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权利保障的法治思维11000字】_第1页
【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权利保障的法治思维11000字】_第2页
【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权利保障的法治思维11000字】_第3页
【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权利保障的法治思维11000字】_第4页
【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权利保障的法治思维1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权利保障的法治思维引言 6一、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概述 6(一)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界定 6(二)高等院校学生实习身份的属性——与劳动者比较 7(三)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内容 81.平等实习的权利 82.信息的知情权及实习选择权 83.劳动权及接受指导权、接受推荐权 94.报酬请求权及损害赔偿请求权 9二、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9(一)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受损现状 91.实习权利不平等,实习受到歧视 92.缺乏实习知情权利与选择权利 103.实习期间劳动权无保障,实习就是打杂 104.实习无报酬,受伤无保障 10(二)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受损现状成因分析 111.市场原因 112.用人单位原因 113.高等院校原因 124.实习生自身原因 125.制度原因 12三、保障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法治思维 12(一)校企联合、政府扶持,构建公平、公正的实习市场 13(二)扩大宣传,提高高等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14(三)完善法制,为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保驾护航 141.实习协议制度 152.举证责任制度 153.商业保险制度 164.薪酬保障制度 165.权益申诉制度 17结语 17参考文献: 18引言学生作为一个纯消费群体,整日生活在象牙塔之中,在步入劳动者群体之前,对社会上的复杂情形缺乏了解,对工作中的繁杂情况疲于应对。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倡导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引及生产实习实践。郑尚元.劳动合同的制度与理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40-342高等院校学生通过实习能够深入社会实践,接触实际工作,能有效的积累工作经验及社会经验,为自身工作选择及人生道路提供依据。但就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现状来看,很多实习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实习权利不平等、受歧视,实习知情权及选择权受限,实习无报酬或报酬低廉,实习过程中因工受伤无法得到赔偿等问题凸显。导致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受损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方面的必然因素,也有用人单位、高等院校方面的偶然因素,既有学生自我权利保护意识淡薄方面的内部因素,也有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方面的外部原因。高等院校学生通过实习来搭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提前对社会进行了解,是有必要的,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权益易受侵害,应当得到必要的倾斜性保护。因此,应当通过校企联合、政府监督、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完善我国法律及制度等方面来为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保障构建全面的保护体系。郑尚元.劳动合同的制度与理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40-342一、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概述探讨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问题,我们首先得对高等院校学生实习具体为什么进行清晰的界定,并通过区分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与劳动权权利之间的差异性来界定高等院校学生的身份,以此具体确定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内容所在。(一)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界定关于“实习”,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加以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本文所研究的实习类型仅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实习,也即指各类高校中未毕业的大学生,在完成学科所要求的各类通用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毕业前夕,到相应的单位参与工作,为毕业后脱离校园、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奠定基础的活动。通常,也称为就业实习或毕业实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7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95之多,比2016年增长30万人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都有将近千万的高等院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大军,高端人才市场的就业压力逐日增升,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用人单位普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实习实践经历成为毕业学生简历上的亮点。实习能够使实习学生踏入时间,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加深对自身所学理论知识的时间运用,也能学会处理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因此,实习能够有效提高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时的竞争能力。我国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将就业实习纳入人才赔偿计划,将实习实践列为一门必修课程,要求并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活动。(二)高等院校学生实习身份的属性——与劳动者比较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中的身份如何确定,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否受我国相关劳动法调整,需要通过对其身份属性进行明确的界定,也就需要比较高等院校学生与劳动者的异同。我国《劳动法》中对劳动者的定义为: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获得劳动者资格必须满足如下条件:第一,达到劳动年龄。