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文博综合考研 中国考古学通论_第1页
348文博综合考研 中国考古学通论_第2页
348文博综合考研 中国考古学通论_第3页
348文博综合考研 中国考古学通论_第4页
348文博综合考研 中国考古学通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HUANGTIXILIE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专题

系列

A.第一专题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

一、黄河流域

(-)中游地区

1.渭河流域

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一庙底沟二期文化一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

(1)老官台文化距今7200—6300年

A.代表遗址:秦安大地湾、宝鸡北首岭、华县老官台、临潼白家等

B.文化特征:屋中灰坑形制不规整,容积较小;葬式多仰身直肢;生产工具较远时,石器、

骨器、陶器等;反映为锄耕农业初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文化内涵较少

(2)仰韶文化距今6100—4400年

仰韶文化早期以对偶婚为主,仍有群婚,社会形态处于母系制繁荣阶段;中晚期建筑方

面,半地穴式减少,地面建筑增多,开始出现分间和套间房屋;葬制方面,早期多人二

次合葬,同性合葬到晚期已绝迹;氏族血缘纽带开始松弛,男子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开

始由母系向父系制过渡。

・半坡类型

A.代表遗址:西安半坡(早期)、临潼姜寨(一期)等

B.文化特征:生产工具有石、骨、陶器;石器分打制和磨制,磨制为主;直接打击法;主

要有泥质和夹砂红陶;关中东部,半坡类型的彩陶多且复杂;尖底瓶;鱼纹陶片、鱼镖

等较多;关中西部,半坡类型的彩陶较少;尖底瓶不似东部为尖底,而是底部较小的平

底瓶;鱼镖较少,多狩猎工具。半坡聚落多为半地穴式;房屋形制有圆形(多小型)和

方形(多大型);墓葬分土坑墓和瓮棺葬,盛行多人二次合葬和同性合葬;考古人员在

半坡类型的陶器上发现有刻画符号。

•史家类型

A.代表遗址:陕西史家、临潼姜寨(二期)、陕县三里桥等

B.文化特征:通体磨光石器增多,有少量穿孔石器和打制石器;泥质和夹砂红陶,少量泥

质灰陶;房屋为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式,较浅,面积大;墓葬多,多人二次葬。

・庙底沟类型

A.代表遗址:陕县庙底沟,华县泉护村,洛阳王湾等

B.文化特征:以磨制石器为主,通体磨光石器数量增加,钻孔技术较普遍:陶器以细泥红

陶最多,其次夹砂红陶;除半地穴外,有一定数量的地面建筑,形制有方形、圆形、长

方形;墓葬多单人仰身直肢葬,多数无随葬品。

•西王村类型

A.代表遗址:西安半坡(晚期)、芮城西王村等

B.文化特征:生产工具有石、骨、陶器,以石器为主;磨制石器多通体磨光;钻孔技术较

进步,出现单面穿孔;泥质和夹砂红陶最多,灰陶次之,泥质黑陶最少;建筑方面,分

间房屋已出现,地面木构建筑较多且面积大;墓葬有土坑竖穴墓和瓮棺葬,前者多为成

人,单人仰身直肢葬,多无随葬品,后者多是幼儿夭折用。

(3)庙底沟二期文化

A.代表遗址:华县泉护村、芮城西王村等

B.文化特征:以半地穴式房建筑为主,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单/双室,铺白灰面;窖穴多口

小底大;墓葬多排列整齐,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单人仰身直肢葬,多无随葬品;有发现

表示男性崇拜的陶祖;父系制已确立,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

2.豫西和晋南地区

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一史家村类型一庙底沟类型一西王村类型)一庙底沟二期

文化一陶寺文化(三里桥二期文化)

三里桥二期文化陶寺类型

A.文化特征:早期多以磨制石器,有斧、铸、铲等为主;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黄

陶次之。晚期出现了蚌刀和有肩石铲;陶器仍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磨光黑陶数

量增加;发现由猪的肩胛骨做成的卜骨。

B.陶寺遗址内的城址分早期小城、中期大城,小城位于大城内的东北部。陶寺遗址可作为

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对象

3.豫中及周围地区

裴李岗文化一仰韶文化■*大河村五期一王湾三期

(1)裴李岗文化公元前5400—公元前4900年

A.代表遗址:新郑裴李岗、临汝中山寨、长葛石固等

B.文化特征:以泥质红陶最多,夹砂红陶次之;房屋均为半地穴式,以圆形房屋为主,门

朝南,有阶梯式门道: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男女性墓随葬品有区别(表明裴李岗

时期,男女有明显的劳动分工)。

(2)王湾类型(王湾三期)

A.代表遗址:洛阳王湾、偃师灰嘴等

B.文化特征:陶器以灰陶为主,少量黑陶;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蚌器;王湾类型叠压

在二里头文化之下,表明其与二里头文化有直接承袭关系。

4.冀中、冀南和豫北地区

磁山文化f后岗一期大司空一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

(1)南庄头类型距今10500—9700年

A.文化特征: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北部,具体在今天保定市徐水县。遗址的底层堆积为湖

相沉积,陶器类型单一,主要是罐(圆方唇,有折沿,颈部有附加堆纹,平底,底部有

烧烤痕迹),有动物骨骼出土,部分上有烧烤痕迹。

B.南庄头遗址是迄今在华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

对研究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家畜起源、陶器产生等有重

要意义。

(2)磁山文化

文化特征:一农业工具出土较多,说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进入到“锄耕农业”阶段;发

现了较多的碳化粟,说明当时人们过着以种植粟为主的农业经济生活;有猪狗等动物骨

骼,说明家畜饲养得到发展;有骨链、鱼镖出土,说明渔猎生产依然是辅助性经济部门。

••磁山一期文化:

陶器以夹砂褐陶最多;石器磨制为主;房屋为圆或椭圆的半地穴式建筑,多无门道,部

分有台阶或坡道;窖穴多长方形,四壁规整

••磁山二期文化:

陶器以盂和支架数量最多,罐和三足钵次之;房屋比一期文化时进步,开始出现阶梯式

门道的圆形房屋

(3)后岗一期文化

A.代表遗址:安阳后岗、同乐寨等

B.文化特征:石器磨制为主,部分器形只在刃部磨光;房屋为半地穴式;灰坑多为椭圆形;

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

•后岗一期早期:

少量彩陶;炊器以鼎为主;早期无豆;有支架、盂、三足钵等,含有磁山文化因素

•后岗一期晚期:

不见彩陶;鼎减少,出现灶和甑;出现圈足镂孔豆;出现小口高颈双耳壶

(4)大司空一期文化

A.代表遗址:安阳大司空村、邢台柴庄等

B.文化特征: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少量骨器和蚌器;少量彩陶,彩绘多为红色、赭色。

