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数据与信息的定义

1.1.2信息的基本属性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

1.1.4信息的生命周期

1.1信息基础知识

1.1.1数据与信息的定义

1、数据的定义

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

数据是客观实体属性的值。数据是客观的。数据是未经加工的。数据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数据定义示例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001张三857690002李四829588003王五879077004赵六888684型号1日价格2日价格A78070007180Nokia761050004800XX班级X学期成绩表X商场2日手机价格表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圆柱体的形状是XX体操的第X个动作是XX歌的唱法是1.1.1数据与信息的定义1.1.1数据与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信息有助于决策。信息影响接收者的行为。信息是相对的。型号1日价格2日价格变化情况A78070007180涨Nokia761050004800跌XX班级X学期成绩表X商场2日手机价格表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平均001张三85769083.67002李四82958888.33003王五87907784.67004赵六88868486.00平均成绩85.5086.7584.75根据平均分可以判断某人、某科的学习、掌握情况。根据价格走势可以进一步了解商品行情。信息定义示例1.1.1数据与信息的定义信息的产生过程数据加工过程信息统计排序计算分类预测分析…1.1.1数据与信息的定义3、管理信息定义

管理信息(managementinformation)是组织在管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的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表现形式报告、报表、表格、单据等。作用①是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有利于系统目标的设立。②是组织和控制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各个管理环节的纽带,对系统目标实现过程进行有效控制。③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对组织资源作出合理安排。

1.1.1数据与信息的定义克莱斯勒公司加速新车推出时间1950年代,美国汽车公司拥有全球75%的市场占有率。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公司均列前茅,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到了1970年代,日本汽车迅速窜升,克莱斯勒的轿车和卡车迅速地消陨,公司濒临破产。为了应对这项巨大的挑战,克莱斯勒发展新的组织形态,分成大、小型房车、卡车和旅行车四组。让管理信息在设计小组间充分流通,显著的缩短了新车设计和制造的时间。在过去,耗时的程序从开发新的流行车款开始,然后工程师接手设计各个组件。这一连串过程中每一步都是独立进行的,信息不流通。造型人员造型设计后,就把案件丢进工程设计部门,设计完成又丢进采购部门,采购零部件。最后丢进制造部门,试着把零部件拼凑起来。当组装车辆时,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和冲突,又需要回到前面各部门进行修改。在部门之间来来回回,这样完成新车要至少五年的时间。经过改组后,设计不再是部门之间的来来去去,而是小组成员之间适时沟通讨论,即刻作出决定。公司的重新组织,让管理信息通畅无阻,提升了作业速度,节省了大量成本,新车的推出时间缩短为39个月,克莱斯勒也得以起死回生。1.1.2信息的基本属性事实性:指信息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捏造;等级性:对应于管理的高中低层,信息分为战略级、策略级、执行级;可压缩性:信息可以浓缩、集中、概括以及综合而不会丢失信息的本质;扩散性:信息具有传播的特性,信息源与接收者之间的梯度越大,信息的扩散能力越强;传输性:信息可以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传输,传输的成本低于其他物质;分享性:信息被他人获得后,除了独占性丧失外,原信息持有者没有其他损失;增殖性:信息经过深加工,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增加价值;转换性:信息、物质、能源可以相互转化。1.1.2信息的基本属性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按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计量按使用效果衡量

信息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信息的产生必须有原料—数据、加工手段—信息系统,信息的价值衡量有一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基本的价值衡量有如下两种:1、按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衡量

与一般的产品价值计算一样,设:

V为信息产品的价值

C为生产该信息的成本

P为利润,则有:V=C+P

这种衡量方法计算出来的信息价值叫内在价值,对于信息商品的生产商,应该采用内在价值确定信息的定价。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2、按使用效果衡量

这种方法用采用信息所增加的收益减去获取信息的花费衡量信息的价值。设P

为使用信息的收益(比较收益),

Pmax

为使用特定信息后采用最好方案的收益,Pi为未使用特定信息而任选方案的收益,则有:

P=Pmax

–PiP=Max(P1,P2,…Pn)-P=Popt-

用几种方案的期望替代Pi

直接利用信息和模型获得最优方案,Popt为最优方案的收益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信息的全情报价值

因为获得全部情报,对客观环境完全了解,得到最优决策,与不收集情报所得最好收益之差。全情报价值的意义全情报价值是一个界限,如果获取信息的花费超过全情报价值,那么信息将不会给我们带来正效益。

这种衡量方法计算出来的信息价值叫外延价值,对于信息商品的应用者,应该采用外延价值确定信息的价值。信息系统分析中也应该采用外延价值。例:某个体户由外地向北京运菜,如北京市场好,可按原价卖出3车;如果市场为中卖2车;如市场差,只能卖1车.每车6000千克,每千克赚1元.如超过以上市场行情多运,则多运的部分要便宜处理,每千克损失5角钱.按照以往的统计规律市场好的概率θ1为0.3;中,θ2为0.5;差,θ3为0.2.各种方案和各种情况的收益矩阵见下表: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Cθ1好0.3θ2中0.5θ3差0.2期望收益(EMW)(元)a16000600060006000*0.3×6000+0.5×6000+0.2×6000=6000a2

