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1页
北京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2页
北京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3页
北京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4页
北京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字词(28分)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2022年6月5日,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迈着jiāndìng的步伐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的红毯上。现场rénshānrénhǎi,大家向航天员投去jìngpèi的目光……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不禁慨叹:祖国,您rìyì强大,正zìháo地崛起于世界东方。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1)玫瑰(méi)潜力(qiǎn)精疲力竭(jié)()(2)笨拙(zhuō)投降(xiáng)悄无声息(qiāo)()(3)比较(jiào)教室(shǐ)哄堂大笑(hōng)()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先把它找出来,再改正在横线上。(1)架驶抱负左顾右盼(2)茂盛富娆无可奈何(3)暮色严厉重整其鼓(4)训斥既使呼风唤雨4.比一比,组词语。坑概顺抗溉须5.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横线处。(填序号)这是一个美丽的农场。农舍屋檐下是燕子们喜欢筑巢的地方,农舍外有马、牛、猪。草地上,鸡、鸭、鹅在嬉戏玩耍。A.洞B.厩C.圈D.棚6.先填字组成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A.高远B.通情C.报国D.铁面E.如归F.随遇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古代,有英勇抗敌、的岳飞,有秉公执法、的包拯;近代,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来,也有面对敌人英勇不屈、的方志敏、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二、句段(16分)7.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寒风凛冽,鹅毛般的大雪随着北风漫天卷地而来。B.《西游记》里的哪吒三头六臂,本领十分高强。C.国庆阅兵仪式上,受阅队伍的口号声响彻云霄。D.刚上幼儿园的表弟鹤发童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8.照样子,写一写。例:表现“惊讶”:全班同学都愣住了,一个个张大嘴巴,目不转睛地望着眼前的模型。(1)表现“”:小红的笔袋找不到了,眼看上学要迟到了,她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满屋乱转。(2)表现“”:。9.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或诗句填空。(填序号)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古来征战几人回E.但使龙城飞将在 F.万里长征人未还(1)小明的妈妈是个有智慧的人。她开朗乐观,对于并不富足的生活,她会乐呵呵地说“”;她教育小明做人要诚信,正所谓“”;她提醒小明对待机遇,要善于把握,因为“”。(2)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历代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饱含家国情怀的名篇佳作,如“,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10.填空。(1)假设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请你根据下面的诗词宫格,选择十个字组成两句诗,写在横线上。,。(2)“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千古名句,告诉我们“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从整体上去观察”的道理。三、篇(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26分)课内阅读。石蚕的住宅①石蚕平时隐藏在一个小鞘(qiào)中,把小鞘作为自己的活动房子。房子的材料大多是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根皮。石蚕把根皮撕成纤维,然后把这些纤维编织成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鞘。有时,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拼成一个小套笼,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衲(nà)衣。有时,它也会用米粒堆积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石蚕可真不愧为“建筑艺术大师”。②石蚕的小鞘不仅是它的单身公寓,同时还是它的防御工具。当水甲虫抓住石蚕的小鞘,向它发起进攻时,里面的石蚕会不慌不忙地溜出小鞘,逃到水中的石头底下,开始重建小鞘,准备应对水甲虫的下一次袭击。③当石蚕想在水底休息时,它的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会先带着小鞘爬上芦苇,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使小鞘留出一段空隙,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会下沉。(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有删改)1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石蚕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呢?它通常利用水中脱落的根皮做材料,撕成纤维成小鞘;有时利用拼成一个小套笼;有时也会利用米粒成一个。石蚕真不愧是“建筑艺术大师”!12.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石蚕为了防御水甲虫而丢弃小鞘后,还会重建小鞘。B.当石蚕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时,就能浮到水面上来。13.先判断下面的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再自选角度,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问题:短文中把装有空气的鞘比作救生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A.从内容上B.从写法上C.从得到启示或生活经验上我提问的角度是:,我的问题是: 。课外阅读。画家齐白石①抗日战争时期,一贯横行霸道的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强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②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③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yǎn)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④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被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⑤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⑥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茎上,窥伺(kuīsì)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翠鸟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翠鸟奈何?”⑦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做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翠鸟,意义深藏,发人深思。14.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词语,填在横线上。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完全异于平常的状况、态度等。1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第①②自然段中,齐白石给特务头子宣铁吾画螃蟹,并题字“横行到几时”,是为了讽刺他。第③自然段中,齐白石用诗句“浑身何处有心肝”来反问,讽刺了汉奸。第④~⑦自然段主要写齐白石为了不接待汉奸和日本人,不仅,还。16.从文中的这三件事可以看出齐白石是一个的画家。四、习作(30分)17.读读下面的词语,哪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这件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把这件事写下来。喜出望外提心吊胆心急如焚满脸通红垂头丧气要求:①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②写清楚当时的感受;③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坚定;人山人海;敬佩;日益;自豪【解析】【分析】“坚定”的“坚”下面是“土”;“人山人海”的“海”是三点水,右边是“每”;“敬佩”的“佩”是单人旁,左右结构;“日益”的“益”下面是皿字底;“自豪”的“豪”是上下结构,与“毫”区分开。故答案为:坚定;人山人海;敬佩;日益;自豪;【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2.【答案】(1)qiǎn(2)qiāo(3)shǐ【解析】【分析】(1)这组中“潜力(qiǎn)”应读qián;

