;从热量和光照条件来看,三种植物生长地热量、光照差异不大,A错误;土壤肥力不是植物生长形态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22题详析】骆驼刺根系发达,说明其生长地区气候干旱,地下水埋藏较深。根据材料可知,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应为温带荒漠地区的典型植被,由于所在地区气候干旱,所以植被稀疏,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A正确;温度荒漠地区,土壤肥力差,B错误;气候干旱,缺乏地表水,地下水埋藏深,C错误;气候干旱,为保持植被体内水分,减少叶片水分蒸发,叶面不可能肥厚宽大,D错误,故选A。【『点石成金』】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为了适应干旱气候,在沙漠生长的植物根系发达,根系越发达,能吸收的水分就越多,地上部分很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生存几率。由土壤表层淋溶下来的物质,到一定深度就淀积下来形成淀积层。下图中甲表示的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3种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乙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条件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最直接影响土壤淋溶作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 C.下渗 D.水汽输送24.图中甲表示的三种土壤淀积层深度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物 B.降水 C.地形 D.成土母质25.能代表森林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A.A与① B.B与② C.C与② D.B与①〖答案〗23.C24.B25.C〖解析〗【23题详析】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随土壤水分由土壤表层向下层移动的作用。地表径流是地表水在地表流动,不能产生淋溶作用,C错误;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逸入大气的过程,不能产生淋溶作用,B错误;下渗是地表水进入土壤孔隙,水分由土壤表层向下层移动,可以产生淋溶作用,对淋溶作用影响最直接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C正确;水汽输送指的是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不能产生淋溶作用,D错误。故选C。【24题详析】根据材料分析,由土壤表层淋洗下来的物质,到一定深度就淀积下来形成淀积层。甲图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湿润、半干旱、干旱区降水依次减少,降水越多,淋溶作用越强,淀积层深度越深;降水越少,淋溶作用越弱,淀积层深度越浅。影响甲图中淀积层深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正确;生物、地形、成土母质在图中分析,均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25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淋溶层越厚说明降水越多,气候越湿润。从图上可以看出,C图淋溶层最厚,说明气候湿润,应该是森林植被;B图几乎无淋溶层,说明气候干旱,应该植被稀少;A图淋溶层居中,半干旱,应该是草原植被。森林植被土壤的腐殖质以来枯枝落叶,因而上层腐殖质含量高,草原植被根系也能成为腐殖质,所以下层腐殖质含量高于森林植被下层的土壤,因此代表森林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是②。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点石成金』】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其中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原始土壤中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成土过程的发展,动、植物残体及其分泌物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共50分)26.下图为“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的规律。(2)我国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原因是什么?〖答案〗(1)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高山、高原地区较丰富;气候干旱的地区较丰富。(2)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污染轻,尘埃杂质少,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解析〗本题以“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根据图示数值可知,由于低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多,高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少,因此太阳辐射总量在纬度上呈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分布规律;而在高山、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比平原地区多;在气候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少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多。【小问2详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比较洁净,尘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青藏海拔高,空气比较稀薄,水汽含量少,云量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纬度较低,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平均较大,太阳辐射强。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海岸按物质组成成分可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常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材料二:下图中左图示意山东省海岸线,右图示意各种海蚀地貌。(1)图左中甲处受____作用,形成泥质海岸,乙处受____作用,形成基岩海岸。(2)岬角(向海洋突出的尖形陆地)向海突出,常形成海蚀柱、海蚀拱桥等。结合图文材料,描述海蚀柱的形成过程。〖答案〗(1)海水堆积海水侵蚀(2)岬角处岩石软硬程度及其结构不同;在海水差异侵蚀作用下,两侧形成海蚀洞;随着海水的进一步侵蚀,岬角两侧海蚀洞被蚀穿而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风化崩塌,形成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石,即海蚀柱。〖解析〗本道题主要以山东省海岸线为例,设置两道小题,考查海岸地貌和外力作用形成过程,内容适中,难度较小,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小问1详析】甲处位于黄河入海口,该处泥质海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乙处基岩海岸是由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小问2详析】向海洋突出的尖形陆地一岬角,岬角处岩石软硬程度及其结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