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新青年》1915五四运动文学革命民主与科学: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个人主义、现代理性精神推动新文化运动,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新民主革命序幕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呐喊》自序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周树人豫才《狂人日记》《阿Q正传》作品集有:小说集:《》、《》、《》(历史小说)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祝福鲁
迅
解读文题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什么是“祝福”?在“祝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1-33)
情景任务在鲁镇新年的爆竹声中,家家户户正在热闹地准备着“祝福”,而就在此时,可怜的祥林嫂悄无声息地死了......你是刑侦科的一名探员,上级派你来调查祥林嫂的死因,并写一份结案报告。一轮搜证:
填写死亡调查表
外貌(穿着)
外貌(神情)为何来鲁镇来到鲁镇发生了什么为何离开鲁镇离开鲁镇发生了什么接触过哪些人第一次来鲁镇时第二次来鲁镇时第三次来鲁镇时死者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死亡时间:
看着死亡调查表,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
死者姓名:祥林嫂(真实姓名未知)
性别:
女
年龄:
四十上下
职业:乞丐/前女工
死亡时间:新年前夕
外貌(穿着)外貌(神情)为何来鲁镇来鲁镇发生了什么为何离开鲁镇离开鲁镇发生了什么接触过哪些人第一次来鲁镇时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两颊红的,顺着眼死了丈夫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人做事很麻利被婆婆卖到了山里结婚生子鲁四老爷、四婶、婆婆第二次来鲁镇时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两颊没了血色,顺着眼,眼角带泪痕,眼光没之前精神。眼睛窈陷下去,精神更不济了。胆怯,怕暗夜,怕黑影,惴惴地丈夫患伤寒死了,儿子阿毛被狼吃了四婶不再让祥林嫂做祝福。天天叙述阿毛被狼吃的事情,鲁镇人们拿祥林嫂取乐。柳妈支招让祥林嫂捐门槛,捐了门槛四婶依然不让她碰祝福。被四婶嫌弃,赶走沦为乞丐鲁镇的人们、柳妈、四婶第三次来鲁镇时拿着竹篮、空的破碗,拄着下端开裂的竹竿脸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木刻似的,眼睛间或一轮乞丐精神恍惚,问“我”有无灵魂新年前夕,在热闹地爆竹声中死在了冰天雪地中
“我”、鲁镇的人们受害者分析
她是
的祥林嫂。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你认为是谁害死了祥林嫂?请大家根据文本对嫌疑人做调查,并找出证据。(嫌疑人:鲁四老爷?婆婆?鲁四婶?柳妈?镇上其他人?“我”?)二轮搜证:重点嫌疑人之鲁四老爷调查结论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乡绅),虚伪、自私、冷酷无情;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祥林嫂进行全方位的精神压迫,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把她逼向死地。搜查地点:书房摆设面部分析:三次“皱眉”言语分析:两个“可恶!然而……”
一声“谬种”言语分析:两次“祥林嫂,你放着罢!”/一次“你放着罢,祥林嫂!”重点嫌疑人之鲁四婶调查结论同情者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封建礼教的服从者,妇女中剥削意识浓厚者的化身,她对祥林嫂有基本的同情,但也是封建社会秩序维护者。
人设:善女人吃素不杀生
肖像描写、言语描写“再嫁有罪”→“再嫁之人死后要被锯开”→
捐门槛重点嫌疑人之柳妈调查结论吃斋念佛的善女人,生活艰辛、受尽苦难的下层劳动妇女;麻木无聊、迷信愚昧,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之人加以奚落,加以精神恐吓;想为她寻求解脱的药方,却将其推向更悲惨的深渊。自身被害,也不经意地害人。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小说中的“我”“我”是一个启蒙主义青年知识分子,与鲁镇格格不入,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但“我”无力拯救祥林嫂,也无力改变鲁镇压抑、保守的氛围。这深刻地表现了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那种欲救拔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口供一:“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段35)口供三:“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不同”(段77)口供二:“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段70)只有第一个丈夫算数。再嫁有罪。“仍然叫她祥林嫂”是不讲理、荒谬的,但大家都习惯于荒谬,荒谬得麻木而失去思维能力。鲁镇上其他人物证:“五张账单”1.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2.祥林嫂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3.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4.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用:五十千;还剩十多千)5.祥林嫂得历来工钱:十二元鹰洋
(捐门槛的价钱:大钱十二千)【热知识:一元=一个大洋=1.5两银子≈1500-2250文1千=1000文】
发现“秘密”:封建卫道士代表鲁四老爷对她经济上的盘剥;族权和夫权在替其婆婆撑腰;神权思想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毒害。
以小见大→封建制度下夫权、族权、神权、政权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无情压榨。
1.鲁镇自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冷漠无情的人们构成的这个社会环境。(他们生活在两千年封建统治的禁锢下,精神受到毒害,有意或无意地把祥林嫂推向死亡的深渊)2.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夫权、族权、神权、政权四条绳索对下层劳动妇女的无情压榨。结案——人人都是凶手/没有凶手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封建礼教封建迷信“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许寿裳评价《祝福》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丁玲祥林嫂是纯粹的受害者吗?
祥林嫂本人才是整个故事最在意“再嫁有罪”的人。所以她才那么剧烈地反抗再嫁,才那么坚信自己会下地狱被劈成两半,才想要“赎罪”——寄希望于捐过门槛后自己一切都“干净”了,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才会被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彻底压垮。若她从封建礼教抬起头,清醒过来,不认同、不买账,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
——自己是自己的施害者。。
案件背景
《祝福》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探索的问题。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的帝制政权,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精神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
《呐喊》的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结尾是狂人临死前呐喊“救救孩子!”
《彷徨》的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结尾是“我”在祥林嫂死后想快点逃离鲁镇。
《呐喊》创作于新文化运动期间。《彷徨》写作时,正值五四运动退潮,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隐退,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倍感“孤独”和“彷徨”,故名。
——《祝福》:吃人=残害人的精神;
祥林嫂: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从《呐喊》到《彷徨》交代现状改变现状“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委会垃圾分类合同协议
- 社区购房合同的签订协议
- 银行担保抵押合同协议书
- 物流仓储仓管员合同范本
- 村级鱼虾池承包合同协议
- 电商合伙人签约合同协议
- 电动客运车销售合同范本
- 终止设计合同的协议范本
- 门窗的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社区生鲜店合伙合同协议
- 二造考试试题及答案
- T/CI 202-2023TBM 隧道工程智慧工地系统接口和集成技术规范
- 儿童疼痛课件
- 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三第二轮复习诗词部分《八读法鉴赏诗词》教案
- 军事医学与战场救护试题及答案
- 制砂场管理制度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库(共八套)
-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 2025新高考数学核心母题400道(教师版)
- DB33T 1180-2019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 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讲解课件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