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解读专辑】黄国才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_第1页
【新课标解读专辑】黄国才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_第2页
【新课标解读专辑】黄国才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_第3页
【新课标解读专辑】黄国才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_第4页
【新课标解读专辑】黄国才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解读专辑】黄国才|课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翘首以待中,2022年版课标颁布了!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2022年版课标有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将对教学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在2022年版课标理念和要求引导下更科学地用好用足统编教材、减负提质,有着重大意义。反复阅读、比对两版课标,可以断言,2022年版课标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但变化显著,意外颇多。当然,这种变化,若放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的背景下,又是理所当然、情理之中的。综合起来,笔者认为2022年版课标与一线教学关系最密切的变化主要有六个方面:明确了核心素养,设置了学习任务群,增设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加了教学提示,强化了学段衔接,更加注重学习方法。这六大变化将对教学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明确了核心素养。2022年版课标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究竟要做什么?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这便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简而言之,核心素养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取代了2011年版课标的“三维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化,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2.设置了学习任务群。2022年版课标“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即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四大语文实践活动,取代原课标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并分三个层面设置六个学习任务群。(见表1)核心素养、语文实践活动、学习任务群,是2022年版课标中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变化。一句话,语文课程实施,是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四类“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六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任务,逐步形成和提升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3.增设了学业质量标准。以往的课程标准(包括教学大纲)都“只规定课程的学习内容,而对相应学段的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何种水平却没有具体规定”[1],因此,只大体相当于课程的内容标准,缺少相应的学业质量标准,使得评价和考试命题缺乏课程标准依据,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对教学的全过程指导功能。2022年版课标增设了学业质量标准,并对“学业质量”和“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对各学段学业质量进行了具体描述,大大增强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即:“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见表2)如此“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有力地指导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促进教、学、评、考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形成育人合力。4.增加了教学提示。课标是教学领域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因此,课标既要高屋建瓴,又要“好用、管用”。2022年版课标“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提示”编排在各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之后,对该学习任务群“怎么教”提出三到五条指导性意见,从不同角度细化“学习内容”以便其落地。具体而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各提了三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各提了四条,“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提了五条。从提示的内容看,前面几条都是关于教学的提示,最后一条都是关于评价的提示,如此将教学与评价统整起来,确保教、学、评良性互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5.强化了学段衔接。2022年版课标“注重幼小衔接。具体而言,幼小衔接方面,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幼儿教育五大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明确在学习设计上要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小学与初中衔接方面,2022年版课标与2011年版课标一样,“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又在“总目标”之下分四个学段提出具体要求,体现其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总目标。义务教育与高中的衔接方面,2022年版课标可以说是高中新课标的“义务教育升级版”。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理念,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以及学业质量等,都是一个“模板”,只不过突出了义务教育的学段特点,同时又与时俱进、后来居上,是“升级版”。例如:由高中新课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改为“核心素养”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由高中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减少到六个;表述课程性质时将“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改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等等。不仅如此,还增加了“作业评价建议”,对作业设计、批改、反馈和讲评等作了具体规定,将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落实到课程标准中,使作业设计和评价有了课标依据。6.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相比较而言,2022年版课标更加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强化“怎么学”,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善读书、会学习的目标,真正减负提质。通观2022年版课标,“方法”一词出现了50多次,而且表述得具体、详细,实用性强。例如,在总目标中明确“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等;在学段要求和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对“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又进行细化,如“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等等,不一而足;在学业质量描述中,甚至要求“能借助跨学科知识和相关材料,与同学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第三学段)。(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版课标在阐述六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时,还用“方式”一词来强化运用。例如,“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客观地表述生活中的见闻片段”“运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口头或书面方式,与同学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经历、体会和阅读方法”等。此外,2022年版课标还顺应“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明确要“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整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并“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语文学习”。同时,在评价建议中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逐步引入基于信息技术的考试形式”来与之配套。这的确是“世界水准”的。据悉,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inInternationalReadingLiteracyStudy,简称PIRLS)已于2021年对数字阅读素养进行了理论界定与测试实践[2]。随着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学习、运用2022年版课标的理念、要求和建议,以调整、改进教学与评价,是当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教研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体现2022年版课标的理念和要求?1.充分认识统编教材的先进性。统编教材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断调整完善,与时俱进。统编教材的编写是不断调整、完善的动态过程,与时代同步。例如,在2012年启动编写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也启动了;在2016年开始试点试用到2019年一次性更新期间,高中新课标已经颁布。换言之,统编教材研制、编写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新课标是一致的。举一个例子,统编教材自试用以来,每个学期都有调整、更新,而2021年最为明显,如2021年7月第3次印刷的上册教材,再次增加了体现革命文化的课文,即二(上)的《八角楼上》《刘胡兰》、三(上)的《一个粗瓷大碗》、六(上)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等;2021年12月第3次印刷的六(下)教材,增加了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内有《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囚歌》等阅读材料)等。(2)明确提出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指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要素。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所有单元导语都从阅读与表达(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列出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将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常用的学习方法或恰切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或者能力训练点,统筹规划目标训练序列,并分梯度编排在各个年级的相关内容或活动中。有了语文要素的引导,语文学习任务就清晰,语言文字训练就有章可循。(3)以“双线组元结构”呈现,注重方法,使之“便学利教”。统编教材在单元内容组织上,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双线组元的结构表现为每个单元都贯穿“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教学目标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课后练习题围绕单元的训练要素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增强了可操作性。同时,在各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编排“怎么学”的程序性知识,教学生怎样读懂词语、句子;怎样把握段落、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人物形象;怎样摘抄、记笔记、复述故事;等等。还编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专门训练“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实现有方法地教、有策略地学,提高教与学的品质。2.统编教材的内容与“学习任务群”的对应性。2022年版课标明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是素养导向的语文实践活动,其实质是真实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学习任务群自然就是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的有机组合。统编教材根据原课标制定的学段目标、编排的学习内容,基本可以与新课标设置的六个学习任务群相对应。(见表4)举一个具体例子,统编教材编排的习作单元,就是以“主要是写一篇习作”[3]为任务导向,以“写·读·改”项目为载体,整合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等阅读情境、“交流平台”与批注等方法资源,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与言语实践中完成写一篇习作的任务。从一线教学的实践看,这种整合还不够自觉,路径也还在摸索中。而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提示”便是“及时雨”。例如,发展型三个学习任务群,既从源头上打通“阅读—思考—表达”之间的通道,使读写良性互动有了课标依据,又在实施上通过“教学提示”指明了将“阅读—思考—表达”融为一体的具体路径。比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提示“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融为一体”,“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提示要“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示要“引导学生发表对文本的看法,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文本中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教学提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可以直接“拿来用”。3.适当增加优质作业,规范考试命题,以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不管是统编教材,还是未来依据2022年版课标编写的新教材,都不可能容纳足够的作业,更不会有三至六年级的期末测试题。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就必须由任课教师以及教研组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根据实际学情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也就是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严格依据学业质量要求命制期末测试题。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版课标对作业设计/评价、测试命题作了既是原则性的又具操作性的规定,使作业设计/评价、测试命题也有了课标依据。因此,我们只要吃透课标精神,以2022年版课标为依据持续设计优质作业、命制期末测试题,便能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建议落实到统编教材实施过程中,从“旧路”上走出“新路”来。在作业设计上,要加强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