根据《劳动法》第十五条,普通劳动年龄为年满16周岁。因此,为满16周岁的学生一般不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第二,具备劳动能力。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来说,这一点上与劳动者一样,是具备劳动能力的。第三,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二条,受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为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自然人个体。郭冬梅.大学生实习中健康受损的劳动法律保护[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4(4),12-14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时与劳动者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那么,用人单位与实习生之间是否成立劳动关系呢?首先,劳动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确立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劳动合同。从此点看,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时并不与实习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所以二者之间不成立劳动关系。其次,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虽然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上已经履行了劳动合同成立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双方在事实上构成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虽然也进行劳动,但基本不领取报酬,有的领取报酬也仅仅是生活补助,并非薪酬意义上的报酬,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时也未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人身依附性质,所以,其法律关系也不受事实劳动关系的调整。郭冬梅.大学生实习中健康受损的劳动法律保护[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4(4),12-14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学生在就业实习时,其身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劳动者,其与实习单位之间也不构成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并不受我国《劳动法》保障,至于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时具体应该界定为何种身份,我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有的学者认为应当界定为准劳动者,有的学者认为应当界定为雇员,笔者以为,高等院校学生实习身份区别于劳动者,我们并不需要对其身份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界定,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实习并没有脱离学校的指导,也没有脱离家庭经济实力的支撑,其身份仍然是纯粹的消费者,我们只需要在劳动法之外,根据其身份的特殊之处,明确规定对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保障途径即可。(三)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内容高等院校学生实习不受劳动法律关系调整,那么,其实习期间的权利就区别于劳动者的权利,有其特殊之处。1.平等实习的权利平等实习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实习录用及实习过程中受到公平、公正评价的权利。贾冬艳、胡克伟、沈淑荣、傅维利.高职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侵害责任认定现状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年(10),90-92高等院校学生不论是在学校推荐实习时,还是在自己寻找实习机会时,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对待,不得因为民族、种族、肤色、身高、长相等受到任何不公正评价,在实习的过程中,也应该被平等的对待,获得无差别待遇。贾冬艳、胡克伟、沈淑荣、傅维利.高职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侵害责任认定现状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年(10),90-922.信息的知情权及实习选择权实习期间对信息的知情权决定了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时能否得知其所实习行业的相关信息,比如实习单位的性质、实习单位的生产规模、产品类型、企业文化、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专业要求、岗位要求及未来发展等,只有充分掌握上述信息,实习着才能够对其所实习的行业有所了解,对实习的单位及岗位有所认识,在未来选择其职业时才能从实习经验中得到启发。实习的选择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单位与实习岗位上,应当具备自主选择的权利。不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用人单位都不能不遵循实习生的意愿,强制要求其在某单位或某岗位从事实习。3.劳动权及接受指导权、接受推荐权劳动权,顾名思义,就是从事体力或脑力,并从中获取快乐的权利。现如今,很多用人单位为承担所谓的社会责任,接受政府机关或高等院校为其指派的实习生,但实际上只是让实习生在单位打杂或从事没有实际岗位内容的工作,有的甚至放任不管,任其在单位内留守即可。这无疑是侵犯了实习生参与劳动的权利。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应当获得用人单位有经验人员的相应指导及教学,以便其熟练岗位工作,参与到工作中去。同时,实习结束后,用人单位应当对实习生的实习过程作出评价,实习生有接受实习单位专业性推荐的权利,以便其在正式找工作的时候供人才需求方选择。4.报酬请求权及损害赔偿请求权实习生在用人单位进行劳动,其虽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也未与用人单位成立劳动关系,但其在实习过程中,付出劳动,应当有权获得一定的报酬。实习生若在劳动过程中受伤,或在实习过程中权益遭受用人单位的侵害,应当有权请求相应的损害赔偿,此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二、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纵观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的现状,可以看到些许的成绩,比如江西省、河南省等省份都有条例或指导意见规定实习学生实习期间受伤可以参照工伤保险待遇进行赔偿等。但这仅仅只是部分地区的部分做法,也只是在工伤方面的规定,并不遍及实习生的全部权益保障。总的来说,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目前尚处于一种“半真空”状态期,既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予以保护,也没有各个相关主体之间责任的承担保护。(一)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受损现状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实习过程中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权利不平等,实习受到歧视学生在寻找实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平等的获得实习机会,可能因为携带乙肝病毒、身体特征等得不到平等的实习录用。