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技术大纲_第1页
勘察技术大纲_第2页
勘察技术大纲_第3页
勘察技术大纲_第4页
勘察技术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项目实施要点1.勘察设计实施要点。1.1对投标项目的理解1.1.1项目背景1.1.2工程概况项目名称:1建设地点:1市1建设规模:项目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4万m,/d;原水输水管DN800,总长约1250m;DN700总长约430m。项目投资:本项目采取限额勘察设计施工,项目总投不超过13753万元。1.1.3勘察设计服务目标为了保证项目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及时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各参与方的要求,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并通过实施对工程项目各管理要素的综合管理,最终使项目整体绩效目标得以实现。质量目标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开拓创新、精心设计、严格管理、优质服务、以顾客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本项目质量目标是:设计质量目标一一博采众长,更新理念;优化方案,精心设计;注重环保,保证安全;主动服务,确保进度;齐心协力,争创精品。所有部门职能有效发挥,对内对外接口得到控制,内部质量损失不断降低,督促勘察设计人员精心设计、优质服务,确保提交的勘察设计成果达到优良工程的技术水平。整个服务过程顾客满意。(2)进度目标我们的进度控制目标就是确保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有关工作的设计进度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及时、周到的为业主和施工现场技术服务。为了保证设计进度,进一步的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派专业工程师组负责现场,以加强与业主、施工单位之间的联系,配合协调工作。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按有关的规定调整修改设计图纸和文件。在施工阶段,设计人员主动到现场服务,并配备专用车辆及时解决施工中与设计有关的问题,遇有设计服务要求,当天即到现场,如遇紧急事件,3小时内赶到现场。主动做好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支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设计变更,一般变更1~3天完成;对于重大设计变更,按照业主的要求及时完成设计变更,操作流程按照我公司的ISO质量体系运作。1.2项目设计理念和原则1.2.1项目总体设计理念通过对项目特点、重点及难点的理解,根据本项目在1市1的地位、作用、功能定位,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提出以下的总体设计理念原则。(1) 立足系统、网络,体现可持续发展以规划建设适当超前为原则,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不断发展的建设理念,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2) 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强调工程的设计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1.2.2总体勘察设计原则根据本项目特点,提出以下设计原则:(1)以现状预测为基准,满足规划思想,符合规划要求,并综合分析现有环境条件等因素,做到功能上适用,技术上可行,造型上美观,经济上合理,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主要准则。吸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设备,在确保功能安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优方案。结合现场情况,充分了解现有文化建筑及各类保护生态自然,做到主动避让,若不能避开做好技术防护措施,确保不破坏、不影响各类保护够建筑物及生态自然。以人为本原则、安全性原则。1.3勘察技术方案1.3.1勘察工程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参考的规范和标准:《电缆敷设》13D101-7(2013年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年4月);《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城市污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版);《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地下通信电缆敷设》05X101-2《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165-2004 (附条文说明)《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007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条文说明)2016年版《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上述规范不足部分执行现行相应技术规范或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执行。任务分析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查明厂区范围、管线沿线及建筑物地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根据各构造物的功能特点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的稳定性和岩土性质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路基设计、路基压实、路基边坡的防护与加固、路基排水、管线埋地、建筑基础设计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沿线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供相应的建议,需提供的勘察报告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质概况说明场地工作条件场地稳定性和地质适应性岩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性能评价地基及基础方案的选择勘探点的主要数据表重型动力触探实验成果标h土工实验成果标勘探点平面布置标j. 工程地质剖面图k. 钻孔柱状图地质结论和建议书其具体的任务如下:a路基勘察.