120001200012000*30000.3×12000+0.5×12000+0.2×3000=10200a31800018000*900000.3×18000+0.5×9000=9900各种情况的收益矩阵表中a1,a2

和a3表示三种运输方案,即每天运6000千克,12000千克或18000千克无信息时,决策者的最大收益为10200元有信息时,市场好运3车;中运2车;为差运1车.表中*表示每天均能得到最大收益,这样卖一段时间的平均收益为:0.3×18000+0.5×12000+0.2×6000=12600全情报价值为2400元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3、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的程度,消除不确定性程度大,信息量就大,反之就小。若用H(x)表示信息量,Xi表示第i个状态,P(Xi)表示第i个状态出现的概率,则有:

H(x)=-ΣP(Xi)log2P(Xi);i=1,2,3……n信息量的度量单位是比特(Bit)一比特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

1.1.3信息的价值衡量例:求表示硬币落下正反面的信息量的大小。解:因为硬币落下两面出现的概率都为0.5,所以P(X1)=P(X2)=0.5H(x)=-[P(X1)log2P(X1)+P(X2)log2P(X2)]=-[-0.5-0.5]=1比特思考:假设我们想由甲地告诉乙地甲地的现状,甲地共有8种状态,若每种状态发生的概率相等,那甲要传送多少信息量,乙才知“甲处于什么状态”?如果甲的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不相等,如某一状态的概率为1,其余状态的概率为0,那甲又要传送多少信息量?如甲处4种状态的概率为0,其余4种各为1/4,那甲又要传送多少信息量?1.1.4信息的生命周期要求:信息的孕育和构思阶段,人们根据问题、目标、方法来构思信息的类型和结构。获得:得到信息的阶段,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以及转换为合用的形式,达到使用要求。服务:信息的利用和发挥作用的阶段,信息保持最新状态备用,支持各种管理活动和决策。退出:信息已经老化,失去了利用的价值,需要更新或销毁。

1.1.4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还包含若干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生命周期阶段: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储存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1、信息的收集信息的识别:实质是解决信息的需求问题。要从客观调查出发,加以主观判断。信息识别的方法有:由决策者进行识别系统分析员进行识别上面两种方法结合信息的采集:信息的采集需要考虑信息源的属性、信息的阶段维数、层次维数、来源维数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自下而上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收集随机累计法信息的表示:文字表述、数字表达、图像表达。

1.1.4信息的生命周期2、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的香农模型信息传输一般模式信源编码器信道译码器接收器噪音干扰信息源发送人意图技术过程语义过程技术过程语义过程意图被识别信息目的地技术阶段技术阶段发送机构接收机构信号技术噪音语义噪音通道1.1.4信息的生命周期3、信息的加工信息加工的一般模式

信息按时间分,可分为一次信息和二次信息,一次信息是由现场直接采集到的信息,二次信息是各种文件和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信息加工的一般模式如图:规则变换器保存信息二次信息规则决策者二次信息一次信息一次信息一次信息一次信息1.1.4信息的生命周期1.1.4信息的生命周期按处理功能的深浅可以把加工分为预加工、业务处理和决策处理,其概念如图:单据单据销售额排序合并分类压缩统计表校核检查

这是第一类加工,对信息进行滤波和简单整理高层中层中层下层下层下层

这是第二类加工,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综合能产生辅助决策的信息

设想、数据、观察报告等处理者分析或利用模型接收者

这是第三类加工,通过应用模型分析可以产生决策信息概括和综合1.1.4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加工处理有批处理和实时处理两种方式:批处理:指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将数据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的加工处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会计核算中进行报表编制或凭证汇总。实时处理:指在对于需要处理的数据,只要产生,就会按照预先设定的加工程序立即被加工处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在电子商务业务处理中,订单被实时接受并立即进入供货程序。

由于信息处理和信息收集需要耗用时间,因此批处理和实时处理均存在信息处理的时滞问题,但二者信息滞后情况不相同,一般而言,实时处理的信息的新度明显优于批处理。

新度:信息与其反映的现实之间的时间差。4、信息的储存

信息如果不能储存,信息的利用将无法进行。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信息储存手段不断发展的历史。目前,计算机储存设备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阶段。信息储存设备有两大类:传统的信息储存介质和手段:纸张、胶卷等。计算机信息储存介质和手段: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CF卡

硬盘U盘内存IBM第一台5M硬盘磁盘阵列SD卡磁带机光盘及光盘机1.1.4信息的生命周期1.1.4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储存要考虑的问题:储存什么信息(什么内容、格式)储存的时间(保存期的长短)储存的方式(分散还是集中)储存的介质选择储存的成本信息储存成本呈明显的下降方式。如图:每兆数据储存价格1966197019801990200020052百万美元1500美元0.0012美元5、信息的维护信息维护是指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

