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古代中国政治小结和选择性必修一内容补充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7讲古代中国政治小结和选择性必修一内容补充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7讲古代中国政治小结和选择性必修一内容补充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7讲古代中国政治小结和选择性必修一内容补充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7讲古代中国政治小结和选择性必修一内容补充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

古代中国政治小结和选择性必修一内容补充秦西周分封制汉唐宋元明清宗法制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外朝尚书台郡国并行制“推恩令”三省六部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二府三司中书省制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康:南书房雍:军机处地方收权分权通判行省行省废行省设三司商内外服制度方国林立中央:地方:州—郡—县道—州—县郡—县路—府或州—县省—府—县省—府—县一、古代中国官制演进隋州—县郡—县路—府或州—县(1)层级变化?说明什么?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2)谁最稳定?谁变化最频繁?县最稳定,最高一级变化最频繁,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3)州、道、路最初的职能是什么?中央设立的监察机构通常会演变成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①政治: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②经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三、中国古代变化特点和规律1、性质①实质:局部改变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上层建筑(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②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挽救王朝危机: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2、目的①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不相符合的现状)②在中国古代史通常表述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3、结果①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②标准:是否实现改革目的(推动生产力发展)③中国古代改革短期内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长期来看为王朝统治埋下新的隐患。4、内容通常解决维系王朝统治最为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政治:权力分配问题经济:财政收入问题军事:国家暴力机器的效力问题四、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朝代制度途径标准西周世官制世袭(世卿世禄)血缘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才能、军功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明习法律两汉察举制先考察后推举,分常科和特科孝廉、茂才等魏晋九品中正制中正定品,吏部授官家世、道德、才能隋唐科举制分科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才学两宋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才学元蒙古传统和科举制世袭、军功、科举比例小血缘、军功、才学明清科举制从学校参加科举,分三级考试才学五、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文物档案江苏尹湾汉墓出土木牍24方,简133枚。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约葬于王莽时期。《集簿》用草体书于木牍正反面,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从“文物简介”中你能提取到哪些关键信息?《集簿》中记录各方面年度统计数字目的是什么?江苏尹湾汉墓木牍《集簿》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一)秦汉——上计制中央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县、侯国郡国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御史府审核计簿,防止造假材料:汉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职责是定期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监察地方郡守、尉、诸侯相等二千石官和强宗豪右,六条以外不问。六条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越制度,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不遵守典制,以权谋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二千石不恤疑案,教唆杀人……二千石包庇罪犯,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害国家法令。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知识手册》(二)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三)隋唐宋时期考核制度1.变化: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2.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3.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考核部门尚书省的吏部考核方式地方报告中央皇帝巡查州县考核标准品德才能,四善二十七最考核结果评定分三等九级,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三)隋唐宋时期考核制度4.宋朝: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宋代考核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宋神宗熙宁元年颁行考核州县官员的《守令四善四最》“四善”沿用唐制,为德义、清谨、公平、勤恪。“四最”是断狱平允、赋人不扰;均役屏盗、劝课农桑;赈恤饥穷、导修水利;户籍增衍、整治簿书。四善德慎公勤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曾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1.明朝:(四)明清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严密)名称考核时间目的或结果考满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点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材料:(明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下诏)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阘茸(品格低下)者免为民。

——《明史·选举制》2.清朝:清朝吸收了明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六、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监察史材料: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

——樊树志《国史概要》秦朝组织结构示意图(一)秦汉----监察体系1.中央建立御史大夫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地方创设刺史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郡国。刺史品级不高,权力很大。十三州部刺史此后,巡视监察一直延续下去。刺史特点刺史品级不高,但是出刺时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官僚,也可以监督诸王。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二)隋唐的监察制度1.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2.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唐代十道图材料1:元和十五年,八月甲申,御史台奏:“推勘景陵土石工作专知官、京兆府户曹参军韦正牧、减刻工匠价钱、厨料、充私用,计赃八千七百余贯。又于陵所私造石器等”。诏付京兆府,决痛杖一顿处死。景陵皇堂石作专知官、奉先县令于辇,虚竖物价及破米面,共计赃钱一万三千六百四十六贯。数内八千余贯石入己,余充赂遗,并官典破用。诏付京兆府,决重杖处死。