查明工程范围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查明工程范围地段的地质构造、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实测工程范围地下水位,并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查明工程范围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分布;.调查了解地下埋设物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查明工程范围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特殊路基地段高路堤地段查明工程区地层层位、层厚、土质类别,调查地下水埋深、分布;确定土的承载力、抗剪强度指标和压缩指标;判定在路堤附加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和滑移的稳定性;同时地基中的软弱层应作重点勘察并提出初步处理方案建议。深路堑地段查明开挖边坡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及软弱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评价;查明各岩土界面坡度和倾向、岩石风化程度等;查明土质边坡的土层层位、层厚和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查明场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特别是地面水活动情况和地下水埋藏及渗流情况;同时应评价场地的滑塌范围和提出初步处理方案建议。涵洞勘察.查明涵位区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成因类型及时代;.查明各岩土层厚度、变化情况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各岩土层设计所需的物理力学参数;.查明物质组成并评价岸坡、地基的稳定性;有无对涵有影响的不良地质或潜在不良地质,确定其范围和规模,提供处理建议措施;.提供其基础型式及基底设置的建议;.判定涵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是否有侵蚀性。支挡工程勘察.查明支挡路段的地形地貌特征、斜坡坡度和自然稳定状况;及岩体层理、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和发育情况;.查明支挡工程地基的地层结构、岩土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及支挡地段地下水的类型、分布及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查明支挡地段地基的承载力和锚固条件;及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发育情况。e沿线筑路材料料场勘察.充分利用既有资料,通过调查、勘探、试验,查明筑路材料的类别、产地、质量、数量和开采条件。.各类料场应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试验(材料取样点应在料场内均匀分布),评价材料的工程性质。材料成品率估算应在调查、勘探、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查明公路沿线工程用水的可开采量,应通过调查、勘探、测试或水文地质试验确定。工程用水的水质,可目测鉴定,必要时应取水样做水质分析,判明其对混凝土的腐蚀性。e).沿线筑路材料应调查材料运输里程、运输方式和现有交通状况。(3)勘察工作方法主要勘察方法根据拟建道路性质、勘察阶段和工程区工程地质特征结合同类工程勘察经验,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地质钻(坑、槽)探、原位测试、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和岩、土、水室内试验等方法,详下表。勘察工作方法及目的方法目的工程测量剖面测量及勘探点、地质点的测放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调查了解拟建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与地层分布情况,并结合勘探资料,完善地质分析内容,为分析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供资料工程地质钻(坑、槽)探主要揭示工点地段土(岩)层结构及其分布,进行试样采取和地下水位观测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了解地下粘性土及粉(砂)土的特征,判断饱和粉(砂)土的液化等动力触探试验了解碎石土、碎石、填土的力学特征,判断其物理力学性质等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测定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室内岩、土、水试验提供设计和施工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地表水、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勘探点布置原则及深度控制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GJJ56-2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等相关规范、规程规定。工程勘探点的布置原则及深度控制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公路工程a) .一般路基地段主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段,每公里勘探断面数量不得少于2条(每条勘探断面的勘探点数量不少于2个),做代表性勘探;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和复杂地段,应加密勘探断面数量。勘探点深度应进入路基持力层以下不少于2.0m(一般深度控制在3-5m);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复杂时,勘探点深度应适当加深(如有软基分布地段,应穿透软弱地层)。b) .高路堤、深路堑地段根据场地地形地质条件选择代表性位置布置勘探断面,每条断面不少于2个勘探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加密勘探断面;勘探点深度宜至持力层或岩面以下不小于3.0m,并满足沉降稳定计算要求。其中深路堑地段若地下水发育,应根据排水工程需要确定勘探点深度。c) .支挡工程地段根据支挡地段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挡工程类型、规模等确定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其中在支挡工程的承重部位,勘探点数量不得少于1个。当需要进行稳定性计算时,勘探横断面上的勘探点数量不得少于2个。勘探点深度应达到持力层以下稳定地层中不小于3m;需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断面应穿过推测滑动面至其下的稳定地层中不小于2m。d) .涵洞地段勘探点应结合涵的墩台位置和地貌地质单元沿涵轴线或在其两侧交错布置,数量和深度应控制地层、断裂等重要的地质界线和说明涵工程地质条件。