(5)后岗二期文化

A.代表遗址:安阳后岗、八里庄等

B.文化特征:石器有磨制石斧、石铺、石镶;房屋多是圆形“白灰面”建筑,房屋附近、

墙基下、柱洞下都发现婴儿墓,部分有瓮棺:人们已掌握凿井技术:陶器以泥质和夹砂

灰陶为主;墓葬多单人仰身直肢葬,无随葬品。

(­)下游地区

后李文化一北辛文化一大汶口文化一山东龙山文化

(1)后李文化

A.代表遗址:临淄后李官庄、章丘小景山等

B.文化特征:出土石器形制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凿等;陶器用含细砂的沉积土直

接烧制,不经淘洗,有少量较粗的沙粒,可能孱砂;建筑为半地穴式,部分地面墙壁有

烧烤痕迹,门道多朝南;墓葬有土坑竖穴墓、土坑竖穴侧室墓两种,均为单人仰身直肢

葬,随葬品极少。

(2)北辛文化距今6700—5600

A.代表遗址:山东滕县北辛、泰安大汶口、兖州王因下文化层等。

B.文化特征: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角器、牙器等,石器有打制和磨制;墓葬多单人仰

身直肢葬,头朝东,随葬品少;以夹砂陶数量最多。

(3)大汶门文化距今6700—5600

文化特征:农业定居,粟作为主;较发达的家畜饲养业,种类有猪狗牛羊。

文化分期:

A.早期阶段:

a)代表遗址:兖州王因、泰安大汶口(下层)、滕县岗上村等

b)文化特征:生产工具有石、骨、角器及少量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灰、黑

陶较少但较北辛文化增多;墓葬头朝东,少数朝北;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合葬。

B.中期阶段:

a)代表遗址:邹县野店、泰安大汶口(5、6期)、江苏花厅村等

b)文化特征:生产工具制作精致;夹砂红陶最多,泥质黑陶和灰陶次之,泥质红陶和

夹砂灰陶最少;墓葬头向多为东或东北;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一定数量的合葬

墓,有同性合葬、成年男女合葬、大人和小孩合葬.

C.晚期阶段:

a)代表遗址:泰安大汶口(7-9期)、曲阜西夏侯、胶县三里河、日照东海峪等

b)文化特征:生产力水平较中期有较大发展;制陶业有较大发展,轮制技术用来生产

大件陶器;作为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开始出现;出现较复杂的刻划符号;墓葬以单人

仰身直肢葬为主,少量合葬墓,合葬多成年男女合葬。

(4)山东龙山文化距今2200—1900年

A.代表遗址:山东城子崖、日照两城镇、东海峪、胶县三里河等

B.文化特征:陶器以三足器、圈足器为主,平底器次之,器身多有流、盖等附件;石器多

为磨制,穿孔技术发达;制玉工艺已达很高水平,反映出玉质礼器制作的专业化;冶铜

业已开始出现;墓葬方面,集中分布排列有序的墓葬群较少,说明群族纽带逐渐松散。

・城子崖类型

分布在鲁中丘陵、鲁西平原以东地区;灰陶数量较多,黑陶数量较少。

・两城类型

分布于鲁东山地和滨海地区,以黑陶为主。

•青昌堆类型

分布在鲁西平原、豫东、苏北的黄淮平原;灰陶为主,黑陶数量较少。

龙山文化的分期:

A.早期:以东海峪的中文化层墓葬、大范庄的部分墓葬和呈子的上文化层为代表;陶器以

夹砂黑陶、褐陶为主,泥质黑陶数量较少。

B.中期:以东海峪的上文化层、呈子文化层和三里河部分墓葬为代表;泥质黑陶数量增加,

轮制为主,龙山文化的典型器型均已出现。

C.晚期:以姚官庄遗址为代表;以泥质、夹砂黑陶为主,细泥黑、灰陶次之,少量橙红陶

和黄白陶;作为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增多,主要有章丘城子崖、邹平丁公、临淄田旺等。

龙山文化的社会形态:

农牧业和手工业水平比大汶口时期有显著提高;轮制陶器技术普遍推广,蛋壳黑陶和大

型磨光陶大量生产,反映制陶业的水平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文化;制石、制玉手工业达

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社会上财富增加,掠夺战争增多,设防城堡普遍出现;礼器以及体

现奴隶主阶级意识形态的饕餐纹和云雷纹出现。

(三)上游地区

1.跳河流域

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一马家窑类型f半山类型一马厂类型)f齐家文化

(1)马家窑文化

・石岭下类型

A.石岭下类型是一个过渡类型,介于仰韶庙底沟类型与马家窑类型之间,兼具二者文化因

素,是马家窑文化的早期阶段。

B.代表遗址:天水杨家坪、罗家沟,临跳马家窑等

C.文化特征: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次之

・马家窑类型

A.代表遗址:临跳马家窑、兰州曹家嘴、王保保城等

B.文化特征:磨制和打制石器,以磨制为主;红陶为主,少量泥质灰陶;二次葬、仰身直

肢葬、瓮棺葬。

・半山类型

A.代表遗址:青海柳湾、兰州青岗岔等

B.文化特征:红陶为主,少量灰陶;生产工具包括石斧、铸、凿等;多方形或长方形半地

穴建筑,附近有窖穴和陶窑;早期多仰身葬,晚期多侧身屈肢葬;随葬品一般很少,少

数墓较多,出现贫富分化。

・马厂类型

A.代表遗址:甘肃马家湾、永昌鸳鸯池等

B.文化特征:红陶为主,灰陶次之;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农具大量发现;房屋内多有袋

装窖穴,标志私有财富出现;葬式主要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屈肢葬、二次葬、俯身

葬;墓葬规模大小和随葬品的多寡悬殊的现象较突出;晚期出现人殉、人祭。

(2)齐家文化

A.代表遗址:广河县齐家坪、乐都县柳湾、武威皇娘娘台等

B.文化特征: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多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

式建筑,屋内多有白灰面铺设的居住面,中间有圆形灶,门道一般朝南;墓坑多为长方

形竖穴,头向西或西北;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等;普遍成年男女合葬墓和殉人

墓,随葬品多寡悬殊,贫富分化及阶级对立十分显著;农牧业、制陶业及其他手工业发

展较大,特别是冶铜业的发展,反映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氏族制已趋瓦解,文明时

代到来。

辽河流域

新乐文化一兴隆洼文化一红山文化一富河文化

(1)新乐文化(距今6200年左右)

文化特征:陶器以夹砂红褐陶最多,火候较低,胎质疏松;泥质陶器表多有纹饰,多属

篦纹系统的竖“之”字形纹;石器以细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三种,以细石器为主:

房屋多半地穴式,门向南。出土一系列农业生产和谷物加工工具,说明当时有了定居农

业;较多细石器、石镶、网坠的发现说明渔猎经济仍占较大比重。

(2)兴隆洼文化(距今6200年左右i)

A.代表遗址:内蒙古兴隆洼、老矿遗址等

B.文化特征:陶器均为夹砂陶,火候较多,内壁多经磨光,均手制,器表多纹饰,为五六

种纹饰组成的复合纹;石器有打制、磨制、压制、琢制四种,打制最多;房屋多半地穴

式,多呈东南-西北方向排列。

(3)红山文化

文化特征:陶器分夹砂褐陶和泥质红陶,前者较多;夹砂陶,手制,火候低,质地疏松;