——《册府元龟》材料2: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旧唐书·韦思谦传》殿中御史御史中丞监察御史御史大夫御史台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包拯,累迁监察御史、知谏院、、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宋慈,历任通判、福建、江西、湖南提点刑狱使;(三)宋朝的监察制度1.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2.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苏东坡曾任杭州通判御史拥有监察权谏官拥有议事权元代肃政廉访司的前身是设置于至元五年的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廷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每道仍设官八员,除二使留司以总制一道,余六人分临所部,如民事、钱谷、官吏奸弊,一切委之。俟岁终,省台遣官考其功效”。(四)元朝的监察制度1.中央:御史台2.地方: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监察机构严密(五)明清的监察制度中央地方明朝清朝都察院、六科(互相纠察)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御史停派御史巡按各省(奏折)(1)①督察院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

②六科给事中封驳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稽查六部百司;(2)位低权重1.明朝:2.清朝:(1)六科并入督察院;(2)停止御史巡按各省;(3)督察院仍监察百官御史台模式督察院模式标志着监案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始终围绕着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而不断变化,是巩固王朝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也体现出了中国古人在国家制度创新与社会治理方面的卓越智慧。七、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秦朝引经决狱汉朝以经注律魏晋唐约律合流宋

清法律儒家化礼法之争礼法结合习惯法

→成文法汉:礼法开始结合魏晋:进一步推动法律与教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礼法结合唐:礼法结合的典范律令儒家化引经注律《汤刑》《禹刑》《九刑》以法治国秦律《唐律疏议》礼法结合《九章律》律例合编《宋刑统》《大清律例》基层教化乡约法律教化重视家训宗法礼制(一)中国古代的法治朝代法律的发展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日益完善形式多样(律、令、例)《禹刑》《汤刑》《九刑》郑国子产“铸刑书”律、令汉承秦律,制成《九章律》,引经注律设置律博士,解释律令删繁就简,对律文进行逐条解释,颁布《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以唐律为蓝本,编纂《宋刑统》;《天圣令》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上仍广为引用唐律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以唐律为蓝本,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法律、礼教并用1、夏商西周时期夏朝商朝西周《禹刑》《汤刑》《九刑》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材料2: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

——武树臣:《中国成文法的起源》材料1: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曲礼上》德治思想的渊源:西周法治思想的渊源习惯法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法治叔向叔向反对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德治子产作刑书2、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1)背景:①时代特征: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②思想来源:诸侯国君纷纷寻求治国新思想,儒家德治思想与法家法治思想影响最大。(2)第一次德法之争:子产作刑书【思考】从唯物史观角度思考,叔向为何反对子产“铸刑书”?“铸刑书”有何深远的历史影响?材料: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泽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左传·昭公六年》中国古代的制与法,相当于西方的成文法;中国古代的理与礼则相当于西方的习惯法。——吴于厪学派治国思想治国手段理论来源儒家法家孔子:①为政以德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德治,通过道德教化民众,仁和礼的手段人性善韩非: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必守法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和刑的手段人性恶商鞅: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颁行法令,奖励耕战)(3)第二次德法之争:2、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与法家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法家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VS结合所学,思考:谁的主张会被接纳?为什么?有积极意义符合时代需要孟子与梁惠王商鞅与秦孝公2、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3)第二次德法之争:【思考】礼与刑,德与法是否有相结合的可能性?

材料:法家固然绝对排斥礼治、德治,儒家却不曾绝对排斥法律,只是不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德治而已……荀子思想中杂有法家思想,韩非、李斯俱出其门,绝非偶然……“以至善者待之以礼,以至不善者待之以刑”……他的书中常德刑礼法相提并论。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秦朝:礼法对立汉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朝廷还颁布了令汉承秦律,制定《九章律》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张家山汉简睡虎地秦简

材料1: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仪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班固《汉书》3、秦汉时期秦汉朝廷还颁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律材料2:律,法也。——《尔雅》令材料3:令者教也,所以教民人;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4、魏晋时期:律令开始儒家化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更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儒法合流,形成“德主刑辅”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董仲舒(1)原因:

材料1:故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晋书》春秋决狱:以儒家经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审判方式

