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4_第1页
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4_第2页
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4_第3页
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4_第4页
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4【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认为一篇小说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写了,①,创作过程才算完成。作者不能什么都知道,都写尽了。②,让读者去琢磨,去思索,去补充。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包世臣论书以为当使字之上下左右皆有字。宋人论崔灏的《长干歌》“无字处皆有字”。短篇小说可以说是“空白的艺术”。办法很简单:能不说的话就不说。这样一篇小说的容量就会更大了,传达的信息就更多。以己少少许,胜人多多许。短了,其实是长了。少了,其实是多了。这是很划算的事。(节选自汪曾祺《自报家门》)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①②2.第一自然段是怎样把“语言的美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说得通俗明白的?3.请根据上下文语境,简要阐释“计白当黑”的意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这里的风俗,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送灯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孙家的大小姐孙淑芸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她屋里就挂了这样六盏灯。不过这六盏灯只点过一次。王常生死后,孙小姐就一个人过日子,这六盏灯也再没有点过。她病了,说不清是什么病。除了逢年过节起来几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整天地躺着。除了那个女佣人,没有人上她屋里去。她就这么躺着,也不看书,也很少说话,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的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女佣人在扫地时,常常扫到一二十颗散碎的珠子。她这样躺了十年。她死了。她的房门锁了起来。从锁着的房间里,时常还听见散线的玻璃珠子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声音。(节选自汪曾祺《珠子灯》)4.划线句子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请结合语言文字运用I的材料,赏析选文最后四段的语言如何体现了汪曾祺先生的创作追求。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6.下列文学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定风波:曲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B.“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无”和“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中的“无肠”意思不同。C.《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洵的词作。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D.苏轼、苏洵、苏辙合称“三苏”。为“宋词八大家”之一。7.结合下列材料分析作者性格,从诗句内容出发。链接:“这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作者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作者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百度(有所改动)三、名篇名句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极写山的高峻,上下着笔:“______,_______”,顶天立地的山峰似乎伫立在我们眼前。(2)陶潜《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______”,而写自己回乡后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3)爱国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在《离骚》节选中能分别体现这一传统的诗句是“______”和“________”。【综合训练】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文本一:隐居的时代(节选)在这沉闷的乡村里,竟然隐藏着那样的人和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乡村的环境融合在一起,看上去是同样的自然,好像他们早就加入了乡村的历史。