狭义的信息维护是指更新存储设备中的信息,使之保持合用状态;广义的信息维护是指信息系统建成后全部的数据管理工作信息维护的目的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保证信息的保密性1.1.4信息的生命周期6、信息的使用

信息的使用按照使用的深度可以分为:提高效率阶段:手工作业的自动化,节约人力资源和时间;及时转化价值阶段:将信息的价值及时转化为财富;寻找机会阶段:利用信息为企业开辟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增长机会。1.1.4信息的生命周期1.2系统的基础知识1.2.1系统的定义

1.2.2系统的分类

1.2.3系统的认识与评价

1.2.4系统的计划与控制

1.2.5系统的集成1.2.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的目标、功能和结构的有机整体。系统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关联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系统的模型输出(Output)输入(Input)环境(Environment)处理(Process)系统边界(Boarder)反馈(feedback)1.2.1系统的定义1.2.2系统的分类按系统复杂程度分:物理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按系统抽象程度分: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在系统按系统功能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信息系统……按与外界的关系分: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按系统内部结构分:开环系统、闭环系统1.2.3系统的认识与评价认识系统的五个角度:系统目标系统边界系统分工系统层次系统动态系统性能的评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楚能观能控1.2.4系统的计划与控制系统计划:是一个预定的表示出系统目标和为达到目标所必须采取的行动的行动路线。系统控制:是测量实际与计划之间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系统计划与控制是系统运动的常态。1.2.5系统的集成系统集成:为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系统集成的分类:按优化程度:联通集成、共享集成、最优集成按涉及范围: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人员集成、形象集成按具体程度: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1.3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1.3.1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种类

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

1.3.1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种类1、定义

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IS):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软件技术,各种理论和方法于一体,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2、组成

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传输通道信息管理者1.3.1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种类3、功能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输出4、种类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专家系统(ExpertSystem,E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tion,OA)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GIS)POS系统(PointOfSales)……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1、起源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后90年代后概念起源代表性人物有柏德和西蒙较完整的定义出现代表人物有肯尼万和戴维斯环境技术变化促进了对其定义的争议和完善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2、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且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3、要素

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定量化管理(数学)分析的方法信息处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有人认为

MIS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MIS中从信息收集到使用各个环节都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MIS等同于计算机的应用MIS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及相应的软件为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提供了灵活且有利的手段讨论计算机网络使信息能高速传送,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你认为呢?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4、组成

数据处理系统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输入、数据库的管理、查询、基本运算、日常报表输出等。分析部分在DPS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如利用各种管理模型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程序化方法、OR方法等,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决策部分

MIS的决策模型多限于以解决结构化的管理决策问题为主,其结果是要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5、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主要考虑以解决结构化的管理问题为主。主要考虑完成理性的信息处理业务,是组织的信息交换中心。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完成数据处理为主要前提,追求的是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益。设计思想为实现一个相对稳定、协调的工作环境。在信息处理模型和处理过程相对确定的情况下,数据是驱动系统工作的动力。设计系统时,强调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努力使系统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力求使系统的求解过程和解达到最优化。系统具有动态性。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6、功能数据处理:数据的收集,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事务处理:将管理人员从繁重的重复性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思考管理问题,从事创造性劳动。预测功能:运用数学、统计或模拟等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计划功能:合理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控制功能: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情况与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用各种方法加以控制。辅助决策功能:运用数学模型,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7、结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硬件结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综合结构图示图示图示

概念结构信息管理机构问题处理系统信息存储系统组织作业系统信息收集系统会话和信息收集系统组织外部环境管理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信息渠道非正式信息渠道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

功能结构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子系统后勤供应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事子系统市场销售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

软件结构1.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和结构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管理学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现在四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对象是管理,服务目标也是管理,即提高品质,发展生产力;成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深刻理解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项目开发和运行维护需要运用管理。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的基石,也是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前提。在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都在研究管理,也离不开管理。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2、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学

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才能解决。数学是系统开发的基本功,也是程序设计的基本功。

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3、管理信息系统与运筹学

运筹学是一种适用于系统运行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一种科学方法,它能对运行管理人员的问题提供最合适的解答。常用的模型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模型,有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竞争模型、分配模型、制定模型、库存模型、排队模型、更新模型、路线模型、运输模型、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搜索模型、模拟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等。

4、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遵循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或称系统方法论是研究系统工程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方法的要点是系统的思想,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系统的思想即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来考虑,着眼于整体最优运行;数学的方法就是用定量技术,即数学方法研究系统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运行模型,将得到结果进行分析,再用到原来的系统中;计算机技术是求解数学模型的工具,在系统的数学模型上进行模拟,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5、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论