涵洞的勘探点数量不少于2个。当基础置于覆盖层内时,勘探深度应至持力层或桩端以下不小于3.0m;在此深度内遇有软弱地层发育时,应穿过软弱地层至坚硬土层内不小于2.0m;当覆盖层较薄时,下伏基岩风化层不厚时,对较坚硬和坚硬岩石,勘探点进入微风化基岩不小于3.0m,对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钻入未风化基岩不小于5.0m;下伏基岩风化层较厚时,对较坚硬和坚硬岩石,勘探点进入中风化基岩不小于3.0m,对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钻入微风化基岩不小于5.0m。e).管线工程沿管线埋设路线以75m间距布设勘察孔,且每隔150m布置一条垂直于堤岸轴线的横断面勘探线,该勘探线上增设2个钻孔(横断面为3个勘察孔)(4)工程地质钻探根据场地地层概况,结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和《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的要求,确定钻探设备和钻探工艺、技术要求等。钻探设备和钻探工艺钻探设备:拟采用XY-100型钻机对钻孔进行回旋钻进并全断面取芯描述记录。钻探工艺:回旋钻孔采用合金钻头或金刚石孕镶钻头进行全断面取芯钻进。钻探技术要求孔径:开孔不小于110mm,终孔不小于90mm。岩芯采取率及回次进尺:对完整基岩回次进尺小于2.0m,岩芯回次采取率不宜小于85%;对强风化基岩、软弱层和破碎带回次进尺小于0.5m,岩芯回次采取率不宜小于50%。对土层回次进尺小于1.0m,粘性土地层岩芯回次采取率不宜小于80%,砂类土地层不宜小于65%,碎石土地层不宜小于50%。量尺精度:钻进深度和岩土分层深度量测误差小于5cm。孔斜度:每100m小于1°,最大不超过3°。岩芯编录:钻孔所取土(岩)芯按顺序摆放,及时填写土(岩)芯牌,及时进行编录和拍照。钻孔定位测量:在施钻前测放钻孔,钻孔完成后,对位置或高程有变动的钻孔补测。钻孔封孔:水上钻孔采用水泥砂浆和粘性土封闭钻孔,一般陆地钻孔根据需要采用粘性土封孔。未尽事宜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原位测试本工程的原位测试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单桥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手段。标准贯入试验的技术要求如下:标准贯入试验的目的是提供岩土力学指标,进行液化判定。标准贯入层位为填土、一般粘性土、砂层。标贯点间距1〜2m。在同一地质单元内,每层标准贯入试验次数不应少于6点。应清除孔底残土后才进行试验,并防止塌孔。如果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达30cm时,可记录实际贯入深度并终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的技术要求如下:动力触探试验的目的是探明地层结构,提供地层力学指标。动力触探仪采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执行。应记录探杆长度,进行杆长校正。探杆应垂直。取样严格按《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的有关规定,在取样钻孔中采取原状及扰动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岩石试样可利用钻孔岩芯制作。在钻孔中及地表取水样。所有样品严格检查、封装、储存和运输。粘性土样:预计在道路轴线钻孔中取每种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不少于20组,对其做常规试验,选3组以上土样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试验。岩石试样:预计在控制性钻孔中取每种主要岩层的岩样不少于8组,对其做物理力学实验;水样:每个工点取2-3组地下水水样和地表水进行水质简分析,以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场地地下水水样的提取不得混入他物,应保证地下水样的代表性。钻孔简易水文观测钻进过程中遇到地下水,应停钻量测初见水位。测量稳定水位的时间间隔不少于8h;在全部钻孔结束后同一天内再量测各孔的稳定水位,水位量测读数至厘米,测量偏差小于2cm。室内试验本次勘察拟对所取岩、土、水进行如下试验:岩石试验每组试验项目:天然密度、天然含水率、比重、孔隙比、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及抗剪断。土试验每组试验项目:密度、天然含水率、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试验、快剪、颗粒分析等;对部分土样进行土的腐蚀性试验。地下、地表水试样试验项目:水质简分析。1.3.2工程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基本平面控制测量的布设原则本区需要以国家II等三角点及E级GPS导线点作为起算点,以四等GPS网的要求进行观测、平差,在此基础上加密一、二级GPS网或导线网并按要求布设图根控制,以满足本次测绘工作对控制的要求。一、二级控制点布设、选点与埋石要求布设密度要求一、二级控制点的密度按每平方公里含二级以上点6〜12座布设,项目区共约布设8点;布设方式与要求一、二级控制点可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式进行;当采用GPS测量方式布设时应采用边联接方式布网;当采用导线测量方式进行布设时,应布设为附合导线或导线网;选点、埋石与编号a) 应根据设计图进行布点,当采用GPS方式测量时的,应保证有一个方向以上的点相互间通视;b) 为利于原有成果的转换和利用,应尽量利用项目区原有一、二级点;c〕利用原有点时,不需重新埋石,但应按本次要求对其外部进行整饰,并按下述编号方法进行编号;d〕一、二级GPS点或导线点的编号,采用(GXX)编号;e〕点位应满足下述要求♦点位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观测卫星的平面高度角应>15°;♦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标心与标石应满足下述要求;♦标心规格统一采用①N12mm,长N13cm的不锈钢钢芯,钢芯上刻“+”字;♦混凝土标石规格:12cmX20cmX60cm;♦屋顶标石规格:20cmX30cmX15cm;♦在坚实水泥地面设置的埋心标石时,其规格如下:a) 、方框刻划线规格20cmX20cm的正方形。b) 、标石面的点号刻字应清晰、端正,并用红油漆涂描。c) 、刻字与刻线深度应N5mm。一、二级GPS技术测量技术要求a.精度指标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仪器要求等级言平均边长GPS接收机观测量同步观测流动站重合数-- 1.0双频载波相位不少1二: <1.0双频载波相位不少1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技术设计指标等级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平均重复设站数观测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点八、、位几何强度因子(PDOP)一、一级N-4^ N-4 N15N-4.6 N-45 10—60 W6b.