乡村的生活就有着这样强大的润染力,它可将任何强烈的色彩润染,这润染性足以使一切突兀的事情变得平淡和日常。就这样,我在我插队的大刘庄,遇见了黄医师。黄医师是蚌埠下放的医生,我们庄的农民都称他为“医师”,而不是“医生”或者“大夫”。黄医师是名医,专治五官科。许多病人从老远的地方,坐车坐船再加步行,走过一个庄子打听一个庄子:大刘庄在哪?他们就这么终于来到大刘庄,走进黄医师的小屋,向他求诊。黄医师的小屋很小,只一间,顺山墙放一张床,就差不多满了。他的床,架得很高,是一张宽大的床,床上铺了特别洁白的床单。他就在床沿上侧身坐着,一只手撑着床,另一只手放在架起来的膝上。病人呢,坐在床前的椅子上,述说着病状。这样子一点不正规,倒是很家常。黄医师听得也并不专注,提问很随意,有时候还会岔开话去。这情景说是看病,不如说是诉苦。诉说的人是不经意的,听的人也不怎么在意。来的人大都是口讷的农民,三言两语便无话可说,吃苦对他们又是常事,于是就止了下来。黄医师并不急着打发他们,似乎有他们陪伴也好。他也不是善言者,加上心情抑郁,就常常是彼此都默着,在这静默里,他们互相像是很了解的,双方都不感有什么压力,就这么可坐半天。凡是经车马周折,来到偏僻的乡间找黄医师的,都是病症严重的。所以,几乎无一例外的,需要手术。而我们庄没有手术室,医疗队也没有麻醉师、手术护士,手术是不可能做的。最后,黄医师总是说:要到蚌埠做手术。农民往往对手术望而生畏,一听要到蚌埠手术,就更知其不可为了。他们大都是天命论者,心里早已服了病,而到底是看过了黄医师,便都心满意足。那些从合肥、淮北、芜湖,甚至就是蚌埠找来的城里人,则是决心下定,对手术也抱科学的态度。这时候,黄医师就会和他们约定到蚌埠的时间。这往往是黄医师回家探亲的日子。黄医师回蚌埠探亲很频繁,并且每回都要超假,他是一个恋家的人。我们庄无论干部还是社员,从来没有指责过黄医师的不遵守纪律。农村本来就是散漫的,何况人们都同情黄医师的境遇。一个人在此地,不会挑水,不会烧锅,也不会洗衣。人们看见黄医师在塘里将一件衬衣越洗越脏,塘水则越来越浑。他不会将衣服铺在水面上,而是让衣服一径沉下去,挽起塘泥。他是干大事情的,去塘里洗衣,实在凄惶得很。大队开会,通常要等天黑到底了,才能正式开场。大队会计凑着油灯的一豆光亮,读着文件或者报纸。农人们在黑影地里打盹,抽烟。劣等烟叶燃烧出呛人的气体。时间其实并不太晚,可乡间的没有照明的夜晚总是特别地黑,又特别地静。在这满房间的黑影里,有一具高高的影子矗立着,那就是黄医师。他搬来他房间里的那把椅子,虽然只是把普通的椅子,可周围的农民大都是蹲在地上,或是坐在小马扎上。因此,这把椅子就显得格外突出。黄医师高高地坐在椅上,双手笼在袖子里,这倒和农民的习惯相合,他架着腿,笼着的手搁在膝上,很安详。听着会计用乡音一字一句地读官样文章,四周鼻息声起伏,有一种昏沉的安宁。谁会知道在这座黑暗的乡村里,有一个黄医师呢?文本二:隐居指人们由上海来到大刘庄、五河县城进行隐居的生活,包括医疗队的医师、下乡的知青、大学生及资产阶级右派。但无论是医师之间还是大学生之间都有着共性:他们之间有着些默契,从不互问来历:他们都是独往独来,自己在自己的屋里,互相也不参与。时间长了,难免会露一些端倪,也不要紧,谁也不干预谁的事,依然我行我素。那师范学院体育生与黄埔老生结成莫逆之交,那“老黄埔生红了脸,眼睛里也有了水光,有些倾心相告的意思,结果还是什么也不说"。他们多的是心的孤寂,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的隐忍,是对那时代的无可奈何的忍受。"我们良善地期望去打开一扇扇紧闭的心库,好安慰寂寞的心。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孤独是不留一线缝隙的,他们将孤独坚持到底,永远居住在黑暗的影地里,这就叫隐居。"在那个时代被下放到农村的知青是无奈的,无法选择的,他们被禁锢在那小天地里,更重要的是他们心灵的禁锢,荒凉。在这一个时期里,青年们普遍热衷于以文学来表达思想和心情,一是因为这时的青年大都是苦闷的,前途茫然,这茫然倒不是如“五四”的那样,徘徊式的,无从选择与决定;而是没有选择,一切都难由自己决定,束手无措的。然而他们却仍有着大城市的优越感,张扬着,不受拘束地过着自己的隐居的生活。“那阵子,我们这些下乡知青,在农机厂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吃饭时则挤在最前面,一买一大堆,以致后来的人都没了菜。人们都对我们侧目而视,背地里闲话也很多。可我们不管这些,老实说,我们压根儿没把这破厂放在眼里,也没把这破县城放在眼里。我们我行我素。"二是对精神的追求则是近于痴狂的。在文学的资源相当匮乏的情景之下,他们的精神却分外积极地活跃着。他们为弥补精神的荒凉而不懈追求着,不只读书而且写作,他们不是书写历史的,他们书写的只是些随风而逝的私人生活。他们就在那文化贫乏的年代精神活跃着,为消除精神的饥渴而奔走着。(有删改)(节选自王安忆《读书笔记》)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虽没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但用“插队”“下放”等词语交代了时代背景,暗示“我”和黄医师是“知青”"知识分子"的身份。B.作者先介绍黄医师是蚌埠名医,又通过农村和城市的病人不远万里、几经周折来向他求诊的情景,多角度反映黄医师的医术高明。C.“油灯的一豆光亮”,一个“豆”字既是量词,实写灯光微弱,又将知识分子们在特殊时代里坚守自我比成暗夜里的光亮,具有象征意义。D.黄医师在开会时会将双手笼在袖子里,和当地农民们习惯相合,这一细节照应开头,是乡村生活的强大润染力的一种体现。2.下列对文本二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隐居的人们虽然承受着心灵的寂寞,但仍不互相探问来历,也不彼此倾心相告,心灵上的戒备会加深这种寂寞。