纹饰有纵横“之”字纹、纵横“之”字点纹,多为篦纹系统的“之”字形纹;石器有细

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细石器最多;房屋多半地穴式房屋,靠墙处有小型袋状窖

穴;过着一定程度的农业定居生活,渔猎仍是重要经济部门。

(4)牛河梁遗址

牛河梁的积石冢分布在近30个山巅、高坡上,与牛河梁的女神庙和东山醉的祭坛遥相

呼应;有主室、侧室,陶塑残块中有体型较大的主神;积石冢内随葬了众多精美玉器。

(5)富河文化(距今4600—4800左右)

文化特征:陶器以质地粗疏的黄褐夹砂陶为主,内壁多黑色,皆手制,泥条盘筑为主;

生产工具有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骨器;房屋有方形圆形,皆借山坡建成,

门开在南面,中央有灶。

三、长江流域

(-)上、中游地区

1江汉区

玉蟾岩遗存一仙人洞遗存一彭头山文化一皂市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化f大溪文化f屈家岭

文化-石家河文化―宝墩文化

(1)仙人洞、玉蟾岩遗存

•仙人洞文化

A.仙人洞遗址的分层特征:

a)第2、3层为旧石器文化堆积

b)第3、4层为下层文化堆积

B.上下层出土的文物区别:

a)上层出土夹砂粗陶片,下层不见

b)上层有磨制石器,下层只有打制石器

c)上层有较多螺蚌壳,下层不见

d)上层出土碎陶片为夹砂红陶,质地粗疏

・吊桶环系文化

A.文化堆积分上下两层

B.上层出土夹砂粗陶片、局部磨制石器、骨器等

C.下层出土遗物与仙人洞下层一致

・玉蟾岩文化遗存

A.分布:湖南道县白石寨村,为南岭北麓

B.出土遗物:石器、陶器、骨器、角器、水稻遗存等

C.文化特征:均为打制石器;黑褐色陶片,质地粗疏,内外饰编织纹;稻作农业经济形成

和发展;狩猎技术和狩猎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2)彭头山文化

A.分布:澧水下游

B.发现遗址:彭头山、李家岗等

C.文化特征:房屋建筑分大型地面建筑、小型半地穴式房屋;墓葬墓坑小而浅,有方形、

圆形、不规则等;多红、褐陶,有红色陶衣;石器分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小石

器三种;有水稻遗存,表明水稻栽培已经过选育、驯化阶段,到稻作农业的诞生阶段

(3)皂市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化

・皂市下层文化

A.分布:澧水中下游、沅水下游

B.发现遗址:石门皂市、临澧胡家屋场等

C.文化特征:以发展农业为基准选择房址;石器有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燧石小石器;

夹砂陶为主

•城背溪文化

A.分布:鄂西的长江两岸

B.发现遗址:宜都城背溪、种归柳林溪等

C.文化特征:陶器主要用泥片贴筑法成型

(4)大溪文化

A.分布区域:西至川东三峡,东抵汉水,南达洞庭北岸,北到荆州地区

B.发现遗址:四川巫山大溪、湖北梆归朝天嘴、宜昌杨家湾等、湖南澧县三元宫、安乡汤

家岗等

C.文化特征:农业经济为主,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猪牛羊;生产工具石器为主,少量骨器、

木器;早期红陶为主,晚期黑陶为主;建筑有圆形半地穴式建筑,也有长方形、方形地

面建筑;多一次葬,头多向南,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

D.类型划分:

a)长江三峡区:石器多大型厚重,制作粗糙;炊器以陶釜、支架为主,中期开始出现

少量鼎

b)三峡以东地区:炊器以鼎为主,釜数量较少;有极少量白陶

c)洞庭湖北岸的湘北地区:彩陶纹饰纤细、繁缗,富于变化,陶器中有一定数量的白

(5)屈家岭文化

城址的分布与规模:

A.城头山古城:护城河、城垣、城门、城内夯土台基组成

B.走马岭古城:位于湖北石首市

C.阴湘城:湖北江陵市,城垣、房址、灰坑、窑址、墓葬等,发现大量炭化稻米和稻谷

D.马家垸古城:湖北荆门市,遗址两侧均有河流

E.石家河古城:规模最大,湖北天门市,城垣、护城壕、壕外土台组成

文化分期及特征:

•早期遗址:湖北屈家岭、朱家嘴,安乡划城岗等

文化特征:早期时期磨制较粗糙,边缘有打琢痕迹;灰黑陶为主,灰陶次之;墓葬头向

东北,随葬品多日用陶器

•中期遗址:湖北哪县青龙泉中层,湖南安乡划城岗二期等

文化特征:房屋遗址发现较多,有长方形单间、双间,圆形单间等;生产工具以石器为

主,骨器陶器较少;灰陶为主,黑陶次之;墓葬方面多散葬、单人葬

•晚期遗址:湖北石家河遗址下文化层、均县观音坪下层等

文化特征:彩陶纺轮数量增多,性质变小;灰陶为主,红陶数量增加

社会经济:

A.屈家岭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发达,普遍栽培水稻,普遍饲养猪

狗牛羊鸡等;

B.屈家岭文化中期已出现分间房屋、布局呈“品”字形的房屋;

C.墓葬多分散的单人葬,反映氏族血缘纽带的松弛;

D.屈家岭遗址下层发现陶祖,反映父权崇拜,说明屈家岭文化时期已进入父系制阶段

(6)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桂花树三期文化

・石家河文化

A.分布:江汉平原中部

B.文化特征:泥质灰陶为主,少量泥质红陶;纹饰以篮纹最多,其次是绳纹和叶脉纹;墓

葬中部分有二层台,墓坑和人骨用胶泥封填,多仰身直肢葬

・青龙泉三期文化

A.发现遗址:青龙泉、鹿家洲、那县大寺(上层)等

B.文化特征: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陶制工具较少;泥质灰陶、夹砂灰陶最多;葬式

多单人仰身直肢葬,极少数屈肢葬,头向西或北

•桂花树三期文化

A.分布:鄂南、湘北

B.发现遗址:湖北桂花树、澧县王家岗、安乡划城岗(晚期)等

C.文化特征: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典型器型;房屋形制多为方形,屋内有灶坑;泥

质灰陶,夹砂灰、褐陶为主,少量泥质磨光黑陶

(二)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

A.城址及出土物

a)宝墩古城:泥质陶数量多于夹砂陶

b)芒城:陶器以手制+慢轮修整为主,石器均磨制

c)鱼凫城:夹砂褐陶为主,石器以小型为主,多为磨制

d)郸县三道堰古城:古城建筑年代为宝墩文化第三期,石器多小型磨制

e)双河古城:内外两道城垣,文化面貌与芒城相近

B.文化特征:

a)陶器分泥质、夹砂两类,多褐、灰、灰黄陶,以泥条盘筑再经慢轮修整为主

b)房屋都是地面建筑,有方形、长方形两种

(三)长江下游

[环太湖区

薛家岗文化f北阴阳营文化一马家浜文化f松泽文化f良渚文化f河姆渡文化(宁、绍地

区)