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的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流伴随着物流而产生,引导物流做有规律的运动,对物流的方向、数量、速度和目标等实行控制。先进的信息观念、敏锐的信息意识及较强的信息管理能力是一个管理者步入管理岗位的前提条件。管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管理工作中产生、加工、使用的信息——管理信息。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6、管理信息系统与控制论

控制论(Cybernetics)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控制论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中控制和通信科学的思想,为控制论提供了一个框架。按照这一框架,控制与信息问题可以纳入统一的形态来考虑。作为管理信息系统,也要研究系统稳定性和生命周期,MIS稳定性的控制难度更大。控制论与数学、运筹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模型,系统测定和反馈原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项目计划控制和项目变动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7、管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软件领域中出现了学多新方法和新工具,最终目标就是力图通过这些新手段得到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软件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软件质量的保证工作必须渗透到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要求进行,从而提高软件质量,保证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BUG的出现。减轻后期的维护工作。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理论观点思想方法算法手段要求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现代技术(计算机、通讯、网络、数据库)数学、运筹学信息系统哲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1.4.2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信息系统经历了由单机到网络,由低级到高级,由电子数据处理到管理信息系统、再到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处理到智能处理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DataProcessingSystem,EDPS)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MIS)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IS的重要标志。另一特点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决策支持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早期的MIS主要为管理者提供预定的报告,而DSS则是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EDPS、MIS和DSS各自代表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但至今它们仍各自不断地发展着,而且是相互交叉的关系。EDPS是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MIS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DSS则是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DSS在组织中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能作为MIS的一个高层子系统而存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新的概念有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Systems,IDSS)和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DecisionSupportSystem,GDSS),电子商贸系统(ElectronicBusinessProcessingSystem,EBPS),总裁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其他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等。

管理信息系统各分支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基础是数据处理,但又各不相同,彼此之间相互交叉,互相渗透,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侧重点出发,解决信息处理中的问题,为决策提供支持。说明:1.4.3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1、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社会挑战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经营,促进了管理,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但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如何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社会系统。如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如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组织管理。如何提高组织的文化,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企业转型的挑战。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2、管理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技术方面的挑战跨平台运行问题。支持多种应用系统数据交换问题。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具有可扩展的业务框架和标准的对外接口问题。能够适应管理思想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多样性,便于二次开发。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2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1.4.3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1.4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管理学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现在四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对象是管理,服务目标也是管理,即提高品质,发展生产力;成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深刻理解管理对象与管理过程;项目开发和运行维护需要运用管理。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体系的基石,也是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前提。在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都在研究管理,也离不开管理。2、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学

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才能解决。数学是系统开发的基本功,也是程序设计的基本功。

3、管理信息系统与运筹学

运筹学是一种适用于系统运行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一种科学方法,它能对运行管理人员的问题提供最合适的解答。常用的模型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模型,有预测模型、决策模型、竞争模型、分配模型、制定模型、库存模型、排队模型、更新模型、路线模型、运输模型、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搜索模型、模拟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等。

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遵循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或称系统方法论是研究系统工程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方法的要点是系统的思想,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系统的思想即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来考虑,着眼于整体最优运行;数学的方法就是用定量技术,即数学方法研究系统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运行模型,将得到结果进行分析,再用到原来的系统中;计算机技术是求解数学模型的工具,在系统的数学模型上进行模拟,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论

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的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流伴随着物流而产生,引导物流做有规律的运动,对物流的方向、数量、速度和目标等实行控制。先进的信息观念、敏锐的信息意识及较强的信息管理能力是一个管理者步入管理岗位的前提条件。管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管理工作中产生、加工、使用的信息——管理信息。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管理信息系统与控制论

控制论(Cybernetics)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横断性学科。控制论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中控制和通信科学的思想,为控制论提供了一个框架。按照这一框架,控制与信息问题可以纳入统一的形态来考虑。作为管理信息系统,也要研究系统稳定性和生命周期,MIS稳定性的控制难度更大。控制论与数学、运筹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模型,系统测定和反馈原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项目计划控制和项目变动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7、管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软件领域中出现了学多新方法和新工具,最终目标就是力图通过这些新手段得到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软件工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软件质量的保证工作必须渗透到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要求进行,从而提高软件质量,保证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BUG的出现。减轻后期的维护工作。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理论观点思想方法算法手段要求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现代技术(计算机、通讯、网络、数据库)数学、运筹学信息系统哲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1.4.1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2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信息系统经历了由单机到网络,由低级到高级,由电子数据处理到管理信息系统、再到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处理到智能处理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DataProcessingSystem,EDPS)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MIS)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能将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使用。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MIS的重要标志。另一特点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决策支持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早期的MIS主要为管理者提供预定的报告,而DSS则是在人和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决策者探索可能的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1.4.2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EDPS、MIS和DSS各自代表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但至今它们仍各自不断地发展着,而且是相互交叉的关系。EDPS是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MIS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DSS则是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DSS在组织中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可能作为MIS的一个高层子系统而存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Systems,IDSS)和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DecisionSupportSystem,GDSS),电子商贸系统(ElectronicBusinessProcessingSystem,EBPS),总裁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其他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等。