很多用人单位在接收实习生实习的同时,提出附带条件,有的单位作出性别方面的规定,有的单位仅接收学习成绩好的实习生,有的单位甚至拒绝实习生的实习申请。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因为长相、年龄、性别等原因受到不同的待遇,长相出众的实习生可能更受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的青睐,能够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这些都是实习生平等实习权利未得到有效保障的表现。2.缺乏实习知情权利与选择权利很多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都有被排挤在用人单位员工之外的感觉,实习过程中没有归属感,这就起源于实习过程中的知情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用人单位往往因为实习生只是在单位做暂行停留,不愿意向实习生透漏具体的工作内容,不接受实习生真正的参与到工作中来,实习生也无法对所实习的单位及行业进行全面的了解,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实习生缺乏实习选择权主要表现在当前,学生实习主要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协商、沟通,再由学校指派学生到具体的单位进行实习,学生对自己的实习单位仅能听从学校的安排,对自己的实习岗位仅能听从用人单位的安排,缺乏双向选择的过程与突进。3.实习期间劳动权无保障,实习就是打杂实习本质上应当是学生深入社会,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次运用到实践的过程,这就需要实习生参与劳动,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但很多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机会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劳动过程中去,很多用人单位因害怕承担实习生受伤的责任或者不愿意付出人力来指导实习生,仅仅让实习生从事一些简单的“打杂”劳动,比如打扫办公室卫生、清理材料等,甚至甚多实习生在用人单位被虚职化,无所事事,天天去实习只是打卡而已。部分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保障实习生参与工作的劳动权利。4.实习无报酬,受伤无保障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有的从事体力劳动,有的从事脑力劳动,其劳动为用人单位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但用人单位却不愿意支付分文报酬,这在专业技术类实习生中尤为普遍。实习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岗位上的劳动技能后,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其虽未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但是有付出就应当有报酬。纵观现今社会,向实习生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少之甚少,实习生的报酬请求权得不到保障。部分实习生在实习岗位上,因为工作原因身体受到伤害,但因不受劳动法的调整,无法认定为工伤,不能通过工伤保险获得理赔,在用人单位拒绝赔偿的情况下,只能自掏腰包,其人身安全未得到有效保护。吴红玲、宋学锋、潘慧明.大学生实习期间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机制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79-81吴红玲、宋学锋、潘慧明.大学生实习期间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机制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1),79-81(二)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受损现状成因分析1.市场原因市场方面不利于保护实习生权益的愿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端人才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国家培养的大学生逐年增多,而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赶不上欧美发达国家,使得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型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其次,实习的市场也不甚规范,没有统一的、可行性的法律规范来对实习市场进行调整,实习市场乱象丛生,甚至有学生在寻找时机机会的过程中上当受骗。再次,市场信息不顺畅也表现为市场方面的原因之一。我国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劳动力需求市场信息网,但对于学生实习这一块,却还处于盲区状态,学生主要通过学校或中介来了解市场实习信息,信息沟通并不十分顺畅。2.用人单位原因高端劳动力处于供求失衡状态,供大于求后,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更多的能够对劳动力进行选择。这一方面使得用人单位在主动选择劳动力的过程中,不能正视自身岗位的要求,一味追求名校毕业生,不重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更多的追求捷径,希望招聘的劳动力能够到岗即上岗,不愿意承担培训、培养成本;另一方面使得用人单位在被动选择劳动力的过程中,也即接收高校安排的实习生实习的过程中,对实习生进行三六九分等,只愿意培养、留住优秀的实习生,对于技能不熟练的实习生不愿意进行指导,拒绝提供实践机会。3.高等院校原因高等院校在教育部的倡导下要求学生非经实习不能顺利毕业,而每年高等院校预毕业的学生众多,能通过自己寻找并解决实习岗位的仅在少数,大部分都只能通过学校提供的机会参与实习,这就给高等院校在寻找学生实习合作单位、学生实习管理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部分高等院校仅追求完成任务,缺乏对学生必要的实习前指导,未对其进行正确的职业观教育,也未告知其相关的实习权利义务,对学生的实习成果不重视,对实习过程不做要求,学生实习期间放空管理,导致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总而言之,高等院校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引者及要求者,没有尽到自身的导师作用与监督作用,增加了实习生维权的难度。4.实习生自身原因实习是高等院校学生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工作实践。很多学生在实习之前,生活在学校及家长的保护伞之下,缺乏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在寻找实习的过程中,过于天真、缺乏经验,导致上当受骗;在走上实习岗位后,对工作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实习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正确的维权途径及维权方法,不仅不知道契约精神,也不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甚至都不能做到与用人单位及校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往往使自身由主动维权而陷入被动位置。5.制度原因在法律制度方面,我国目前的立法对于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权利保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实习生维权几乎没有可以依据的法律基础,即使有寥寥的几条规定,也缺乏实践操作性。实习法律关系完全被排除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等主要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之外,实习生维权无法可依、无制可保。