(1)薛家岗文化

A.分布:南到长江,北到观水,西至鄂皖交界,东达巢湖

B.文化分期:

a)第一期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陶较少,质地松软,火候低

b)第二期以夹砂灰黑陶为主,少量黑皮陶

c)第三期以夹砂灰黑陶为主,石器多通体磨光,穿孔技术较发达

d)第四期出土较少,有夹砂鼎、泥质黑陶高柄杯等

C.与周围文化的关系:

受到南京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影响,东

北部受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影响,西部受到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影响

(2)北阴阳营文化

A.发现遗址:南京北阴阳营遗址、江宁咎庙遗址等

B.文化分期:

a)第一期(北阴阳营期):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陶器有夹砂红陶最多;墓葬多集中

分布,无墓穴,均用含烧土和陶片的黄土掩埋;头多向东北;多仰身直肢葬,少量

俯身葬和二次葬;随葬品多生前用的实用品。

b)第二期(咎庙一期):石器主要有斧、铸、刀、凿等;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黑

陶为主,有少量质地粗疏的胎中夹有植物茎叶的陶器.

c)第三期(咎庙二期):玉器有素面玉谖、兽面纹玉佩等;陶器的典型器型是高颈鼓

腹圈足贯耳壶

(3)马家浜文化

A.分布:太湖流域为中心

B.发现遗址:桐乡罗家角、嘉兴马家浜、吴县草鞋山等

C.社会经济:

a)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早期制作较粗糙,晚期较精致,多通体磨光,器形规整,

穿孔技术较进步

b)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水稻是主要农作物,家畜有猪、狗、水牛等

c)纺织物:草鞋山发现炭化的纺织物残片,是中国出土的最早的纺织品

d)房屋:多长方形,个别圆形

e)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就地堆土掩埋,一般无墓坑;头向北的单人仰身直肢

葬较多;墓葬中,有将釜、豆、盆等扣在死者头上,或置于陶器中

D.分期及年代:

a)早期阶段:以罗家角第四层为代表,距今6400左右;陶器以红褐陶为主;素面为

主,有刻划纹、绳纹和附加堆纹等

b)晚期阶段:以马家浜(距今6900-5800)、罗家角第三层、草鞋山8-10层(距今5500

左右)、松泽下层等为代表,陶器以夹砂红陶最多

E.马家浜文化类型的划分:

a)罗家角类型:杭州湾以北,遗址有罗家角、马家浜、吴家埠等;陶器多角风格,锯

齿纹、荷叶边装饰

b)草鞋山用墩类型:分布在太湖流域北及东北部,遗址有草鞋山、坪墩遗址;陶豆是

主要器形之一,鼎在早期不见,晚期出现几种形制的鼎

F.与周围文化的关系:

a)分布地域与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邻近,两者互相影响

b)与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互相影响

(4)松泽文化距今5300-5000年

A.分布:太湖流域为中心地区,传播范围稍大于马家浜文化

B.文化分期:

a)墓葬:既有俯身葬,又有仰身葬,头多向北;随葬品较少,少量生产工具,陶器有

豆、罐、盘等,以豆最为常见

b)陶器:夹砂红陶为主,夹砂陶多用介壳粉末和稻壳作为掺合料,质地粗疏

a)墓葬:多为头向南的单人仰身直肢葬,开始出现一对成年男女合葬墓;随葬品多为

日用陶器

b)玉器:制作较精致,器形有璜、珠、坠饰等

c)陶器:灰黑陶数量增多,红陶数量减少;器表多素面,纹饰有弦纹、竹节纹、绳纹

等;镂孔主要在豆柄上

d)社会经济:松泽文化中晚期,父系制已开始确立,出现一对成年那女合葬墓,随葬

品多寡悬殊现象己出现

•姻

a)石器:磨制精致;穿孔技术发达

b)玉器:有穿孔玉斧、环、珠等,璜少见

c)陶器:泥质灰陶为主

d)纹饰:常见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镂孔和彩绘,彩绘为朱红或黄色

e)墓葬:葬式和头向同中期,多单人仰身直肢葬,无墓坑;随葬品少见生产工具来随

(5)良渚文化

A.分布:中心为太湖流域

B.分期年代及文化特征:

•早期距今5000-4500

a)代表性遗址:吴县越城中层、邱城上文化层等

b)陶器:泥质黑皮陶为主;轮制为主;弦纹、划纹、镂孔等

c)石器:通体磨光,制作较感泽文化精致;穿孔技术发达

d)玉器:外方内圆的方柱体玉琮还未出现

e)墓葬: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南或东南;随葬品多寡较赛泽时期突出;随葬玉器有

玉琮、玉璧等,具有“礼器”性质

・中期距今4500-4000

a)代表性遗址:马桥遗址、寺墩的良渚文化层为代表

b)陶器:泥质黑皮陶数量增多;轮制较早期发达;泥质黑陶的器表一般打磨光滑

c)石器:变化不大,但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器类增加

d)葬制:埋葬时举行某种用火的殆葬仪式

•晚期距今4000-3700

a)代表性遗址:雀墓桥、草鞋山遗址第二层为代表

b)陶器:泥质黑皮陶为主,质地细腻;制作技术进步,出现胎壁很薄的蛋壳黑陶;素

面为主,部分有弦纹、刻划纹、镂孔等

c)墓葬:男性的随葬品增多,有“一夫多妻”现象,反映出良渚文化晚期可能已经进

入阶级社会或跨进阶级社会的门槛

C.文化特征:

•陶器:

a)泥质黑皮陶和夹砂灰黑陶为主,以前者最具特征性

b)轮制为主,器形浑圆规整,胎壁薄

c)泥质陶表面打磨光滑

d)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刻划纹等

e)器形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少量平底器

•石器:

a)通体磨光,制作精致,穿孔技术发达,穿孔普遍使用管钻法

b)具有特征性的器形有扁平长方形穿孔石斧、有肩穿孔石斧等

c)玉器常见器形有斧、琮、谖等,多是大型墓中的随葬品,饰有兽面纹、云雷纹等

•建筑:

a)居住面为红烧土硬面

b)农业经济

c)很发达,有水稻、蚕豆、芝麻、花生等

d)聚落群和古城址:

•莫角山遗址:浙江余杭,河谷地带,长方形,可见人工堆筑三个土墩。发现对良渚文化的

聚落形态、社会性质和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寺墩遗址: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感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址,江苏常州,6w平方米,78-