观测要求a) 应严格按照调度表规定作业,保证同步有效观测时间;b) 天线安置应在安置好接收机后进行,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c) 仪器对中误差应W3mm;d) 应在开、关机前后两次量取天线高,两次量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并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e) 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f) 观测时段内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或删除文件等功能键。c.平差计算a) 平差计算采用随机软件进行;b) 计算检核平差计算时,应按下述内容及要求进行检核计算同步环检核采用单基线处理模式时,对于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的基线解,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应W9ppm、全长相对闭合差W15ppm。同步时段中的多边形同步环,可不重复检核。•异步环检核在整个GPS网中选取一组完全的独立基线构成独立环,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W应满足:WxW2-.../n6;WyW2・...,h6;WzW2『6;W二、.jWx2+Wy2+Wz2W2.而6;其中:Wx、Wy、Wz 坐标分量闭合差;n——独立环中的边数;6——相应级别的精度;其计算公式为:6=Va2+(bd)2a、b——观测用仪器的标称精度,d——相邻点间平均边长相邻点间平均边长。•c)复测边检核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dsW2、./n6;n——复测基线边数;6——相应级别的精度;计算方法当各项要求符合标准后,按如下方法进行计算:a) 应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数据,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Ax,VAy,VAz)绝对值应不大于36;b) 在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基础上,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dVAx,dVAy,dVAz)应不大于26。d.一、二级导线测量

一、二级控制除采用GPS测量方式施测外,亦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施测。当采用导线测量方式施测时,应采用不低于J2型仪器进行;a).一、二级测距导线主要技术参数表:一、二级导线测量主要技术参数级导等线总长(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测距测回数(单程)测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级一3.6300+15+5〃22+10Vn1/14000级二2.4200+15+8〃21+16Vn1/6000注:n——为导线转折角个数;表:观测的技术参数仪■器J1J2限差项目币X半测回归零差6〃8〃一测回2C互差9〃13〃同一方向测回较差6〃9〃布网要求a)一、二级导线应采用导线网或附合导线形式布设;b〕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上表中规定长度的0.7倍;c〕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1:3;d〕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e〕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上表规定的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附合导线的边数不能超过12条;观测要求边长单向观测2测回,每测回2次读数,二次读数较差与回较差均应W5mm。a〕用于边长改化的垂直角采用中丝法观测2测回,指标差较差及垂直角之差W9〃。内业检查与计算a〕所有观测手簿,内业须经现场测绘人员检查并签名后,方可进行内业计算;b〕当采用电子记簿时,应先打印出观测数据并进行校核检查后,才可进行计算;c〕内业计算时,外业边长观测值应进行固定误差、比例误差、周期误差三项仪器误差改正后,再进行水平改算,其水平距离按以下两式计算:直接用观测垂直角改平时:D=S-cos(a+f),其中D为水平距离,S为经仪器三项误差改正后边长,a为观测垂直角,f为垂直角大气折光改正值;e〕当用水准高程进行边长改化时:D=.../Sf,其中D为水平距离,S为经仪器三项误差改正后边长,H为考虑仪器高与觇标高后的高差,h=(H+K)-(H+L)。1 2其中H1为测站高程,K为仪器高,H2为觇点高程,L为觇标高;f〕内业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进行,其参数估算值应视仪器与等级及实际情况确定,以免精度分配的失真;g〕当定向边长超过1km时,定向角应考虑进行曲率改正计算;h〕计算用PC机进行,取位规定为:中间过程角度取位至1秒,边长取位至0.1mm,最后坐标取位至1mm;d.计算资料应包括的内容a〕控制点展开图;b〕已知点成果表;基本高程控制测量布网原则基本高程控制测量的布网可按如下原则进行:布设方式与等级根据已有水准点的分布情况,可采用布设四等附合水准路线或四等水准网的方式进行,水准起算点应不小于2个;联测内容便于到达的D级GPS点、一、二级GPS点的高程均应采用四等水准联测;位于建筑物及高山地的上述点可采用测距高程进行联测。联测上述点的高程时,应采用附合路线形式。施测要求仪器要求a〕仪器精度不低于DS3型;b〕水准仪、区格式水准标尺使用前应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第5.2条表4的要求进行检验。c〕电子水准仪采用的专用标配标尺(如条码铟瓦尺)在使用前应按照规范的要求在稳定气象条件下进行分米分划线最大刻划误差、分划线刻划标准差、米间隔长度平均值、一付尺米间隔长度平均值的检验。观测方式a〕水准观测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第3、6、7款执行。b〕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采用单程测量、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记录方式水准测量记簿可采用常规的记簿方法,也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电子记录应提供测站原始数据,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其记录格式都要应尽量保持一致。技术要求a〕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要求及观测限差附最、—刖每站视黑八、、黑红八、、检合路线大视线后视距较的前后视线红面读数面高差的测间歇长度长度差(m)距累计差高差(mm)差(mm)点高差