因此,我国在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方面要格外的注重制度方面的构建及完善,力争做到实习生维权有法可依。三、保障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的法治思维完善实习制度,保障高等院校学生的实习权利,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够通过实习挑选、评价单位所需要的定向人才,招贤纳士,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能够提高毕业学生就业率,引导学生步入社会,促建高校与企业的共建互赢;对于市场来说,能够活跃实习市场及就业市场,促进专门化人才的流动沟通,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高等院校学生,能够提高实践运用能力,提高人际关系处理水平,扩大视野,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对于国家来说,则能够完善法制,提高国家法制及法治水平,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通过各方的努力,来构建我国更加和谐、更加完善的实习制度及实习生权利保障制度。(一)校企联合、政府扶持,构建公平、公正的实习市场《广东省大学生实习条例》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学生实习坚持学校组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从该条原则我们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学生实习制度的完善及实习权利的保障需要高等院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的共同参与。具体来说,高等院校方面,应当做到:加大对学生实习经费及实习导师的投入力度,与用人单位进行全方位沟通,为学生争取多类型、全方位的实习机会,同时也应当加大对实习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及维权意识教育,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及岗位,使学生脱离象牙塔的禁锢,及早了解社会的复杂情形,实习过程中,也应当有导师进驻实习单位,与用人单位保持流畅沟通,为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提供指导及处理意见。企事业单位方面,则应当增加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实习生实习方面,放下自身高高在上的“架子”,包容性的吸纳学生实习,多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帮助与便利,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与岗位,有条件的应当参与实习基地建设,与高等院校联合,建立健全高等院校学生实习基地,并健全实习制度,与高等院校形成长期性、常设性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不能一味的要求招聘的人才到岗即能上岗,应当在人才实践性培养过程中负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政府方面,则应当加大对学生实习经费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实习基金扶助贫困实习生,设立实习奖学金奖励优秀实习生,设立实习企业税收减免政策鼓励社会企业积极接收学生实习,划拨经费支持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建立完善的实习信息发布市场,向社会及公众及时提供双向的实习选择信息。政府在发挥组织引导者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监督职能。政府应当加大对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及实习市场的监督管理,对于用人单位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的进行批评及处罚,对于高等院校在学生实习中组织不力、缺乏引导的,应当及时责任改正,对于实习市场上虚假信息飞天、欺诈哄骗横行的乱象应当及时治理。总之,公平、公正的实习市场的构建需要通过高等院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来实现,也需要政府的不断扶持与引导,需要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与付出。(二)扩大宣传,提高高等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权利频频遭受用人单位侵犯的一个重要原因、内部原因在于高等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自我防范及保护意识的不足。引导学生知法、用法是维护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学生作为实习市场人才供给的主体,必须明确自身在实习的过程中有哪些权益、受到何种保护,同时,也应当对国家的实习政策及用人单位的实习制度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只有如此,才能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权,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前:第一,全面了解与实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要通过学习国家《宪法》、《民法通则》、《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各项法律规定,对劳动权利及契约精神进行初步的把握,了解自身在实习过程中所拥有的各项权利及承担的各项义务,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奠定法律知识基础。第二,高等院校学生应当树立维权意识。在实习过程中,一旦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用人单位的不法侵害时,要能够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身权益,不能忍气吞声、无所适从。第三,高等院校学生应当掌握正确的维权方式。很多高等院校学生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在发现自身权益受侵犯时,冲动急躁,不能冷静下来思考正确的处理方法,导致权益得不到正确维护,这就要求实习生掌握正确的维权方法。实习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维权: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向学校反映并请求学校出面调解,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申诉,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等。第四,树立证据保存意识。高等院校学生出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不注意保存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及痕迹,当发生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无从诉说、无所依据。因此,实习生还应当树立证据保存意识,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及信息都应当注意保存,比如用人单位招聘实习生时的宣传资料、双方往来的邮件、信函、传真等,都应当有效保留,以备日后不时之需。当然,实习生在注重自身权益维护的同时,更应当学习如何遵循市场规则及实习规范,遵守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遵守工作岗位的工作制度,避免、减少纠纷的发生,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心态公平参与竞争,不侵犯其他实习生的实习权利,不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信息,自身做到守法合理。