82掘,发现了丧葬玉璧、琮较多的良渚文化墓葬,是太湖流域最大的良渚文化遗址。

•瑶山墓地:瑶山墓地,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之一(另一处为反山墓地),

属性为良渚文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墓地是一个三重的“回”字形土台,从内

到外依次是赤色土方、灰色土框和黄褐色土框。

•反山墓地: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之一(另一处为

瑶山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在2007年11月官方宣布发现的“良渚古城”之内,

西北距莫角山台址约100米。1986年发掘土坑墓11座,估计11位墓主最多分属两代人。

墓穴较宽大,有棺椁类葬具。随葬大量珍贵器物,90%以上是玉器,还有石器、陶器、漆器、

象牙器等,共1200余件(组)。墓主应该是莫角山台址和瓶窑古城的主人。

(四)宁绍平原的河姆渡遗址

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之一。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

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

分布: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

文化分期:

•早期

A.骨器:骨器是河姆渡文化生产工具的主体,是其典型器物,骨耙的大量出现,说明在近

7000年前的宁绍地区,已经进入“熟荒耕作制”的“帮耕农业”阶段

B.木器:是河姆渡文化中数量较多、品种丰富的一类器物;木桨的出现说明当时船已作为

水上运输工具

C.陶器:夹炭黑陶数量最多;陶器胎厚疏松,火候低,吸水性强;手制,泥条盘筑为主;

造型简单,器型不规整

D.干栏式建筑:适应低洼潮湿的沼泽地而设计的建筑形式,分高干栏和低干栏两种

E.墓葬:无墓坑、葬具,全为单人屈肢葬,头向东,多无随葬品

F.农业作物:已普遍种植水稻

・晚期

A.石器:磨制技术进步,多通体磨光,器形规整;管钻技术出现

B.陶器:夹砂红陶数量最多,素面为主,纹饰简单,后期出现泥质灰陶,少有陶衣

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区别:

A.生产工具:河姆渡以骨器为主,马家浜以石器为主

B.房屋建筑:河姆渡为干栏式建筑,马家浜为地面建筑

C.陶器:河姆渡夹炭黑陶为主,马家浜夹砂褐陶为主

D.纹饰:河姆渡多绳纹,马家浜则绳纹较少

四、华南地区晚期

石峡文化一大龙潭文化一昙石山文化

(1)石峡文化

A.分布:广东北部

B.石器:镀、铲、铸、凿等

C.陶器:多为灰褐色、灰黄色;多为轮制、模制;多素面,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条纹

等;三足器、圈足器、圜底器为主

D.农作物:釉稻为主

E.墓葬: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坑壁多经火烧;随葬品中是石制工具较多:随葬陶器多为三

足器、圈足器、圜底器;出现一定数量制作精美的有礼器性质的玉器

(2)昙石山文化

A.分布:闽江下游

B.发现遗址:福建闽侯昙石山、福清东张等

C.文化分期:

a)早期:以昙石山下层、东张下层等为代表,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磨制不精;房屋

门道向东,主要为地面建筑;墓葬:成人墓为长方形竖穴,婴儿墓不见墓坑,无葬

具,随葬品很少,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

b)晚期:以昙石山中层、东张中层等为代表;石器中有石刀、石钺等,蚌器等大量新

器形出现;农业生产获一定发展,渔猎仍占一定地位;以灰陶为主,几何印纹硬陶

比早期增加;墓葬出现女性为男性殉葬,说明昙石山文化石器已进入父系制阶段。

第二专题城址布局特点

1.殷墟

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的渔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

面积约30平方公里(BC13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周灭殷后,逐渐沦为废墟,故城

殷墟)殷墟范围与布局已基本搞清。

宫殿区在小屯村东北,已发掘出建筑基址53座,分为甲、乙、丙三组。三组基址平面

多为长方形,修建时先挖基槽后填土夯筑,皆用石柱础、有的还垫有铜柱础,在柱础下或门

侧经常用人“奠基”。

王陵区在渔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岗、前小营和武官村之间。己发掘大墓13座,内有大

量殉人、人牲、随葬品、祭祀坑,其中以武官村大墓、妇好墓为代表。

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小屯宫殿宗庙区附近。有铸铜、制石、陶器、制骨作坊遗址等。

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司母戊鼎,带盖偶方彝等著名青铜器),甲骨等。

最具代表性的是殷墟甲骨的发现,共发掘出土2万多片,为研究商代晚期历史提供了重要而

丰富的资料。止匕外,在大司空村、花园庄、白家坟等地发现了居住遗址。

殷墟的发掘,几乎完全改变了传统史观中夏商周三代历史的面貌,真实确立了殷商社会

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

到了基点作用。

一、西周都城遗址

1.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是周族的发祥地和灭商以前的都城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岐山与扶风两县之间,

东西约3公里,南北约5公里。周人自古公亶父时即迁于此地,作为都邑,文王迁都丰京

后,仍是重要政治中心,直至西周末年,犬戎入侵废弃。

遗址内周代遗存非常密集,内涵丰富。包括有西周时期的墓葬区(己发掘有岐山凤雏和

扶风召陈两处建筑基址),宫殿建筑群区,制骨作坊,制陶作坊,制铜作坊,平民住宅区等

遗迹。

出土了大量时期、陶器、骨器、玉器、铜器等异物,之后又出土了大量甲骨。周原遗址

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出土了大批窖藏青铜器,迄今发现窖藏30多个,出土青铜器达千件以上

(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等),大大推进西周铜器断代研究。周原遗址的发现,为探索先

周文化的起源,西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物质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2.丰镐遗址:

中国西周王朝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长安县洋河两岸,丰京在西岸,镐京在东岸,总面

积约15平方公里。BC11世纪周文王作丰邑,武王作镐京,至BC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止近

300年间,丰、镐两京一直是西周王朝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遗址内发现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群,内有大量板瓦,筒瓦,水管道等残片,推测为宫殿

建筑的一部分。在丰京西北发现一处大规模西周墓地(有严格规划、区分、布局),附近有

陪葬马坑。同时遗址内散布众多居址,中小型墓葬。发现制陶、制骨作坊和多出铜器窖藏,

出土大量铜器。丰镐遗址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遗址的发掘为全面研究和

认识西周文化奠定了基础。

3.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琉璃河乡。遗址东西横距3.5公里,南北纵距1.5公

里。为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包括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址三部分。

古城址位于遗址中部,地面尚存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北半部,北墙829米,东西墙北段

尚存约300米,建城年代约在西周初期。墓葬区位于城东南部,以黄土坡村最为集中,墓分

大、中、小三型,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中小型墓有熟土二层台,大型墓多有两条墓道。随

葬品小型墓以陶器为主,中型墓以青铜器为主,大型墓多被盗。陶器组合为鬲、罐。出

土青铜礼器中以董鼎和伯矩鼎等最为珍贵。

近年出土刻有“成周”文字的甲骨,为确定燕都城址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夏商

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收获。居住区位于城内及西部,有房屋、窑穴、水井等遗址。

二'东周城址

1.东周王城

位于河南洛阳。周平王东迁后的政治中心。东周王朝除有一段迁都成周外,定都于此。

南临洛河,西跨涧河。城墙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只保留了一部分,但大致范围可知。西南