B.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知青们的“苦闷和茫然”与五四青年的“徘徊”都是时代的剪影。C.文本中所谓的“隐居生活”就是指下乡知青们行事张扬并且我行我素,经常聚在一起拥来拥去,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的生存状态。D.虽然文学资源匮乏,大多青年也没有放弃对精神的追求,哪怕是对个人生活的书写,也属于那个文化贫乏年代的一种精神寄托。3.文本一中的画线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黄医师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4分)4.有人评价王安忆《隐居的时代》是种“对无诗意时代的诗意追忆”,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刘捍,开封人。父行仙,宣武军大将。捍少为牙职,太祖初镇夷门,以捍聪敏,擢副典客。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共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四月,合大军败蔡贼秦宗贤数万众于汴西。文德元年十一月,蔡将申丛折宗权足,纳款于太祖,使捍奏其事,加兼御史大夫。光化三年六月,太祖北伐镇、定,至常山,而王镲危慑,送款于太祖,命捍入壁门传谕。时两军未整,守门者戈戟千匝,捍驰骑而入,竟达其命。又移师以攻中山,至怀德驿,大破定人五万众,王处直乞降,捍复单马入州,安抚而回。太祖迎昭宗于岐下,以捍为亲军指挥。天复三年正旦,宋文通令客将郭启奇使于太祖,命捍覆命。昭宗闻其至,即召见,询东兵之事,仍以锦服、银鞍勒马赐之。翼日,授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登州刺史。昭宗还京,改常州刺史,赐号迎銮毅勇功臣。太祖受禅,授左龙虎统军兼元从新军马步都虞候。及上党缠兵,太祖亲往巡抚,以捍为御营使。大军次昂车,斥候来告蕃戎逼泽州,命捍以兵千人赴之,敌军遂遁,车驾还京,授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晋人侵晋州,从幸陕回,加检校太保。及从驾幸河中,诏追王重师赴行在,以捍为雍州节度观察留后。才逾月,刘知俊据同州反,潜使人以厚利啖捍将校,遂为部下所执。知俊絷捍归于凤翔,为宋文通所害。开平四年,赠太傅。捍便习宾赞,善于将迎,自司宾局及征讨四出,必预其间。虽无决战争锋之绩,而承命奔走,数扬命令,勤干莅职,以至崇显焉。(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B.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C.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D.唐中和四年夏/太祖以朱珍为淄州刺史/令收兵于淄青间/命捍监其兵/路逢大敌/皆破之/入博昌/获精兵三万以归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复三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乾隆三十九年”两处都采用年号纪年法。B.“太祖受禅”与韩愈《师说》“传道受业解惑也”两处中的“受”的含义相同。C.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马车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的“管弦”指代音乐的用法相同。D.“捍便习宾赞,善于将迎”中的“赞”与成语“不赞一词”中的“赞”的含义不同。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捍是将门之后,年少有为,早在牙军任职的时候,就为梁太祖发现和赏识,被提拔任命为副典客。B.刘捍久历战阵,在汴西与蔡贼秦宗贤交战中以少胜多,打败数万敌人,曾经多次单枪匹马、出生入死。C.在迎接唐昭宗时,梁太祖让刘捍担任亲军指挥,后又让他到唐昭宗处覆命,刘捍因此受到赏赐与提拔。D.自梁太祖继位以来,刘捍经常跟随太祖巡视各地,都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后因被部下出卖,被人杀害。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才逾月,刘知俊据同州反,潜使人以厚利啖捍将校,遂为部下所执。(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9.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梁太祖器重刘捍的原因。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4答案与解析【基础训练】1.①读者读了②要留出余地2.①采用举例论证,借用包世臣论王羲之字这个例子,来说明处理好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能让语言具备美感。②采用比喻,把语言比作树和水,形象生动地说明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个有机整体,句与句之间存在紧密联系。3.作者在小说写作中应当留有空白和余地,让读者自己去琢磨、思考、补充,这样传达的信息会更多。4.运用反衬的手法,对屋外动物活动进行描写,写出麻雀、斑鸠等动物的充满生机的生命活动。