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_第1页
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_第2页
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_第3页
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_第4页
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莱阳市职业卫生两个体系建设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体系操作手册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一、风险分级管控首先,准备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以最近期限的为宜。打印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结合检测数据和实施指南中的公式分别计算出各危害因素的分级指数G、各岗位的分级指数T、各车间的分级指数Z和作业场所的分级指数Z。〔这两个Z运用的公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车间级的,后者是公司级的〕。危害因素风险分级计算1.粉尘计算公式中G=Wm*Wb*WlM的取值:看检测报告中粉尘是否有具体的名字,如有具体名字M取值一般为M<10,Wm取1;如显示矽尘那么根据含量,取相应的Wm值即可。石棉及石棉纤维、木粉尘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粉尘取M>80,Wm为6。B的取值:根据指南P9页表2下方的注释和检测报告中对应的数值进行计算。CTWA/PCTWA、[Csetl/PCTWA]/〔超限倍数限值〕取二者的最大值。或者是CTWA/PCTWA、[Csetl/PCstel]二者比值的最大值。权重数Wb=B。有时候超限倍数值[Csetl/PCTWA]会在检测报告中直接给出。Wl取值根据P10表3.1和3.2取值。危害因素风险分级计算化学物计算公式:G=Wd*Wb*Wl其中Wl的取值与粉尘公式中的计算方法一样。Wb为一个岗位中接触的所有化学物Wb值的总和。例:指南P13-14页,一个岗位中接触硫酸、氯气、汽油那它的WB=Wb硫酸+Wb氯气+Wb汽油。Wd为一个岗位中接触的所有化学物中THI值最高的化学物对应的权重数。P12页表5.危害因素风险分级计算高温作业对照指南P15页表8取相应值噪声作业对照指南P16页表9相应取值。需要注意Lex为等效声级。如果检测结果为Laeq那么需要根据职工的接触时间进行等效变形。7h-0.6,6h-1.2,5h-2,4h-3,3h-4.3,2h-6,1h-9,0.5h-12电离辐射对照指南P17-18页取值。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根据以上对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及电离辐射作业的岗位分级级别,分别赋以相应权重数,同时确定各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接触人数并据此给予相应的权重数〔P〕,按式〔3〕计算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3)

式中:T-某个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数量;n-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序号,i-n对应的取值(1~n);Ci-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权重数〔指南P18表11〕;P-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权重数〔指南P19表12〕;

风险分级报告一、依据和范围1.目的2.依据3.内容和范围4.方案二、单位概况1.名称2.地址3.生产工艺4.劳动定员三、分级内容主要内容为分级表四、管控措施可以参照指南中的P32~P34页。风险点登记表的填写

风险点名称

燃化车间XXXX岗位和XXXX岗位

风险等级

XXXX岗位和XXXX岗位分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岗位,车间的分级为风险点编号:1 填报时间:2021年7月10日

风险点名称

XXXX公司XXXX车间和XXXX车间

风险等级

XXXX车间和XXXX车间分级为Z1~Z5,公司级的分级为A1~A4

风险点名称

燃化车间铲车司机接触生产性粉尘和噪声

风险等级

接触生产性粉尘和噪声作业分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岗位级的分级为xxxxx作业岗位第二局部职业病隐患排查与治理目的通过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调查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完成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排查各风险点在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确定的职业病隐患进行干预、治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病风险,改善作业环境,降低职业病发病。职业病隐患?

职业卫生根底管理包括: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卫生制度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及演练、职业卫生档案等方面存在的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标准和管理制度的缺陷。现场管理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及维护、应急救援设施设置及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及佩戴以及现场布局、辅助用室、警示标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职业病隐患!!!职业病隐患排查综合性检查是指以保护职工健康为目的,对职业卫生根底管理和现场管理进行的综合性检查专项检查主要是针对职业卫生某个方面进行的检查,例如职业卫生根底建设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检查、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等。日常检查是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按照职责进行的职业卫生方面的检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职责各级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并落实职业病隐患的整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根本要求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职业卫生检查方案,并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表?;?职业病隐患排查表?应包括检查工程、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结果等内容;职业卫生检查时应按照职业卫生检查表内容逐项进行检查;企业应当每季度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形式报送有关部门。

企业应使用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现状评价、

危害分级、风险识别等方法排查职业病隐患。存在外委作业的企业,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

签订职业卫生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企业对承包、承租单位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催促整改。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根本要求企业应定期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上报重大职业病隐患报送内容〔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根本要求一般职业病隐患,由企业各级〔分/子公司、车间/科室、工段/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及时组织整改。重大职业病隐患,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职业病隐患治理方案职业病隐患分类根底管理类隐患,主要指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一般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得。

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指在生产作业现场存在的可能导致职工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例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防护措施、应急管理、布局、辅助用室、警示标识等,需要通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获得。

职业病隐患等级一般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某种原因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职业病隐患等级的评估认定〔一般隐患〕〔1〕粉尘和化学物质作业分级为中度危害以下〔包含中度〕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标;〔2〕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以下〔包含重度〕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3〕作业场所存在的Ⅱ类放射源〔高危险源〕强度超标;〔4〕根底管理类隐患;〔5〕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不符合;〔6〕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不符合。

职业病隐患等级的评估认定〔重大隐患〕〔1〕粉尘和化学物质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标;〔2〕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极重度危害作业岗位〔工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3〕作业场所存在的Ⅰ类放射源〔极高危险源〕强度超标;〔4〕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不合理;〔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不符合或者失效;〔6〕应急救援设施和用品不符合或者无效;〔7〕辅助用室设置不合理。

职业病隐患排查方式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巡回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检查;岗位员工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定期巡回检查。由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单位、本专业人员实施〔要求根据各企业实际,做到职责清楚〕由企业平安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各公司、分厂、车间〔科室〕、工段〔班组〕组织本单位人员实施。公司〔厂〕级的由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其他部门配合并组织本单位、本专业的检查。检查要做到痕迹化管理,所有检查均需有检查表及相应记录。职业病隐患排查频次操作人员现场巡检或操作时应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巡检车间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基层单位〔厂〕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内容,及时发现职业病隐患。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和专项隐患排查,两者可结合进行。机构体系人员体系制度体系1、责任体系职业病隐患排查内容〔根底管理类〕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工程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职业卫生培训4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合格证2.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转岗时的职业卫生培训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进行的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卫管理生档案5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档案:〔一〕建设工程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建设工程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6、建设工程职业卫生“三同时〞新、改、扩建工程要做职业卫生三同时。分为预评价、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控制效果评价。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7、职业病危害申报8、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预案应急救援措施设施医疗1.用人单位应急救援制度、指挥、组织机构建立情况;2.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建立情况;3.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总结情况。职业健康监护9做到一人一档,主要有以下内容: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情况;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处理情况;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处理情况;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情况;对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安排情况;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岗位补贴发放情况。10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告知11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情况;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告知情况。烟安监函【2021】2号文12职业卫生投资制度建立情况;职业卫生投入概算和项内容设置情况。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情况;承包商资质、职业病防治责任书签订情况;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情况;承包商人员查体情况;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承包商工人培训情况。外委作业管理职业病隐患排查内容〔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内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总体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