角有一相对独立小城,作用不清,被认为可能是王室居处。

2.曲阜鲁国故城

山东曲阜。至迟形成于西周晚期。东西最长3.7千米,南北最宽2.7千米,城墙都已找

到,四周有城壕,一些城垣仍保留在地面上。发现11座城门,东、西、北各三座,南2座,

各门与城内大道相连,大道宽7一—15米。城中部偏北发现9个密集分布大型基址,并发现

夯土墙基,可能为宫殿区所在。宫殿区外围发现手工业作坊。城北、西部有五、六处墓地。

布局较规整,宫城位于廓城中心,有中轴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周代传统礼制。

3.侯马晋城

位于山西侯马市区西北部,春秋晚期晋景公从绛迁都新田(新绛),使用时间前585-

—前416年。由六个大小不等之城圈组成。白店故城属春秋早期,牛村故城下限为春秋早期。

其他故城都为春秋晚期一一战国早期。大量青铜器作坊。盟誓遗址,法河附近发现面积达50

万平方米的墓葬群。

4.临淄齐故城

位于山东淄博。范围、布局、设施基本清楚。春秋、战国一直是齐都城。分大、小城。

大城南北4500米,东西4000米。小城地势较高,南北2200米,东西2000米,城墙夯筑。

东西各一条自然河流。南、北墙外均有城壕,与河流相连。共发现11座城门,与主干道相

通。小城内以桓公台为中心分布许多建筑,桓公台平面呈椭圆形,高14米,为一座大型建

筑台基。小城南发现齐法货铸币及陶范,东、南部发现铸铁作坊。大城中、北、东、西部发

现大量手工业作坊,门类齐备,故大城当为手工业区。大城东北部发现大型墓葬。发达的

排水系统,已发现3条,长度为700——1000米,宽20米左右,深3米。

5.易县燕下都

始建于战国中期。河北易县,中易水和北易水之间。东西8000米左右,南北4000米。

东城为主城,地面仍有城墙保留,东、北、西各发现一座城门,东有人造壕沟,西有运粮之

运河。东城北部为宫殿区,以五羊台为中轴线,北至城墙外老姆台,1400米南北中轴线,分

布许多夯土台基。五羊台最大,高11米,东西140米,南北110米;老姆台次之,但有12

米高。宫殿区内有手工业、冶铁、制兵器、制骨作坊。东城南部为居民区,发现手工业作坊。

东城西北角为王室及贵族墓地,其中20余座有高大封土。西城略小于东城,无大型夯土建

筑基址及大型墓葬,只有小型居址与小型墓葬。西城年代晚于东城,出于某种需要。

6.邯郸赵故城

赵王城为宫殿区,发现一些城门,西城有一“龙台”,为一高大夯土台基,当为主要宫

殿,以之为中轴线,发现较多基址,有些规模较大。东城为不规则长方形,中部有南北并列

两台基,称南、北将台,也为较大基址,发现大量瓦片、瓦当。大北城发现以手工业作坊

为主,有冶铁、制陶、制石、制骨,发现陶窑,赵敬侯迁都于此至秦灭赵。都为赵都。

7.新郑郑韩故城

位于河南新郑,春秋郑、战国韩灭郑后的都城。东西最长5000米,南北最宽4500米。

保留部分城垣,最高者18米。城市被一条南北向城墙分为二,即东西相连二城,东城为西

城二倍。西城,梳妆台,高于地面7米,为目前发现基址中最大的一座。西城当为宫殿区,

发现地下室,低于地面L2米,4X9米,夯土筑四壁,用砖贴墙及地,地面也有建筑,地下

有5眼水井,出土大量猪、牛、羊、鸡等的骨头,故此五眼井可能是冷藏窖,即凌阴。东城

大量手工业作坊,门类齐全,且有制玉作坊。东城一土坑中发现180余件兵器,其中170余

件有铭文。

8.魏都安邑

位于山西夏县,魏早期都此。未进行发掘。外墙大部保存较好,现存高3米左右,最高

处4.5米。小城西墙130米,北墙855米,东墙495米。小城外东南角,有一人工夯土台,

但作用不清。大城北、西墙保存较好,西墙4980米,最高处5米。发现许多陶片、瓦片,

年代从战国初年到汉代•

9.楚郢都故城

位于湖北江陵,因在纪山之南,故又称纪南城。楚文王迁都至此。东西4500米,南北

3500米,保存较好,高出地面4.5米。城墙内外都有护城坡,外有护城河围绕。城内数条

古河道。发现7座城门,其中两座是水门。探出建筑基址100余处,东南处最多,形成南北

中轴线。东南处推测可能为一单独小城。东北、西南为手工业区,有冶铁、制陶,发现许多

水井,上部陶井圈,下部竹井圈。大量楚墓。

10.秦都雍城

南北、东西向各有四条街道。发现城门11座。东西3300米,南北3100米。前677—

—前3300年作为秦都,近300年。三大宫殿区,出土金缸,凌阴、宗庙。未发现小城。

东周城市特征:

1.国无大小都有城垣,等于或超过王城规模,城墙愈高愈厚

各国不断迁都,故有的故城只是在小城基础上稍加修整而成。大部分都城经历数次改、

扩建,并延用到汉代。

2.临水源建制:城址有一定选择,多选在沿河高地或两河交汇处。

3.规模扩大:长、宽多在3千米左右,城墙不断加固,外有城壕或利用自然河流并与人

工壕相连,城内有排水设施,内部设施整齐划一。

4.城、廓区分明显:大型夯土台基基本上集中在宫城,呈中轴线分布,位于全城制高点。

可分为二大类型:

(1)春秋期:宫城位于廓城中,形成内城、外城环套格局;或有宫城无廓城及若干宫

城所组成之城;亦有只有廓城而无宫城者.

(2)战国期:流行西城连东廓式,宫城、廓城相连,只有临淄宫城位于西南隅;宫城

和廓城相依;宫城呈封闭式是王室安全防御加强的措施。

5.遗迹较丰富,少见空白处

宫城内有规模大的各种建筑、宫室、宗庙,王室控制的手工业,部分贵族的墓地也被安

排于此处。春秋时陵墓多在城市,战国时期远离都城,只有雍城内无陵墓。城外近郊分布祭

祀遗址、离宫、贵族官邸及中小型墓葬,一般居民点少见。

6.手工业、商业发达,与铁器的发明使用以及传统周礼的松弛有关

城内有大量手工业遗存发现,宫室或宫殿区附近犹为密集,可能是王室的官府手工业。

战国城内还有大量漆器铭文和陶文,如“咸亭”、“成亭”、“市亭”等文字,反映手工之发达。

许多都城遗址发现货币,有时数量巨大。

三、战国都城的一般特点

1.平面大多呈正方形或长方形。

2.在城的选址和营造上突出了攻战、防御方面的考虑,有环绕城的护城壕沟或以天然河

道为屏障,城墙下的排水洞也兼顾到防人进出的功能。

3.除秦都咸阳情况不明外,都作双城制,分大城小城,小城位于大城之中或一角,有的

作东城,西城,两城相邻或相近。也就是说,战国都城都有宫城和郭城之分,宫城居君,郭

城卫民。

4.宫殿区地势高亢,又有高大的夯土台基,高高在上,可以跳临全城,以示皇权至高无

上,突出了专制政治的特色。

5.城内道路,街区,排水设施齐全,有商业区的市井,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等不同功