管理信息系统各分支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基础是数据处理,但又各不相同,彼此之间相互交叉,互相渗透,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侧重点出发,解决信息处理中的问题,为决策提供支持。说明:1.4.3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1、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社会挑战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经营,促进了管理,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但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如何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社会系统。如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如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组织管理。如何提高组织的文化,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企业转型的挑战。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1.4.3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2、管理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技术方面的挑战跨平台运行问题。支持多种应用系统数据交换问题。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具有可扩展的业务框架和标准的对外接口问题。能够适应管理思想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多样性,便于二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2.1数据库管理知识

2.2计算机通信网络

2.1.1文件组织

2.1.2数据库技术

2.1数据库管理知识

2.1.1文件组织

1、数据组织的层次

数据的逻辑组织一般由四个基本逻辑元素组成: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基本单位记录是与数据处理的某一对象有关的数据项构成的文件是相关(同类)记录的集合数据库是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逻辑相关文件集合2.1.1文件组织2、文件的分类按存储介质分类:光盘文件、磁盘文件、磁带文件、打印文件按信息功能分类:主文件、事务文件、报告文件、工作文件、程序文件2.1.1文件组织3、数据的物理存储与传送

文件存储介质(磁带、磁盘、光盘等)数据的逻辑组织与物理组织数据传送2.1.1文件组织3、文件组织方式

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链表文件倒排文件2.1.2数据库技术1、传统的文件处理和数据库处理

数据冗余与数据不一致性数据结构的不一致性缺少数据字典传统的文件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数据库处理系统

数据库数据库处理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组计算机程序,控制和组织用户的数据库的生成、维护和使用。2.1.2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开发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维护应用与开发DBMS的四种功能:2.1.2数据库技术3、数据库的类型

操作数据库管理数据库信息仓库分布式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外部数据库企业数据库的种类还可以分为:文本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2.1.2数据库技术4、数据库模型与数据库组织结构

数据库模型R1R2R4R3R1R1R1R1R1R1R1R1R1网络模型层次模型学号关系模型姓名年龄性别学生关系框架课号课名学时课程关系框架学号课号分数学习关系框架2.1.2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组织结构用户A1工作区用户A2工作区用户B工作区外模式A(子模式A)外模式B(子模式B)概念模型(模式)物理模型内模式DBMSOS子模式/概念模式映射A子模式/概念模式映射B模式/内模式映射

2.1.2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数据存取过程应用程序A用户工作区状态码系统缓冲区数据库DBMS应用程序A的子模式1概念模式物理数据库描述OS5、数据库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根据系统的概况,画出系统的E-R图(实体-联系图),构造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2)逻辑结构设计:根据概念数据模型,按照转换规则,将概念数据模型转换为关系集合,构造逻辑数据模型。(3)物理结构设计:根据关系,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建库。

2.1.2数据库技术2.2.1通信系统

2.2.2通信部件及其功能

2.2.3计算机网络分类及应用

2.2.4通信管理2.2计算机通信网络

2.2.1通信系统

1、通信系统的定义及基本模型(1)能实现不同实体之间传递信息功能的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是现代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2.2.1通信系统

(2)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微机(甲地)远程通信处理器远程通信处理器计算机(乙地)信道与介质远程通信软件2.2.1通信系统2、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也叫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国际标准化的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互联在一起。2.2.2通信部件及其功能1、通信通道及其指标

通信通道也称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通路。通信通道的指标:

传输速率:用带宽衡量通信能力,单位是位/秒传输模式:同步传输还是异步传输传输方向:单工、半双工、双工交换选择: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访问控制方式:竞争方式、令牌通行2.2.2通信部件及其功能2、通信介质通信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可分为无线和有线两大类

双绞线:由螺旋状扭在一起的两根绝缘导线组成,一般有四对,共8根导线。同轴电缆:由内芯、绝缘材料、屏蔽材料、外皮组成。光纤: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外加保护层构成。交换选择: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无线传输媒体:微波、红外线、激光3、通信处理机及其功能调制解调器:对通信信号进行数/模、模/数转换。

多路复用器:把多个信号组合起来在一条物理电缆上传输。前端处理机:一般采用小型机或微机,专为主干计算机处理数据通信控制功能。交换机:用于处理数据通信的交换。网络互连设备:主要有中继器、桥接器、路由器、网关或网间连接器。2.2.2通信部件及其功能2.2.2通信部件及其功能存取功能:建立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传送控制:控制计算机与终端发送和接受命令、数据、信息和程序网络管理:控制通信网络上的通信出错控制:传送错误的检测和纠正安全管理:保护通信网络不接受未经授权的存取。4、通信软件的功能星型结构:网络上多个节点均以自己单独的链路与处理中心相连环形结构:网络上各个节点连接成回路,信息在公用线路、固定路径、单向流动树型结构:网络连接为倒树状,同一节点可以和多个节点相连2.2.3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常分为两大类:点到点式和广播式点到点式拓扑结构:广播式拓扑结构:总线结构:任何瞬间只有一台机器是主站,可以发送信息;如果有多台需要同时发送,则需要冲突仲裁机制来解决先后问题卫星和无线电式: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收发天线,接收卫星和其他无线电信号