(三)完善法制,为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保驾护航针对我国目前法律对高等院校学生实习权利保障立法的几乎空白状态,我们很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十年前,我国教育部与财政部曾联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活动进行了一定的规制,但这仅仅是部门规章层面的,效力范围有限、规范的内容有限,不足以调整整个实习生权益保障系统。目前,各省市也有出台一些规范,比如广东省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等,但这些规范适用范围有限,规定的内容也不全面。我们国家在未来的立法中,还是应当借鉴各省的规定,出台专门性的《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管理条例》,对学生实习的权利及保障方法进行全面的规定。具体来说,应当将以下制度纳入进来:1.实习协议制度“有约必守”自古以来是贯彻人们心中的一种契约精神,在劳动法方面,也要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实习生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劳动者,但通过契约来规范实习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失为一种维护实习生权益的有效途径。倡导并强制用人单位在录用高等院校实习生时,与其签订实习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及义务,规定实习的期限、实习的岗位及内容、实习的地点、实习工作要求、实习酬劳制度、实习保险及理赔、实习请休假制度、实习保密协议及意外事故责任分担等,并在其中明确高等院校的权利及责任,以此协议作为调整用人单位与实习生之间权利义务的主要依据,既能明确违约责任的所在,也能为司法提供裁量依据,既能明确权责、避免纠纷的发生,也能在争议发生之后,依约裁断,推行实习协议制度对维护实习生实习权益百益而无一害。2.举证责任制度在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发生纠纷而致仲裁或诉讼时,对于举证责任的承担方面应当适当的向用人单位倾斜,用人单位作为证据的掌管方应当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这与我国劳动法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部分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也是一致的。比如,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里就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工伤保险条例》里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确实,在某些方面,用人单位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掌管更多的资料,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通过举证责任的倒置来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时虽然不能适用劳动者的定义,但其也实实在在的付出劳动,并且在与用人单位地位比较上,实习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举证难度大,因此有比较借鉴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在实习生法律制度中确立诸如报酬、工时、人身损害等方面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以更加关爱高等院校实习生群体。3.商业保险制度我国目前适用的《工伤保险条例》并未将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纳入其调整范围,高等院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因工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没有一个统一的做法,各省一般都有不同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适用标准。因此,在制定《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管理条例》时,应当明确高等院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因工负伤的保险责任制度。确实,用人单位接收实习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很多用人单位并不能从实习生的劳动中获得多大的价值,实习生负伤后要求其全额赔付,无疑是增大了其企业负担,而若有高等院校来负责赔偿,又没有依据与理由,高等院校学生在学校购买的人身意外险又一般对实习过程中的受伤不予理赔,这就使得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因工负伤的理赔处于尴尬地位,无法得到适当的赔偿。推行商业保险制度,用专门的险种来补偿实习生实习受伤损失,谭小辉.建立完善的市场化理赔机制有效破解校园事故处理困境[J].中国教育报,2015(8),15-31保费可以由国家财政补助支出,也可以由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及实习生共同承担,而对于具体如何定损则可以参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确定。谭小辉.建立完善的市场化理赔机制有效破解校园事故处理困境[J].中国教育报,2015(8),15-314.薪酬保障制度实习生不等同于劳动者,实习薪酬与实习工时就不能等同于劳动者的职工工资与工作时间,目前立法并没有关于实习生薪酬的规定,实践中,很多高等院校学生实习也一般没有酬劳或仅有很低的生活补助费。然而,实习生实习中付出了劳动,给用人单位创造了价值的,应该依法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有必要在法律中规定实习生的薪酬与工时,并在实习协议中进行明确的约定。具体来说,法律上可以确定实习生的最低工资标准在用人单位所在地区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0%至80%之间确定,最高工时一般一天不得高于8个小时,具体应当通过实习协议予以书面确定。这样规定的意义在于:一是能够根据实习生所创造的价值来确定其工资,保证实习生实习的积极性,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二能统一全国各地实习生的薪酬及工时标准;三能使各地及各企业有一定的自由确定空间,实习薪酬只规定下限,实习工时只规定上限,便于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具体确定。5.权益申诉制度我国劳动者在其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向劳动监察等部门申诉的方式进行维权,因此,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权益遇到损害的,也应当有地方进行申诉。学生申诉制度,就是指的学生在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照国家教育法等相关规定,向相关的行政主管机关进行申诉、控告,并请求处理或重新进行处理的制度。现实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实习权益受侵犯时,不知道向什么机构反映问题,大多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了解,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因此,我们应当效仿建立劳动监察部门的做法,建立专门的学生劳动维权机构,完善学生实习纠纷申诉制度,使得高等院校学生在实习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到学校相关部门、劳动部分、工商部门或公安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