能的区划。根据手工业作坊的地点,可以判断有专门为官室服务和民用两种。

6.城内面积广大,除安置市民及各种机构,可能还有农区。早期的城市并非只是非农人

口聚居地,还有相当比例的居民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是全职或半职的农民,而且城内一般

有贵族的墓地,只是到战国晚期逐渐移至城外。

四、西汉长安城

中国西汉都城遗址,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郊,汉高祖五年(BC202)置长安县,在秦

兴乐宫基础上建长乐宫,七年建未央宫,同年从栋阳迁都长安,惠帝元年至五年(BC194-BC190)

修筑长城。武帝时建桂宫,北宫,明光宫,并于城西外侧建建章宫,于城南扩充秦以来的上

林苑,开凿昆明池,广建离宫别馆。西汉200多年间,长安城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东西方''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城面积36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著名大都市,西汉

末年毁于战火。

1.城市布局:城平面近方形,四面夯土城墙,四面城墙各有门3。城市8条主要大街长

度不一,在纵横道路构成的长方形、方形界城内,分布着宫殿、东市西市以及闾里建筑。宫

殿集中于城市中部和南部,东市、西市工商业区在城的西北角,东北角是一般居民区,这种

布局改进了战国时大小城相套旧制,把宫殿区、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同置于一城之中,开创了

后世都城建筑格局。

2.出土遗址:城内主要建筑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明光宫、武库等。城西墙

外有建章宫,城南有礼制建筑群。长乐宫位于城东南角,平面近方形。未央宫位于西南角,

平面方形,四面有夯土宫城。桂宫位于未央宫北边靠近城西城,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西城

外建章宫遗址保存有北阙、凤阙、太液池等夯土台基。武库位于长乐宫和未央宫之间。城内

还发现作坊遗址。

3.出土遗物:出土遗物丰富,以陶质砖瓦建材数量最多,还有铁、铜、石器、金属货币

等。在未央宫西北边的一座工官官署建筑遗址内,出土了3万片刻字骨签,内容大多是各地

工官向中央政府“供进之器”的记录,是研究西汉经济官制等方面最具权威性档案资料。

五、东汉洛阳城

东汉都城洛阳在进洛阳城东15公里,邙山之南,洛河之滨,是汉至魏晋时期的重要城

址。作为城池,洛阳城始建于西周,春秋和秦代两次大规模扩建,形成了东汉洛阳城的规模。

城平面呈方形,文献记载有城门12座,城内面积9.5公里。城内大街相互交叉,分城

24段。洛阳城内主体建筑为南宫和北宫。南宫在西汉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光武定都洛阳,

住南宫却非殿。北宫为汉明帝时所建,根据街道和南宫的位置,推定北宫就在洛阳城内北半

部中心,北宫呈长方形,较南宫大。德阳殿是东汉时最雄伟建筑。与西汉长安相似,两宫占

据很大的面积,不同的是洛阳二宫不是东西并列,而是呈南北(前后)布置。

城东北隅有太仓、武库等,城西北有濯龙园。雍门和上西门之间有金市,金市是洛阳城

市最重要的工商业区.其余空处有布置居民的里坊等。洛阳城南郊有南市,东郊有马市。而

城南太学和礼制建筑是城外的最重要设施。城南出平城门是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遗址。

注:明堂为天子之庙,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觐的地方,位于灵台之东。辟雍是

封建统治阶级“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位于明堂之东。

六'城址考古

1.曹魏邺城

邺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和河南安阳县的交界处,其中曹魏所建邺北城遗迹大都在

今漳河以北,东魏所建邺南城在漳河以南。

2.邺北城

曹魏所建时期所建都城。曹魏邺城的平面布局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

建春门和金明门之间的东西大道为界线,将全城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中部为宫殿区及中央

衙署区,西面是铜爵园(王家园林区)及军事堡垒,东面是高级贵族居住的“戚里”。南区

是一般衙署和城市居民生活区(划分为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邺北城又以中阳门

大道为全城的南北中轴线,这条大道北面与建春门一一金明门大道相交,实际又构成了“T”

字形的城市主干道系统。这种“T”字形城市纵、横轴线布局对此后中国的都城格局产生了

极为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是直到明清时代,它仍是都城主轴线和骨干道路的构造模式。曹魏

邺城布局,改变了汉代以来的都城宫殿区分散的布局,中轴线的形成使平面布局更为对称和

规整,这种平面规划,对北魏的洛阳城、东魏的邺南城、隋唐的大兴城和长安城的规划,均

产生了重要影响。标志着中国都城发展史的一个新阶段,也见证了多宫城制向单宫城制的转

变。

3.邺南城

东魏所建都城。邺南城文献记载有14座城门,南北各三,东西各四。经实地勘探,己

探出东、西、南三面城墙,其北城墙利用了邺北城的南城墙,城西南、东南角均为圆角。在

东、西、南三面城墙外部发现有加强防御的马面设施,并有环绕城墙的护城河。

邺南城的建筑空间并不是完全的中轴对称布局。即南起朱明门,北达宫城内主要宫殿的

中轴线,虽然将宫城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但东半部分明显大于下半部分。东魏始建的邺南

城的规划受到北魏洛阳城的直接影响,但同时也传承了邺北城的某些制度因素。这种集大成

的特点使它成为隋大兴城,唐代长安城规划的直接渊源。

4.北魏平城

北魏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年),将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之北的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盛乐城遗址)前往平城(今山西大同),至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八

年(484年)迁都洛阳,其间历6帝7世,北魏以平城为都达97年,在都城的宫殿、城郭、

府署、庙社等建设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首开中国里坊制度,给后世都城格局制度造

成了深远影响,对北魏社会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北魏平城是在汉代平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有内城(宫城)、外城、外郭城三重。城内

发现大量夯土建筑基址。如大同操场城街北魏一号建筑遗址,明堂辟雍建筑遗址。其中,明

堂辟雍为史书记载落成与太和十五年(491年)。经钻探,整个明堂遗址的外部为一个巨大

的环形水渠,亦即“辟雍”。遗址中还出土少量兽面纹瓦当,磨光黑色筒瓦,板瓦等。很多

瓦上都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明堂、辟雍建筑遗存的发现,对研究北魏和汉唐之际都城的

“明堂”礼制建筑形式及其演变均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5.北魏洛阳城

中国周、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都城遗址。曹魏、西晋和北魏洛阳城实际上是沿

用了东汉洛阳城,加之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荣,学界又经常称之为''汉魏洛阳城”。位于