(km)(m)(m)度的差(mm)5 180W5<10丝能读数<3<5<5★水准网中结点间或结点与高级点间附合路线长度不应超过上表规定的0.7倍。b〕读数取位规定中丝读数法光学测微法视距丝中丝视距丝平分丝1mm1mm1mm0.1mmc〕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平原丘陵山区<±5<±10<±20VL<±25VL<±30叫★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为检测段长度,均以km计。平差计算要求a〕四等水准平差计算前应对观测手簿进行200%的检查;b〕四等水准平差计算前应进行水准标尺长度误差的改正;c〕由于测段间距较短,纬差较小,其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值很小,故不进行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d〕水准测量平差前应进行附合路线及环线闭合差、每公里水准测量全中误差的计算与检核;。〕平差应采用严密平差方式,并计算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等精度指标;f〕计算取位要求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0.010.10.11.01.01.0控制点成果编纂本次施测控制测量成果,应提供如下成果:计算成果:控制等算资料中,以北京54坐标系进行成果编制并提供电子文档;编纂成果:四等GPS点、一级及二级控制点、图根埋石点应提供北京54坐标系坐标;控制点成果表序/m 占\\ 八、、等北京54坐标系高标石及号名号级X坐标Y坐标程(m)高程类别★表中坐标取位至0.001m;水准高程取位至0.001m、拟合高程与测距高程取位至0.01m。地形测绘一般规定采用全野外、全要素数字化测量方式进行;a〕执行《工程测量规范》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b〕地形图采用50cmX50cm的矩形分幅,等高距为0.5米;c〕按前述相关内容规定的方式进行图幅编号;d〕图名应采用地理名称(自然村)、行政或企(事)业单位名称进行命名。图名应简练、唯图根控制测量图根点布设要求a)、布设方式•图根点的加密可采用RTK技术和导线测量方式进行布设;•采用RTK技术布设图根点时,每个基站间的缝接点,应进行检核观测;•采用导线测量方式进行布设时,应布设为附合导线或导线网;•对较小的封闭的单位(小区)可采用双闭合导线或支导线进行布设;b) 、布设密度•图根点的密度应保证每幅图包括高级点在内不少于4点;•对破碎与通视困难区,应以满足测图要求为原则进行布设;c) 、布网要求•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规定长度的0.7倍;•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1:3;•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规定的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附合导线的边数不能超过12条;c).编号方式图根点的编号采用“代码(T)+分区号(X)+顺序号(XXXX)”的方式进行;其中:T——图根等等级代码;顺序号按4位数表示,其区间为1-9999;☆各代码分区号应以道路、水系等进行分界。图根点埋石要求a〕埋石图根点应设置永久性标志;非埋石图根点应设半永久性标志;b〕标心采用①N12mm,长N10cm的不锈钢芯或螺纹螺钉,其上刻"+”字。c〕混凝土标石规格:12cmX20cmX40cm;d〕埋心标石方框刻划规格为15cmX15cm的正方形,刻划深度不小于5哑;图根点施测方法与要求、图根点坐标施测方法图根点坐标可采用RTK方式和图根导线方式施测。采用RTK方式施测时,应注意获取起算参数的准确性,基准站架设在高层建筑上,求取转换参数的已知点均匀分布在测区周围且不少于每幅图3个点;采用图根导线方式施测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仪器要求测距精度不低于5mm+3ppm;测角中误差不低于6〃;♦图根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布设与观测要求图根导线主要技术要求级别导线长度(km)平均力长m): 测回数测回差(D〃)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m)测2距测角(J2DJ6—1.1112 18±241/500.22二0.71±401/300.22♦精度要求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图根高程测量图根点的的高程测量可采用测距高程、RTK拟合高程、图根水准高程等测量量方式进行。但其起算点或基点高程应为四等以上水准点。等外水准测量♦等外水准测量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水准路线应布设为附和路线或水准网;♦水准测量记簿可采用常规的记簿方法,也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电子记录应提供测站原始数据,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其记录格式应尽量保持一致。♦等外水准测量布设与观测要求♦等外水准测量观测要求及观测限差级i1大度最 附合路线£ 或环线闭合差单位权中误差视线长度、—刖后视距差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标尺常数差红黑面高差较差外等8W35"LW土15mm/kmW100mW10mW20m丝能读数W3mmW5mm★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以km计。♦水准测量平差前应对观测记录进行200%的检查并验算附合路线及环线闭合差、每公里水准测量全中误差;♦平差方式可采用简易平差或严密平差。但应计算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等精度指标。f) 、RTK拟合高程当图根点处于空旷开阔地带时,其高程可采用RTK方式进行。此时,其基点高程应为四等以上水准点。其基线长度应小于2KM。g) 、测距高程测量采用图根导线施测的图根点,如起算点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采用测距高程;如起算点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等外水准高程与测距高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h)、图根点的计算和成果整理

用RTK作业时,采用随机软件解算;用常规导线作业时,采用近似平差软

件平差。在使用软件输出计算结果时,应输出图根点成果表。图根点成果表上根据图根点选埋时对埋石点位的记录,对图根点进行木桩、钢钉、埋石情况描述,成果表样式如下表:点分布图。地形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方法及基本要求数据采集方法:直接采用RTK测绘或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全数字化观测与绘制草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外业数据采集;观测要求a) 设站要求仪器对中误差要小于5mm;定向点检查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10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10cm;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b) 碎部点测绘要求♦最大测距与高程点间距中误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测距最大长度与高程注记点间距(m)比例尺测距最大长度高程注记点间距地物点地形点丘陵地平地1:5001603001522♦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单位:cm)地区分类点位中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城市建筑区与界址点无关地物W±25<±20设站困难的旧街坊内部与界址点W土<±30c)高程注记点要求♦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土0.15m。