2.2.3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应用文件服务器网络工作站连网硬件增值服务2、局域网传统的Novell网主要部件:与传统的novell网络的主要差别体现在网络软件和对信息系统的思维方式上,没有固定的组网标准,结构上可塑性强,用户可以提出适合自己的网络结构方案。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支持高平台服务器、支持多种关系型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具有高性能,也易于升级扩充客户机/服务器网(client/server)络结构:

2.2.3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应用DQDB(分布队列双总线)网X.25公用网Internet/Intranet(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

3、广域网1、通信网络在管理中的应用电子通信的应用传送处理和快速反应查询响应系统分布与协同处理办公自动化与终端计算公用信息服务

2.2.4通信管理

2.2.4通信管理网络发展趋势:行业趋势、技术趋势、应用趋势通信网络产生的附加值:缩短事务时间降低地理局限性构造公司与供应商、客户及其他组织的新型关系通信网络的效益操作效率事务效率组织改革2、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3.1

应用系统分类3.1.1信息系统角色的演变3.1.2应用系统分类3.1.3应用系统的多维模型1950—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电子数据处理、业务处理、记录保存、传统的簿记应用1960—1970年:管理报告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狭义)、管理报告系统、信息管理系统1970—1980年: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管理支持系统1980—1990年:战略和终端用户支持系统终端用户运算系统、主管信息系统、主管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战略信息系统3.1.1

信息系统角色的演变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空间有五维:技术维:说明技术上的深化程度,最低的应用技术是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技术的提高可以达到办公室自动化(OA),更进一步达到支持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支持维:关心信息使用的深度。层次维:支持不同层次的管理,使用的是不同的应用系统。职能维:企业内是划分为不同职能的,一般企业均有市场、生产或服务、财务和人事四大职能。组织维:不同的企业或组织用了不同的系统。组织维也就由不同的组织信息系统所组成。例如:制造企业的应用系统、银行业、教育业的应用系统等,很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电子商业的应用系统有很大的发展前途。3.1.2应用系统分类

用三维画出层次维、职能维和组织维。3.1.3应用系统的多维模型应用系统的多维模型

任何一个应用系统均表现为这个空间中的一个单元。例:用于金融业市场方面的高层应用系统就处在阴影线所示的小立方体的位置。

金字塔说明按信息量的多少,表示了占领的空间的大小。处于下层的职能信息系统所占有和处理的信息量是较大的,而处于上层的主管信息系统虽然很重要,但所占有和处理的信息量相对是小的。信息系统金字塔模型展示信息系统另三维,即层次维、技术维和职能维的模型。3.1.3应用系统的多维模型3.2

层次信息系统3.2.1业务员信息系统3.2.2终端用户系统3.2.3主管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图3.2.1业务员信息系统

业务员信息系统是供基础人员使用的系统,又叫业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processingsystem,TPS)。

数据输入的方法:传统手工输入、源数据自动化自动化设备如有POS业务终端、自动柜员机(ATM)、光字符识别器(OCR)。自动数据输入图1、数据输入3.2.1业务员信息系统

银行批处理说明:主文件:是一种永久性存储的文件。业务文件:一种中间存储文件,具有暂存性,一旦它的内容并入主文件,业务文件即消失。2、业务处理

业务处理分为批处理和实时处理。批处理

定期的周期性的收集源文件,然后进行成批的处理。3.2.1业务员信息系统批处理的特点优点:当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时批处理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方法。每笔业务处理时没必要翻动主文件;错开白天的时间,机器可以在晚上处理,能充分地利用机器的资源;机器的速度也不一定要求很高,机器档次和设备费用可大大下降;缺点:主文件经常是过时的,打出的报告也是这样,马上查出当前的情况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许多业务转向实时处理,某些实时处理系统中还保留着某些业务的批处理。3.2.1业务员信息系统

实时处理

也叫联机处理或在线处理(onlinetransactionprocessing,OLTP)。数据只要一输入,记录、转换、更新主文件一气呵成,响应顾客的查询也是即时的。实时销售处理系统

防止数据处理的故障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实时处理每笔业务后及时留副本,因而用联机存储器,甚至多处理器。3.2.1业务员信息系统

实时处理的特点优点:能及时处理、及时更新和及时响应顾客。因而在要求及时的情况下,只有实时系统能满足要求。缺点:由于联机、直接存取,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保护数据库,以及防止病毒和闯入者。许多实时系统也用磁带作控制日记和恢复文件,因而在设备上要付出高成本。3.2.1业务员信息系统

