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书赏析_第1页
三大行书赏析_第2页
三大行书赏析_第3页
三大行书赏析_第4页
三大行书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又几碟

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已写而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尖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一序临流万古传——王羲之《兰亭序》忠义勃发祭侄文——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途穷泪落寒食雨——苏轼《黄州寒食帖》天下“三大行书”一、一序临流万古传

——晋﹒王羲之《兰亭序》唐·冯承素摹,神龙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

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

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序》之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旧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古时风俗,每年这天,人们到水边嬉游,以表示用水来消除不详,叫做修禊。那天,大家坐在水边随意取饮,作诗唱和。这些诗集江在一起称为“兰亭诗”,由羲之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著名的书法杰作《兰亭序》。返回《兰亭序》解读

该贴用行书写成,有几处还有涂改的痕迹,写得极其自然潇洒。《兰亭序》全篇28行,共计324字,布局参差错落,点划相应,气脉相通。总之,《兰亭序》全篇章法自然,结构精致,潇洒飘逸,一气呵成,它集中体现了王羲之所创造的书法新面貌,并代表他最高的行书之造诣。唐代被太宗巧取豪夺,随葬于昭陵,今人看到的为唐人冯承素摹本,即神龙本。阎立本《萧翼计赚兰亭序》返回曲水流觞返回书法艺术自觉化的产物

汉字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有着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秦统一中国后,将小篆作为标准字通行全国,经历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到行书的发展演变过程。魏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书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将隶书转化为楷书)、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皆精)。秦代:小篆——追求整齐划一、和谐有序之美汉代: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的时期,更是隶书大盛的时代,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出现了蔡邕等书法家。隶书——气势丰盈,上承篆籀,下启行草,为楷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草书——萌生于秦,形成于汉,从篆书与隶书的快写演绎而来。魏晋以来文人书法流派的结晶王羲之初学卫夫人,后博采众家之长,楷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又遍习蔡邕、曹喜、梁鹄、张昶等书,精研体势,增损古法,遂臻于神妙。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

魏晋间,名士多为文学艺术名流,其作情真、自然,如出水芙蓉,一反错彩镂金之俗美,右军之书清洒飘逸,一反隶书之厚重之气。

魏晋之风,可谓人文自觉之肇始,思想解放发端也。

“诸公每朝,朝堂犹暗。惟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永嘉南渡,晋室偏安,常怀家国之痛。“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二、忠义勃发祭侄文

——唐﹒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现藏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23行234字颜真卿其人其书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故又称“颜平原”,官至“鲁郡公”,故亦称“鲁公”。颜真卿中唐代是一个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书家,相传他少时家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学书,其楷书点如坠石,厚重雄伟,质朴自然,与王羲之追求的妍雅之美截然不同,他的行书,多为手稿,竟从不经意处发挥,故显得很自然洒脱。返回《祭侄季明文稿》之由来755年,

北方广大地区的藩镇军阀安禄山发动叛乱,很快就南下攻占了东都洛阳。当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他的从兄太守颜杲卿分别在山东、河北境内起兵讨伐叛军,颜杲卿的幼子季明往来平原、常山之间做过联络工作。不久常山被叛军攻陷,杲卿父子被俘,先后被害。所以颜真卿为文致祭。《祭侄季明文稿》解读

在这篇手稿中,他把抑制不住的感情,倾泄在磅礴迅疾的笔墨中,所以能毫不拘谨地将长期积累的精湛书艺充分分挥出来,笔墨一气呵成,因而枯笔极多,愈至后来,愈加纵逸,不仅记录了这场悲壮的历史悲剧,也传达出书者的激烈情感,令人难以忘怀。博采众长,

创造出颜氏行书遒劲郁勃的风格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纳古法于新意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气象之影响“书至初唐而极盛。”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陆柬之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李邕、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唐太宗李世民和诗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唐选官四个标准:一曰身,其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辞辩正;三曰书,取其楷法优美;四曰判,取其文理悠长。你知道我们现在所修习的楷书有哪几种吗?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与高尚的人格契合,

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范。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言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逾久而逾可爱也。——欧阳修苏轼评赞颜真卿:“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尽天下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三、途穷泪落寒食雨

——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现藏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苏轼其人其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北宋的大文学家,又是书画家。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擅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开创“湖州画派”,开“文人画”之先河。《黄州寒食帖》之由来

《黄州寒食诗》帖作于元丰五年,是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谪居湖北黄州后的代表作。此时,苏轼“幅贝芒履,与田父野老相从溪间”。第二年(元丰四年),故友马正卿为苏轼请得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苏轼垦荒建室,耕食其间,自号“东坡居士”,诗中自叙来黄州三年,生活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眼前觉萧瑟难受,其心绪或漫声细诉,娓娓道来,或放任声腔,孑然饮泣,或凄然长啸。开尚意书风之先河《黄州寒食帖》解读

书法与诗相得益彰,满纸身世颠沛之悲,家国不宁之沧,字字含泪,令人感受深刻,此贴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同,从一字到一行,从一行到全篇,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用笔重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为“天下第三行书”。跳转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起源于远古人类对火的崇拜,形成禁火节。晋地(山西)为纪念介子推,禁火节演变为寒食节。晋统一后,寒食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返回开明开放的文化氛围

造就了宋代文化事业的空前繁荣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黄庭坚书法米芾书法蔡襄书法取法于前代书法名家,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开宋元尚意之先河。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主张不必泥古,提倡适意,如果把唐宋两代书法整体相比较,唐人尚法,楷法精严;宋人崇意,书表心声,故由楷至行,宋人为先。“天真烂漫是吾师”“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