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考点通讲(学生版)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考点通讲(学生版)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考点通讲(学生版)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考点通讲(学生版)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考点通讲(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专题12文言文阅读二:朗读与翻译复习目标1.复习文言文的朗读与翻译,掌握文言文朗读停顿和句子翻译的方法。2.正确的朗读文言文,准确的翻译文言句子。基础存盘一、要点概览二、知识归纳一、文言文的朗读考试中,文言文的朗读往往是用朗读节奏,也就是文言文的断句来表现的。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点一:断句的原则文言文断句应遵循“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按结构和句意划分)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如:(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天下”是一个词,“今”“天”不能连读,“天下”不能断开。(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古今异义,是两个词,是“可以凭借”之意,中间应稍作停顿。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开。否则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闲人如吾两人者”是定语后置,意思是“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能断开。知识点二:断句的方法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或“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如:(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2.句首语气词之后要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夫(乎)、夫、若夫、盖等。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乎、哉、矣、耳、焉、邪、耶、与、欤等。如:(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特殊情况:(1)“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其后不能断句。(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3.在转折连词前应断开。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断开。如:(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②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①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②中的“山”修饰“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7.对话、引文的标志后断开。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曰”“云”“言”

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如:(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咏雪》)特殊情况:“曰”在文言文中还作“叫作”“称为”讲,切莫把这种用法的“曰”当作言语开始的标志。如:(1)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8.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时间词主要有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如:(1)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2)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口技》)9.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文言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如: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隆中对》)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10.借助修辞与骈句借助文言文的两大特点来断句:(1)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2)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进亦忧/退亦忧。(对偶)(《岳阳楼记》)11.留心古代的“国名、年号、地名、官名、郡爵、史实”如:(1)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是谥号,“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地名——姓名——字——“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文言文的翻译知识点三:翻译的原则1.信、达、雅(1)“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2)“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及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顺。(3)“雅”:生动、优美、有文采。能译出原文的风格。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句子中的每一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落实到位,对号入座,并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翻译时,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意译:意译是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有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或直译以后会改变原句意义),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需要意译的情形有:a.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b.使用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时。c.为了渲染、铺陈某种情况而故意用繁笔时。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总之,在文言文翻译中,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对译的就对号入座,直接翻译。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知识点四:翻译的方法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换、留、补、调、删。1.换:就是换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意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翻译时需要换成今义才准确。(1)单音节换成双音节;(2)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3)通假字换成本字;(4)古义换成今义、引申义、比喻义。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2.留:就是保留。时间、地点、官职、人名等词语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主民》)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3.补:就是补充。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一般省略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和量词等。如:(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4.调:就是调序。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1)前置谓语后移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2)后置定语前移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3)前置宾语后移如:“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如:“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5.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需译出,可删去。包括:(1)句首发语词。(2)句末音节助词或语气词。(3)句中作停顿的词。(4)偏义复词中的衬字。(5)作标志不译的词语,如取独宾前、定后中的“之”字等。(6)同义复词(两字同义,只译一次)如:(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深度讲练【解题锦囊】一、文言文朗读(一)具体要求:1.要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理解关键的`词语,判断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2.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的表达方法,委婉、避讳的行文习惯等。3.根据常用于句首、句尾的词语来判断。如常用于句首的词有盖、夫、是时、后、既而、然且、然则、公、窃、寡人等词。常用于句尾的有与、邪、乎、哉等语气助词和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复音虚词。还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嘻等等。4.还可以根据句中常见的惯用词语来断句。如表示序数和表示顺序的词语,表示疑问的词语。5.还可以根据常用句式、固定句式或修辞手法来断句。(二)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凭语感断,先易后难2.抓词语3.观句式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5.通读全文,进行检查。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内容是否合理。(三)注意事项1.审清题干,看清要求断几处。2.理解文意,然后结合整个句子断句。3.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应用。【经典例题】例.(2022·湖南娄底·中考真题)文言文。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 B.其岸势/犬牙差互C.教然后/知困 D.今齐地方/千里【触类旁通】1.(2022·青海·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2022·湖南常德·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晋陶渊

明独爱菊3.(2022·湖北襄阳·一模)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①,皆惊,上山陈②。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③,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④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⑤。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⑥,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注释】①诱骑:诱敌的骑兵。②陈:同“阵”。摆开阵势。③所:表示大约的数目。“二里所”即二里左右。④护:监护。⑤纵马卧:把马放开,随意躺下。⑥平旦:清晨,天刚亮。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B.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C.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D.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二、文言文翻译(一)把握规律在平时积累时要格外留心这些句子翻译的规律:熟读课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二)注重得分点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备考对策: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三)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领会文意。2.结合语境,反复推敲。3.代入检验,确定答案。【经典例题】例:(2022·湖南娄底·中考试题)文言文。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触类旁通】1.(2022·广东·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2022·广东江门·模拟预测)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