材料2:

后人生意,各为章句(许多的学者根据儒家经典之中的章句,各自理解法律的意思,并且著书立传)。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晋书》以经注律:经学家用儒家经典来解释现法律条文汉朝的春秋决狱和以经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4、魏晋时期:律令开始儒家化(1)原因: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2)特点:以经注律,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3)目的:材料:《晋律》首先确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把“五服”制度与法律相结合,凡亲属之间犯罪,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在民事方面,如财产转让时违反法律,则关系越亲,处罚越轻。——曾宪义《中国法制史》“五服”,即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血缘亲疏及尊卑,共分五等,故称“五服”。5、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法律:编纂《唐律疏议》(1)过程:

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如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2)影响: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3)特点:律

删繁就简(唐初)《贞观律》《永徽律》《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十恶(《唐律疏议•名例律》)十恶解释法理出典谋反《春秋》谋大逆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行为

谋叛

恶逆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

不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为

大不敬指斥皇帝、无人臣之礼等损害皇帝尊严的行为

《礼记》不孝《甫刑》(儒家)不睦殴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长等行为

不义杀本管上司、受业师及夫丧违礼的行为

内乱

5、唐朝——法律儒家化的完成《唐律疏议》诸詈(骂)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诸居父母及夫丧而嫁娶者,徒三年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者,上请。唐律的修撰以礼为指导思想、指导原则。礼的精神完全融入于唐律之中,礼允许的行为,唐律也允许,礼不允许的,唐律也基本不允许。礼是唐律内在的灵魂,唐律是礼外在的表现……《唐律疏议》中有大量的概念、原则、律条都来源于礼。唐代前期关于律、令、格、式的立法有16次和20次之多……通过频繁的修订律、令、格、式,来调整法律,从而达到适应统治者需要的目的。

【思考】材料体现了唐律的那些特点?孝道入法德主刑辅礼法合一,出礼入刑法律体系【思考】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材料1: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2:儒家学说有多面性,如儒家也并不完全排斥法律与刑罚,儒家提倡的“礼”本身也有一定的约束力,孔子本人还做过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司寇。像法家一样,儒家思想也有中央集权统一思想的萌芽,只不过希望这种统一是由周天子或仁君来完成。正是这种多面性,可以说明儒家学说为什么总能发展出适合封建时代统治阶层需求的统治学说。

——《教师教学用书》选必1第113页

材料3: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儒学和法家各有侧重,具有互补性儒学的多面性,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儒学被确定为主流,向法治渗透朝代法律宋朝元朝明朝清朝6、宋元明清:继承发展【思考】宋以后的法律制定的什么特点?多以《唐律》为蓝本;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沿用唐代法律体系;宋刑统《天圣令》唐宋法律整体弃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以唐律蓝本制定《大明律》,重视“例”,重修《问刑条例》,开律例合编的体例。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1)积极性:①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②以礼入法,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2)消极性:①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②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意识淡薄。【合作探究】“礼法结合,儒法并用”这一特点有什么积极性、以及局限性?(二)封建王朝的基层教化朝代

教化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魏晋唐宋朝初步形式深入明朝清朝敬天保民,建立礼制儒学德治三纲五常重视家训颁行《大唐开元礼》;推广家训康熙帝“圣谕十六条”,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引用《大清律例》,儒家发起乡约,经政府利用推广具有约束力,与法律合流,沦为统治阶级统治工具,教化功能逐渐丧失。明太祖朱元璋“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儒学士人基层化,乡约教化儒学向基层渗透——理学,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礼不下庶人1、汉朝:三纲五常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两汉朝廷将儒家的这种价值观融入进了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材料1:武帝受教于大儒赵绾与王臧,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以教化为大务”,同时“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汉书》2、魏晋:重视家训东汉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战争连年不断、政权频繁更替的大分裂时期,官学兴废无时,对子弟教育的任务因此逐渐由家庭来承担,从而使家训理论趋于成熟。《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材料2:整齐门内,提斯子孙。——颜之推《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3、唐朝(1)提倡礼治①标志性法典:732年,颁布《大唐开元礼》②内容:分吉、宾、军、嘉、凶五礼③特点: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之作。(2)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材料1:唐朝的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开元礼中,……其中吉礼的内容主要是祭祀,宾礼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周边国家的君主和使节,军礼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活动中的仪式,嘉礼主要包括成人、婚嫁、朝议、养老等嘉庆仪式,凶礼主要内容则是有关丧、葬及凶年赈抚、劳问疾苦等。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2: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新唐书·柳公绰传》