公司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反映公司的现状。因而业务处理要修改维护数据库使其和现状一致,业务处理程序中应包含维护数据库的程序。尽管数据库维护技术已很发达,但它还要有一套很好的运行制度和良好的人员素质,才能保证数据库的真正合用。3、数据库的维护4、文件和报告的产生

这最后一个处理阶段是产生信息产品,也就是报告和文件。数据处理系统所产生的文件叫业务文件,主要包括信息文件、业务文件和周转文件。另外系统还可产生控制表、编辑报告和会计报告。5、查询处理批处理和实时处理均可提供查询功能。实时查询和远距离查询应用广泛。一般响应是以固定的事先设计好的格式在终端屏幕上显出,也可用打印机打出。3.2.1业务员信息系统终端用户系统部件联接图3.2.2终端用户系统

终端用户系统

(endusercomputingsystem)一般是供中层知识工作者使用的系统。终端用户是指直接使用计算机终端的用户。

使用终端用户系统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大大节约成本;节省人员;提高了开发程序的质量;得到较好的服务。主管信息系统概念结构

EIS的响应均是实时的,而且是多媒体的。它能根据现实的状态预测未来的趋势,它具有模型分析能力可以像决策支持系统那样进行方案评价,有些新的EIS软件包已具有一些专家系统的特点。EIS重要的特点是能根据主管的需要和习惯去裁剪已有的系统。3.2.3主管信息系统

主管信息系统(executiveinformationsystem,EIS)又叫经理信息系统、领导信息系统。它是集中于满足经理战略信息需求的系统。这种战略信息是关于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的信息。EIS的发展

具有原来的EIS的信息查询和模型处理的能力;具有原来EIS一样的使用简单的界面;具有更强的通信能力,支持有线的和无线的通信,支持ISDN、DDN,能通E-mail,Fax和Videoconference;

具有更强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如能摄像、录音和文字识别等;体积更小,便于像手机一样携带;不仅能支持经理决策,提高效益,而且能支持经理日常办公,提高效益;能支持经理学习培训提高水平,甚至可以支持一些休闲活动,如游戏、下棋以调节经理的情绪。3.2.3主管信息系统3.3.1市场信息系统3.3.2财务信息系统3.3.3生产信息系统3.3.4人事信息系统3.3职能信息系统

市场的主要内容包括:广告、促销、产品管理、定价、销售预测、销售自动化以及销售业务管理等。可将其划分为战略层、策略层、控制层和业务处理层。战略层长远市场计划、新产品/新市场计划等策略层产品计划、广告和促销计划、分销渠道计划、价格制定、销售预测、市场研究等控制层广告促销分析、销售分析、产品/顾客分析、预算和花费、顾客服务等业务处理层订单输入、发票、电话报告等3.3.1市场信息系统下一页1、销售预测销售预测的分类①短期预测:一天、一周、一月、最多一年(一般使用移动平均数法、指数平滑法模型)②长期预测:最短一年、2~3年、5年、十几年(一般使用拟合模型、回归模型等)销售预测的方法(以企业产品预测子系统为例)①经验综合法:在没有历史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干部的估计综合起来。②内因直接预测法:用自己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自己的未来。③外因间接预测法:根据指示因素的一些情况来预测需求。指示因素为与产品需求相关的外部因素。④综合预测:间接预测和直接预测的结合。3.3.1市场信息系统24.025.326.026.025.626.32728Mt(1)Mt(2)22.625.124.025.825.926.026.327.1

2004年某产品的月需求量如下,试用移动平均数法(N=3)预测2005年1月、2月该产品的需求。月(t)12345678910111220212324252627252628272921.322.6解:移动平均模型为线性趋势方程Y=at+bt*L,t为当前时期,L为预测期到现在的时间其中at=2Mt(1)—Mt(2)bt=2(Mt(1)—Mt(2))/(N—1)t+L本题当前期t=12,M12(1)=28,M12(2)=27.1返回则a12=2*28—27.1=28.9b12=2*(28-27.1)/(3—1)=0.912+LY=28.9+0.9*L12+12005年1月需求量

Y=28.9+0.9*1=29.812+22005年2月需求量

Y=28.9+0.9*2=30.7需求量(yt)3.3.1市场信息系统

数据的收集:一般越多越好;研究季节性产品时注意季节性波动

设计提供内因直接预测法的预测系统应注意

提供自动回归功能:若缺少某一数据可以自动弥补,例如;回归可以是线性的,也可是非线性的,可根据需要选配;若每一点到回归线的距离差绝对值的均值超过规定,则系统将给出提示,由有关人员删除不合理的数据点,重新回归,例如;当需求情况出现波峰和波谷时,就要考虑季节性需求;

应是一个自维护系统:初始建立的预测模型会随着新的数据的产生,而出现预测误差越来越大,所以系统应能自动调整模型,使之适应新的情况。返回3.3.1市场信息系统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2000年2002年2001年需求量时间400240(400+240)/2320返回3.3.1市场信息系统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2000年2002年2001年需求量时间返回回归线1回归线23.3.1市场信息系统需求量时间返回不合理数据点旧线新线3.3.1市场信息系统