♦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道路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角和相应地面、管道检修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它地面倾斜变换处。d)距离与方向改化要求♦对实地不能到达定位点的地物(如电杆等)的有效观测值要进行距离或角度改正;♦对于隐蔽无法放置棱镜的界址点,可以使全站仪处于RL(无棱镜激光测距)测距模式,以降低棱镜不能放置到点位而对点位精度的影响。测量内容及取舍要求测量内容及取舍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20026-2007第5节的规定;图件编辑要求图件编辑采用南方cass9.0软件进行。编辑时应注意如下事项:房屋应首尾相连且闭合,并设置建筑结构和层数(地籍一修改建筑物属性f设置结构和层数),结构和层数应和注记严格一致,一般不应用“特性匹配”易导致线形与注记的不一致。不闭合时可以运行pe命令闭合多段线。所有数据应有属性编码。将鼠标放在图形位置,屏幕上会显示实体代码和实体名称,若为“无实体编码”,则需要加入实体编码。插入图块时注意选择图块打散,不能选择整个图形运行explore命令。不能有重复线段、点位、注记、符号等,应删除重复图形。在CAD中画圆弧时,注意圆弧中间至少要有一个顶点。如果用三点确定圆弧的方法画弧,除开两端点需要采集三个点。一般情况下,最好用折线段替代圆弧线,以保证圆弧转换的实现和减少转换的工作量。对于房屋嵌套问题,CAD中应注记清楚,注记与相应的房屋线一致,在SUV中处理这种情况时主要依照注记来判断。对于很长的围墙,尽可能都从一边采集数据,围墙骨架线完整地连接,骨架线应保留,suv中围墙为线型,所以围墙采集数据时骨架线应与墙壁重合。阳台不闭合,只封闭到相应的房屋上,但一定要严格捕捉。坡底线应保留。1.4设计技术方案设计工作内容包括本工程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所有相关设计后续服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中间验收、竣工验收等等)工作。1.4.1水质及水压本工程水质目标:出厂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中规定的水质标准。本工程水压指标:出厂水压0.8Mpa,满足镇域供水范围的要求。1.4.2取水方案常用的取水方式有底栏栅取水和低坝式取水。底栏栅式取水适用于河床较窄,水深较浅,河底纵向坡降较大(一般0.02),大颗粒推移质特别多(尤其是发生泥石流现象的山溪河流,但粒径等于或小于6mm的推移质流砂仅占总量的25%以下)的山溪河流,且取水比例较大者(要求截取河床径流水及河床下潜流水之全部或大部分流量时。)低坝式取水适用于枯水期流量特别小,水层浅薄,不通航,不放筏,且推移质不多的小型山溪河流。修筑低坝的目的是为了抬高枯水期水位,改善取水条件,提高取水率。低坝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固定式低坝取水枢纽由拦河低坝、冲砂间、进水闸或取水泵站等部分组成。固定式拦河坝一般作成溢流坝形式,坝高1〜2m。坝身通常用混凝土或浆砌块石建造。为防止溢流坝在溢流时河床受冲刷,在坝下游一定范围内需要用混凝土或浆砌块石铺筑护坦。护坦上有时设有齿槛、消力墩等辅助消能设施。活动坝在洪水期可以开启,故能减小上游淹没面积,并且便于冲走坝前沉积的泥沙,因此采用较多,但其维护管理较固定坝复杂。本项目拟采用方法①。1.4.3取水管材选择可供选择的管材有:钢管、球铁管、钢筒混凝土管、玻璃钢管、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钢筒混凝土管:强度高、刚度好,接口密封性好,抗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但重量大,运输、安装不方便,一般用于大中口径管道(DN1000〜4000)。钢管:强度高、耐压、韧性好。但耐腐蚀性能差,对本项目而言,焊接接口要求严格,使用寿命依赖于施工质量。球铁管:强度高、耐压、韧性好,施工方便,抗震性好,耐腐蚀好、使用寿命长。但自重较大,价格高。玻璃钢管:强度高、重量轻、耐压性好;内表面光滑,水流阻力小;耐腐蚀性好。但管材易老化、韧性较差,生产过程中控制不严或偷工减料会出现因管材造成的水质事故。管材内壁遭磨损后是否会对水质构成影响,也是目前影响玻璃钢管道使用的一大因素。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融合了塑料管和钢管的优点,缺点是管材价格稍高。我们着重对球墨铸铁管、钢管和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进行经济比较,比较结果见下图6-1:,0心,0心,0心oooooo4208642221110qu^^doqa^dQy^^DOO^^Dqu^^dqu^^dOO,^^D图6-1管道综合造价比较表由图可见,DN300为管材综合造价的“分水岭”。综合来源可靠、维护维修简单、施工方便、工程综合造价低等因素,同时考虑到取输水管线在山区敷设,地形条件较差,故取水管线拟采用钢管。1.4.6处理工艺本工程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所谓“常规水处理”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被处理原水在水温、浊度含砂量以及污染物含量方面均在常见的范围以内;另一层含义是指采用的处理工艺仅限于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和消毒。因此,常规水处理工艺系指对一般浊度的原水采用混凝、沉淀(或气浮)、过滤、消毒的净水过程,以去除浊度、色度和细菌、病毒为主的处理工艺。尽管常规水处理工艺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给水处理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处理方法。1.4.7处理构筑物选型预沉一般预沉方式有沉沙池、沉淀池、澄清池等自然沉淀或絮凝沉淀等多种形式。当原水中悬浮物大多为砂性大颗粒时,一般采用自然沉淀,当原水含有较多粘土性颗粒时,一般采用凝聚沉淀方式。根据《高浊度水给水设计规范》(CJJ40—91)中提出的用作自然沉淀时,含砂量一般不超过20kg/m3;砂峰持续时间不长,可在高浊度水期间投加聚丙烯酰胺进行凝聚沉淀,其它时间进行自然沉淀。本方案选择体积小、占地少、结构简单、便于管理的斜管沉砂池,斜管沉砂池按除去N0.03mm砂粒设计,设置于取水口处。混合混合是整个絮凝过程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使投入水中的混凝剂能迅速而均匀的扩散于水体,使水中的胶体脱稳,提高凝聚效果。混合工艺的选择应遵循快速、充分的原则,G值适当增大,可使混合形成的絮体有较大密度,反之则絮体密度降低,对沉淀池排泥及过滤均不利。混合方式基本分为两大类:水力和机械。混合设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混合池混合。