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个案公开课_第1页
心理辅导个案公开课_第2页
心理辅导个案公开课_第3页
心理辅导个案公开课_第4页
心理辅导个案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打开涩涩青春“心灵”的结个案确立:“早恋”,在芬芳年华中“早恋”,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而又敏感词语,是一个不时困扰着学校、社会、家长亘古的话题。从心理学上来说,早恋指未成年学生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从当代社会学概念来讲,是指发生在生活、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同时距离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早恋常使学生陷入情感或学习生活的矛盾、困境中,常给学生带来无尽的烦恼与痛苦。同时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使家长、老师陷入深深的不解与忧心。面对突如其来的“小学生早恋”,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似乎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小学生早恋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的干预治疗方案,寻找并找出引起早恋的不良因素,及时引导矫治。经过努力,定会给学生的心灵一方纯净的天空,让每一个少年都去迎接如诗如画的青春期的到来。案主资料收集:

一、基本资料1、案主姓名:李滢滢(化名,现就读于海宁高级中学)2、性别:女3、年龄:13岁(个案发生时就读小学六年级时)4、

个案来源:案主与笔者同一社区,长期接触,主要资料由家长、任课老师、及本人观察、积累所得。二、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案主出生于在一个农村较富裕的家庭,其祖父母都是中学教师,父母在公司上班,在小城镇应当属于高薪阶层。由于父母常常要加班或出差在外,滢滢便随祖父母一起生活,一个星期全家在一起吃顿饭的时间也屈指可数,可以说是隔代养育。上四年级时,家庭发生巨变,父母离异,滢滢跟随父亲生活。2、学校背景:祖父母一直居住在农村,为了方便照顾,就读的小学是本市一所普通农村小学,同时该班中新海宁人子女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班里的学生层次复杂。长得乖巧可爱的滢滢是这个班的班干部,受到老师的器重,同学的喜爱。但由于班级学生层次复杂,某些学生言行在滢滢身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案主本人情况:由于祖父母都是教师,滢滢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是一个性格外向、活泼好动、言行大方的小才女。尽管滢滢外向、乐观开朗,但由于是隔代带孩子,滢滢与父母没有想象中那样亲切,缺乏对父母应有的亲情感,不愿将心中的事与父母交流。父母离异后,滢滢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孤言寡语、内向,甚至不愿意与任何人作过多的交流。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断地找滢滢进行谈心,一段时间后,滢滢又变得乐观开朗了。正当教师们为自己的教育成绩感到沾沾自喜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我们只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结果。滢滢开始爱打扮了,开始关注自己在男生中的形象,对学习和班级工作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与同学们谈论内容更关注喜爱的影视明星等,这些全班同学都发现了。对于滢滢的这些变化,教师们并没有过多的想法,只觉得小姑娘长大了,爱漂亮了。直到有一天,一个顽皮的男生不知道怎么地从滢滢书包里掏出一张粉红的信笺,并开始当着在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朗读,愤怒的滢滢将隔壁一位男生写给她的信笺撕成粉碎,班级里彻底沸腾了。同学们似懂非懂的指指点点,教师的一次又一次谈话,家长的指责都来了……可越是这样,滢滢却越认真的“恋爱”起来了……原因分析与诊断

一、原因分析:

1、小学生“早恋”的特殊性。心理学上常将性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无知期、朦胧期、敏感期、恋爱婚姻阶段。小学高年级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年龄处于11~14岁之间,部分学生的性开始发育,对“性”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渐增强。滢滢正处于从朦胧期向敏感期过渡这一特殊而又尴尬的阶段,开始对异性有些朦胧的好感,渴望跟异性接触和交往却欲言又止。其次,对于小学生的“早恋”,我们又往往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欣赏——喜欢——爱慕——早恋。而据事后充分调查了解,事先滢滢最多处于“喜欢”、“爱慕”层次。这种相互认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喜欢、爱慕,学生、教师、家长往往会误解为“早恋”。爱慕是正常的,但当我们的家长、教师不由分说,给他们正常的“异性友谊”贴上“早恋”标签,滢滢反而让这种感情放任自流,不加以理性地控制。渐渐,喜欢和爱慕的基础上就会多出一种行为——早恋。2、家庭残缺的爱。滢滢的父母工作忙,难得同孩子好好谈一次心,不善于关注滢滢身心的变化,从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滢滢一直由祖父母带,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有余,教育不足,幼小的心灵得不到亲情的抚慰,便产生了寻找异性同龄人发泄心事的冲动。其次,滢滢有着一个受伤的童年,当父母面临离异时,滢滢幼小的心灵处于两难境地。虽说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家庭破碎的缘由,但在滢滢的内心却不愿接爱失去血脉相连的任何一方的痛苦现实。武汉大学心理学教授尹邓安是“早恋”问题咨询专家,他也曾讲到过类似滢滢的典型案例:孩子在家没有被“关注”,苦恼无法得到排解,久而久之,他们便试图通过其他的方式寻得自信,恋爱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滢滢就是在借用早恋,寻找自己心理上的平衡和自信。3、不良的社会媒介未经滢滢的同意,看了他俩所谓的“情书”,其中的遣词造句,无不流露出言情小说的内容或肥皂剧中的台词。“情书”中的一些插图也都来自于平时所看的漫画书。这些言情小说和漫画,对一个小学生而言,是弊大于利的。他俩之间的“谈情说爱”,也模仿电视剧中的人物,或者模仿剧中的方式和情节。不久前,我曾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学生在看漫画书,发现这本“言情”漫画小说中竟夹杂着“言性”成份,内容实在有些触目惊心。4、教师、家长的评价“早恋”是最容易让家长和老师神经质的词语了。“早恋恐慌症”不知在多少家长、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每当看到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时,必定要怀疑一番,然后动用所有的力量进行深入彻底的调查。一旦怀疑他们“早恋”了,就全员皆兵,如临大敌,孩子被当作“问题学生”进行“谆谆教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异性交往的动机多种多样,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恋爱划等号。这样的“关心”,无疑引起了滢滢内心的反感,逆反心理彻底爆发了。就本案例而言,滢滢最初也只是处于对异性的“爱慕”,希望得到双方的相互认同。而当我们不由分说给他俩贴上“早恋”标签,动用教师、家长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进行谈话甚至责骂时,他俩有嘴难辩,索性“假戏真演”了。有时候家长和教师应换位思考一下,与其说滢滢她“早恋”了,还不如说是被家长和教师逼上“梁山”了。二、诊断结论:青春敏感期身心的特殊性,家庭环境的变化,不良的社会媒介,家长、教师的引导不当,使案主滢滢“早恋”了。辅导策略及过程:一、一对一谈话参与人员:案主李滢滢,班主任(辅导员老师),任课教师等。目的:通过个别交谈,了解案主滢滢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进行正确心理干预。1、心理辅导员必须严格遵守一系列辅导原则,要求辅导老师几乎能够完整地进入滢滢的个体,去感受她对整个外部世界的内在感受,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和帮助,让滢滢找到解决自我问题的最佳方法。2、从生活的其它方面、从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侧面引导、心理疏导为主,不要直接切入谈话正题,以免引起她的逆反心理。3、请专门的女性辅导员老师与滢滢进行交流,交流时尽量避开其他同学与老师,进行必要的心理生理指导。让她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以获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4、谈话内容应努力为她的学习、生活营造成一个温馨和睦的乐园,让她获得安全感,从而帮助她消除困惑。5、经过交流,努力让滢滢学会倾诉,如实地叙述她自己内心的感受,释放不良情绪。辅导员教师应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她的内心,并与之产生同感。6、班主任应加强与任课教师、心理辅导员之间的合作,从而提高一对一谈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二、亲子活动:参与人员:案主李滢滢、父母亲、祖父母。目的:通过活动,尊重并理解案主,稳定案主的情绪,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避免消极的应对方式。1、正确对待孩子与异性之间的交往,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方法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家长应主动地帮助她培养这方面的能力。2、孩子已经是个小“大人”了,对事物早已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大人应充分地理解她,尊重她。3、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每星期与孩子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交流,内容应涉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每星期陪孩子参加一次活动,如看一场电影、逛一次街等等,关注孩子心灵,真正做到“家教有方”。4、家长和孩子都学会“遇到问题相互商量”。家长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对家庭事务的发言权,遇事大家都应有商有量。家长应该是一名指导者而决不是批评者。5、家长要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对于滢滢早恋的问题,既不放松,也别大惊小怪,更不要如临大敌。要及时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沟通、疏导,与教师一起共同解决问题。三、对案主生活学习环境的关注参与人员:案主李滢滢、父母亲、祖父母、教师、同学等。目的:关注社会环境与学生生理、心理的撞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方纯净的天空。1、不管是作为父母或学校教师,孩子性知识的教育应和社会道德教育结合进行。滢滢作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女生,对其进行有关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使其对自己的生理、心理有正确的认识,用知识去武装头脑,产生早恋的“抗体”。2、对滢滢进行修身指导,让她学会与异性交往中要自尊自爱,文明礼貌,既提高她的交际能力,又满足她与异性正常接触的心理需求。3、作为班干部的滢滢,由她牵头组织野炊、踏青等小组活动,让她把注意力、兴趣和需要引向各种正常有益的活动中。创造适当的机会,让她与男同学进行自然、正常地交往,精神生活得到满足。4、家长、教师陪同或介绍滢滢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观看一些能陶冶情操的影视片,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发展的社交活动。家长要舍得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看书、下棋、做家庭游戏等。5、婚姻解体的家庭,父母同样负有教育和指导子女的责任。因些,班主任老师与滢滢的妈妈多方面联系,要求妈妈不定期地来看望孩子。给于足够的感情关注,在心理和感情上进行沟通。结果与思考:

1、结果:师生反映,滢滢现在与隔壁班的男生仍然交往着,但已经变为正常“异性交往”,同时结交了更多的异性朋友,与他们之间的相处也稳重多了。这次“早恋”事件,对滢滢负面影响肯定还是存在的,但是她已经真正迈出青春的第一步。家长反映:滢滢比以前懂事了,特别是母女关系有很大的改善。很多时候她愿意把心里的话倾诉给父母听,与父母有了更多的交流,亲情浓浓。有一次她甚至说,某某男生既帅又聪明,人又好,我很“爱慕”他,看来,滢滢真的长大了。案主自己:现在我觉得与异性交往不再神秘了,我已经有很多异性朋友了,我能大胆地和他们交往,我知道了什么才是学生时代真正的异性友谊。

2、思考:(1)、从具体反馈的情况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我想这样的辅导经验对于一位高段班主任来说是弥足珍贵的,(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面对早恋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