洛阳市东。

现存都城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3面城墙保存较

好。城墙夯土版筑,部分城墙发现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似后世城墙所筑马面。城墙外侧有

护城河遗迹。初步探明了大城城垣、门阙、街道、护城河。大城西北隅的金墉城范围和布局。

大城东北角的殿台仓厩。宫城范围及部分宫殿建筑基址。宫城西南的永宁寺遗址。大城南郭

的灵台、辟雍、太学等遗址范围和部分殿台建筑遗址。

西城墙探出5座城门,由北向南依次为承明门、阊阖门(上西门)、西阳门(改建)、雍

门(北魏时废)、西明门(广阳门)。北城墙探出2座城门,西边为大夏门(夏门),东边为

广莫门(谷门)。东边城墙探出3座城门,北起第一门为建春门(上东门)与阊阖门相对,

第二门为东阳门(中东门)与西阳门相对。第三门是青阳门(旄门)。文献记载的南城墙有

4H,自西向东为津阳门(津门)、宜阳门(小苑门)、平昌门(平城门)、开阳门,现已无迹

可寻。(括号内为东汉时期)

城内共钻探出东西横街4条,南北纵街4条,基本都与城门相连。其中,建春门一一阊

阖门是一条横穿宫城的主干大道。东阳门一一西阳门,从宫城南侧通过,将全城划分为南北

两半,北起宫城南门向南直达洛河边宣阳门应为该期“铜驼街”。街道两侧发现大面积夯土

建筑基址。

重要遗迹发现有永宁寺(宫城西南),灵台位于南城墙平城门(东汉)大道西侧(灵台

是汉晋皇室用来占星云,卜凶吉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气象的专门机构,是我国发现的一

座中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明堂、辟雍等礼制性建筑。明堂为太子之庙,是皇帝祭祀祖

先接受臣下朝觐的地方,位于灵台之东。辟雍是封建统治阶级“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

位于明堂之东;太学。(中国最早大学,创于东汉光武帝,”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在此出

土)。

6.洛阳城自汉代至北魏时期的变化

汉魏洛阳城的形制自东汉到北魏变化不大。

(1)东汉时期洛阳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共有城门12座。其中西门有3座,南门有4座,

东门3座,北门2座。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北宫,东北隅太仓、武库,中部西侧为金市。

城外东部有马市,南郊有南市

(2)曹魏和西晋洛阳城,依照前制,只是在魏明帝时在洛阳城西北角增修了金墉城。

(3)北魏时仍利用东汉、魏晋的城墙和城门,只是把西城墙中间的雍门向北移了约500

米并改称西阳门。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墉城处又开一门,称承明门,在城内废除了东汉以来

南北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街道也有些变更。

(4)北魏时期宣武帝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增修外郭城,号称“东西二十里,南

北十五里”,有320个坊及大市,小市等工商业区,范围极广,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为北魏洛

阳城的内城。

7.金墉城

曹魏明帝建于洛阳城西北角的重要城堡型军事要塞。一度也是皇帝宴乐和居住或废主弃

后幽居的场所。有三座小城构成,从北向南依次排列,北依邙山,南连大城,城垣宽厚,地

据险要。这三座小城其实是不同时期建筑增扩的产物。甲、乙两座小城的建造年代不早于北

魏,仅丙城才是曹魏明帝是创建的“金墉城”。而甲、乙两小城的建造年代应是北魏至唐初

文献中记载的晚期金墉城。

七、城址考古

1.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的国际城市之一。唐长安城是由

外郭城、宫城、皇城、里坊和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

皇城的左右和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东西对称。

外郭城又名罗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版筑夯土而成,东西南三面各开三门,北面开四。

南面正门明德门为五门道,其余城门均为三门道。城内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街道14条,

街道相互交叉,将城区除宫城、皇城和东西两市之外的地方分为110坊。各坊四周夯筑高的

坊墙。里坊内设置十字街道为主要街道(朱雀大街的两侧的四坊仅东西开二门,其余南北各

开一门)里坊门早开晚闭,宵禁后禁止进入,以便控制管理。

宫城呈长方形,四周夯筑围墙,南垣五门,正中为承天门,北垣三门,西门为宣武门。

内部被分为三个部分,正中为太极功,为皇帝正衙所在,东侧为太子居住的东宫,西侧为后

宫人员居住的掖庭宫。宫城之北为西内苑。

皇城位于宫城之南,又名子城。北与宫城相接,中隔横街,无北墙,平面呈长方形,其

间分设中央衙署,太庙和社稷等(作为南垣正门的朱雀门北与承天门相对,南与明德门相望)。

七世纪以后又相继于宫城之东北、东南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大明宫在太极功东北面龙

首原高地上,兴庆宫在外郭城东城春明门内街北,龙池以北为宫殿区,南为皇帝宴游之园林

区。玄宗时除修建兴庆宫外,还先后于兴庆宫东侧附外郭城东墙建筑了一道北至大明宫,南

至芙蓉园曲江池的夹城作为复道,以便皇帝来往潜行。长安城比较重要的建筑还有大雁塔

(慈恩寺塔)和小雁塔(荐福寺塔)。

唐长安城是中国里坊制封闭都城的典型,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唐长安城

的形制,是我国中世纪城市的典型,对当时边疆地区的地方政权的都城建设极有影响,如渤

海上京龙泉府城的规划即消防长安城设计。同时还影响了邻国都城体制,特别是日本的平城

京和平安京,他们不仅形制和布局效仿长安城,而且宫殿、城门和街道的名称也是效仿长安

城。将宫城置于轴线北端,在宫城南面另筑皇城,将宫城与其他区域隔离,既把一般居民与

宫城隔很远,又把宫城和其他大小统治者的宅第严格分开,从而加强了宫城防卫,又体现了

皇权至上的四强,影响后代都城的营建。

唐长安城在总体设计上,是以宫城承天门、皇城朱雀门、郭城明德门所在的南北线为中

轴,按照左祖右社对称的原则规划出来的,结构严谨,区划整齐,显然是曹魏邺城和北魏洛

阳城布局的发展和完善。其布局符合封建统治者所崇奉的帝王之居“建中立极”的都城建设

思想模式,形象地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思想。城市内东西两市的设置,满足了商业经济发展

需要。宗教场所设施的规划反映了宗教的发展状况。风景区芙蓉园、曲江池也都与都城结合

为一体,不仅没话了城市而且提供了游览之所,为古代城市规划一大创举。

2.唐大明宫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上,在唐代是长安城三大宫之一。从高宗时期,历

朝皇帝再次听政,是二百年间唐代的政令中枢所在。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四面皆有门。南

垣即外郭城的北垣。已探明殿、台、楼、亭等基址有40余处。大明宫的建筑布局以丹凤门、

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宣武门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分布于东西两侧。

大明宫的南半部为朝政建筑区。其中三大殿又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前为大朝,以

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中为中朝,

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的均设在其左右,

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后为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的便殿.

大明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周围有三清殿、清思殿、麟德殿等多处建筑基址分布,

内廷西部有朝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