目前我国较常采用的混合方式有:管式静态混合器和机械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因其构造简单、安装方便、混合均匀、快速,在国内水厂中被广泛使用。其主要缺点是混合效果随管道内流量的变化而变化,随水流速度的减小而降低;由于要保持管内一定的水流速度,因此水头损失较大。机械混合是利用机械搅拌的快速旋转,使混凝剂迅速而有效的均匀扩散于整个水池之中,混合效果良好,混合效果不受水量变化的影响;其主要缺点是需耗动能,管理维护复杂。对本工程而言,可按低流量选择混合器或增加混合器节数,以保证混合效果。因此本工程选用管式静态混合器,也符合上述工艺设计标准。絮凝絮凝池形式较多,如穿孔旋流式絮凝池、机械絮凝池及网格栅条絮凝池等等,现目前用得最多的是网格栅条絮凝池。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穿孔旋流式絮凝池及网格栅条絮凝池进行比较。1)穿孔旋流式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中由若十个方格组成,方格数一般不小于6格,各格之间的隔墙上沿池壁开孔,孔口位置采用上下左右变换布置,以避免水流短路,提高容积利用率。该种絮凝池各格室的平面常呈方形,为了易于形成旋流,池格平面方形均填角,孔口采用矩形断面。池内积泥采用底部锥斗重力排除。絮凝池孔口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0.6—1.0m/s,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s。絮凝时间一般按15—25min设计。优点:容积小,水头损失小,絮凝效果较好,适用于小型水厂。缺点:池子较深,地下水位高处施工较困难。2)网格栅条絮凝池网格栅条絮凝池在絮凝池内水平放置栅条或网格形成栅条,网格絮凝池,栅条,网格絮凝池一般布置成多个竖井回流式,各竖井之间的隔墙上,上下交错开孔,当水流通过竖井内安装的若干层栅条或网格时,产生缩放作用,形成漩涡,造成颗粒碰撞.栅条,网格絮凝池的设计一般分为三段,流速及流速梯度G值降低。相应各段采用的构件,前段为密栅成密网,中段为疏栅成疏网,末段不安装栅或网。主要设计参数如下:絮凝时间一般为10~15min,其中,前段3~5min,中段3~5min,末段4~5min.水流在竖井的流速,前段和中段0.12~0.14m/s,末段0.1~0.14m/s。絮凝池的分格数按絮凝时间计算,各竖井的大小,按竖向流速确定。栅条或网格的层数,前段总数宜在16层以上,中段在8层以上,上下两层间距为60~70cm,末段一般可不放。过栅流速或过网孔流速,前段0.25~0.3m/s,中段0.22~0.25m/s。栅条、风格的过水缝隙,应根据过栅、过网流速及栅条、网格所占面积确定。一般栅条前段缝隙为50mm,中段缝隙80mm;网格前段为80mmX80mm,中段为100mmX100mm。各竖井之间的过水孔洞面积,以前段向末段逐渐增大。过孔洞流速,前段0.3~0.2m/s,中段0.2~0.15m/s,末段0.1~0.14m/s。所有过水孔须经常处于淹没状态。栅条、网格材料可采用木材、扁钢、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等。板条宽度:栅条为50mm,网格为80mm。板条厚度:木板条20~25mm,钢筋混凝土预制件30~70mm。排泥:池底布置穿孔排泥管或单斗底。穿孔排泥管的直径150~200mm,长度小于5m,并采用快开排泥阀。速度梯度G值:栅条絮凝池,前段70~100s-1,中段40~60s-1,末段10~20s-1;网格絮凝池,前段70~100S-1,中段40~50S-1,末段10~20S-1。优点: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缺点:末端池底易积泥。本工程拟选用穿孔旋流式絮凝池。沉淀池沉淀工艺是指在重力作用下悬浮固体从水中分离的过程,在净水处理中沉淀担负去除80%—90%以上悬浮固体的作用。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主要有斜管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影响沉淀池选用的因素主要有水量规模、原水水质、高程布置、占地面积、地形地质条件、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运行经验等方面。平流沉淀池是目前应有最普遍的池型,主要优点是构造简单、造价低、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沉淀效果稳定、对原水浊度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平面面积较大,采用机械排泥,排泥浓度较低,管理维护复杂。斜管沉淀池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上向流斜管沉淀池,主要优点是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面积少,处理同样水量时其沉淀部分面积仅为平流沉淀池的1/3左右。适宜于水厂占地受限制以及地形、地质复杂的场合。主要缺点为需要耗用较多的斜管材料,且老化后需定期更换,费用较高,对原水水质变化适应性较平流沉淀池差,不设机械排泥装置,排泥较困难。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拟采用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加之前面有沉砂预处理,原水浊度可得到控制,故若采用斜管沉淀池是可以稳定运行的。滤池滤池形式较多,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中拟利用虹吸滤池及重力式无阀滤池进行比较。1、虹吸滤池适用的水量范围一般15000-5000m3/d,是下向流、砂滤料、低水头互洗式、变水头恒速过滤的重力式滤池,它采用虹吸管代替闸阀,并以真空系统进行控制,反冲洗时利用滤池本身的出水及其水头进行冲洗,配水系统采用小阻力系统。主要优点:不需要大型阀门及冲洗水泵或水箱;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主要缺点:土建构造复杂,单格面积过小,施工困难,且不经济;一般需要设置真空设备;池深大,反洗时要浪费一部分水量,冲洗效果不易控制;变水位恒速过滤,水质不如降速过滤。在国内目前的工艺中,为改变传统的虹吸滤池受其进出水及反冲洗方式的影响,为改善处理效果,可作如下改良设计:设置表面冲洗系统,强化反冲洗效果,改善冲洗洁净程度,提高过滤效率。安装水力自动冲洗装置,应用无阀滤池自动冲洗原理,利用虹吸辅助管和破坏管控制虹吸滤池冲洗、进水和停止进水的自动运行,从而实现水力自动化操作,省去真空系统设备,同时运行简单可靠,维修简单。2、无阀滤池无阀滤池是一种不设阀门,不需真空设备,运行完全由水力自动控制的滤池。无阀滤池又分重力式和压力式两种,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它们一般适用于中小型水厂(重力式水量V1X104m3/d;压力式V50m3/h)其平面形状可是圆形或方形。重力式无阀滤池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顶部的冲洗水箱、中部的过滤室、底部的集水室以及进水装置和冲洗虹吸装置等。运行时,来水由进水管送入滤池,经滤料层过滤后,清水从连通管流入上部冲洗水箱,水箱充满后,从出水管流入清水池。随着过滤的进行,滤层截污后阻力逐渐增大,使虹吸上升管内水位不断升高,当水位达到虹吸辅助管的管口时,水自该管急剧下落,通过抽气管不断将下降管中的空气带走(空气随水流到排水井后逸入大气),因而虹吸管内产生负压,使虹吸上升管和下降管的水位很快上升,汇合连通后便形成虹吸。