动物们的热闹与屋中死寂的氛围形成衬托,反衬孙小姐枯寂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寂,刻画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她在孤寂中死去的命运。5.①多用短句,短句独立成段,叙述扼要,浓缩十年时间跨度,极有张力地呈现人物的悲剧命运;②语言含蓄,结尾部分以锁门和珠子的散落暗示孙小姐的死亡,言有尽而意无穷,尾引人深思。6.B【解析】A.“曲牌名”说法错误。“定风波”应是词牌名。B.说法正确。“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无”是“不管”的意思。“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中的“无”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不”的意思。句意: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羌笛不需要再吹出分别的凄凉,心中的愁肠没有不是因此而伤感的。C.“《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洵的词作”说法错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D.“为‘宋词八大家’之一”说法错误。三人是“唐宋八大家”其中之三。7.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从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从容、镇定、达观、旷达处世的人。8.(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策扶老以流憩乐琴书以消忧(3)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恐美人之迟暮)【综合训练】1.C(“油灯的一豆光亮”,一个“豆”字既是量词,实写灯光微弱,写出当时农村条件匮乏。)2.C(C.文本中所谓的“隐居生活”是指离开故乡的人们来到乡下,人们互不探访,互不倾吐,虽有着特立独行的方式,但依然被这块土地包容,而不是我行我素、旁若无人。)3.①探亲频率高、超假的表现,体现了黄医师对家的眷恋,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过去生活的留恋。②黄医师作为蚌埠下放的名医,回家超假,证明约定到蚌埠找他手术的患者之多。③黄医生在乡下心情抑郁,给人看病时,也常不完全专注或静默,频繁探亲也表明黄医师对农村生活的不适应。④在散漫的乡村工作,黄医师超假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体现了黄医师不受拘束的知识分子的自由天性。(每点1分)4.①“文革”中知识青年的下乡和知识分子的下放经历,本是这一部分人的灰暗记忆,但王安忆在小说中将这段经历描写得非常富有美感,透出了一股浓浓的诗意。②文本一:大刘庄村民接受了黄医师,黄医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格调与大刘庄那沉淀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可思议的暗合,这种混合产生了一种特有的美感,这便使得原本缺少诗意的时代有一些诗意在里面。③文本二:县城里这些隐居者们不尽相同的境遇,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加之县城这块为传统文化泅染的土地的包容,这些使得这个特定的无诗意的时代增添了些许诗意,哪怕是带有苦涩的诗意。(每点2分)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唐中和四年夏,梁太祖任朱珍为淄州刺史,令他在淄、青间招兵,命刘捍监兵,路逢大敌都攻破了敌兵。进入博昌,俘获精兵三万人返回。“淄州刺史”是官职名称,作“为”的宾语,故应在其后停顿,排除AC。“皆破之”省略了主语“刘捍”,“破”是谓语,“之”是宾语,该句为独立的句子,要在“皆”前断开,排除B。故选D。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含义相同”说法错误,“太祖受禅”的“受”解释为“承受”,句意:梁太祖登位;“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通“授”,解释为“教授”,句意: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D.正确。“捍便习宾赞,善于将迎”中的“赞”含义是“礼仪”,句意:刘捍熟悉宾礼,善于送迎。“不赞一词”中的“赞”的含义是“参与”,含义: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故选B。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在汴西与蔡贼秦宗贤交战中以少胜多”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四月,合大军败蔡贼秦宗贤数万众于汴西”可知“以少胜多”在文中没有体现,于文无据。故选B。8.(1)刚过了一个多月,刘知俊占据同州反叛,暗中派人用丰厚的利益引诱刘捍的将校,刘捍于是被部下抓到。(2)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1)“逾月”,过了一个多月;“潜”,暗中;“啖”,引诱;“遂为部下所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