能表示出季节因素对产品需求影响力的大小,例:空调7月的季节因子>12月的季节因子季节性需求在计算机中用趋势线和季节因子来表达。0.80.80.851.01.11.050.80.91.051.21.151.21.151.151.11.00.850.80.80.81.151.21.20.9季节因子1400120010006002004008000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第一年第二年趋势线季节性波动返回3.3.1市场信息系统

综合预测是对产品的需求进行预测,一般先对一组类似产品(市场需求变化与本产品相似)作间接预测后,再对这组产品的该种产品的直接预测做调整。

T123456间接预测调节因子:10.90.80.750.70.675直接预测数据:400420440440420400综合预测:400378352330294270返回类似产品的需求数据本产品的需求数据调整后的产品需求数据Q3.3.1市场信息系统

预测子系统一般应有如下功能:

①收集和整理数据,滤除不合理的历史数据。②选择好的预测模型,以准确表达需求行为,从而改善预测精度。③用产品寿命曲线修正长期预测,增加长期预测和新产品预测精度。④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预先知道的外界影响,调整模型。⑤使用模型维护技术,减少历史数据的存储量。⑥使用监控手段,保证现行预测模型延续使用、减少人工干预。⑦根据企业外部的经济因素不断发展预测模型。

预测子系统的预测流程

销售预测系统演示下一页3.3.1市场信息系统产品需求其他因素历史数据收集、整理数据

直接预测间接预测

整理好的历史数据

选择预测模型

预测将来需求

修改人工修正

产品寿命曲线

当前数据

维护和监视预测模型

发出“可能不符”信号单项预测

建立和维护预测模型指示因素历史数据历史需求数据

预测需求

成组预测指示因素预测

综合预测修改后的预测数据返回3.3.1市场信息系统下一页

系统介绍:企业产品的销售额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广告费用的投入(一般广告费用投入越多,产品的销售额会增加)。本系统可用于预测产品的销售额。步骤:①数据输入---输入前20期(年)的历史数据②模型选取---你可从以下三种模型中选择一种:简单时间序列法、指数平滑法、一元线性回归法③进行预测----试比较三种方法预测出的2000年的销售额的值。

预测子系统(1)输入1980—1999年20年的广告费用(自变量)和销售额历史数据(因变量)。规律:一般广告费投入越多,销售额越高。下一页预测子系统(2)选取模型——简单时间序列法下一页预测子系统下一页(3)输入简单时间序列法所需要的时间序列周期数预测子系统下一页(4)用简单时间序列法预测第21期(2000年)的销售额预测子系统(5)改选模型——指数平滑法下一页预测子系统(6)输入指数平滑法所需要的平滑系数下一页预测子系统下一页(7)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00年销售额预测子系统下一页(8)改选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子系统下一页(9)输入一元线性回归法所需要的2000年广告费用预测子系统(10)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2000年销售额返回注:用三种方法预测出的销售额都不同。预测子系统2、广告和促销

信息技术对广告的支持

广告的特点:①广告是一种投资②广告是促销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效果是看促销的结果③广告是最非结构化的,更多的是艺术而不是科学因此计算机对广告的支持是很有限的:①利用计算机制作广告②利用因特网进行广告宣传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也能给广告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持。

下一页3.3.1市场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对促销的支持(比支持广告较强)

①面对顾客查找产品的价格、运输成本和合用性等、以帮助顾客决定购买。

②输入销售订货数据到订单输入系统。

③呈交推销报告,总结每一个推销活动,指出和谁联系过,讨论了什么,下一个销售目标是什么等。举例

下一页3.3.1市场信息系统下一页网络广告下一页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的收费模式CPM:载有广告图形的网页在网上显示1000次为基准进行收费。市价约为30美元/CPM。CPC:以广告图形被点击、并进而连接到相关网址或载有详细内容的页面1000次为基准进行收费。CPC收费模式比CPM高。CPA:按投放广告引起最终购买行为的笔数所进行的付费模式,费用比一般广告高的多。返回

网络广告的形式标牌广告(又称横幅广告、旗帜广告等)按钮广告(类似于前者,但小些)图标广告(通常是商标或企业标志)电子邮件广告插页广告(又叫“弹跳广告”)导航器和搜索引擎广告(又叫“关键字广告”)声音广告网络广告例:IBM公司营销人员的上班方式防火墙互联网营销人员(在家中或客户那里)营销部经理技术人员企业内部网直接联系公司中的技术人员,得到技术支持参加公司的营销部门会议返回IT支持销售3、产品管理

产品是市场的第一成分,没有产品就没有市场引入成长成熟衰退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策略)产品应撤出吗?产品推销策略应改变吗?产品应引入吗?

信息系统应当支持这些阶段的决策。下一页3.3.1市场信息系统4、定价

价格问题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随着产品形式的不同,市场规则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