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4、宋朝:②传播方式:①背景:(1)理学的渗透(2)乡约的约束

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乡约——乡里中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5、明朝2、清朝(1)宣讲明太祖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2)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材料:朱元璋继承“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传统,要求“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就是以封建礼教来束缚人民,用封建刑罚来镇压人民。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基本延续明朝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有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清朝乡约仪式【思考】相比宋朝,明朝乡约有什么变化?(1)形式上继承儒家伦理教化精神,实质上是强制宣传最高统治者的意志。(2)君主专制强化,皇权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礼法儒学法典化法律儒家化汉以后:礼法结合秦以前:礼法分离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伦理法为基础,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而制定的东亚、东南亚等封建国家法律的总称。中华法系是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并列的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的特点:礼法结合(典型特征);诸法合体,刑民不分;儒家思想影响深厚;重刑轻民,重公法轻私法;皇权至上,法律是维护君权的工具;司法从属于行政,无独立司法。八、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1)民族迁徙:如汉朝向北方大量移民;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2)民族战争: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3)友好交往(互市贸易):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明朝在边境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4)政治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5)和亲联姻:如西汉与匈奴和亲,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6)会盟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7)进行册封:如唐朝册封南诏王,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清朝册封达赖班禅(8)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三郡;西汉设西域都护梁启超曾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早在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史料实证】指出材料,能够印证的历史史实。材料1:《左传》中说:“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有车辙马迹焉。”材料2:《史记·赵世家》记载了周穆王西巡见西王母的传说:“造父幸于周穆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一)先秦时期对外关系【史料实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秦汉时期的中外交往。(二)秦汉时期对外关系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2.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3.对日本: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赐金印一枚。“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甘英出使大秦张骞通使西域(三)隋唐时期对外关系【历史解释】阅读教材,列举隋唐时期的中外交往的史实,并分析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繁荣的原因。1.史实(1)隋朝:①西域: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②赤土国: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2)唐朝:①大食: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2.原因: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与西域商路畅通。(四)宋朝时期对外关系【历史解释】结合地图并结合教材,分析宋代丝绸之路的特点,说明其原因。1.特点(1)陆路交通阻隔,海路渐趋发达;(2)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2.原因:(1)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2)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手工业发达。(3)政府重视并鼓励对外贸易;(4)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专门管理海上贸易;(5)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材料:泉州港甚至比辛迦兰(广州)还大,他所在的江水又广又宽,滔滔奔流入海,整个江面上充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有的来自阿拉伯,有的来自大印度;有的来自锡兰,有的来自小爪哇,还有的来自北方很远的地方……——[意]雅各《光明之城》(五)元朝时期对外关系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抵达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然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六)明清时期对外关系走向封闭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1.特点:材料: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朝贡国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思考】阅读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走向解体的原因。(1)特点:①以儒家价值为基础;②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③结构稳定维系千年;④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重联系;⑤崇尚睦邻友好。(2)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西方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冲击;②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③清朝国力的衰落;④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1)中俄关系: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2.表现:(六)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中俄双方平等谈判基础上订立的,条约肯定了外兴安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的领土属于中国,该条约还首次出现了“中国”字样。(2)中英关系: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的市场。清朝乾隆皇帝认为天朝地大物博不需要与外界贸易,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要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思考】清朝对外关系缓慢转型的表现朝贡体系受冲击,转向闭关锁国。大清王朝的天下秩序【思考】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形式、趋势、路线、内容)朝代表现影响先秦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海陆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陆路:与西域商路畅通,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流活跃:常骏出航到赤土国;日本派遣唐使。陆路交通阻隔,海路渐趋发达;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行纪》。以中原为核心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交往交流郑和下西洋;海禁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与外部世界交往扩大对外关系空前发展海陆都很通畅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海路渐趋发达九、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演变赋役制度: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而形成的基本制度。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朝代制度发展趋势秦田赋、人头税、徭役汉田赋、人头税、徭役、财产税、编户齐民魏晋租调制唐朝初期租庸调制晚期两税法宋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元租庸调(北)、两税法(南)、“科差”明一条鞭法清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合作探究】根据所学,概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1.征收标准:人丁为主