这时过滤室中的水和新流进的水立即被虹吸管抽走,冲洗水箱中的水迅速倒流至滤层中,形成自动反冲洗。这样,冲洗水箱水位便下降,当降到虹吸破坏管口以下时,空气进入虹吸管,虹吸作用被破坏,冲洗过程即结束。于是滤池复又进水过滤,开始新周期的循环运行。主要优点:不需要设置阀门,运行完全由水力自控,管理简单方便。主要缺点:运行过程中看不到滤层情况,清砂不便,冲洗效果差,反洗时浪费部分水量,变水位恒速过滤,水质不如降速过滤。由上面的比较,本工程推荐采用无阀滤池。清水池本工程中清水池的调节系数取为设计规模的20%,有效容积40000m3,内分二格。1.4.8混凝剂自来水厂选择混凝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水经所选混凝剂处理和净化后,其自来水水质应良好。首先,所选混凝剂务必符合卫生质量要求,对自来水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其次,混凝剂的混凝处理性能要好,具体表现为:(1)其水解生成的化学沉淀物的水合作用弱,因而生成的矶花密实、沉降快、受水温变化的影响小,处理低温低浊度水时仍能生成良好的矶花;(2)矶花吸附性能好,可以提高对源水中溶解性天然高分子有机物的去除率;(3)矶花强度大,不易破碎,如果遭到破碎,易于重新絮凝;(4)适用的pH值范围宽。选择混凝剂时,过多地计较混凝剂价格是不适宜的,混凝剂的品质和性能对自来水水质的影响极大,而混凝剂费用在制水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采用优质混凝剂与采用质量差的混凝剂相比,其对自来水成本的影响很小。在众多混凝剂中,聚合氯化铝具有产品质量稳定、净化效果好、对水源水质适用范围广、各项毒性指标低和产品价格低的特点,在饮用水净化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故推荐选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本工程的混凝剂。1.4.9消毒剂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最后一道工序。其方法有化学法与物理法,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辐射,其中液氯消毒历史最久,应用最广泛,本项目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效果良好,有较丰富的使用经验。故本工

程中选择杀菌效果好、投加量少、接触时间短、余氯保持时间长的二氧化氯消毒。1.4.10推荐工艺流程方案1.5.2项目重难点及下阶段设计应着重解决的技术问题(1)地形测量问题分析:基础测量是勘察设计和施工控制的基础,本项目包含内容较多,工作量大。对策措施:针对这些特点,本项目的高程控制采用三等水准施测,平面控制拟采用四等GPS标准布测,控制点位布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的稳固构筑物上,满足对控制点位的精度要求;地形测量采用GPS-RTK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精度和作业效率。(2)地质勘察问题分析:拟建工程项目管线涉及范围广,各专业对地质钻孔深度及各项地质参数要求均不一样。勘察区域地形地貌变化较大,起伏较多,遍布居民聚居区、耕地、林地,野外作业难度大,周期较长,对外业技术人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策措施:抽调我院具有丰富现场经验且身体素质过硬的骨干人员,组成本项目的勘察项目组;仪器设备方面,投入我院最先进的勘察设备,并准备好随时可调用的备用设备,以保证项目勘察以最快速度,最好的质量提交勘查成果,包括对沿线各地段拟建工程部位的场地及地层岩土稳定性和岩土性质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下管网、水厂构筑物等设计以及不良地质作用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建议。1.6勘察、设计工作的计划安排及保障措施根据本项目的工作量和可能进入工地开展勘察及设计的时间,按招标文件要求,我公司拟定完成本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总工期为80日历天(合同签订后接业主设计委托书及设计要求之日起计算)。本项目中测量、勘察、设计工作均由我公司与联合成员共同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测量、勘察、设计人员均可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在测量、勘察阶段,现场成果资料可及时交予设计人员使用。因此,设计工作可贯穿整个勘察设计周期。测量工作随时为勘察和设计提供技术服务,地形图和断面测量的时间应控制在勘察设计周期的前10天完成。1.6.1勘察工作进度计划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勘察的工期在合同中约定。因此,本投标文件针对工程中工作量大的特点,安排合理的工作流程,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工期紧的特点,本工程拟在60日历天(其中与设计重合交叉时间为20日历天)完成勘察任务。1.6.2设计工作的进度计划在设计工作中,我们将重视地勘、测量与设计的衔接工作,设计人员将深入地勘、测量现场,与地勘、测量人员一道完成好设计所需基础资料的收集,在对现场地形、地物和地质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不断改进和优化。本项目我院初步拟定80日历天,其中20日历天设计与勘察同步工作向业主提供为预审提供的初步设计正式文件、根据预审意见修改后的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全线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图预算、最终成果的书面计算书、存档图纸、技术资料、如果需要增加技术设计阶段,提供技术设计文件等设计文件。1.6.3勘察、设计工作计划安排(1)工作计划我院认为良好的方案对项目的后期设计工作的开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高度重视前期方案,对本项目具体设计周期安排如下:(1) 地形测量、地质勘察、方案设计阶段40日历天。签订合同并向设计人提供设计委托书及设计要求后起算.(其中20天与设计同步工作)(2) 初步设计40个日历天。(其中20天与勘察同步工作)(3) 施工图设计(含施工图预算)40个日历天。初步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起算》(4) 施工后续服务:施工开始至竣工验收止。(2)项目组将按照以下工序控制设计计划:①地形测量、地质勘察、方案设计阶段地形测量、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同步展开从签订合同,并向设计人提交完整的有关资料及文件后起计算工期,本阶段预计工期为40个日历天。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与勘察同步,从签订合同并向设计提交设计任务及设计要求后起算。本阶段预计工期20个日历天(接上一阶段已完成20日历天工作)。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从初步设计通过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