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五年本-比较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5/05/wKhkGWWTi16AGy_RAAOp2iPnnz4825.jpg)
![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五年本-比较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5/05/wKhkGWWTi16AGy_RAAOp2iPnnz48252.jpg)
![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五年本-比较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5/05/wKhkGWWTi16AGy_RAAOp2iPnnz48253.jpg)
![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五年本-比较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5/05/wKhkGWWTi16AGy_RAAOp2iPnnz48254.jpg)
![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五年本-比较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5/05/wKhkGWWTi16AGy_RAAOp2iPnnz48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一、基本概念1.诠释学:诠释石理解并解释一件事,一句话或一个字,对其意义进行探讨。对意义进行探讨是一门学问,在西方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叫“诠释学”或者“阐释学”。2.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3.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4.互动认知:认为止啼和客体并非截然两分,客体并无与主体认识完全无关的、自身的确定性。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相互的认知的过程中,发生变化,重新建构自身,共同进入新的认知阶段。这种认知方式研究的空间是一个不断因主体的理智、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空间。二、简答题1.“五四时期”,人们对浪漫主义的吸收集中于哪些方面?答案要点:(1)五四时代反传统的个性解放和精神解放的普遍要求,使得浪漫主义的反抗和革命精神成为一致的注意焦点;(2)浪漫主义反抗古典主义的压抑,反抗对个性的束缚,追求自由与解放。2.欧洲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答案要点:(1)浪漫主义者力图捍卫的是一些正在遭到资本主义摧毁的基本人类价值:自我,个性,精神艺术,爱美,自然。(2)他们要肯定心灵和自我,否定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现实,追求和表现遥远的理想。(3)他们采取有机主义的、整体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认为普遍异化和分裂成碎片的资本主义现实终将被克服,和谐的新世界将会被到达。(4)他们重视想象和幻想,使用隐喻的、神话的语言来主观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渴慕。(5)可以说,浪漫主义是对于资本主义现实的第一次主观的批判和反抗。三、论述题1.谈谈随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认识。答题要点:(1)文化差异石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人类文化的多样性。(1分)(2)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为多元文化在各地区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同时也蕴涵着以强势文化覆盖弱势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能。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危机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沟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民,能通过对话使他们相互理解,互相尊重,以致互相欣赏。(3)文化多元发展会遇到种种阻碍和挫折,前景也并非乐观。(4)文学是可以沟通人的灵魂的,它是沟通不同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比较文学首先通过文学途径,以沟通不同文化的生命形式和不同的体验形式为己任。(5)在广阔的空间里,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解对不同文化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展开不同文化的对话,环节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的对立,彰显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答案要点:(1)翻译的最基本的定义是将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2)翻译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问题,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必须考虑语言需符合接受过的文化习惯。(3)从更高的意义看,翻译可视为原作生命的延续。翻译使原作产生了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交流的可能,使作品置于新的现实之中,同时译者的创造性也使原作得到新的滋润。不仅如此,随着不同时代的新的译作的出现,原作的生命不断得到延伸,从而青春常在。《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二一、基本概念1.主题: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对生活时间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度判断。它深藏在作品内部,要经过思索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鲁迅的《药》;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的题旨构成,如歌德的《浮士德》。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2.意象: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它是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文学意味的物象。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3.原型: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判就是对这些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二、简答题1.欧洲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答案要点:(1)浪漫主义者力图捍卫的是一些正在遭到资本主义摧毁的基本人类价值:自我,个性,精神艺术,爱美,自然。(2)他们要肯定心灵和自我,否定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现实,追求和表现遥远的理想。(3)他们采取有机主义的、整体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认为普遍异化和分裂成碎片的资本主义现实终将被克服,和谐的新世界将会被到达。(4)他们重视想象和幻想,使用隐喻的、神话的语言来主观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渴慕。(5)可以说,浪漫主义是对于资本主义现实的第一次主观的批判和反抗。2.简述产生文化误读的原因。答案要点: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中诸多因素合力的产物。(1)首先是接受者或阅读者的主体性因素。(2)其次,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一部作品进入另一种文化语言之中,不仅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也意味着跨越历史时空的错位。(3)最后,文化误读与创新。3.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案要点: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法国学派以“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研究方法为支柱的“影响研究的大厦”。跨越了国家的界限,沟通了各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三、论述题1.试论中西文论的异同。答题要点:(一)不同:(1)本质论——言志与模仿抒发主观情感和对现实的模仿。(2)创作论——虚静与情自内而外的“虚静”和由外而内的“情境”。(3)作者论——人品与诗“文如其人”强调人品和“文人无行”强调人品。(4)文学欣赏论——逆志与求知审美更多地石一种体验活动须“自见其趣”,和审美是一种认识活动追求“妙谛真知”。(二)相同:(1)“诗可以怨”与痛苦的解脱。(2)言不及意与语言的局限。(3)诗无达诂与阐释学。(4)意境与典型。2.鲁迅的创作方法体系由哪些因素构成?答案要点:(1)鲁迅的创作方法体系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体,融合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因素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2)现实主义排斥浪漫主义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为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提供了写实基础,同时排斥了象征主义的神秘和隐晦。(3)浪漫主义为现实主义提供了强烈的主观感情,石写实的纯客观性受到削弱,大胆的自我表现和严峻的现实描写统一在一起。(4)象征主义使现实主义没有堕入平板与单一的困境,提高了写实的哲理深度与多义性,把一般的写实上升道象征的境界。《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三一、基本概念1.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2.流传学:就是从给与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境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3.形象学:比较文学的形象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在这里,形象是作家及集体对作为他者的异国或异民族的想象物。二、简答题1.简述“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答案要点:(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2)语言差异的过滤作用。(3)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2.简述产生文化误读的原因。答案要点: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中诸多因素合力的产物。(1)首先是接受者或阅读者的主体性因素。(2)其次,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一部作品进入另一种文化语言之中,不仅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也意味着跨越历史时空的错位。(3)最后,文化误读与创新。3.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案要点: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法国学派以“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研究方法为支柱的“影响研究的大厦”。跨越了国家的界限,沟通了各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三、论述题1.谈谈中西小说在结构布局上的差异。答题要点:(1)从结构布局上看,中西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小说多是线性结构,强调故事性;而西方小说则多是团块结构,注重场面描写。(2)从叙述角度上看,中西方的古典小说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人随事转”的过程;中西方小说进入到近、现代成熟期以后,重情节轻人物的倾向开始改变。2.结合作品谈谈中西戏剧在结构上的差异。答题要点:(1)西方戏剧理论家们(如黑格尔)认为戏剧的本质是“冲突”,而且是在时空高度集中下骤起急收,迅速发动各矛盾方面的矛盾,使悲喜分明,并让他们集中到一块抱成一团正面交锋,迅速奔向高潮,高潮一过又迅速落幕或在欲罢未了处一刀截断。著名的“三一律”原则就是冲突在时、空、故事三方面的集中体现。(2)中国戏曲理论在情节结构上则不讲“冲突”,只讲“关目”(重要情境、重场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听课评课记录
-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听课评课记录
-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南亚》听课评课记录4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文艺复兴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1.2《走向共同富裕》听课评课记录
-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听课评课记录2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听评课记录2
- 石家庄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国梦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2
- 英语主语从句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上海天文馆分析
- 中医睡眠养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逻辑学
-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
- 初中生物中考真题(合集)含答案
-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 C139客户开发管理模型
- GB/T 5019.5-2023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硬质云母板
- 《工伤保险专题》课件
- 2024年农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