(2)这组中“悄无声息(qiāo)”应读qiǎo;

(3)这组中“教室(shǐ)”应读shì;故答案为:(1)qiǎn;(2)qiāo;(3)shǐ;【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3.【答案】(1)架——驾(2)娆——饶(3)其——旗(4)既——即【解析】【分析】(1)这组中“架驶”应写作“驾驶”;

(2)这组中“富娆”应写作“富饶”;

(3)这组中“重整其鼓”应写作“重整旗鼓”;

(4)这组中“既使”应写作“即使”;故答案为:(1)架——驾;(2)娆——饶;(3)其——旗;(4)既——即;【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4.【答案】水坑;大概;顺利;抗争;灌溉;必须【解析】【分析】“坑”是提土旁,可组“水坑”;“抗”是提手旁,可组“抗争”;“概”是木字旁,可组“大概”;“溉”是三点水,可组“灌溉”;“顺”左边是“川”,可组“顺利”;“须”左边三撇,可组“必须”。故答案为:水坑;大概;顺利;抗争;灌溉;必须;【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和组词能力。作答时要对形近字进行正确区分,从读音和意义上分清楚,然后结合对字的理解和认识进行组词运用,组词要选择常用词,把词语写正确。5.【答案】B;D;C【解析】【分析】描述“马”的住处应该用“马厩”;描述“牛”的住处是“牛棚”;描述“猪”的住处是“猪圈”;故答案为:B;D;C;【点评】题目考查对表述动物处所的词语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6.【答案】志存;达理;精忠;无私;视死;而安;C;D;A;E【解析】【分析】“志存高远”指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通情达理”指懂得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精忠报国”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人勇敢不怕死;“随遇而安”处于各种环境都能满足。

结合词语的意思,描述“岳飞”应该用“精忠报国”;描述“包公”应该用“铁面无私”;描述“周恩来”应该用“志存高远”;描述“方志敏”应该用“视死如归”;故答案为:志存;达理;精忠;无私;视死;而安;C;D;A;E;【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作答时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识记,同时书写时应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把每个字写正确;结合成语意思,进行正确运用,便于顺利作答。7.【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ABC三项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正确的;

D项中“鹤发童颜”意思是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意思是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这个成语是描写人物的气色,特别用来形容老年人气色好,精神旺。这句中用来形容“刚上幼儿园的表弟”,词语运用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8.【答案】(1)焦急(2)开心;听到妈妈说周六去野炊,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里还不停地说:“太好了,要去野炊喽!”【解析】【分析】(1)阅读句子,“小红的笔袋找不到了,眼看上学要迟到了,她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满屋乱转。”这句描述的是“小红”焦急的样子;

(2)结合例句,抓住人物的神态特点,进行描写作答。故答案为:(1)焦急;(2)开心;听到妈妈说周六去野炊,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里还不停地说:“太好了,要去野炊喽!”【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9.【答案】(1)B;C;A(2)E;D【解析】【分析】(1)结合句子中“开朗乐观,对于并不富足的生活”,可以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进行作答,意思是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结合“做人要诚信”应该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述,意思是说话要算数;结合“对待机遇,要善于把握”应该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进行表述。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王昌龄《出塞》,意思是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王翰《凉州词》,意思是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故答案为:(1)B;C;A;(2)E;D;【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正确运用词语,结合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进行作答,做出选择。10.【答案】(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只缘身在此山中【解析】【分析】(1)结合诗句,题目中隐含的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夏日绝句》;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题西林壁》,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故答案为:(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只缘身在此山中;【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答案】11.编织;极小的贝壳;堆积;象牙塔似的窝12.A13.B;从内容上;石蚕会不会主动攻击别的动物?【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1.结合短文内容,房子的材料大多是被水浸透后脱落下来的植物根皮。石蚕把根皮撕成纤维,然后把这些纤维编织成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鞘。有时,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拼成一个小套笼,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衲(nà)衣。有时,它也会用米粒堆积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结合文中句子,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编织;极小的贝壳;堆积;象牙塔似的窝;12.阅读文中句子,结合“当水甲虫抓住石蚕的小鞘,向它发起进攻时,里面的石蚕会不慌不忙地溜出小鞘,逃到水中的石头底下,开始重建小鞘,准备应对水甲虫的下一次袭击。”,A项中句子表述正确;B项中结合“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会先带着小鞘爬上芦苇,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使小鞘留出一段空隙,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会下沉。”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13.“短文中把装有空气的鞘比作救生圈”这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项中是从写法上提出问题;结合对短文的理解,提出问题,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B;从内容上;石蚕会不会主动攻击别的动物?【答案】14.喜形于色;一反常态15.横行霸道;没有爱国之心;闭门不出;在门口贴出告示并画画表明心迹16.具有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4.结合对词语的理解,“喜形于色”意思是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一反常态”意思是完全异于平常的状况、态度等。

故答案为:喜形于色;一反常态;15.结合短文内容,“横行到几时”是齐白石讽刺特务头子宣铁吾横行霸道的日子长不了;“浑身何处有心肝”是齐白石讽刺汉奸“没有爱国心”;第④~⑦自然段主要写齐白石为了不接待汉奸和日本人,不仅闭门不出还在门口贴出告示并画画表明心迹,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