土地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2.赋役形式:劳役地租为主

实物为主

货币为主(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3.征收种类:繁杂

简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4.征收时间:不定时

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十、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严查与削弱: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朝代户籍战国秦朝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开始);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分类登记(一般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编户齐民社会动荡、户籍散乱东晋:“黄籍”“白籍”“土断”大索貌阅唐承隋制、三年一造主户、客户诸色户计(民户、军户、匠户、站户等)、户籍世袭职业定籍(民籍、军籍、匠籍)、黄册永停编审(因摊丁入亩,户籍不再具有财政意义、对人身控制放松)1、萌芽阶段(1)商:材料1:“辛巳卜,贞,登帚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登人三千呼战”。

——殷墟甲骨卜辞材料2:王登人五千征土方——罗振玉《殷虚书契后编》目的是为了征集兵丁、组建军队以满足战争的需要(2)西周:材料3: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

——《周礼·秋官·司民》经常性、制度性的户口调查和登记登记人口创建人口登记、统计制度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开始制定户籍①秦献公时期:“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②商鞅变法时期: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2、奠基阶段(1)战国时期(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等级性和不平等性)2、奠基阶段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中外历史刚要(上)P15页(1)征发赋役的依据。(2)实现了国家对人民,土地的直接控制,是调动巨大民力,一统天下的一种力量。户籍作为赋役征发的依据被历代王朝延续下来。【思考】指出秦朝编制户籍簿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户籍管理方式对以后王朝的影响?(3)汉朝:①管理:丞相助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②登记: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③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5)魏晋时期(4)东汉: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3)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3、发展完善阶段(1)隋朝: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材料2: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2)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3)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4)元朝: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民族户别蒙古人军户、站户、猎户、蒙古户色目人军户、畏吾儿户、答失蛮户、也里可温汉人、南人医户、匠户、酒户、丝绵户、姜户、藤花户、阴阳户、礼乐户、僧户、道户、盐户、军户、站户、猎户、儒户、河西户、契丹户、舶商户、葡萄户、淘金户、采珠户、女真户……等等(5)明朝:①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②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黄册。③黄册与鱼鳞图册互为补充。材料: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十年攒造黄册、以定赋役,核隐漏,清逃亡,法例甚详,具列于后。——《大明会典》卷二十鱼鳞图册:保证田赋征发黄册:保证徭役征发①概况: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朝,但管理相对松弛。②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③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6)清朝:【思考】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合作探究】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演变特点及其原因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①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②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③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④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特点:①征发民力;②控制人民;③征收赋税、徭役;④统计人丁。功能:原因: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②统治者的改革;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⑥财政危机;⑦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二)管理与治理: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1)特点:(2)发展演变:①秦汉时期:乡里制(下县的皇权)县乡三老(教化)啬夫(狱讼、赋税)游徼(捕盗)里=100户亭亭长传递政令维护治安②唐朝:以百户为里,设里正,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坊正、村正。③明朝:实行里甲制,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2、基层社会治理(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2)发展演变:【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清朝实行保甲法的原因和作用材料:(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清朝文献通考》原因:作用:①推行保甲制,既可以清查户口,又可维护社会治安,一举多得;②通过保、甲两级建制实现皇权专制对乡里社会的渗透。维护稳定、征发赋役、乡里制保甲制合一材料: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趋势: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②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合作探究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和原因特点: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②基层自治色彩鲜明;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拓展提升:评价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0105040203基层治理巩固了封建统治,稳定地方秩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的扩张,乡村社会治理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鸦片战争以后,在接连不断的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三)救灾与赈济: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实施者地位举措

政府

社会力量

社会救济优抚汉朝:常平仓制度隋唐: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宗族: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慈善组织:明清兴起,善堂、善会(1)尊敬、赡养老人①秦汉:鸠杖②明初: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2)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从唐朝开始设专门机构,如养病坊、福田院、众济院、养济院等主体辅助1、原因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